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1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2

一、生活化品德课程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形态

“千百年来,人们把道德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客体并不断强化其工具性价值,道德教育因而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经济的扬声器、文化的维护者。”[1] 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总是试图将天下大义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宏大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衣钵相传者。这种做法过度的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却忽略了个体自身的生活价值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割裂。学者刘铁芳认为,“德育并非与个人生活毫无牵涉,而是以个人生活为起点同时又是归宿的内含于个人生活进程的活动。德育过程是关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只是德性的完满而且同时是个人生活的完满”。[2] 鲁洁教授在《 德育社会学 》中也明确地指出德育的终极意义,它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3]

其实,生活是一部多彩而动感的教科书。生活为品德提供了一片盎然生机,也是生活为品德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当你看见小朋友摔倒时,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扶;当你看见老人登上公共汽车时,会无意识地起身让座;当你对别人撒谎时,你会不受控制地紧张焦虑;当你做好事帮助他人时,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心情舒畅……肖川教授在《 我的教育视界 》中用了一个有关于生活经验的精彩比喻:“如果知识传授得不到个体经验的认同,或丝毫不能激活个体沉淀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种子就不能在个体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这种知识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是没有生命力的。”[4] 足以见得,生活拥有一种魔力,它可以洗尽世间铅华,还原道德教育为最原初的质朴与纯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深谙品德的魅力,追寻品德的典范。

课程标准便是秉承这一重要理念,将品德课程的学科逻辑积极转变为生活逻辑。例如,标准二、(一)1.3交往与沟通中的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可以就此进行交流和分享;标准三、(一)1.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的活动建议: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课程标准还着重强调“活动建议仅作参考,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各地学校学习生活中普遍开展,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更容易接受品德的规范要求、认同品德的价值所在,最终强化道德情感及道德修养的提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不为而为,自然而贴切是生活独一无二的教导方式。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学到许多不言自明、未经思考的经验,这些经验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敏感的神经。发生在身边的案例会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跳过品德的说教框格去接触真实的道德情境,并在矛盾的道德冲突中明辨真、善、美。可以说,是生活拨动了道德主体心灵的琴弦,演绎着道德教育最原始纯朴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应该顺乎人性的需求与发展

生命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教育之所以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在学生的人生际遇中,只有在学生内心世界的选择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珍贵的教育时机,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刘触、朱小蔓在《 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中也明确指出:任何轻视、压抑、否定生命价值或对生命价值的现实性抱有怀疑、失望、冷漠态度的道德教育都应该摒弃。

同样,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崇高理念也深深地根植于品德课程标准中。教育者应该着力探索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精神面貌,力图使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保持一致,以增进学习的效率与乐趣。同时,需要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素材、开展一些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话题辩论会,促进学生以人格的完满发展为追求导向、真正实现与好品德、好修养共成长。在课程标准一(二)2.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的活动中,倡导学生珍爱生命,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在一(二)2.1“学生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活动中,其建议是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审视课程标准新增的生命专栏,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思想品德课程不仅关注个体生命的珍惜与维护,同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即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要施行人文关怀。此项举措是思想品德课程理念的一大提升——道德培养模式已经由主体性发展逐步转变为主体间性的发展。主体间性是双向沟通的运作机制,它有效地传达着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对话与相似的生活体验,这些共享的感受才是生命意义形成的基础。若是离开了主体间性、疏远了他人和世界,主体的价值就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我”因“他者”的存在而存在,关爱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珍惜动植物的生命也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三、关注道德情感体验,创立德育培养新模式

体验(ErlebniSe)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的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道德情感体验即个体进行道德活动时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

19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中唯理智教育一统天下,唯理智教育崇尚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率,其教育过程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训练提高人的语言、概念、逻辑以及推理能力,道德教育亦应袭这一理念,提倡知性德育模式。但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的过程,是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等相互渗透、复合交织的整体运动的过程。而知性德育模式严重地忽视了经验的积累、情感的表达以及情商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在对上海市一所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在家里经常任性发脾气的小朋友占总人数的50%,对父母不会用礼貌语言的占总人数的36%,他们只知道要别人爱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爱别人。这一状况,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呈上升趋势。[5]

情感德育即是解决此类德育顽疾的良药,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心、同情心和宽容心,着重培养儿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和自然的情感,使道德教育鲜活起来,有“人情味”起来,它如一缕春风,温暖舒适地吹拂在学生的周围,使道德教育出现勃勃生机。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亦引导学生形成以“道德情感”为主题的德育熏陶,例如,二(一)1.3“学生要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二)2.2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三(一)1.7学生要“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情感德育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当学校、家长、社区协作起来,才能保证德育过程中空间、时间的连续性,这样,学生就不会一踏出校门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样子,道德教育也不会因此失效。此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要创新性地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机地整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活化于生活,将德育理念根植于实践,但理论只有依靠实践的耕耘才能散发芬芳,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研学者们躬身实践,总结经验,以促进新标准的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一点自己想法与经验。

一、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提高了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减弱了。比如,新课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另外,新课标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好新的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颁布后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比如,我们可能进一步提升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份量。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转贴于

2.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作为一名新课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除了上好第一堂课外,对学生的平时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如我在平时讲课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一些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事情,让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表演。

3.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但是新课标实施以后,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实际教学,又不脱离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在课堂上还要多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三、对新课标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4

一、 思考之一――落实课改精神,更新课程理念

为了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界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理念的更新为切入点,激发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 正确定位目标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是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着眼于“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素质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调整价值取向,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在基础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未来,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和品德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认知情感及行动的和谐统一。

(二) 树立学生为本思想,切实转变师生关系。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自身则应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者和主动成长、发展的帮助者。为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出发,创没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发挥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 注重课程生活基础,丰富课程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校园生活、学生自身的生活、家庭生活,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方法等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成长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应体现实践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实践性”,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致力于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习惯养成的课程,只有实践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参与的、丰寓多样的社会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展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四) 树立开放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倡导开放性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突破各种局限,在与外界的不断互动中获得教学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教学开放意识,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借鉴和吸取同行新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教师的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新颖性,重视理论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以新的科学思想观点和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应具有开放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实现教学相长。此外,教学评价也应是开放的,教学评价指标与方法要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观,有助于促进学生开阔眼界和思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思考之二――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一) 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含金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思想品德教师要创造性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1.突出重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教师要在研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悉把握新教材,尤其要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认知规律,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与学习。教学重点内容能体现课程标准、揭示教材重点和本质的内容。对优化选出的重点内容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和掌握。

2.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也可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从而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要求在利用好教科书这一主要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如各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音像、影视作品方面的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网络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信息化资源。教师要在课程开发中发挥主体性,不断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二)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活动教学。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活动,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活动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生动的“活动”教学形式。 例如让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现实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提高其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情境中,进行和体验某种行动与生活,实现知行统一等。活动教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教学气氛,也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艺术与技巧,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基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2.探究教学。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探究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对所学内容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探究,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是探究教学的主要贡献。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周密考虑,制定明确可行的探究目标,有效地指导探究过程,帮助学生交流与评价探究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3.案例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突出案例教学这一方式。案例教学是以典型的事例作为媒介,通过对事例的收集、整理、体验、评议,达到内化和践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实施案例教学,首先,要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要巧妙展示案例。案例展示、演绎的方式灵活多样,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要在师生互动中分析案例。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思想和情感,找准案例与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结合点,激发学生思考,进行讨论、辩论,最后对案例进行评议,明确案例的价值所指或错误所在,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把知识转化为行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 思考之三――强化科学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一) 在评价指标上,实现由过分关注学业成绩到注重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品德素质的发展状况”。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改变过去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必备素质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做法,坚持全面辩证的原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沟通合作与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考察,使评价尽量全面客观公正,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 在评价方法上,实现由单一的纸笔考试向多种评价方式并用的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5

关键词:思想品德 能力目标 途径 方法 评价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思想政治课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忽视了德育课程育人功能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教学和评价中仍有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倾向。所以,探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和评价,有利于真正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

一、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实现的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能力目标从六方面做了规定: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2.社会实践是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珍爱生命,健康心理的形成等许多能力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无法完成的。3.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是思想品德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和生活场所,也是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思想品德能力目标实现的主要方法

以上途径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但对三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实现思品课程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确定的六大方面的能力目标,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榜样示范法

学生是具有向师性的,课程标准确定的这六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担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具备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身上能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具备这些能力是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如课程目标确定了“能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能力,教师就应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进行处理,体现出教师的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师也不能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所导致的一些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因为消极情绪会导致教师的行为失控,影响教师的形象,甚至会一时冲动,失去理智,导致一些严重失态和体罚学生的现象。

2.合作交流法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为形式的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是旁观者,是服从者,这必然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兴趣下降,失去了参与意识和能力锻炼的机会。

所以,要培养发展学生诸如“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等,就必须激发教学的主体作用,变独白为对话,运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师生、生生交流。

3.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得到综合锻炼。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程归根结底是一门践行的课程,离开了践行,一切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都是空洞的;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的思想升华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领作用,但真正教育我们的是“生活”。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社会实践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充分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情景材料,思想品德课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情景材料,它们大量都是源自社会生活的,具有生动、真实、典型的特点,运用好这些材料,就可避免教学的空洞与说教,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感悟生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说一说、讲一讲的方式,把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或本人亲身经历的呈现在教学生活中,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三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或做社会调查,或从事公益活动,或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锻炼能力。

三、关于思想品德课能力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做到三维目标评价相统一,三者都应占一定比例;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更不能一卷评定教师和学生。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就单一;评价重知识,教学必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哪些评价方式有利于思想品德能力目标的实现呢?

1.在试卷中增强能力考查

试卷考试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常见形式,但其内容应增加能力评价,题型应丰富。创设生活情景或真实生活情景再现,是考察能力的一种好方式,这种考察材料广泛,考察方式灵活,无论是道德、心理、法律等各方面应具备的某些能力,均可通过情景设置来进行考察。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通过考查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加以考评,如在珍爱生命内容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溺水、摔伤、被蛇咬伤等救护方法;在孝敬父母方面,让学生介绍做饭、洗衣服或其他某些家务劳动的操作流程,这种考察方式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且隐蔽性的考察了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考察了教师的教学是否注重了实践性和实效性。

2.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的能力

社会实践既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形成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是一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考查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各种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要通过观察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资料。

3.成长纪录

成长纪录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观察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将能够体现学生真实情况的有关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维权意识和能力等诸方面的表现用写实的方式记录下来。成长纪录就是让事实说话,它不能参杂教师的情感。观察可以是随意的,但更多应该是有目的的观察。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范文6

一、“以人为本”误区的具体体现

1.将“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变成“以传播知识为目的”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是: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其解释是:“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许多教师只把“学习”二字拿出来加以重视,而将“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扔掉了。不管在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对学生的评价中都以学习知识的好坏为主要出发点,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总认为学习好了,学生的其他一切也就都好了,其实这恰恰歪曲了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的要求。

2.将“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变成帮助学生“记忆、掌握课本知识,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如果说把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解成: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帮助学生记住、掌握那些定义、原理、知识点,再用这些知识去应付考试,这是对思想政治课的严重误解。“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核心,因而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则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而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显然我们只帮助、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非是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目的,而是走入一个误区。

3.将“道德实践”与“课堂上学习”割裂开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本质是“育人”,“以人为本”是要“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将学习到的正确知识和观念,经过学生的思考反馈形成自己的正确观念,并用这种正确的观念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得很好,行动上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还是有些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指导学生的行为,将“课堂上学习”与“落实行动”即“道德实践”相割裂的结果。

二、解决“以人为本”误区的对策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在现实的操作中,教师将人本主义理念内化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思想品德课真正的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

1.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多加思考,转变思想观念,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做法,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规律,为学生服务,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能力,更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

2.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施人文教育要读懂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的真实含义,使其与思想品德的实践性特点相结合,摒弃原来固有的错误观念,真正完成思想品德课赋予我们思品教师的任务。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关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读死书,不死读书”,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要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要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3.引入多种“道德评价”

在教学中认真把握课程课程标准“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引入多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要引入多种的评价方式,不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更要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给予适当评价和分析,指导其道德形成。同时教师要尊重不同个体的成长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不同发展潜能,给予正面、积极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4.重视学生的“道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