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习作;三年级;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学写作文,会感到困难、吃力、束手无策,教师也感到很棘手。但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传授恰当的写作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可见有了兴趣就有写作的动力。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比如,小学生比较喜爱、熟悉小动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安排学生一次习作,讲清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有重点地观察这种动物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到作文课时,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的兴趣瞬间就能提起来……老师对学生习作里用得好词好句、好段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一丁点儿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作文的内容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观察的指导途径很多,例如:课内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再者根据训练的需要指导课外系列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思考,选取材料。
无论是看图学文还是阅读课文,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观察的顺序:水面――海底――沙滩――海岛上,告诉学生这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侧重点:水面主要观察了颜色及变化来表现其美丽的特点,海底主要观察了海洋动物的样子及活动来说明西沙群岛的富饶,海岛上则是抓住树多、鸟蛋多、鸟粪多来表现起鸟多。在教学之后,及时让学生练习。再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按时间顺序来观察和描写景物,以及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特点的方法。教学后教师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使他们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所熟悉的景物。提起植物,小学生脑海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如果要将平时所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极多数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有的会觉得无话可说,有的三言两句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要细心观察缩写的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特征;再看颜色、枝叶及生长环境。接着,安排好写作顺序。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习作的快乐。
四、拓展阅读,教学生学会积累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教师怎样教学生读书积累呢?教师可以介绍相关书目给学生读,如《格林童话》、《中国成语故事》、《伊索语言》以及一些本年段的优秀作文等,引导学生认真地读,反复地读,直到把它读懂。学生阅读时需要在书中画出关键词语和精彩的语句。并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都摘抄下来,丰富他们的词句库,胸中有积蓄,以便在习作中能随手拈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想法,让他们想清楚,理清楚,再写下来,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谈点体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书读多了,积累的多了,练笔多了,作文才能写得好。
五、结语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2
一、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开启“写生”教学
观察是“写生”的第一步,所谓观察,即教师将学生放诸生活的知识海洋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听觉感知等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之美,及时捕捉精彩生动、扣人心弦的写作素材。小学作文“写生”教学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而观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学生写出声情并茂小作文的基础与前提。鉴于此,教师要灵活、科学、高效地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并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真正去融入自然,实现心灵与观察物的一体化。学生在观察时,应做到三点,即集中精力用心观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例如,在命题作文《五彩多姿的春天》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预先在教师内对学生讲述作文“写生”的相关注意事项,特别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察”,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观察方法,改善学生作文“写生”效果。在经过教师细心指导“观察”策略后,学生在田野或者山谷中观察多彩的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便显得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性,观察效果更好。一些学生在观察春天景物时,已经懂得从声音、颜色、味道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观察,这为其写出直观、想象、生动、有趣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多元写生情境,增强“写生”效果
在课堂上进行作文创作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写作潜能的挖掘,而室外写生环境便克服了室内封闭写作的弊端,给予学生无穷的写作乐趣。走进生活,接近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情境的创设,它是鲜活的、生动的、盎然的、纯粹的,但要想充分利用这一原生态情境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创设该情境之外的其它情境。例如,可创设问题情境、竞争化情境、故事化情境等,实现自然情境与人为情境的完美融合,以增强学生的“写生”效果。
小学生由于受智力发育以及思维发展的限制,即使教师为其提供作文“写生”条件,其在写作中也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状况,这时便需要教师创设能激发学生“写生”欲的情境。例如,在《我喜爱的小动物》的写作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然后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你喜爱哪个小动物,它的神态是怎样的?你知道它的习性和爱好吗?”,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问题情境中开动脑筋、捕捉灵感,做到“情随境至、文笔流畅、细致入微”。作文“写生”毕竟与绘画写生不同,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点拨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三、鼓励学生联想想象,拓展“写生”思维
联想与想象是小学生作文“写生”的轻盈翅膀,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只有充发挥联想与想象,才能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使自己拥有对外界事物敏锐的观察与感悟力,以便及时、迅速地捕捉灵感,丰富写作素材。作文“写生”是写实,但又不单纯是写实,它需要学生在认识自然界客观事物时实现“写实”与“想象”的完美融合,只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得以扩展,写作才会“无拘无束、内涵饱满、汹涌奔泻”。拥有极致生命力的写作必定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融合着作者的联想与想象,在“写生”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运用技巧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帮助学生妙笔生花。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3
浏正街小学 段志敏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声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
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 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一、 利用不同媒体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媒体的表现力,指媒体在表现客观事物时的能力。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可以增强其表现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猫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 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故乡的梧桐树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梧桐树的干、枝、叶、花、果。在引导学生观察梧桐树的叶时,画面上就出现了梧桐叶的特写镜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梧桐叶上。然后采用定镜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老叶和新叶的不同,叶形和叶脉的特点,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三 利用现代媒体的重现力,教学生观察的方法。
媒体的重现力,指媒体可不受时空限制,将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相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以此为媒体,有利于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我校是少年军校,每年都要进行军训,今年还进行了会操表演,学校进行了全程录相。在指导学生写活动的作文时,我利用录相为媒体,再现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按活动的过程有序地观察。这样学生仿佛又回到了会操表演时那飒爽英姿、振奋人心的场 面,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而且注意了场面描写,文章生动活泼。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4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只有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超文本链接的特点,突破时空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习作环境,使其置身其中,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激发其写作兴趣,这时写作便会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回味生活,搜集提炼写作素材
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空间有限,观察能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许多现象、事物无法观察到,再加上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生活中很多东西体会不深,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熟视无睹,由于“肚里没货”,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卡壳”,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如果利用多媒体手段则能生动地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无法看到的人、物、景搬到屏幕,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获取真实的写作素材。
如在指导学生练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由于学校前一段时间刚举行了拔河比赛,我就让学生具体写这一场面。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先用录像回放了那次比赛的全过程。学生看着比赛画面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比赛全过程时,他们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重播录像,并选“两队相持”、“获胜后”等突出的一些场面进行“定格”,让学生描述出比赛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通过观察,学生理清了活动的全过程,知道了“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来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由此可见,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积极收集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资料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写作源泉。
三、利用多媒体超越时空,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利用其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作文课真实化。例如我要求学生对“一种动物”进行写作前,班上多数学生除了对狗有所了解外,对其它的猪呀、牛呀、羊呀等了解的甚少,野生动物见过的更少。然而,通过多媒体引进这些动物后,学生不但能直接观察到各种动物的活动形象,而且还能了解到这些动物的许多知识,如嗅觉敏锐,听觉良好,性格机敏,生活习性等。这样的作文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情景再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作文。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像的特点,把要训练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并利用多媒体在显示中可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可控观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感知阶段的物象,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飞跃。
五、利用多媒体示范修改,优化作文评改途径
批改作文是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工作,也是收效甚微的工作。以往每次发回作文,大多数学生只是看看等级、评语就万事大吉。讲评课上,虽然教师也能认真进行评议,可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淡忘作文内容等原因往往提不起听的兴趣,所以效果很差。如果把多媒体引入作文讲评之中,有效利用其示范修改功能,则会让课堂“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习作 兴趣 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玩中乐、乐中说、乐中写,最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一、精心组织活动进行习作练习
每个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喜爱活动,尤其是具有新意的游戏活动。我抓住这一特点,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在一次作文指导课时,我首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传话”游戏。充满欢乐的游戏把学生的兴趣提高到最大程度,当学生情绪仍处于亢奋状态时,我及时将学生的兴趣向中心引导:“迁移游戏玩得开不开心?谁能把刚才游戏中紧张快乐的场面、参加者的动作、神态说一说?”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并且几乎都能有条理、如实地口述下来。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告诉大家:作文就是把刚才的活动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老师三言两语交待了写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学生便专心地投入到习作中。这样由游戏激发兴趣,利用兴趣迁移指导写作,消除了学生无内容可写的畏惧心理。
二、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缺乏对事物的分析与思考,写作题材的选择与确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创设情境,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事件,在事件发展中诱导学生分析、思考。心理学家认为,只有亲身参与的活动、事件,印象才最深刻,也最有向人叙述的价值。因而,创设情境,诱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练习写小动物的时候,我让家里有小动物的学生把小动物带来,将教室里的桌子拼成几处,每处放一种小动物,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种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学生亲自观察了动物的外形特征,很快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愉快地学习写作
低年级学生对作文缺乏整体认识,一开始就让他们作文,无疑会让他们感到茫然、困惑,使他们产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以至影响到今后的作文。低年级学生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喜欢动、喜欢做、喜欢说,无所顾忌。针对这一特点,我认为在低年级应采取“做做、玩玩、说说、写写”的作文教学法,这样既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又提高了说写的兴趣。如在三年级写“观察日记”作文时,为让他们了解写作方法,我特地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先自己玩玩具,引导他们观察玩具的结构、形状、颜色等等,学生玩得开心、看得仔细。接着引导他们说明各自玩具的特点,再进行习作,使学生写出的作文各有特色。
四、激励评价,提高写作兴趣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得到表扬后劲头会很大。因此,在习作课上要肯定每一位学生在习作上的进步。小到字迹比以前工整,标点比以前标得正确,错别字少了。大到文章条理清楚,布局结构处理得当等,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劣中求好,哪怕学生一个句子写得生动、优美,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优秀作品,教师可将其作为范文在全班诵读,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不断涌现出写作的灵气,促使其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总之,要用好“激励”这个法宝,让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观察动物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75-01
一、感知――作文训练的基础
“内容具体”历来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它完全依赖于“感知的丰富”。大凡内容相同的“骨架”式作文,必定是感知贫乏,从而导致言之无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需要观察,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是小学生感知事物的通病。针对这一通病,平时教学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有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显性特点进行观察。例如观察动物时,可以由整体到部分,可以由上到下,也可以由外形到生活习性。第五册《翠鸟》一课,首先写翠鸟全身的羽毛,这部分又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翠鸟头上、背部、腹部这三部分羽毛颜色的特点;然后作者描写了翠鸟的小巧玲珑,主要写了翠鸟的眼睛和嘴。这段描写就体现了作者的有序观察和抓住特点观察。
学生感知外部世界,一般是几种手段并用。因此,要丰富学生的感知,就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同样是观察动物,就应是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用眼看,看动物的大小、样子、颜色、形态;用耳听,听动物的鸣叫声、吃食声;用手摸,摸动物的羽毛、脚趾…有时还要亲身去喂养,和它交朋友,以获得“第一手”材料,丰富生活经验,为作文打好现实基础。
作文训练作为一个系列性整体,遵循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观察”这一训练项目上,教材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直接点明了观察的程度和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步增高,小学生作文中观察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只要按照教材要求进行训练,学生的感知必定越来越丰富,学生的积累也必定会越来越充实。
二、思维――作文训练的核心
学生学写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想”:想得正确,才能写得正确;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所以,指导学生作文,就要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在学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思维的方法。具体而言,“有中心,有条理”这两大作文要求,都要依靠思维训练来逐步达到。
“有序思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作过程的“有序”,使之符合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中低年级由说向写过渡,一般按照“细观察――说清楚――学写法――写具体――作后评”等步骤进行训练;高年级思维则在此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一般按照“审题――选材――构思――拟稿――修改”的步骤进行训练。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步指导,扎实训练。二是作文要求的“有序”,使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先说、写通顺的句子,再连句成有次序的段,直至连段成篇。
三、表达――作文训练的目的
在小学的作文范围里,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口头表达,即说话;二是书面表达,即写话。不管是哪一种,在表达上都有一致的要求,那就是:准确达意,真实具体。字、词、句是作文的基本功,语言表达的贴切与否,是由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决定的。“恰当”二字作为小学生作文表达方面的基本要求,看似容易却也难:遣词造句要能达其意,既不能苍白平淡,又不可刻意雕饰。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每到夏天,我家的阳台上争奇斗艳,色彩斑斓,开满了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各种鲜花,不断散发着一阵阵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肺,令人陶醉。”看了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本来十分白净苗条的小姑娘,却偏要浓妆艳抹,穿上雍肿华贵的服装,失去了本身的自然美,给人以伪装、做作的感觉。
语言文字训练要落实,教学上就要在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字词句的推敲欣赏上下工夫。教材在安排作文训练时,在语言文字训练上大多特别提出了要求。如:“观察一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写一段话,把主要景物写具体些。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请看一位教师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
(教学片断)教师幻灯出示一段话:月亮悄悄地步上树梢,放出皎洁的光芒,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纱。夜,显得十分平静。
师:这段话是一位同学在作文《夜》里开头的一段话,请仔细阅读,找出毛病加以修改。(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都没能全面地给予修改)
师:大部分同学都能把错词“平静”改为“宁静”,不少同学还能把“金纱”改为“金辉”,“纱”与“镀”搭配不当,改成“金辉”不错,但“月光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辉”是否贴切?(学生困惑不解)
师:(提示)用“金”的颜色来形容月色是否吻合?
生:(兴奋地)把“金辉”改成“银辉”!
师:(满意地)很好!形容月光皎白一般用“银辉”,而“金辉”多用于形容阳光。除了这些,能否再找出一处不恰当的地方?
生:(沾沾自喜)老师,我把“步上”改为“升上”。
生:我把“步上”改成“爬上”。
师:(微笑地)两位同学都能找出毛病,且两种改法都可以,但“爬上”就比“升上”用得好,因为“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升起之际缓慢的姿态,把月亮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