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1

(1)环保的重要性

It is of extreme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leading a low-carbon life style which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2)具体做法

种树--- Firstly, planting trees in a park on weekends with your friends will be a good choice. Because by doing so, the air will be refreshed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we live will be beautified.

走路/骑车上学--- Besides, if I were you, I would walk to school instead of driving so that the

gas that does to our health will be reduced effectively.

随手关水龙头--- Last but not least, It is necessary to save water by turning off the tap after washing hands. Or we’ll run out of fresh water very soon.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2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初中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指导的方法,要写好话题作文,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重视:分析理解题意,确定新颖题目,选择合理题材。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话题作文 指导

近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颖的作文形式,越来越广泛地流行起来,尤其是初中作文中,更是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故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话题作文有其独特的优势,让其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由于它的自由、灵活、创新,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由于其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许多学生有了任意发挥的可能。话题作文的限制小,使学生的作文有充分选择素材的机会,不至于无话可说,故学生也就对作文产生一定的好感,不再太畏惧话题作文,认为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形式作文,更容易被接受。话题作文就好比是给了鱼儿广阔的大海,鱼儿在大海里自由遨游;好比给了鸟儿宽广的天空,鸟儿在天空里展翅翱翔。当然再广阔的大海、再宽广的天空,也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地毫无目的地自由活动,如果游得太远、飞得太高,也会失去需要的氧气和养料,而不能适应环境。故也要受到限制的。话题作文中的限制就是不能脱离话题的范围,这就要好好准确把握题意,进行认真审题。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话题作文指导的四个有效的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

话题作文前要认真分析理解题意,也就是对话题进行分析研究,有的话题作文先提供一定的材料,然后给出话题,进行作文。这种情况,学生就应该先认真阅读材料,通过反复阅读深刻理解话题的内涵,经过认真分析、解读后,对话题有了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作文。话题作文虽然说不限制文章的体裁,并不是没有体裁,不谈体裁、无章法可言,体裁的确定也要进行认真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这样便于下面的写作。如以“山”为话题的作文,通过分析、思考,可以确立如下的中心:(1)装点大地的青山――给人欣赏,带来快乐;(2)高大雄伟的山――坚忍不拔;(3)愚公移山――锲而不舍;(4)光秃秃的山――环保意识,爱护家园;(5)高耸入云的山――如入神境,令人遐想、神往。作文之前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中心,重点进行写作,而不要面面俱到,广而不精、宽而不深。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才能表现透彻,深入精髓。

2.确定新颖题目

作文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好比眼睛,读者阅读之前,首先看到的文章的题目。引人入胜的题目,就直接与读者有了心灵的沟通,就像一对恋人一见钟情。如果题目新颖独特、有创意,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紧扣读者的心,那么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如果题目老、旧、一般,那么读者会很不愿意地阅读,没有任何兴致继续阅读。试想如果是这种状态,读者是阅卷教师,那你的作文就会被大打折扣,评分自然不会太高的。如何来确定好的题目呢,要注意几点:(1)题目要精练;(2)题目要新奇;(3)题目忌讳太长;(4)题目着眼点要小;(5)题目要含蓄;(6)题目忌讳用话题。如何才能做到以上几点,选择好作文的题目呢?

2.1添

“添”的意思是在原来的话题上进行添加,可以在话题前、后、中间进行加词,如以“雨”为话题的作文,就可以使用“春雨”“秋雨”“家乡的雨”“雨的家族”“听雨”等为作文题目。

2.2拼

“拼”的意思是从几个题目中的一些重要的成分,拼揍到一起构成新的题目,可以拼意义,可以拼词语,可以拼使用方法。如“课桌・划痕”,还可在此基础上,再拼出“课桌・划痕・成长”。这就更加富于深意了。

2.3挑

“挑”的意思是从给定的材料中挑出几个有用的关键词或短语,构成作文题目。如有一给话题作文的材料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圣人教育子孙,说,在人的心中,一直进行着一场激战,是两只狼的较量,一只狼是恶的,一只狼是善的,有每个人心中都会存在同样的激战。有一个孩子问:哪只狼胜了?圣人说:你给它食物的那只。请以材料为话题,完成作文。可以从材料中挑选出一些词组成题目,如“善・恶・较量”或“善・恶”等,这样的题目比较有新意,而且能吸引人的眼球。

2.4想

“想”的意思是根据话题,进行大胆想象、自由想象,给学生的思维添上翅膀,任其自由翱翔,这可以产生新颖的题目。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千年后的哀叹”“新世纪之灾”“100年后的新闻”等为题目。

2.5引

“引”的意思是引用,引申,可以引用古代的与话题有关的名言、对联、诗词、歌曲等稍加修改而成题目,或者在原来话题意思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思,作为作文题目。如把“海上日出”改为“江上日出”“雾中日出”;把“命运交响曲”改为“上学交响曲”“假期生活交响曲”等。这样的题目给人熟悉而又很有趣的感觉,比较新颖,值得一读。

3.选择合理题材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3

标题作文考点明确,内涵丰富,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写。体现了选拔考试的灵活性、公平性。近年来备受命题者青睐,故应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标题式作文的审题分两步走:先从标题出发,审清命题的内涵和外延,正确理解题意;再从标题内部的情理和意境审度,鲜明而有个性地立意。

标题式命题作文的审题从标题出发。标题有单词类、短语类、句子类三种。下面具体分析它们的审题方法。

一、单词类标题的审题

(一)审词义:即咬文嚼字,弄清单词的本义和它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1.回忆法:此法可回忆词语的本义或字典义,了解基本内涵。

例析:2006年辽宁卷“肩膀”,其字典义主要是指人的胳膊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

2.想象联想法:根据已给概念的意义和特点,联想与之相类似的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性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想象未来的生活情景,弄清词语的比喻义、引申象征义,从而理解出题者的意图。

例析:“肩膀”一题,可由它的作用联想到一种呵护、一种真爱、一种责任、一种支柱……

(二)加偏法:用所给的字词来组词造句,拓展审题思路,确定立意角度。组词造句时一定要保证这个字词处在中心语的位置上,否则就有可能偏题。如“我的变化”和“变化的我”,中心语分别是“变化”和“我”,写作时内容就大有区别。

例析:“肩膀”是个实题,采用加偏法,可以写“父亲的肩膀”“老师的肩膀”“负重的肩膀”“硬实的肩膀”等等,既可实写,也可虚写。

(三)互换法:单词的内涵往往较空泛,审题时可将单词化大为小、化宽泛为具体、化虚为实,理解其内涵。选择合理而具体的角度切入主题。此法在短语、句子类题目的审视中也可运用。

例析:以“潮声”为题写作。“潮声”的自由度很大,我们可进行思维的互换,一是化实为虚,将自然的“潮声”延展为生活、心灵、社会的“潮声”,来点“虚”的升华,如改革的潮声、思想的潮声;二是化虚为实,将各种虚化了的“潮声”凝结到某一人、某一事上。

二 短语类标题的审题

1.偏正结构短语:中心词往往是写作的对象,而修饰限制词体现题目的特殊要求,往往是题眼,可重点审视。

例析: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题目属偏正结构短语,“生活”是写作的中心内容,“绿色”是题眼。考生应选择人们公认的符合“绿色”内涵的“生活”去描绘或倡导,生活的性质必须是“绿色”的,有“环保、健康、安全、宁静、和谐”等内容。

2.动宾结构短语:此类题目,关键词多是动词,动词是审题立意的重点区域,可体现出题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例析:2010年江西卷“找回童年”。审题侧重点要落在“找回”上。“找回”是何意,为何要“找回”,“找回”什么,怎么“找”。然后结合“童年”的内容去写才不会偏题。可找回童年的自由与欢乐、单纯与真诚、梦想与希望、一首歌、一部动画片等等。也可从丢失的童年到找回童年的过程写,但不能简单地写成“回忆”童年,或只写写童年的重要性,或“找”而不“回”,都是不合审题立意要求的。

3.并列结构短语,又叫关系型短语。审题时关键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关系,“欢乐和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抓住了关系及转化,就抓住了主题。

例析:2010 年北京卷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者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星空”与“实地”、“仰望”与“脚踏”是成对的矛盾体。立意时不可偏向一方,要辩证分析。既谈二者的内涵,表真情实感,又谈二者紧密的逻辑关系。立意时还应从词的比喻义中挖掘内涵,从而解决文题中“理想与现实统一”的问题,确立中心和观点。

4.主谓结构短语:审题时谓语常常是写作的重点,也往往是审题的题眼。

例析:2007年辽宁卷题目“我能”,考生应从“我”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重点

(下转第18页)

(上接第9页)

选择“能”的内容写作。

三 句子类标题的审题

1.主谓句:主要是要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来审题立意。

例析:2006年上海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题眼是谓语“想”。“想”表达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

例析:题目“有句话挂在嘴边”,谓语“挂”是题眼,就是说经常提起,而为大家熟悉的是写作的内容;不常提的,大家不熟悉的话不是写作的内容。

2.判断句:文题是判断句的,写作的重点在宾语。

例析: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判断句,写作的重点在宾语,故题眼是“丰富多彩的”。写作的重点应围绕“丰富多彩”进行。

从审题上说,做到以上几点,基本上就算及格了,但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还要进一步体会该题所表达的情理和意境。

A.了解命题的情感,才能决定自己用什么腔调说话,该说,就说,该激昂就激昂,这样的文章才有鲜明个性,才会感人。

例析1:题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这个限制词是题眼,它规定了作文的感情基调,所写内容须是积极乐观的,不可以写消极悲观的。“田野”是一个虚拟的场景,用互换法 ,“虚”的东西应“实”写,可写自己学习的“希望的田野”、家人事业的“希望的田野”,还可写社会、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希望的田野”。在希望的田野上,你愉快地耕耘,你向往、追慕希望的田野,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一定有收获的希望。

例析2:题目“我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文题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守候”是等待、坚持之义。这里的“飘雪的季节”与“花开”可实指,可写雪花是春的使者,雪花来了,明年的花期也就近了。也可虚指,“飘雪的季节”指的是恶劣的环境,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一切逆境,而“花开”则与此相反,指人生的顺境、美好生活。谓语“守候”是题眼,从等待中、坚持里表现我的乐观、豁达、不屈、积极向上等心态,表现我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情感。

B.了解命题的理,即命题在考我们什么理念。此理念有何现实意义,只要找对了,文章的条理就出来了,时代感也出来了。

例析:题目“曲径通幽”。这是一个论述型的题目,它关注人们对生活的体验,重视对人生的思考,聚焦社会现实和对历史的反思,探究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题目的中心词是“曲径”。“幽”在“曲径”中,“美”在“回转”间,分析出了文章的理,人们便明白了只有经历风雨方能见彩虹的道理。构思文章便可条理清楚了。

C.了解命题的意境。只有感受到了题目的意境,才会有感而发,有理可讲,写出的文章才会贴切、自然、流畅,达到表现的最高境界。

一些以诗词句子为题目的大多有意境。分析了意境可决定立意的走向、语言的表达风格、情感的流露准确性等。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4

一、巧用修辞法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拟题法,因为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引用等辞格的恰当运用,能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增强文章标题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百元钞票的自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星星知我心》《爱如潮水》《千年等一回》《幸福像花儿一样》《平淡如水的日子》《快乐集装箱》《近水楼台先得月》《草原在哭泣》《哭泣的骆驼》《坐着读书,站着做人》《鲜花与荆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多情的土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真的错了吗》《明天的明天你还会来吗》等等,这些命题或比喻,或拟人,或引用,或对偶,或对比,或反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深沉,或文采飞扬,给人的感觉是运用了修辞的标题,就像一盘盘美味佳肴,又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让人过目难忘。如以“诚信”或“环保”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播种诚信》《向诚信问好》《地球的烦恼》《高烧不退的地球》等。

二、故设悬念法

所谓悬念,就是创作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故意留下疑问,以吸引观众或者读者的一种创作方法。用这种方法拟题,简单易学。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传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结局又会怎样?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便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自然会产生往下读的强烈念头。再如《100分我恨你》《太阳从西边升起》《午夜之后》《做“贼”心不虚》《生命还会继续吗》等标题也具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人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如以“成功”或“考试”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功成名就的悲哀》《只有一人及格的考试》。

三、移用诗词法

古典诗词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它本身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用它们来做标题,一方面可以摆脱拟题俗套的弊病,另一方面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修养。因此,“移用诗词法”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小说《在水一方》你看过吗?作家琼瑶为小说命名化用的就是《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又如鲁光在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有一段描写教练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这部分的题目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用的就是唐人刘禹锡《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一句。如根据下面内容拟标题:湛江市近年来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你的家乡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若要你就此拟写一份新闻报道,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标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一枝红杏出墙来》。又如赴美穷留学生路生为生计替人洗碗、洗厕所……受尽洋人的白眼和讥笑,每当他漫步纽约街头,遥望天边的明月,想起年迈苍老的父母,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伤心的眼泪,若要你把此情景描述出来,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你会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呢?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月是故乡明》。

四、错位思考法

拟题不仅要形象,有文采,更重要的是要新颖脱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纵向或逆向思考,拟出新奇陌生的文题。如:《真想做个差生》《停电真好》《没有翅膀的飞翔》《渴望“非典”》《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等,这些标题具有新视角、新思路、新体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阅卷老师的目光。如以“自由”或“补课”为话题,运用此法可拟标题:《渴望失去自由的日子》《放弃自由的自由》《假如有个星期八》等。

五、以小见大法

话题作文范围广,限制性较少,同学往往无从下手,很难写出切实具体的文章,这时我们如果能够有意识地缩小写作的范围,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具体地从一个细小的角度着手,选材内容更加集中明确。比如以“爱心”为话题可以拟题:《你是我的新娘》《妈妈不爱我》《这个冬天不太冷》《血浓于水》等。

以《你是我的新娘》为题目怎么能写跟爱心有关的内容呢?老师是这样设想的:一个处于青春花季的女老师小梅患上了晚期肮癌,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其男友整天守在病床旁,痛不欲生,为了让女友幸福快乐地走完有限的生命历程,他不顾父母极力反对,决定和小梅结婚,走向红地毯的新娘小梅老师开心地笑了。再如《妈妈不爱我》,可选取身为教师的妈妈由于工作繁忙,以校为家,对“我”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令“我”产生妈妈不爱我的想法,但“我”最终理解了妈妈的行为,从女儿“我”的这个角度写出了妈妈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表现出“爱心”的话题。如以“青春”或“宽容”为话题,用此法可拟写标题:《花季有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作文教学 训练 写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1.1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 ,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 后 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 ,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 时 老师再进行点评 ,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1.2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

作文训练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2、以课文为依托 ,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以环保为题的作文范文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习作。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切实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 挖掘文本资源,写出真心话 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仅局限在作文课中,而要善于挖掘文本这个有利的资源,在品味文本中找准与练笔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1 补白练习。文本中有些语句或课文结尾含蓄,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悬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去拓展,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时进行练笔,不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实,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有的课文的结尾余意未尽,续写的来源非常广泛,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凡卡》一文,以凡卡梦结尾,他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在上课时就可以利用这个空白,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练笔,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1.2 插图配文。课文有许多编者精心编排的插图,大多数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体现。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给图配上短文。

1.3 抓住情感流露点。课文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只有学生深入领悟体会文本,才能与作者倾心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时的学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课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时,正是写“现在进行时”感情活动的最佳时机。

2. 在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 作文是展现生命历程、张扬个性价值的精神旅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应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丰富的写作素材。通常情况下,学生作文的选材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体引路。习作内容空洞、言语贫乏,这与学生缺乏体验不无关系。指导作文时,可以借助实物、照片、歌曲、录像等媒体再现生活,让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2)角色表演。针对儿童喜欢表现、擅长表演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扮演习作中的有关角色,进行相应的角色感受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如指导学生作文《第一次上医院》,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家长和孩子,再现了看病就医的情境,孩子面对针筒、挂瓶时的紧张恐惧,家长的苦口婆心,医生的和颜悦色,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毕现。面对活生生的画面,学生写起来自然具体、生动,充满情趣。

3. 斟酌语言,让学生自由表达个人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过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语感品味,通过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3.1 品写法,学技能。学生手中的文本应该说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好材料。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品读领悟文本语言,学作家们的语言风范。如课文《少年闰土》中对闰土外貌的描写简洁、传神,廖廖几笔就勾画出一个农村少年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形象。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针对学生每次写人千人一面的毛病,进行有意的观察练笔训练,引导学生领悟外貌描写的方法。我先让学生在书中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多读几遍,并说说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得出:①外貌描写可以从肖像、神态、服饰、形体等几个方面进行。②抓住特点。抓住人物独有的、最能体现他特点的部分写。③以形传神。通过描写,要能体现出这个人的个性、品质等,才能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如现其人。结合课文和学生了解喜爱的生活来训练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