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战胜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天都峰风景图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搜集战胜困难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代目标

1.听写词语,集体订正。

石级 铁链 攀登 一张相 辫子 笑呵呵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致了解“我”的爬山过程,同时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紧扣单元要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细品文字,探究方法

导读:文中“我”爬山的过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我”爬山的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奥秘。

(一)写清心理感受。

1.开始时,“我”对爬天都峰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描写中能够体会到?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3.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在云彩上面哩”“笔陡”来体会天都峰又高又陡的特点。)

4.“挂”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来。)

5.这样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让“我”有怎样的感受?(这样险峻峭拔的天都峰,不要说攀登了,看了都会使人心里发颤,令“我”望而生畏;此时的“我”是缺乏自信的,产生了畏惧退缩的心理。)

6.请你边读边想象,把课文中的描写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再通过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

7.小结:在写一件事情时,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写出自己遇到的困难,这样也能把事情写清楚。

(二)写清人物对话。

1.为了把事情写清楚,课文还展示了“我”和老爷爷之间的对话,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我们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

2.品味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1)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2)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

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敬佩、羡慕的语气。

3.品味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1)你能体会到他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吗?(兴奋、互相敬佩、互相感激……)

(2)再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你又有哪些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4.小结:写清人物对话,可以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这是一个秘诀哟!

(三)写清动作。

1.过渡:为了更细致地展示爬山过程,课文展示了“我”爬山的动作。找出这样的动词来体会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3.哪些词语带给你深刻的感受?结合关键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等词语,体会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4.这是“我”的爬山过程,你能想象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吗?

5.这句话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省略号,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想象“我”还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吗?“我”是怎样爬山的呢?

学生在想象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动词,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6.小结:动作展示,使爬山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加入动作描写,事件写得更加清楚。

(四)写清感受。

1.课文中爸爸的话点明了爬山的意义所在。请同学们齐读——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2.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爬上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

3.小结:课文用爸爸的话点明了这篇课文给人的启示,这正是爬天都峰之后最深的感受的体现。在写事件时,可以点明自己爬山的感受,使读者也深受启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同时,写清了人物的动作、对话、心理活动及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体会多角度进行描写,把事件过程写清楚。在朗读、品析词句中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受到启发。

三、读写结合,想象练笔

1.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和老爷爷是怎么互相鼓励的呢?想象他们在爬山过程中的对话,并写下来。

2.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巡视。

3.指名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关注对话中包含的鼓励及战胜困难的决心。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内容,提供语用实践的机会。在想象对话的练习中体会“我”和老爷爷的互相鼓励,进一步感受人物战胜困难的决心。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1.面对困难,有的人畏惧退缩,有的人适可而止,有的人犹豫不决,有的人勇往直前。面对困难,你打算怎么做呢?

2.指名交流。

3.出示名言,读一读,积累名言。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战胜困难的名言。

5.小结: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希望同学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互相鼓励,增强信心。

设计意图:积累有关战胜困难的名言,丰富积累,从而对于课文含义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2

一、纵向策略――持续关注 跟进指导 纵向深入

教研活动案例:针对新任语文教师的教学培训

真正让教师将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需要在一定阶段内,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积极性、实践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制定了“持续关注、跟进指导、纵向深入”的培训策略。

以新教师培训为例: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我们为新入职教师量身打造了六项序列培训,使新教师迅速适应并胜任教学教研工作。

第一项――视导摸底,详细讲解。教研员在开学初逐一听新教师的课,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提出详细的修改建议。根据教研员的修改建议,新教师在另一个教学班再次授课,学校教导主任进行跟进指导。本项活动,重点在于充分了解各位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起点,以此为基础我们设计了进一步的培训。

第二项――送课下乡,实例分析。我们安排了两场送课下乡的研讨活动。首先,由送课骨干教师解读主题选择,授课意图,教研员以此为例讲解如何选取课例研究主题,进行课前说课,捕捉观课要点。第二步,骨干教师现场做课,新教师根据确定的观课要点观课思考。第三步,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教研员以此为例讲解教学反思要点,并引导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进一步发掘议课时的问题点。第四步,新教师就观课时的关注点和在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点进行议课。教研员对议课的方式,内容进行现场指导。两场送课研讨后,我们发现新教师对如何备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在观课、议课中实现专业成长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三项――集中培训,理论提升。教研员与兼职教研员密切配合,结合大量的案例,为新教师系统讲解了如何上课、说课、观课、议课,这次集中培训,使老师们对教学教研的各项基本技能有了更进一步理性的认识。

第四项――课例展示,现场示范。为使理性的认识与真正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于是我们让区内优秀教师呈现教学示范,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解读;课后教研员呈现多元化评课示范,并对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第五项――师徒备课,牛刀小试。组织区内骨干教师以自己的优质课为例,手把手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并跟进新教师的课堂教学。

第六项――课堂观察,临床指导。新教师根据所学的技巧备课、授课、说课、观课、议课,教研员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实践情况进行课堂观察,临床式指导。

在培训中,从需求入手,按照教育规律,我们以教学基本技能为重点,循序而进,由学到用,由扶到放,理论结合实践,使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横向策略――横向联合 智慧共享 同研并进

教研案例:针对四年级教师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

为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课堂教学方式,自2012年2月起我们以四年级作为实验基地,运用“持续关注、跟进指导、纵向深入”的纵向策略开展了系列专题研究。但仍存有诸多困惑,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我们决定借助于联合体教研的活动形式。

我们借助于这种形式针对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三个难点课型“单元整理课”“单元拓展课”“单元作文课”,开展了递进式主题研究。9月份,古城联合体负责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研讨,根据上半年探索中发现的核心问题确定了研讨主题“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凸显语文味”;10月份兴华联合体负责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研讨,我们结合市区教育局倡导的“生本教育”,将研讨主题提升为“生本理念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体现”;11月份,根据市研讨会精神,我们将南园联合体负责的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研讨,主题调整为“合理设置单元整体教学前置作业,实现生本课堂”。

在纵向推进中,主题研究逐步深入;横向互助中,充分调动了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减少了教研活动的指令性,使得教育智慧共享,在互相砥砺中实现同研并进。

三、立体策略――聚焦难点 多措并举 立体推进

教研案例:针对中高年级教师的作文教学研讨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区语文教学的最难点,如何运用区域教研突破这一难点?我尝试实行“多措并举”,针对影响作文教学的多个方面,分别采取措施,运用用纵向与横向策略加以引导。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3

五小 王金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五小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今天能够参加学区举办的《科学》教研研讨活动,感到非常荣幸,也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对于这次发言,作为不是科学专业、从事《科学》教学经验较少的我来说,感到惶恐!这次本这学习的态度参加活动,希望能有更大的收获。现在我对自己在《科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及复习打算作简单的汇报。

首先,先谈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内容及设计理念。本册共5个单元(18课)及专项学习: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第3单元《常见的力》,第4单元《简单电路》,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最后是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其次,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情况。我是一个既教数学又教科学的教师,在《科学》教学方面确实感到吃力。虽然只担任一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但总觉得放在科学教学上的精力不够,或许是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数学的教学上!自从担任《科学》的教学工作以来,自己始终是尽力尽责教学生,没有教参书、没有教案、没有课件、没有复习资料,自己从网上查阅、下载、打印;不懂的科学原理、现象等,自己网上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对理解不清的题,与同事交流讨论解决,对于能给孩子观看的视频资料,尽量让孩子观看。虽然是这样,自己的学生还是没能学好、没能考好!记得在去年三年级的《科学》评卷中,发现很多孩子不能正确书写一些字,从那时起,深深的意识到科学学科写对字的重要性,我想是不是也把科学的字词也像语文字词一样来要求,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呢?科学就是科学,有的知识太抽象,比如这学期的“力”,有拉力、摩擦力、浮力等,再一个是“电路”问题,对很多孩子学习来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班的大多孩子总是不能完整地表述一种概念、结论、现象等,似懂非懂,讲不清、写不出。我任教《科学》一年多以来,科学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学”科学,“讲”科学,学生是听科学,怕考科学。

第三,说说我对于这学期后期复习的打算。不瞒大家,我的科学进度截止上周才上到第15课,目前还差3课和专项学习的教学任务未完成,我将按照计划尽快上完新课,确保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后期复习我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边复习边检测,对基本概念及实验内容的复习,给学生发放知识点复习资料,要求学生记忆,对基本知识点要求掌握,达到大多数学生会背会写,每单元将检测最少一次,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第二阶段是综合能力模拟检测,即总体复习及检测,利用科学课、体育课,每天进行一检测一讲解,查缺补漏,训练学生答题技巧,计划一周时间。复习期间利用早读或中午时间对学生进行记忆效果的抽查,针对背不下来的作为回家作业的安排。每单元进行一些易错、难写的字词的听写,让学生真正会写会考!争取在期末考试中优生能考80分以上,中上等生能考及格以上,差生人数较少。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4

关键词:法制教育;渗透;语文教学

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部门、各学科、各环节、各个方面为主”,“讲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因此,加强小学生法制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即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也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不仅需要进行文化启蒙教育,还需要进行法制启蒙教育。对小学生进行法制启蒙教育,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不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在法制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语文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语文教材比数学等其它教材包含着更多的人文教育资源和法制教育资源;三是法制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融进语文教学当中。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方面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又不能简单的把语文课上成法律课,因为从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对象的年龄来看,小学生毕竟不同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所以,对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应更多地在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从小处着眼,以达到涓涓细流、天长日久、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逐步增强法律意识,慢慢积累,自觉的学法、懂法和守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语文教学与法制教学相结合呢?

一、渗透法制教育应适时穿插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法制教育的的主要场所。语文课文中的法制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文里面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索溪峪的“野”》一文中,作者通过索溪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索溪峪的水野、野物野、人野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讲述水野、野物野、人野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么美好的大自然,每个人是不是都希望它长期保留并供后人观赏呢?那么我们就应该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让野生动物与人共存。如果破坏大自然,如砍伐林木、猎杀野生动物等,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尤其是猎杀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有一部专门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大家都要严格遵守。同时,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学生,如果到大自然中去游览或观赏,千万不能破坏大自然,更不能随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如果捕杀野生动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就能提高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制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二、渗透法制教育应与词语的讲解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然会讲解或使用到大量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词语时,可以有意识地尝试从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教师可以从法制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属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已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再比如:分析讲解“见死不救”这个词时,同样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别人遇到危险时,你有能力施救却不愿施以援手,你就有可能为此成为被告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讲,都需要对生活中的词语进行最详尽、最全面的了解,并从法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法制教育应与创设情境相结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如果适当时在课的伊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何乐而不为呢?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讨论:我们的校园美丽吗?我为校园“美容”做了那些事?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汇报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保持身边的环境的习惯相机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个别具体的内容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介绍:“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500多万年,如今许多种类濒临灭绝。”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鲸,保护鲸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5

一、让实验种子扎根校园

我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教学示范校。我们立足“寻真尚美”的核心理念,希望以美育引领教育,以美德、美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彰显教育之本真。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以美为动力,点燃师生求知的热情、激发师生思考的乐趣,让他们感悟教育的真谛。如何在课程改革的大框架下,选准课改的突破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杨新彬校长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带回来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让我们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课内大量阅读来学习语文,教师把讲和练的时间压缩,将时间分给阅读,而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和感悟提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该项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简简单单学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理念一下子吸引了我们,这粒实验的种子扎根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

二、辛勤耕耘,催开花儿朵朵

我们的研究先从备课开始,着重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以单元主题为统领,挖掘文本间的内在联系,通盘考虑单元文章的共性,大胆取舍、合理整合,达成学习目标,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体现出来。

我们采用小课题引领、各个击破的形式进行单元整体备课:熟悉学段教材、了解编排体系,通读教材读本、做好阅读储备,对照课标教材、细化目标要求,挖掘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主题,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单元教学。每位教师带着精品教学设计进课堂,再通过课堂验证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反思改进,优化教学效果。

1.聚焦目标,细化分解,形成单元教学目标体系

目标是构筑成功的前提,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才会有的放矢。首先,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从单元整体规划入手,将学习目标适当分流。其次,研读教材,明确学期、学年所要达到的要求,把握单元目标和训练重点,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细化目标。最后,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要求,完整、准确、清晰地表述单元教学目标,形成各年级单元教学目标体系。

2.整合资源,“三双”融合,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我们在整合理念的引领下,聚焦单元目标,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关注教学内容纵向整合(教材内跨单元和不同年级相同内容主题的整合)、横向整合(课本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及其他书籍的整合),从借助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开展单元整合阅读,到跨单元、课内外提炼主题的整体规划教学设计,初步形成了小学6个年级12册语文课本的单元整合教案。

3.课堂验证,反思诊断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校以点带面围绕主题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开展研究,借助校际教研进行年级组间听评课、跨年级组听评课,深入研究“单元整合、带文阅读、群文阅读、拓展阅读、读写联动、主题习作、综合实践” 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每一组教材时,都要注意其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一课一得,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就这样,我校逐步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课堂实践策略,促进了实验的有效开展。

4.深度整合,活动助力,拓展课程丰富多彩

学校注重组织各种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拓展活动,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中外童话”为主题。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为什么还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其用意就是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对于最后描写小鸟的三个自然段,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呢?我让学生拿出新美南吉的《爷爷的煤油灯》这本书,找出原文与课文对比阅读,并拓展阅读书中其他作品,学生对鸟儿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由一课书到整本书的阅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低年级整本书阅读适宜以绘本为主,创编绘本就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也逐渐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

我们把经典诵读也纳入主题阅读中进行整合,每天早晨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根据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一年级读《弟子规》,二年级读《三字经》等。同时,把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完全整合纳入语文课程,整合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大部分内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经典读本”。

跨学科整合。我们还引导学生写学科日记,并做一些手工,写写制作过程,如剪纸、水果雕刻、水果拼盘、树叶贴画等。学生在涂涂画画中发现了美,享受了创作乐趣,提高了观察能力。我们指导孩子们用镜头记录瞬间,进而用文字表达出来。

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语文活动课程,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开展了故事会、书中人物大巡游、读书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并在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6

1.有的老师不知道应该如何布置学生看哪些书,该如何看,又该如何来落实和检查。

2.有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注重故事情节;有的囫囵吞枣;有的不能完整地看完整本书;有的孩子只爱看某类书籍,阅读面窄。

3.阅读的随意性较大,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如何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我们不断地思索着。

我们在德阳外国语学校听了葛荣弟老师的《童话》一课,受益匪浅。得知这是采用“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课型,学校领导当即请模式的创建者冯学敏老师来校指导工作,详细了解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技能。

随即学校承担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任务。一开学,我们就将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重点之一在学校全面铺开,组织老师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并请参加编写教案的廖玉华老师做专题发言,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在人教网论坛上注册,下载各单元的教案。

在语文大教研活动中,我校刘莉老师向全市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展示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效果十分显著。回想我们当初,接到上课任务,学校为此专门成立督导组,上课、听课、议课、再上课。在冯学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填写群文阅读浏览表”“画知识树”“五步教学法”的策略进行操作,在研课的过程中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谈谈我的感受。

1.关于主题的提炼。这五个环节中,主题是基础,它是我们引领学生读书的目的。老师在教学时所选择的单元中的每篇文章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比较的,如果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省去。我们所提炼的主题应该更好地与教材教学内容进行衔接、补充或拓展。我们选取了四年级“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单元,开始定下的主题为“动物朋友”,让孩子通过阅读了解到这些动物的可爱,可敬,感受到每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但教材中对本单元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书,体会每一种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几位作家语言的不同风格,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如果是以“动物朋友”为主题,范围有些窄小。我们将主题定为“动物”,并根据教材要求,进行主题的二次提炼,最终将主题定为动物的特点,通过阅读感受可爱。而且这些特点在今天的课上通过我们老师的引领、点拨,由学生自己归纳并在知识树上呈现出来。

2.关于引导学生交流。在片段分析和精彩赏析这一环节,正是学生理解主题、品味语言、思想交流碰撞的精彩呈现,我们在组织形式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和分享阅读收获的一个平台,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摒弃老师不停地提问、不停地引导。我们提示或做示范给孩子们,可以从多角度去聊自己喜欢的地方:有的从内容、有的从表达方式、有的从心里感受去说,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日常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积淀的体现。

在交流中学生免不了有很多疑问,我们鼓励提问,就阅读而言,提问有时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开放、提问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我们通过孩子填的浏览表会发现:学生的提问有时是偏题,抓不住重点,有些根本没什么价值,但学生提出了就说明他感兴趣,说明了他在思考,这个问题至少对这个孩子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看学生的浏览表时,要迅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和引导,最后确定大家比较关注的,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这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往往预设的问题与现场生成的不一样。在一次试讲中一个孩子就提出自己的看法:鸬鹚那么尽职,可人却对它那么残忍,把它的脖子一挤,还甩出去。马上就有孩子说:这是鸬鹚的工作,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但这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当即鼓励了孩子爱动脑筋,也正好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去读读有关鸬鹚的资料,再来说说。我们应该善于抓住现场生成的、学生不懂的、最具探究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及语文技能在交流中不但实践,提升了孩子的语文能力。

浏览表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贯穿始终,它对孩子的课前阅读情况进行了反馈,也训练了孩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老师也应将好的记录表进行展示,提高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