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1

史大孔,(1963-)男,山东栖霞人,毕业于北京建工学院,烟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市政路桥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

史本杰:(1982-)男,山东栖霞人,毕业于山东省委党校,烟建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市政路桥工程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分类、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为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键词:市政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为城镇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公用工程建设的总称,包括道路、桥涵、隧道、排水、供水、供热、供气、广场、园林、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照明、电力、通信、防洪、防灾以及民防等工程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识别、评价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实施控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市政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完善和提高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预警机制,实施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因此,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核心问题。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项目经理部策划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阶段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核心要素,又是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运转中的重要环节。识别与施工现场相关的所有危险源,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明确建立起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活动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其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其实施控制,这就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思路,它体现的是系统的、主动的事故预防思想。

一、 相关术语

1、施工现场:用于进行施工项目的施工活动,经有关部门批准占用的场地。施工现场包括“红线”以内或“红线”以外的用地,但不包括施工单位自有的场地或生产基地。

2、施工现场危险源:施工现场所进行的施工活动中,可能导致死亡及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与能量、管理上的缺陷和不良的环境影响。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指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4、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

5、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对施工危险因素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施工重大危险源。

6、事故:可能造成工程发生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耐久性降低等不利事件。

7、环境因素:生产活动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根据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有利,可分为不利环境因素和有利环境因素。

二、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

施工现场作业与管理业务活动分类

识别

危险源识别

――――

安全风险与不利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

判定安全风险与不利环境影响的程度

――――

编制安全风险与不利环境影响控制措施计划、方案

控制策划

评审控制措施计划、方案的充分性

――――

三、施工现场危险源的分类

根据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把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大类。

1、第一类危险源

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有害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或不利环境因素三种类型。

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可能发生的危险

1、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坠落、流沙、涌水、机械伤害、坑(槽)底隆起及周边建筑(设施)失稳倾斜、坍塌、沉降等意外。

2、土石方开挖工程

土石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边坡的土石方开挖。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崩塌、坠落、滑坡、机械伤害及周边建筑(设施)失稳倾斜、坍塌、沉降等意外。

3、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指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大模板、隧道模、移动模等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意外。

4、支架(拱架)工程

支架(拱架)工程是指用于桥梁、隧道等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²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控制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支撑系统。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坠落、物体打击等意外。

5、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是指施工现场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坠落等意外。

6、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工程是指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及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倾斜、坠落、物体打击等意外。

7、边坡工程

边坡工程是指3m及以上的边坡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滑坡、崩塌、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周边建筑(设施)失稳倾斜、倒塌、沉降等意外。

8、拆除工程

拆除工程是指采用人工、机械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爆炸、坠落、机械伤害、环境污染等意外。

9、爆破工程

爆破工程是指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钻爆破碎岩土的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爆炸、崩塌、坠落、可燃气体燃烧、有害气体窒息中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意外。

10、挡土墙工程

挡土墙工程是指平均墙高6m及以上且墙身面积不小于1200m²的挡土墙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坍塌、沉陷、坠落、推移及周边建筑(设施)失稳倾斜、坍塌、沉降等意外。

11、沉井工程

沉井工程是指采用沉井结构施工的工程。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倾斜、涌水、流沙、坠落、物体打击、突沉、有害气体窒息中毒、环境污染等意外。

12、预应力张拉工程

预应力张拉工程是指对预应力结构实施张拉的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滑丝、崩锚等意外。

13、压力管道工程

压力管道工程是指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的管道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爆炸、有害气体窒息中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意外。

14、顶进工程

顶进工程是指管道、地道桥等工程的顶进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坍塌、崩铁、隆起、沉陷等意外。

15、盾构工程

盾构工程是指采用盾构机掘进构筑地下管道的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坍塌、隆起、沉陷、涌水、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等意外。

16、高空作业工程

高空作业工程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意外。

17、深水作业工程

深水作业工程是指水深5m及以上的水中作业。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倾倒、坍塌、坠落、物体打击、有害气体窒息中毒、涌水、溺水、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环境污染等意外。

18、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工程是指隧道、人行地道、地铁等工程的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失稳坍塌、沉陷、岩爆、爆炸、涌水、可燃气体燃烧、有害气体窒息中毒、环境污染等意外。

19、人工挖孔桩工程

人工挖孔桩工程是指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作业。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坍塌、坠落、涌水、有害气体窒息中毒等意外。

20、临时用电工程

临时用电工程是指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施工。

容易出现的主要危险包括触电、火灾等意外。

五、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1、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依据

(1)招标文件;

(2)设计文件;

(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地方相关法规及规章

(4)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5)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6)施工合同;

(7)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8)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9)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10)相关历史资料;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的方法。

(1) 现场调查的形式

1)询问、交谈。

2)现场视察。

3)查阅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

5)编制检查表。

(2)现场调查的具体步骤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知识培训,并进行现场实地练习。

2)对作业与管理业务活动分类和危险源分类作出规定,编辑相应的调查、识别表式,由相关人员逐类调查,找出危险源,并按表式内容进行记录。

3)由专人对调查内容进行汇总、确认、登记,建立危险源识别清单。

4)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识别出新出现的危险源,并对相应清单进行更新。

5)定期对危险源识别结果的充分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应进行修订调整。

3、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识别的注意事项

(1)充分了解危险源的分布。

1)从范围上讲,应包括施工现场内受到影响的全部人员、活动与场所,以及受到影响的社区、排水系统等。包括可施加影响供应商和分包商等相关方的人员、活动与场所。

2)从状态上讲,应考虑以下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指固定、例行性且计划中的作业与程序;

异常状态,指在计划中,然而不是例行性的作业,如机械的例行维修保养;

紧急状态,指可能和已发生的经济事件,如恶劣的突发性气候和事故。

3)从时态上讲,应考虑以下三种时态:

过去,以往发生和遗留的问题;

现在,正在发生的、并持续到未来的问题;

将来,不可预见什么时候发生且对安全和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新材料的使用、工艺变化、法律法规变化带来的问题。

4)从内容上讲,应包括涉及所有可能的伤害和影响。包括人为失误,物料与设备过期、老化、性能下降造成的问题。

(2)弄清危险源伤害与影响的方式或途径。

(3)确认危险源伤害与影响的范围。

(4)对危险源保持高度警觉,持续进行动态识别。

(5)充分发挥员工对危险源识别的作用。

六、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评价

1、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评价应围绕可能性和后果两个方面综合进行,主要采用专家评估法、安全检查表法等方法。

(1)专家评估法

组织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特别是有系统安全工程知识的专家、熟悉本项目施工生产工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评价组,通过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管理、人员、工艺、设备、设施、环境等方面已识别的危险源,评价出对本项目施工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重大危险源。

(2)安全检查表法

把过程加以展开,列出各层次的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把检查项目按过程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按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或评审。

2、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

(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3)曾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七、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必须尽可能使风险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按照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控制目标可分为三类:

(1)消除风险(这是最理想的控制措施)。

(2)降低风险,使之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3)个体防护(这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措施)。

危险源控制可从三方面进行: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管理控制。

(1)技术控制,即采用技术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技术有消除、控制、防护、隔离、监控、转移等。

(2)人行为控制,即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失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紧张,疾病,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

(3)管理控制,即通过管理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主要有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定期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建立危险源档案、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

对于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控制主要措施:

1、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活动管理目标及目标管理方案,实行目标管理。

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地方相关法规及规章。

3、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4、制定施工项目相关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资金保证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分包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安全保护用品及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审批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员工健康及职业病、地区病防治制度。

5、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增强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

6、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7、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

8、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考评(评价)制度。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

通过整治,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消除事故隐患,提高防范能力,有效遏制相关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范围

辖区范围内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

三、重点整治内容

1.是否取得有效期内的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确认件,是否将有限期内的安全评价报告及整改确认件等相关资料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

2.涉及到的危险工艺以及涉及高风险或较高风险项目(装置)的企业是否按照要求安装并使用化工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

3.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投入、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变更管理、安全作业管理、培训与教育、应急救援、事故管理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内部生产、储存装置之间及与周边建(构)筑物防火间距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储存设施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及内部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5.是否存在未按有关规定制定或严格遵照工作程序从事开停车、动火、登高、进入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

6.是否存在对需法定检测检验的设备设施(如防雷防静电设施、安全阀、压力管道容器、仪器仪表、各类动态报警系统等),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检验,并确保处于适用状态;是否在易燃易爆场所(区域),使(采)用非防爆设备设施或电器。

7.是否按有关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有无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是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方案,是否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道路施工 危险源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施工项目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道路施工安全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如何很好地确保施工安全是施工的关键,而做到这些需要很好地辨识施工工序的危险源,针对危险源来明确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0引言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与财产安全的危险因素或者是有害因素。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的因素成为危险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累计损害作用的因素一般称为有害因素。道路施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对道路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从而合理控制道路施工安全。道路施工的危险源较多,一般在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意外的能量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的第一类危险源和生产不当或受约束而导致的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一般指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能量载体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危险源,比如自然天气的意外发生,如地震、海啸等等。第二类危险源一般是指危险物质被破坏时所发生的危险事故,这类危险如果在限制了危险物质或能量时,危险事故时可以避免的。比如人的失误、器物故障等等。一般而言,事故的发生往往包括了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发生的前提,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因此,在危险源的辨识方面,首先必须清楚辨识第一类危险源,然后再辨识第二类。现实情况中,有时候,第一类危险源是无法预测和完全避免,所以一般主要通过减少和消除第二类危险源来较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1 道路施工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道路施工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很多,如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事故树法和故障树法。

1.1 调查法

一般是指通过现场查看、与现场负责人和相关施工人员交谈、查阅施工记录、调研各类信息,进行总结分析,从而识别和预测危险源。

1.2 经验总结法

通过历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各项任务所涉及的危害,或者通过编制安全工作检查计划,对道路施工工艺过程进行严格审查,发生现场工作人员、施工工艺、标准化流程进展情况来识别道路施工的危险源,并找出控制危险源的方法。

1.3 事故树分析

在故障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将施工过程进行分项,严格运用逻辑推理分析施工过程中危险与安全的发展进程,预测事物发展结果,深入揭示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潜在原因。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这种方法具有非常严格的逻辑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1.4 故障树分析

也是将施工过程进行分项,分析已经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探究与事故发生的原因,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识别道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

2 道路施工危险源的控制原则

2.1 危险源控制的一般原则

危险源的控制有一个一般原则,首先是以尽可能地降低和消除危险事故,实现安全施工为目的进行危险源控制。以预防事故发生为主,制定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随时跟踪,随时应变,对极其危险的工作要适当禁止。整体而言,控制危险源的原则要注重轻重缓急,重大的危险源应该立即整改,中度危险源应该在一定的期限内整改,对轻度的危险源要保持监督,对非常小的危险源,应该保持常规管理。

2.2 危险源控制的评审原则

评审道路施工危险源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危险源的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项目开展,危险源的危险级别,危险源的类型,危险源的分布情况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基于这种情况,对危险源的管理需要及时调整、评审和修订,以确保危险源管理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考虑在以下的时机进行及时评审:

(1)在道路施工项目开展之前

(2)在重要施工环节开展之前

(3)在特殊施工环节开展之前

(4)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使用之前

(5)在施工项目与计划安排有重大变化发生时

在实施定期按计划对项目评审时,应注意到对危险源辨识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新的危险源,在对危险等级进行评定的时候,对风险的程度是否合理,在对危险源控制是,采用的措施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创新危险源控制措施。

2.3 危险源控制的预防原则

预防危险的发生是危险源控制的核心思想,一般是事故发生之前,就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和安全事故技术来预防事故发生。一般的方法有:

(1)制定目标,合理组建机构,职责明晰;

(2)制定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技术指导等的具体文案;

(3)加强定期监督、测试、检查;

(4)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定期安排学习培训;

(5)积累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预防措施。

3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控制危险源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

3.1 技术控制措施

技术控制措施包括距离防护、危险源隔离、防护设施完善、闭锁危险触发、警告警示全面,施工现场根据危险源的情况尽量采用上述技术,对危险源实现控制、防护和转移。一般而言,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和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

(1)工艺过程的危险源控制技术基于道路施工的工艺过程,依据安全标准对施工设备,包括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材料构建的危险属性,如电、热量、压力、强度等进行控制,对设备设计安全保护装置,防止和避免因为设备或材料构建的失控导致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加强紧急情况下的控制功能,比如电机的过电自动保护,机械设备的紧急停运功能。

(2)安全措施是指一些安全实施手段,如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如消防通道、消防车、灭火器等。实时监控系统来监控危险源,检测危险源的相关参数,检测报警系统,检测防范设施等。

总之,只有当我们积极采取技术措施来进行危险源控制,才能减少和有效预防一部分管理失效所带来的危险源事故发生。

3.2 管理控制方法

一般而言,管理措施的失效极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这包括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与完善,所有道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水平,安全执行机构的执行能力,事故安全演练,施工单位对事故应急预案等,基本包括四个方面。

3.2.1建立完善危险源管理的制度方法

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管理执行细则,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流程及以及操作的培训制度,实时检查的制度,危险工艺流程的审批制度,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原则及事故考核的管理制度。

3.2.2重视日常管理的实施效果

日常管理包括日常安全值班,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日常检查情况,安全操作的实时记录情况等等。实践表明,做好日常管理对危险源控制有非常明显的管理效果。

3.2.3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实时反馈制度

信息反馈能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断绝危险源的发生。信息反馈包括建立信息反馈方法,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相关规定执行信息反馈,并做好修整记录,一旦反馈中发现危险源隐患,及时报告项目管理领导,进行相应处理。

3.2.4制定危险源管理考核办法

对危险源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认真定期严格完成危险源控制管理工作,对没有安全隐患或没有造成危险事故的进行相应的奖励,对安全工作不认真,管理不规范,执行不严谨,甚至由于工作疏忽造成危险事故的进行严格的处罚。

3.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方法

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对控制危险事故非常重要,能较好地控制第一类危险源的触发。因此有效地控制人为失误,及时发现不同类别人员的失误危险源,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强化教育。

3.3.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管理领导层及项目实施人员的安全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跟危险源接触紧密的管理层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道路施工危险源管理的意义,如何清楚辨识危险源,如何对项目施工安全进行标准化操作,危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紧急事故处置工作等。

3.3.2施工过程中安全操作标准化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根据每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源,结合工艺特征,制定完善的的安全操作标准化流程,撰写文案指导书,该文案指导书应该依据道路施工进度和实际的反馈状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修改,通过专业指导使项目施工标准化流程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冯浩.在役城市公路隧道的事故及风险识别[D].重庆:重庆大学,2007.

[2] 任宏,兰定筠编著.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任福松.公路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4] 梁耀峰.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5] 李真.建筑施工企业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 张印玉.通过重大危险源控制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J].建筑安全,2006(2).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4

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含半成品)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化工企业(简称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将这部分企业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范围,安全生产监管的手段和力度不够,导致不少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隐患多。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了解和掌握;有的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生产设施设备不是正规的工艺设计;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几率较大。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监管迫在眉睫,各村(居)、股份合作社要高度重视,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制定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严防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辖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各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者聘用、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并根据自身实际,从工艺控制、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储存运输、改扩建工程、安全教育、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岗位操作行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危险化学品安全资格培训”,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的宣传学习,规范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和自我防护能力。同时,要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把好建设项目安全关。

要进一步明确各村(居)、股份合作社对辖区内相关企业的安全监管责任,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企业生产设施设备管理,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生产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设施设备的缺陷和隐患,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建立健全生产设施设备台帐,特别是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要严格落实特种设备报检制度,严防未检或到期未检验的设备运行。

严格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规范企业生产厂区的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生产行为;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健全和落实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监控措施,在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液位、压力、温度报警和可燃气体泄漏报警等安全设施设备。应针对生产岗位和环境的不同特点,配备完善适用的预防事故的防护器材;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和职工自防自救能力,确保作业现场人身安全。

三、严格落实安全评价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聘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条件。

各村(居)、股份合作社要督促危险化学品加工企业依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立即报告街道安监所并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督促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企业严格落实自动控制及联锁报警、紧急停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安全措施,保障安全投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督促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5

第一条 定期开展危险源普查。采油厂、井区、班站每月开展一次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危险源级别划分,积极组织风险削减。

1、一、二级危险源,及时上报HSE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2、三级危险源,由井区负责人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四级危险源,班站长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

第二条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周围民众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重大以上危险源的应急预案要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 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并实行领导干部承包制度。

第四条 采油厂、井区建立《危险源立案销案台帐》,班组建立《危险源辨识台帐》,记录班组、井区辨识出的各类危险源及削减情况,并每月向HSE办公室上报一次。

第五条 基层骨干和全体员工都有参与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价、削减的责任和义务。井区负责人、班站长负责组织制定纠正措施实施风险削减;基层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危险源辨识、事故隐患查找及风险削减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岗位员工负责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判断,对能力所及的应进行削减或控制。

第六条 由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应及时组织全区员工的HSE 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人为风险。

第七条 对暂时不具备削减条件的危险源,应向HSE办公室提出临时性防范措施意见,经HSE办公室同意后,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落实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待条件成熟后,进行风险削减。

第八条 削减措施完成后,将完成情况上报HSE办公室,由HSE办公室负责组织验收。

第九条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6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主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强化红线意识,贯彻“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总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确保我镇安全无事故。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决定成立“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__

通过一年的努力创建,在全镇开展创建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整治事故隐患,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发生。通过政府引导,夯实基础,以点带面,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制度;(2)安全生产例会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4)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6)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请记住我站域名/<(7)安全生产统计报告制度;(8)安全生产警示告诫制度;(9)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10)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2、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包括:(1)党委书记职责;(2)镇长职责;(3)人大主席监督职责;(4)分管领导职责;(5)其他领导职责;(6)安委会职责;(7)部门安全职责;(8)村(居委会)安全职责。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包括:(1)上级政府及部门下发文件台帐;(2)镇党委、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台帐;(3)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台帐;(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台帐;(5)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台帐;(6)事故隐患、危险源监管台帐;(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台帐;(8)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台帐;(9)安全生产事故台帐;(1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台帐。

4、在普查和分析我镇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基础上,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绘制危险源、危险因素及应急救援分布图。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1、利用各种会议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教育,让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更深一层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

2、利用宣传栏、广播向村、企业员工、学生宣传安全知识。

3、利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的机会,到厂、店、农户家中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

4、向村民发放《应急救援常识手册》和《安全知识》小册子。并以村、组、企业、车间、学校班级为单位组织村民、职工和学生学习安全生产常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

5、督促业主、车主、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并依法取得相应的安全资质。

1、加强日常监督,组织力量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于违章现象要做到发现一起解决一起,要采取得力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强化隐患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督促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各单位要做好事故隐患登记,建立事故排查台帐,并要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将事故隐患原因、整改方案、整改结果及时报镇安监站。

3、深化专项整治,杜绝无证上岗,对于有令不行的单位和个人在管辖范围内协调有关单位,坚决取缔生产经营和上岗操作资格。

建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镇有安监站,村(社区)有安全生产联组。

镇安监站有2名以上经培训合格、持有《乡镇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村(社区)安全生产联组有1名以上经培训合格、持有《乡镇安全生产监察员证》的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管联络员,办公场地、办公设备、工作经费落实到位。

对创建示范乡镇活动有宣传、有发动、有部署,并做到镇有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村有墙报,家家有安全生产常识小册子或宣传画,并有

计划地组织开展全乡镇安全生产大型宣传活动和组织相关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私营运输者、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学习安全生产法规、知识、有关政策和安全生产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积极组织“安全村(社区)”创建活动。做到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特别是各级干部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较周边地区明显要强。建立镇(村、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分工表,明确领导和部门责任,特别是镇政府应该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要点,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由镇长或镇长委托的副镇长主持召开的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工作会议并作出规定、形成会议纪要,在值班制度中明确有关安全生产的条款和责任。

建立健全以下各种制度:乡镇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镇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日常检查与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奖惩制度。

各种报表(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工作记录台帐(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事故查处、隐患整改、安全检查、重点部位如重大危险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及储存仓库、车站、重点路段、人员聚集场所的分布及基本情况)完整、规范科学;有完整的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重大危险源检查记录,隐患排查与整治验收登记台帐等;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上级政府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重点部位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标语和应急救援器材、装置;生产经营单位车船证照齐全,特种作业人员和高危企业负责人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辖区内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积极配合或督促完成上级部门在辖区内的各项安全监管行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辖区内较大以上事故隐患和重点部位的排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辖区内无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经营点;重点、挂牌的隐患按要求整改到位。

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一)发动阶段(2015年3月底以前)

健全组织,摸清情况,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创建动员大会。

(二)实施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初)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示范镇安全生产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使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合本地实际,总结成绩经验。

(三)迎接检查(2015年11月中旬至2014年12月)

按照创建活动的基本要求,自行组织验收,将检查验收情况和创建活动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总结,并向上级部门申报和验收。

1、创建活动要突出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档案和台帐,整治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排查危险因素及应急救援等工作重点,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

2、要加大投入,对乡村道路、学校、车站、病险水库、非煤矿山和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