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1

1.声音的产生和空气能传声在一只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纸屑,敲击塑料瓶,可以观察到瓶底的小纸屑跳动起来,而不敲击时发现瓶底的小纸屑并不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二)、电学实验

1.绝缘体用导线将电源、小灯泡、开关和塑料瓶连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是绝缘体。

2.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三)、光学实验

1.光的折射透过盛水塑料瓶,看书本上的字,会字变大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当然,学生在观察时还发现了其它一些独特的现象,收获很大。

2.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四)、热学实验

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五)、力学实验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双手挤压塑料瓶,可以使瓶发生不同程度的凹陷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果施加的力越大,瓶子的形变程度也就越大,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用手推装满水的塑料瓶使其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推力方向不同,塑料瓶运动的方向也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将装满水的塑料瓶竖立在桌面上,用手指推瓶盖与瓶身,发现推瓶盖时瓶子更容易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2.物体的惯性用手将一塑料瓶扔出,离开手后瓶仍然继续朝前运动,说明物体具有惯性。将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很容易被吹的滚动起来。当将瓶中装满水再用同样的力吹它时,它却不容易被吹动。当用同样的力使它们滚动起来时,装满水的瓶子滚动的较远。这些现象说明:质量大的物体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3.物体受平衡力和非平衡力将一塑料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此时瓶子受到重力与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将一塑料瓶抛出后,瓶子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它受到重力的作用。瓶子在空中作曲线运动,说明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4.探究摩擦用手抓住一塑料瓶,瓶子没有落下来,说明它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将一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使其从同一位置分别向前滑动和滚动,比较两次运动中所用推力的大小。前者是滑动摩擦,后者是滚动摩擦,而且还可得出结论:“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

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将装有一半水的塑料瓶竖放在一块软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情况;再将塑料瓶内装满水,重新竖放在这块软海绵上,比较这两种情况中塑料瓶对海绵的作用效果,从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把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分别竖放、倒放在海绵上,观察并比较海绵的凹陷情况,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6.探究液体压强在一塑料瓶的瓶口包上一橡皮膜,将其瓶口压入水中,橡皮膜发生凹陷,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在塑料瓶的侧壁上的不同高度的地方扎三个小孔,再往瓶内倒水,比较水从孔中喷出的远近,最终得出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7.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在一塑料瓶内装满水,用一张硬纸片紧压在瓶口,然后使瓶口朝下,发现硬纸片能托住水,有力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也可将热水灌入塑料瓶摇晃几下,倒去热水后迅速拧紧瓶盖,用自来水冲瓶子,可观察到塑料瓶被压瘪,并伴有变形时产生的响声,也能说明大气压是存在的。

8.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塑料瓶中装上适量的水,左手拿着一支吸管竖直插入瓶内水中,右手横拿着另一支吸管,将嘴对着横管的一端用力吹气,观察管内液面和管口的情况,从而得出“流体流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结论。

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敲打塑料瓶,手感到较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将塑料瓶的底部剪去,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其中并落在瓶颈处,从上面倒水,直到水满后,乒乓球也不会浮起来,而只有用手从下面堵住瓶口时,乒乓球才会浮起来。从而说明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11.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将矿泉水瓶装入适量的沙子,拧紧盖,放入水中,瓶可竖直下沉;通过调节装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竖直地漂浮或悬浮。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2

第一步:“养”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效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思维习惯。

初中物理实验正确的思维过程是:首先,明确实验的名称、目的、内容,即根据实验的名称,学生要知道做这个实验需要达到什么目的,知道实验内容有哪几个;其次,知道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即每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第三,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即将实验怎样做具体化,成为实验步骤,清楚做的顺序;知道实验做的过程中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这是学生实验的重点和难点;第四,需要什么实验器材,即根据实验步骤的顺序准备实验器材,这样准备的实验器材能做到不多不少,而且每项器材学生都清楚它在本实验中的用途、用法、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死记硬背;第五,怎样做好实验记录,能根据实验的需要设计实验记录的表格;第六,怎样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知道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七,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初中物理教材对实验的编写程序是: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报告册对实验的报告格式,前五项同教材,增加了⑥实验结果。教材和报告册的这种编写形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这种编写形式没有反映实验的全貌,过于“精炼”,不便于学生从整体(全貌)上把握实验;二是这种编写形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实验的思路,容易造成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习、掌握实验。按照思维的顺序,实验报告的项目和顺序应该是: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实验内容,④实验原理和方法,⑤实验步骤,⑥实验器材,⑦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⑧实验结果。

按上述要求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思维习惯,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的思维过程,又使实验学习具有较强思维性,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基础。

第二步:“讲”

学生明确了整体把握实验的思路和其格式后,教师要从一开始,结合具体实验,采用“套公式”的方法“讲”好实验的每一个思维环节(报告项目)。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消除每一环节的学习障碍,突破难点,同时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实验的思路。实验步骤的具体化和顺序,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数据处理,对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教师要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重点突破。如《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教材要求分别测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和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υ1和υ2。因此,本实验首先要观察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运动情况是否是变速运动。其次,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υ=s/t,要分别测出υ1和υ2,就必须分别测出s1、t1和s2、t2。s1和s2可用刻度尺测量,t1和t2用停表测量。第三,测s1和s2时,用红粉笔分别标出小车前端在斜面顶端和底端(金属片)的位置及把s1平分为两段的位置。用刻度尺测s1时要根据分度值估读。第四,测t1和t2时,一人把金属片立在斜面底端(中间)红粉笔线处,同时负责按停表计时;另一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并使小车前端与斜面顶端的红粉笔线对齐;当计时同学发出“放”的口令并开始计时时,拿车人立即放手让小车滑下;小车撞击金属片时,计时人停止计时。如此反复练习几次熟练后,才正式测t1和t2。第五,让学生自行分析,①本实验中如果要测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υ3,该怎样测?②根据本实验结果,判断小车在s1、s2、s3三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υ1、υ2、υ3相同吗?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套公式”的方法整体把握学生实验,一开始以教师为主,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教师要让学生多体会思维的过程,多体会学习障碍是怎样消除的,多感受思维的力量、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对实验本身的理解明确化,从意识下层面进到意识上层面,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学生“说”好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说”好教师“讲”好了的实验,是对教师“讲”好了的实验的巩固、掌握,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必须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学生通过预习和讨论,由学生为主“说”(设计)好实验。教师“讲”好实验到学生“说”好实验,是由教师为主“套公式”到由学生为主“套公式”,是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采用“套公式”的方法,按照实验思维的过程,逐一“说”清每一思维环节(报告项目)的具体内容,难点及突破,应注意的问题和技巧等,整个实验“装”在学生心中。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说”进行评价,“挑”毛病,帮助学生完善学生的“说”。初中物理教材从第二册《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开始,就没有直接给出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记录表格等,而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第四步:“做”

“说”好实验是“纸上谈兵”,是“做”好实验的准备。“做”好实验是将“说的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有一个动手能力的锻炼过程。按程序规范操作是训练动手能力的技巧。“做”不仅是“说”的操作化,而且应是对“说”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做”好实验,一是学生开始做实验前必须过好“说”好实验关,把整个实验“装”在心中.二是确保每人动手,小组配合。实验尽可能做到两人一组,学生成绩、动手能力优差生相互搭配,以好带差。三是突出“预防”,消除障碍。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普遍问题,实验前进行适当引导,突破难点,确保实验成功率。如《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实验。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电源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和判定。学生对于本实验的原理和电路图是比较熟悉的,假如电源使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待测电阻6~8Ω,则由于电源电压只有3V,因此,电压表选用小量程0~3V。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则应先计算可能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Imax=Umax/Rxmin=3V/6Ω=0.5A

第五步:“写”

学生“写”好实验报告是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重要环节。它能检查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情况和实验的完成情况,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对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在提高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中的作用要有足够的认识。如果说从“说”到“做”是一次质的飞跃的话,那么从“做”到“写”又是一次质的飞跃。应该说,有了学生对实验的思维过程和报告格式的整体把握,学生能根据实验名称“说”好实验,自己列出实验器材,独立“做”好实验,学生“写”好实验报告是没有困难的。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只需按教材和报告册的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就行了。

第六步:“考”

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核,是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措施。初中物理实验能力学期考核,以该学期的实验为考核内容,通过抽签形式确定被检测的实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通过实验名称学生自己提出实验器材,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独立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列出的实验器材,学生实验做的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分。检测成绩作为学生该学期实验能力的考核成绩。初中毕业物理实验能力考核,以初中阶段物理全部实验为考核内容,仍然采用抽签形式确定被检测实验,办法同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

一、改革现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都习惯于循环式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大部分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或实验组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下列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实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实验的研究性较弱,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二是实验量小,难度不大;其次,与中学物理教材的结合不够,许多学生实验前不知道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位置和实验安排的意图;第三,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仅以物理实验为主,第二课堂、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很少。我们认为,实验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教学问题。进行物理实验技能训练包括: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技能、改进实验方法和自制教具与学具的技能。而实验教学方面的素质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形式;在演示实验中能配合课堂讲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在学生分组实验的预习、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三个环节上,进行恰当的组织引导工作,善于对学生进实验技能训练;能组织好边教边实验的教学活动;能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能设计、改进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显然,要全面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打破从普通物理实验沿袭过来的实验模式。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分成五个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基本仪器的使用、基础实验的讲解与操作、难点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教学实验的改进与自制教具。

1、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可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初步规范、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误差理论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通过演示和讲授,转变学生轻视实验教学的思想,初步理解中学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多看一点”、“多听一点”,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2、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室可展出三种类型的仪器:一是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中的通用仪器,如各种电源、变阻器、电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仪器等;二是物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如万用表、测电笔、气压计、湿度计等;三是常用的检修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可采用开放实验室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周内通过观察、操作、简单使用实验仪器完成表格式实验报告,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调节要领,使之在后续实验和今后教学岗位上能拿来就用。

3、基础实验的讲解与操作。实验室展出初中物理中的基本实验,如气、液、固体惯性的演示,滚动与滑动摩擦的比较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展出实验的操作,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可依据实验内容而确定重点,如有的实验要求认清教学内容的作用,有的实验要求回答实验技能训练的作用,有的实验要求设计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程序;并用抽签的方式,抽取一部分实验,进行教案的编写讲练。学生通过这一轮实验,基本上已把初中物理教材浏览一遍,并对部分实验进行教学设计,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很有帮助。

三、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1、学生的思想观点得到了转变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用了开放实验室的方法,实验报告的要求又密切联系了中学物理教材,因而吸引了学生的课后投入;通过实验研究、实验改进以及教具制作,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兴趣。

2、形成了能力培养体系新教学模式中的几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了能力培养,如第二阶段侧重于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侧重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阶段侧重于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五阶段则进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梯级,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由低起点到高要求,层层深化,学生通过“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练一点、多创造一点”的活动,实验教学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当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具有连续性,各教学阶段间也就必然有相互包容,如第二阶段对仪器的调整与使用也就是操作能力训练的一部分。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4

1.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发展得依然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和学生各自存在不同问题。就教师而言,许多教师为了缩短教学时间,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预先准备好所有实验仪器,并把实验报告印制好,在实验过程中分发给学生。学生只需依照实验报告上所写的步骤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验难度,但是,也缩小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从而实现不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做液体压强实验时,教师把所有仪器都准备好,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就学生而言,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包括缺乏团队意识、实验前不预习、对做实验没有兴趣。很多学生缺乏自觉预习的习惯,在实验之前不认真阅读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又不能自主思考,过度依赖教师,做实验时习惯边看书边做,降低实验效果和速度。除此之外,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导致学生分组实验时没有团队合作意识,不与同组学生交流讨论,甚至故意放慢实验进度,不让同组其他学生做实验。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不喜欢做物理实验,课堂上表现散漫,玩耍实验仪器,最后要交实验报告时,抄袭其他成员的实验数据,还有某些学生故意破坏仪器,让其他组成员无法正常进行实验操作。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时,学生将凸透镜损坏,导致教师无法向学生展示凸透镜原理。

2.加强物理分组实验的课堂管理

2.1选拔优秀的实验小组长,是加强课堂纪律的基础。

实验小组长是分组实验各个小组的领导者,负责管理好组内成员的纪律,分配好小组成员的任务,保证实验有秩序地进行。因此,实验小组长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有威信且组织能力强,人数控制在8到10人,在学期初进行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小组长需要做的是:(1)管理好实验仪器。在实验之前做好仪器的清点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需要就管理仪器方面对实验小组长进行强化培训。例如,常规仪器的清洗、保存、维修方法和紧急事件的处理。(2)帮助同组成员。小组长在完成自己的试验后,帮助并指导实验中有困难的成员,提高实验完成效率。例如,在做电路实验时,小组长在完成自己的电路制作后,可以根据其他成员的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2.2搞好“三定”工作,保证分组实验质量。

分组实验的“三定”工作指定位、定人、订仪器。进行分组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好各自的实验桌,并做好登记工作。在实验座位安排上做到定人、定位。一旦发生仪器损坏情况,需及时处理。若有学生故意损坏仪器,则需加倍或按原价赔偿,增强学生爱护仪器的责任心。例如,进行光实验时,教师要做到“三定”,分配好实验桌,当实验桌上的光具座有损坏时,赔偿需落实到人。

3.物理分组实验器材需创新

初中分组实验器材的创新能够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这为实验设备设定了较高的硬性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器材,以便实验灵活进行。器材创新可使用自制分组实验器材的方法,自制器材来源于实际生活,取材方便,制作过程简单,同时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能明显体现,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例如,研究光的三原色时,学生可以选取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再用硬纸板做成一个长方形窗口,用于固定玻璃纸,当手电筒的光照在玻璃纸上时观察和记录颜色的变化。在验证液体压强是否存在的试验中,可以用废弃的饮料瓶作材料,剪下饮料瓶的上半部分并套上气球皮,用橡皮筋加以固定,通过观察气球皮的变化验证液体中是否存在压强。

4.物理分组实验需拓展

分组实验的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拓展物理分组实验能够使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近年来,物理分组实验的拓展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目前,话题的讨论已经达到白热化状态。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5

【关键词】物理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思想观念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物理定侓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材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本人结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谈几点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1.对物理实验教学意义的思考

1.1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养成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同时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物理教学中有许多实验是是实验过程的再现,是模仿物理学家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理解物理学家们探究的成就感,“马德堡半球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等即属此例。同时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们探索自然规律,追求真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1.3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除了严肃认真做好实验外,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实验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通过检查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认真设计实验步骤,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风。同时许多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几个人的密切配合,操作、观察、记录数据,要分工明确又协调一致,对实验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讨论更需要交流与合作,这对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与人共事,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实验教学中,教师提前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自己做演示实验,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中设计了“实验探究”、“理性探究”、“动手做”、“讨论交流”、“小制作”、“走向社会”等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动手实验,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掌握了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对物理学的探究方法也有所了解和初步掌握,为今后发展成探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2.对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虽然实验教学如此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农村初中。首先是客观因素:①实验器材因素。虽然主管部门在“六有”验收时统配了实验器材,但一些易损易耗器材得不到维修和补充,导致相关实验无法完成。②师资因素。农村初中本来师资缺乏,专业物理教师更少,许多教师没有参加专业的实验培训,实验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有限,自然害怕上实验课。③学生因素。农村初中班级学生人数多,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效果都不够理想。

其次是主观因素:①个别教师认为做实验花时间太多,其效果好坏没有把握,为了省时省力,干脆把做实验改成讲实验。②个别教师缺乏实验素养,实验技能技巧、设计实验能力不强,怕失败,怕损坏实验器材。③个别教师不肯花精力钻研实验教学,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④个别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丢掉了实验教学。

3.对物理实验具体措施的思考

3.1要求学校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包括定期补充实验器材,组织物理教师定期参加专业的实验培训等。

3.2学校要由专人负责,分管物理实验教学,定期召开物理教师和实验员调度会,检查实验室器材的使用情况,经常听实验课,了解实验课开展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范文6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中考增加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试,这也充分说明: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展现物理独特魅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一、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参与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加深印象,巩固记忆。不仅课本中涉及的实验要做,而且还要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这样既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尽量利用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大多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演示实验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破除错误观念

学生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是学好物理的一大障碍。只凭语言讲解去纠正,学生很容易混淆。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成功破除了学生的错误观念,且有利于领略物理学思想。

二、分组实验――学生自主完成

对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师应花一定的时间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然后学生依照现成的实验步骤做,记录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的实验教学,学生就成了教师手中的木偶,不利于学生突破定势思维。我认为,分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展现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实验中应以学生为探究主体,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巡视指导,慢慢地,学生就能很好地完成实验了,不妨试试?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就应注意。

1.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

根据往常经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严格,使得一部分学生实验态度不够端正,实验目的不明确,自己根本不动手,只是混时间或凑热闹,做一个快乐的看客。对这种现象,要及时纠正,才能不断提高操作水平,顺利完成实验。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品质

实验前,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许随意串组,不能随便乱动实验器材,认真倾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强调学生要合理而有序地清点、布列器材。

3.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填写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又可以让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总结,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验报告的填写,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提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能力。

三、课外小实验――鼓励学生动手

每个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迫切希望进一步探究问题。学生在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物理知识,并且学到的知识比较深刻、牢固。学校应组织物理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让学生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逼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