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1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钢、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科学,喜欢到大科学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备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辨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科学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点,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小学基础教育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同时也对小学科学教学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科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科学学科知识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并具有极强的科学性,给小学科学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其实际教学内容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透彻。对此,为了解决小学科学教学困境,教师要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进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坚持先做后教原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单一化先教后做的教学模式,实行先做后教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利用课堂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理解,深化对科学教学内容主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发现问题能力,进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把这些固体放到水槽中,引导学生将苹果、铅笔、黄豆、海绵、石块、玻璃球、瓶盖、泡沫、土豆、鸡蛋、抹布等固体分别放入水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固定状态,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使得学生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进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在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后,教师要对其固定沉浮现象进行讲解,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将传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集声音、图片、视频等功能为一体,活化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出学生对小学科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并播放诗歌“当我走进树林,眼前一片勃勃生机,无声的树木在生长,美丽的鸟儿在歌唱。当我走进池塘,眼前一片粼粼波光,快乐的鱼儿在跳跃,青青的水草在舞蹈……”提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一起去寻找这些有生命的物体吧!”引出教学主题内容。

(二)微课教学方式

微课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再一次整理与规划,精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在原本的教材知识结构中进行延伸和拓展,丰富学生科学知识范围,实现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在课前根据科学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制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微课视频,视频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遵循务实高效原则,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本节课核心科学概念,教师先出示鼓、钢尺、皮筋,提出“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引导W生进行思考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提出“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大量的动手实验后,总结声音产生原理。教师引导学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三、采用动态教学方式,营造有利的教学氛围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采用动态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提出“同学们,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现在老师要听一听这个故事,谁能为老师讲这段童话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空间”,引出教学主题。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的地位 :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学习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力学的基础内容。物理学研究物质的运动,由于力影响运动,所以在高中的物理力学知识以及后续内容,都跟本章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力的基本概念,学习研究力的基本思维方法,是为学习高中物理打基础,本章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高中物理知识的深广度比初中要上一个台阶,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这个台阶不能太大。另外,受知识结构本身的制约,本章的教学不能一次到位。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要逐步深化,这是个渐变的过程。因此,教学要求要逐步达到,应该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否则,不仅欲速不达,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使学生对力的基本概念的认识得到提高,体会研究矢量问题的思维方法,又要不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点。

新教材把力矩的知识移到第四章《物体的平衡》中介绍。这样安排突出了对力的基本知识的理解,避免由于头绪过多对学习的干扰。

2、教材分析 :

(1)关于力的概念。初中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了“受力者”的状态,效果是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新教材强调了力是物体间的作用,较为全面地说明力的相互性,为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打下伏笔,并扩展了思路。新课本从施力者的受力情况入手,分析得出受力者的受力状况,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容易为学生接受。教学中更能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

(2)关于重力。新教材在初中的基础上对重力问题进行了概括。重新提出了“重量”一词,重量就是重力的大小。教材介绍了用实验求重心的方法(悬挂法),这个实验会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讲两句,为“质点”概念打下基础。新教材把原必修本中的万有引力部分去掉了,移到后面讲,因为此时无法给学生讲清为什么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这样的安排,使得教材体系顺畅了。

(3)关于弹力的概念。初中不专门讲弹力,只是在力的测量时,用弹簧的伸长和外力的关系引入的,所以学生对弹力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在这里是一个台阶。高中物理不仅要认识弹力,还要会判断弹力的方向,为力的分析奠定基础。要学习弹力,就要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形变;知道产生形变的条件——接触;还要知道形变的大小和方向。弹力的引入采用了传统的例子。新教材把原必修本中的压瓶实验移到课文后面,使得教师讲课顺畅多了。压瓶实验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做,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胡克定律作为探索性实验,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相应的规律。F=kx的式子还是要介绍的,为后面简谐运动的学习打下知识的基础。

(4)关于滑动摩擦。在初中讲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只作定性介绍,在高中给出了定量计算公式。为了突出重点,教材编写与原必修本不同,是先讲滑动摩擦,后讲静摩擦,并引入静摩擦因数作为选学内容。要学习摩擦力,就要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还要知道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学会方向的判断。

(5)关于力的合成。在初中只讨论在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在原必修本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减去了初中二力合成的内容,强调了作图法解题。而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力的合成的理解。这是一节留有余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材,教学中要注意不要上成注入式的课。

(6)关于力的分解。这是初中物理未曾涉及的内容。从字面的含义上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逆运算),但实际上,力的分解比力的合成要复杂得多。因为力合成的解是唯一的,而力分解的解是无数的,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这就形成了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在一些力的分解的题上束手无策。教材基本上是分力夹角为直角的分解,减小了教学的难度。

二、学生学习本章的困难分析:

1、 物理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

物理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背景材料,它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前物理概念,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学生头脑中的前物理概念一般来源于生活经验,是在观察和思考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证明,因此物理前概念中不乏有对物理现象肤浅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理解。在本章中:关于力,学生总认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存在力的作用;关于重力方向,他们总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地面;关于弹力,学生总认为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会存在弹力;进而,关于摩擦力,学生就会认为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会存在摩擦力。这些不正确、甚至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在学生正式学习物理前已在他们心中埋藏多年,印象极为深刻。这将学生正确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掌握科学的物理规律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头脑中的错误物理前概念具有很强的顽固性,例如:学生普遍认为两个相互基础的物体就一定存在摩擦力。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是很难彻底放弃的,尤其遇到复杂问题时,总是在暗中起作用。

2、 数学知识先入为主,忽视物理意义:

(1)用数学方法代替物理概念:

由于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头脑中已有一定量的关于函数的知识,在学习物理时他们往往表现出用已有的数学基础与所学的物理知识相结合。在本章中:在学习力的失量的问题时,对于力的正负往往就会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加减。即使教师一再引导他们从各种相关的事实出发,试图借用他们头脑中已有的正确经验或前物理概念,但他们的表现却是不愿放弃已经掌握纯熟的数学方法。这样就会由于学习新知识时所借用的认知基础的不当,而影响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

(2)考虑问题脱离实际: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科学,所以许多物理问题同数学问题有相似之处——都需要进行数量运算。因学生头脑中数学内容要比物理的丰富、充实得多,所以学生极易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而不顾及物理问题的实际意义。在本章中:学生对摩擦力公式F=μFN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仅仅是一个数学公式,而忽略了它的物理意义。

3、 对一些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

由于物理学研究的领域远超出了一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视听到的物理现象的范围,所以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头脑中缺少必要的认知基础。在本章中:关于弹力的微小形变就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借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去比喻,或进行模拟实验,以丰富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为新认知结构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针对本章的知识重点,并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入下:

1、知识方面:

第一节力:

①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

③知道力是矢量。

④会画力的图示。

⑤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第二节重力: ①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知道重力的方向。

②知道重心。

第三节弹力: ①知道形变的概念。

②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

③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第四节摩擦力:①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②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的因素与什么有关。

③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④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跟来年感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第五节力的合成:①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②理解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③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含义及区别。

第六节力的分解:①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②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③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

知识方面主要通过由教师讲授的方式来实现。

2、能力方面:

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渗透等效思想。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力方面主要通过由学生动手实验和独立完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方式来实现。

3、德育、美育方面:

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享受到物理图像的形式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总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领悟到在自然规律中隐含的逻辑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向学生渗透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以无关因素的哲学思想,体现物理现象贯穿于自然的自然美,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体会到几何中的对称美,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

德育、美育方面主要结合教师授课和学生实验及自己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培养学生自己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二)教学设计:

本章分五个课时进行授课。第一节和第二节共1个课时、第三节1个课时、第四节1个课时、第五节1个课时、第六节1个课时,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 知识方面:

第一节力:用两个由磁铁和小车组成的物体系等一系列演示实验来演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理解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结合课本讲述力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单位;力是矢量;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本自己学会画力的图示,教师在进行更正讲解。

第二节重力:结合课本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讲述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重力的方向。通过演示悬挂法讲解重心的概念和寻找不同形状物体的重心的方法。

第三节弹力:结合课本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讲述知道形变的概念和弹力的产生条件。通过演示实验形象分别演示明显形变和微小形变,使学生可以感知到两种形变都是在他们身边存在的。通过讲解具体实例培养学生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的能力。

第四节摩擦力:演示手推毛刷运动,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结合课本使学生学会利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的因素与什么有关。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实例和课本中的例子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通过演示用较小里推物体,物体不动;再用较大里推物体,物体运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并结合课本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跟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第五节力的合成:通过对具体实例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课本让学生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通过讲解“等效代替”的物理方法让学生理解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课本让学生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含义及区别。

第六节力的分解:结合课本让学生知道分力的概念并通过理解力的合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力的分解的含义。通过理解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课本讲解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

2、 能力方面:

第一节力:使学生学会怎样通过力的图示,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方法。通过对力的分类内容的教学,渗透分类方法,使学生对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要有缺点的标准等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使学生掌握画力的图示的正确方法。

第二节重力:通过重心的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方法。

第三节弹力: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第四节摩擦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五节力的合成: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渗透等效思想。

第六节力的分解: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力方面主要通过由学生动手实验和独立完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方式来实现。

3、德育、美育方面:

第一节力:通过分析力是物体的作用,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力的图示的学习,使学生享受到物理图像的形式美。

第二节重力: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在自然规律中隐含的逻辑美。

第三节弹力:从任何事物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通过具体可感,生动有形象的演示实验来来体现美引真的原则。

第四节摩擦力:在研究摩擦力时,向学生渗透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以无关因素的哲学思想。通过摩擦力的研究,体现了物理现象贯穿于自然的自然美。

第六节力的分解: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几何中的对称美。

第五节力的合成: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

四、教学体会: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修改方法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看似一个简简单单的《力》学内容,却有着许多可以改进和改良的地方。可见,物理学、特别是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绝不是一门本本上面的学问,而是一门需要投入较多精力的学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问。不敢说我的教学设计已经是最合理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物理教育者对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投入,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物理教学设计必会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教师从对物理教学设计的研究中就更丰富了自己的物理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M] 浙江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2]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M] 上海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3]《走进高中新课程》[M] 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

[4] 许国梁 《中学物理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5]《中学物理创新教法》[M]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4

1浮力的教学设计

浮力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浮力,有助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利用等知识.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学习浮力的知识.

1.1利用实验,引入新课知识教师提问和演示:

(1)提问:若将一个柠檬放入水中,柠檬会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柠檬浮在水面上)

(2)提问:柠檬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为什么不沉到水底?(因为柠檬受到浮力)

(3)提问:若从柠檬上削一小块皮,把削下的柠檬皮放入水中,柠檬皮会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有趣的是:柠檬皮竟然沉入水底)

柠檬和柠檬皮在水中分别出现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些有趣的现象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浮力”知识.(由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有趣的物理问题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创设情境,体验浮力存在

体验活动1让学生用手在空中托起质量约为1千克的石块,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然后,用手托着石块慢慢地浸入水中,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有何变化?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体验石块对手的压力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答案:石块浸入水中后,石块对手的压力变小;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即石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多,石块对手的压力越小,因为石块的重力始终不变,可以推知石块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存在而且变大)

体验活动2将一个空矿泉水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面盆里,让学生用手把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体验空矿泉水瓶被喝胨中的体积越多,手对空矿泉水瓶施加的压力有何变化?这说明什么?(答案:空矿泉水瓶被压入水中的体积越多,即空矿泉水瓶排开水的体积越多,手对空矿泉水瓶施加的压力越大,这说明空矿泉水瓶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存在而且变大)

体验活动3用一细线拴住某一小石块,挂在一弹簧秤上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并记下弹簧秤指针的位置A,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秤指针的位置B(示数为F拉);改变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再把小石块置于空中(弹簧秤指针会重新回到位置A),用手托起小石块,使弹簧秤的指针从位置A回到位置B.学生讨论并总结:该小石块受到浮的力有多大?此浮力的方向如何?(答案:引导学生利用力的平衡知识得出: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F浮为弹簧秤在位置A和位置B对应的示数之差,即F浮=G-F拉,这可以作为测量浮力的一种基本方法;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石块受到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体验活动4释放氢气球,让学生感受氢气球自动升空的过程,并思考:氢气球为什么会自动升空?(答案: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浸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物体排开液体或者气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设计意图:构建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浮力的存在,并体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1.3操作实验,确定浮力方向

学生制作如图1所示,取一个大号矿泉水瓶,切割并取下面一部分,用一条有色细绳穿过瓶底,使细绳穿过瓶底的位置靠近瓶底边缘,在位于瓶内的细绳端头固定一个浮子(如立方体泡沫塑料或者一个乒乓球等)作为研究对象,浮子在瓶内装水后能拉直细绳,在该细绳的另一端(位于瓶底外的空气中)挂一重物将细绳拉直,再在瓶内和瓶外的边缘分别挂一重垂线,即做成一个可以展示浮力方向的演示器.

操作实验向此矿泉水瓶内加水,使浮子拉直瓶内的细绳,观察瓶内、瓶外四段细绳静止的位置会出现什么情形?再倾斜矿泉水瓶到不同位置,观察瓶内、瓶外四段细绳的静止位置又会出现什么关系?(实验结果是:矿泉水瓶无论处在正立还是倾斜到不同位置,瓶内、瓶外的四段细绳静止时始终保持平行或者重合)

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看到的瓶内、瓶外四段细绳始终保持平行或者重合这一现象,同学们可以推知浮力的方向在哪儿?(答案: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在找到浮力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1.4观察实验,探究浮力原因

装置介绍如图2所示,这是我们制作的探究浮力原因演示器,它是一个双层玻璃容器,由玻璃分成内外两个独立空间,内层玻璃容器底部开了一个正方形的小孔,该小孔把内外两个独立空间连接起来;另以一个空心正方体作为研究对象,其底面积略大于内层玻璃容器底部开的小孔面积,空心正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由弹性透明薄膜组成,其前后两个面由轻质透明塑料板制成,并分别紧密连接一段有适当长度的塑料软管(如医院用于打点滴的输液管,塑料软管用于确保空心正方体内部的压强始终等于外界的大气压强,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该空心正方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教师演示将该空心正方体放在盛有水的面盆中,展示该空心正方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猜想若将空心正方体紧密盖住内层玻璃容器底部的正方形小孔,让空心正方体前后两面上塑料软管的开口端置于玻璃容器外,再用手压住空心正方体,向内层玻璃容器倒水,并让水淹没空心正方体到某一深度,再松开手,猜想:空心正方体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并说明你猜想的理由.

观察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1)松开手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正方体竟然沉在水底不上浮;(2)空心正方体左右两个面上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相同,上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较小,下表面处弹性薄膜没有发生形变.

学生讨论(1)此时浸没在水中的空心正方体为什么不上浮呢?(答案:从各表面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可以推知,空心正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两对平衡力,它的上表面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但它的下表面不受水的压力,因为水没有对空心正方体施加竖直向上作用力,即空心正方体此时没有受到浮力,所以,它没有浮起来)(2)如果空心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为S,其上底面离水面的深度为h,水的密度为ρ水,上底面受到水的压力F是多少?(答案:F=ρ水ghS,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学生思考与讨论若向外层玻璃容器中加水,使空心正方体浮起来,在外层玻璃容器中加入水的深度应该满足什么要求?

观察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1)只有当空心正方体下底面离外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h下,大于空心正方体上底面离内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h上到某一值时,空心正方体才会上浮.

(2)空心正方体在上浮前,其左右两个面上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依然相同,上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也较小,但下表面处弹性薄膜凹陷的程度较大.

学生讨论该空心正方体在上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是多少?[指导学生得出:该浮力的大小为F浮=F向上-F向下=ρ水g(h下-h上)S,其中F向下、F向上分别是空心正方体上、下表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水的压力,h上、h下分别是空心正方体上、下表面离内外层玻璃容器中水面的距离,ρ水为水的密度,S为空心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g为重力加速度]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该物体下表面施加向上的压力大于液体对该物体上表面施加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液体施加的浮力,也是产生浮力的根本原因.

(2)只有当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才会上浮.

设计意图利用自制的“探究浮力原因演示器”,通过指导学生猜想思考、观察实验、交流研讨,在引导学生掌握浮力产生原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1.5利用问题,研讨新知应用

学生研讨1开始上课时,看到一个柠檬可以浮在水面上,但从柠檬上削一小块皮放入水中,柠檬皮竟然沉入水底.这是什么原因?(参考答案:柠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所以浮在水面上;柠檬皮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所以沉在水底)

学生研讨2 海上的漂浮城市是人理想的居住天堂,它可以一直漂浮在海上,漂浮城市的人们可以天天享受清新的海风和全景的海洋,他们以太阳能和波浪能为能源,城市内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环保.如果你是漂浮城市的设计师,你应该考虑的浮力问题是什么?(参考答案:漂浮城市受到海水的浮力应该大于漂浮城市的最大总重力)你还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请查阅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报告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研讨3学生分组制作孔明灯并研讨:为了使孔明灯快速升空,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参考答案:减轻孔明灯的重力;增大孔明灯排开空气的体积;增大灯内火苗在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等)

设计意图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求解,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引导总结,把握知识要点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然后板书:

(1)浮力:是浸在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2)物体排开液体或者气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浮力的测量:F浮=G-F拉,G和F拉分别是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对弹簧秤的拉力.

(4)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6)浮力的本质:F浮=F向上-F向下,其中F向上、F向下分别是物体下表面、上表面受到液体或者气体在竖直方向上施加的压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教学体会

在“认识浮力”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物理知识达到同步发展.该教学设计方案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好评.

3致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5

“做中学,学中做”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年提出的教学理念。近几年来,中职学校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式推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改革,取得很大的成效。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强,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所以“做中学,学中作”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性,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之机械制图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必备的基本技术。下面以“基本体的视图与标注”课题为例,以“做中学,学中作”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呈现机械制图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1.教材定位及内容处理

“基本体的视图与标注”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组合体”的必备基础。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工程技术类通用教材。教材先安排学习棱柱、棱锥等平面体的视图和标注,后学习圆柱、圆锥、球体等曲面体的视图和标注。依学生的认识规律,应由易到难,所以对教材内容做了调整,先学习曲面体的视图和标注,安排2学时。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能说出常见基本体的形状特征,能说出基本体的基本作图步骤和要点。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模型,学生、师生间的交流,能画出基本体的三视图;能根据基本体的两个视图,补画第三个视图;能在视图中正确标注基本体尺寸;在老师引导和鼓励下,学会比较、归纳和总结;在由图想象实物特征和变换物体方向画基本体视图的过程中提升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在画图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和竞赛,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设定

教学重点:正确画出基本曲面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由视图想象物体形状特征。

确定依据:基本体是机械零件的基本组成,所以正确画出基本曲面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是学习的重点。学生已具备了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没有学过立体几何,对(体)的概念比较淡,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由实物画视图相对容易理解,由视图想象物体形状特征学生会感到困难。

4.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任务引领法:以具体的任务为主线,引领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反思、总结与提升。交流指导法:在分组讨论、画图过程和评价总结等各个环节中,通过交流、指导,使学生获得画图技巧和提升,并提高沟通协助能力。演示法:正确演示,指导学生严谨规范作图。

(2)学法。任务驱动法:在具体任务驱动下探究、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掌握画图技能。自主学习法:在任务驱动下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法:组员间团结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意识。讨论交流学习法:在画图过程和评价总结过程中,组员间、各组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相学习。竞赛学习法:在小组间竞赛、个人抢答问题中,学会知识和技能,养成竞争意识。

5.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接受任务一讨论思考一操练训练一总结反思一拓展提升的顺序展开。具体环节如下。

(1)课前准备(20分钟)。老师发放任务书,让W生课前复习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分好学习小组,并指定组长。

设计意图:为画图做好知识和组织准备。

(2)观察分析建筑、模型的结构组成(2分钟)。老师播放典型建筑图片,展示机械零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学生观察、分析,在老师引导下说出建筑和零件的基本结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导入新课。

(3)说一说:基本曲面体的特征(5分钟)。老师以不同角度展示基本体模型,启发学生观察并说出圆柱、圆锥、圆台、圆球的形状特征,指出轴线、对称线和中心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理解基本曲面体形体特征,为画投影图打基础。

(4)画一个基本曲面体的三视图,标注尺寸(15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长接受任务,领取一个基本体的模型,组织本小组讨论,确定画法步骤。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画图。所有组员各自完成画图任务。教师指导小组和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分析,在画图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5)自评、互评、观察老师示范、反思(10分钟)。学生评议本组和其他小组的画图情况;老师点评,给各小组评分并演示正确的画图和标注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反思和改进。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评议中学会反思总结,明确画图和标注的方法和技巧,建立严谨规范作图的意识。

(6)画其他曲面基本体的三视图,标注尺寸(20分钟)。老师利用多媒体3D展示各个模型,个别交流指导并检查计分,激励促进学生完成多个基本曲面体的三视图,标注尺寸。

设计意图:能画多种曲面体的三视图并正确标注尺寸,突出教学重点。

(7)抢答:看图说物(5分钟)。老师展示多个曲面体的三视图,学生看图,抢答出对应的曲面体名称。小组长负责给组员记分。

设计意图:二维视图与实物转换,提高空间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竞争意识。

(8)根据已知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0分钟)。学生通过已知的两视图,想象曲面体的形状,完成第三视图。教师加强巡回指导,督促和检查。

设计意图:提高空间想象力,突破教学难点。

(9)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5分钟)。学生观察模型,讨论、交流,完成组合体的三视图,由组长检查计分。教师加强巡回指导,督促和检查。

设计意图:拓展训练,提高想象力和画图技能。

(10)评价、总结,布置课外作业(8分钟)。各小组先讨论小结,公布各小组和成员成绩;老师总结,指出改进方向,进一步评价和鼓励,布置作业(习题册)。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升华技巧;肯定和促进。

三、实践与反思

“做中学,学中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的任务引领,使学生能广泛参与。通过小组交流协作与竞赛的形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提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气氛活跃,教学目标逐一达成,效果显著。利用模型直观教学或者三维实体软件辅助教学,三维实物与平面图形转换练习,能帮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教学难点突破。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范文6

教学设计思想是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诱思探究指导。在本节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结论,渗透物理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

本节知识中,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本节的重点,而理解不同物体在同一地点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是重力加速度则是本节的难点。探究式教学可以采用“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问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结论,得出结果”的程序设计课堂教学。

物理学史是一部人类的进步史,每一项重大的发现,都联系着社会,联系着人。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适当进行一些学史的介绍,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活动设计:课前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的一面标记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另一面朝向学生);

引问:“一般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什么的?”

学生:“测长度。”

教师:“老师手中的这把尺很神奇,它不仅能测量长度,还能测量时间,并且能测出同学们的大脑反应时间,谁想知道自己的大脑反应时间是多少?可以用我的这把尺来测测。”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把尺子为什么能测出你的反应时间,它的“奥妙”与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和研究的一种运动密切相关,由此引入课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实物演示:

①用绳子悬挂着的物体,如果绳子断了,物体会掉下来;

②树上的果实,成熟后会掉下来;

③手里捏着的粉笔,松开手后会掉下来。(演示)

教师引问:观察并指出以上情景中的物体相似的运动特点。

介绍:上述三种情景物体都做竖直下落运动,这类下落的运动称为落体运动,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落体运动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律。

提出问题:落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呢?

学生直觉经验:重的物体下落快――也是历史上亚里士多德认可的观点(简介亚里士多德)

演示: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石头和羽毛,再释放金属片和纸片。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是不是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索,最后请学生演示(不同方案),并说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得快。

介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推理。

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物体的轻重决定的。

进一步思考: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响,物体下落的图景是什么样子呢?

教师演示牛顿管。

教师讲有关落体运动的物理学史,正确认识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的科学发展历程。

再看实验:把刚才的纸片揉成团,和小钢球由静止同时下落,同学再观察:

学生:几乎同时落地。

教师:同一个纸片,为什么形状不一样,其下落时间就不一样呢?

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

学生:这是因为空气的阻力的影响。把纸片揉成团,所受空气的阻力要比纸片所受空气的阻力小得多,所以与小钢球几乎同时落地。

教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根据这些过程、结论,给其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

板书1:自由落体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教师:从实验中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变速直线运动,那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是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学生:(部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这样说有根据吗?你研究过吗?(反问),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实验验证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提问: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大家阅读书上的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同一地点物体的g值都相同吗?有何规律?一般计算中取何值?粗略计算中取值为多少?

学生阅读回答:纬度越高,g值越大,而且都接近9.8m/s2。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大屏幕投影来说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随位置的变化规律.指出一般计算时取g=9.8m/s2,粗略计算中常取g=10m/s2.

板书3: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赤道小,两极大。高山小,平地大。通常情况下g取9.8m/s2。

(3)重力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重力方向相同。

归纳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例题:1991年5月11日《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位青年奋勇接住一个从15层高楼窗口跌出的孩子的动人事迹.设每层楼高是2.8米,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冲到一楼窗下需要的时间是1.3秒.请估计一下,他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有多长的反应时间?(将剪报与题同时投影至屏幕上)通过例题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课后反思: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节比较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采用探究式教学。

2.本节课中,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处理等研究过程,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规律,提高分析、推理等能力,通过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认识建立理想化模型,得到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设计中裁减了对自由落体下落快慢的理论分析,大部分时间分配到对物体下落快慢的探究和自由落体纸带数据分析上,从而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