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技术;职业性技术
由蒸汽机发明而引发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世界工业化的序幕。两百多年来,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迅速发展和普及。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促进技术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政治甚至伦理上的指导思想。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使得劳动者与技术的关系更为复杂。正如未来学家托夫勒讲的那样:“(信息技术)不仅迫使我们改变其他机器,而且还启发我们去寻求解决社会、哲学甚至个人问题的新途径。新机器在改变人的整个精神环境——人的思想方法及世界观”(托夫勒,1996年)。
当计算机成为重要劳动工具、自动化设备替代了体力劳动甚至部分脑力劳动时,人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了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的无人工厂,纯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的意义变得微不足道。这一切是否预示着对蓝领阶层即技能性人才需求的减少?它对职业教育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完整、准确地认识“技术”的涵义。
l技术包含主观的因素
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著名学者彼得斯(T.Peters)曾经说过:“科技的使用是5的比特和95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倾向与共享信息而不是保存信息的组织)”(彼得斯,1998年)。显然,在他的眼里,技术不是单纯地由科学定理推导的结果,而是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结果。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盛行的分数教育的一个消极后果是培育了很多科学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不正确的科学技术形象,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错误看法:一方面,人们将科学理论固定化,使学生以为科学理论都是万物不变的永恒真理;另一方面,忽略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价值(吴国盛,2002年)。
实践证明,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的统一,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需求(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精益生产的成功,就是信息技术、小组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的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技术发展的前提是技术、劳动(组织)和人力开发三者的协调。技术发展所追求的目的、价值观以及所表现的文化取向,都是客观和主观需要共同的结果(高亮华,1995年;Heidergger/Rauner,1989)。
除了自然科学、工程理论和技术工具等客观规律和事物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由于不同的工业文化所导致的实现手段、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等与从业人员有关的东西。根据技术与它所附着的职业劳动形式之问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技术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以工程技术为例):
a.与相关人员职业活动关系密切的技术,即职业性技术;
b.与人的职业活动方式没有关系或关系较小的非职业性技术,即传统意义的工程技术。
虽然职业性技术和非职业性技术两者不完全是排它性的,但每一个领域的技术仍然可以认为是两者的综合。如汽车技术包括非职业性的ABS技术、直喷燃油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和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等职业性的维修技术。因为职业性技术是从科学和狭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整个技术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事实上,早在400多年前,杰出的思想家和工程师、工程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达·芬奇(daVinci)就强调“伟大的工匠技术是世界的未来”,从而肯定了职业性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然而在崇尚读书,轻视实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性技术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对职业性技术的忽视,对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
2“工作过程知识”是职业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技术人员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突出表现在技术人员与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以及实际生产过程的关系上。在现代化生产企业(如发电厂、化工厂等)的工作中,技术工人常常面对一堆监视器或仪表,而具体企业是生产电力、啤酒还是合成纤维则成了次要的东西。对发电厂的技术工人来说,理解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变得不重要了,而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确定气压参数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变得更为重要。这样,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生产相比,现代生产条件下人与机器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更确切地说是产生了新的界面。
技术的高度密集特别表现在产品售后维修服务方面。如计算机测试和分析系统已经成为维修现代工业产品和设备(如程控交换机、数控机床和高档汽车等)的必备手段。技术进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使得工业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维修和故障率也相应降低。这对维修部门来说意味着:
a.工作内容的改变:传统工作如钳工、钣金任务减少,而故障诊断和咨询服务部分增加。
b.工作要求的改变:对现代化设备,必须借助计算机等辅助检测手段,通过特定符号和检测数据以及抽象、理性的分析来感觉,这均意味着对维修工作要求的提高和变化。
在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条件下,使同一产品的生产和维修技术逐渐分离。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能会熟练使用机器人安装某些部件或组件,却绝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搞懂这些组件中所隐含的技术问题;同样维修工人也不可能搞懂产品中所隐含的生产技术,他只需要按照符合逻辑的顺序、用特定的仪器检查出故障零件并加以更换(作为黑箱)就行了。
这样,技术人员(如维修工艺师和技术工人)的智能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所要的专业知识不再是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和“主观”性质的知识(当然这些经验总包含科学技术成份)和能力,如制订维修计划时,技术员和生产工人的CAP(计算机辅助计划)知识和技能,或者商业人员制订决策时的决策树技术等。这些“职业性”的知识,很难归入到某一个经典学科,而从传统的学科系统化理论也不可能简化或推导出这些知识。这里,实际工作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代工业心理学和技术学研究表明,在高新技术工作岗位(如机器人和加工中心等),技术工人所需要的知识,约有一半是介于经验性知识和学科理论知识之问的一种特殊的知识(Dybowski/Haase/Rauner1993)。以德国技术与教育研究所(ITB)为首的欧盟10国科研项目,将其命名为“工作过程知识”(workprocessknowledge)。“工作过程知识是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
Fischer2000)。例如,工人在普通机床上手工进刀时会感到刀具和机床的载荷,但在操作数控机上就不能,甚至看不到切削过程,感性认识减少到只能分辨声音。现代机械加工依靠字符和图形来显示这些间接感觉,只有经验丰富的工人才能成功表达出他的感性经验,并对加工程序进行优化。这里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工作过程知识(,1997年)。
事实上,作为知识象牙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过程知识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科学发展历史来看,科学一个重要来源是人类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因此,工匠传统是科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进步甚至在某些时候完全是被工匠所制造出来的仪器设备所推动的。如近代天文学和医学的发展首先应当归功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而它们分别是由荷兰的眼镜制造师利伯希和商人列文虎克发明的(吴国盛,2002年)。科学常常从新技术那里获得启发,因此也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科学技术相互加速的循环机制。如人们并不是根据波易尔一马略特定律设计出了蒸汽机,而是蒸汽机的发明促成了对这一规律的发现。同样麦克斯伟、法拉第的电学理论与爱迪生、西门子、贝尔的电气技术重大发明几乎也没有很大联系(Raunerl997)。
3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无疑,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当是含有丰富工作过程知识的职业性技术。但是,由于在许多情况下,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名称,因此人们常把工程技术知识误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超级秘书网
事实上,尽管职业性技术与工程技术在名称上近似,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以电子电气技术为例。在工程科学领域,它表示一个特定的、特别是大学的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无线电通讯、数字计算、自动控制和测量等,是一种以数学为指导的、学科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往往是先由数学预测,而后在实验室证实(《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630)。它反映的是工程师和工程学家的科学职业实践,从方法论上讲,是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指导下的科学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2
当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当今社会成为了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教育模式和方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当前,三通工程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极大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三通工程简介
在2009年的全国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了“三通工程”的概念,所谓“三通工程”,全称为“三通两平台工程”,包括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该工程被教育部看作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工程。尤其是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实现了将全国的学习资源有效联通,实现了资源的互享,各个硬件设施的作用也完全发挥出来。该工程在提出之前已经在湖南多所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正在面对全国的多个城市的多所学校进行推广。三通工程的推广为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教学方法也更加丰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工程“三通工程”是当前二者结合的完美典范。“三通工程”的除了要实现学校宽带的连接,同时还包括了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要让每个教师都拥有多媒体设备,并且根据学校的教师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计算机,教师还会得到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对学校的部分教师也会受到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这种信息技术化的教学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能够在网络上学习更多最新的教学经验,目前“三通工程”的“校校通”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专业资源,浏览专家名师的教学视频,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四、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还能够运用到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在学校的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规范、系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
五、信息技术丰富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了资源的传播和整合,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工程“人人通”,也就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打破了原有的学生和教师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全面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在空间中上传真实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这样保证了空间资源的质量,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通过网络空间,每一位教师不仅是空间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和维护者。资源在这种形式下不断增加,不断创新,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通”是空间教育的核心,是三通工程的核心功能。湖南省在“人人通”工程的推广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当前,在湖南省开放的空间总数达到了将近50万多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基本上都拥有了个人空间。通过将近一年多的发展,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了1250万篇,空间上传的视频总量也突破了75万,而对空间文献的访问超过了2亿人次,视频访问数量突破了1500万次。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人人通”工程对于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这也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比如湖南某家职业院校的空间中,有一部分内容为“空间课程大观园”,其中包括了将近120多门课程。该学校的每一名教师的教学课程都上传到了该空间当中。湖南的另一所职业院校空间中有一个“课程墙”的板块,包括了将近800门课程,其中包括了服装设计、3D动画、公共语文、产品改良方法等。通过空间课程下的内容回复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方便了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管理
在职业院校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师进行管理时,通常都借助于网络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空间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也会通过网络空间对教学进行管理服务。首先是在空间中对优秀课程的评选,对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进行评选。其次,是对教师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行管理,采取抽样检查的形式,对各个专业教师的空间建设以及专业技能进行监控。人人通与学校管理服务的结合还体现在空间“教职工之家”的建设上。比如我院通过云平台所创建的“教工之家”应用空间中将教师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到空间中,空间内包括了学校的新闻动态、领导讲话、学校公告以及文件精神等。教师可以在空间中获得学校的各种信息服务,了解到学校最新的教学安排,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六、总结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3
1.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是开放系统
在职业教育视阈的理解范围内,创新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是在孤立的封闭的状态进行的,而是要与社会要素多内部、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创新主体对来自用户的市场需求信息的详细分析,对来自“准创造者(学生)”技术技能提升情况的准确把握,决定着创新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创新任务通过创新主体的活动不断向内部体系推出创新产品的过程。
2.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始终处于远离平衡状态
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处于开放的系统中,自然要面对众多的不确定性,内部要素包括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一般商业上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的不确定性。外部要素包括制度方面的不确定性、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等等。迫使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不得不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交流,学校-产业-企业-政府多维度作用,主体系统内部不断地进行着输入与输出,将不断地打破即已形成的平衡状态而使之处于远离平衡状态。
3.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诸要素或不同技术创新系统之间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与反应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不同,获取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质量也存在差异。职业院校、政策部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企业发展要求超前。这种竞争一方面造就了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另一方面推动了技术创新系统向有序结构的演化,从而使创新过程具有最大的整体效益。
4.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存在着涨落作用
从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外部来说,一个开放的系统总要和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这种交换本身就一定会打破系统内部原有的状况,造成内部的差异以至变异,这也是涨落的表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涨落所指的差异是对系统原有运动的偏离,或者说是对系统原有方向、轨道等宏观、整体运动的偏离。教育-实践-创新不同的变化涨落可以成为创新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二、依靠职业教育实现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的必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和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得到普及。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用水平较低、开拓深度不够、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等,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1加强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学习是合理应用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及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等优势,能够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便捷,将二者进行合理的整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与迫切性,并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学习,方能将其合理的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通过掌握网络基本操作技术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件的制作并开展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
1.2进行有效的产教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为现代企业培养优秀的一线工作专业人才,与企业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产教结合,了解学生的专业及特长所在,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广泛开展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与企业实践活动等。例如,与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就业指导、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编写教学计划、落实实训项目和基地以及进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等,这样既加强了与企业间的联系,使学生走出封闭式的学校教育系统,锻炼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又保证了其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从而使高职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
1.3根据学生特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长,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将其纳入信息教育的开展工作中来。职业技术教育重在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因此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其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将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为学生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其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顺利开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结束语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一、引言
动漫画(以下统称为动漫)产业是以人的创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内容产业之一,在日美韩等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最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影视动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取得非常骄人的成绩,但却处于有产无业的尴尬境地,动漫教育也一度落后,致使我国的动漫事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如今,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动漫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中国的动画教育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更是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市、城市近年来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加速发展动漫产业的热潮。动漫产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致使各类动漫人才缺口严重。为此,短短几年内,全国已从几所院校发展到四百多所院校(包括高职、高专、职业技术院校)设立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等有关专业,开展动漫高等教育。不过,在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里,动漫专业是一个新的教育课题,学科如何定位?如何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去做?恐怕这才是制约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动漫教育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动漫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动漫教育不容乐观。首先是国人在观念上应该提高认识。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只是教育孩子的”,较少有人认识到动画是全民的娱乐。20多年前的中国人更是很难想象“动画是产业”的说法。在当时,很多学校对动漫这个东西采取了回避或者限制的态度。更有甚者,有些学校公然让学生搞“告别动漫”签字活动,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虽然我国曾生产出很多世界上著名的动画大片,如《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甚至有些知识产权惨遭流失。而今,动漫已经发展为产业,它将为我们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这已成为所有业内人士和政府部门的共识。
其次,从国际上来看动漫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影响: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欧、美、日、韩呈争先态势。在英国,动漫产业是它的第一大产业;美国的影视动画、网络游戏业已经成为超过好莱坞电影业而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前茅,动画产品出口额已然超过钢铁产业;韩国网络游戏业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项调查显示,国外出品的漫画、影视动画片和音像制品、服装、玩具、电子游戏产品等占据了超过90%的中国动漫市场,本土产品只占到不足10%的市场。中国动画片也出现了被国外动画片扼杀的危机。严酷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对动漫产业的认识。
再次,是动漫教育的滞后:尽管中国动画起步早于许多国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解放后中国动画只是政府行为,动画片生产也是电影产业的一小部分。当时开设动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更是凤毛麟角,也就谈不上所谓后续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动漫产业和动漫教育离开了市场化运作,虽然生产了号称世界大片的作品(《大闹天宫》等),但最终没有逃离市场的惩罚,致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动画呈现出有产无业的状况。
我国的动漫教育虽然起步时间较短,但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开始蒸蒸日上。动漫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动漫“人才”需要懂艺术、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只有建设高素质的动画人才队伍,才是繁荣我国动画产业的重要前提。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也就必须承担起为民族动漫产业培养人才的任务。
三、职业技术学校动漫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职业技术学校院校的动漫专业都是在早期的美术、计算机或数字媒体等专业基础上嫁接而生的,基础很薄弱,尤其缺少高水平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动漫专业的教师是在边教边学中成为动漫的专业师资。甚至某些院校设置的所谓“动漫专业”中,没有一家在教授漫画课程。所有的“动漫老师”,都在教如何画动画片。只不过,有些院校“坦白”说自己是“动画学院”、“动画系”,而更多的院校,是在以“动漫”为幌子,招收“动画”的学生。动漫教学的师资极其缺乏,这些与日、美、韩的动漫专业师资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之所以全盘学“动画”,是因为国内目前根本就没有适用于院校的、具有权威性的漫画教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遇到了师资缺乏和教材落后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要培养高水平的漫画教师,需要建立起一支技能全面,又能互补的动漫师资团队,只有团队加强合作,才能形成良好的动漫教学环境。院校应在动漫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不遗余力,而动漫师资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内便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如果不加以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给这些开办动漫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更会对动漫产业发展、动漫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纵观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具体分析分析如下:
1、动漫人才的培养问题
动漫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动漫教育界讨论的最大热点,学者们众说纷纭。从研究和争论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到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界对动漫人才的培养类型存在着分歧。部分学者认为从我国动漫人才需求来看,应该增加动漫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王兴胜指出我国动漫产业急需操作型、执行型人才,而各院校的动漫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显得盲目,培养的毕业生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不能立即上岗工作,教育与需求相脱节。[1]一些学者则主张职业技术学校应该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许广彤和李征认为,动漫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意、想象力和个性,片面强调学生的动画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都是错误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精湛的动漫制作技术,还要灌输给他们先进的动漫设计理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2]还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方案。雷宇根据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各院校的不同职能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技术学校应该重点培养操作型的人才,而普通各院校则应该重点培养创新型的人才。[3]唐湘晖认为,我国动漫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多方面发展,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和技巧,旨在培养艺术型人才。[4]其次,从动漫人才培养的形式来看,研究者们普遍趋向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研究成果既有从理念上的阐述,也有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孔晓明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是以就业为导向,利用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量身定做”企业所需的动漫人才。[5]吴红针对目前我国动漫人才奇缺以及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探索“校企合作、定向招生、委托培养、以岗位定生源、以需要定规格”的人才培养途径,并提出了政府动漫园区与各院校动漫专业合作培养动漫人才,或者直接由海外进行动漫人才培训等方式,以落实动漫人才培养的方案。[6]
2、动漫专业教学问题
动漫专业教学是我国动漫教育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动漫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
第一,关于动漫教育课程设置。朱方胜提出按照动画创作的前期、中期、后期这三大流程,进行不同的人才定位,分门别类设置动漫教学课程,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7]杨勇的方案更为细化,提出应采用操作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模块体系,在前两学年内完成通用能力课程,达到对动漫制作流程的认识和了解,三四学年则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形成“通用能力达标,方向能力选项”、“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8]吴少军建议我国职业技术学校可以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以艺术基础课程为主;第二阶段以项目制作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为主;第三阶段主要是以岗前培训为主。这样即保证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又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使学生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9]刘红健、原峰山认为目前动漫产业中技能应用型人才紧缺,所以动漫专业的教学应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课程,适当扩大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并把教学实践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10]第二,关于动漫专业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罗菁晶认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存在多方面的优势,例如:解决师资水平差的教学现状、减轻学校的教学投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等。[11]张刚提出,学校可以参与到企业动漫制作过程中,通过做订单和项目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动漫市场以及它的运作流程,作者认为这种项目制教学是最佳的教学方式。[12]针对目前动漫教育中还缺乏成功的校企合作教学范例的现实,目前大多数企业和院校均难以成功合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独立投资开发动漫项目,既锻炼师生,又可以创立品牌,甚至开发衍生产品,从而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目的。
3、关于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
动漫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加强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的实习实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校内建立实验室和实习工场,开设实习实训课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践性训练。二是校企合作,学生参与企业运作,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当下动漫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在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从校内实验室建设方面看,由于专业开设时间短、师资缺乏、招收的学生过多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各职业技术学校的动漫实验室建设都明显不足,实验课时普遍偏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从社会实践看,动漫专业学生也面临严重障碍。首先是国内动漫公司数量少,动漫专业学生多,能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少。随着近几年动漫专业的火爆,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的学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国内真正意义从事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开发制作的公司却并不多,大多数打着动漫公司旗号的公司往往从事的是影视后期加工、建筑游历等相关行业的制作,这就导致了看似动漫就业市场人才供不应求,但是实际上提供真正对口的岗位进行实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次是大多数动画公司着眼于眼前利益、经济利益,往往把没有实际经验的学生拒之门外。这也和目前国内动画公司的实际运作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动画公司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日本、欧美动画片做加工,这一类公司生产的产品往往在时间上有较高的要求。另一类主要从事原创动画的开发和制作,这一类公司对员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当前各院校的动漫教育与动画公司的实际运作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动画公司要求高,不愿意接受在校学生进入公司实习,而院校动漫专业学生又苦于无法进入动画公司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视艺术为灵魂,技术为血脉;学生学完动画基础课后,在专业老师与班主任的引导与协调下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发展的影视动画制作形式,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适合自己的岗位。动漫专业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制作经验极其重要。我们不仅在学校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进行练习,还要让学生到动画基地企业、影视广告公司去亲身体验项目实践与学习。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体现了“以学生实践为主体,以工作带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缩短学科教学与职业岗位间的差距。我们不仅以就业为目标、以实用为准绳,还要培育学生具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面向全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总结
总之,中国动漫业要腾飞,必须走动漫教育为先的道路,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动漫教育上寻找突破口。要加强对培养动漫人才院校的投入和扶植,从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动漫教育抓起。加强对动漫编剧、编导动漫制作、动漫产业化运作和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院校与业界、市场的良性互动。只有把人才培养放到动漫业发展的首位,才能做强产业,才能实现中国动漫业的振兴。
[1]王兴胜1浅谈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J]1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2]许广彤1李征:浅议中国动漫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J]1电影评介,2008,(10)1
[3]雷宇1关于我国高等动漫教育发展的思考[J]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4]唐湘晖1浅析目前动漫教学中存在的误区[J]1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1
[5]孔晓明1动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内涵研究[J]1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1
[6]吴红1动漫产业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1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5)1
[7]朱方胜1动漫教学之我见[J]1剧影月报,2005,(6)1
[8]杨勇1高职动漫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措施[J]1成功教育,2007,(7)1
[9]吴少军1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探讨[J]1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11)1
[10]刘红健,原峰山1引进动漫企业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设想[J]1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
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6
一、征稿对象: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及硕博士研究生,社会各界关心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人士。
二、主要栏目:专家观点、理论与政策、区域改革与发展、院校治理、比较教育、人才培养、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等。本刊也欢迎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现实意义强,能够涵盖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研究或教育研究论文。
三、来稿要求
1.篇幅:以5000一8000字为宜。
2.题名:简明、具体、明确,概括论文要旨;不超过20个字。
3.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多名作者姓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于其姓名右上角及工作单位名称前标注相应的数字序号;工作单位名称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含院系)、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4.摘要:直接概括论文的学术观点和结论,一般不超过300字。
5.关键词:3一5个,中间用分号隔开。
6.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一),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置于论文首页的页脚。
7.图表:插图、表格要清晰、整齐,用序号标明,并命名图题和表题。
8.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用带圈数字注于当页页脚;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用带方括号的数字按顺序编码标明,并与文末编码对应。
9.英文翻译:包括论文题名、摘要、关键同、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置于参考文献后。
四、注意事项
1.本刊以刊发较高质量论文为原则,优先刊发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
2.本刊不收任何版面费,实行优稿优酬。
3.本刊编辑对来稿有必要的修改或删节权,作者对此若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
4.请务必在文末注明作者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
五、投稿方式: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地址gzvef.gzpyp.edu.cn。请将按步骤填写资料,将论文电子版上传至本系统,原投稿邮箱gzpypxh@126.com保留使用。联系电话:020-84738555。来稿审稿期约一个月,自投稿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采用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文献类型代码、电子文献载体代码
1.普通图书、学位论文、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代码〕.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08.
[2〕王伟宜.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3〕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1-22.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25.
2.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
[1〕贺修炎.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高职教育[A].王乐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65-272.
3.期刊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起止页码.
例:
[1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 (3):129-139.
4.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年一月一日(版次).
例:
[1〕焦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0-12-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