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1

关键词:四有工作法;循环提升;全过程受控

吉化锦江油化厂是吉林石化公司北方公司下属石化类企业,共有6套石化装置。近几年,随着工厂老装置的不断技改和新装置的投入运行,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2008年,结合创建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体系(Health,Safety,Environ-ment,HSE),大力推行四有工作法,即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方案,步步有确认,事后有总结。经过几年的学习转化和活学活用,设备管理系统的设备管理四有工作法已经不断深入、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设备管理四有体系贯穿和渗透在设备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管理成效显著。实现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受控,确保设备安全平稳、长周期优质运行。

1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备管理工作的精心谋划就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上。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就是要把管理目标、管理要求、计划指标、实施措施和重点工作体现在设备管理的各类计划中。设备系统编制的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就是设备管理的综合工作计划。在工作要点的指导下,设备管理部门精心编制各种专业年度工作计划———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技改技措项目计划、固定资产零购计划、装置窗口检修或换剂短停检修计划,以及年度检维修费用使用计划。在年度计划的控制之下,基层车间精心编制各个装置的具体月份各类专业计划。总之,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各类设备管理的工作计划。深入掌握计划编制的理论依据和各个装置的具体情况,努力提高各类专业计划的精确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各类专业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情况变化时的应变措施。

1.1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精心把握编制计划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具体情况,提高工作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为了确保工作计划制定的及时准确,必须确保留有足够的编制计划时间。每年10月份,利用2个月时间,设备部门就着手对本年度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并对下一年度工作提前规划。各个基层车间要先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然后召开设备系统内部专题研讨会。经过讨论、研究、归纳,形成指导全年设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涵盖设备管理关键指标在内的当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和当年年度设备综合计划。全部计划必须立足于各个车间的准确的具体情况,落实好编制计划的责任和计划执行的措施。工作计划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计划的编制必须有历年装置运行数据支持或者有成功经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只要严格要求工作计划的质量,不断积累编制的经验和数据,就能够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和预见性,就能够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计划工作目标的实现。

1.2注重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衔接

精心把控计划的实施时间,注重各类工作计划各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一个精心安排的计划是争取更高工作效率的前提。编制计划并注重各时段各类工作计划之间的相互衔接,是推动整体计划完成的根本保证。工厂设备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全部工作计划的完善落实和各类计划的时间衔接。根据年初下达的设备考核指标,结合工厂的重点工作,建立从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季节时段特性和设备历年运行的经验数据,将设备考核指标量化分解到各个基层车间,将各类计划执行的具体时间明确到月份。把控好计划的实施时间和相互衔接,防止出现计划执行的盲区,计划的执行率可得到有效保证。

1.3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

精心把握计划实施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以应对具体情况的变化。执行计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制定计划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及时的信息反馈是对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补充,它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实行“日检修计划作业申报表”和“检修工作记实日汇报”的制度,就是信息反馈对完善计划的一个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施工的信息、资源、计划、方案、技术,通过设备信息管理平台,将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局域网以电子文件方式提交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批准,使各项工作的方案和决策得到快速解决,职能部门也能按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形成日常施工管理、紧急施工管理和计划施工管理三者的平衡。通过对执行中的信息实时反馈,及时修订工作计划中问题以便全面掌控施工部署、进程,确保工作程序高效运行。

2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是确保计划落实到位的关键

设备管理的行动方案,可以特指设备检维修和项目施工方案,也可以泛指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管理规定细则,设备管理的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或设备管理中重点工作的特色方案。此类行动方案在编制上,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标准化和规范化,体现科学严谨的编制态度,并经过反复研讨和验证。这样的方案才能确保设备工作计划落实到位,设备管理工作走向正确轨道。

2.1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科学严谨和规范标准

凡是工作行动都要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施工管理方案化是工作计划落实到位关键。以往施工方案通常比较重视技术方案的论证,而对有些施工方案重视不够。方案涉及内容有些步骤较粗,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细节规定不明确,实施过程中操作弹性大。自推行四有工作法以后,工厂不断强化设备受控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方案编制要做到严谨科学和规范标准。各类行动方案编制批准之后,要求各个相关基层单位必须统一思想,坚决贯彻、执行、落实好行动方案。

2.2重视各类行动方案的经济实用和可行性

施工方案的编制要符合现场实际要求,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在检维修施工前都要深入现场,对项目现场环境、作业过程等进行全面勘察、预判,制定具体措施,有效削减“行动方案”中可能隐含的安全环保风险因素,切实有利行动的可靠推进。另一方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注重实体成本的控制,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有效削减检维修费用,确保现场管理文明有序地合理推进,各项目标平稳受控达成。2013年工厂异丁烯装置进行窗口检修,技改项目多,工期仅为5d。为确保窗口检修按期竣工,针这次装置窗口检修的特点,提前勘踏现场,根据现场实际,详细编制了《装置停工检修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网络图;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等,这些方案的编制为确保检修计划按期完成奠定了基础。此次成功的检维修就得益于经济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

2.3重视推进各类行动方案的标准化编制

各类行动方案编制要求各式各样,标准不一。给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工作强度和编制难度。因此,高效推进标准化编制各类行动方案很有实际意义。积极推进施行系列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标准化,应急预案标准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准化以及检维修实施方案标准化。这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案编制模板可以极大地提高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推进和经验积累,设备管理涉及的各类“行动方案”就一定会真正起到指导现场管理和培训维管人员的重要作用。

3步步确认是确保预期管理效果的必要保证

设备管理的步步确认,就是对设备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执行监督、状态控制和检修结果的确认过程。执行设备管理全过程步步确认制,是有效控制设备事件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有力管理工具。

3.1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发挥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规程》作用,实现设备管理的多级确认检查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因生产与设备检修作业深度交叉,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违章引发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75%,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经常发生存在有章不循、执行不力、监督不严格、规程不具体、操作无确认的问题。为了彻底消除这些不规范行为,工厂重新编制了新版《设备检修作业规程》、《检维修施工作业票管理标准》等规定细则。规定中要求:检修前,必须严格履行工艺与设备界面交接手续,属地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环保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必须执行各类行动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的要求。只有经过工厂设备、安全、生产等管理部门和车间主管、专业工程师、现场操作员多级人员严格的多级确认,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工作程序。就是要求切实把规定动作做准确,坚决杜绝自选动作。例如:在芳构化车间的富气压缩机大修过程中,把检修工作分解成了若干状态、步骤,设立风险确认点,量化了检修标准,操作步骤顺序严谨。每执行一次操作,相关责任人都要在规程的相应位置做好标记,进行逐级确认签字,实时记录检修数据,杜绝了一些习惯性违章导致的操作失误问题,设备检维修安全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2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发挥已有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优势,实现高效程序化的步步确认管理。随着工厂设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设备管理可以实现在网上的高效程序化确认管理。检维修施工信息日报制,就是信息化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基层车间要对每日的检维修施工和设备其他管理情况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全面分析、记录、整理所有设备管理信息,做到当日上报、当日统计、当日处理。同时加强内部信息平台控制要体现6个关键,即:实施的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场合,把握关键环节,作出关键决策,解决关键问题。并以此推动设备管理向更加注重效率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3.3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监督职能,实施监督检查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一个运行高效的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把各级管理要素,优化到一个标准管理体系中,即设备管理的HSE体系,发挥设备管理体系的各级部门的监督职能,利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势实施监督管理。如:在检维修作业中,各基层单位突出抓好施工前HSE教育、措施制定与落实、施工监控、安全作业管理、施工过程等五方面工作。以自检、互检、他检多种形式对HSE体系运行中那些操作不当、维修不当而造成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利用体系中的各级监督职能和利用标准化的管理,积极实施步步确认的精细管理。从而,确保设备检修全过程、全方位受控。

4事后总结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就是做好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分析,提出管理提升的途径。就是要不断发现管理短板和管理漏洞,不断地修订完善设备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就是要发现装置设备技术水平的低点,找到弥补改进提高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发现设备相关人员的能力水平差距,组织好专业技术的学习、交流和培训,使各类人员素质有所提升。设备管理的事后总结,关键是要做好管理绩效考核和各类人员的激励工作,集合设备系统全员之力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使之步入循环上升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中,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1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建立设备管理总结分析制度,实现设备管理的细节可追溯。KBC设备管理大视野建立了设备管理技术总结分析体系,分别对设备的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故障管理、基础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绩效指标分析。经过在实践中摸索,通常把下列数据列为主要分析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故障频率;维修成本;故障根本原因;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利用率等。根据对各类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不断改进管理策略,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流程,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在实践中强化管理数据的科学分析总结利用;坚持对一些典型疑难问题的攻关研讨制度;坚持对设备管理中发生的事故事件的追溯研究。充分利用设备电子档案、设备检查表和设备巡检表等管理工具,做好设备运行状态和监控参数的分析总结工作。

4.2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组织好各类人员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工作,实现全员专业技术能力新提高。由于工厂的各类人员知识老化,新技术掌握能力不足,实际上已经影响了设备管理整体提高。因此,通过视频录像、专家讲课、外出交流培训等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的相互学习交流,定期进行普遍性专题现场管理仿真培训课程,定期进行各项管理规定、标准和细则的宣贯和学习。每月,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一些“事后总结”攻关研讨会,逐一分析攻关问题的理论成因,归纳出应对的措施办法,总结出经验教训。如此,就可能逐步解决一些过去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比如:2013年1月,组织TPM攻关小组对导热油炉燃烧机故障诊断处置进行了总结分析攻关。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导热油炉燃气燃烧机的故障诊断检修标准化手册》,普通维护人员使用该手册就能够用最短时间消除燃烧机存在的异常和隐患。可见组织好交流培训的实际管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4.3实现全员抓管理提升的良好势头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2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F760.6 文献标识码:A

仪器设备管理是粮油检测实验室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是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当前粮油检测实验室的管理现状,结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27025-2008)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要求,对粮油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工作进行探讨。

1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

目前,部分实验室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基本体现在:仪器设备管理档案不规范;没有按要求让仪器设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导致仪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不按规定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没有正确对仪器设备进行周期检定、校准及期间核查。

2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2.1 构建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制订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并正确实施,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前提。

实验室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相互制约的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及使用人员的责任人制度,配备专人从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随着仪器设备先进性的不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密的大型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高水平的人来管理,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满足目前实验室的发展要求。

3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点

3.1 档案管理

传统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将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存档供查,而现在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关注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全部原始记录资料。

实验室应明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的总台帐。

档案管理一般可将其分为资料收集、建档及管理3个工作环节。

3.1.1 资料收集

仪器设备资料收集包括前期资料、仪器设备配套资料和使用资料3大部分,如表1所示。

3.1.2 建档

前期资料和配套资料经整理后,排序并建立目录后就形成了管理档案的基础部分。

仪器设备档案应包括的内容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有明确要求,不再赘述。

3.1.3 管理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应当是动态的、经常性的工作,对其使用位置、历次的检定和校准证书、自校和期间核查记录,以及使用记录及维护保养、报废记录等运行过程的原始资料都应在规定的周期及时收集并补充到仪器设备档案中去。

仪器设备的管理期限应从该仪器申请购置、论证调研开始,到该仪器使用寿命终结为止。

3.2 验收

仪器设备经调研和论证并确定购置方案后,就进入了到货验收环节。应由技术负责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共同开箱验收。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还应有供货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参加验收。

验收人员应注意搜集有关仪器的技术参数、操作规程、主要组件及配件等方面的资料。以购买合同、装箱单为依据进行清点、核对,同时填写验收报告。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分光光度计等精密仪器应在供货或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试机操作验收,如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实验室应在仪器的配套设施全部按要求配备到位,标样、试剂配制等工作完毕后,才能进行组织验收。

在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后,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搜集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资料,考察供应商或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情况,并做好综合评价记录,为以后选择供应商提供依据。

3.3 量值溯源管理

管理人员应以仪器设备检定规程中提供的检定周期为基础,综合考虑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及使用环境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制订仪器设备量值溯源计划。按着不同的溯源结果在仪器设备上张贴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即我们所熟知的“三色标识”。

对于辅助的仪器设备,应有该设备经技术人员确认处于可以正常使用状态的标识。

对于脱离实验室管理人员视线的仪器设备(出租、出借等),收回后必须经过重新检定或校准并确认其合格后方可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可信度。

3.4 期间核查管理

通常我们认为:如果检测设备相邻两次检定/校准结果均满足预期要求,那么该检测设备在检定周期的时间段内的测量数据就是准确、可靠的。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不科学的。相邻两次检定/校准结果符合预期要求,只能说明该仪器设备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工作环境下该检测设备符合要求,无法判定该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的时间段内其测量数据是否也是准确可靠。这就要求实验室在检定/校准周期内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对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进行检查,提供该设备的计量性能在这段周期之间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客观证据。

因此,对待使用比较频繁、使用环境恶劣、稳定程度不够或经常需要搬移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仅仅靠周期检定不一定能够保持仪器设备的可信度。这就是仪器设备应当进行期间核查的理由,也是将期间核查纳入量值溯源要素的直接原因。

实验室在实施期间核查过程中应注意:

3.4.1期间核查 的目的是验证检测设备计量性能的稳定性。要点是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但不能等同于检定或校准。

3.4.2在对检测 设备实施期间核查时,应制定核查作业指导书(描述具体操作步骤),记录对被核查对象的稳定性分析、选择并确定核查测量点、核查频率及其核查数据分析情况。每次核查数据应按记录控制程序妥善保存,存档备查。

3.4.3对于标准 物质来说,由于目前实验室基本上都是购买有证标准物质,因此,我们只需要对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在有效期内、外观状况是否异常、是否按照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使用说明、测量方法与操作步骤、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等进行核查,以确保该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证书上所提供的量值。

若上述情况的核查结果符合要求,实验室无需对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进行重新验证。

3.5 使用管理

仪器使用记录可全面反应仪器的使用情况、性能状态及变动历史,有利于我们对仪器实行动态评估。

仪器使用记录的主要内容有:使用时间、运行状态(包括停电、停水及工作异常等情况)、维修保养、检测参数等内容。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并及时作好记录;如果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及时通知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在仪器设备醒目位置加贴停用标志,以防误用,同时和相关技术人员或生产厂家的服务人员沟通对其进行维修;仪器设备如果出现性能不稳定,检测精度不能满足检测需求且无法修复或者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的,应考虑报废,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标明其“停用”状态并及时履行相关手续后处理,以免误用,同时在相关档案中予以注销。

4 结语

总之,粮油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有关责任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相互配合,才能是仪器设备的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参考文献

[1]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S].GB/T27404-2008.

[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GB/T 27025-2008.

[3]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国认实函[2006]141号)[Z].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3

从国际项目的角度上来说,在项目生产作业开展过程当中,与生产相关的设备、设备配件、生产工具、辅助材料、原材料、燃油动力原料等均属于设备物资的管理范畴。国际项目中物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开展设备物资管理工作期间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是:确保项目建设期间设备物资的充足供应,在降低消耗的同时节约成本,确保项目生产经营能够顺利且高效开展,以便获取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

2.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管理的特点分析

已有的工作经验证实,从国际项目的角度上来说,设备物资管理工作开展中由于受到了地域的限制,且往往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具有国内设备物资管理种类繁多、规格复杂等方面的特点以外,还受到管理地点特殊性的影响,呈现出了大量的全新特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当前所负责建设的国际项目大多处于经济条件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项目建设期间相关设备物资供应回旋余地较小。2)由于项目所处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决定了项目施工期间大量设备都需要通过国内采购并运输的方式供应现场施工。在国内、国外物理距离的作用之下,管理难度明显增大。3)由于我方工作人员对于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条件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导致设备运行期间的故障原因分析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容易发生故障的配件以及物资数量以及需求时间难以得到准确的预测。

3.提升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对设备物资的合理配置

在对设备型号进行选择以及设备配备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工程项目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以及施工条件,对各种品牌、不同型号设备在一般使用过程当中的性能优劣,以及可适用的工作条件进行全面审核,使设备的型号与品牌选择更加的切合实际。避免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因所选择的设备型号不合理,数量不充足,或者结构配置不科学等问题,而造成施工期间的缺陷。例如,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具有点多面广、结构分散、以及战线较长的特点,为了遵循这一特点,就需要在现场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满足现场工况,操作维修简便,且价格适中的设备,而不能一味的追求先进,智能,或者是价格低廉的设备,避免造成隐形浪费的问题。

3.2对设备物资配件的管理

国际项目开展过程当中,设备物资的完好率将直接对设备运行性能产生影响,设备完好率的提升决定了相关设备是否能够在性能理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投入到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结合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若项目建设所在国家对相关设备的配件购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则在设备采购的同时,除了需要做好对设备供应商所提供随机配件的登记与保管工作以外,还应当额外配置一定数量的配件(特别是项目所在地难以直接取得的设备)。除此以外,三滤和易损件也应当作为配件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采购配置比例。一般来说,建议按照8.0~12.0%×设备采购总价款的标准来制定设备配件的采购计划。同时,在二次采购工作当中,可以根据设备物资的现场使用情况做灵活的调节与补充。若易损件发生损耗或使用,则需要尽快采购相对应的易损件,补充库存。除此以外,在对项目设备以及关键配件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当中,为了遵循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建议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在国际项目的整体管理框架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数据库,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与设备配件相关的库存信息,对不同类别配件的使用范围,使用频率,以及使用寿命进行系统分析,量化各类设备追加库存的数量与时机。这些指标的选取与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数据密切相关,会对整个项目的设备管理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开展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3对设备物资的保养记录

由于当前国际项目的建设市场当中,公司大多要求在职工选择上尽量遵循就近化工作原则。因此,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所涉及到的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保养人员大多都是雇佣项目所在国的当地员工。这一规定下,当地员工难以培养其对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致使相关工作的完成效果不够理想。针对此问题,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改善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我方设备维修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对机械设备的主动性维修,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机械维修工程师担任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岗位。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一对一的维修工作档案,将维修档案与机械设备对应起来,记录该台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的保养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落实与设备运行工况相关的统计工作。若设备管理期间出现操作人员的更换现象,就需要完善相关的交接手续。同时,我方所派遣至项目施工地区的设备管理人员还需要集中了解项目建设地区有关设备、配件、以及维修的资源,结合设备构成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周期,综合比选,形成最优化的设备维修保养方案,确保设备性能达到理想状态。

3.4对设备物资出口退税的管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为了能够进一步鼓励我国国产品牌走出国门,通过外部销售的方式实现出口创汇,同时达到提高我国国产机电产品以及机电物资设备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在国际项目物资设备管理中还需要重视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工作。在现行规范性条款当中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当前对出口的国产机电产品以及相关物资可依法实施出口退税,遵循的出口退税税率在14%左右。同时,按照国内设备物资占项目总工程造价20%的比例来看,退税部分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整体工程造价的近3%比例,由此可见,对于国际性的工程项目而言,在设备物资管理中重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设备物资出口退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可以通过改变设备物资采购支付地的方式,在采购方退税以及销售方退税两个层面中进行选择。若项目建设方自身就具有对外经营的权利,可以在与乙方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当中,直接计算受到出口退税因素影响后的价格,并将其作为合同最终签订时的工程价款。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利用退税时间与支付时间上的差异,节约财务费用,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项目建设初期投资紧张的问题。

4.结束语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4

【关键词】直线式自动取样机;溢流;代表性;矿浆

1.前言

某矿磨矿分级作业采用MQG3、2*3、1球磨机与双螺旋2FLGφ2400双螺旋分级机联合作业,原矿取样点设在球磨机的给料TD75-650输送皮带上,每半小时在运转的皮带上取样一次,取样宽度为1米,带宽为650 mm,块料粒度为≤12mm,然后根据带速进行矿量计量,所取样品堆放一起进行混匀缩分后进行品位的化验分析,取样的矿量比较大,根据公式Q=kd2计算所需要的样量为28.8kg/班,此过程取样制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化验结果变化无常。因此依据实际生产和现场情况进行了取样点的改变,将取样品改为分级机的溢流堰处,并自行设计了分级机溢流堰处的直线式自动取样机,取样宽度横越整个分级机的溢流堰,即将溢流断面全部进行均匀取样。

2.自动取样机的设计要求

2.1 取样点的选择

考虑原有取样点在运转皮带上进行,取样的粒度较大,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安全性较差,用刮板在运动的皮带上取样极易造成机械伤害;二是由于给矿粒度较大,因而取样量较多,在原有基础上取样量为28.8kg/班;三是由于入选矿石受水分,硬度和不同矿区来矿影响,给矿粒度变化较频繁,进而给取样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进而也影响样品的代表性。为此考虑磨矿分级后的样品一是粒度由-12mm下降到-0.8mm,取样量也随之大减少,根据公式Q=kd2计算只需要128克可;二是磨矿分级后的溢流粒度比较均匀,没有较大的波动,相比较而言稳定性更强。因此将取样点放在分级机的溢流堰处,依此进行自动取样机的设计工作。

2.2 自动取样机的设计条件

垂直于矿浆流动方向要求均匀取样,按公式计算的最少取样量128克,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检查复查等问题,将样量提高到500克/班,取样体积为1.68升/班,该矿处理能力为1800吨/日,矿浆浓度为40%,拆合矿浆139.3m3/小时,磨细度为50%-200目,分级机溢流堰宽度为2000mm,溢流堰与筛网间的高度40cm。

2.3 取样机的要求

矿浆取样应在流动状态中采取,以免发生分层现象,影响代表性。矿浆取样常用断流截面法。必须保证截取全断面。矿浆的取样时间间隔一般采用15-30分钟/次,考虑到处理矿量较大,暂定取样时间间隔为15分钟/次。第三所取样品必须能够全部进入样品容器中,不能有损失,否则影响代表性。

3.直线式自动取样机的原理

3.1 传动机构用YWC1.5KW电机齿轮减速机带动丝杠旋转,取样机固定在丝杠螺母上,随着丝杠的旋转,取样机做直线运动,利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和间歇时间,从而调整取样过程中的取样量。矿浆流入取样机后,经分隔板均匀的向下流动,通过节流管的二次取样流到取样杯,取样工作结束。

3.2 取样机的设计:

(1)取样板的选择:根据料级筛板最大粒度为0.7mm,取样板上的取样缝隙为最大粒度的3倍进行设计,最后选为2mm,分级机溢流堰矿度为2000mm,则取样板取样占矿量的1/1000。取样板取样后,再进行二次取样,取样量占矿量的1/10000(原理见图)。

(2)电控系统与取样量的关系:利用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电机正反转和间歇时间,正反转来保证取样机的往复运动;间歇时间来调整取样过程中的取样量。该取样机单程需5分钟,间歇时间为按工艺要求定为15分钟,取样量为500克/班。

4.取样机的应用结果分析

该自动取样机现已使用3年多了,在保证情况下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自动取样机的应用一是大大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消除了取样的人为因素影响;二是大大降低了测定人员和化验制样人员的劳动强度;三是由于取样的粒度降低不需要进行二次破碎,去掉了-12mm至0.4mm的破碎过程,减少了化验室颚破和对辊的运行时间,增加了其备件寿命,每年可节省电和备件费用4260元。

5.综述

直线自动取样机的设计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该矿目前生产当中入选样品的取样问题,该取样机的应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往年相比较平均年可节省4260元。

该直线自动取样机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兄弟矿山可据此,结合本矿实际情况来自行设计应用,在现阶段国内所有金属矿山,包括黄金矿山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系统进行完善和挖潜,以较低的投入、较低的投资回收期完成选矿整个系统的完善挖潜改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较大。此项目对于矿山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黄金产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将对磨矿生产工艺产生很好的效果。该成果在金矿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高效生产,同时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消除设备隐患,降低成本费用,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维修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工作要点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强化设备系统化建设,理顺设备管理流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规章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设备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全面推进《设备零责任事故劳动竞赛》、《无轨设备劳动竞赛》、以及《设备达标创优》竞赛活动,采取以正向激励为主、以考核为辅的管理方式,树立设备管理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全矿设备管理上台阶。抓住设备现场管理这条主线,以“确保安全”为最高宗旨,坚持对设备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三查”、“四抓”,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转。

在保证设备备用系数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设备利用率,深入挖掘提高设备作业效率的途径,加强设备利用率考核,实现设备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加快“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重视技术改造与创新,增强设备的安全性能,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加强设备运行成本分析,将黄金产量和成本与设备管理挂钩,分析成本异常消耗的原因,及时制定解决措施;继续致力于进口备件的国产化工作,积极开展国产备件的研究工作,不断降低库存资金,力争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效。加强对井下无轨设备尾气排放的治理工作,从燃油添加剂、尾气净化器等各个方面着手,改善井下空气质量,为井下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5

矿山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是矿山设备在维修工作中维修技术赖以提升的最关键指标。就矿采企业而言,其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在于组建一只高质量的工作队伍,依据矿采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可行的技术方案,从而确保矿山设备维修与更新的工作质量,兼顾维修质量与经济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矿山设备维修的技术管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修前技术管理分析。一般来说,修前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矿山设备在维修前期的准备工作。它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以企业年度设备修理规划为依据,对矿采设备中那部分具有实时状态检测的特殊设备进行可疑故障的分析与预判,进而确定修理内容,为设备维修营造良好维修环境。充分发挥设备自带诊断系统,经常邀请厂家服务人员共同诊断设备状态,逐步建立设备技术分析信息库,随着信息化发展,逐步将维修技术分析专家系统建立起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

(2)质量标准管理分析。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矿山设备维修质量的实现离不开充分的修前技术管理,更离不开具有针对性的维修质量要求与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在矿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当今社会,矿山设备的维修应当注重三个“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在此基础上兼顾矿采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与生态社会构建中的环保性要求。这也正是我们在矿山设备质量标准管理制定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几大关键性指标。

矿山设备的更新决策分析

任何的矿山设备,无论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考虑的如何周全,材料技术应用的如何先进,都难免会在实践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与缺陷。有关资料统计数据显示:在矿山设备管理系统当中,由人为主观引起的设备失效事故占到了整个设备失效事故的50%左右,而这其中又以人为机械失效事故居多。矿山主要采矿设备一般投资也高,设备选型或者技术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实际投入与产出的效益。那么在矿山设备更新决策的选用与制定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注意那些问题呢?更新决策的制定又应该怎样处理与设备改造之间的关系呢?笔者现从以下几点对其进行分析。

(1)举单种设备为例,若某种矿山设备通过改造与更新两种措施,均能够满足技术、资金以及人工的基本要求,则需要对该设备的改造措施与更新决策进行经济性评估。综合考虑经改造或是更新之后的设备单独经济效果与整个生产设备系统技术经济效益,择优选取。例如我公司在用的10台P&H2800XP电铲,使用将近20多年,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判定基本结构件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且关键备件库存充足,经过慎重调研及反复论证,最终采取了电器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方案,这样既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又保证了操作、维修人员对设备性能和维修技能原有的熟练度,从而达到了该种设备改造后出动率比以前明显提高。

(2)有这样一种情况,矿采企业应当选取更新决策——即该项矿山设备出现完全不同企业现有设备运行与管理方法,而不得不选取另一类设备时,改造措施已无经济性评估必要,则应当选取更新决策对设备进行处理。在井工开采中,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选用的设备也不一样;在平朔井工矿生产中以往都是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主要采煤机,配套刮板机,液压支架只要不改变原有的工艺条件,在全公司各矿井可以通用。但是随着井工二矿首次开采11煤,开采工艺变为一次全采高,主要设备选型随之改变,必须重新配套大采高设备,以满足生产实际需求。

设备报废决策分析

设备报废主要考虑主要结构件的损坏程度、经济合理性、突发事故损坏程度和产品更新换代等因素,同型号但数量较大的设备还要考虑备件库存和废旧物资的利用等因素。例如:平朔公司在170D卡车报废过程中采取的梯次报废法就有效的顾及了各方面的因素。即在该种设备报废前先制定一个计划,充分考虑同类设备整体产能、备件库存和可利用的旧件,从而确定更新周期分批次报废,将先报废的设备拆解后有用部分作为备件继续使用,以此类推,这样就有效的将库存和废旧物资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但节约了大量成本,还解决了企业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大的困难。

设备管理工作要点范文6

[关键词] 机电;精细化;管理;探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49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81- 02

机电管理是扬水生产的重要保障,做好机电管理工作,预防各种机电设备事故,是扬水工程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现代化扬水单位的设备不仅愈加复杂精密、系统特性更为突出,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引入新的理念,以适应现代扬水生产需要,是机电管理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精细化管理就是在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在完善、优化机电管理内容的同时,更好地为扬水生产服务。本文对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在推进机电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探索出的一些好的做法加以总结。

1 机电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将管理的对象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在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等方面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最终形成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是一种高效、节约的管理方式。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在推进机电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1 细化管理

机电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专业性工作,需要进行细化管理,而且是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细化。

1.1.1 管理对象的细化

扬水生产中的机电设备有成百上千台,由于设备的重要程度、区域、作用的不同,它们在生产中所处的位置及重要性也各有不同。为便于管理,我们按照生产区域、重要程度、专业等进行分类,根据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设立相应专责人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并在设备上悬挂专责标识牌,建立专责设备记录和责任表,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细化责任范围,使每台设备、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管理。另外,我们按照设备管理规范,对水泵、电机、配电柜等所有机电设备都进行统一编号和标识,并对灭火器、维修工具、高压绝缘工具、急救药品等站内用具实行定点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逐步构建起科学、规范的设备管理体系。

1.1.2 管理目标和要求的细化

一是根据泵站不同的工况环境,将泵站效率、能源单耗、生产用电力率等生产管理指标核算调整后分别下达给各泵站,并按照统一考核要求和标准,进行严格检查与评定,做到奖优罚劣。二是按照“管理制度化,措施规范化,行为标准化”要求,针对不同生产区域、工作环节及相关岗位制定40余项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如泵房生产区域管理规定、“两票三制”管理制度、机电运行工岗位职责等。三是采取材料计划申报和审批制度,做到准确管理,精确检修,严格控制材料的浪费。四是根据管理目标重新制定安全检查、专责检查以及春秋季检修、冬季保温验收等各类机电检查表格,进一步细化检查项目和要求,有效预防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1.1.3 改进措施的细化

针对设备运行和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此,我们坚持推行现场技术研讨会和检修讲评总结制度,集思广益,多方位、多角度地查找问题,认真分析故障的根本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切实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达到有的放矢,规范管理的目的。例如,2014年红一至红三泵站在夏灌后期出现填料函刺水严重的问题。为此,我们专门在红三泵站召开了由主管处领导、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泵站运行工和材料生产厂家代表参加的1200S-56型水泵技术研讨会,采用现场调研和开会研讨的方式对水泵填料函泄漏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最终从盘根的材料、填料函的检修工艺以及日常的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1.2 量化管理

机电管理不仅需要定性,还需要定量。通过量化的方法分析和研究设备性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做出精确地描述与判断,实现设备预知维修和降低维修成本,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我们主要采取以下量化管理方法。一是规范运行、检修技术标准。为确保泵站机组安全运行,管理处按照泵站相关规范,编撰了泵站运行规程、泵站机电设备越冬管理规定、出水阀关闭角度及时间定值表、离心泵零件配合公差表等10多种对机电设备运行、检修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规程和技术标准,通过这些规程和技术标准,准确判断设备的状态,指导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二是通过红外温度测试仪、手持式振动测试仪等离线仪器和微机在线监测系统获取设备准确、详细的运行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压、电流、功率、温度、流量等,通过局域网及计算机等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后,反映出设备当前运行状况,为合理制定维修与维护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三是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故障缺陷的技术分析,在每年2月和8月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泵站春、秋季检修维护计划,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设备维修保养和试验制度规范,保证设备完好率。

1.3 标准化管理

为了由原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模式转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规范设备操作和巡视程序。根据操作规程和设备运行管理的要求,制作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泵站变电一次电气系统图模拟盘和泵站巡视路线图,进行泵站电气设备倒闸操作和设备巡视的标准化达标竞赛活动。二是规范运行记录。在原有机电运行记录的基础上,合并整理机组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运行日志等10余种机电运行记录,使泵站机电运行要求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更加符合现场实际工作的需要。三是规范安全管理。根据扬水生产的工作特点和发展现状,两次修订管理处《安全工作规定》,该规定共10章,约6万字,内容包括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范围及职责、行业安全重点、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监督检查考核奖惩、事故处理及报告等,涵盖了扬水生产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推动扬水生产和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逐步引入了“6S”管理和目视管理等工作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使现场管理更加合理和科学,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单位形象,为培育优良的安全文化奠定了基础。

1.4 协同化管理

协同化管理是扬水机电管理的必要手段。扬水机电管理包括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更新改造工作以及基层泵站和检修队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机械、电气、“三电”、安全、职教等多个专业和管理、检修、运行、试验等多个岗位。实现各泵站、各专业和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化、一体化管理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灌区灌溉面积不断增大,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另外机电设备逐年老化,也使机电管理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一事一训”、标准化操作达标、岗位技能竞赛等形式加强职工日常和定期的岗位业务练兵,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使人人都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以满足灌区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另一方面采取班前会、生活会、“心连心”联谊会、经验交流会、技术研讨会、知识竞赛、应急救援演练等形式,为大家提供交流沟通的空间和载体,进一步加强各专业、各岗位人员的协同配合,使大家同心协力,形成专业互补、团结协作的氛围,充分发挥出集体的潜能和合力作用。

1.5 严格化管理

严肃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是做好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我们从依序管理和依据考核两个方面进行严格化管理。依序管理就是按照正常的工作秩序、合理的工作程序和科学的工作标准进行管理。每年年初,我们都会对全年机电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安排,制订详细的工作月历和工作计划,并将机电管理工作要点及效能目标细化分解后下发到各基层泵站,确保责任到人,取得实效,这保证了基层单位的有效管理和整个机电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依据考核就是按照维护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的规章制度以及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进行考核。我们从泵站设备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职工教育等方面,结合春秋季检修、“安全月”活动、冬季保温等工作常年经常性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机电检查,依据检查情况以及日常管理掌握的情况,严格按照管理处百分考核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并在月度百分考核会议上,公开点评,做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1.6 数字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在机电管理活动中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模式。一是通过实施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项目,引入以泵站机组电气参数、水位、压力等信息的实时自动监控、机组的远程操作控制和机组运行状态的远程视频监视为内容的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少人值守,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运行率的目标。二是建立全处所有机电设备的电子档案和设备检修台账。通过检索,可以方便地查找故障设备的型号、参数和运行时数、大修情况等相关信息,为迅速、准确地拟订检修计划和做出决策提供依据。三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相关的机电信息、材料和数据,实行无纸化办公,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为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机电管理向数字化方向迈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