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1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常态管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1-0051-03

一、引言

中国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受益者、推动者,抓住教育信息化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驱动,在发展顶层规划、推动方式、工作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1]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学校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环境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全民事业,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事业之一。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近两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治理要率先现代化”,“法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可靠保障”。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无疑就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教,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力量、途径和标志。[2]学校教育信息化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关系着国家信息化教育重大决策、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教育信息化创新是指学校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二、信息化顶层设计创新管理

1.信息数据管理体系

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信息数据管理是一个信息数据流动的过程,各级各类部门必须做统一的数据库,不同的部门负责整理和管理信息数据。第一,省地县学校做统一的数据库,有一些业务系统相对独立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同步数据应用。第二,全国统一编码体系,全国各级各类专业、装备、教师、学生实现唯一的终身核心编码。第三就是跨部门的对接,如与公安部门对接,互利互惠,防止编造性信息,与教育部提供的学历信息、社保就业信息等的对接。上述基础数据库的三个方面的同步应用、统一编码、跨部门对接等对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来说避免了重复性。学校教育信息化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利于促进各级教育机构的同步应用,是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

2.信息系统整合环境

信息基础数据库通过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形成具有执行力的数据。国家规划的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有5个大类,20个左右信息系统,三四十个可操作化的业务体系。并开发和部署了各个省级的管理系统。学生类的管理系统有6个,包括学前教育的管理系统(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系统、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基于各类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的管理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教师类的管理系统有教师通用管理信息系统、教师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学校类系统有四个,包括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系统、中小学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系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资产办学条件管理系统、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办学条件管理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有三个,包括学校规划与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教育决策信息系统;还有其他业务类的管理信息系统。各级各类电教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变成可用、可操作化的一个信息化环境。

3.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2015年6月甘肃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初具规模,方便于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应用机构的登录管理与应用。甘肃省全面完成了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对接了包含学前教育管理系统、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系统等7个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了甘肃省义务教育人口监测系统、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等6个省级系统。2015年5月,我省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开始升级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预计于6月底全面完成。随着教师信息系统的全面完成,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职称、接受培训情况全部记录在册,结合我省正在实施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将更加科学有序。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高度认识,使每个系统的数据资源建设具有持续的动力来源,资源充分涌流,学校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角色定位,转变机制创新管理,制订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三、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的建立与维护

1.学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动态管理

2012年3月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驱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顶层设计形成。2013年5月,甘肃省开始部署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采集的培训,逐级培训,有序进行数据的采集。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逐步规范学籍系统的操作,加强学籍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加强了对学籍系统的动态管理,向应用驱动转变。2014年1月10日全国联网试运行。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实现全国学校“一校一码”、学生“一人一号”,标志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入新的应用阶段,将在中小学招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建立与维护

学籍信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认识到当前学籍信息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学籍信息存在缺项、有误、未更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于201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3],建立全国教育技术服务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培训,通过手机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搭建家长、教师、学籍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平台,再次核对学生学籍信息数据,确保学生学籍信息质量,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效益。在数据的核查更新中,着眼于学生信息的真实现状来分析处理,以疏导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学籍系统的动态管理。

本次核查中,现住址以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户口本为依据还是以房产证为依据?填写标准有14项,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现代家庭的住址,由于有多处居住地、家庭成员不在同一户籍等原因,趋于多元性、多极化态势。在多变的元素中,探索统一要素,促进学生信息数据核查管理的准确。在实践操作中,分析数据是关键,学生现住址,就同一学生、家长的口径不同,以爷爷奶奶的居住地址,或以父母的,动态变化较为复杂,房产依据变化大。以户籍户口分析,由于部分家庭居住的变动、家庭成员的变化等因素,地址信息数据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但统一信息数据的因素确切。本着要求家长携带家庭户籍簿核查与确认为基本点,以当前学生户口所在户籍户主的地址为依据,来确定学生的现住址,并分析确定其他信息,来综合处理。本着认真的态度与学籍管理人员的同仁们探讨问题,通过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的上下交流衔接,以学生就近入学为原则,确定为学生现在真实居住的地址。

在家长核查学生信息过程中,家长对信息安全等问题表示担忧,在2015年6月1日教育部关于“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有关问题予以答复,并逐步优化了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的性能。[4]“确认表”上传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作为电子档案存档,互促互建,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班主任帮助有困难的家长拍照上传“确认表”,能够有力疏导学籍信息的核查进程,并促进家长提高对学生学籍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真实、准确、完整,能够有力驱动学籍数据的建设,全面提高国家教育管理决策水平,为教育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支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长效的核查机制。教育信息化学生学籍采集的数据得到进一步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提高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做好数据,用好数据。以用促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管理深度应用到信息化教育教学决策中,开展日常教学管理,提供精细化服务,提高应用常态化,提高教育现代化。

四、基础教育资源及平台的管理与应用

1.两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驱动应用

2012年12月28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全面推进了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4年国家云平台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晒课活动,各地积极行动,汇聚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甘肃省电教系统在教育信息化推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建成了“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截至5月底,甘肃省报名晒课教师位列全国第六,晒课数位列全国第四,教师参与率位列全国第一,有效地支撑和推动着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2014年甘肃省通过服务平台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甘肃电信杯微课教学大赛,云平台引导教师多维解读微课、学习制作微课2552节。全省小学组489节,获奖率为39.66%,本校参赛12节,10节获奖,获奖率为83.33%。我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各位教师从微课教学中获益。微课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促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学到关键的内容。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认识到,“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优于“课堂实录”制作的微课,“课堂实录”制作的微课往往陷入看别人学习或看热闹的尴尬境地,而“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的微课更适合学生自学,积极引入微课,助力高效课堂的建设。但是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如何深化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2.“互联网+移动端”的学习模式

2014年7月成立“甘肃教育移动学苑”微信公众平台,打破空间限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形象展示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管理班级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学习的渠道,为家长提供了指导,教会家长如何辅导孩子,是我省推动探索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的一种有力尝试。探索出了“互联网+移动端”的学习模式,荣膺2014年甘肃十大重大信息化事件,在全省深入推进了“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进程。2014年9月5日甘肃省教育厅启动了“甘肃教师学苑”,由网络学习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组成,可选择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混合交叉的方式学习,内容包括人文素养、教育资讯、教学风采等版块。版块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等,利于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充分体现教师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理性思考和文化鉴赏能力,内化为教师的人格品质,在学习效仿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平台的学习管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日常管理,进行学分认定,积极投稿,开展互动,形成常态化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结语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需要开展更加高效的顶层设计,规划仅仅是前提条件,良好的执行力才是规划得以落实的生命力,学校是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障碍依旧存在,在大数据时代学校网络带宽不足,不能支持同步课堂装备的有效应用;管理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不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和学生应用需求资源与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实践中,理顺信息化发展方向,探索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整合,数据同步应用,以用促建,让教师充分用起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形成可用、可操作化的一个常态管理与应用的信息化环境,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化点亮人类教育梦想――写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开幕之际[EB/OL].http:///news/n2/n20150525_24901.shtml.

[2]任友群.以科学决策促进教育现代化[EB/OL].http:///news/n2/n20150602_25171.shtml.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2

东方金鸟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注册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的外商独资企业,以教育软件开发和发展远程教育网事业为主要经营目标。东方金鸟企业集团旗下的北京东方金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制自主版权的教育软件,是东方金鸟这个面向中国教育的全新企业集团的技术核心实体。公司独具匠心设计开发的远程教育系列产品,在业界被得到充分认可。企业集团采用开放和合作的方式,建有针对不同客户目标的远程教育运营平台,提供给各地优秀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开展远程教育业务。企业集团以推动中国教育发展为己任,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与教育主流媒体进行高端合作,建设了服务全国的、独具特色的远程教育互动服务平台――东方金鸟远程教育网。

一直以来,我们以优质服务和一流的技术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其业务遍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宽带多媒体平台、语音与数据传输等多个领域,与多个部委、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银行、石油、煤炭、保险、邮政等行业、大型企业开展了多层次合作,目前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远程教育服务提供商。

在业务蒸蒸日上之时,公司又与在基础教育界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教育媒体达成深入、广泛的战略合作,这必将对公司的品牌建立、资源组织、渠道建设、终端销售、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面向中国教育的、开放共享的东方金鸟师生互动网络平台正在茁壮成长,一个旨在建立我们在业界的影响力、领导力和对中国教育事业推动力的全新的“中国教师报-东方金鸟行动”已经开始。

2007年公司成功联手风险投资,为东方金鸟远程教育业务的快速腾飞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成员,有创办中国首批著名的远程教育网站的经历,有利用互联网联合各大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远程教育运营的成功经验。向中国教育界提供真正符合国情的实用软件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孜孜追求的梦想。

【公司远程教育产品】

我公司提供的软件产品包括教师备课系统(课件制作个人版和企业版)、网络课程资源管理系统、针对学校/企业/培训机构的E-Learning远程学习系统、网络视频加速系统、网络视频教学和视频会议系统、远程考试与资格认证系统、网站系统以及与硬件厂家联合生产的手写笔备课系统等,主要产品能提供面向英语国家、台湾地区以及东盟的英语、泰语、马来西亚语及Big5繁体版本。这些产品完全符合中国网络教学实际需求,使用范围为中小学、大学、成人教育、非学历短期培训和企业教育培训等。我们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

网络版课件制作系统,在普通28.8K拨号上网的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将老师用粉笔、黑板在课堂上的讲课过程,在电脑网络上得以原貌重现。在宽带网络上,它具有视频、动画、现场摄像等表现功能。个人版不追求高压缩率,可以提供多路视频、录屏等高端功能。

网络课程开发采用屏幕实录和指示笔授课方式,制作过程非常简单,传达信息充分,课件画面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备课、录入、美工、技术合成等复杂程序简化为“课件生成”一道工序,教师不必学习许多计算机知识便可以在学校或家里直接制作课件,被北京教师称为易学易用的“傻瓜软件”。

支持批量制作大量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将授课内容制作成光盘,适合具有优秀教学资源的资源中心运营。针对优秀教学课程,批量生产电子教案,速度快,质量高,可以节约大量费用。

完善的远程教育学习管理运营功能:具备了E-Learning系统运营中会员管理、收费管理、学习管理、教学管理、作业答疑考试管理等综合管理功能。远程教育管理平台具有不同的版本细分,为学校、企业、培训机构量身定制。

部分产品近期还荣幸地被教育部、电子信息产业部主管部门评为“中国远程教育教学平台解决方案推荐使用产品”。

【公司的远程教育运营服务】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3

关键词 高校教务管理 信息化 功能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08

Universit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

ZOU Zh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taff work starting, the actual work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were analyzed, in particular, highligh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hoping to make the teaching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the method further improvement or improvement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 colleg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unction; importance

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且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其本身涵盖了教学各环节的科学规划、管理、实施、协调等方方面面。除了教学本身的每个环节(从培养方案制定到课堂教学再到考试管理,以及围绕这一主线发展的各支线工作:教学研究工作、教材工作、教学检查督导工作等等),其复杂性还体现在参与这整个工作的师生群体的规模和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人数的不断上升,更何况需要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定框架内做好协调管理工作,更是增加了此项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

1 教学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关系

教学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服务和管理对象的,一切的工作都是围绕二者展开和延伸的(见图1)。

从图1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教学教务管理的很多环节都是一环扣一环甚至交叉渗透影响的。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教务管理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其后面的所有教学教务环节,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整体宏观来看的话,不按管理规定对这些环节随意进行变动将影响学校整个本科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其长远规划和发展;而从局部细节来看的话,正因为教学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甚至交叉影响的特点,任何变动在实际工作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扰乱和破坏教学秩序,甚至发生“多米诺骨牌”的连环效应。

2 教学教务管理工作在系统中的模块化体现

面对如此复杂且繁多的教学数据,再加上教师、学生群体的多样性特点,单靠人工来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教务管理系统来承担数据保存、处理、调度、管理等工作,从而起到方便快捷高效地帮助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作用,也就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对应着其相应的业务工作,而每个业务工作在教务系统中都应该有其对应的模块来体现(图2),当然这些在教务系统中的模块并不能完全体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部。图2中标出的每个模块下还有若干细化功能模块,在此就不一一列出。

图2 教务工作在教务系统中的模块化体现

3 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数据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教学管理数据源,以及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再加上人数众多的师生群体和该群体的多样性,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高校面临着大量的学生、教师、课程等数据信息的管理,同时还有各种教学教务工作的组织实施,例如选课、排考等。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可以使数据处理更加快速、准确、有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改善现有教务教学管理的不足之处。社会在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校园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务管理方式和体制,以保证高校发展的与时俱进。

(3)创新高校教务管理的方式。对校园教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结合高校发展的要求,以期将最新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高校教务管理中来,从而达到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方式的目的。

4 教学教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首先树立高校教务教学信息化管理的观念。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研讨会暨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中心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解放思想,把握规律,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高校对此应该有足够的重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支持。在教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同时要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合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推动高校教务教学信息化科学、可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适合国情校况的教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高校要提高自身教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就应该着力开发适应本校发展需求的教务教学管理系统,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教务系统。这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寻求可靠的软件公司,同时发挥教务管理人员的力量,根据工作上的需求和经验,二者结合以便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3)加强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任何高科技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一个好的教务管理系统是很多教务教学管理经验的结晶,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时若需要教务管理系统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也需要素质过硬的教务管理人员保证其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同时还要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头脑及统筹能力,可以举一反三。高校可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自身也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因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很快,需要不断跟进步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此项工作。

(4)积极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在师生中的应用。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重要功能是围绕广大师生来发挥作用的,所以必须推进其在广大师生中的应用,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宣传、推广工作,让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师生群体中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模式进行推广和宣传是必要且必须的。广大师生既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服务对象。在师生使用的过程中,系统开发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应广泛听取和收集其意见和建议,将这些意见分类整理。结合教学制度和规定对其加以分析,力争将科学合理的建议实现技术化。这样也能使教务管理系统更加人性化。

(5)做好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这个维护既包含日常管理的维护,也包含了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更新发展的维护,同时还有安全性的维护。没有一个教务系统是开发完成了的。一方面,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更新就有淘汰;另一方面,用户(即师生群体和教务管理人员等)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很多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操作也会随着教学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也可能受到网络安全方面的威胁。所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不会停止。这一工作需要高校提供财力的保障,既要有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维护管理,也要有高素质负责任的教务管理人员的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 童颖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6.1.

[2] 唐文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13.7.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医学教育;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15-03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他们承载着比一般院校大学生更多更重的课业负担。如何使其在大学期间更有效地学习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早在2010年,就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这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这个基本国策的号召下,我校针对自身的特点、优势以及现实条件,不断对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医学教育水平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

1信息化系统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信息化教学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方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系统方法[1]。信息化教学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如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化、网络化,教学对象、服务层次的多元化[2],教师、学生可随时查阅、检索、调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多为填充式教学,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临床经验和技能的传授,而没有太多地考虑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从而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3]。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虽然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差。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育不应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更应该重视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提高[4]。因此,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引入,为医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信息化系统在我校的应用

我校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科学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始于1997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便捷、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教师网络办公系统、学生网上学习及自我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下面着重介绍教师办公系统、学生网上学习系统、自我管理系统。

2.1教师办公系统

教师网络办公系统为教师办公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招生管理工作、学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学生工作、党建工作、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等进行系统管理。以研究生招生系统为例,该系统是个开放性很好的信息化系统,它不仅可以接收教育部门的考生报考信息,还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向上级报告。此外,研究生导师可以通过其中的导师管理系统查询考生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对考生成绩进行录入。另外,该系统具备网上调剂功能,可以对复试分数线进行划分,对接受调剂的考生情况进行审核以及对考生录取情况进行上传,以方便考生通过考生端口进行查询。另外,我们建立了面向广大师生的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包括模块: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教学资源中心、精品课程展示、综合教务系统、获奖教学课件展示、医学资源镜像库、教学名师展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可以自制及引进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将其上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设课程。目前,我校已通过此途径开设了多门网络课程,其中,30门获省级精品课程、51门获校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中心总资源量约120TB,收录各名校开放课程4707门次。

2.2学生网上学习及自我管理系统

我校信息化系统不仅针对教师,而且面向学生,是一个双向交流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或者校外局域网进入学校网站,随时随地关注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对于报考我校的考生而言,他们可以进入学校网站查询导师信息,利用报考编号以及身份证号码进入招生系统,及时查询各种招生录取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报考计划。对在校学生来说,我校信息化系统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及自我管理平台。比如,研究生可以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的学生端口进入个人管理模块,在这个模块里,学生可以对自己在读期间的学习计划进行规划、管理和信息查询。此模块又分为几小块,包括基本信息、日常管理、培养计划、课程管理、科研课题、能力培养、、就业管理、答辩管理以及个人事务等。学生可以在这个系统里登记并更新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进行自主选课,可以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及时间,自主选择相应的课程。选定课程后,系统能自动生成个人课程表,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对课程安排进行及时调整。此外,该系统还能查询考试安排,提醒学生所选科目的考试时间及地点,最后通过它来查询考试成绩。除了可以对课程进行管理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此系统对自己的科研课题、论文、就业、答辩等事项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与教师及时有效沟通。除了自我管理,学生还可以登录学校在线学习平台,下载丰富的网络课件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2.3其他信息化系统

其他应用系统包括新闻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心理咨询服务系统、一卡通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涵盖了在校生的各项管理工作(教务、教学除外),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通过奖、勤、补、贷、园区等生活管理模块以及毕业管理等模块把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在学习、思想、生活、心理、社会活动(第二课堂)等各方面的表现都进行全面、及时的记录。目前该系统已上线运行26个模块,并积累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从而有利于综合评价学生素质。

3信息中心及无线网络建设

无论是教师办公系统还是学生系统及其他管理系统,均依托于我校的信息中心及校园网络。我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和管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结合部门资源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信息中心的成立为我校的网络设备、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维护提供了保障,使得计算机网络能够稳定运行。中心负责校园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和运行,全力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提供一个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校园教学平台。我校无线网络依托于校园网,系统采用了最新型的无线控制器和智能无线AP,满足目前业界最高的802.11n标准,同时全面向下兼容原有的11b\11g协议。当前主流的台式/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都可以方便地接入无线网络。无线信号覆盖了主要教学以及生活区域,包括行政综合楼、药学基础大楼、图书馆、演讲厅、信息中心、人文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学工楼、体育楼、106馆、107馆、女生宿舍区以及学生宿舍A栋、B栋、C栋和研究生宿舍区等。无线网络的覆盖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通过信息化系统安排学习任务。此外,校园网与外部网的充分互联,也使得校园内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知识资源高度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4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效果评价

应用信息化系统上传的网络课程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物理信息以一定数字格式录入、储存并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这样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课程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教学课件的共享;二是网络信息化媒体资源库的建立;三是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与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得课程更开放,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教与学的互动,而且还能够让教师灵活地对课程内容及教授形式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并使学生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听课和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记笔记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师生双赢的目的,它使教师的许多工作摆脱了手工操作的繁杂过程,缩短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体现了公平原则,实现了“阳光管理”。此外,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求师生共同合作、同时参与、明确分工,每个环节都能对参与人进行追踪查询,以便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我们正致力于将我校信息化系统打造成为一个集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为一体的教育管理系统,综合我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我校医学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结语

虽然我校的信息化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信息化系统教学不习惯、备课过程消耗精力太多等。为推动我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向融合与创新阶段迈进,进一步提高教师乃至我校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学校做出了多种努力。如积极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培训班,特邀区内专家进行全天授课;举办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并积极参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的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

参考文献:

[1]梅林,刘磊,翟建才,等.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J].重庆医学,2013(27):3316-3317.

[2]徐海峰,周飞华,魏龙晓,等.教育信息化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5):909-910.

[3]陈实.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医学教学[J].电子制作,2013(17):125.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5

1、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现状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提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评价、利用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资源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两大对象之一,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教育资源,现在还未有统一定义。从字义上讲,教育资源库就是各种关于教育的资源的汇集,本文所讨论的是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出现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如教育网站、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从服务目标看,有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也有为高等教育服务的,也有为社区(community)教育服务的,等等。本文只讨论中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问题。

中小学网上教育资源库的种类有很多,包含教育新闻信息、各类教育统计数据、教研论文库、学科教案库、题卷库、课件素材库、课件库、教育法律法规库、招生考试库、教育产品信息库、教育机构库、共享软件库、图片素材库、动画素材库、音像素材库、百科知识库等各个方面。

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司正在进行中小学网络教育库的开发。如,北京腾图科技集团开发的国内教育教学资源库由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监制,它由中央电教馆教育专家、学科教学专家、学科研究员、学科编辑、多媒体开发人员以及地方的优秀教师,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参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制作出权威的、标准的各学科教学素材,提供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资源,汇集了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四大基本媒体形式。中基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小学校和地区教育城域网,采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清华同方思科公司"基础教育资源库",包括城域教育网版本和校园网版本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如学科课件库、学科教案库、优秀公开课、学科挂图库、信息技术课资源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科利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学科教育资源及管理系统,包含学科资源及第二课堂、教育论文、通用素材等教育资源,可以为建设普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专题库服务,元数据采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我国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数字图书馆。根据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的需求,她包括“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百科知识库”、“图书库”、“教材库”等资源,既有原始素材(原材料),又有经过初步整合加工的素材(组件),还有按照课堂教学要求整合的可以直接使用的素材(成品课件和教案),为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积件,便于教师组合、参考借鉴和选择使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教与学的需要。

这些教育资源库的内容都是围绕中小学教育而展开的,表现形式各有特色,所提供的与资源制作、组织与管理相关的功能也大相径庭。对一些教育资源库的核心管理功能进行概括,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功能模块:资源制作、资源导入/导出及上传/下载、资源检索/浏览、权限管理、统计、分类。当然,由于不同开发资源库的开发者由于本身实力及着重点的不同,它们对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相差很多。

2.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前进的步伐,影响它的长远与整体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统一规划,缺少协作,教育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现在许多公司、企业参加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缺乏统一规划,各个资源建设者之间的合作是比较困难的,竞争在所难免,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许多网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通过与公司合作,从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到每一门课程都是全部重新开发。其实目前网上的远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相似,如中小学的远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习科目为主。

第二、我国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不足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数量和种类不足;二是内容不够丰富;三是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适用性强的优秀资源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网上教学资源缺乏主要是好的网上素材库和网络课程较少,缺乏网上多媒体课件。一些远程教育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将教案的文字材料以网页形式放到网上,这样的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少数附以教室授课的视频图像,但由于目前网络传输速度慢,视频图像的连续性很差,没有多少可视价值[1]。教学资源不足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现在的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不同的公司、学校,都关注提供课堂教学内容,资源库建设基本上围绕基础教育知识点做文章。

第三、教育资源库偏重资源建设,而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组织重视不够

考查已有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状况及提供的服务功能,可以看出,许多教育资源库都将重点放在如何制作更多的资源,资源是它们的一个卖点,但对这些资源的组织方式却很原始、单一,提供的查询检索服务比较初级。如一些教育资源库只将资源根据年级、学科分类,这种组织方式假定用户都已经知道自己的需要,知道可以在哪里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资源。但教育资源库的用户可能不知道有哪些教育资源适合自己使用,他需要浏览或进行检索。由于资源组织的粗糙,造成这些资源库不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浏览,也不能提供多种检索手段,因此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知识检索需求。

第四、由于使用不同的资源制作或元数据标注标准,不同资源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困难。

由于缺少资源库建设各个阶段的统一标准,不同资源库无法共享数据,甚至元数据也无法实现互检互换。对用户来说,如果他购买多个教育资源库,只能单独使用,而不能综合使用,不能达到”1+1>2”这种使用效果。

3、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基于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提出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统一规划,制定相应的标准

我国已经开始这一部分工作,如制定《基础教育元数据建设规范》,但还需要更多的标准,包括不同粒度的教育资源(公用素材、教学素材、课件等)在不同库之间互用的标准,如资源的封装;不同资源库之间交换元数据的标准,等等。

第二、建设各级资源中心,包括全国教育资源中心、分区教育资源中心及各省、市教育资源中心

全国教育资源中心要由国家来统一管理,对全国教育资源进行统一索引,并存储一些关键、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了提高对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可以建立分区教育资源中心,它们提供全国教育资源中心统一索引的镜像。各省、市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源中心,存储元数据及对省内重要教育资源。省以下又可建立地区教育资源中心。各个资源中心又可有自己的资源制作中心及资源服务中心。下级资源中心向上级资源中心提供元数据,以在更高级别上形成统一索引。

第三、各级资源中心的职责分明,不能涉及面太广,而应该各有自己的特色

各个资源中心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制作有特色的资源,形成特藏,而不要使用覆盖面特别广,但全做不好的开发模式。资源中心提供的服务可以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发对用户最有用的服务;如果没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某些服务,应该与其他资源中心合作,如向后者提供数据(教育资源或其元数据),使用户能从后者得到更好的服务。

第四、在进行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

网络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应该加强网络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学习理论及网络教学设计。在这些理论工作的指导下,建设教育资源,而不是简单的制作。同时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形成新的理论框架。因此,资源库的成功建设应是多方面合作的结果。

第五、资源库本身应该是自主的,但应该支持数据的互换互用

资源库是自主的,可以有自己的数据结构、数据格式,但是它们应该尽可能支持在整个资源建设框架内数据互换与互用的各种标准,而不应该对自己的数据持保守态度。只有建立在开放思想上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才可能持续的发展,取得最终的成功。

有的资源中心既可以提供资源,也可以提供服务,也可以只提供其中的一种,资源中心提供什么取决于它的能力。如果它擅长于资源制作,可以作为一个专业的资源提供者。如果它擅长对资源进行组织管理,提供检索与查询服务,则可以专门作提供服务的事情。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可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的方式可以交换教育资源本身,也可以只交换元数据,这要由资源中心自己决定。下面对图1中的资源制作、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进行较详细的说明。

资源制作必须遵守相应的标准,如制作资源时有采用的媒体形式最好是通用媒体,以使普通用户能方便地使用,而且资源中心与资源中心之间交换资源后能互相使用。在资源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为资源进行元数据标注,进行元数据标注时,内容可以采用资源中心自己的元数据标准,但是在进行资源交换与共享,资源提供者必须能够提供符合元数据标准的资源元数据[3],如:IMS的LearningResource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Object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DublinCore的DublinCore元数据标准,ADL(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Initiative)提出的SCORM(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以及“基础教育元数据标准”,等等。资源提供者应该提供符合什么标准的元数据,取决于它与需求方的协商,资源提供者要按照需求方的要求提供元数据。这样,需求方才有可能理解元数据的语义。国家应该定义一种元数据标准,如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信息模型)”,所有的资源提供者都必须能够提供这种格式的元数据,以达到最小程度的元数据共享。同级资源中心、不同级资源中心之间都可以进行资源交换。

资源中心在进行资源交换要对资源进行标准化封装,从一个资源中心导出的资源包可以被另一个资源中心使用。资源交换只是资源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元数据的交换,这是资源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的比较合理、易于实现的方式。通过元数据共享,用户可以通过一个资源中心提供的用户界面,在来自多个资源中心的元数据形成的联合元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资源中心之间如何交换元数据?这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建立一种资源中心之间交换元数据的机制,制定元数据交换的协议,建立元数据在资源中心之间进行交换的框架。为了建立这个机制,我们可以从其它领域借鉴一些研究成果,如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的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数字图书馆领域已经对互操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研究的最新成果是OpenArchiveInitiative提出的OAI-PMH(OpenArchiveInitiativeProtocolforMetadataHarvesting)[4]。OAI-PMH是基于元数据收获这种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数字图书馆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协议,它比较容易实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得到数字图书馆界的重视。对OAI-PMH进行研究之后,我们认为资源中心之间元数据交换协议的制定可以OAI-PMH为基础,考虑教育资源中心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特点,对一些OAI-PMH没有考虑而对教育领域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如元数据的推送(push)方式,权限管理问题等,对OAI-PMH进行适当的改进,结合SIF(SchoolInteroperabilityFramework)[5]中的一些规范,来满足教育资源中心之间进行元数据交换的需求。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范文6

1 国内教师绩效评价

我国教师绩效评价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期”停滞了一段时间,后得到恢复。1984年5月,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团体会员正式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自此,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绩效评价工作获得了较快发展。1991年5月,《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此同时,教师评价的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教师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必须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关教育机构任职;教育机构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用要与其工作的业绩(教育教学质量)挂钩。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已全面推行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而后,《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相继颁布与实施为教师绩效评价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教师绩效评价研究,教师绩效评价是判断教师绩效是否提高的工具,也是判断教师工作绩效任务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国内教师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的胜任力评价。主要评价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或胜任能力。一般是在教师进入教育岗位之前进行,通过纸笔测验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授予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据。

1.2 教师的业绩评价。主要评价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进行评定,以确定教师工作的质量。一般是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课堂观察,由领导、专家、同事和学生等依据一定原则作出主观性评定。通常是一个评价量表,由评价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被评价者做出评价。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奖惩、留用或解聘的重要依据。

1.3 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主要是评价教师施加给学生的影响,也就是评价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重要的教育目标上进步的情况。一般是通过某个测量工具对学生受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前后进行测量,观测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差异。同时还适当考虑学校、班级、学生的原有情况,通过线性回归来预测学生应该取得的进步,并将其与学生实际取得的进步进行比测。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效果的看法。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教师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以上三种类型的评价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应用在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中教师的胜任力评价可以应用在教师职前教育及培训,以确保教师职前教育及培训的进程与效果;教师的业绩评价和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可以应用在教师职后和在职期,评价结果往往作为教师职称晋级、职务晋升、教师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此外,三种类型的评价相互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业绩评价是教师的胜任力评价的效标,而教师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又是教师业绩评价的效标。总之,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五十多年来的发展显示:我国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评价的内容经历了以思想政治素质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三个阶段。评价方法,也更加丰富,更加科学。

2 国外教师绩效评价

国外的教师评价的主要趋势从传统“投入为本”的评价过程向一种“产出为本”的评价过程转向,把学生成就的衡量与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发达国家的“教师绩效评价”特别关注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和教学表现,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

2.1 美国教师评价 自上世纪末,美国教师评价关注着教师责任、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提升。推行兴起教育标准化运动,联邦和州纷纷建立教师绩效本位教学标准,提高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高绩效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详细列出,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原则以及评价框架,让教师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如1999年,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教师评价标准,简称为“NBPTS标准”。该标准已获得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简称NCATE)的认可。“NBPTS标准”共计5个指标和40个观测点。分别为:①教师要关心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②教师掌握所教的学科和教学方法;③教师负责管理和监控学生的学习;④教师系统思考自己的工作,吸取经验教训;⑤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随着这些标准的提出,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评价措施,如面谈、论文和现场考察等,顺利通过各项评估的优秀教师将被授予国家证书。显然,“NBPTS标准”不是普通教师的从业资格的基本标准,而是教师在学术知识、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国家级优质标准。

2.2 澳大利亚教师绩效评价 澳大利亚各州都建立了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也有了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以确保教师的质量。如1996年颁布了《教师专业标准》,根据教师发展的4级水平,从教学的5个维度衡量教师雇用情况。由毕业生到熟练教师,再到优秀教师、教师领导。师范毕业生一般先给他们临时教师资格证书和一个试用期。如果达到第二种程度,成为熟练教师,可以拿到一个教师资格证,凭这个证可以在澳洲教学。2001年,澳大利亚又发展了一项新的教师协议,协议表明要为政府公立学校教师聘任建立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

2.3 新加坡教师绩效评价 2001年4月,新加坡开始施行“教育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服务计划”(Education 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简称Edu-Pac Plan)。在这个计划中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三种可选择的途径,教学途径、领导途径和专家途径。2003年起开始实施“提升表现管理系统(Enhanc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PMS)”,其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教师的个人工作表现评价;二是教师个人发展潜能评价。工作表现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能力进行评估的方式进行的。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将教师在“相同薪金制”下的公平评价,即“相同薪金”的教师被放在同样的平台上评估,并且评价的依据是教师当年的工作表现而与上一年的工作表现无关。依据的内容包括有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课程辅导活动、学校委员会工作、特殊计划工作等各项工作的表现和绩效。发展潜能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工作表现和职业管理工作的潜能进行评价。“职业管理”方面的评价又细化为工作能力,长远发展可能性,潜能,主要职位可能性,高级专业潜能,职业发展推荐等六项内容。通过这些方面的评价对教师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评价预测,也就是评价教师适合职业发展的三条途径的哪条途径发展,发展的潜能如何,并预测将来在最适合的发展途径上可能达到胜任的最高职位。根据EPMS,新加坡教师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聘用或解聘的依据、教师职务晋升的依据、教师发放年终奖金(新加坡称为特别花红)和工资晋升的依据以及其他的奖励的依据。

3 总结

教师绩效评价是指对教师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贡献的评价,其目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变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使学校获得竞争优势。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充分挖掘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潜力和存量,使教育、学校、教师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2]李正生.论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

[3]柳国辉,谌启标.国外教师绩效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