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1
蒲松龄学识渊博,但连试不第。位财主望子成龙,慕名请蒲松龄当家教。不到三个月,蒲松龄便要告辞。财主问:“吾儿文章如何?”蒲松龄回道:“高山响鼓,闻声百里。”财主又问:“不知吾儿在易、礼、诗诸方面长进如何?”蒲松龄应道:“八窍已通七窍。”说罢便启程返家。财主赶去衙门,将这喜讯告诉当师爷的胞弟。胞弟说:“大哥,你让那教书匠戏弄了。‘高山响鼓,声闻百里’意思是‘扑通扑通(不通不通);‘八窍已通七窍’意思是‘一窍不通’!”
小悟空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讲:开啥讲啊?直接开唱吧: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个蒲松龄,他聪明又伶俐,怀才却不遇。他家境贫寒一生清苦生活在山东里,他做过老师还写《聊斋》咿!哦伟大的蒲松龄,哦伟大的……(老编:唱,接着唱,居委会大妈打电话来问编辑部是不是在杀猪。)啊,居委会大妈是我的知音啊,他们听懂了我的惊慌。我为什么会惊慌?因为《聊斋志异》里有好多鬼故事啊!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花了三十多年写成的,又叫《鬼狐传》,说的多是狐鬼花妖精魅的故事,还有一些奇闻异事。《聊斋志异》里大概有5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比较短小。至于他想要表达什么,就等朋友们亲自去阅读或者稍微长大点的时候,自己去思考吧。
老叔透露一下蒲松龄的写作大法,专治“作文绝症”:一是“大耳神功”,听到什么稀奇的事都收集起来,它们都是写作素材。二是“乾坤挪移”,到古人的书里找素材。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都不过一百来字,蒲松龄把它们融合起来,写成了自己的作品《崂山道士》。请写作文有困难的朋友悉心修炼,祝你们“早日康复”。
知识卡片
书名:《聊斋志异》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短篇小说集
作者:蒲松龄
陈子昂摔琴
唐朝诗人陈子昂在青年时,自忖所学足以立于当世,便前往京城求取功名,然而因各种原因始终得不到重视。一日,他在街上闲游,见一位卖琴者欲千金售一把古琴。陈子昂跑过去,毫不犹豫地按原价将琴买下,众人皆惊。陈子昂道:“明日中午请到我这来,我定当献丑。”
第二天一早,来听琴的人很多。陈子昂取出了古琴,猛地一摔,正当人们惊异之时,陈子昂高声说道:“我陈子昂从小饱读诗书,熟知经史,不想来到京都屡遭冷遇,甚是不平。今日不过是以弹琴为由,其实是想请各位观看我的诗文。”说罢,他从箱中取出一大沓诗文稿,分给大家。陈子昂的豪举及文名,一夜传遍长安。
百武西提供(请作者速告知地址,以便奉寄稿酬和样刊)
老叔开谢:欢迎大家收看大王TV节目。接下来请欣赏“你来比划我来猜”。有请编辑部两位长老:老叔比划,老编猜。
老叔:唐代诗人,长相有点野,不太有文人气质!
老编:……
老叔:四川的,很讲义气的那个,跟宋之间、东方虬玩得很好的!
老编(抓狂):你抓重点来说行不行?
老叔:就是写了《登幽州台歌》,里面有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
老编:陈子昂!
哦耶!回答正确!大家应该知道,唐初的时候,诗坛仍然流行着六朝留下来的诗风,诗文大多空有一堆好听的词语,没有实际内容,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娘娘腔”的味道在里面。陈子昂比较看不惯:你们这些叽叽歪歪说的啥啊?半天整不明白,为啥不实在点呢?于是他自己写了《登幽州台歌》《感遇》等三十八首诗,反映现实生活,风格质朴爽朗,倡议要恢复“汉魏风骨”。这才有了现在我们感受到的刚健、清新、雄浑的唐诗诗风。
下面颁发“大王TV・感动唐朝十大创新人物奖”,请白居易先生陈述陈子昂的获奖理由。白居易:“陈子昂,才名括天地。有请陈子昂上台领奖!”(鉴于时间有限,大王电视台无法转播颁奖实况,请大家登录WWW.大王.com点击收看。)
知识卡片
姓名:陈子昂
别名:陈拾遗
朝代:初唐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2
唐代登高诗的主旋律就是一个字:悲。诗人借登山、登楼、登塔来言愁述悲,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以及沧桑之感。而陈子昂的旷世绝唱《登幽州台歌》慷慨悲壮,前承建安风骨,后启盛唐之音,是初唐登高诗的代表作。仅二十二字,读来却激越异常。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头看看,哪里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后世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明君。
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一声长叹,仿佛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倾泻而下,又似无端而起的一阵旋风,直冲苍穹。四句绝唱,令无数人刹那间为之心动,感喟不已。清代黄星周评论这首诗说:“胸中自有万古,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字,真可泣鬼。”
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以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军出征。陈子昂认为这次出征是他政治命运的一个转机,所以对此次远征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但武攸宜为人轻率,昏庸无能,不学无术又刚愎自用。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仍不为采纳,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和打击,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仰望茫茫苍天,想前望后,慷慨悲吟,写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写登台的感慨。既非五言也非七言,既无工整的对仗也无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借助什么意象,却成为千古名篇,原因何在?陈子昂是一个有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不甘平凡的人,一直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政治上,他革新图强,针砭时弊,企图救世,但生不逢时,抑郁不得志;在文学上,他不满初唐馆阁文学之风,打出了回归建安风骨的旗帜,开启了诗歌的盛唐气象之门。陈子昂的悲剧就在于他处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处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有报国之志但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是啊,越是美好的东西,毁灭起来就越是深沉悲壮、震撼人心。这首诗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广阔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主人公慷慨悲壮的形象凸显在画面的中心,画面顿时充满神韵,光彩照人,构成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跃然纸上。更令人叫绝的是,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直抒胸臆,一吐块垒,沉郁悲壮。
顾随先生评论此诗说:“此首风雷俱出,是唐人诗,是初唐诗。”白居易《初授拾遗》云:“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如果说《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是一个满腔济世情怀却深受压抑的志士的孤独感,那么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日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了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割在东南两域,翻滚浩荡的水波,吞吐日月昼夜不息。亲朋好友们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着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不停,我倚窗远眺,泪眼矇眬。
若论诗的意境的开阔、炼字炼句的功底及艺术表现力,古今极少有人能出其右,难怪它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盛唐五律第一”。
杜甫的晚年时局动荡,他本打算在安史之乱之后回到长安,但是终于未能走出湖南,而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人生的最后两年。大历三年(768),杜甫乘船经荆州入洞庭,在一个“舟雪洒寒灯”的严冬的傍晚登上了岳阳楼,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杰作《登岳阳楼》。国家命运风雨飘摇,大唐江山在战乱的厄运中几近分崩离析,见证了自己祖国盛极而衰的杜甫是怎样悲苦的情怀?一泓洞庭水,几行离人泪。多少游子曾站在这里举杯咏怀,多少大师留下不朽的辞赋,却已经和如今的杜甫再没什么关系,他走过了仰慕洞庭湖水的年少风光,如今的临湖望乡早已没有丝毫浪漫的心绪。“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看似平静的首联用“今”“昔”二字隐去了多少年颠沛流离的辛酸。“吴楚东南坼”,诗人在此隐约道出了心中对国家危亡的担忧。如果说此处一个“坼”字不足以说明这点的话,那下一句“乾坤日夜浮”才正是生动刻画了当时纷乱的时局。乾坤日夜浮动,昔日天子的威仪如今已变成了狼狈不堪的招架,叫人怎不生愁。下面紧接四句可谓字字啼血,直叹时运。战乱使亲朋好友再无相见之缘,老弱的家人和诗人自己也只得寄命孤舟,漂泊无依,让人不禁想起《春望》中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如出一辙的忧伤惆怅。然而即使已经沦落到了这般家破人亡的地步,诗人依旧心念祖国,遥望西北塞外的烽火连天,纵然想以身报国却无奈年事已高,身不能至,心却向往之。眼望着万里关山,到处兵荒马乱,刀戈不止,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北望长安,再也忍不住凭栏而泣,涕泗滂沱。这是多么让人不忍目睹的凄凉画面!这首五言律诗,自古以来曾经引得多少吟诵者怆然涕下。
杜甫一生历尽坎坷,遭遇了人生中、仕途上诸多变故,一腔愁绪化作诗情流诸笔端,让他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为后人所敬仰!
《登幽州台歌》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歌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差,音节前紧后舒,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刘建勋)
《登岳阳楼》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浩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诗歌开头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身含有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了。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3
1、基本解释:珍惜人才,惜才爱才。
2、表达惜才的句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来源:文章屋网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4
初唐诗歌是与新王朝相称的,围绕在唐太宗周围的台阁馆臣,只能写那种歌功颂德的应制奉和诗,宏丽雅正而心灵贫乏。到了武后朝,把持诗坛的仍是京城一群宫廷诗人,近体诗的形式技巧在他们手上更加成熟,讲究对偶声韵,绮错婉媚。只要看上官婉儿评选应制佳作,沈期的结句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之问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结果宋以“犹涉健举”略胜沈一筹,我们便可知道,这批京城诗人连“积极犯罪的心情”(闻一多语)都没有了。
对于这些处在政治文化中心的宫廷诗人来说,创立新的诗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唐代的诗歌革新注定要由远离京城的诗人发起,于是蜀人陈子昂来了,怀着不屑时尚的书生意气与叛逆心理。边远的蜀地自古就与中原文化不同,读书人崇尚的仍是战国时期的士风,任侠使气,平揖公侯。陈子昂少时便曾因击剑伤人,后来立志学百家纵横之术,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他效命武后,却坎廪失职,那遭际也像是先秦士人的结局。
政治上的失败却是文学上的成功。陈子昂为当时诗坛指出的是一条革新之路,诗歌的灵魂不是形式,而是内容,应当重新强调传统,革除齐、梁艳风,恢复“汉魏风骨”。
有意思的是,熟悉诗歌史的人都知道陈子昂的大名,但却很少有人会愿意去背诵他的38首《感遇》。这些都是古体,而且充满古意。相比盛唐诗人的兴象蕴藉,陈子昂的诗未免抽象,太概念化。读他的《感遇》:“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你会觉得这完全是“理过其辞”的玄言诗,哲学概念取代文学意象,哪怕是宫廷诗人堕落的文学意象,这难道就能算是好诗?
但杜甫却称陈子昂:“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韩愈亦赞:“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在这些大诗人看来,诗歌是要有精神的,再好的技艺也只是技艺。有时候,复古就是革新。陈子昂41岁时遭家乡县令段简诬陷入狱,临终前筮卦,慨叹:“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且莫轻视了这种孔子就有过的谶语,在当时的赞扬声中,其友人卢藏用道出了其诗歌中的文化密码:“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存焉。”
与西方不同,中国士人一直是社会价值的承担者。自秦汉以来,士人秉承的便是天人合一的总体性世界观。按照余英时的说法,这个“天”是价值之源,“人”是个人本位。天道与人事构成了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在热情关怀现实的同时,保留对超验世界的向往,因而士人的最高个人理想是经世济时,功成身退。这不是做官的滑头,而是对永恒与生命关系的彻悟。唯有这样,才能对现实有真关怀、真坚持。杜甫、韩愈之所以赞赏陈子昂,其原因便在他道出了士人共有的世界观,给无病的诗坛带来了生机。
现在我们才来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就会有一番新的体会了。进士及第后,陈子昂曾上疏反对将高宗灵驾移至长安,理由是这样会大兴徒役。武则天看后叹其才识,授以麟台正字,接着又迁右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但他却非常认真,认真到以为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公元696年,他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多次直言谏事,结果反遭降职。于是他独自一人登上蓟北楼,情绪太炽烈,竟然面对眼前景物而不著一字,直抒思古之幽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历史在这里被超验化了。须知经过魏晋六朝,唐初仍是一个感叹人生短暂的时代。面对一处自然或古迹,同时的张若虚会想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东流水”,稍后的李白会想到“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那都是在永恒客体面前的怅惘。只有陈子昂将历史人物与自我实现置于无限的时空,表现了天道与人事的终极关系。它既是赋的手法,也是赋的体式,是楚辞“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那种先秦贵族的积极的孤独,同时又比屈原多了几百年的沧桑落寞。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5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之作。万岁通天元年(696),唐军北征在契丹,次年前锋覆灭,三军震恐。紧急关头,陈子昂献策,并请率兵前往对敌,却反遭贬。悲愤交加的诗人通过登台远眺、仰天长啸,抒发了理想破灭、生不逢时的孤寂忧伤之情,表现了对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强烈不满和无限痛恨,喊出了封建时代正直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具有深刻意义。此诗没有对收入眼底的景物进行具体描绘,也不着力于主观感情的曲折倾诉,而是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前三句从宇宙时空之无限和人生之短暂、功业之难成,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强烈的苦闷悲愤之情,末句用一典型动作突现诗人自我形象,这就使一个忧国忧民而怀才不遇的封建士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从这几方面来归纳其艺术特征:
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诗”与“史”的结合,也就是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结合。咏史怀古诗词的题材注定了它有诗和史的双重特征,首先,文学性是它的永恒魅力,从形态上来说,它是文学,是诗词,而不是历史,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表达技巧等。其次,咏史怀古诗词也具有历史性,它有史的依据。
二、“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咏史怀古诗词的独特内涵在于“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并最终归结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怀古是动因,而言志抒怀是最终的旨归。从一定程度上讲,咏史怀古诗词更像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诗。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多维的时空组合是咏史怀古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诗人咏史怀古,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有无限伸展的容量,在古代与当今中进行自由切换。从当今遥想往昔的景象,“前不见古人”,从当代难测未来,“后不见来者”。这是跨越历史的空间切割,既有时间的跨度,又有空间的对比转换。从时间上写生不逢时,人生是短暂的;从空间角度感到自己渺小,孤独至极。全诗慷慨悲壮,这正是咏史怀古诗独有的艺术特质。
四、诗之取胜,途径独特: 此诗以气势取胜。有以辞藻取胜的,有以神韵取胜的,有以意境取胜的,有以气势取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这首诗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得到艺术的享受。《修竹篇序》用这几句话评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正合适。陈子昂和初唐四杰都不满意梁陈以来流行的宫体诗,都试图开创新的诗风。四杰的方法是改造它,试着从宫体诗里蜕变出一种新的诗歌。陈子昂则是根本抛弃了它,直接继承建安风骨的传统。所以他写诗不肯堆积辞藻,也不大讲究对偶和声律,而是追求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
五、谋篇方面:结构严谨、自然。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六、在用辞方面:朴质凝练、通俗易懂。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此诗语言朴质、凝练,通俗易懂、易读,几近口语化,却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前三句是蓄势,第四句是感情,于处戛然而止,使全诗充满慷慨悲凉的格调,发人深思,引人共鸣。
七、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范文6
关键词:古典诗词 翻译 意境
中图分类号: G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23-02
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对译,要准确完整传达原诗词的含义;同时更是文化的传递,译文应传达原文蕴含的思想内容,向读者展示原诗歌优美的意境。而中国古典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词藻,多变的句子,优美的韵律,有的甚至引经据典,涉猎广博。如何在译文中进行意境再造,尽量做到翻译对等,是本文重点探索的问题。
1 深入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对译,也是文化的传递和再现。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需要对原文的创作背景乃至作者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都有较为深入地了解,才能够做到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同时真实再现原文意境。
例1:唐代诗人寒山在一首自传诗中写到“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美国诗人、学者施耐德将其译为:“When men see Han Shan, they all say he is crazy and not much to look at―dressed in rags and hides” 寒山原诗通俗直白,施耐德译文极为简实,力求重现寒山不拘小节,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
寒山出身官宦人家,却因多次科举不中遁入空门。诗作在当时不被世人接受,直到现代才逐渐受到世人推崇。其诗作中常寄托着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知音的渴求。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有突出体现:“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例2:南唐后主李煜代表作《虞美人》中写到:“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经历国破,被俘,投降等一系列遭遇。了解他的生平,将这句词译为“On the balcony last night,again an east wind, the moon was so bright, I couldn't bear to look toward my old kingdom.”采用第一人称译法,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入感受词人创作时的悲痛情绪。
2 营造原诗音律美
诗歌意境再造体现在保留原诗形式上的美感。我国古诗翻译大家翁显良先生认为诗歌英译要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这本色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文的意象,不一定模仿原文章法字法句法。
例1:翁显良先生所译初唐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译文:
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have been-I see them not
Men there will be-I see them not
The world goes on, world without end
But here and now, alone I stand-in tears
译文中三次出现“I see them not”,巧妙运用repetition(重复)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余音不绝的效果,增添音韵美,传递出苍凉、不平的心境。
再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译《登幽州台歌》为例:
On the tower of You Zhou
Where are the great men of the past
And where are those of future years
The sky and earth forever last
Here and now I alone shed tears
译文采用ABAB韵,符合原诗乐感,读来韵律感强,琅琅上口。
例2:唐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英译为: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s,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译文前两句分别以“sky”“lie”结尾,后两句分别以“hill”“still”结尾,押尾韵的修辞手法使译文读起来极有节奏感,最大程度保留原诗的音韵格律美感。不失为汉诗英译的佳作。
3 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英译中国古典诗歌既要正确理解和准确传达原诗的含义,又要保持诗歌的格律、音韵美感,甚至要传递诗歌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思想,是翻译中较难完成的。此外,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型、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翻译“不对等”“不可译”现象。因此,在翻译时灵活、准确运用翻译技巧,成为诗词翻译传情达意的有效方法。
例1:以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写到“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刘郎”指东汉时刘晨与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时遇到仙女,结成一段奇缘,而回家后就仙凡两隔,再也难以见面了。“蓬山”指海上仙山。原文借刘郎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难以见面的惆怅。然而译成英文时,很难在诗歌有限的文字中解释中国传统神话典故,因此译为“But far beyond my reach is the Enchanted Mountain,and you are on the other side, ten thousand peaks away.”译文略去“刘郎”的典故,直接以“you”来翻译,如同与心上人对话一般简明直接表达落寞和痛苦。
此翻译利用了翻译技巧中的减译法(又叫省译法),作用是略去一些无法翻译或难以交代清楚的内容,避免造成阅读障碍,使译文简练,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2: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中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为“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考虑到便于英语读者理解诗歌含义,译文中使用了增译法,增译了“drown his sad hours” “a cot amid…”,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在翻译时深入了解作者创造背景,译文营造原文音韵美,灵活适时使用增译法、省译法,甚至转译、意译等翻译技巧,有助于在译文中准确传达原文意境,帮助读者在理解原诗词内容同时感受优美的意境,力图做到翻译对等。
参考文献:
[1]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1.
[3]冯琰.小议许渊冲唐诗翻译技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汤菲菲.唐诗典故英译的审美再现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