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

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 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教学 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68-02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以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来临。它将极大改变传统的商品制造方式,并推动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从而改变就业的格局。而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学科自动化技术则是这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基石。与德国工业4.0相比,中国很多制造业还处于2.0、3.0阶段,其本质就是中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距德国企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出能够适应当今科技产业革命的高水平自动化人才,就成为了高职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毕业设计是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及作风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原有的教学资源显得严重不足,能够跟得上潮流的新技术的教育资源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逐年下滑,甚至社会上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建议。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设计,提高培养质量成为高职教改的难点之一。

一、高职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题目科学性不足。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以“互联网+”“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不断地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从而不断地改变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然而以往的高职毕业设计,过于强调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因此很多毕业设计题目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要么陈旧单一,重复率高。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下降,降低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势必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二)系统方案创新率低。首先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都会选择以前用过的或者相类似的题目,再者,所设计的系统方案也大都是书本上的翻版,缺少创新性的原创,而且重复率非常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会大打折扣。

(三)系统设计实用性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现场工作的实战经验,所以,在做系统设计时,要么操作不方便,要么安全性不够,要么与现场其他设备不匹配,要么性价比较低等,导致做出的系统设计往往脱离实际,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四)论文缺乏条理。首先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很少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往往缺乏整体布局,因而论文中经常出现结构不完整,内容颠三倒四,上下两段明显割裂开来,缺乏自然过渡,层次不明,看起来费力,论证不得力,缺乏逻辑性等缺点,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五)毕业答辩流于形式。由于每年扩招的学生不断地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地增大,所以找工作就成了学生们最重要的课题,因此,很多学校的毕业答辩就流于形式了,不仅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答辩也就成了走过场。不仅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而且无法准确衡量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对学校未来的就业也产生了很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进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全面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选题。学生可以将企业里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等科目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科目内容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题目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1)技术改造型:以PLC或DCS为控制核心的工业现场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2)产品开发型: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等装置产品的开发。(3)系统集成型:以PLC或DCS控制系统与以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的MES系统等集成系统。(4)实验研究型: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实验研究。由于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就是自己的实习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所以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指导。虽然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已经在学校学习过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但是由于自动化学科的自身特点,使它能够在不同行业内与不同的专业技术相融合,比如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液压技术、机械、数据库等技术相互融合,因此,就需要从企业里的技术人员或者专业人士中聘请为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其相关专业或者行业知识的技术指导。不仅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设计漏洞等缺陷,大大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实用性。

(三)加大对实验装置的经费投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装置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让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跟得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就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实验装置的引进。通过对新实验装置的引入,既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技术水平,还能够让做毕业设计的学生有了一个充分的展示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构想与才华在这个平台上充分的发挥,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毕业设计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验不断地提高与升华。

(四)加强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因此要想写好毕业论文不仅需要前期的技术工作的积累,还涉及组织材料等相关写作技巧等知识。所以,学生可以从企业里的技术报告、技术方案、技术总结等各个方面入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初期,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论文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初稿完成后,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内容、逻辑、语句、格式等方面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深入企业开展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是衡量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也只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才具有实用价值,才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将企业里的技术专家与学校内的专业老师组合成的答辩专家,能够更加全面地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通过企业里的技术专家现场出题,可以有效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全面专业的建议,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最快的成长。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此类答辩发现适合自己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就业。

总之,毕业设计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能够为我国的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红霞,贾丰春,郑舒.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李晓凤.关于高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消费电子,2013(4)

[3]黄永文,王海燕,葛继科.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7)

[4]徐丽玉,邓嘉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5(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YB2014497)

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范文2

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高职单片机目前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即使是在就业的时候,此专业人才需求量也特别大,尤其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维护等岗位。所以,在我们一些专业,如自动化、计算机、机制等,都把这一专业当做重点课程来教。这门课程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而且理论知识都需要死记硬背,很不好懂,但是如果与实践相结合的话,学以致用,那才能学好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与其他学科也有很紧密的联系,如电路、模拟电子、传感器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坚决不能用生搬硬套课本知识的办法来教学,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单片机的特色改革,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技术,并且成为真正的单片机技能型人才。

一、在单片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了单片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真正教会学生这些东西呢?一般来说,对于教师教授课程并不是什么问题,从CPU到I/O,从硬件到软件,头头是道。但是一提到用它来开发新产品,就没多少能动手的了。从我校近几年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的确是这样。在一些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个课题,都想做单片机应用类的,如有关单片机的温度控制、调速控制、数据采集系统等。

这些学生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通过查资料,自己钻研,也都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而且也很优秀,但是真正能做出来实物的,几乎就没有几个人。换一句话说,学生确实是掌握了这门专业的知识,但是同时又脱离了实际生产。这样的学生又怎么能成为专业类人才?又怎么能在社会立足呢?

原始的单片机教材,编写的都是单片机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这样的教材虽然非常详细,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我们的专科生来说,是有些不太合适的。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于专科生来说,主要目的是就业,我们教授学生主要是技能的提高,所以只需重点教授学生有关单片机的应用即可,不需花费大量时间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2.学生普遍的对抽象知识不感兴趣,所以在给学生讲课时,不应长篇大论的讲授知识,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一步一步,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3.课本上的知识是传统知识,是多年不曾改变的,甚至于有些内容已经严重脱离了实际,与当前实际生产不同,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电路。

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学校在教授学生时,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非常严重。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此专业的长期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条原因:

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上的错误。一些教师认为,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然后再上几节实验课,就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也把这门学科当做与其他科目一样进行教学,却不知单片机的教学与其他完全不同,尤其需要注重实践经验的培养,完全不是通过几节实验课就能掌握单片机的。

其次,是学校设备的不足。一些学校能够让学生上几节实验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让学生进行单片机的应用训练以及尝试生产开发产品。

最后,是师资的缺乏,不少教授单片机课程的教师,自己都没有真正开发过此类产品,更别说教授学生学习此项技能,掌握相关能力了。

上面这些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限制了学生在单片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对于我们所教授的专科学生,重点即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及实践

教师在讲课之初,应该认真把握好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方式,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要从头到尾地一味讲解理论知识,而应该从一开始先把单片机的开发流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真了解这一系统,并给同学观看一些简单的电路如灯管控制器,让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软件进行程序操作,编译调试等,并观察实际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的了解到开发应用的具体程序,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这一课程的顺利教学。因为单片机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等特点,所以传统的那些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安排都已经不再适用了,我们必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先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等学生掌握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才会教授学生应用开发等内容,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仅是记住了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并未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一些项目式编写的教材,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融于实际电路,也能更好掌握单片机的典型应用。

其次,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知道都是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一点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改革以后的课程安排中,教师应该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等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在教学项目中贯穿枯燥的理论知识。

最后,是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单片机这门课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不能单纯地靠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还应该看到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保恩.高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2,10(02):43-44

电气自动化专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广西;职业教育;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黄明光,浙江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教授,浙江大学博士,浙江杭州310023;潘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硕士,广西桂林54150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2-0167-04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进一步分析广西职业教育的成就及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对加速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广西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种:

1 教学-科研-基层型。这是广西农业类高职院校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与少数民族地区合作,学院在贫困地区建立教学与科研成果推广基地,为基层提供教育、科技服务而形成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模式。广西农业类高职院校有较长办学历史,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65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广西农业学校创办于1942年,广西生态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广西林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

2 教学-科研-企业型。广西工业类高职院校利用其行业与地域优势,与行业和地方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模式。比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柳钢职工开设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同时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先后完成柳钢薄板厂轧机压下装置微机控制系统开发、机修厂中频炉可控硅控制系统改造等技术项目,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实训-科研-生产型。这是高职院校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良好设备和设施,承担企业外协零部件加工,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双重功能,形成“以产养学、以产促研”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4 实训-科研-产业型。高职院校依托各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创办相应的产业经济实体,在为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研究提供用武之地和学生专业生产实践提供场地和环境的同时,为学院创造可观经济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搞活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二、广西职业教育的成就及面临困难与对策

(一)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步成就

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基本上和全国同步。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6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立建制院校26所,共招生8.56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600%,占2004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8.10万人的26.90%,占全区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44.14万人的17.13%。目前,广西共有高等职业学院26所,分布在南宁、桂林、柳州、北海、贵港和河池市,开设专业466个。涌现了一些进入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进行列的院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重点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到2006年12月全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104.18万元,教学行政用房总值110.42万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651.1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33.667万平方米,图书总册数522.23万册,教学用计算机总台数9532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总座数为13374个。2001―2004年广西共培养了高职毕业生24460人,统计至2004年9月1日,总就业数为18077人,总体就业率为73.90%。值得一提的是,广西2004年高职毕业生为12136人,就业人数为11018人,就业率为90.8%。2005年12月,广西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决定,自治区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增加4亿元资金,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好“振兴职业教育九大工程”。

(二)制约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分析

1 广西工业经济的相对落后,是众多原因中之主要原因

(1)广西工业现状

广西工业是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工业发展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从解放前109家工业企业、总产值23亿元,发展到今天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总产值达3800亿元,增加值达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1.5%,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44.7%,平均每年提高5.1个百分点,分别比第一、三产业高33.7和7.8个百分点,工业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机械(汽车)、轻工、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制糖、电力等8个传统产业优势初步显现,各产业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00亿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自从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提出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以来,广西工业发展战略定位清晰,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2)制约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工业自主增长能力弱。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比公有制经济发展快,但总的规模偏小。2003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非国有及控股和集体企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9.6%,比全国低16.2个百分点,比广东、福建、浙江分别低38.1、34.2和41.9个百分点。表明广西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发达省份。从资本构成看,国家资本比重过高,非国有资本比重小。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中,广西国家资本高达5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7个百分点,比浙江、福建、广东分别高44.6、37.9和42.5个百分点。目前,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左右,比广东低13个百分点,比浙江低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比较小。

其二,广西煤、油长期依靠外来进口。工业发展受资源的约束,80%的煤炭、铁矿石以及90%的化工原料、铜资源依赖外省进口,90%以上的油品需要从省外调入。电力方面,2004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

其三,工业科技落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广西工业科技落后、能耗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工业发展面临生态保护的压力。广西工业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

2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一般均由中专升格而成,故

目前拨款标准仍按升格前中专办学经费标准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普通本专科院校生均定额标准少近3000元,目前高职院校的财政预算内经费多为“人头”经费,用于学校基本建设或实验室建设的专项几乎没有。而高职院校由于实践教学比重大,其年生均教育成本高于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近一半的经费缺口需要学校自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困扰和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 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是既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动手能力,又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而现状是,由于职业院校属于事业单位,而自治区财政又比较困难,因此,事业单位编制受到严格控制,致使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难以调入职业院校任教。

三、广西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职业教育学校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1 高职院校分布地区的不平衡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市,主要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职业学院、建设技术学院、机电职业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等九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而梧州、贺州、百色、钦州等地级市至今还没有建立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2 中等职业学校分布地域的不平衡

广西第一批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共计198所。其中校址在南宁市的有50所,近三分之一。崇左市有26所,柳州市有16所,来宾市14所,桂林市12所,百色市20所,河池市14所,玉林市10所,钦州市12所,而梧州市、贺州市、北海市、贵港各市仅两所中等学校。柳州市是广西的工业大市,但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却比不上南宁市、百色市。

(二)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的不平衡性

这里的不平衡有两层含义:一是区内的不平衡;二是国内的不平衡。首先讲区内的不平衡。当前广西的中等职业学校99%为公办,而高等职业学院民办的数量较少。目前,在广西十余所高职院校中,有南宁残疾人职业学院、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校、广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桂林山水职业学院、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北海宏源足球职业学院等八所职业学院为民办。而198所第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为公办。其次讲国内的不平衡。在广西民办高等职业学院中,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校较有代表性,它是由英国英华国际教育集团投资创建,是西南地区最具有国际化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广西民办高职学院的数量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以山东省为例,全省共有民办职业学院12所,其中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有四个校区,是最规范且规模最大的一所。其次,上海有杉达学院、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民办高职院校,河北省有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广东省有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学院等10所。其中有九所以上的省有江苏、陕西两省,有7所民办高职院校的是湖北、浙江两省。

四、发展广西职业教育的对策

(一)创建适合区情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综合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有下列四种设计:

一是“企业本位模式”。即由大型企业创办职业学校,通过非全日制的灵活的短期培训,为企业职工提供技术教育。如果广西采用这种模式,很难实行。因为广西区内经济实力强的企业不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广西区内属于500强的企业仅有五家,广西柳州的钢铁(集团)公司(销售或营业年收入1573440元);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1293751元);上海汽车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112211元);广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563581元);广西卷烟总厂(533127元)。除此之外,平果铝业公司、柳州铁路公司也较有实力。从目前情况看,这几家大企业并没有投资开办职业技术学校。

二是“学校本位模式”。学校是办学的主体,教育形式是全日制,办学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专业人才。当前广西绝大多数中高职业院校都属于这一模式。

三是“社会主体办学模式”。政府或私人团体是办学的主体。对广西而言,许多职业教育学术论文都批评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经费不够,造成广西许多高职院校采用社会集资或银行贷款形式筹集资金,难以承担沉重的学费,广西平均有30%的学生交不起学费。对私人办学,政府应采取捐资、入股等多种优惠政策,以鼓励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

四是“教学-研-企业综合模式”。综合模式有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的典型特征。美国的小区学院、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等属于这种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是最典型的“学校一企业综合模式”,受教育者以学生和学徒工双重身份分别在学校和企业接受教育和实训,综合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方面职能的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等,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从广西目前已有的一些职业学校办学的实践分析,广西的职业教育比较适合用这一模式。例如,柳州职业学院利用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的地域优势,与柳州市众多大中型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关系,承担企业培训任务,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工作。该院根据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生产需要,与企业合作开设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企业提供生源、生产实训场地。该院为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柳州特种汽车厂、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柳汽福臻模具公司等企业开设冲压工、钳工、电焊工、天车工、铣工、冷作工、数控车工等十个工种的中、高级工培训班,培训人数近2000人次。经过培训后的企业员工,回到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大大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二)尽快改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当前广西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互补性较差。如经济管理类、数控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会计等专业几乎每校都开设。有些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等,其内涵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像市场营销,需要的是有技术背景的,既能营销又能从事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会计专业也是如此,既能进行电算化操作又能维护网络的毕业生总是供不应求。汽车维修与测试技术则急需培养大批既懂机又懂电,还会动手维修和维护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因为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用人上想尽量少用人多办事。也就是说,从大类上说都是一个专业,可是具体到专业的内在技术含量,不同的学院间可能有相当大的距离。2003年,广西高职教育第一产业专业26个布点中,具有农业产业一体化性质的专业仅有6个,生态性质的仅有2个,第一产业农业产业一体化性质的专业数量

不足,跟不上广西今后第一产业需求生态型、产业一体化人才实际。第二产业中水利水电建筑、矿冶、电力等专业数量少,海洋生化、石化、冶金、林纸、食品等方面专业欠缺。第三产业中涉外旅游、贸易、法律、会计、税收、谈判等专业设置多,而软件工程、房产评估、物流管理、应用电器维修、餐饮管理等专业设置不足。

2005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共设有高职高专专业248种949个。广西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虽然基本摆脱了闭门造车式的框架,开始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使得广西与东盟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国际往来越来越活跃,熟悉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是企业需求的热点,所以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国际会计、涉外文秘、涉外商务法律等专业纷纷开设。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开始专业调整,如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高职专业设置,面向制造业中的核心产业设置了数控、机械、汽车等专业;面向制造业关联产业设置了制冷、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面向附加产业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还设置了两年制的数控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紧缺人才。但是,从总体上看,专业设置的“一窝蜂”现象还明显存在,对于市场的分析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趋同现象。

(三)以经济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当前,广西的产业发展状况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品研制开发、信息咨询、生产管理、金融保险、证券服务、售后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由于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基本形成了南、北、钦、防沿海的食品加工、机电、石化、海洋生化工业;柳州、桂林、桂中以及桂东北地区以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冶金和化学医药工业;梧州、玉林等桂东、桂东南地区的轻化、林化工业;桂西、桂北地区的矿产、林产和电力工业;沿边地区的出口加工业等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工业区域布局。第一产业种养科学化,农产品向深加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先后建成的南宁、桂林、柳州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一批以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海洋生物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广西的各种产业呈现向科技含量方向发展的趋势。

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紧紧围绕广西“科教兴桂”战略,坚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坚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广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教育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钱民辉,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