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会计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20
一、美英澳会计教育的特点分析
1 美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美国是会计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会计教育非常重视会计入门教育。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EC在1992年6月公布的《会计教育状况公报》中强调第一门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建议各大学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之前,应开设一门对会计学做总体介绍的课程,名称可以叫《会计学导论》它主要介绍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 投资人和政府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会计入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也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奠定了基础。在美国,会计教育界必须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 会计职业界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能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给会计教育界,并不定期地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因此,美国会计教育总能培养出符合会计职业界要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2 英国会计教育的特点
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在会计教育方面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 英国会计专业都会在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规定的质量框架下,围绕着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4 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英国会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分为:讲授、辅导、研讨三块。 课堂“讲授”一般分专题进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 30%的课程内容。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各专题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大部分参考资料必须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学生课下需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做项目。“辅导”课人数较少 一般是辅导员单独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进行辅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内容集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辅导正在做的作业和讲评已经完成的作业。“研讨” 是课堂讨论。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
3澳大利亚会计教育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会计课堂教学活动也有三大模块组成,即“授课”、“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堂练习与辅导”。“授课”时讲授课程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及其内在联系;同时还针对课本、规定的阅读材料或案例中所涉及的焦点问题进行讲解,做出相应评价;有时还播放录像片或媒体中的各种资料补充说明理论问题或实务与技术问题,并将授课内容与其他学习资料整合起来。“小组讨论与辅导”是学生的必修项目,讨论人数不超过 20人。其目的是配合授课时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与辅导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学习, 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活动。它强调分享思想、讨论问题和促进相互理解。根据授课的进度与内容,每周都布置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这些问题和活动上传至网页或列示在课程计划的表格中。学生们必须在“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前完成所有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各准备一份答案,按时交给辅导老师,这些问题将在小组讨论与辅导中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与辅导”与“授课”方式相比更多地强调了教与学中的“学”。教师在课堂中除讲解相关问题外,主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与问题展开讨论,做出解释与评述。 “课堂练习与辅导”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以掌握会计技术方面的分析与应用方法。
(一)专业发展定位不准确 我国现行高职会计教育仍然沿用本科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没有对专业、社会需求进行分析,发展定位不准,职业性和专门性不强,缺乏针对性;思路不清,培养模式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现有会计教育无法突出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在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难以培养出操作技能强、理论过硬和实务操作水平高的毕业生。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定位不准确,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学生学习三年,一般校外实习在半年以上,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足两年半,而会计教育仍存在传统大专办学理念,公共基础课面面俱到,忽略了高职教育应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层次教育理念,没有从高职会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需求出发。
(三)教学方式方法落后 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依然沿袭中职或普通专科会计教学的传统,无法实现会计教育应有的培养目标。大多数教师仍以陈旧的教学方法为主,单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缺乏兴趣和耐心。
(四)实验实训体系层次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会计专业,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这与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忽视了试验实训体系,在这方面投入甚少,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实训和少量的电算化模拟操作,不仅在模拟实训的时间上不合理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另外实训的内容单一,仅侧重于工业企业日常核算的处理。
三 国外教育对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启示
1 根据市场需求确立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我国并没有达成统一权威的认识。根据美国的经验,会计教育目标的制定应由会计教育界和会计职业界共同协商完成,会计教育界应根据会计职业界提供的需求信息,来订立会计教育的目标。由于我国会计职业团体的影响力弱,很少参与会计教育的研究,没有对会计教育状况进行评估的权利,会计教育目标基本上是由教育界凭自己的感觉单方面制定的 因此,我国应鼓励会计职业界积极参与会计教育的研究,经常向学校提供会计人才的需求信息,疏通会计教育界和职业界的联系渠道,制定出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
围绕职业资格证书设置课程体系。我们已经知道:美国早期会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英国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团体(如 ACCA )资格考试紧密挂钩。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可借鉴英美国家的经验,将会计理论教育定位于会计资格证书的培训,如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并为学生将来完成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做准备。简言之,高职会计教育应围绕职业资格证书来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随着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学生会计实践技能的培训
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会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英国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一般是聘请会计职业界的专家来讲授,他们的讲课贴近实际,讲解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可以迅速拉近学校教育与会计实务的距离。目前我国推行的工学结合与英国的做法很类似,让会计学生直接进入生产企业财会部门实习,直接向企业会计人员学习会计实务知识和工作技能,逐步完成由学生到会计职业人员的转变。
4 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在国外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会计案例分析不是简单地来证实某种观点的对错,重要的是提高分析与决策水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对案例提出的问题,展现的矛盾或冲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等等。由学习者独立思考把实际情况与有关理论模式和知识联系起来 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陈.美英会计本科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 2010,(03) (下): 152- 153.
[2]孙晓玲.澳大利亚大学会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4,(08): 66- 70.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2
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高职会计教学改革都是高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高职会计教学质量与社会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高职院校及时做出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培养方案,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但要达到这些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学生发展实践要求,逐步改善现状。下面我们就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阶段性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一)高职会计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水平阶段,没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提升教学质量在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还不多,这时接受过高职教育的会计师在市场上还属于高素质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承担了大部分的会计职业工作。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素质会计人才开始大量流入市场,导致高职生源的素质降低,优势减弱。且高职院校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团队协作能力差、知识水平较低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当集中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及时跟进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根据企业、市场的要求制定教学方案,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需求市场,改变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师的看法。
(二)高职院校没有改进教学方式现在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对象是90后,旧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较多,社会上流行的信息量较多、较繁杂,学生极有可能被不良信息所吸引。高职院校应该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接受优良的教育。
(三)高职院校的教育缺乏实践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无论是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还是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首先注重的是应聘对象实践能力的高低。而在现今的高职教育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的灌输。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优势,无法与社会上其他毕业生竞争。
(四)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无法正确评价学生技能高职会计教学期末评估中,还是采用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笔试的考试内容较死板,只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的考核。容易使学生将重点放在课本上,忽略了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且因为教学课本与时展不同步,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进行社会体验,学习先进技能,最终使得学生出现毕业时拥有的技能较为单一,竞争力较弱的情况。而在期末笔试中,作弊、造假的现象十分常见,学生成绩不真实,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情况。笔试这种不科学的考核方式,在信息发展的时代,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二、高职院校在新时期应做出的会计培养改革措施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职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应当充分结合本校学生的发展实情,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增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我们就上文中提到的教学问题,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培养目标会计教学注重的实用性教学,学生光了解课本知识,而不进行实际操作,这是无法学到会计精髓的。学校应当通过市场调研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了解市场上对会计人才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实用性人才。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聘请优秀会计人才、会计事务所专家临校,指导教学,开展演讲,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之后,才能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树立目标使得一个人拥有追逐的动力,目标更是支撑个人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宣传培训,帮助学生制定精确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注重会计教学的实践性动手能力是评估一个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学校在进行会计培育中,要将实践与理论教导并举,既要注重理论课程又要积极开展实践学习。一般的职业院校一说到实践教学首先想到的是校外实践,但这种实践需要进行广泛组织,不仅开展难度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会浪费人力物力。除却校外教学,我们可以从校内实践入手,如开展相应的实训课程、组织小型的会计实践学习活动、开展小型会计比赛。多样化的教学不仅带动的学生学习气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方式,一些先进教学设备的引进,能充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如多媒体教学就能将图片、视频等信息直接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在会计教学课堂上,也有着多种教学软件,这些教学软件能直接的为学生传递信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建设高效课堂。
(四)发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考核对学生的重要性。传统的笔试考核,不仅不能让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而且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思路,僵化学生学习方式。职校在进行考核方式改革时,应当将实训计入考核的一部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平时授课时也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而职业素养作为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因此现阶段对于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应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调整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创建以职业素养为基本前提的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一、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国的会计教育理念中包含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效从业的基本保证,而善于自学则是提高会计人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持续动力,因此应切实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决定了其从业水平,关系到法律的遵守与维护,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会计人员首先要恪守的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钱、权利益面前不动摇立场,捍卫企业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要求,会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工作。
(二)注重知识的多样化
在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会计人员需要熟悉甚至精通相关行业的知识技术;在跨国企业中,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会使财务软件;此外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应更多地参与决策,这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管理、金融、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新技术、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会计人员面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的调整变化,这样才能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调整课程设置及体系,完善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素质培养、理论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基础课程中,第一要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应设置法学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第三应设置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这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课程,还要设置口语表达、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理解能力,第四应设置数学和哲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经济事务的处理。对于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
(一)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应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如会计核算基础、出纳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务软件应用、成本核算实务、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等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础素质课程
这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应开设经济数学、英语、形势与政策、道德建设、职业规划、法律基础、金融与经济学知识等知识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三)能力拓展课程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拓展课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商务礼仪、财经应用文写作、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
三、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是势在必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二)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
(三)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
作为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会计专业人才,同时又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美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4
[关键词]目标导向 高职会计教育 改革
具有从事财会职业资格的、能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型会计及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之所以大部分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徘徊在低薪水平,是因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实现。课程体系是目标实现的关键,教材是目标实现的工具,师资是目标实现的保证,教学方法是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教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深化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于高职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现实和理论截然不同。现实中,高职会计教育沿袭了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背离了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学生既学而不精,又缺乏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理论上,部分学者和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放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什么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高职会计教育不是专项培训,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完善理论课程,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高职会计教育应当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软件应用。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相辅相成,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审计理论与实务从监督的视角帮助学生体会账务处理务必真实、公允;会计软件应用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以上课程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开设的必要性。
(二)严抓校内模拟实习,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实习分为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即便是企业办学,也无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如果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的质量也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校内模拟实习。从实习资料、时间长短到实习的监督与评价都要认真对待,杜绝形式主义。只有严抓实习才能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三)拓展实习内容,衔接好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
目前,近乎全部的高职会计教育都安排了实习,但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的时间安排有待改善。在实习内容方面,有的学校仅安排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实习,这是不合理的。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也必须安排实习。在实习时间安排方面,有的学校实行“1+1+1”办学模式,的,即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第一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第三年在校外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实习模式值得商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论课程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学完,一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又过于枯燥,我们建议在开始理论课程的同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实习,在所有课程开设完后,进行综合实习,这样既可以趁热打铁,又不过于枯燥。
二、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目标实现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会计教材不仅仅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减,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能力相适应。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对口教材”,但这些教材名不符其实,理论有余,实用不足。高职会计教育可以参考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以确保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高职会计的教材应当体现实用性。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几乎成一边倒的趋势,认为应当打破学科体系,整合高职会计教材。前已述及,每一门主干课程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材有着明显的缺陷,以岗定需只能是饮鸩止渴。目标导向的教材改革应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编写教材,简化理论、突出实用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需求要低,理解能力也较差。高职会计教育的教材完全由学者来编写,难免学术味道太浓,完全由实务工作者来编写也不现实,虽然突出了实用性,但教材内容的书面化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论基础。因此,高职会计教材的编写应该由学者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企业的财务总监等实务工作者一起完成,这样的教材理论适度,应用性强,既满足了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理顺课程间的关系,防止重复教学
高职教育的学制是三年,加之又有较长的实习期,与本科教育相比,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要短很多,因此,有必要理顺课程间的关系,防止过多的重复教学以节省时间。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为例,基础会计中的经济业务核算和财务报告章节在财务会计中也会讲解,并且更为详细,因此,有必要将这部分内容整合到财务会计中,基础会计主要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及方法,为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师资力量的改革
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和一定比例的“双师”教师是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保证。现实中,高职院校中无论专任教师的数量还是“双师”教师的比例都存在一些不足。在数量方面,由于会计就业面比较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增加了对会计专任教师的需求,而高职院校提供的薪酬比企业或银行低,比民办本科院校也低,导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愿意选择去高职院校任教,这样以来高职会计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多数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成了上课机器,这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在结构方面,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由于缺乏经验,授课时偏重理论讲解,讲授专业理论课程还勉强可以,如果指导实训课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双师”教师比例偏低。目标导向的专业教师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资源共享,增加专任教师数量
高职院校年年招聘教师,年年落空,如前所述,一个重要原因是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另辟蹊径,与当地本科院校资源共享。目前,有高职办学的地方一般都有本科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对较少,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师资源,聘请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只需支付一定的课时费。这样以来,增加了专任教师的数量,缓解了教学压力,也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另外,也可以聘请本科院校已经退休的教师,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当然,要注意考核兼职教师的能力,并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二)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聘任兼职教师可以缓解理论课程的教学压力,但没有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无法满足实训课程的需要。目前,既有学历又有经验的会计人才对薪酬的要求更高,一般不愿意选择去高职院校担任专职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以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为主,外引为辅。关于内培模式,目前通用的做法是“顶岗实习”,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实习的身份去任何单位都可能做不到真正的顶岗,这样也就无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因此,可以考虑让教师以求职者的身份去应聘工作岗位,锻炼一至两年,然后再回到教学岗位,锻炼期间学校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能力的学校自办会计咨询公司或记账公司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收入。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种,无可争议,只要严把质量关,杜绝形式主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理论课程。在教学模式层面,填鸭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育也不例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可谓是口诛笔伐,认为应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教学工具层面,部分学者和高职教育者认为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擦成为过去时,应该以计算机、投影仪为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但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不能身临其境是多媒体教学的短板。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辅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全面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不现实,应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辅,以提升教学效果。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复杂的业务的分析处理等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对一些问题设障立疑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有些课程还可以结合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通过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在会计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常用的账、证、表,一改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也有其弊端,授课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多,特别是涉及到推导、分析或复杂的业务处理如果仅用课件演示,学生难以理解。板书虽然费时费力,但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动手书写,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对于一般的知识点,可以事先做好电子课件,以节约时间,涉及到推导、分析或复杂的业务处理等内容需要辅以板书讲解。
参考文献:
[1] 戴 波. 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5,(5)
[2] 关致尧. 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 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 李立新. 财务会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J]. 职教论谈,2004,(2)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5
关键词:教师团队建设;高职;会计;沟通交流及时性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报考热情日渐增长。而会计专业重能力多于重文凭的现状,相对于理论更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相比高职院校其他专业,会计专业显得更具有优势。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依照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教学质量无法提高。这就对高职教育加速改进教学方式、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如何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希望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
一、建设教学团队的意义
建设教学团队将立足于专业,根据专业本身的特点和核心目标组成一个能力互补的教师团队。由于会计相关政策的更新度较高,对于会计教师而言,专业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探索效果往往微乎其微。此时教学团队能建立一个相互学习督促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想要完成从“新老师”向“老老师”、从“年轻教师”向“骨干教师”的成长转型,必须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讨教。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注重实训操作能力的培养,然专职教师在实践方面存在与实际脱轨、案例教学等能力不足的情况,而兼职教师则存在教学水平有限等问题。教学团队的构成在结合选择时考虑到了以上几个问题,在打造教学团队的过程中,力求建立一个老中青、专兼结合的能力互补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团队。力求在这个集体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团队建设贡献自己的能力。力求打造一个能够为团队教师成员提供沟通学习的环境。在通过团队教师的学习沟通讨论、教学竞赛中学习体会他人的教学技巧,完善教师个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个人及团队的教学能力,也能为高职院校的改革课程提供可供参考的范本。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团队建设结构的合理性
现阶段会计专业团队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数量多,教师的工作量大,很多教师缺少去企业中顶岗锻炼的机会,导致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缺少提高机会。试问教师实践技能不高如何能教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呢?二是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往往任务多工资高,再加上上班时间固定,企业不允许职工兼职等原因,学校想要聘请优秀的会计工作者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导致兼职教师难求。
(二)教师团队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在外很难聘请到足量的高质外聘教师,在内专职教师为面对多样化教学环境、更新速度极快的知识,更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自身以及团队的形成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团队建设内部沟通的及时性
除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外,研究相关的教育课题、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也都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事项。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上课时间的不一致的特殊性。导致教师团队并不能像一般工作者一样有大量的时间聚集在一起,平时的工作任务的传达多通过QQ、微信等多媒体的形式。每周虽有例会,但由于事务繁杂,多以上传下达的方式展开,极少有机会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创新发展对策
(一)强化实训操作与项目指导,分阶段有目的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教师团队的建设应当加强学校与企业等优质社会资源的合作。针对初级职称的教师,支持通过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并鼓励到企业去实践。熟悉会计、审计、纳税等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提升实践操作技能。针对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尤其是具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教师。鼓励教师承接企业单位的课题研究。或者成立会计名师工作室,仅可能的在内部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针对企业的优秀会计人员,聘请来学校作为兼职教师,以实训教师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手工实训。同时也举办校内校外教师的经验交流会,增加高校教师与会计人员的接触机会,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二)灵活处理校企合作的方式
强化学校和企业的交流能保持学校活力,也能改善教师团队建设。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到企业实践,也可以灵活的将学校教师与企业工作者互换岗位,彼此的待遇不变。将交流沟通的方式深化为切身的体会,互相取长补短、互利双赢。
(三)形成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内部的交流
针对目前会计专业教师团队中交流不够及时等问题,在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打造打造共同的目标建设属于团队的精神口号,并且进行合理明确的任务分工安排。立足打造团队精神建立一个合作团体,形成友好和谐的共进步学习氛围。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要求更高,因此也要求高校加强人才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要拥有专业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朱磊娜,马殷春.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胡志华,吴松华,镇威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研究——以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为例.
[3]李津.国家级高职骨干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4]华坚.以专业教学团队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会计学科;高职会计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述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进行教学中按照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为基本原则,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教育方法与互联网手段的一种技术教育。其中利用到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人工智能手段、数字音像手段、通信电子技术、虚拟网络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等,不仅包括这些技术上的硬件软件还包括一定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应用,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2.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不足。(1)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有限经过一学段的学习,很多学生还不能够独立地进行最基本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例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对于现今流量表的分析就更加远了。为此学校方面也引进了一些仿真的教学软件供学生在实验课上进行模拟的仿真练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教学的仿真性与职业性,提高了学生对于会计工作的认识程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不少教学软件的设计比较陈旧,脱离了现行会计工作的现状,业务形式比较单一,偏离了会计职业的工作需要。(2)教学模式不灵活虽然不少教师已经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于在教室里通过传统的粉笔黑板教授同学们如何做会计分录,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缺乏经济商业活动与真实的社会实践经验,即使教师在口头上的讲述再好再详细,在这种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真正的实践可能都没有真正操作过银行对账单,所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难快速的满足工作需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不足的原因分析
1.设备设施管理方法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学校的管理方式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职业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管理中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没有突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在教学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构成体系,没有跟上教学发展的速度。例如部分学校为了降低对教育经费,利用现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兼职管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与教育设备,学校的这种安排不利于会计课程的教师及时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没有有效的发挥现代技术教育设施的作用。2.缺乏对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集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于一体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训的目的是增加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效率,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促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的进行,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技术教育进行会计教学的积极性,通过期末的考核体系对教师进行激励,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这样一套积极有效的考核体系。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注重硬件软件的建设。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一套完善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加强其建设工作,从而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教育。就硬件设施的建立而言,主要是指学校的校园网系统、会计软件开发系统、相关的会计培训系统以及应用系统和会计信息存储系统等。就软件设施而言,主要是指各种会计信息的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及其应用软件相关的教育技术等。现在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很多学校过于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对软件设施的建设比较忽视,这就造成了大量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学校方面必须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率。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会计教学中,应该鼓励会计教师及时关注并吸收会计职业教育理论的最新成就,同时加强编程能力和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严格遵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开发。为了促进这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校方面需要有计划地对会计教师加强现代教育和技术培训。首先,学校可以专门成立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点,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专业的教师开办现代教育和技术培训专业课程;第二,成立一个咨询组高层教授回答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第三,定期举办公开的会议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活动。在培训教师的这一环节中,主要是提高会计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加强考评机制的建立。对会计专业来说,尤其重要的是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评估制度,制定一套会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方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也方便对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在使用评价系统时既要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评估,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定期选出优秀会计教师进行表彰与鼓励,从而激励其他教师积极发展自己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会计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进行会计教学模式竞争,选拔教师和学生共同比较认可的会计教学模式,对其他教师形成激励和引导。
四、结语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引入现代教育手段,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所以,在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中应当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育资金努力建设现代教育设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对教师进行激励,提高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青华.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2]刘洁.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改革与应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