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免疫学论文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1

我们对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统一评估,根据他们的表现,指导教师对各方面的能力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打分:A代表优秀,B代表良好,C代表一般,D代表差。我们把每组A和B总和的百分比用来做最后的分析统计。

1.1查阅文献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篇核心文献,根据学生上交的文献查阅目录与核心文献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相关度≥16篇,代表优秀,查阅文献能力强,相关度≥12篇,代表良好,查阅文献能力尚可,相关度≥8篇,代表普通,查阅文献能力一般,相关度<8篇,代表差,查阅文献能力差。

1.2提出问题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提出的问题与核心问题的相关度判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相关度≥23个,代表优秀,提出问题能力强,相关度≥18个,代表良好,提出问题能力尚可,相关度≥12个,代表普通,提出问题能力一般,相关度<12个,代表差,提出问题能力差。

1.3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教师指定的30个核心问题,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能够正确回答核心问题的数目判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回答数目≥23个,代表优秀,解决问题能力强,正确回答数目≥18个,代表良好,解决问题能力尚可,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普通,解决问题能力一般,正确回答数目<12个,代表差,解决问题能力差。

1.4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所讨论病例,教师指定20个核心内容,以一个讨论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讨论小组结论与核心内容的相关度判断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相关度≥16个,代表优秀,归纳总结能力强,相关度≥12个,代表良好,归纳总结能力尚可,相关度≥8个,代表普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相关度<8个,代表差,归纳总结能力差。

2结果

普通班和PBL班学生之间查阅文献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比较结果见图1~4。结果显示PBL班学生在这四方面的能力均优于普通班学生。

3讨论

由于学生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不同。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和对课程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在小组进行病例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途径。这些学生在组间讨论时,表现积极,并能主动改进讨论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他们通常对讨论的问题认识深刻,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和前期查询的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有些同学仅从课堂表现就能发现在查阅文献阶段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不够踊跃,一直等待着被动获取知识。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每个单项能力的评估过程中,PBL教学方法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PBL教学的参与热情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自由讨论热烈,对教学工作也十分配合。这表明他们喜欢这种老师课堂讲授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学生对这种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也较强。然而,用考试成绩对PBL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是一种不科学的方式,因为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提高的是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问题本身的答案的关注度自然会下降,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怎样使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应用PBL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始终贯穿整个教育改革过程。而PBL教学模式之所以推进较慢的主要限制还在于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目前仍以考试分数、达标率为主的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在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模式只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在中国教育各阶段能够得以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就是需要一个客观、公正、有效的教学评估系统。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征求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书面反馈,并根据反馈情况随时调整授课的内容或者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其评估体系中也不可缺少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由于PBL教学模式主要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启发作用,因此应该在考试过程中采用部分新型试题,这些新题型主要集中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5]。在考试结束后,教研室对考试中各种题型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进行整体统计分析,总结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期在下一轮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倦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期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并不仅仅看中考试成绩,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架构的建立,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手段显得更加重要。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2008级护理18班和19班为实验班(组),2008级护理20班和21班为对照班(组),实验组106人,对照组为l09人,两组学生间入学成绩、平时成绩、年龄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陈慰峰主编的《医学免疫学》进行授课,授课时间、授课计划、授课教师均相同,实验组采用暴露思维过程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照组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2、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6份,收回l09份,调查结果见下表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案分析及期末考试成绩,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分析与体会

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理论及其方法学的生物医学科学,学科的内容抽象、更新快,与医学各学科的关系密切。免疫学与医学的任一学科结合即形成一门边缘学科,如与病理学结合为免疫病理学,与药理学结合为免疫药理学,与毒理学结合为免疫毒理学,类似的诸如感染免疫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血液免疫学、放射免疫学、神经免疫学、生殖免疫学,免疫学本身也已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化学、免疫生态学等[1,2],免疫学技术作为一种方法学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灵感,使他们能把这些意识和灵感带到即将或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之中。免疫学作为飞速发展的机能学科,其自身特点是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专业理论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义来解释定义,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要想教好免疫学,核心是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思路跟不上或出现思维上的误区,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对免疫学学习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学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93.10%的学生认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提高,94.8%学生认为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有提高;认为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占98.3%,认为对沟通能力和对自学能力分别为93.1%和96.5%。实验组病案分析成绩77.22±9.01,期末考试成绩79.64±8.20;对照组则分别为73.03±11.84和76.59±7.39,统计学有明显差异。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暴露思维过程教学方法是一条可行之路,值得深入探讨。

1)暴露教师的思维体现在:

①转变教学观念,综合实际情况分析学好教材。将免疫学知识、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代免疫学新进展、尤其是分子免疫学内容要适当的加入,学习新的免疫学知识。

②全面分析教材特点,用好教材。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各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一本为主,其他的教材可作为资料,在备课时作为参考。

③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实际,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④根据标准,理清概念,适当拓展教材的内的研究以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明确疾病的概念,利于同学掌握、理解和应用。

⑤部分内容过多、过细,少部分内容较偏、较难。因此,教学中应删繁就简、概括归纳,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重点讲授重要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力度和基础理论服务临床免疫学的力度。总之,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必须做到既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又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否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思维暴露体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学生学习兴趣。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教师本身要转变观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平台。

①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猜想,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良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有了兴趣,教学过程就有了动力及活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师生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课上,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十分重要,应该把该门课的学科性质、重点内容、教学目的等讲清楚。其中,应特别向学生强调学习这门课程后会有什么收获,这一点对成教学生尤为重要。

②在教学中还可运用类比法,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免疫的三大功能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将免疫系统比喻为国家的国防体系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如免疫防御――军队的作用,阻挡外敌入侵或把入侵者消灭并赶出国门;将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用于解释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理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轻松,消除了学生听说免疫学难学而产生的畏惧心理。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引起学生兴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③设计合理教学模式。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3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活动,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何等重要。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思维能力及学习目标等具体情况,我认为情景的创设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

一、创设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局限,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现在特别强调从生活中的化学汲取知识,教材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多结合生产、生活的知识,这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很好证明。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利于学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创设的情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隐含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在讲授盐类水解内容时,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纯碱为什么称之为碱,它到底有没有碱性?下面的问题就顺理成章,用pH试纸检验一下,就可以得到结论;为什么会有碱性,又会引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Na2CO3在溶液中的存在情况,从而得到盐类水解的实质。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探索。

三、创设的情景要结合学习的目标

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于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应指向明确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服务的,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偏离。一节课中情景的创设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度,如果只为创设情景而冲淡了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那是得不偿失的。情景的创设只要为新知识的引入和疑难问题的解决服务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去创设情景,这样既要保持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静态稳定性。 转贴于

根据化学教学的特殊情况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化学课堂的情景创设可以按以下四种途径来实现:

1. 通过实验来创设情景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繁多且较复杂,不易记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有效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既能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又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教学去体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生活来创设情景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发明发现故事等。现在不管是新教材要求,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化学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 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

化学学习,除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重视掌握基本规律。在掌握基本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拟情景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性,还可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充分联想,学生在角色效应的影响下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等,都可用于创设这样的学习情景。

4. 通过问题来创设情景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4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二、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三、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四、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五、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六、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七、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八、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九、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十、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十一、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十二、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5

1.1免费医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心灵上的慰藉与平衡也是一个问题。据了解,报考免费医学生批次的学生除因政策优惠、家境原因和高考分数相对较低之外,还有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亲友的鼓励才选择免费医学生的,他们入校后依然存在对免费医学教育政策了解不深入、对免费医学生的身份认同程度不高的现象。

1.2高校对免费医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足,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等环节存在与农村、基层实际情况脱节现象。对以扎根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为目标的免费医学生,对其教育也因紧密结合当前广大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实际情况,多开展或设置针对免费医学生职业发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课、免费政策宣讲课以及基层多发病和常见病的训练,使免费医学生学以致用,用到实处。

2素质教育背景下免费医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策略

2.1以典型带动一般,以精神锤炼意志,熏陶免费医学生扎根基层意识免费医学生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或者红色革命老区,对贫困和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和浓厚的感情,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将这些现实情况和革命精神融入到青年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当中,激发免费医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感,增进他们对基层和农村的感情。同时还可结合年度的“最美乡村医生”以及杰出基层校友行医故事,更有效地促进免费医学生奠定长期扎根基层的意识。

2.2确立目标,因材施教,提高免费医学生学习动力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特殊性,作为毕业后要服务扎根基层的他们来说,全科医生是一个基本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结合实际病例,在课堂上多对农村和基层多发病、常见病进行分析,使免费医学生更多了解农村和基层案例病因及准确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通过深入基层实践,访贫问苦,送医送药,让免费医学生明确医学生的责任,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

2.3关心关注学生,强化职业认同,促进免费医学生自我认同医疗卫生是一个崇高而且成就感很高的行业,也是一门与生命打交道的行业。在日常教育中,高校可以通过相关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第一课堂开展免费学生教育政策的宣讲,还可以通过实习见习等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等第二课堂以及心理咨询活动增进学生对医学和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的了解,强化免费医学生对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的信心。

2.4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开展情感教育,鼓励免费医学生感恩反哺免费医学生教育的开展,最重要以“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为目标,因此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以多形式的教师言传身教、基层医生的现身说法和周到的政策保障服务等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多了解基层和农村的疾苦,将对百姓的关爱内化为从业后的坚守,以实际行动反哺国家和社会对免费医学生的关照。

医学免疫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工作;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工作也更加重视。教师的备课工作不仅仅只是将教学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思考怎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

一、教师备课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1.复制已有的教学课件

备课工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步骤,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可是时间一久又会丧失新鲜感,会觉得十分疲惫,所以许多教师就将它当作一种很耗时间而又没有乐趣的无聊的劳作,在上课之前没有安心下来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只是在网络上复制已经有的教学课件,不管不顾地复制,也不想想这些教学课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虽然相同的教学文案能够学目的与练习,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是有一定好处的,可是在使用相同的教学文案的活动中也会出现错误,某些教师就会依靠整体的力量,变得更加懒惰,致使自己的教学技能落后,出现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不佳等情况。

2.过分依赖课本

很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只是重视课本中需要教学的重点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与经历,致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因缺乏教学经验而无法应对一些意外情况,师生之间就缺少了那份沟通。另外,因为太关注课本上的知识,教师不重视知识的开拓与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而备课的东西又枯燥单调,有些已脱离时代的发展了。此外,有的教师不仔细,在平常写字写得很不错,可是在备课活动中完全看不出来,字写得很乱。还有一些教师的备课很仓促,内容简单,毫无新意。许多教师在上完当天那节课后,就不管什么了,也没有对今天所传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许多教师的教后语只有简单的几句话,没有教学活动的优点与缺点,无法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工作的建议

1.仔细研究课本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知道哪些是重点,不仅要分清各个专题在课本中的位置,还要把握好每册之间的关系,做好章节的处理工作,仔细思考每册课本之间的关系,做到从整体上了解课本,进而确保备课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草》时,一定要仔细地钻研课本,对于不了解的生词一定要查找有关的教学信息,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枯”与“荣”的关系,不可以轻视。并且教师自己也要多多诵读课本,还要带着感情地去朗诵,才可以了解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思想。教师还应认真研究教材,在每个教学步骤中添加有趣的地方,对教学过程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是我们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另外,教师还要努力做好一节课的备份工作,查询资料,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对于语文课文的知识要保证非常熟悉,做好课堂练习的准备;还应正确地认识学生,设计好教学活动。在备课的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此,我们才可以确定教学工作。

2.要多储备语文内容

课堂教学的好坏和教师的知识积累是有联系的,所以,语文老师在准备教材课件的时候要查找很多教学资料,以更多地累积有用的教学材料,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可以仔细查找有关作者生前的事迹、写作的成就等等的教学材料,来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另外,还要仔细考虑怎样将这些教学东西传播给学生,让学生懂得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查找教学材料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也可以阅读有关的教学刊物等。

3.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备课的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学生个人的发展,争取备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准备备课工作的时候,教师还要预设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知道教学的主次,努力思考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挑选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例如,当教师在教学《笋芽儿》这篇文章的时候,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出示笋的图片,给大家看笋尖在哪儿,学生一个个指着笋尖所在的位置,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但让他们认识了什么是笋,也能让他们了解到生活中笋的芽是尖尖的生活常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将上课的知识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科学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跟着老师的思维去学习,才能够有效加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师进行有趣的沟通,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海旭.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02).

[2]赵亚红.加强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J].新课程:上,2012(07).

[3]张燕林.小议备课过程中的要素[J].人力资源管理,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