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1、课程教学的弹性定制
1.1弹性教学内容制定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不需要拘泥于课本结构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规划,反而可以根据互联网的特性进行弹性调节,将多种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如实际的Internet网络包含两个主要结构,一个是实现,另一个是应用。而在Internet的实现中又分为物理实现和逻辑实现两部分;应用则存在多种成熟应用方式以及多种新兴应用方式。每一种实现和应用中又包含了诸多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将教学内容整理成一个清晰的、层次分明的树,这样学生不仅会对计算机网络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还会多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2弹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应该进行弹性化改革。一方面,学生应该对课程做一定的预习和准备,无论是整理不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还是总结归纳问题,对提高教学效果都是有积极的帮助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课堂时间进行规划和分配,改变传统的“你教我听”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讨论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学习广度,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涵。
2、课程实践的弹性定制
课程实践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最核心的教学主体,因此在这门课程中实施弹性教学时必须将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实习等实践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环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引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首先,随着教育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大部分高校都具有能够满足教学实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实验题目落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实验内容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验环节中可以依照弹性教学的内涵选取或引入CCNA、CCNP中与社会关联较为密切的实验题目,或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其次,课程设计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度,只是按部就班的制定和完成一些较为容易实现,与课本教学内容没有较大差别的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本质在于激励学生对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老师沟通,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将多个相关内容进行串联和综合应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并不是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积淀以及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析,通过与学生讨论,扩大课程设计的内容,增强课程设计的弹性。再次,对于有能力的学校,教师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或邀请与本课程关系密切的从业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或他眼中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生动、更为真实的计算机网络认识。
3、课程考核的弹性定制
实行弹性考核方式更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消除学生只为应试而学习的心态。常规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由学生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两部分内容组成,但是这两部分内容并不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用水平。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客观性。若改变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将其做弹性化处理,按照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作用调整考核比重,增大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内容所占比例,甚至加入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等,让考核成绩更加客观、公平、真实。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摘要:本文在系统分析“网络设备管理”课程的专业地位、特点以及总结该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给出了详细的课程设计过程,最后以具体课堂案例说明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使之成为被简化了的、被压缩了的学科课程的翻版,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今天,进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重组课程体系,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已迫在眉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明确以工作岗位群,结合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初步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本专业设计的岗位群包括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和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那么,“网络设备管理”课程就是面向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工作岗位,完成一般中小企业组网工作任务所开设的核心技能课程。
“网络设备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的核心通信设备,即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常规配置方法、技术和命令。该课程主要特点:
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堂课学生都有操作和练习的内容。
设备管理技术复杂,概念难懂,术语多,需要一定理论知识。
全英文界面,需要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网络设备厂商很多,网络设备产品与型号多,技术发展快。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技能迁延能力。
自2004年开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开设了这门课程。其课程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在实际设备上或仿真网络环境中训练网络设备的配置、使用与管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克服英文障碍,通过联想日常生活事例,理解晦涩的网络设备技术术语。
总结“网络设备管理”前三轮教学实践经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即面对高职学生,突出技能训练,达到学习的目标。不足的是在学习目标中,强调能力目标的深度不够,而且能力一个个相对分散独立,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背景联系不紧密。学生就业后,还需要一个能将所学能力与工作岗位再融合的过程。
另外一方面,教学中还是注重原理的讲授,而忽视了符合工作中实际应用情景的技能训练。例如,在讲授三层交换机实现跨VLAN通信时,目前,国内所有的教材都是以计算机直接接上三层交换机为案例。这个案例对于完成三层交换机实现跨VLAN通信的原理的教学目标,非常合适。因此,这种案例与传统学科性知识的讲授是一致的。但实际应用中,绝对没有三层交换机接计算机的使用案例。实际情况是三层交换机要接二层交换机,并必须分别在二、三层交换机上作适当配置,才能使网络设备正常通信。那么,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案例。两者比较,明显后一个案例更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这就是本文开展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初衷。
多元智能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大多具有“形象思维”的智力特质:记忆力和符号识记能力差,而行动和模仿能力较强,喜好通过观察和动手学习。因此,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
无疑,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是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我院在总结本课程三轮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精神,大力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采用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观,重新设计“网络设备管理”课程。那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主要过程包括:
第一,搜集分析典型的中小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相关联的技能。经过慎重选择,我们确定了两项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一项是如图1所示的网吧组网的工作任务。该工作任务涵盖了所有与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相关的技能。另一项是银行的网络中心与各分支机构联网的工作任务。这项工作任务涵盖了所有与路由器配置与管理相关的技能。
第二,以培养完成上述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构建全新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实用课程内容。经过认真分析,确立“网络设备管理”课程的能力目标如下:
职业特定能力:
看懂与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能力
选择合理网络设备组建网络的能力
交换机端口常规配置能力
STP配置能力
VLAN配置能力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能力
路由器组网能力
路由器常用的二层广域网协议配置能力
路由器常用的动、静态路由配置能力
配置网络安全所需要的防火墙的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
一般电子设备的配置能力
具备书写工程技术文档的能力
应用英语的能力
核心能力:
安全规范操作能力。严格按照岗位安全规程配置网络设备
团结协作能力。共同协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培养相互帮助、服从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自我展示能力。讲述、说明、提问和回答网络管理配置与实施方案
自我学习能力。会利用图书馆和Internet资源获取解决网络设备管理问题的资料,并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问题。
第三,结合典型工作过程,以项目教学法和/或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对每堂课的教学项目或基本工作任务分为接收任务(分析网络管理需求)、计划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任务(操作步骤)、完成任务(测试和记录)和评估这几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学习过程与今后所要从事的岗位工作过程非常相似,甚至完全一样。这样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就没有一个技能再综合训练的过程,极大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第四,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操作练习,提问、学生作业、考勤、技能竞赛、考证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以此促进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就注重把技能学的更扎实。
3课堂案例
本文以讲授交换机配置的第一堂课为例,说明本课程设计前后这堂课讲述过程的差异。在新的课程设计以前,交换机配置的第一堂课是交换机的结构与功能。主要讲述过程包括交换机实物展示交换机功能介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交换机的分类几个概念和术语思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的操作学生练习评价结束。
这种课程设计方法的核心是注重知识逻辑的合理与完善,但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学生学了交换机的知识,例如交换机的分类知识,学生就会有疑问,这种知识会在网络设备管理中用到吗?如果用到,怎么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很少回答这些问题的。
表1是采用新的课程设计后的课堂组织方式与实施过程。表1清晰地反映了基本相同的教学内容,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能力的训练和理解难懂的专业知识。学生强烈感受到学习内容非常具体而不是空洞或抽象,降低了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困难程度。例如,前面所述交换机的分类知识,现在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用交换机组网,需要选择交换机,这里就真正用到了交换机分类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按照这种授课模式,高职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技能及知识。在课堂上,再配以多个实际工作小案例或工作经验,则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师生互动也比较踊跃,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4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各方面的条件作为保障,这包括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两方面内容,但这是我国在新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选择。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徐国庆. 什么是课程[J]. 职教论坛,2007,(4):1.
[3] 黄伟文,孟德欣.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 计算机教育,2007,(23):93-96.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课程设计;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营销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大学阶段只能获取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是在工作中不断补充学习取得的[1]。这表明,大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工作后海量的知识学习。2012年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2]。由此可见,如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探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新的网络营销方法,学生必须紧跟学科发展,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网络营销新方法。本课题从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出发,对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进行了细致分析,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努力提高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本课题从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设计、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设计和控制环节设计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设计
优秀的课程内容设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设计合理的课程案例和实践教学内容来配合课程内容的学习。若是案例过于复杂,内容难以理解,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较多,软件使用难度大,就会导致学生难以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失去自主学习的信心;反之,所设计的案例过于简单,实践教学内容极易实现,就会导致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达不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恰当的内容以及合适的实践软件,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精选案例
网络营销案例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和培养目标等因素。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例,案例可来源于互联网零售企业、网络游戏公司和传统企业建设网站所展开的搜索引擎优化案例,并且所应用的技术和方法应该是学生所熟悉或者容易理解的,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将很多精力浪费在难以了解的领域,掌握相关技术也更加容易。案例中涉及的关键词优化技术、页面布局设计规划和页面脚本的选择等相关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的时间和学生所拥有的技术基础。从实际的应用来看,网络营销中的搜索引擎优化案例较为复杂,技术复杂度较高,并且学生展开实践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查看优化效果,因此只适合技术基础较好、课程学时分配较多的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而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搜索引擎优化这一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安排详细的实践案例,安排介绍性的基本案例即可。
2.优化课程内容
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展开互联网营销活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深入研究一个企业在互联网上展开营销活动的案例,最终写出切实可行的网络营销规划及实施方案。内容设计上不仅要充分体现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要注重现实当中网络各种因素作用下营销效果的控制方法。这部分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模拟实验和具体实践来实施,并且该部分的实验和实践内容应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主学习来完成。
(1)基本理论知识应用的内容设计
网络营销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营销基础理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对比分析、网络营销常用工具和方法、网络平台营销和网络营销策划,具体如表1所示。
(2)基于软件模拟的实验项目设计
一些优秀教学模拟软件能够模拟现实交易当中的各种网络营销应用,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网络营销的各项具体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体的软件模拟实验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网上店铺在线装饰、网络销售管理、搜索引擎优化和企业内部管理四个具体操作业务,具体如表2所示。
(3)基于网络实践应用的内容设计
网络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除了开展必要的课程知识点训练和模拟实验,还必须积极展开具体的网络实践应用,如要求学生开设个人的博客(微博)和制作个人网站,并利用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和技能推广自己的博客(微博)和个人网站,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各种网络营销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设计
1.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网站
建设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网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学生在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各种知识,而没有任何教材能完全满足这一需要。虽然教材所缺知识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但是目前搜索引擎里的知识良莠不齐,学生又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往往会被网络中的错误信息所误导。因此,将课程相关的各种知识汇集起来,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网站是顺利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资源网站不仅要将课程的课件、教学要点和难点、实验项目和教学实践要求等教学资源放置在站点上,还需要将最新的网络案例及其分析、课程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扩展知识、权威的网络营销分析报告和国内外其他优秀的网络营销教学资源站点整合在网站上,以满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
2.自主学习指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培养才能获得不断的提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线下和线上辅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展开课程的自主学习。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课后单独辅导和网络营销教学网站的在线论坛以及教师博客等方式辅导学生,全面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让其最终能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3.提高教师课程辅导的积极性
在课程自主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答疑解惑的重要任务。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统一,而碰到问题时又会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向教师提问,这肯定会占用教师的课余时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大学生存在浮躁情绪,若教师不能及时答疑,他们就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付出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多的努力。为了能实现优质的教学效果,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参与课程辅导的积极性,例如可采取将网络教学辅导过程与教师的业绩挂钩,适当提高任课教师的收入等方式。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控制环节设计
1.教学目标控制
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前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在每个教学知识点和实验实践内容里必须明确具体的自主学习目标,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如:网络营销中的“第三方B2C平台营销”知识点,可在课程中设计明确目标——必须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如淘宝)上成功开设一家网上商店,并完成至少一笔交易。
2.自主学习过程控制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制定明确的任务完成时间表,通过对一个个时间节点的严格控制,督促学生按期完成教学任务。以网络营销中的“第三方B2C平台营销”知识点为例,在授课中安排2周时间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第一周注册并通过认证,拥有网上开店资格;第二周完成网上商店的开设,并应用各种方式宣传网店,实现销售。授课教师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一个固定时间会要求学生逐一汇报任务进度,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个教学任务划分为2-4个时间节点,让学生逐步完成,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自主学习效果评价及反思
完成具体课程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后,要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认真分析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得失,从而改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仍以网络营销中的“第三方B2C平台营销”为例,在授课时教师只讲在“淘宝网”开网店和推广产品的基本知识,具体的操作过程则要学生自主学习网站的帮助说明来完成。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为期2周的实验任务结束时,80%的学生圆满完成了任务,只有20%的学生完成不理想,课程会安排1课时的时间让完成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同时让完成不理想的学生分析未完成实验的原因,最后教师再进行该实验项目的教学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自主学习的得失,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齐园,张铁山,程正中.基于课程设计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以“投资分析课程”设计为例[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0,(12):39-42.
[2]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0L].http:///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07-03
Exploring Network Education Applications Course Design Plat-form based on Moodle//LIU Liyan, AN Heyi, GUO Zhongqi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features and benefits of the Moodle platform,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Network in Education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employs real-life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how network inquiry-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be designed in the Moodle platform
Key words moodle; network in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ing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Moodle作为一个简单轻便、相容性高、功能强大、技术门槛低的开源软件,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已逐步在网络教育中展示了一片新天地。在我国,Moodle平台在高校网络教育中使用得越来越广。对此,作为一个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习者,通过本文初步探究如何在Moodle平台下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本文主要是以宁夏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教育应用为例,探索如何把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融入Moodle平台中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1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程和学习管理系统众多,如Blackboard、webcT、Aiuto等课程管理系统。而在这些系统中,Moodle平台在课程管理系统工具中名列第一。在我国,Moodle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对Moodle平台的汉化翻译工作在国内已经于几年前完成,并且陆续出版关于Moodle课程设计的培训教材,有些省份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教师培训,其中培训内容就包括对于Moodle平台的使用。
2 Moodle环境下的课程设计原则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Moodle平台为基于网络开放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为网络探究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Moodle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指导,结合教学设计模式,遵照教学设计的逻辑步骤,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其次分析学习内容并确定学习的目标,再次选择学习资源及组织学习活动,最后评价反馈调整教学过程。
3 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整体构思
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网络教育应用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近年来网络教育和数字化学习受到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各级学校都已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校园网,但是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很多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网络教育发展,掌握必要的网络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
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整体构思 网络教育应用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以其学习内容新颖、理论知识前沿、实践技能部分实用性强而一直被学生所喜爱。本课程从网络教育的理论性开始,从网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育网络的基本类型、网络教育应用的界定、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构成等方面对网络教育应用的理论性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又以网络化教室的应用、校园网的教育应用、互联网的教育应用等专题的形式将理论性和实践性进行结合;最后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网络教育应用开发新技术对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进行展望。
作为网络教育应用课程实践部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就是学习搭建网络课程,学习课程管理系统、做好课程活动设计是完成实践内容的第一步。本文将本课程在Moodle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模块,分别是课程学习模块、资源模块、讨论模块、测验模块。又在课程学习模块和资源模块中分别设计八个主题,分别是网络教育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教育环境的构成、网络化教室的应用、校园网的教育应用、互联网的教育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教育应用开发新技术、网络教育应用实践。
4 基于Moodle平台下的网络教育应用课程设计
根据Moodle平台的功能优势和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特征,本文构建出在Moodle平台中学习活动设计的过程模式为: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认知工具的设计等;学习活动的设计,包括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协作活动的设计、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情境的设计 在Moodle环境下根据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
1)教学环境的设计。Moodle平台下的网络学习环境通常包括:适用于个别或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用于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地区性内联网络系统;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学系统。根据Moodle的功能特点以及以上的学习环境,本文设计出一个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在线学习环境,如图1所示。
2)教学资源的设计。根据Moodle的功能与特点以及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内容,课程教学资源主要可以包括文本资源、图形图像资源、音频资源、动画资源、视听教材和课件等。Moodle网络课程与教学资源关系如图2所示。
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者在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操作的总和。在Moodle中有各种学习活动模块,如聊天室、讨论区、Blog、Wiki等,本文根据Moodle平台各模块的特点与优势进行学习者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和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如图3所示。
1)学习者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者根据自己所确定的与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相关的学习主题,可以在资源模块中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料,并根据所提供的资料按需进行探究学习,并且在评价测验区进行自主测评以检验学习效果和反馈学习不足。例如,对网络教育应用课程中的网络教育基础知识以及网络教育环境的构成等理论知识,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资源区选择相应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该资源区有知识讲解文本、相应课件、精品课程视频和虚拟网络实验室的链接等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利用。
2)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由于Moodle平台支持平滑的、同步的文本交互,聊天窗口里包含个人图片,支持URL、嵌入HTML和图片等,并且所有的谈话都可以记录下来供日后查看,所以可以设计出协同、辩论、伙伴、角色扮演等协作学习的方式。如进行网络教育应用中网络教育应用开发技术章节的学习时,需要学习者进行讨论分享交流。该章节的学习完全可以采用协作学习活动进行学习,具体方式如表1所示。
3)指导性活动的设计。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习问题的设计者、资源海洋的导航者,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在Moodle平台的不同模块中都体现着指导作用。在交流互动区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进行不同教学目标的交代和教学资源的展示,学习者通过作业提交向教师进行学习活动成果的反馈。
学习评价设计 结合Moodle平台下该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和特点,进行基于Moodle平台下学习评价的设计。
1)形成性评价的设计。形成性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阶段和小组性评价阶段。诊断性评价阶段主要评价每一个学习者对于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情况,可以从Moodle平台获得包括学习者学习资源、视听教材和参与讨论的情况。小组讨论、互评的数据也可以作为组内学习情况的评价。最后,教师指导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评估。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企业培训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企业培训发展的历程看,可以明显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各不相同,比较发现,MOOC更可能实现企业培训高效、个性化的培训目标,更符合企业高效、及时、费用低廉、务实的需求。远程教育阶段:是企业培训和信息技术结合的第一个阶段,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制约,远程教育更多的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传播传统培训内容,落后的网速和乏善可陈的互动性使之始终处于传统面对面培训的陪衬地位。E-learning阶段:高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学习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在教育和企业培训领域出现了众多的网络学习平台,视频课件学习成为主体,但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技术的藩篱,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大量的视频课件和精品课程的使用效率低,学生普遍不感兴趣,无法实现教育培训目的。MOOC阶段:MOOC的出现为企业培训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MOOC技术为企业解决了长期以来在线培训的诸多难题,如面对面的培训规模小、培训受众数量有限、培训费用高、培训效果差等等。企业MOOC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学习方式多样化成为可能,如混合式培训打通线上、线下;翻转课堂+微课组合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难点和教学互动;移动(终端)学习使得学习者能够自主合理安排碎片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企业培训工作能够实现高效、经济和及时,企业MOOC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培训重要形式。
企业MOOC为实现人本主义教育培训理想提供可行之路
MOOC是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MOOC技术也因此包含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两方面。MOOC教育技术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的产物,在MOOC课程的三大核心组件――视频、互动、习题中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核心理念是运用教育技术实现课程设计,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社区等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主动学习的教育理想。
企业培训领域特别是大型企业大学不约而同地看到了MOOC在培训课程应用的美好前景,纷纷尝试在企业培训实践中引入MOOC理念,使得企业培训呈现出新气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纷纷投入网络培训建设,根据各自不同的项目特征和需求开发了具有MOOC理念(虽然可能并不冠以MOOC之名)的网络培训课程(课件),成为企业MOOC的领先实践者。但实践中,关于企业MOOC的界定、企业MOOC的特点、MOOC技术等问题,实践者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下面就以笔者参与的陕西省公司承担的国家电网网络大学课件开发实践为例进行讨论,梳理MOOC技术在企业培训课件开发中的经验和体会。
国家电网网络大学课程开发
2013年为了应对新技术、新环境、新的培训对象下的企业培训,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网络大学培训平台建设项目,经过2013、2014年两期建设已初具规模。陕西省公司在两期建设中承担了数十门网络课件的开发工作。笔者有幸参与了两年的陕西省公司网络大学课件开发工作,我们在课件开发实践中引入MOOC理念和技术,形成了一套以课程设计为核心的开发模式,坚持将课程设计贯穿始终。
企业MOOC教育技术的核心是课程设计
建立了一套基于MOOC课程设计为核心的开发模式(如图1所示)。
(1)开发流程以课程设计为起点。课件课程设计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课程设计前的调研:对课程受众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地域分布、学习习惯等因素进行调研,通过团队研讨、培训学习等形式进行分析。2)制订课件课程设计草案:由开发小组的专业负责人、课程设计人员共同制订课件内容框架和媒体呈现方式等课程要素的设计草案。
(2)组建了专业开发团队,实施专家团队评估+开发小组+制作团队运作模式,在课件开发小组中首次确立了课程设计师的重要地位(见图2)。
根据课件专业方向建立对应的开发小组,组长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能手担任,组员由课件课程设计人员、一线技师能手、组织协调人员组成。每一个课件分别由主要负责人+课程设计人员+其他专业辅助人员三部分组成,主要负责人和课程设计师合作负责确定课件学习对象、内容和脚本的编写,其他专业辅助人员辅助主创人员进行脚本的修改;课程设计师同时负责内容知识点的梳理和呈现形式设计。
课程设计师作为课程开发的灵魂人物在开发过程中起到贯穿始终的作用:首先,在课程开发之初,要进行课程培训对象调查和学习行为分析,确定培训对象基本特征等,如年龄、知识结构、学习特征,据此设计课件内容范围和初步的表现形式;其次,本着碎片化的原则确定各章节的内容;再次,在此基础上细化各章节知识点(或操作);最后,确定合适的多媒体表现形式。
(3)组织了学习型专业团队。在开发团队中,通过微信推送、培训班、研讨会、专家评审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团队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促进团队成员对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掌握。
内容框架设计上突出碎片化
这是MOOC大规模化特征在课件内容上的体现,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起点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目的。一是减少章节层级,章节之间逻辑关系尽可能松散,可以实现跳跃式学习。二是每个章节内部知识点尽可能完整。
课件设计强调体验感
第一,知识点的选取有侧重:不是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由易到难、逻辑严密的原则进行选择,而是立足于成人学习实用性的要求遴选,知识点不追求大而全,而是突出重点。理论内容结合陕西地区典型事例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实操内容突出经验介绍,淡化一般性知识介绍。操作流程讲解突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操作要点、容易犯的错误和解决方法。第二,课件呈现形式上强调直观、活泼。充分运用flash二维动画进行展示,增强设计感,提升课件制作的精致度。
企业培训面对的员工年龄层次差距大,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员工,他们号称是“网络原著民”,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其他年龄段的员工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本着效率和成本综合的原则,使用flash二维数码动画展示可以大大增强课件感染力。
结论和展望
通过在国家电网网络大学课件开发的实践,我们体会到,随着MOOC理念和技术在中国深入人心,面对新一代数字原著民员工,企业必然更多地借助MOOC技术参与企业培训,培训课件的开发也会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建立一套高效、有序、合理的课件开发模式是培训课件开发的关键,必将在未来企业培训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MOOC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将为企业培训带来新的生机。
第一,从MOOC平台建设看,自建的企业培训平台将越来越趋向高等教育的MOOC平台。国家电网网络大学培训平台虽然没有号称企业MOOC平台,但它平台结构已经越来越趋向于高等教育MOOC的特征,为国家电网系统员工提供大规模、在线和有限开放的网络课程,平台可以跟踪员工学习行为,提供在线习题练习和在线考试系统等功能。
第二,课程设计师成为课程开发中的重要角色。课程设计师参与课程内容框架搭建、知识点遴选、媒体呈现方式设计等核心工作,如:细分目标学习对象,开发分级课程;课程突出课程设计环节,在课件内容、形式上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多媒体课件表现形式多样化,如微课、三分屏、二分屏、PPT、FLASH、3D、手机终端等形式的课件,充分满足了数字原著民的学习特点和习惯。
第三,互动性增强,在课程设计中引入游戏机制。互动性差是传统网络学习惹人诟病的主要原因,而电子游戏是当前网络上公认互动性最好的方式。MOOC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独立的互动社区,如同伴互评、教师答疑等,MOOC课件内部互动主要使用嵌入式测试为主,形式较为单调。未来如将游戏设计领域的“游戏机制”引入课件设计中,如以培养操作能力为主的课程设计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实现技能的训练,会大大提升课件的培训效果。
网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67-01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的界定:“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基于这一定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国外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从国际相关的主要刊物、网站和主要学术交流活动来看,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相关的研究主要有: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它将学习历程解释为条件作用,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是个体对刺激情境的反应;将学习者学习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皮亚杰的认知主义认为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当刺激情境与记忆内容以某种方式影响学习者的操作水平时,学习便发生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学习前后操作水平的差异来推断学习的发生;维果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从这一观点出发,要求网络课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应是灵活多样化的过程;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人本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出发可以概括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成人教育家诺尔斯的成人理论认为“成人学习者有清楚的自我概念,成人学习应该是自我指导的学习;成人学习者有丰富的经验;成人具有良好的学习准备;成人适合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成人学习者倾向内在学习动机而非外在动机为等观点,在网上课程设计中,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理论,要分析学习者特点和课程内容, 进行度身订造的设计;穆尔为则提出“交互距离”的概念认为, 远程教育中的教学关系有两方面的特征: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分离的,远程教学应包括三个主要因素:对话、结构以及自主学习;霍姆伯格提出了“有指导性教学会谈”理论,提出课程设计开发发送和学习支持服务;戴维·西沃特的持续关心理论认为学生自治是对学生的持续关心和支持服务的结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关注的连续性;杰格迪指出,如果课程的导学能清楚地告诉学生如何应用软件和上网定位到所需的材料,在咨询中心可以找到咨询教师、对学生上网操作进行很好的培训,作业及时批改并快速返回,学生在学习网上课程时遇到的孤独、混淆、焦虑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基更的教与学活动再度综合理论认为,由于网络课程教与学在时空上相互分离,必须从远程学生的角度考虑,精心设计课程资源与精心安排人际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重新建构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情景,使教与学的双方联结重新建立。
二、国内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期刊数据库以“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学术论文有 292篇,这些文章中既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作研究的,也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而以人名搜索,主要搜索了张伟远、何克抗、李克东、南国农等教育专家的文章。其中,张伟远归纳总结了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认为网络课程设计有三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以技术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以学习论为导向的网上学习理念、“学习论和技术论并重的网上学习理念”,并网络课程设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简明的综合式的网上课程蓝本制作模式;何克抗指出,构成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的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何克抗、李克东则在参考美国罗布耶的《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理论的基础,根据美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提出“主体-主导”教学设计模式——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强调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学生;丁兴富则通过教学设计理论对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与创新,提倡远程教育多种媒体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南国农认为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并不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解决不同的学习与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启示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任何实践过程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内容的设计、重视学习者特征、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交互设计策略,注重用学习者过去的知识,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等。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开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支持服务,关键看“教与学”的联结。
参考文献
[1]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的发展和三大理论派别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