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学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学文化论文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俄语教学;文化导入;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89-01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意义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俄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俄语的文化导人,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文化的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俄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人文化知识时,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俄罗斯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俄罗斯文化习俗的语言。大学俄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俄罗斯历史、地理、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俄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目的语。

2 文化导入的内容

2.1 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生活、言语、思维等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当然,人们创造的各种社会成就的总和也是文化。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前者正是本文讨论的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有人把它称为“交际文化”或“小文化”,把各种社会成就总和称之为“知识文化”或“大文化”。

2.2 文化导入的概念和目标

所谓文化导入是指在俄语教学中通过俄语作为中介将俄罗斯文化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文化犹如强大的磁铁,能把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当他们走出母语天地来到另一个语言环境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只有当他们认识了外语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才能跨越文化障碍。文化导人的过程就是学生熟悉俄罗斯民族社会的文化现象的过程,也就是在他们头脑里建立俄罗斯文化库、储存文化信息,进而培养文化能力的过程。于是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一起构成了语言交际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导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 文化导入的方法和途径

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的注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进行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俄罗斯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对比法: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俄罗斯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典故引入法: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润泽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词汇代入法:各国的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文化因素决定词汇的社会涵义,制约着其使用的得体性。教师凡是遇到在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时,就应不失时机提醒学生。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或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学习单词时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内涵。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文化 学校文化 文化濡化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1-01

一、引言

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是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文化是历史沉积的生存方式,是特定民族(或人群)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自觉形成和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教育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既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又选择性接受、传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二、文化濡化与教育

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外来文化元素,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濡化所强调的主体是人,即如何对人实施教育的问题,它使得某一文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够绵延不断地传给下一代,推进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教育是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教育依据其特有的目的性,利用种种手段和方式将社会群体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形成其最初的自身信仰。年轻一代在此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做出取舍,沿着特定的方向对知识和经验进行“联合”与“抽象”,形成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达成社会化。

三、学校文化中的濡化教育

(一)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缺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以其顺畅的势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学校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影响,被改变。文化是种沉淀,特色文化是文化的提炼,然而有些学校一味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文化,异化文化内涵,崇尚物质高消费,斥资扩充、建造新的教学楼,盲目迎合西方教学模式,推崇西化风潮;社会中出现的“国学热”,从某些方面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文化教育浮于形式主义,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失去其本应有的实效性。总之,学校教育中本土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对文化传统教育的漠视,使本土文化失去对学生的浸润作用和教育价值,形成对西方文化形式上的盲从性。

面对如此的现实,我们需重新定位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地位。萨德勒认为国民教育制度是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民族性的标志,即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础;康德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是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征,民族主义和民族性是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是产生传统价值取向和重视社会人伦的传统思维方式最直接的推动力,学校应该用民族文化的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田,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科学、适时、合理的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杜绝“全盘西化”,体现“西为中用”“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文化濡化的作用,使外来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磨合,使之与民族文化相协调,增加民族文化的发展力与凝聚力,彰显学校文化的真正特色。

(二)正确理解学校文化中濡化教育

在“濡化”的过程中,基本的信仰和价值是濡化的核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关注民族文化教育,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理性思维引导在“传统”与“现代”中合理取舍,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西化,以继承和创新为指导,正确对待教育文化的异质与冲突,科学建设学校文化。任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只能是民族的文化为主体,离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吸收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因此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濡化教育,坚持以民族教育文化传统为基点,在吸收外来成功教育理念和经验上,重视外来文化的实践环节,合理取舍,理性吸收适合本土文化的部分,并使之民族化。

四、彰显濡化教育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增强民族主体意识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存在的思想文化前提,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价值,弘扬自我精神。

(一)树立学校文化的价值主导观

学校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应该既能反映社会文化变迁乃至整个社会变迁,又能够很好地继承已有的学校价值传统。提倡教育观念的更新,强化教育文化选择能力,既使传统文化获得教育的现代意义,又使外来文化获得教育的民族意义,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将学校文化的深层价值一元化和表层价值的多元化统一起来,从根本上维护和促进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稳定和更新,而形式上则趋于多样化,全球化。

(二)秉承学校文化创新

庄子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文化不仅要具有民族性,维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且因为民族文化处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所以必须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实现文化的创新。

(三)创设濡化载体,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内容与方式的机制,促成学校文化由外向内的转换,形成濡化教育载体,解决当前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所呈现出认知匮乏和践行危机的现状,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体会、领悟、接受和发扬文化传统,使濡化教育的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呈现自然、良性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参与和推进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逆向的转换机制,使学校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沟通呈螺旋式上升,学校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另外一番新的景象。

五、小结

学校文化的濡化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新文化的构建中,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所赋予的精神,体现理想和现实、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学校要以文化扬弃和创新为新型文化建设的目标,在吸纳世界多样文化的同时,强调文化的濡化教育,处理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外来文化的适应感,协调好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世界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共同促进学校文化的新发展,推动新型学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文化导入

词汇是语言的构建材料,是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基础。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听懂,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说与写的有效表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规定大学生要掌握的一般要求的词汇量应达到4795个,其中2000个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所要求的基本词汇量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所要求的词汇量(4500)多了近300个。如何有效地让大学生掌握这些英语基本词汇就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师和学习者不断探讨的课题。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正如Humboldt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应该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应导入文化因素,重视文化习得。

一、词汇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构成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导入与渗透,是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我根据目前学界广泛认可的分类,结合相关教学经验,认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2.词汇中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3.词汇中涉及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差异的,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及语言表达方式等。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文化作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外语的工具,通过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语话语的不同特征扫清其文化障碍,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方法

1.换算联想法

英语语言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也是英语文化的发展史,这种文化也体现在度量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方面,与汉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用自己熟悉的本族语近似单位衡量,这是不准确的,不利于对词汇与文章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并与学生共同换算,然后放到文章上下文中联想,以正确掌握词汇,准确理解作者的用意。例如《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出现了200 acre ranch与4000 square foot house两个名词,分别释义为“200英亩牧场和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是介绍本文主人公Monty Rorberts坚持自己的梦想,要拥有一个200英亩牧场,牧场上有一座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这也是很多美国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可是学生并不了解这两个单位,对于牧场和房子的面积没有准确概念,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单位的转换,得出牧场约为809400平方米,而房子大约为372平方米,这是学生所熟知的。得出数据之后学生就能联想出这座牧场与房子的大致面积,才能理解这个梦想确实不同寻常,而主人公坚持不懈,坚持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值得大家佩服与效仿。大学英语课文中经常会出现类似英语计量单位,作为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2.中西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Women,Half the Sky”讲述了美国杰出女性的成功经历,鼓励着广大的普通女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文中多次出现superlady,superwoman之类的词汇,“super”作为形容词意为“excellent,splendid”,“super-”作为构词前缀表示“superior;more than”,所以在英语中“superlady,superwoman”是对于女性的赞美。如果这个词用于形容中国女性,则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汉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女性一直被赋予主内的角色,对女性的最高评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观念已逐渐淡化,但是女性依然不愿被称做女强人、强女人。经过中英文化对比,学生就能明白“superlady,superwoman”之类的词一般不用来形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女性。

中英在文化习俗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反映在英汉习语中,对应记忆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如“英雄所见略同”,英语相似的表达为“Great mind think alike.”,再如“三思而后行(Think before you leap.)”等,学生容易下意识将相似词汇表达等同记忆,然而英语与汉语毕竟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因而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必要对比,以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记忆。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wit”一词,“at one’s wits’end”是一个很重要的相关表达,部分老师在该词组的讲授中翻译为“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事实上这两者是不能一一对应的。考察一下中国文化,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称他才尽了,是谓“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而“黔驴技穷”来自著名的“黔之驴”,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虚有其表,本领有限。[1]在英语文化中“at one’s wits’end”意为“not knowing what to do or say because of worry or desperation”即“智尽能索,张皇失措”,因而这组中英词汇不能对应。在词汇教学中通过考察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汇的意思,从而能够正确使用。

3.典故引入法

英语与汉语一样,都是拥有深远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语言,因而英语词汇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这些典故润泽了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在大学英语课本中此类典故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对此仔细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该词汇,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poetry”一词的讲授会涉及“poet”,及学生所熟知的“Poet Laureate”即桂冠诗人,这是英语文化所特有的,英美文化中“桂冠”象征荣誉和优秀,这源于罗马神话中阿波罗的故事。诗神阿波罗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芬妮(Daphne),并热烈追求她,害羞的达芬妮为了躲避阿波罗的爱,变成了一棵桂树,于是桂树成了阿波罗最喜欢的树木。作为诗神,阿波罗下令将月桂树叶编成花环作为奖励诗人的冠冕,而获得这种花环的诗人便称为“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2]再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heel”,以及“one’s Achilles’heel”涉及一个典故,只有通过文化的导入典故的讲解,学生才能理解这个表达不是某知名人士的脚后跟,而是其致命弱点(one’s weak or vulnerable point;fault,especially in sb’s character,which can lead to his downfall)。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典故引入法讲授,可以使学生对于该词汇印象深刻,消极词汇很轻松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运用。

三、结语

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教授所言:“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3]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学习是英语词汇输入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学习的最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语文化的掌握水平。不仅如此,实践证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这也符合教学规律,因而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文化的导入,这无疑对正确使用语言和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然而,近些年来,许多 中国青年学者虽然英语水平很高,在跨文化交际中却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于是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再次成为焦点。

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 的英语教学为例,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并反思大学 英语课的教学历程,借鉴本校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及教师等方面的导入途径,并提出了可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失语;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导入

1 .引言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从深层次来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大学英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欠缺以及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以西方文化为导向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被挤压到了一种边缘的尴尬境地。

2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纵观当前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现状,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交际者熟知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然而却不能很好地以目的语来介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词汇或文化现象,造成了交际间的不平等。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分布了最新的《大学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列入目前大学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成为一个具体 而现实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增强当前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成历史文化的传承。

(3)有利于引起英语教育者和专家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4)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创新。

(5)有利于教师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途径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和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中国文化。因为教材中没有有关内容,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也不够准确。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没有系统地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针对这一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五位英语教师对本校一年级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我们自编一套听说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导入为主。为实施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客观基础依据。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 英语听说 教学中的导入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

3 .1 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 ,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 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刘润清 、戴曼纯 200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Charles Fries(1945)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指出 :“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 :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 ,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描写 ,并加以仔细的比较” 。

我们编写的教材内容涉及到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经济、宗教、伦理、历史、民俗、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3 .2 教学方法

a.对比法 :中国学生所学外语与母语之间语言本身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是掌握所学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但差异同时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差异适时地导入,能使学生避免交际中因文化迁移所造成的失误,使语言表达能够更加生动得体。

让学生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熟悉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国文化教学中可采用对比原则,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

b.引导法: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主题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社会、历史、文学、制度、风俗、传统、宗教、艺术等方面均是介绍相关文化的绝佳素材,英语课堂教学绝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型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因素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兴趣,再结合课内外的文化导入加以适当的训练,引导他们他们利用身边的各种媒介来获取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指导学生养成由被动输入变为主动汲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c.实践法:通过情景会话,小组讨论,做报告及辩论的形式来学习中国文化让学生在练习所学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场景。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等。

1961年,泰勒和索伦森提出了“文化包”这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文化对比讲解或讨论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文化敏感性。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需求选择讨论的中心议题,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并将其与西方文化做鲜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印象深刻。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礼貌现象入手,如交际语言、餐饮和服饰礼仪等,将中西方礼节进行对比。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了解并认识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原则。这里要特别补充的是,文化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之别,教师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可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笔者在学期初对大一英语新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的成语典故、民间神话故事、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先利用这些潜在元素,逐步引导学生对儒家思想或中国文学等较深奥内容的关注。这里分享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许多学生都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可是当教师把“Moment in Peking”写在黑板上并告知他们这就是《京华烟云》的英译书名时,同学们都惊叹不止,深感中英文互译的奥秘。于是教师顺水推舟把林语堂先生的生平介绍和部分作品推荐给他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份课外阅读的书单: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浮生六记》、《中国的智慧》等。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的喜欢阅读的译作,就是来自林语堂、辜鸿铭等中国文化大师的著作。这种阅读兴趣是对综合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一种肯定。

3.3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古之学者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素养。教师在脑海里应绷着一根文化琴弦,通过广泛阅读、知识培训等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4.存在的问题

学生大多是第一次面对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基本是被动接受,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效运用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现成的英文素材较少。要把中文译成地道的英语,难度系数很高。文化翻译,存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以及语言文化差异,因此要做到精准十分困难。课题组教师所编写的教材中可能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有待纠正和提高。材料的内容也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如第三册第16章健康饮食,第四册第13章,老龄化,这两个章节和中国传统文化关连不大,不具有中国特色。

由于中国文化的书,英语中较少,表达也往往不到位,汉语中同样的东西,在英语中有不同的书,不同的措辞。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整个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因此,课题组成员面临了巨大的挑占。

5.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使学习者在世界舞台上与中国之外的人更有效地交流,促进了解和理解。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民族特点,才不会被异质文化所淹没,才能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在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振兴民族与重建中国文化精神之重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使教学更加有趣,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以及翻译能力。本课题为英语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最生动,最新颖的教学素材,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阅读和加强培训,提高了自身的国学修养和丰富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融入思维并服务于语言教学。与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相比,教师将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教学境界大在升华。

[参考文献]

[1]Fries ,C.1945.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2]陈少锋、曹小云《从传统文化的缺失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滁州学院学报 2007(2).

[3]陈俊森.2006.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从丛.2000.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10\19):05.

[5]刘国正.1985.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刘润清、戴曼纯.2003.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毛丽.2007.高中英语测试与教学相脱节现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赵贤洲.1989.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9]赵海滨《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1)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比较;文化词汇教学法 

    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自身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也要因人而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在诸多的问题当中,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词汇教学时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呼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念的改变 

    作为语言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应该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者都看到了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数量的庞大、系统的复杂和用法上的交叉,导致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又普遍认为它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又牢固地记住词语、准确掌握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研究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人群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使更多的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效地学习汉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外界变化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也是一种语言中最能够反映其文化特征的一个因素,注意到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异对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 

    二、从隔离到融合,形成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法 

    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或者简单的增加文化课的比重,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在词汇教学上的困境,我们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从词汇与文化隔离到词汇与文化相融合 

    过去,学者多注意到对汉语的实际有用性的探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精读、阅读、听力、写作等课程,词汇教学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单独开课。这样让词语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学会词语的用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学生可以较快记住某个词汇并掌握课本示例中给出的用法。但问题是学生对记住的词只是掌握了读音和最浅显、最基本的含义,一旦语境有变化或某个语素被替换,这个词就又成了陌生的新词,在交流时往往存在词语的误用。 

    经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大多数课堂上在讲授新词汇时所进行的词汇释义只是就词论词,并没有达到词义内涵的高度。因此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课程,力求通过文化的普及来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社会的变迁、习俗的传承都会在文化中得到体现,固态的、凝滞的文化是死的文化,是对语言学习没有帮助的,只有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活力,如果把文化和词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无疑是拿死的文化进行教条式的灌输,对词汇学习、语言学习是无益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迫切的要求。从语言与词汇、文化与词汇的关系来看,过去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不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把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词汇发展和使用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动态的词汇使文化更好、更迅速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改变词汇与文化割裂的局面,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利用文化导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使词汇与文化相融合,彼此促进、彼此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的因素,形成独特的文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意识到教学思路的转变之后,更重要在于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设计词汇教学新方法。既然把词汇融合如其他课程和单独开设文化课对词汇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把词汇课与文化课融合,即把那些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容易被学习者误解误用的文化词汇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结合具体词语,向学习者传授其文化根源,利用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内部的文化因素,彻底掌握这些文化词汇的使用方法。 

    所谓汉语文化词汇,就是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反应汉民族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特征的词汇。它包括如四合院、旗袍、重阳节等汉语知识文化类词汇和如汉语称呼、寒暄语等汉语交际文化词汇,以及如颜色词、动植物词汇象征意义等汉语心理文化词汇。 

    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以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词汇表层意义的传授,而新的文化词汇教学应该是独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针对这个目标,编写合适的教材,在教材中不是要把所有汉语词汇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都一一列举,而是有选择地择取具备强烈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生母语国家文化具有极大差别的词语为例,比如汉语中的龙文化、红色文化和称谓文化等进行重点讲授。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比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词汇课中,可以先分析文化间的共同之处,唤起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较快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防止因民族差异引起的文化反感。在两种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展示差异之处,借助具体词语进行分析,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者可以辅以各种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片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模拟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这个词语,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即内容适度、教材适度、知识量适度和文化含量适度。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包含的文化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涉及文化的词汇都要讲,必须有所选择,要对其他课程的内容理解有帮助和对语言使用有益处的;所选取的词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词语不应该在讲授的范围之内;所教授的词汇及其文化含义并不是越多越好,文化的传授应该是输入积极地正面信息,与时代精神和事物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摒弃。 

    三、利用文化词汇教学法,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儒学文化论文范文6

化学是属于学术类的论文,它的撰写是来评估作者的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那么化学论文怎么发表呢?今天学术参考网的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怎样来发表化学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2.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3.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4.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5.讲究投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