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践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1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实验教学在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甚至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1]。实验课独立开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教学环节。自2006年以来,我们对制糖工程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结合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修订教学大纲、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针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将前述的4门主干专业课程的专业实验统一起来,开设专业实验课程———“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实验”,并进行独立设课。实验课时由30学时增加到45学时,课程类别定为必修课,独立考核,设2.5学分,以此突出、强化专业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专业实验课程独立设课后,制糖教研室成立课题组,并根据制糖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制糖工程课程教学的特点。按照“巩固基础、综合运用、跟踪前沿”的实验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4],优化整合实验项目和内容,将一些陈旧的、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实验去除或优化,采用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补充、增设部分新的实验项目,特别是综合性、创新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编写、制订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保证独立设课后实验教学的正常化与规范化。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编写该实验课程的教材———《制糖工程实验》。编写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该教材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以及不断改进、完善,于2009年7月正式出版,并获得教师、学生及同行专家的好评。
教学方法的改革
改变学生被动地按规定流程完成实验的传统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包括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性质的实验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或互动式教学方法。前者由实验指导教师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主动对实验背景知识及相关领域内的发展进行探索。后者是师生之间互动或各实验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项目。对于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则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制订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修订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进行检查控制,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后,教师进行结果评定及反馈。这些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专业实验独立设课的目的。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2
1.1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准备
教师由主讲人到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传统的高校课堂基本是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是枯燥、沉闷而尴尬的,造成“一人讲,多人睡”的现象。行为导向教学法使教师从主导作用变为引导辅助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师生一起将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学生们根据问题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对自己及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再对此进行总结,进而在讨论式互动过程中每名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协调,控制课堂节奏,引导学生讨论并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实现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的角色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正如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1.2教学项目准备
课前师生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景,通过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共同收集教学信息。师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准备多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所有的设计需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及个体自身素质;同时教师需预见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做好掌控全局的准备。诊断学实践操作教学,需提前了解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双丰收。通过项目教学课前准备,学生不仅有了学习目标,而且学会使用图书馆及网络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1.3问题设想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师生课前可提出自己的发现和设想,并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选出相对较好的问题方案。通过抛锚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对于诊断学实践教学中内容繁多的部分如问诊、全身体格检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求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2实施阶段
2.1组织工作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之前,教师根据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情况建立学习小组,每班约30名,分成5个组,从全班首先挑出5名学习成绩好、性格外向、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组员根据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合。通过小组学习的力量激发每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引导工作
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教师主要在心理、方法及价值上充当引导者。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通过心理引导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与尝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组员间、各组间学生可主动帮助,教师重点指导,让其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主动学习兴趣;方法引导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但在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学习为主,教师多以“总监”的身份出现,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精神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价值引导即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肩负重任,必须具备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仁爱之心。
3评价阶段
教师和学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评价主体。首先,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价,既是学生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同时也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进行小组互评,各小组间相互讨论及借鉴。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性评价,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同时进行反思小结。教学评价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过程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学生的表达、沟通、协作、创新及综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4经验练习
行为导向教学法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学,当整个小组学习过程结束后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学生需对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布置学生课后练习。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是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熟悉实践方法的重要手段,课后的练习与行为导向教学所倡导的连贯式教学的教育模式相辅相成,合理有效地布置教学课后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且还能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完成作业,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对知识的运用更加深刻。当然,在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作者深思。
4.1师生存在的问题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作用,要淡出主动传授知识的角色,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建立学习小组过程中,应对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加以重视,因材施教;部分学习小组在交流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讨论,甚至有个别学生不参与、个别学生很活跃等,要及时进行引导;引导各小组及小组间开展互帮互助,让学习积极性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组成互帮对;要求各组学生定期反馈学习情况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帮教。
4.2网络平台的使用与建设
行为导向教学法往往需结合网络平台,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并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网络系统的电子举手、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形式展开讨论和交流,针对创造性见解或共同话题进行小组或全班广播,以供学习和借鉴,这就要求师生都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同建设好网络资源。然而网络平台的建设,首先师生需共同做好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习惯进行设计;其次,师生必须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氛围,学生提问能得到师生的及时解答,提问有创新或回答正确,都能得到师生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增强。
4.3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3
一、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要求不很严密,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4.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数学课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活动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自然中进行。
5.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保证教师的指导地位,忌放任自流。它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它们内容相辅相成。数学课就为数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又会受到数学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
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特色发展。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与数学课两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原则
1.自主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实践性原则: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原则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以激发儿童的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目标设计、题目拟定、内容安排、形式选择、情境创设、效果评价等都应体现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参与,达到寓教于乐、启智于动的目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4.异步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起步上不同,效果有异,在发展上不受限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前提下,适量适度地开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各显其长,各尽所能。
5.开放性原则: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教师基本不加限制,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三、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同于数学课,但它也存在着一个教与学的问题,也有一个教学过程的问题。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该过程是围绕各个活动课题(或活动主题)的主要任务而展开的,一般地说实践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是:选择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总结评价。这里,“选择确定课题”实质上是对实践活动进行定向,包括激发实践活动意向、确定实践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协定实践活动程序等;“表达陈述”是指将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展览等形式表示出来,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一般是撰写活动报告或活动体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包括过程总结、结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辩等活动。对实践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究、实践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进”等。
但在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一定要局限于这几个步骤。有人把数学实践活动确定为五个步骤:材料准备、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可见,在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其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重在培养学生的参与、运用和创新意识
1.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便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中,用“虎口脱险”的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课前老师在操场上画上地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到9的顺序下山,才能脱离危险,教师请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走。再如,学习认识图形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习画“√”的方法记录调查获得的信息,学习用方块表示统计的对象和结果,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还发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知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又如教学“归一问题”的应用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有的深入到工厂,了解一周内全车间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有的深入到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等。当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收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时,学生觉得十分亲切,并且学生在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之后,还能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归一应用题。这样,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收集具体素材,将实际问题经过综合、概括、抽象之后,设计成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素材,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就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而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4
数字化印刷作业就是以数字化信息模式将需要复制的图文信息,在印刷生产中的印前处理、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阶段得到完整、准确的传递,并实现印刷品的加工制作,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1,2]。在印刷产业数字化发展状况下,印刷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培养学生熟悉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的同时,能够理解如何通过数字化控制信息流将整个印刷生产过程联系成一体,熟练掌握印刷生产各环节之间数字化信息的控制和管理技术,达到符合产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创新能力的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为基础,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和渗透,以及实践教学活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原则。本专业数字化印刷技术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体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也与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吻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习、课外实践和综合实践四个实践教学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有利于将数字化印刷生产中各环节的信息控制和管理技术,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对学生进行渗透和训练,也易于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融会贯通。
3实践教学体系中各实践环节的研究与实践
3.1课程实验实践环节
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主要进行了两大方面的实践:一是根据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的特点,进行了部分课程实验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如在数字印前技术课程中设置了强化图文信息录入和处理的“图像扫描技术、Indesign排版、Photoshop图像处理”,印刷色彩学课程中增设了“颜色视觉规律认知”,在信息记录材料和技术课程中增设了“数字印刷材料、CTP技术”,在色彩管理与质量控制课程中设置了“屏幕软打样、数字化工作流程、G7印刷校正”等实验项目,并进行了相关配套实验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二是进一步加强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强化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开放性实验的管理和项目开发,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大赛等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新型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索,实现对学生“设计能力+实操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培养。
3.2专业实习实践环节
专业实习是学生了解完整的印刷生产流程、技术要点,亲自动手实践各个印刷生产环节,学习印刷操作技能,掌握工艺监控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深化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实习教学中以印刷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为主线,分成印前处理、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部分的专业训练,结合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分别在认识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完成。认识实习的时长为2周,通过集中组织学生对工厂的参观,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印刷生产状况的同时,加强学生理解和提高在印前图文输入与处理方面的专业技能。综合实习时长为4周,主要采用轮岗实践和印刷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轮岗实践主要将学生安排在专业实习教学基地的不同生产岗位上,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工作环境中锻炼和培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轮岗实践的过程中,以印刷行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基础,要求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完成相关操作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印前制版、印刷前检查、印刷调节、印刷品质量、模拟印刷系统等内容。毕业实习时长为6周,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任务,同时为增强学生就业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采取岗位实习和印后加工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首先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2周的书刊装订、印刷品表面整饰等印后操作技能训练;然后通过专业推荐、企业进校面试、考核和筛选等环节,将学生安排到不同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上进行准就业岗位培训和岗位实践。实习完成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来完成学生的实习评价。
3.3综合实践环节
3.3.1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结合某一门课程的主干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相关理论方面联系实际和动手实践能力,使之在知识结构上更清晰,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其他实践环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注重了对学生数字化信息控制和处理能力的培养,设置了数字印前技术、印刷色彩学、信息记录材料与技术、色彩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四门必修课程设计,还有装潢印刷和数字印刷两个限选课程设计。每门课程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2-3个可选择的设计项目,着眼点也是为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开拓设计思路,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3.2毕业设计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是专业理论、实践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校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后考核阶段。为确保毕业设计环节能够有目标、有内容、有成效,教师先根据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的特点提出可行的毕业设计题目,然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以利用就业单位实习岗位特点与指导教师商议确定题目。这样,不仅利于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学生就业多项工作的联动,也有利于向输送企业真正需求的、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4课外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环节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环节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也做了多方面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学术论坛,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各级“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级各类竞赛项目等科技活动中,并将课外实践环节纳入作为学生综合测评的一项内容。
4实践教学中仍待改进的问题
在印刷生产数字化作业流程为基础确定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学生适应新技术变化下印刷行业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有需要改进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有专业教师的知识背景都是基于传统模拟印刷技术,对数字化印刷技术和相关生产环节认识不深,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所以要首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能力,专业要采用重点培养、短期培训、企业实践、聘用企业兼职等多种方法。
4.2加大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
要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印刷生产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必须有专业化的实验室条件的保障,尤其是专项而有特色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就非常重要,它既决定着本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也影响专业教师科研队伍的研究发展方向。
4.3完善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5
近年来,随着人均GDP水平的上升,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种形势下,使得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许多高职院校顺应市场需要,纷纷开设了与旅游业相关的专业。但从现状来看,由于我国各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而旅游行业在旅游人才的选择方面,不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样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形势下,在高职旅游教育教学中,完善实践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便也显得尤为重要。
2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存在的不足
从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各院校在教学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普遍体现在如下几点:
2.1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高职院校旅游实习基地的建设等于是模拟企业,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关键技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实习基地建设却差强人意,受资金或学校发展条件限制,实习基地不完善、不健全、利用率低。一些高职院校实习基地一年内只有很短的使用时间,学生实践技术训练严重不足,再加上基础设施不到位,学生很难掌握技术精髓,最终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2.2校企合作不理想。很多高职院校未能积极与涉及旅游知识的校外企业充分沟通、交流,对校外认知实践参观考察的企业类型太少,未能全面、整体地去认知实践各种各样与旅游相关的企业。例如,学校只重视与旅行社的合作,却对旅游购物场所、旅游娱乐场所、旅游饭店等相关企业没有深入考察,导致校企合作过于单一化,合作效果不理想。再从认知范围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只重视与当地或邻近省市的合作,未能扩大合作范围,以全国为范围,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3校外实训基地覆盖面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了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以便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但校企合作在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且校外实训基地的覆盖范围较小,实训基地偏向于旅游服务类而非旅游管理内,学生只有在综合实习阶段才能进入实训基础,无法在校外实践基础进行企业认知、课程内实习。这种现象,自然会限制旅游实践
教学的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价值。
3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策略
基于我国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通过如下几点策略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以便能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基地
为能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各院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尽可能地投入建设资金,若高职院校资金实在有限,也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专项建设资金,或是向校外企业寻找赞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旅游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应该涵盖广泛,建立起涉及旅游专业的各类型基地,例如模拟酒吧、模拟景点、模拟客户、模拟饭店、模拟购物店、模拟旅行社、导游产训室等类型的基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情境当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反应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在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应用的基础上,教师也需配合多种有效、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案例等策略,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2.1强化校企合作。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我国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还应该深入各个企业,大胆探索尝试,推行“校企合一、校企互动、校企共建”的实践人才培养模式。院校与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对企业详细介绍院校旅游业人才的优势,通过不断努力,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各旅游企业的需求,实行定向培养计划,使学生能早期进入企业实习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即就业打好基础。
3.2.2拓宽校企合作渠道。高职校院旅游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局限于旅行社一方面,凡是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均应该深入沟通,加强合作,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多种选择。例如旅游饭店、商店、交通、娱乐场所、旅游景点、服务管理公司、出版公司、影视公司、食品卫生、生活服务等类型企业,多多少少都涉及旅游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今后的就业意向,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尽量为学生争取到实习实践的机会。再者,校企合作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省市,学校可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所用专业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寻求校企合作机会,多联系一些有实力、待遇好、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优秀的学生去各企业实习,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帮助学生留在喜欢的企业,以满足学生与企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和纽带打好基础。
3.3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①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手段。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加强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手段,校外实习基地不仅能使学生通过岗位实习来提高实践能力,也能使教师在实习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升工作经验。高职院校应该与优秀且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遵循“校企共建、互利互赢”的原则,共创校企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的实习基地得到保障,同时也满足校外顶岗实习的需求。
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需遵循的原则。为能拓宽旅游实践教学内涵,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的校外实习基地体系需是复合型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内容上应该包括旅游职业素质实训、旅游服务技能实训等;在类别上,既要包含传统旅游企业的实训内容,又要包括与旅游相关行业企业的实训内容,以便能促进学生旅游知识的灵活应用;在空间上,校外实习基地不仅要包括高职院校所处的这一片区域,也应该辐射国内外旅游经济较为发展的地区。通过以上三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原则,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实习需求,培养创新、实践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4结束语
实践教学论文范文6
从2002年开始,我们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情况,制定了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践》及《基因工程实践》的教学大纲,开设了相应独立的实践课程,设计了质粒提取、PCR技术、DNA电泳、限制性内切酶技术、DN段的胶回收、外源基因的连接及重组DNA的转化、筛选和鉴定等最基本需要掌握的实践。同时,我们还自编了内容详细、操作具体的实践教材。从2002年第一次开课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实践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课上学生上课情况和完成的实践报告上看,学生反应良好,能积极动手动脑并提出问题,实践报告也完成得认真、仔细。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实践的原理和操作,对将来从事中药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由于该课程的实践内容全都是验证性实践,实践设计为“教师包办型”,从试剂配制到操作步骤教师都已经准备好,学生只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践就行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行为受到限制,对教师和教材依赖性强,限制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强调综合性和连贯性
由于验证性实践限制了学生发挥主动思维的空间,因此,必须建立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创新培养新模式,从验证性实践过渡到以设计性、综合性实践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为学生今后进实践室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做准备。我们在改革中强调实践的综合性和连贯性,如学习重组DNA技术时,我们安排了5个实践:重组质粒的提取,DNA的酶切,DNA凝胶电泳及片断的胶回收,外源基因的连接,重组DNA的转化、筛选及鉴定。这五个实践包括了重组DNA技术的五个核心内容“分、切、接、转、筛”。我们把这5个实践串联成一个综合实践,使其具有连贯性。每次实践结束时的样品正好是下次实践的材料,这些实践将变成一整套前后关联的有机整体,一环扣一环,只有这5个实践全部操作成功了,才能最后得到自己需要的克隆。这种综合性实践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也使最终成功得到产物的学生有成就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开放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实践课教学中,学生除了在规定的上课时间,机械地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外,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实践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开放实践室,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显得很有必要的。但对于多数中医院校来说,由于实践室资源紧张,在开放方面一直实行得不够。这次,我们尝试对学生开放实践室,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践室,开展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所用到分子生物学实践技术。有不少学生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感兴趣,我们组织感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来课题组和教师一起进行了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实践研究。通过和研究生共同实践,加强了理论课的知识。其次,我们组织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分子生物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完成了科研小课题的实践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了他们设计的小课题,通过教师评价并与教师一起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通过讨论进一步修正方案,使其更加完善。同时,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了正式实践。最后,在课堂中,我们抽出15分钟,让做实践的学生讲了具体实践的体会和出现的问题,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经验。学生听得都非常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大家都觉得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非常好,增长了很多知识,如果时间允许,希望能多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