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兴趣

新一轮的课改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观念进行课改实验,因此,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引起了广大音乐教师高度的关注。器乐教学能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音乐课。现在器乐教学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器乐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在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方面将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器乐教学的意义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与演奏乐器时,手脑并用,能锻炼学生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逐渐使学生的动作灵敏,智力得到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对他们来说是想去学习的不二法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学好音乐,就必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他们不断探索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根据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提高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如,在学习竖笛时,先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并鼓励学生认识到学竖笛并不难,只要自己想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有效地调动了他们主动吹奏的兴趣。

三、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

适合小学阶段器乐教学的主要器乐有儿童打击乐器、简易的民族乐器等。音乐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情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器乐进行教学,必要时还可以从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鼓励学生自制简易器乐,这样不但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器乐的选择如果选用恰当,可以有效加速器乐教学的进程,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对器乐的综合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反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总之,课堂乐器教学的普及给校园增添了生气,给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给师生带来了欢乐,既愉悦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一、师生共同营造音乐氛围,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营造音乐学习氛围小学生音乐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尽量使用能够引导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思维,让学生能够从音乐学习的不同侧面感受到音乐的美,让学生从主观上愿意亲近音乐,并在音乐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乐于参与其中。如,在音乐节奏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室门口排成长队,当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或者弹奏钢琴时,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一步一步地走进教室,学生在踏步走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强弱,从而逐渐感知到音乐节奏的运用。

2.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创造音乐学习的情境。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不断提高感知能力。如,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播放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看到音乐所反映出来的情境,更好地体会到音乐旋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听旋律的过程中,运用动作带动听觉欣赏音乐。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可以更好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了。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主体地位,提倡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1.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主体地位音乐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掌握音乐知识,甚至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教师要运用教材的优势,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如,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问卡,学生在完成学问卡时,可以引导学生将预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分类写出来,并在课堂上和教师以及其他同学更好地进行交流。

2.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逐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已经弄懂的知识。如,在音乐歌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生进行学唱歌曲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交流,互相指导,让自己感受到同伴之间的关心以及相互帮助的快乐,能够在同学的指点下,将还没有唱好的歌曲能够正确地唱出来。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音乐能力

1.多媒体让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些音乐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学生在学习抽象的音乐知识时难免觉得困难,此时教师如果单凭口述很难让学生完全地理解所有的教学内容。而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的特有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多媒体课件创造的音乐情境中,更好地感知音乐,体会音乐的美。如,教师在教授《采蘑菇的小姑娘》歌曲时,就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采蘑菇的小姑娘》的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以非常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很快就能够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歌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音乐的唱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学生就有了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2.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能够迅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提高音乐学习能力。小学生的音乐课涉及很多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都不相同,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要学习的教学内容,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还要引导学生能够用饱满的情绪富有感情的演唱,还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初步感知音乐的能力”这个教学目标应该怎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旋律,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播放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情绪。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主体性,不断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3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音乐知识,灵活运用各种器官,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而游戏的活动性能够让学生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相互配合性,促使其产生教育效应。在教学中,笔者鉴于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进而开展一些模仿、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活动。

如:在学习《在农场里》歌曲时,笔者让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即:有的扮演猪、有的扮演鸭子、有的扮演牛,总之,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跟着唱该动物的唱,同时要求在唱的过程中,自己扮演的什么动物就要模仿这个动物的动作、声音等,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我,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中来,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染,进而充分的展示音乐。再如:在欣赏《在钟表店里》乐曲时,笔者开办“人体模拟钟表”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模仿各种各样的钟表,并且跟着乐曲的节奏进行摆动,学生纷纷进行模仿,其模仿形状千姿百态,学生个个激情勃勃。这样的模仿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够深化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全方位的来表现音乐。

二、以游戏的竞争性吸引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

竞争是游戏教学过程中的特性之一,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是选择性的运用。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很强,一定的竞争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学习音乐,深入探究音乐知识等。

如:在学习《沂蒙山小调》歌曲时,笔者首先播放一遍这首歌曲,进而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给这首歌曲起名,进而选出最为贴切的歌曲名字奖励一枚五角星,学生很快开始聆听歌曲,发展思维,有的说是《沂蒙山歌》、有的说是《歌唱大山》等等。这样以竞争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给歌曲起名的游戏活动,加强学生对《沂蒙山小调》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在此,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即: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望强,很容易受趣味情节或者鲜明特征事物、活动道具的影响;小学中年级学生则在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视觉、知觉上有了满足性,喜欢想象、联想等发散思维较强的事物、活动;小学高年级在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他们的情感和意志得到了发展,对事物有了一定喜好、厌恶的选择。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设计竞争性的游戏,进而确保游戏开展的有效性,深化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4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那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怎么写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小学音乐教学反思,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一)本学期我接手了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半个学期教下来,从中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三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艺术院校,为将来深造打基础;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

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单纯的演唱已经不能吸引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了。初次尝试初中教学,感觉还算良好,学生比较配合,我本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准备比较充分,除了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外,自己还翻阅了一些资料,补充教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半学期的实践,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仅仅参阅教参是远远不够的,及时充电才是目前最应做的事,暑假即将来监,打算好好利用两个月的空闲给自己充充电。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二)在教这课之前,我让学生收集了有关歌颂祖国的大量的诗歌,并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诵。接着我也给学生朗诵了一首有关祖国变化的诗。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接下来我又饱含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并让学生随节奏跟我朗颂了一遍,接着就让学生随着曲谱用甜美的歌声满怀深情地唱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唱完以后,我让学生分组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有的组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有的组是以画画的形式来表达;有的组是以诗歌的的形式来表达;有的组是以诗朗诵的形式来表达……总而言之,学生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来表达爱国之情。

演唱完这首歌后,我们又乘着去年庆祝祖国华诞之风,进行了情感的拓展,开展了一个小型的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同学们那富于深情的朗诵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从这节音乐课中我体会到:音乐课只要用心去唱,用情去唱,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舒心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种气氛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规范、美观、实用的板书可以增强理解和识记音乐知识。

例如:在《小螺号》一课中,我把歌谱制成漂亮的大歌谱,让学生一看就产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歌曲中难以理解的记号:上波音 等记号,在歌谱中一目了然。使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加强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描绘是上好音乐的主要媒介。

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应运用较多的儿童语言,尤其是低年级音乐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多进行换位思考。在设计教学中的语言时,尽量运用贴近他们生活的语言,语气语调也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把学习中枯燥的练习变为学生学习的乐趣。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校学习音乐的时间是有限的.要乡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多学知识,这就要靠我们音乐教师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可能事事都经历,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从学校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室添制了多媒体设备以后,音乐课的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学生可以在教师收集的音乐中尽情享受悦耳的音乐,通过丰富的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多用教师声请并茂的表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5

摘要: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整个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每一节课,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教学设计都是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需要达到教学目标,就要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策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学;目标构成;策略

引言

目的性是人类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人们在从事实际活动之前,总要预先制定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然后据此去实施其活动,努力实现其预定的结果。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之一,其目的性、计划性是很强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它既是教学活动的指导,又是教学活动的最终指向,是教学活动设计的立足点。同时,也可以把教学目标看作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和学科化,是所有学科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就是预期教学活动所能实现的教学结果。

一、教学目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具有几个特点:(1)教学目标制定之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预期和刻意追求;(2)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它的表述主要借助于行为动词;(3)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反映于学生学习后的行为方式变化。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三种功能:一是指导教学实践,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以及教学策略的应用与选择。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学实施者就能依据教学目标来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利用目标指导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择与运用,必须确定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同一类型的学习的阶段性。二是指导测量与评价教学结果。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学设计者可自编测验题,测量教学效果,每一节课都可作出评价,评价有许多标准,但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是最可靠和最客观的标准,测量教学结果必须是以目标的测量为依据,如果没有针对目标,那测量就缺乏效度。要开展科学的评价首先要提供可有效测量的教学目标,只有是客观的、科学的衡量标准,那测量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才将是科学的、客观的、有实效的。因此,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测试的客观评价标准。三是指导和调节作用。教学目标不仅对教学活动的方向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步骤上也都体现出规范的功能。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他们之间应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等,都要由制订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来决定,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实践的过程。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可促进主体对教学的控制,促进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二、音乐教学目标层构

音乐课程教学目标是由一系列教学大小不等、层次不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系统。具体分为教学总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等,各个下属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

(一)音乐课程教学总目标

音乐课程教学总目标是教学总目标在音乐课程上的具体化。由于音乐课在小学、中学(初中、高中)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开设,还要制定出分段的目标。他是在某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通常由国家颁布的音乐教学大纲(小学、初中、高中),以指导性和指令性相结合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通过学习把提升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总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要体现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音乐美感与人的思想精神深度有机融合,形成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教学进而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培养识谱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熟悉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并对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有一些了解、扩大视野,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分为主要目标和协同目标两部分,主要目标指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本身必须达到的,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专门目标,即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感知力、联想力、想象力、情感力、评价力),音乐审美表现能力(歌唱、器乐演奏、表演等音乐表现力),音乐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意向等)。协同目标,指达到审美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行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等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音乐学期(或年级)教学目标

音乐学期(或年级)教学目标是音乐学科教学总目标所隶属的子目标,是一学期(或一学年)音乐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音乐学期(学年)教学目标,体现在音乐教学大纲分年级要求中,是总目标在特定教学阶段的具体化。它一方面具有音乐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它只是对这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因此,它的内容比总目标更具体,它的制定直接受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和课程安排的影响。

(三)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是指其音乐学科中相对完整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目标是学期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它具有更明确而具体的指向性,是一种近期的追求目标。音乐教学大纲是由一系列单元目标具体组成的,这些目标虽然具体,但并不是分散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四)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是教学的基本单位,因此课时目标是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相联系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它的基本特点:一是教学内容的具体性;二是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三是目标实现的及时性;四是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三、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策略

学校音乐教学的实施应包含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而普及性质的音乐教学重点在中小学,主要集中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中小学贯彻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的音乐教学必须为目标服务。别林斯基说,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科学的,另一种是艺术的,二者是互为平行的并列关系,谁也不是谁的附属或者补充。[1](P86)雨果说到:认识世界有三把钥匙,一是文学,一是数字,再就是音符。[1](P87)学校的音乐教学还要充分体现学科的特殊性,也就是音乐艺术的特点、社会功能,否则就不能正确地、符合规律地为实现总目标服务。总的说来音乐教学是为实施美育的目的和手段而存在的。学校实施美育的范围很广,始终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部工作之中。音乐课程却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因为音乐课程能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传授审美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比如《德国黑森州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就是这样规定的:1.加强和培养感官的感受和体验能力;2.支持儿童的个人艺术兴趣,唤醒他们的审美创造愿望;3.对艺术和文化的解释;4.对媒体的了解。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巨大的促进和渗透作用,但最重要的核心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欣赏感受音乐,并能正确评价、辨别和创造音乐艺术美的教育。因此,我们在确定学校音乐教学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应让儿童、青少年接触学习(包括演奏、演唱、欣赏)具有音乐审美价值的足够数量的音乐作品。按照培养目标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应科学地安排古今中外的名作和民间音乐作品。第二,逐步教给并扩大儿童、青少年音乐审美所需要的基础音乐知识和初步音乐理论。包括音乐语言构成的要素(即旋律、节奏、和声、织体、音色等),音乐的体裁形式、著名音乐家、著名作品以及音乐常识等,第三,培养和发展儿童、青少年进行音乐审美所需要的表现能力、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包括音乐感(或称“音乐综合能力”、一定的演唱、欣赏能力等)的培养。第四,发展儿童、青少年音乐想象、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坚持不懈地引导,启发中小学生对美德的渴望和追求,逐步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点。

四、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起着指导作用。教学目标不但要落实课程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运用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要较好的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必须对音乐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音乐课课程标准是编写音乐教材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业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通过研究教学课程标准,对音乐学科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所教音乐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和教学进度。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和方法联系起来理解,有时同一教学内容可能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准确掌握教学内容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才能把握教学的重点。按照教学目标还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把握,教学中注重学习内容之间的内涵联系和前后衔接。

(二)要达到音乐教学目标,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是在人的情感领域促使人的个性意识在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同时,与社会保持和谐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审美能力为最终目标,加大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理解、鉴别和表现、创造能力的力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唱歌加乐理,往往使音乐课变得单调、枯燥无味,也无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现在不少学校加大了音乐欣赏课程的比重,拓宽教学面,加强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通过这种改变,将以往的教学模式,变成唱歌、乐理、欣赏的模式,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同时,深刻感受到音乐美,从而增强了审美能力。好的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主观能动意识的反映,音乐旋律通过音响运动的形式,与人产生共鸣的同时进行情感信息的交流。音乐美的产生,其实是来自人与客体运动中的协调一致,也可以这样说,音乐美在人调解自身的意识活动与音乐的同步运动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技能训练转变成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

(三)要完成教学目标,要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前提和依据,引导学生按实际与施教者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鼓励主动型学习,随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年来,社会传统的教育观念把音乐课程认为是一种技艺课,从教学形式上它在中小学阶段主要是传授音乐知识、技能技巧。音乐教学过程中,学校施教者往往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低层次上,即帮助学生能够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上,实践上着力于唱歌、识谱。但因为音乐艺术是必须掌握相当的知识、技能技巧为基础才能表现的,最重要的是要使人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中小学生有兴趣、有爱好、愿意学、乐意学,有感才有悟,感性情绪的基础上产生理性思维。否则,所学到的音乐技能就只能成为机械的操作,呆板的重复。音乐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按照教学论提出的S—O—R法则,即刺激———个体因素———反应,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鲁•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基础是感知,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而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同时艺术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知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2](P35)

(四)要理解音乐教学目标,就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进行分析

我们一般认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确定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实现的教学任务可以理解为三个:第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确定教学任务后,对于达到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可以通过学期的、单元的、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的一般性任务具体化,也就是在每一节课内不可能都实现上述三个教学任务,但可以发展实现某一个教学任务。也可以认为教学目标是一个有着多种具体内容的目标群,不仅有着音乐基础知识,也有认知技能、动作技能方面的,还有情感方面、态度、鉴赏能力方面的目标。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与该目标相符的教学方法。同时,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特征:一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二是知识基础特征;三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及其构成方式。总之,学生的年龄不同,学习的心理过程也就不同,对中学生、小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会有所不同,面对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相同。

(五)要取得教学目标的预期效果,就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在所确定的音乐教学目标中,课时教学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所有教学目标的起点,也是所有教学计划实施的主要途径。课时计划是单元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只有认真执行精心设计的课时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保证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编写课时计划是创造性的工作,要讲究实效,不能一律化、程式化,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的实际,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要求来设计和安排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教学要讲究艺术性,音乐教育更要讲究艺术性,在音乐课时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方法、技能、技巧达到艺术化的运用,实现教学目标,就要对音乐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处于愉快的、积极的学习状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科学的设计,使教与学互动,教学相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其沉浸音乐艺术的享受和创造之中。反之,则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音乐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或消极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小学音乐教学范文6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习兴趣;和谐氛围;现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3-01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今天我们的音乐教学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和手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逐渐被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新课改强调:"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我们应该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将音乐课堂教学与动感的画面、实际的情境相结合。在相应的意境画面中进行音乐的教学,学生更能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那么音乐课堂的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学了,更应该是一幅和谐画面的展现。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氛围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例如,笔者在教授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时,在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优美的画面:树木笔直高耸,成排且茂盛的生长;绿油油的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际;清澈、奔流的泉水;颜色各异的鲜花。哇!那边又飞来了一群小鸟,它们婉转歌唱,自由飞翔。同学们也被美丽的画面、活跃的小鸟吸引了。我说:"那同学们想不想像小鸟一样,来感受这么美丽的场景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了今天的教学--小鸟请到这里来。

2.精心设计,完美演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内容的活动性。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式将文本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含义外延,用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参与其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构建对话的平台,完美地演绎了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本的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了"教师走下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艺术性,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知识正确有效的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充满激情。生动的教学口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学的热情。通过语言教师获得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教师才能用艺术化的语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鼓励评价,通过正确的引导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便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要及时利用和把握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用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变更教学模式,增强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突出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他们创造音乐展现的舞台。

3.1自主欣赏。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爱好和个性发展,发挥他们求知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提供主动发展的时空,让他们自主选择需要欣赏的音乐,并为这些选择负责,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

3.2合作欣赏。没有合作,音乐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所以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音乐本身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通过共同讨论、互相交流欣赏过程中的体验和方法获得的感悟,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丰富他们自身的内涵,增强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