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1

一、制订计划,统筹安排学生下厂生产实习

学校要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生产实习计划,做到定课题、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同时,学校要加强组织管理和协调,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带队实习。实习带队教师不仅要深入生产实习现场,随时掌握学生实习训练情况,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学生校外实习个人档案,还要和企业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保持联系。

二、加强生产实习安全管理

学生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学校要配合实习企业完善安全责任制,双方要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对学生生产实习工作条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做出明确约定,要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教师要时刻教育学生提高预防事故隐患的意识,配合企业让学生掌握防范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实习,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项工作是重中之重。

三、认真掌控学生工作生活情况

带队教师驻扎在生产一线,随时掌控学生工作生活情况,注意出现的新情况,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实习带队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巡回检查,以一个优秀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关心学生工作生活情况,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实习的各项工作,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四、严格执行校外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报酬要以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或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的形式在顶岗实习前明确约定。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相关补贴应该直接发放到实习生本人,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扣发。

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增强集体荣誉感,服从管理;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校纪校规处理。

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维护好实习学生正当权益

学校要与家长、实习单位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的保险责任,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购买保险的费用可以从收取的学费中列支或者通过实习协议的方式由实习单位承担。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处理。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不得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及时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单位变更和通讯方式的登记。

六、做好下厂实习学生的信息反馈

第一,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的典型事例,特别是一些安全事故进行汇总。学校老师要以安全事故为警钟,透过现象挖掘根源,教育学生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第二,精心编写《实习通报》,以此作为沟通实习单位、学校、学生的桥梁。通过恳谈会或厂校联谊活动,不仅可使学校专业设置获得实习单位的金点子,同时也会增进厂校双方情感,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和谐关系。

七、实习期满的考核评定与总结工作

一是在学生实习结束前两周,就业处和各系负责与用人单位联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定考核。

二是做好学期校外实习工作总结,整理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意见反馈,供学院领导决策时参考。学校每学期期中、期末要进行校外实习工作总结。根据学生实习的满意情况、与企业沟通的情况等指标对校外实习带队教师进行定量、定性评价。

三是学生校外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

第一,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内容后,学校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考核评定,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定成绩。

第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对学生的校外实习表现认定、学校对校外实习的回访和调查结果、实习带队教师的评价。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按规定上交《校外实习考核评价表》。完成校外实习的教学内容,方可进行成绩评定。不按规定完成《校外实习考核评价表》的一律按不合格计入成绩。

第三,校外实习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参加技能鉴定和毕业考试,延期毕业。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校外实习教学内容且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允许毕业。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

一、中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作为中高职院校主要的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习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校缺乏与 “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实习管理理念,校外实践教学大纲往往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于各阶段的实习缺乏具体要求。

(二)实习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不符

因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酒店企业经营目标各异,以及校企配合不够等因素, 多数企业往往仅能提供基层服务岗位给学生,学生被固定在某一岗位“廉价使用”,实习内容单调,实习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三)实习过程中,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实习地点分散,工作环境各异,学生很难得到学校老师统一的教学指导。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进度、学习效果,学校很难准确掌握。

(四)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过程考核

大多数中职学校沿用传统的实习考核办法,依据实习鉴定表或总结报告进行评价。学生在实习结束时上交实习鉴定表, 实习企业的评价往往是一纸公文或寥寥几句评语,学校据此评出成绩,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达到实践教学要求,也无法全面衡量。

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一)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知识体系

教学大纲是开展教学的依据,各门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校外实践教学较之校内教学可控性差,更应设置完整的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应该明确实践教学的定位和目标,阶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进度和时数以及考核方式。

酒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根据前人的实例统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课时已经超过了整个教学课时的30%,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来看, 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由于自身原因难以适应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学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缺少作为”等问题。为此,本文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中实习的教学进行策略研究。我校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的合作中,引入酒店实习“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酒店将每个实习岗位的每项工作任务拆分成多个要点输入平台系统中,这些要点同时与学校专业课程知识要点相关联,学校可根据校外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制定实习方案,构建校外实践知识体系。该平台为每位实习生建立个人实习档案,形成每个学生的实践知识体系。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动态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系统

我校为了加强对校外实践的过程监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互联网和学生的移动智能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以及南沙大酒店现有网络资源平台,更好地与酒店及学生对接;学生每完成“技能技术要点一体化平台”中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自己在移动通讯设备中点击“已培训”或“已完成”,并要经过企业指导老师的考核及点击“确认”。学校老师能够实时了解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培训情况,以及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企业指导老师一起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学院决策层、系部领导层、相关教学管理层等均可通过各自的账号端口随时掌握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使校外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建立过程考评体系,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在与广州南沙大酒店合作过程中,开辟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选拔,为实习学生提供管理岗位之先河,是我校校外实践教学的一大突破。在2015年7月,我校输送15名学生到南沙大酒店参加校外实践,其中30%的实习生在三个月的阶段性考核中,通过酒店的在线理论测试、实操考试、口试及面试四轮考核,走向见习主管岗位。另有15%的同学因表现优异,到财务部及营销部轮岗培训。这些阶段性考核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四)大数据和云存储将实习和就业有效结合

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记录以及在南沙大酒店的校外实践教学记录可以相关联,生成个人学习的终生档案,成为就业时最有力的“实习证明”,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抢占先机,更好地争取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结语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实践、探索,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上不断进行总结、改进和创新,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加强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切实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专业特点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使学生清晰实现职业发展目标路径,为就业和个人将来良好的发展打好基础,从而有效推进符合专业发展的“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我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探索,努力使校企合作的管理更加规范,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目前,我院与万江财务管理公司、庞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家乐福、中国邮政物流速递公司、环球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喜来登乌鲁木齐酒店、中国旅行社等3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涵盖了会计与审计、营销与策划、酒店管理、导游、涉外导游、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由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财会专业校企联手打造会计孵化器,创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目前,我院会计与审计专业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模式。由于会计工作实践性强、对工作经历要求高以及企业出于商业机密等因素的顾虑,使得校外基地建设难以开展。绝大多数学校采用“校内仿真实训”的办法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然而“仿真”可以模拟企业经济业务,却无法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而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又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有特殊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养成。

多年来,在会计专业建设与发展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的路径,不断寻求校企合作的共赢点。2006年起,创新性地将校外基地目标由“单个就业企业”拓展到“财务公司”,依托财务公司,通过校企联手共建 “会计孵化器”,创建了“411工学结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即:首先前4个学期在校内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但每学期也均有2周以上的教学实习;第5学期的前半学期(0.5)则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及拓展课程教学;第5学期后半学期0.5学期(2个月)为“会计孵化期”,是在校财务公司等校外基地实习,即学生在完成校内学习的基础上,分批进入财务公司(孵化期),以“三真”方式,在公司专职会计的指导下,承接财务公司所的各类企业“实账”工作,积攒会计工作经历,直至通过相应考核,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第6学期为“工作期”,学生以企业职工身份,进入最后1学期的带薪“工作阶段”,学生将进入合作企业,独立承担出纳、记账会计、成本核算等财务工作,校方联合企业组织财务专家,以咨询师的身份随时指导,在真实的会计工作氛围中,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高财务工作胜任能力。

以该模式为主线,校企双方重点进行了师资、课程、实训等核心要素的重组,从而破解了多年来困扰各高校会计类专业校外基地建设的难题,突破了企业空间、商业机密的限制,使得会计专业校外基地建设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较为成熟、行之有效的顶岗实习机制,有效提高了会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营销物流及酒店专业顶岗实习实行“宽基础,活模块”的专业定向模式

营销物流及酒店管理等专业由于企业需求量大,就业岗位多,但存在就业层次低,调岗率高的问题,因此,校企合作更加注重的质量和层次,主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根据专业实行多样的顶岗实习模式。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不同的顶岗实习模式,形成融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宽基础,活模块”积木金字塔型“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第三年结合校企合作选择专业定向。如营销策划等专业进行专业营销,即在两年在校学习营销公共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第三年通过实习,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进入房地产、汽车、证券业等不同行业学习专业营销,从而,初步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对于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实习则分两个阶段,大一每年的6月-10月是第一阶段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习,大三则是为期一年的顶岗预就业实习,这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为将来预就业打好基础。

其次,分层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就业层次和稳定性。对众多合作企业进行评估分类,根据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制度、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状况、接纳实习生人数、学生评价等分为优、合格、差三级,逐步淘汰不适于合作企业,加强与优质合作企业开展更深一步的合作。首先,实行双向选择的“订单式”顶岗实习模式。传统的“订单式”不管学生是否愿意,统一安排学生进入指定企业实习,导致学生抵触情绪较大,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实习期一旦结束,学生即刻大批跳岗,不利于学生发展。而双向选择的“订单式”顶岗实习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即由学校统一安排,选定一定数量的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通过招聘会,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通过相关考核即可进入企业工作。这样,一方面学生较为集中利于管理,同时由于是学生自主选择,提高了就业稳定性。其次,与企业签订协议,深化合作内容。如建立示范性“双基地”;学校作为企业的后备人力资源库,优先保障合作企业用人;而企业则通过提供奖助学金等形式来体现企业的关怀,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室等;

我院通过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专业设置、课程标准与内容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加强学院与企业的交流,实现校企在人力资源、设备、信息等方面的共享,有利于深化课程资源开发、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强,仝丙昌.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平台

引言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一直关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该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1,2]。它与其它教学环节彼此配合,相辅相成,在某种程度上是前面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3]。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4,5]。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博奥生物”)自2000年成立以来,着重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依靠自主创新,秉持信诺重礼,现已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高技术公司。我校与博奥生物的合作开始于2003年,2011年首次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2016年续签实习基地协议,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2015年,在本项目的支持下,校企双方深度探讨,发掘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制度规范、搭建了人才培养的平台、组建了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开放型共享机制,使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充分服务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与管理

(一)签订基地建立合作协议

双方本着友好相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合作协议应注明适应专业、实训项目、内容、时间,双方的责任、义务,协议期限等。其管理按实践教学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必须建立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

(二)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校方参与教师定期与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员工对接基地建设的各项作务,即基地建设中每项建设内容分别由校内专业教师与基地教师进行专项对接,以保证基地建设各项内容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对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的指导

在整学期实习及顶岗实习阶段,组成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构成的实习教师队伍,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和学生管理等工作。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车间主任、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部分成绩的鉴定。

(四)基地运行的指导与管理

学生在基地开展活动或实习期间,基地必须对学生进行上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预防发生伤亡事故。校内应教育、督促实习学生遵守培养基地的保密制度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并协助督促学生将属于基地或从基地借用的技术成果的资料介质一并归还基地。基地建设各小组的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职权清晰,互相配合,及时向学部及教务处上报实施性实习实训计划以及具体的执行方案,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基地负责人对学生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打卡上下班或者进行签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能力系统化培养平台的搭建

(一)基础训练平台

本项目通过认知实习模块和职业岗位素养训练模块,使大学生对行业具有初步的认知。认知实习模块的主要作务包括通过本科大一新生的生物技术专业先导课,以讲座和参观实习的方式,使学生对生物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认知;职业岗位素养模块主要通过邀请实习基地专家为我校外聘教师,进行《生物技术前沿讲座》课程讲授,将生物技术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以为学生掌握行业动态以及未来实习就业情况打下基础。

(二)技能训练平台

该平台的建设主要通过课程实践模块及岗前技能集中训练模块加以实现。《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仪器使用及维护》、《生物化学实验》以及《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是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上四门课程均与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所进行的生物芯片科研及生产环节密切相关,在课程大纲的编写及修订过程中均结合了基地项目组成员的意见,且在授课过程中,基地新的研究成果将随时补充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岗前技能集中训练模块中,校企双方安排于学生通过对PCR、洁净室、超净工作台、扫描仪、生物芯片等实岗专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的集中培训,使课堂相关理论技能在实岗中得到进一步的训练,该培训环节做为课堂内容的有利补充,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也为整学期训练及实习就业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三)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平台

该平台的建立主要针对大四本科生和大三专科生进行整学期实习及顶岗实习,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专业实习模块为期四个月,时间为大四上学期。通过整学期的实习,深化巩固学生在校内所学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实岗实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基地对学生的深入了解,选拔优秀学生,同时也利于基地项目组成员更好地参与到前期基础训练平台和技能训练平台的建设中来,保持专业学生培养的良性循环发展。毕业实习模块在整学期实习之后进行,即大四下学期直至毕业结束。学生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且目前从往届学生调研情况而言,学生对于实习基地对个人发展方面相当肯定。该模块的训练为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保证。

(四)创新训练平台

该平台主要是依托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建设。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与人才培养基地相关的科研项目,同时鼓励基地项目组成员带领在校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研发工作之中,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工作。目前已有部分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研发工作中,2016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葡萄糖醛酸苷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即为与基础项目组成员合作指导,其研究成果也可为基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三、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校内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博奥生物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承担对“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培训,支持教师接受企业最新的实验技术学习,参加生物芯片新技术培训,学习生物芯片的压制技术以及快速核酸检测方法等最新前沿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我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将最新技术在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目前,校企双方师资培训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正在进一步探讨,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如部分学校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建设,使青年教师深入生产实际了解企业需求,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最新技术提升理论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的自我成长。

(二)基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基地配有基本稳定的项目组成员,同时也组成了学生在基地的教师指导团队。无论是在基础训练、职业技能训练还是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中基地教师均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在行业一线,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宝贵的行业经验和行业前沿技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师的不足。在合作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基地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生的交流,并进行《生物技术前沿讲座》和《生物技术导论课》部分课程的讲授,并为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及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提供建设化建议。同时,很好地保证了大四整学期实习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基地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为该与该人才培养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校企互利互惠

博奥生物自2011年以来扩建子公司,每年对于本专科生的需求较大,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且我校与博奥生物占有地理优势,博奥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校企之间车程仅十分钟,便于我校学生参与到基础训练、技能训练、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创新训练中来,完成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博奥生物具有非常强的科研能力以及现代化的实验室,在本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校企双方达成共识,即具有一定准备难度的实验如RNA提取实验可以在实习基地实验室内完成。博奥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与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合作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五、学生安全

对于学生安全的问题,校方通过以下方面完成:首先学校在实习、参观前进行安全动员;第二,学生在整学期实习过程中,学校安排实习指导教师以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定期对于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实习检查、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保证其在企业实习的安全,第三,学部组建了实习安全保障小组,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企业方在整学期实习以及毕业实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安排一对一的导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不仅对于学生进行技术、学术方面的指导,保障学生安全的完成实验实训环节,而且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学校安全保障小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六、开放性共享机制的建立

(一)平台构建可作为基地建设模板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与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平台构建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适合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科院校的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使得建立外校共享机制成为必要。为实现资源共享,在取得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宣传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情况,包括基地的基础平台的行业认知模块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高校的的校企合作中,目前,基地已接待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此外,2015年7月,美国里维尔大学的生物技术本科生在暑假小学期期到博奥生物进行了参观学习,也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扩大学生受益面,从而最终有利于生物技术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可为专业其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范本

经过多年建设及合作,该基地无论是各训练的构建还是教师的培养,均有着相对成熟的经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深入参与到基地学习及工作中去,凸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辐射作用,这些经验均可以很好应用于其他基地的筛选、开拓及建设中,这也将对北京城市学院其它专业以及其它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产生良好的示范效果。

七、学生的管理及评价规定

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校外合作基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参加合作基地的实践性教学。在合作基地参加实践实习活动期间,必须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服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认真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学生因病或有重要事情须请假的要办理请假手续,请假1-2天的向班主任和实习单位负责人同时请假,之后再由班主任与实习单位负责人及时沟通后,方可准假。请假3天及其以上的要向合作基地、班主任同时请假,班主任需及时报给专业,经小组研究后,经学部主任批准。在合作基地参加实践实习活动期间,要求认真总结记录实习实践情况及收获体验。留存在实习场所工作期间的相关照片,并可将实习收获以PPT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分享。整学期实习期间必须有实习周记,要求每周真实地填写工作周记,工作周记内容主要包括:实习内容、主要收获(含搜集的主要资料、技能提高与体会等),遵守实习场所的劳动纪律、安全规范和出勤情况等;在整学期实习结束后,需要按要求撰写实习实践总结(格式内容等要求见相关文件),系统总结毕业实习的内容与主要收获,总结实习实践成果,同时按规定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必须有实践教学基地意见和公章,这将作为评选优秀毕业实习生的依据。学生在校外合作基地实习实践的考核成绩由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单位共同给定。其中在基础训练平台和技能训练平台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成绩主要包括参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关课堂的参与程度、学习学践活动的总结情况及相关收获(文本报告及相关PPT汇报)以及对相关实验技能的掌所握情况。在专业应用能力综合训练平台(整学期实习及顶岗实习)过程中成绩的给定由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评定成绩(占40%)和学生所在的教学单位的评定成绩(占60%)共同组成。其中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评定成绩(满分40分)=任务完成情况(20分)+学生出勤率(10分)+学生职业素养评价(10分);人才培养基地评价评定标准由人才培养基地的指导教师给出,可参考实习期间出勤情况、工作量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职业素养、遵守纪律情况等方面。学生所在的教学单位评定成绩(满分60分)=实习实践总结及成果(30分)+实习实践周记及汇报(20分)+专业指导教师或学生管理教师(班主任)评分(10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或学生管理教师(班主任)成绩评定标准:包括实习出勤情况、实习单位表现、返校情况等方面。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平台提高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提升了专业化指导教师队伍,开放型共享机制的建立使校企双方的合作提升到新的层次,扩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因此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切实立足校企双方的利益,达到了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巧玲,孙爱萍,谢永宪.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体系创新合作教育平台———以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为例[J].档案学通讯,2013,3:81-85.

[2]周竞学,杨昌勇,石秀丽.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16-19.

[3]杨沛,钟丽,牛爱芳.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应用文科专业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369-379.

[4]姚道如,杜兰萍,陈传胜.基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校企对接研究与实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13.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项岗实习;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33-03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第三学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都在企业的校外毕业实训基地完成。在这一阶段,学校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因此,需要具有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实训基地管理体系,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毕业实训基地现状

高职院校毕业实训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即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实训一般安排在学校校外企业毕业实训基地实施,让学生到校外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训。目前,毕业实训基地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一)校外实训基地集中实训

高职院校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毕业实训期间,毕业指导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到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进行生产性实践实训。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和管理,毕业实训进行受到生产进度限制,有时很难深入到企业实际岗位,很难完全按照学校预定的毕业实训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实训的实效性一般不大。这种形式企业有负担,学校组织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且随着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以及学生人数的增多,许多校外毕业实训基地的数量已不能满足校外集中毕业实训的要求。

(二)分散实训及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分散毕业实训首先是学生利用个人家庭及社会关系,寻找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实训单位,并安排合适的实习岗位,进行毕业实训及相关毕业设计;对于那些个人不能找到实训单位的学生,学校再统一组织安排,分派到学校的企业毕业实训基地或者与学校有联系的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在此期间穿插毕业设计。

(三)统一命题设计

某些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首先对所指导的学生统一命题,让学生完成相关毕业设计,之后让学生到毕业实训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及顶岗实习。该种模式虽然便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但是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及顶岗实习内在关联不大,而且毕业设计由于题目统一,许多学生参考其他同学甚至前面已经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都不足。

二、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内涵分析

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外毕业实训基地,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针对同一个项目,“三位一体”,通过毕业实习及与指导教师交流、汇报,形成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通过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及汇报、总结,对项目的深度理解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内涵,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地方和企业、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时间整合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是将传统上分阶段进行的毕业实训从时间上进行整合,三者有机衔接、统筹安排,将三者的时间安排合并为一个时间整体,不再分离安排,从全局上将三者看成一个整体,三者的学习和指导在整个毕业实训期间相互融合,不再分时间段安排。

(二)内容交融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不仅将三者从时间安排贯穿于整个毕业实训期间,形成一个时间整体,而且三者的学习内容相互关联,实习项目作为联系的纽带,在整个实训期间,三者内容相互包含,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深化。

(三)以实训项目为载体和平台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要实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的内容相互交融,就必须以学生的实训项目作为载体和平台,基于毕业实训项目工作过程实际,提炼毕业设计课题,校企共同指导和管理,设计成果丰富和深化毕业实习项目内容,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项目的专业实践,从而更有利于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目的及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丰富和深化学生毕业实训基地的内涵。

(四)以学生为主体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中,不同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学生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指导和引导,而不是辅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校企联合指导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的指导和管理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校企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及优势,相互补充。

(六)政府宏观参与,政策导向,地方、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

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需要地方企业和学校积极参与建设,需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参与、协调“校企合作”,在政策上支持、激励企业接受“校企合作”,比如减免企业税收、财政辅助支持、项目参与优先等政策和措施,并且在企业各项评比、考核时,是否“校企合作”作为评比参考依据。从而,通过政府参与、协调,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使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校外企业毕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来。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包含三个要素,即高职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三者要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缺一不可。

三、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模式实践与研究

(一)建立健全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模式教学体系

校外实习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模式包含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三方面内容,需要将它们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设置时,建立健全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模式教学体系,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对三者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和考核进行科学构建,创新教学体系。

1.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实习

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应紧密联系企业的实践,根据企业、行业要求及人才培养目标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这样既能达到学校的实践教学目的,

又能满足企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毕业实习项目尽量安排企业真正的实践项目,使学生真正接触专业实践,进行毕业前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实习。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道桥)专业安排学生到道桥施工现场、文秘专业学生安排到企业担任实习秘书职位等岗位的毕业实习,学校制定学习任务和内容,校企联合指导和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基于毕业实习项目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过程,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期,尽早进入角色,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一种良好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毕业实习选题时,应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实习项目、实习单位及学生的岗位,注重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学生毕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习项目,总结和提炼,确定毕业设计内容,结合专业知识,认真分析和思考,完成毕业设计,深化前期毕业实习项目的专业实践。

3.基于毕业实习及设计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岗位和标准,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结合毕业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课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布置相关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项目的实习,在承担岗位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进一步学习专业实践知识,深化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二)政府宏观参与,政策导向,激励企业、行业参与积极性

校企合作毕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企业积极参与,由于企业从中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及热情都不高,很多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有利于校企合作毕业实训基地的政策,明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毕业实训基地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减税、实训消耗补贴等政策倾斜,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三)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和管理

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不仅学校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还要和企业沟通,聘请企业具有一定职称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即每位学生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和管理。校内导师要求教学经验丰富、在专业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研究和成就,企业导师要求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校企导师双向互补,有协作,有分工,共同指导和管理,加强了校内外对学生整个毕业实训期间的管理,保证毕业实训的质量。

(四)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培养

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顶岗实习过程中,强调学生为执行主体,一切指导工作和安排要基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出发,指导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是引导,而不是事无巨细地“辅导”。指导教师提思想、提方法,具体细节由学生动手,让他们去查找和探索,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学校和企业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实践项目,制定毕业实训内容和要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完善学生毕业实训基地安全、权益等保障措施

毕业实训基地建设,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选择信誉良好、管理严格、操作制度完善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学校要从学生出发,从劳动条件、生活条件及劳动报酬方面要和企业明确,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六)基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实现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很大的困难来源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原因是目前“校企合作”项目模式中,高职院校很难为企业带来利益,难以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因此,高职院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和企业进行“产”“学”“研”的研究,指导企业生产;帮助企业进行新入职员工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协助企业技术难题攻关等;寻求“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和共赢点;促进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深度和广度发展。

(七)建立健全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模式考评体系

毕业实训考核和考评是检验学生毕业实训质量的总要环节。对于毕业实训,学校和企业要全程跟踪管理,指导教师随时在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实训,记录平时表现,填写学生实习跟踪表、实习鉴定表,并结合学生的实训日记、实训报告、自我鉴定、毕业实训汇报以及毕业设计成果和毕业设计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学院根据学生实训成果及学校和企业的综合评定评选优秀团队、优秀毕业设计及优秀指导教师,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及以评促学的动力机制。

(八)基于“三位一体”毕业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及调查

校外实习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建筑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

[作者简介]张广峻(1978-),男,河北衡水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张玉菊(1975-),女,天津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河北邢台054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44-01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将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到真实的工作中去,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为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中,顶岗实习是实现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成败。教育部在2009年工作要点及16号文件中也多次提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因而如何做好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一直为教育界所关注。建筑工程系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实践完善,走出一条富有成效的特色管理之路。建筑工程系顶岗实习管理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以机制制度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多方共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管理”。

一、完善机制与制度,保证顶岗实习实施与运行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整合管理职能,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顶岗实习管理职能统一划归系顶岗实习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实训基地资源和提高管理效率。办公室成员分工明确,如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实训基地宏观管理和协调,导师负责具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辅导员负责就业指导及协议签署工作等。

2.顶岗实习管理实行专业指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三导师制。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指导教师负责拟订具体的实习进度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和实习步骤,提出写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的要求,介绍实习单位情况和实习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习纪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生活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顶岗期间的生活和人际交往进行指导。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中聘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从事顶岗实习工作,具体落实学生的安全教育、岗位指导工作,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并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填写相关内容。

3.顶岗实习考核实行过程考核与最终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实行企业评定与学校评定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将学生作为准员工,工作期间按员工标准进行考核。顶岗实习结束由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共同考核,主要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岗位能力表现、工作态度和顶岗成果性材料等进行顶岗实习鉴定,符合条件的校企联合颁发“工作经历证书”,并优先录用。

4.完善规章制度,使顶岗实习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个专业在院系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色,加以细化补充,形成本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为了明确顶岗实习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切实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及有效管理,首先由学校、学生、单位三方共同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并将文件副本及相关实习管理规定书面告知学生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针对导师、学生、实习单位不同的职责,制定了相应的可操作文本,使实习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专业导师,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月报表、工作记录、答辩记录等文件。在实习开始前,召开负责班级顶岗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详细讲解顶岗实习的各项规定,并发放实习指导手册,以便于对实习全过程进行管理;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前,需领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填写实习登记表、实习保证书、实习周记、阶段性工作报告等材料,实习接近结束时,需提交顶岗实习成果材料,并参加由学校、企业主持的实习答辩。对于实习单位,需要企业导师及时指导学生,并填写实习鉴定和参加实习答辩。

二、顶岗实习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重点进行事中控制

1.顶岗实习开始前,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第一,未雨绸缪,就业工作提前进行,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如建筑钢结构专业将学生就业工作提前至第四学期末专业实习阶段,考虑到顶岗实习单位是学生就业首选,因此选择校外实训基地中优秀合作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如中铁建设集团、浙江东南网架等公司,提前与企业沟通,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正式工作”三阶段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实现了实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此外,还调动教师、毕业生等力量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保证顶岗实习单位的落实。第二,实习标准与实习岗位挂钩,结合岗位的能力需求制定不同的实习与考核标准。同时,各专业结合行业、生源、校外实训基地等情况的变化,对实习计划进行针对性修订更新。第三,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使其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去面对现实社会和工作环境。各专业多次开展相应的交流座谈使学生在实习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专业教师业余时间通过与学生讨论电视剧《蜗居》,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家庭、工作等方面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与学生交流座谈个人职业成长经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第四,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参加学校和企业保险作为双重保障。各专业通过真实案例、视频教程、图片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第五,为了提高学生的意外风险保障能力,鼓励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前,学校补贴个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将是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参加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以保证学生在受到人身意外伤害时,能够获得最大的赔偿;此外,要求企业以书面协议的形式,针对学生工作岗位的危险程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及相应保险。

2.学校、家长、企业三方共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过程管理。顶岗实习过程一直以来是管理的薄弱环节,时间跨度大、学生分布广、导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多种因素制约管理的有效进行。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实行学校、家长、企业三方共管,通过网络、电话、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过程管理。首先,我们以书面形式将顶岗实习详细信息告知学生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其次,要求学生每周以电子邮件或短信的形式将实习情况作简要汇报。第三,要求学生坚持写顶岗实习周记、阶段性总结报告、毕业成果各阶段进展等情况,并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对于学校导师,要求每周同学生联系一次,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定期更新学生顶岗实习记录表、实习指导记录表等。

3.打破专业或班级限制,根据学生实习区域分布情况,统筹安排导师进行实地跟踪管理。专业导师由于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因而很难兼顾实习实地跟踪管理和教学工作,因而,在本系范围内,打破专业区别,根据学生实习单位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地区,派遣导师进行现场跟踪管理。

4.强化顶岗实习结束后的信息反馈机制。顶岗实习结束后,要及时地进行顶岗实习效果总结和信息反馈。一方面,由系部或专业组织企业指导教师、企业负责人、专业指导教师、学生代表召开顶岗实习交流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另一方面,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召开顶岗实结大会,并邀请下一届学生参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心得与体会,并选出顶岗实习优秀个人进行表彰。此外,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以班级为单位登记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为实训基地拓展、就业数据统计等提供帮助。

三、结语

通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效率得到很大提升,我系建筑类专业学生90%以上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实习和就业良好对接。学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得到了企业的重用,同时,由于毕业生的优异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很多大型建筑企业积极主动与学校联系合作事宜。顶岗实习管理成功进行,不仅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