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1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81-02

1 概述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系统化、整体化,相对于其他汽车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更具智能化,大量高新电子技术在提升汽车性能的同时,也给传统汽车维修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同车型汽车电路图的识别、汽车各控制单元的匹配、汽车总线技术的诊断与维修,都急需大批拥有汽车电子技术知识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研究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期间,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在进行专业调研时,除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外,重点在于征求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由企业提出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广泛的调研,分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研讨开发了基于学院现有办学条件、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和“386”课程体系。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同探讨出“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即在汽车电子技术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按“企业实际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岗位技能)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基本技能”的逻辑顺序,由实际岗位要求确定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由顶岗实习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企业对特定车型维修岗位技能的要求确定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由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确定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由此形成三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一个逻辑化的有机整体,衔接有序,分层渗透,最终达到实际岗位要求,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

第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调研,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在该阶段完成对学生基本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专业基本技能的要求来源于对企业岗位技能的分解。

第二阶段:着重加强学生的专项维修技能和职业技能。通过在与企业共同建设的生产实训基地中实施各个项目实训和专项综合实训,提高学生专项和职业技能。各个项目实训由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实施,专项综合实训项目均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维修任务或将企业的实际维修任务适当调整形成,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专项完整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企业上岗要求的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

第三阶段:着重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并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为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企业工作的实际技能和素质。

3 课程体系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来实现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组织专职教师进行市场岗位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按照“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所需开设课程、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并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确定校内专项实训项目与校外实习内容。

3.2 课程体系模块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针对就业岗位群,将工作任务转化成知识能力,制定课程标准,合理组建课程结构,以适应课程特点的要求。本专业根据岗位群与课程结构特点构建了“386”课程体系(见图2),即三个平台,八个模块、六个专业核心课程。

(1)可持续发展平台:该平台包含3个基本素质模块,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模块、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健康素质教育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和生理心理五个方面的素质。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同时,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2)专业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包含5个专业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项目实训模块、专项实训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校外实习模块。使学生具备汽车机械维修、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性能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并能应用专业的外语技能查阅、分析国内外汽车维修资料。

(3)专业拓展课程平台:该平台包含5门拓展课程,即新能源汽车、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结语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疆同类院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于2012年荣获自治区特色专业称号。依据企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需要,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为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汽车维修业正方兴未艾,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自治区高职示范院校建设经费的支持下,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将会有更大更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刘文苹.推进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35-37.

[2] 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6.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2

关键词:创新 整合 多媒体技术 信息化技术 发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3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升中职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努力探求信息化软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因此,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多方位了解授课内容

例如汽油发动机的拆卸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规范拆装发动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开始前使用局域网分发工作任务书和任务评价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加深印象。同时,为使学生清楚汽修岗位的职业要求,还可以分发汽车4S店维修技师工作手册。学生收到任务书之后,观看拆卸发动机示范视频,教师提醒学生记录视频中拆卸发动机各总成的顺序,这是教学难点内容。播放发动机Flash学习动画。接着,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发动机拆卸工具,这是教学重点内容。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理论变为直观,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工作任务,提升学生协作探究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在信息化实训室,学生每人一机,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训,只有鼠标点击变成热点的区域才为此时应该拆卸的发动机总成,这便规范了学生的发动机拆卸顺序。根据信息栏中的操作导航,选择正确的拆卸工具。学生可以不计成本的,自主、反复的训练拆卸发动机,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如遇工具使用不规范,根据操作提示进行纠正。进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改变了以往“一人操作,众人围观”的状况,为后续的实训教学扫清障碍,凸显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授课,可以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汽油发动机的拆卸这门课,将任务实施依次设定为操作演示、仿真实训、模拟企业三个环节。

1.仿真导训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学生无法在课堂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模拟的企业工作现场,将学生引入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兴趣。同时教师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

2.仿真实训

由于设备数量有限,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践机会,专业技能薄弱,导致拆卸发动机时的误操作现象时常发生。在信息化实训室,学生每人一机,借助汽车教学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训,只有鼠标点击变成热点的区域才为此时应该拆卸的发动机总成,这便规范了学生的发动机拆卸顺序。根据信息栏中的操作导航,选择正确的拆卸工具。学生可以不计成本的,自主、反复的训练拆卸发动机,强化操作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如遇工具使用不规范,根据操作提示进行纠正。进而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3.模拟企业

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拆卸发动机的种类单一;而且在课堂学生无法感受到汽修企业的工作氛围,为此将大众汽车4S店售后服务系统引进课堂,借助此系统进行企业场景仿真实训。学生扮演大众旗下各车型的维修技师,操作4S店售后服务系统,查询各车型拆卸发动机时使用的工具和拆卸顺序。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在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在课堂体验到了企业的工作方式,实现了课堂与企业的“零距离”。

在任务实施阶段,严格执行企业6S管理标准,通过汽车4S店维修技师工作手册让学生清楚6S管理标准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

为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利用网络视频软件,将在工作现场的奔驰4S店维修技师请进课堂,根据任务评价书并结合其工作经验给予学生指导性评价。教师运用考评系统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之间对协作能力,学习态度进行互评。从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理论拓展和企业拓展构成了任务拓展。教师引领学生登陆“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网络学习平台”,下载本课的理论拓展资料。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将理论拓展内容设定成不同层次供学生选择作答。在企业拓展方面,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做职业规划培训,考核成绩优益的学生将被送入企业进行实习。同时开通公共邮箱、微博等网络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课后与教师和企业互动交流的平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激发兴趣、收集资料、准确操做、模拟企业、多元评价和重视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立体的学习模式。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缺少质疑,创造性自然差。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授课,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取得了良好教学的效果。作者尝试在大连电子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试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校培养出的学生先后被雷克萨斯4S店、奔驰4S店、耐跑轮胎等知名企业录用。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回归现实世界、面向实践、了解专业最前沿知识,较好的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真正为国家培养出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皆优秀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川:浅议校园信息化条件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彭绍东:《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27-02

一、引言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学历教育,而是大众的就业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的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他们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在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学院按照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要求提升教师能力,为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做好基础工作,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建设本着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设备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素质与职业规范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师资专业能力的提升几方面全面开展建设工作。特别是汽车技术类专业建设,汽车是典型的集合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体,涵盖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环保、材料、单片机、网络等内容,可以说电子技术在汽车这个产品上应用到较高程度。无论在汽车设计与制造业,还是在汽车维修行业,对懂得汽车又精通电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都是非常需要的。不得不承认汽车行业在近十年已经集先进的电子技术于一体,正在成为北京市强大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今天随着北京功能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各种制造业已经开始外迁,而在北京路上行驶的560万辆汽车的维修服务是万万不能少的。因此企业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得到的认可,特别是对汽车电子技术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是非常渴望的。

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立

作为职业学校来说,专业建设本身就是按照企业的需要而设置的,因此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校企合作方向,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服务于企业为目标,形成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也是从汽车电子高端维修入手,按照实际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能力设置任务。在任务分析中以维修岗位为背景,划分为基础工作、使用各种仪表、检测电部件与电子控制电路、检测整车、诊断与排除故障、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综合能力。第一项综合能力为基础工作,包括六个专项能力,即分析任务明确维修方案、填写工作记录、阅读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使用的仪器、选择使用的维修工具、检查举升机及排气管路。第二项综合能力为会使用各种仪表,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使用汽车尾气分析仪、使用汽车综合测试仪、使用5052大众奥迪专用检测仪、使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使用解码器、使用四轮定位仪、使用X431汽车检测电脑、使用四通道示波器。第三项综合能力为检测电部件与控制电路,有七个专项能力,包括测试各种电路元器件、检测车灯照明系统布线、检测车用音频系统布线、检测ECU及控制系统、检测车载视频系统、检测汽车空调布线系统、检测CAN总线。第四项综合能力为检测整车,有八个专项能力,包括检测汽车仪表、检测汽车尾气、检测动平衡系统、检测刹车制动系统、检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检测汽车安全系统、检测汽车防盗系统、常规检查轮胎灯光底盘。第五项综合能力为安装汽车机械部件与电器,六个专项技术能力,包括分析汽车整车机械与电器装配结构、按图纸完成全车电器的布线、拆装发动机、拆装变速器、拆装调试底盘电器、拆装制动系统各部件更换刹车油。课程开发中依据专家提供的3项专项技术能力进行课程开发,最终设置13门专业技术类课程:汽车构造、机械设计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测仪器、汽车传感技术与测试、汽车变速器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空调与音视频设备、车载通信技术。采用理论加实验的教学方式,完成理论教学后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沿用了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上岗后不能快速的胜任工作。这不是我们培养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在我们召开的毕业生座谈会上以及征求企业意见得到的结论是要对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三、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4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晓刚(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美兰(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98-0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平均每辆汽车上的电子装置在整车成本中占20%~25%,一些豪华轿车上装有40多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电子产品甚至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有效手段。[1]

在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教学研究中,文献[2]提出优化“汽车电子与控制”配置课程的内容、改革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建设和课程设计环节等改革思路。文献[3]分析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和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建议。文献[4]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精品实验项目的设计思想、主要环节及具体实践。文献[5]将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应用于汽车电子技术综合性和设计性虚拟实验中,并进行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文献[6]开发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嵌入式系统,完成了实验箱硬件及教学实验所需的支撑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文献[7]介绍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汽车电子系列特色课程的研究。

在汽车电子中,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通常称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并且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电力电子方向,在汽车电子研究上已有了十几年的基础。在依托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和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因此,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在汽车电子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制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本文以“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通过课程结构优化设置和考核方式改革,结合现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教学。

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结构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8]“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雅夫,连静,李琳辉,等.《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90.

[3]赵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27):221-222.

[4]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99.

[5]仇成群.LabVIEW在汽车电子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18(6):97-98.

[6]张新丰,陈慧,孟宗良,等.控制器V型开发模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31-134.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5

【关键词】汽车 电工电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71-01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类专业重要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它抽象难懂、实践性强,与专业结合紧密,然而,有的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电工电子技术原理的分析与公式推导,重视书本知识的讲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训练。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枯燥、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畏难、厌学等情绪。

2.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不强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基础上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有的学校仍然采用原来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计划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3.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程,而有的学校缺乏同时具备这两个专业技术的教师,只好让过去承担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来担任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工作,课程中涉及相关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时,他们就跳过去不讲或少讲,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停留于黑板上的公式推导,课堂讲解,学生听,并没有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新技术新知识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和动画演示,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实验和实训环节少,影响了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导,为后续的汽车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1.结合专业需求修订教学计划

要不断尝试和采用新的教材,结合专业需要制订或修改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汽车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对某些公式的推导、计算从简,着重基本原理及应用的讲解;将一些在后续汽车专业课程中讲到的电工电子器件如继电器、电磁阀、组合开关、晶体管、仪器仪表操作、电机、电磁铁开关等调整到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当中,并适当多安排汽车电工电子相关的基本实验和实训,使学生真正亲手去接触汽车相关电工电子器件和装置,通过动手拆装训练,帮助其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

2.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对于课堂中难懂的抽象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演示和模拟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播放视频和动画,使之直观形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子电路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可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电机、电磁铁、电磁阀、组合开关、各种应用电路原理等可用视频和动画演示。

第二,运用实物演示教学。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使抽象难懂的内容更加直观,使学生容易掌握并能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运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除了在课堂利用仿真教学演示,还可在实验室采用实验器材和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以验证某一定理或检测某一电路的性能或参数,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要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适应汽车新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要求;摒弃一些无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学习和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向双师型教师转变:要具备扎实的汽车电子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养,以承担起“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或技师”的角色。

4.加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

第一,针对专业特点,组建汽车电工电子实验室。使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操作练习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操作技能。

实验和实训中,教师要启发诱导,学生要勇于探索实践,多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指导,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第二,到现场实训拆装。课程的部分内容授课可在实验、实训室中进行。通过适当实验和实训,对汽车上的实际电器和电路的拆卸和组装,如继电器、电磁开关、组合开关及简单线路等,让学生真正掌握汽车的基本器件及电子电路接线,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范文6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其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毕业,更关系到学校发展和该行业的发展,本文以汽车电子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高职;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改革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变革,汽车内的电子元件、线路控制越来越复杂化。虽然电子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汽车的性能,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汽车电子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1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汽车电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汽车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保障。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越发紧缺,因此如何加快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向社会各企业输送合格的汽车电子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1.2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常见的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给予了充分重视,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加强了实践对人才培养的比重;师资方面,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

1.3原因分析

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实施中,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由于高职院校在结构上和管理体制上的不足,导致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单一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师资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不足,师资类型多为理论性讲师,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傅”影响了课程效果;而教师年龄结构上的差异性,更是限制了双师型人才培养进度。第三,教学效果上,虽然提倡实践教学,但理论和实践部分脱节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更新较快的实训课程,更是缺乏相应的设备和场地,影响了整体课程效果。第四,学生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及其专业没有形成客观的认知,在自我约束、自我成长方面要求不高,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人才素质要求明确

人才培养是以一定要求为指导而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培养活动,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应解决人才素质要求问题。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素质,主要由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构成;二是该行业的特殊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素质、职场应变素质以及专业创新素质三方面。以知识结构的构建为例,知识结构是衡量人才培养的主要指标,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知识结构的构建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和知识的综合化,只有合理安排二者的比例,才能提高学生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

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2.2.1岗位能力分解。

按照汽车电子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变化情况,可按照“两线并重,四位一体”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电子技术应用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满足岗位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需求。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主要开设可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关键性课程,提高课程利用率。

2.2.2课程内容体系说明。

在设置汽车电子专业相关课程时,要改变以往重复教学、技术应用性较差的状况,按照最新的技术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技术的应用性、先进性和代表性。课程结构方面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对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行分解和整合,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能力主线纵向目标型、理论实践交替发展型和基础专业阶段上升型。

2.3教学模式方面

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例,在课程教学的开始给出任务目标,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就向学生公布汽车电子专业的实践任务,并作为毕业实习的题目,由学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进行选题、查询和技能学习。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更有目的性,更有兴趣学习实习题目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内容。

2.4师资队伍构建

职业院校应将教师有计划地派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统一,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也可直接聘用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汽车电子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汽车电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2.5加强创新素质培养

在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努力培养专业创新素质。专业创新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不断发现现存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的存在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创造性设想的能力,并能够具体实践、操作和开发;进一步扩大知识面,适应创新、各种要求的能力。具备这一层次的素质,可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工作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并把握创业的机会,实现由单纯谋职到自身事业获得发展的重大转折。

3结语

汽车电子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影响了汽车电子专业的发展,该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促进行业发展,还能有效解决学生毕业就业问题。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场所,汽车电子专业人才更是当前市场上的紧缺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有效解决学校发展问题,还能促进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汽车电子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农机,2014,10:57-58.

[2]孙连伟.基于创新实践的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