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1
一、拟题的基本原则
确切:概括内容,切合主旨。要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文章内容,紧扣文体,暗示自己的思想,或者写作对象或写作线索等。
精炼:字数恰当,简洁明了。要扣住话题,缩小范围,选择最小最佳的切入口。
生动:有可读性,饶有兴趣。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新颖:思维独特,别具一格。题目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人一看就觉得你的文章不同凡响。
二、拟题的方法
(一)前后附加法:
在所给的话题前面、后面或前后面同时加上适当的词语。这种方法比较省事、可靠,不会跑题,范围小,不宽泛,简单而实用。
比如: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前后添加就可以拟出以下题目:
《追求幸福》《幸福是一种心情》《幸福在哪里》《为了幸福而努力》
练 习
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参考示例】
《一缕阳光》《阳光照耀的日子》《阳光女孩》《温暖的阳光》《阳光明媚》
(二)巧用修辞法:
就是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段去拟标题,或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法:
例如,作文话题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学生拟的标题为《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杀伤别人时也会杀伤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
2.比拟法:
比拟的实质就是把写人的词语和写物的词语互换,能够更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作者的爱憎。例如,《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
3.夸张法:
夸张就是通过语言意义与现实的严重背离再现现实。比如,以"挫折"为话题,有位同学就拟题为《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不禁让读者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挫折给作者如此沉重的打击?
4.对偶式:
1999年高考中,一考生拟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
5.双关法:
双关可以调节语言风格,使之委婉、曲折,从而产生含蓄的美感。
①谐音双关:如《圆与缘》,利用汉字谐音双关的特点,巧借相似联想,由"圆与圆"的相交想到"缘与缘"的交错,从而感叹茫茫人海中那份来之不易的缘,引出"悟缘""惜缘"的观点。
②语义双关:关于"温情"的话题,《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利用双关语"暖阳"和"春"来关和"温情"。
6.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拟题时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来表达思想的修辞方法。通过前后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可以拟为《自信与纳谏--腾飞的翅膀》、《海纳百川,我纳千言》、《自身免疫与药物治疗》等。
看看下列题目用了那些修辞?
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我是差生,我容易吗?》;以"友谊"为话题《朋友最真友情最贵》;以"家乡"为话题《那山·那人·那狗》
练 习
请以"音乐"为话题,拟题。
【参考示例】
《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跳动的音符》《高山流水,琴瑟和弦》《音乐的洗礼》
(三)引用嫁接法:
移花接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间接引用有仿用、套用、化用成语、广告词、诗句、歇后语等。这样拟题,常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通俗明了,妥贴自然。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为话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以"快乐"为话题《快乐向前冲》;以"腐败"为话题《前"腐"后继》;以"磨难"为话题《阳光总在风雨后》;以"幸福"为话题《幸福来敲门》。
练 习
家是容纳,家是关爱,家是归宿。莘莘学子,祖国是家,家是情丝和牵挂,风险航员,天地为家,家是尊严和荣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和温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和着落。......
根据提示,围绕"家"这个话题,自拟题目。
【参考示例】
《家是温柔港湾》《我爱我家》《有国才有家》《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回家》《爱家的人》《吉祥三宝》
(四)反常法:
违反常情式拟题--让文题违背常情,造成悬念,独树一帜,逆向思维,意思独特,新颖,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
【参考题目】
请用不同方法,以"诚信"为话题拟题.
【参考示例】
1、前后附加法:《一毛钱与诚信》《找回诚信》《带着"诚信"上路》
2、巧用修辞:《诚信如水》《十字路口》《诚信-开往春天的地铁》
3、引用嫁接法:《诚信飘流记》《人间诚信今犹在》《拍卖"诚信"》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作文写作;创新思维
无论是文采飞扬的语言,还是清晰流畅的思路都来自敏捷的思维。尽管很多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写作立意准,但要收获惊喜,还必须立意新,在切合话题的前提下大胆立意,表现自己对生活独到的、有个性的理解和体悟。要实现这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求异。它不拘泥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局限于人们既定的理解。发散性思维是客观事物复杂性的反映。各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向和思维方法。事实表明: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分析解决问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如以“水”为话题做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概括水的特点、用途,然后拟写自己的写作思路,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归纳:
(1)以滴水汇成大海,积少成多的特点,联系到重视积累的问题。
(2)一滴水与大海,可以联系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3)从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联系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问题。
(4)从水与船的关系,即“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联系到民心得失社会稳定的问题。
(5)从水与鱼儿的关系联系到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干群关系等问题。
(6)从水滴石穿可联想到恒心、毅力的问题。
(7)从水冲决堤围、冲垮桥梁、毁坏公路等联想到柔能克刚的问题。
(8)从水装在什么样的容器中,它就成为什么样的形状联想到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问题。
……
还可以从其他有关水的故事联想到人的思想品格、精神风貌等问题。通过类似的训练,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到话题作文中来。比如以“规矩”为话题的作文,我让学生先拟出自己的写作思路,然后归纳如下:
(1)就“没得规矩、不成方圆”谈学校培养人才;就“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谈日常行为规范对中学生的要求。
(2)谈教育的弊端,有些条条框框扼杀了一些人才的成长。
(3)谈社会上“随份子”的现象。
(4)谈破格启用人才的问题。
(5)谈奇风异俗。
(6)谈,谈尊重少数名族的禁忌。
(7)谈陈规陋习对人们的束缚,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8)谈职业操守。
(9)谈生活中的“违规”现象,如作弊、闯红灯等。
(10)谈游戏规则。
……
学生思维活跃、视角新颖、文思流畅、立意深刻,真可谓精彩纷呈。
二、逆向思维训练
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也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从事理的相反方向入手,展开思路,得出新观点,觅到新途径,发明新产品,这样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就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主要是采用正反置换的方法,进行反向思考,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却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开染布作坊,小女儿做雨伞营生。这位母亲总是愁眉苦脸,下雨时怕大女儿染的布没法晾晒;天气晴朗时又担心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一位老者让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女儿的生意会火红,晴天大女儿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生活中有许多名言警句,如果把它们的原意进行逆转,反弹琵琶,势必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提炼出新的观点。
例:要求变换角度理解下列名句,力求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
“无欲则刚”解说:无论是钻研学问,还是做生意,走仕途,欲望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进取心,怎能成大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解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谁能掌控宇宙万物之变化?说错了,改了就好。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解说:前面就是死胡同,还把别人的话当成耳旁风,有你吃亏的时候。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3
郑州十四中 卫素敏
连续五年来,高考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发展等级”评分法。考生作文平平,就只能在“基础等级”中评分;若能达到“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要求则要给“发展等级”分。如何做到“有文采”,要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其独特的功效。
一、精彩的比喻句能为全文增色,它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例如以“和大自然的对话”为话题的《和樱花树的对话》优秀习作,“樱花总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悠悠然从枝头飘落,在无风的江南早春里 ,很轻,很缓,很优美。每次,我总是刻意地从她身边走过,沐一身花雨,嗅到芬芳的气息。
樱花树像一个优雅的江南女子,恬静地立在温暖的阳光下,轻轻抖动裙裾,溢出醉人的芳香,毫不吝惜地挥洒片片飞红。我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仰视她被阳光穿透的玲珑的躯体。
樱花树的绿叶迫不及待地从枝上涌出,迎接阳光的拥抱,推开阵阵花波。落花像流水,从枝头泻下,从女子温婉的指间漫出。我的眼睛被落花打湿,怜爱着这妖娆春光的心隐隐作痛。”
一棵普普通通的樱花树,在作者的眼里,成了一位婀娜多姿美丽异常的江南女子。不但如此,作者还要赋予这女子以人生哲理的意味。让樱花早谢变为美丽女子青春的凋零,而且这种凋零还是樱花仙子的无悔的选择,是一种主动献身,这就使读者受到感情的激荡。不但如此,结尾的议论可以说是文章主题最亮丽的一笔:“青春并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总也挽不住的春光只是生命的前奏,的伏笔,大戏的序幕。”至此,我们才理解了作者独出机杼的匠心。与文章立意相辉映的,是那充盈着灵感、灵气、灵性的文字,那种细腻灵秀之美,和樱花树的艺术形象一起,沁人心脾。你会觉得,这样别具新意的情思,是非这副灵动的文字不能承载的。
二、 用排比句气势充沛,文情并茂。无论哪种文体,恰当运用排比句,可以使文势增强,读来酣畅淋漓。近几年不少高考佳作,都注意用好排比句,有的更是全文缀满排比,给人一种风卷残云、力扛千均之感。例如2003年高考佳作《心中的天平》:“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文章以一组排比句一气呵出,非常雄辩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能以感情否定任何一个方面的美。紧密扣题。这样的文笔,先声夺人,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彩。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4
一、徜徉文学,让语言汲取经典养分。
不妨走进经典,与文学人物面对面地交流,用别开生面的语言展示语文世界的奇妙洞天。
1.文学经典具有永恒的魅力,它经受了时间的持久考验,其语言的独特性,其文笔的影响力,是一般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里就选取名家作品中的“笑”来品一品。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了,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都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了。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曹雪芹《红楼梦》)
楼梯上一阵女人笑声,一片片脆得像养花的玻璃房子塌了。 (钱钟书《围城》)
他的笑声也越来越高,响亮和壮丽得像两把剑相击一样。
(福楼拜《萨朗波》)
千姿百态的笑姿,清脆的阵响笑声,放纵的笑声,给我们写作,尤其是锤炼语言留下无穷无尽的启示。
2.不妨让古人走进我们的生活,演绎别样的生活场景。下面是一学生写的《戏说林贾薛》片段:
众所周知,林黛玉颇有些文化,当个出版社的编辑挺合适。可她的小家子气,能与上下级处理好关系吗?处理不好,下岗便是自然。下岗也罢,林黛玉家底厚实,在家当家庭主妇也不错……
再说说贾宝玉和薛宝钗,薛宝钗待人处世圆滑,文化水平又和林黛玉不相上下,持家有道不用说,找份待遇不薄的工作,再跟贾宝玉联手办家商场或企业,生活百分之百用不着愁……
小作者观点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时代气息,语言活泼,味道十足。
3.让今人走进古人的生活。你可以直接步入古人生活的时代,可以用“我”来见证古人的言行,也可以与文学人物直接对话,各抒己见,互诉衷肠。以下是一学生写的《哀叹诸葛亮》文首段:
诸葛孔明,你,在世人的心目中,永远是历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总在高空引照。你的一生总是与智慧交结着,你的一生总与忠良伴随。对!你是智慧的,你无愧是忠良的楷模!但是我要说,你在关键时候不够明智。
语言颇具理性,文学人物在我们面前复活,如此评价,如此开头,如此生发,趣味盎然。
二、幽默凝练,让语言清新风趣。
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大气是个性,轻灵是个性,绚丽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也是个性,凝练更是个性。
1.幽默风趣,语言独具个性特征。你读过林语堂的文章吗?你认识马克・吐温吗?茫茫文海,幽默如一阵清新的风,如一股清洌的泉水,带来清凉的享受,带来捧腹的大笑,带来会心的思考。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一文中的选段:
在写同学录时,小K的“狗吠猫散图”以其搞笑的风格、简单明了的构图,传遍“大江南北”,好评不断。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活泼开朗。
尽管美其名曰友谊赛,但大家都虎视眈眈地把目标锁定为冠军奖杯,大家都想为初三的生活再添一笔灿烂。
读了这段俏皮话,我们不能不喜,不能不爱!
2.借鉴网络,让语言紧跟时代潮流。网络流行语,新词汇、新句式、新仿词等,突出了语言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如一个学生以“减负”为话题的作文拟题为“我被减负撞了一下腰”;一学生在《一件有趣的事》中写道:“老鼠见了我,吓得没命地跑,突然一头撞到墙上,四脚朝天,躺在地上,不省鼠事。”多鲜活的语言,好一个“不省鼠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吸收新词汇,积累当为首,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社会是所大学校”,向他人学习借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采撷名句,让语言尽显诗意才情。
经典名句,意味隽永,如暗香盈袖;时文美文,澄澈心灵,洗尽铅华,展现纯真语言之美。
1.诗文名句的合理运用,不仅显示了你的文化积淀,也显示了你的个人才情,更显示了你的语言文采。一学生在《走进唐诗宋词》一文中写道:“走进唐诗宋词,去品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情怀;去感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哲理;去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意境。”文采依然,情也依然,诗文名句,功不可没。
2.品读时文美文,学习用优美自然的语言。一学生在读了流沙河的美文《一生定要美丽一次》后写出了以下读后感: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开展活动;古典诗词教学;兴趣
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书,人教版选修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全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篇目。唐诗宋词就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选进教材的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即使再美的诗词,在连续的为备考进行的教学中学生不免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觉得乏味。而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第一点就提到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该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诗词的勃勃兴致呢?本人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常态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下面以粤教版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下面简称“粤选1”)为例谈谈古典诗词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想与实施。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活动还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选择展开对某一位作家或者某一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阅读探究,每个学生把研究收获、心得写成文章。接着小组长组织有专长的组员把本组的文章整合制成“手抄报”或编辑成语文电子杂志。当“手抄报”全部制作完成时就在班上张贴展示,编辑制作成的语文电子杂志则在网上让同学们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