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 红色美术 国家意识 时代精神
“红色美术”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的、具有深厚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文化艺术形式。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展览方式,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表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与诉求,表达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人民的使命感。“红色美术”因“红色”、“经典”、“美术”等属性,具有独特的阐释深度、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今的国家意识、时代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养成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功能。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可从知识、方法、思想、情感、精神等层面,深刻惠及当代人的人文建构。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5]张新.浅谈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神州,2012(10).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 建设 传播
千百年来,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及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笔者生活在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历史古州名郡,潍坊古属齐鲁之邦,汉唐时置北海郡,宋金时期改为潍州。古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生成创造了前提,下面,我们就以北海(潍坊)文化为例,来谈一下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存主题。历史文化遗存,既浓缩了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潍坊在上古时期属于东夷文化圈,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目前,潍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7处,仅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800多处。这些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恢弘大气、绚丽多姿,具有独特神韵。
风景名胜主题。风景名胜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宣传风景名胜,可集中揭示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的繁荣。如潍坊市临朐县的石门坊,不仅山奇水秀,更以红叶而著名,为我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为之冠。位于潍坊青州市南郊的云门山,属泰沂山脉,是山岳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421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齐鲁名山,素有“东齐秀色”之称。云门山景区以“古、奇、峻、旷”为特色,集书法、石刻、民俗、宗教、自然景观为一体。
名人主题。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宛如朵朵浪花,折射出文化之光。以本土籍的名人为线索,追寻名人成长的踪迹,建立名人档案,使之成为研究名人及相关工作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潍坊学院的名人馆,里面收录了潍坊地区100多位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汉朝的经学大师郑玄、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北宋名臣王曾、清代重臣刘墉和现代的革命先驱王尽美、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等。
名优特产主题。名优特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成果,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潍坊地区盛传这样一段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上乘精品潍县萝卜,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还有如今潍坊的寿光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更是菜界一绝,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形成传统特产与现代旅游的绝妙配合。
民俗文化主题。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茂腔等13 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地区的茂腔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刺绣、布玩具等传统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方音乐主题。潍坊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歌曲――号子、小调等;民间舞蹈――秧歌、花灯、小章竹马等;曲艺音乐――大鼓、快书、潍县说书等;戏曲音乐――茂腔、周姑子戏、吕剧等;民族器乐――青州挫琴、诸城古琴等。所有此类,无不是土生土长、深深根植于黄土地的民间音乐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流行不衰。
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弘扬光荣传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的王尽美故居,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西南岭上的王尽美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现代红色旅游亮点。
历史纪念地主题。如潍县(潍坊市的前身)集中营,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南岸。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狄乐播来潍,利用《》中清政府的赔款,在潍县教友的帮助下,建成潍县乐道院,此后成为昌潍(潍坊建市之前称昌潍地区)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中国沦陷区内的许多外国侨民强行关押,乐道院被日军改造成集中营。据统计,这里最多的时候曾被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
宗教文化主题。1988年至1990年,潍坊诸城市发现一处佛教窖藏遗址,出土石造像残体400余件,为北魏晚期(520年)至北周初年(572年前后)所造,其中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印证了当时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另外,较为著名的石造像,还有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石门坊石窟造像和沂山石造像等,成为研究佛教、道教兴衰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青州市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区域化特征。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经济与文化应该是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
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是目前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沿海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机电、化工、纺织、电子、旅游等是潍坊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潍坊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将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例如,作为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按照“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潍坊已成功举办了27 届国际风筝会,许多土特产品也随着风筝享誉海内外。北海(潍坊)濒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人们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现今又在这里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化集团。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潍坊乡土气息浓郁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和购买年画、风筝等民俗工艺品。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仁尚德、务实开放、兼收众长是北海文化的精髓。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提醒人们“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体现了把利益追求建立在合乎道义基础上的意识。同时,北海文化中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具有因势趋时的特点。新时期尤其要弘扬北海文化精神, 塑造北海人独特的人文品格, 把北海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文化、法治发展的各个角落之中。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 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一座历史古城来说,和谐既是形象、品牌,也是环境、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是潍坊市800多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一个个名人、一道道风景,都是地区文化的靓丽名片,建设与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社会价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置研究机构,健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是挖掘区域特色,为现实服务的技术保证。2004 年在北海(潍坊)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在潍坊当地的高校――潍坊学院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下设北海(潍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地方文学与方言研究、北海(潍坊)书画与工艺艺术研究和地方音乐与戏曲研究等4 个研究所。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组建了一支以高校学术骨干为主、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研究队伍, 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格局。组织上的重视、机制上的完备和经费上的保证, 有力地整合了当地学术研究力量, 推进了北海(潍坊)文化的研究进程。
充分发挥区域学术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北海(潍坊)文化在区域特色方面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成果。公开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专著,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民俗史志研究等专项课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举办各种文化学术研讨会及交流会,积极加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区域文化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因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过程。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完善,文化才能愈来愈走向成熟。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七坊街;文化建设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在现代商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布局的内在依据。同时,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商品消费的心理元素和审美要求,产业运作中文化关系、道德关系,精神纽带与产业链接,物质纽带,利益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重要互补作用。文化、精神、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为直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以“投资少、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城市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原有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合各种产业要素,形成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产业集群;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的广告、影视、印刷、动漫、会展业产业集群;中部以湖南长沙的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本处于集群发展的早期,在国际市场上的集群竞争力不强。[1]
乌鲁木齐七坊街成立于2009年4月28日,是对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探索。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特色文化街正是这种将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使之相得益彰的独特经济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为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一个独特的魅力,而且成为代表中国城市活力和特色的名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特色文化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进化,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它的形式是商业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繁荣,但它最大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仍然是通过特色产业聚集、优化,通过注入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文化性能和竞争力。这样说来,特色街群即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所在。
乌鲁木齐本身就是一个拥有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的城市,特别是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于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当然是少不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元素。民间艺术都来自市井和劳动人民,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或、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其通俗的形式、间接的造型、多方面的功能,满足老百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同时又较为容易被广大的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民间艺术,不论是原始彩陶、石器,还是农耕时代的雕塑、绘画、工艺、建筑、服饰、音乐,歌舞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在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历史,因为它源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以家族式、部落式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为主要传承方式,加上长期以来的地域、文化、技术的封闭,使其保持了原来的艺术韵味,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维吾尔族的民间工匠技术精湛,我们在巴扎上欣赏到的各种手工艺品,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首先是金属工艺。铜器制作,维吾尔族的铜制工艺一般以红铜为原料,经过冷砸成型,打制出铜容器、盛具、饮器和装饰品,在这些器物的表面雕刻出或单一或成组的图案花纹。而花纹的题材一般都是植物样式等。金银首饰,这些来自民间的艺人,通过娴熟的技艺创造出种类繁多,做工细腻的首饰;小刀,特别是英吉沙县的小刀,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它造型美观,刀体整齐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民族风格具有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刀鞘,便于携带。
第二是纺织品工艺。有驰名中外的新疆地毯,是代表维吾尔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深受维吾尔族喜爱的地毯图案有伊朗式、艾地亚勒式、阿拉尔式、恰其玛式、夏姆式阿那古丽等,花纹大都整齐、对称,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有美丽的艾德来斯绸,艾德来斯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染色的一种绸料,深受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艾德来斯绸最常见的图案是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有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的最大特色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有维吾尔族的传统花帽,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帽,因为它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还有就是维吾尔族绣花枕头,它不仅是生活用品,而且也是一种工艺品。枕头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有各种花卉、水果、禽鸟等图案,非常美丽。
第四是木器工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吾尔族木箱。维吾尔族每个家庭的居室内都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木箱,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维吾尔族家庭木箱主要有镶嵌花、彩绘花、雕花木箱三种。纹样雕刻在本色木箱面上,显得朴实无华,古香古色。还有摇床,乐器,木质器皿等不同形式的木器。[2]
第五是陶器,新疆的陶器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些陶器造型古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点。质地厚重结实,充满了艺术魅力。
第六建筑装饰,维吾尔族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的装饰都十分的讲究。造型上的装饰手法繁复,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是维吾尔族建筑的最大特点,主要的装饰有彩绘,石膏雕花,砖雕、木雕、琉璃砖、木拼花、砖拼花等。
还有些其它工艺,如制作毡毯、马具、造纸等。这些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维吾尔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意识通过工艺生产体现出来。从造型、图案和色彩中表现出来。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其民间工艺不仅是伊斯兰教偶像禁忌的结果,也不仅是在生活中起到装饰功能,它体现的是维吾尔族长久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大自然表现出的尊重和亲近,体现的是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面貌,以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基本表现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情感。其造型即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伊斯兰文化之前本土文化的体现。
在工艺品上的图案以抽象的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为主,维吾尔族常用的植物纹饰主要有巴旦木、四瓣花、六瓣花、八瓣花、石榴花、无花果、大丽菊、波斯菊、麦穗、棉花、豆荚及藤、蔓、芽、蕾等植物,此外汉族常用的玫瑰、芍药、牡丹、葵花、梅花、荷华等也经过变化而大量使用,而火形纹、万字纹、古钱纹、回纹、阿拉伯字母等也穿插使用。还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山水风景等,同时又有写实的表现,生活、生产用具,各种飞禽走兽,建筑样式。而图案结构则大致有自然形、几何形或自然几何结合形,纹样结构则有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等等。
在沙漠和绿洲环境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在生存环境中植物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维吾尔人对植物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且转化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之一。植物纹饰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可追述到古代维吾尔祖先“由畏天而拜,由信天而敬”的原始朴素的自然观,和维吾尔族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自然观。
在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中,常用是色彩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黑色。这些颜色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成为人们崇尚的颜色,色彩的运用热烈而丰富,偏向使用纯度高的固有色,注重色相、冷暖、明暗的对比,在色彩的使用上适应各类建筑、纺织物、生活器皿等不同的装饰功能。
维吾尔族早期信仰过萨满教、拜火教、祆教和其它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红色为主。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财富和幸福,还可镇压邪恶。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产生和传播。在沙漠地区,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是穆斯林民族传统的颜色,被伊斯兰教视为一种神圣的颜色。维吾尔人喜好蓝色,也源于维吾尔族古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自然,当时,所有天地太阳,山脉和河流,闪电雷声等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崇拜。对蓝色天空的喜好也是属于对自然崇拜的一种而世代相传,逐渐演变为这种色彩喜好的民族心理。在新疆维吾尔族眼中除了是土地的象征,也象征着沙漠的颜色,它代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生存环境。新疆维吾尔人对黄色的喜爱,也是起源于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新疆的维吾尔族崇尚白色,主要来自中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喜欢白色的习俗。阿拉伯地区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阿拉伯人戴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长袍,住白色的石头建筑的房屋。这个习俗一代代沉淀在穆斯林民族的审美意识中。黑色,给人以庄重和素雅的感觉。新疆维吾尔族喜欢黑色,和喜欢白色一样,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人崇尚黑色的习俗。
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喜欢使用对比强烈,艳丽的颜色。这不仅是因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个性活泼、开朗、热情,同时新疆的环境大多是广阔的戈壁沙漠,自然颜色比较单调。新疆维吾尔族色彩文化广泛而丰富的,认识它,了解它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放在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环境下,结合维吾尔人的家庭生活、风俗习惯、,日常生产等,就能够了解到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文化艺术的特殊方式。正是维吾尔族文化在人类不同文化中有的独特形式,体现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材料来源,经过岁月的淬炼演化形成的。民间工艺是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族信仰的物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情感和宗教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DB].http://
[2]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DB].http://
[3]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编委会.文化建设案例 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徐清泉.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5]刘茜,刘国防等.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品牌;品牌定位;品牌建设
本论文为2011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关于保定城市品牌建设的新思考》结题论文(项目编号:201102140)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市品牌建设研究――关于保定城市品牌建设的新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的作用将日益突出,而且国家的竞争力将通过其城市竞争力表现出来,这同时意味着我国城市将与国内甚至国外的其他城市就争夺各种资源展开竞争。一座城市如果不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保持自己在城市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像企业经营产品品牌一样,经营城市品牌,将城市像产品一样进行包装和品牌化之后拿到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推广以吸引人才、吸引外资、吸引游客等更多的发展资源以建设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品牌竞争将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保定是河北省人口第一大市,冀中地区中心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地位。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优势,必须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建设,对外展现保定城市独特的个性,增强城市吸引力;对内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城市居民的内聚力和荣誉感,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社会稳定性,促进城市的整体和谐发展。所以,加强保定城市品牌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然而,当前一些城市管理者对于什么是城市品牌、如何建设城市品牌等一些城市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模糊不清,致使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和问题。
一、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一)误将城市品牌建设理解为城市形象建设。近年来,不少城市管理者把城市的品牌建设理解为城市的形象建设。随着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强力推进和不断深化,保定市内大搞市政、星级宾馆、广场的兴建、交通道路的改善和街角绿化等众多形象工程的建设,甚至旅游部门向全国公开有奖征集城市的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设计,可见其中地方政府对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视程度。然而,从专业角度审视其仍未得章法,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城市品牌不只是标志和口号以及美观的形象而已,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其他城市无法替代和模仿的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优势,也可以是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构成了城市品牌更深层次的内涵,真正能够传递出该城市差异化的个性。一个城市最吸引消费者的不只是形象,所以仅仅城市形象的建设只能形成空中楼阁。我们需要从城市文化、精神和价值更为深刻或独特的层面上对城市进行挖掘,科学定位,才能够创造出不可替代的城市个性。
(二)城市品牌定位模糊。城市品牌定位在于能够制造城市差异,制造城市特色和个性,并被城市消费者(包括当地居民、投资者、旅游者和商务人士)所认同,且在他们心目中占据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形成对这个城市鲜明的印象,从而使该城市在众多城市竞争中凸显出来。例如,巴黎让人立刻联想起“时装之都”、“浪漫之都”,威尼斯被誉为“水上之城”,中国有昆明的“春城”、广州的“羊城”、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以上城市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品牌定位。
保定市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品牌时曾拥有过若干不同的品牌定位表述。历史记载中保定曾被赋予“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1986年,国务院命名保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保定市委、市政府提出过要将保定建为“京南近海强市名城”。另外,媒体通过信息传播平台传播的定位信息有“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华北轻型汽车城”、“华北纺织服装制造基地”、“低碳城市”、“太阳能之城”、“保定・中国电谷”,等等。这说明了一方面保定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品牌资源,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该城市的品牌定位思路比较混乱,在推介城市形象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稳定的方向,聚焦于最适合传播的品牌价值核心,使得这座城市没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不能在城市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影响了外界对于保定城市的整体认知。如何对丰富的品牌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和优化,准确定位,使得品牌内涵更深刻、更具有鲜明个性和更好的传播效果是当前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思路与建议
针对目前保定市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误区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城市品牌需重新定位。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基础,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独特个性的灵魂,是对城市核心价值的挖掘。
1、定位宽窄要适中。依据城市规模大小、资源条件,定位要适中,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定位过窄指的是单纯寻找一个侧面特征或优势定位去强调该城市的个性差异。这种定位虽然鲜明且容易使消费者识别和记忆,但由于缩小了目标受众可选择的其他机会,势必减损该城市品牌的价值。
定位过宽意味着过多地传播城市的各种特色或优势,面面俱到。而特色过多等同于没有特色,反而不易提炼出城市的核心价值对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包装和宣传,容易造成受众在品牌认同方面的模糊性。保定市目前的品牌定位属于过宽,在传播“燕赵文化之都”、“红色文学城”、“游泳之乡”、“冠军之城”、“太阳能之城”等多个定位因素的过程中模糊了城市的个性,使消费者不易识别和记忆。创建有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就需要在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的前提下,集中经营,凸显优势,收缩焦点,展现个性。因此,保定城市品牌定位需要宽窄适中,建议整合城市的2~3个最突出的特色,在不同的时节有重点地进行推介。
2、遵循消费者心理需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体现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所以,城市品牌定位还要从城市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让定位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为其认同和接受。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发强烈,一个只能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城市是缺乏凝聚力的,一个文化平庸的城市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心理是无法认同的。保定是一座拥有2300年历史的城市,多年来在城市消费者心目中早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文化古城”定位,这个定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评价,决不能放弃和改变,今后应继续传播这个具有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要传承和弘扬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历史风貌以及人文风情,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深化城市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城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文化古城”定位不仅张扬了城市独特个性,而且同时赋予了城市品牌最为深刻的内容。历史赐予保定一份厚重的文化资源使其名副其实地享有“文化古城”。
3、符合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品牌定位要符合城市发展目标,才具有前瞻性并始终保持竞争力,引领城市的长远发展。2008年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保定市与上海市共同入选为首批试点城市。同年4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研究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保定在助力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之后,保定正式出台《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成为首个公开以政府文件形式宣布减排目标的城市。至此,“低碳保定”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大力倡导低碳型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全面建设低碳城市拉开帷幕。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发展低碳城市是全球化时展的潮流。保定城市品牌定位必须体现这个不仅保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对绿色、宜居环境的追求。以“低碳保定”定位非常恰当地代表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未来,并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该定位体现了保定独特的优势和个性,成为新时期保定一个崭新的“卖点”,是今后一段时期保定城市品牌传播的重点。
“文化古城”、“低碳保定”两个优势的定位将保定城市品牌资源最突出的两项,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产业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城市的过去又展望了城市的未来,不仅蕴涵着文化、历史,还体现了前瞻性、发展观。保定作为中小城市,两个因素定位宽窄适中,个性鲜明。
城市品牌定位需要不断挖掘新的意义,重新定位,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城市形象建设体现城市品牌定位。随着保定城市品牌定位的变化,城市形象也应相应发生转变。形象工程的建设不应只是美化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城市包装。城市的外感形象,包括市容市貌、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城市建筑、旅游景观、城市规划等都要体现城市的定位,彰显城市的独特个性。
保定城市形象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是一种必然,不可能永远保持某一种历史风格,而是要继承和发展其特色,使城市历史文脉不断向前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品牌的传播效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就保定而言,需要寻找传统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契合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这样不仅降低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品牌传播的成本,还能够实现品牌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瑞华.城市品牌定位与品牌溢价.商业研究,2006.8.340.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5
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延伸学科教材内容,将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深化认识和提升能力。
一、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政治课实践活动主题选择和设计要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体现出全面发展学生的总体目的,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效果。总的来说,政治课活动选题要把握两个大原则。
1、选题要依托教材兼开发地域资源
政治教材在每册的每一单元之后几乎都列有与单元知识点和学习目标紧密联系的综合探究课题,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之。这些内容的编排突出了新课改的要求,反映着政治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基本思路与步骤,体现着教材编写者的集体智慧和匠心。
因此,高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掘教材资源。但是,依托教材不是意味着固守教材,照搬照用,而是要因材施教,多方拿来,创新运用,精心选择。
也就是说,政治综合活动的选题应该在以教材选题的大方向下,根据自身所处地域特点,结合地域特点和地域资源,选择与自己的学生关联密切的课题。
地域的不同往往造成地方风俗、地域经济、地方文化、地域观念、道德水平的不同。政治课程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上述层面都有所涉及。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适当整合地域资源是可行的,既让会让学生感觉亲切、现实,可感可触,也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其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2、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原则
教师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接纳和满足学生行使“三大”选择权的要求,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使学生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富有建构意义,富有生长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综合实践的特点和亮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从选题开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教师在既定范围内指导学生自主选题。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政治必修。
第三单元学习的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然后是设置了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古往今来,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众多,中华的民族精神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在每一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因此,“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主题,教师不妨对其适当分解,或整合地域精神、寻找地方文化名人、发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或者与历史课程中和语文课程中的相关资源相结合,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从细微处开掘,提炼升华。
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结合、优势互补等方式分出小组,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专业特色,选取学生最感兴趣、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为切入点。
这样既利用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又体现出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匠心独运,更能彰显出政治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最重要的是,自主选题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学习热情,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政治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
政治综合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新颖、多样的形式才能获得预期目标,教师要根据难易分级、因材施教、逐渐递进的原则组织、引导学生完成。
1、演讲
政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重视培养学生的知、情、意、信、行方面的协调发展。
不论是演讲还是讲故事,都能让学生在听、写、讲、感、思等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例如,“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在经历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之后,每一小组遴选一位同学就讨论结果作出三到五分钟演讲,这样不仅把小组的观念阐释清楚,而且演讲者要重视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锻炼了表达能力,而听者也被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音、逻辑严密的语言和起伏变化的情绪吸引,认真地听取不同的观点。
2、讲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来体验、感悟、思考、生成,并且应该是不拘一格的探究、发现、表达。讲故事同演讲一样,需要先“进”后“出”。
学生有一个对内容从自主选择、自主接受、自我理解到自我表达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讲者与听者交流的过程,因此是一个能够锻炼学生多种思维、多种能力的形式。在与“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有关的综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与先哲隔空对话”的活动。
为了便于消除与先哲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活动就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一人主讲,两人分讲都可以。学生们讲述苏格拉底和他的悍妻的故事、子见南子、墨子和巫马子辩论、庄周与惠施的濠梁之辩等既幽默风趣又饱含哲理的故事。这些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趣事儿,不仅让哲学人物更丰满、风趣,减轻了学生的陌生感,还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哲学的思辨色彩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分。
3、编演情景剧
政治教学是学生感到非常枯燥的课程教学之一,但其实高中政治内容是丰富多彩、与多种学科密切关联的。在政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创新形式、鼓励学生发挥各自所长。编演情景剧就是一种尝试。
上文提到《生活与消费单元》中题为“人·生活·消费·金钱”的综合实践活动,这其实既有基本知识点理解的问题又有德育功能,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采用了编演情景剧的形式。学生依据自身的优势、特长自愿分为策划组、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等,也可身兼数职。教师只是提供建议,适时指导。
学生把人、生活、消费、金钱这几个抽象的词语、概念角色化,演出就像“五官争功一样”,各个角色都便显出自己的特点,夸耀自己的重要性,非常形象的展现了知识要点。
最后,教师强调了人在生活、消费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应该成为金钱的主宰。这样的形式和过程,在你编我演中,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让学生对于生活与消费、人与金钱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职质量年报;科学研究;文化建设;职教学术期刊
作者简介:叶桉(1956-),男,北京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社长,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德育研究”(编号:zj1312),主持人:叶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1-0070-05
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7月15日在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时出版发行。这部连续第五年秉承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学生发展”、“教育教学”、“企业参与”、“政府责任”、“服务贡献”、“应对挑战”六大方面展现了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的报告,以第三方视角客观记录反映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策应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为职业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者们提供的不可多得的量化依据和建设样本。正如报告主编所言,五年来报告“基本形成了高职教育的质量观”、“初步形成了高职教育质量的量化指标体系”、“基本形成了编制质量年报的定位”、“基本形成了质量年报的三级体系”、“基本形成质量年报的第三方语境”[1]。特别是今年的报告首次了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引起强烈反响,具有榜样作用和导向意义。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和主要类型之一,同样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职责和任务。基于此,报告在“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两方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较普通高校总体落后的现状,凸显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瓶颈和办学质量水平滞后性问题;另一方面引出一个深层次和新角度课题,即专门刊发职业教育学科领域学术论文的职业教育学术期刊包括高职院校学报(下同),如何遵循出版规律和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在学术期刊的宗旨、定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更新观念、有所作为,促进高职院校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进步,奠定高等职业教育更深厚更宽广的底蕴,给予高职院校更强大更持久的活力。
一、科学研究和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宗旨定位须与之契合引导,担负起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应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