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1
[关键词] 关节镜;切开术;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 R68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6(a)-0032-03
Efficacy comparison of arthroscopic and incision in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YU Hai-long
Spinal Joints Branch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echi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Hechi 54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rthroscopic and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of the knee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9 to October 2011 were divided into incision group (43 cases) treated by open surgical synovectomy and the arthroscopic group (43 cases) treated by arthroscopic synovectomy.The hospitalization time,blood loss,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time were analysed.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4 months and the recovery of knee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HSS score. Results The exercise recovery time,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arthroscopic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incision group,and the mean blood los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cis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rthroscopic and incision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cover joint function,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pared with incision surgery,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has advantage of less trauma,less bleeding,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atients should be preferred arthroscopy if they adapt to arthroscopic surgery.
[Key words] Arthroscopic;Incision surgery;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多项研究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1],临床表现为关节僵直、疼痛及肿胀,全球患病率为1%~3%,致残率高达5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减少的因素之一。早期手术干预可彻底控制关节内炎症,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阻止关节的进一步破坏[2]。近年来关节镜被逐步应用于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现对传统切开直视下手术与关节镜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就诊的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切开术组43例患者49个膝关节采用切开直视滑膜切除术,其中男12例,女31例;年龄25~68岁,平均(46.7±14.3)岁;Larsen分期分别为Ⅰ期7例,Ⅱ期31例,Ⅲ期5例;病程10年11例;单膝关节病变37例,双膝关节病变6例。关节镜组43例患者50个膝关节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其中男13例,女30例;年龄26~69岁,平均(46.1±15.1)岁;Larsen分期分别为Ⅰ期9例,Ⅱ期30例,Ⅲ期4例;病程10年10例;单膝关节病变36例,双膝关节病变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Larsen分期、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入组患者均为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Larsen分期为Ⅰ~Ⅲ期,浮髌试验显示为阳性或弱阳性;同时排除膝关节局部感染患者,膝关节有明显骨质缺损患者。
1.3 手术方法
1.3.1 切开术组手术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膝关节正中切口或髌旁双侧切口,不论髌骨破坏到何种程度,均保留其中心部分不切除。切除包括后关节囊的滑膜组织和增厚的纤维层,修整髌骨外侧和内侧而使之成鸥翅状形状,同时对关节边缘较大的骨刺进行修整,10例膝屈曲挛缩>20°的患者同时后关节囊切开,咬除胫骨、髌骨、股骨面骨赘,关节腔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后置引流管,并闭伤口,术后正规抗类风湿药治疗,2~3 d膝关节CPM仪锻炼以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1.3.2 关节镜组手术方法设备为关节镜系统(美国施乐辉公司)、双极射频治疗仪。43例患者均采用前内侧和前外侧入路,先按照关节镜检查顺序,从髌上囊、内侧间沟、髁间窝、内外侧胫股间隙依次对各个关节间室进行检查,确定滑膜病变情况,探查半月板、软骨及交叉韧带受累情况。按髌上囊、膝内侧间室、膝外侧间室后关节间室顺序依次进行病变滑膜切除,刨削后双极射频汽化仪消融、止血。13例累及半月板和软骨的患者术中同时进行处理。术后正规抗类风湿药治疗,2~3 d膝关节CPM仪锻炼以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1.4 观察指标
采用膝关节学会1989年膝关节评价标准(HSS评分表)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3],包括畸形、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伸直延迟等五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同时记录患者恢复功能锻炼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1.5 疗效评价
优:HSS评分>85分;良:HSS评分70~84分;可:HSS评分60~69分;差:HSS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
关节镜组恢复功能锻炼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切开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切开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的比较(x±s)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随访6~24个月,关节镜组与切开术组优良率分别为80.00%、8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膝关节数(%)]
3 讨论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中,最先受侵犯的组织是关节内滑膜[4-5],滑膜病变后出现肥厚增生,并在炎性介质作用下发生充血、水肿,在化学趋化因子和细胞黏附因子作用下,大量的B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及浆细胞穿过血管内皮间隙进入滑膜间质[6-7],形成局灶性类肉芽肿样病变,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因此,滑膜病变也是其他继发损坏的病理基础。
关节镜与切开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切除病变的滑膜,控制关节内炎症,阻止病变滑膜对关节内组织的进一步破坏[8]。两种方法的效果显示,随访6~24个月,关节镜组与切开术组优良率分别为80.00%和8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两组治疗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恢复功能锻炼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切开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切开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年的治疗中,笔者认为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病变滑膜的清除是否彻底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9-10]。因此,在术中应严格按照顺序,从髌上囊、膝内侧间室、膝外侧间室后关节间室依次彻底切除,术中仔细操作,避免遗漏,同时对毛糙的半月板和软骨进行修整,注意保护后方的血管神经。两组术后均给予规范的抗风湿治疗和功能锻炼,因此,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关节镜切除术的优点在于滑膜切除得较彻底,不影响术后功能锻炼,而且对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无损伤,但临床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11-13]。
[参考文献]
[1]李棋,王慧燕,周宗科,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4):313-315.
[2]黄峰,毛瑞君,关家文,等.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7):1619-1621.
[3]倪磊,陈坚,吕厚山,等.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 4(2):170-174.
[4]陈坚,倪磊,孙铁铮,等.关节镜治疗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3):275-279.
[5]王能.关节镜下治疗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0):52-53.
[6]苏大治,郑学文,张锡平,等.分析比较等离子刀与机械刨削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4):562-563.
[7]李谋山.关节镜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8例关节清理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5):90-91.
[8]黄谨,蔡亮,吴宇峰,等.关节镜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14-116.
[9]朱卫国,黄慧,孙建华,等.关节镜下滑膜大部分切除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9):3672-3674.
[10]孙建华,李子恢,董金波,等.关节镜检结合滑膜病检对单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价值――附41例随访观察[J].农垦医学,2010,32(2):124-126.
[11]唐尚权,徐新华,向阳,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内外科治疗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4):78-79.
[12]孙建华,李子恢,史晨辉,等.关节镜下诊治13例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J].农垦医学,2010,32(1):30-32.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2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11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S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1 月—2013 年7月该院收治的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USL组(25例)和RLU组(20例),USL组患者采取USL治疗,RLU组患者采取RLU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USL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4%,RLU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13.10)min、(12.21±6.51)mL、(4.36±1.41)d,RLU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00±17.35)min、(22.19±8.99)mL、(7.7±2.0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RLU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USL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优点。
[
关键词 ] 输尿管镜;钬激光;后腹腔镜;输尿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163-02
[作者简介] 薛珺(1978-),江苏镇江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结石。
随着手术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时微创手术已逐步取代开放式手术,目前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US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较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1]。但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因术中结石会上移而降低手术成功率[2]。2010 年1 月—2013 年7 月该院收治的4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该研究分别采用USL和RLU进行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共45 例,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左侧25例,右侧20例。结石最大直径8~20 mm,病程4~16 周。其中2 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一次,5 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两次或以上,随机分为USL组(25例)和RLU组(20例)。USL组男性1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44.80±13.00)岁,结石长径平均为(1.41±0.47)cm,结石横径平均为(0.64±0.18)cm,输尿管直径平均(2.05±0.42)cm;RLU组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45.90±12.85)岁,结石长径平均为(1.64±0.39)cm,结石横径平均为(0.73±0.22)cm,输尿管直径平均(2.28±0.50)cm。术前全部患者通过泌尿系超声、泌尿系CT平扫或静脉肾盂造影(IVP)等检查,提示输尿管梗阻明显,合并中、重度肾积水,输尿管梗阻段无明显扭曲,同时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脓肾、肾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无手术禁忌症。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手术方法
1.2.1 USL组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取截石位,调整至头高脚低位,选用Wolf 8/9.8 F 硬性输尿管镜、爱科ACU-H2C钬激光碎石系统、电视摄像系统等设备。置入硬性输尿管镜至膀胱内,寻找输尿管开口,在50 mL注射器低压冲水辅助下,3F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引导采用“下压、上挑”进入输尿管,缓慢进镜至结石下方,撤出输尿管导管或导丝,置入钬激光光纤,从结石边缘按“蚕食法”将结石打碎。术中将结石碎片碎至1~3 mm,以利于术后结石排出,碎石后留置双J 管一根,出院前复查KUB明确结石残留及双J管位置情况,术后2 周,复查结石排净后拔除。术后视术中尿液混浊程度及有无发热等酌情应用敏感抗生素1~3 d。
1.2.2 RLU组 患者全麻下,健侧卧位,于腋中线髂嵴上2.0 cm腋后线肋缘下(A点)横行切开皮肤2.0 cm,分离肌层,切开腰背筋膜,伸入食指于钝性分离并将腹膜推向内侧。经该切口放入自制气囊,充气700 mL,保持3 min,建立腹膜后腔隙。取出气囊,置入观察镜鞘和观察镜,监视下于腋后线(B点)、腋前线肋缘下1 cm(C点)作穿刺,分别置入5 mm镜鞘和10 mm套管。腹膜后腔充入CO2气体,气压维持10~15 cm H2O柱。B点和C点置入操作器械。于腰大肌前内侧作钝性分离,找到并游离输尿管上段结石部位,于输尿管粗细交界处可触及结石,控制结石上方以防结石上移肾盂,切开结石上方输尿管,钳出结石,自输尿管切口置入输尿管双J管。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切口。结石装入标本袋取出。自C点置入伤口引流管。撤除套管,缝合通道筋膜及皮肤。术后留置导尿管1周,双J管2~4周拔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USL组无直径>3 mm结石残留及直径>4 mm结石上移至肾内为治疗成功;RLU组结石一次性取净为治疗成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USL组患者手术成功19例,一次成功率为76%,RLU组患者手术成功20例,一次成功率为100%,RLU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USL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13.10)min、(12.21±6.51)mL、(4.36±1.41)d,RLU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00±17.35)min、(22.19±8.99)mL、7.7±2.03 d,USL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RLU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L组患者术后并发高热4例,给予抗生素素治疗好转,1例出现肾绞痛,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并发症发生率为20%,RLU组患者术后无一列并发症出现,发生率为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
3 讨论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较多,例如开放式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lithotripsy,PCNL)、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在诸多的治疗方法中,哪种方法为首选方法尚存争议[3]。目前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较常见的微创手术方式[1]。该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成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该方法有术野放大作用,能够很好辨认术中血管及周边脏器的情况从而避免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且术后患者疼痛少,近年得到广泛应用[4],该研究中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100%。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不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手术创伤仍较大[5],该研究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00±17.35)min、(22.19±8.99)mL、(7.7±2.03)d,多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组,这与施华娟等[4]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于此方法,我们认为如何准确找到输尿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必须比较熟悉腹腔镜下腹膜后间隙的解剖学特点,术中以腰大肌、肾下极及腹膜腹壁交界线作为标志,将输尿管于肾下极平面分离出,同时须注意分离过程中防止结石上移。另外成功留置双J管也是该术的一个关键操作步骤之一。
随着输尿管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方法之一,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治疗的首选,但位于上段结石容易发生上移或因输尿管迂曲、狭窄致上镜困难,成功率不高[6],钬激光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一次性碎石率高、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7],该研究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13.10)min、(12.21±6.51)mL、(4.36±1.41)d,均少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但该方法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76%,低于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主要原因为结石上移以及进镜困难,这与田丰等[5]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效防止结石的移位及提高进镜技术,可能会有效地提高碎石效率,对此,应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
总之,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上,后腹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均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两者各有优缺点,后腹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等优点。
[
参考文献]
[1] Wang ZQ, Yuan L, Zhang XL, et al. Effect of tamsulosin in medical expulsive therapy for proximal ureteral calculi after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J].Chin Med sci J, 2014,29(2):128-130.
[2] 周高峰,刘继红,章传华,等.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32(2):88-90.
[3] 曹志彬,郑贯忠,陈建国,等.后腹腔镜下取石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9,14(1):65-66.
[4] 施华娟,耿和,张涛,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0):1941-1943.
[5] 田丰,董杰,王龙信,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东南国防医药, 2014,16(4):370-372.
[6] Cui Y, Cao W, Shen H,et al. Comparison of ESWL and ureteroscopic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in management of ureteral stones[J].PLoS One,2014,9(2).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3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胆结石;临床效果
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为例,对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采用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其中32例男性,48例女性,年龄为36-78岁。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
1.2 手术方法
1.2.1 开腹组 运用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右上腹经右肋缘下或腹直肌切一个5-12cm的口,将腹壁各层切开,进入腹部,将术野暴露出来。在对胆囊进行切除,然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患者体内放置引流管。
1.2.2 腹腔镜组 运用器官插管全麻进行麻醉,在脐上或脐下缘切一个1cm的口,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其中,设定充气压为12-15mmHg,行胆囊切除术时运用常规“四孔法”。首先,在腹腔镜下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对脏器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对粘连进行分离,将胆囊全貌暴露出来,然后对手术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手术之后将一根腹腔引流管常规放置在患者体内,从右肋下缘戳空引出,并对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时常为3-5天[1]。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一般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3.1 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的手术细节 首先,如果胆囊和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较为严重,应该从对右肝下缘的解剖开始,先将胆囊底部找到,再紧贴胆囊用电凝剪或电凝钩对粘连进行认真细致的分离;其次,如果胆囊充血水肿,壁变得比原来厚,并且具有较大的张力,这是钳夹和牵引就会变得十分不方便,我们可以先行胆囊穿刺减压以有利于钳夹;如果患者合并了颈部嵌顿结石,可以用无损伤钳轻轻挤压胆囊底部方向,或在结石处切开将结石取出,然后再对胆囊管进行解剖处理[2];最后,如果Calot三角粘连较严重时,应该尽可能地远离肝总管,进行解剖分离时沿着Hartmann袋的中部侧面,也可以在行胆囊切除术时采用逆行或顺逆结合的方法。
3.2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优势 在胆结石的治疗中,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较大的手术切口和创伤,患者通常具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而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小的手术切口和创伤,患者具有较小的痛苦、较短的住院时间和较少的术后并发症等,安全可靠,患者极易接受[3]。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明显较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及较少的术中出血量,充分说明了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白铁成,吕春梅.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附50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07,15(7):496-497.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4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
[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2-00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ureteroscopic holmium:YAG laser lithotripsy and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2016, selected 62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were treated with holmium laser treatmen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ther 85 cases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were treated with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 as control group, the lithotripsy success rate,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time lithotrips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5% (58/6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reteral calculi; Ureteroscope;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尿管结石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轻度患者会出现少尿、疼痛等,严重者由于肾积水等原因会导致出现急性肾衰竭,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输尿管镜碎石术均为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方法,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体积较大、合并重度积水、结石有肉芽包裹、结石下段有梗阻的输尿管结石碎石不易成功。自20世纪80年代,输尿管镜显著提高了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借助于输尿管镜技术的钬激光碎石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研究证实,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效率高,具有精确切割组织、凝固止血、粉碎结石等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再此之前常用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之一[2]。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上述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应用钬激光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0~60岁,平均(51.3±11.8)岁。结石位置:左侧40例,右侧20例,双侧2例。结石直径0.5~2.2 cm,平均(1.2±0.4)cm,结石直径>1.0 cm共32例,≤1.0 cm患者30例。另选择同期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8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42~61岁,平均(50.8±12.5)岁;结石位置:左侧40例,右侧32例,双侧3例。 结石直径0.5~2.3 cm,平均(1.3±0.6)cm,结石直径>1.0 cm共35例,≤1.0 cm患者50例。两组入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通过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等相关检查确诊,均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者及精神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进入手术室后连接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1.2.1 对照组 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仰卧位,采用Dornier IV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治疗。总治疗次数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周。电压11~18 kV,冲击次数2000~4000次。
1.2.2 观察组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采用钬激光碎石设备(Versa Pulse Select,60W,美国科以人公司)和WolfF8/9.8硬性输尿管镜。术者直视下经患者尿道置入硬性输尿管镜,在斑马导丝或输尿管导管指引下进入输尿管管口,缓慢入镜,移动至结石或肉芽下缘,随后插入钬激光光纤。光纤将结石碎成不超过3 mm的碎块,合并息肉者可以先以钬激光切割后碎石,术中置入双J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3.5%(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约占上尿路结石的65%[3]。输尿管结石长期停留在输尿管可形成息肉包裹结石,导致嵌顿,阻塞输尿管,造成输尿管狭窄、梗阻。长期梗阻可造成患侧肾积水,影响肾功能,严重者导致肾衰,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4-6]。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输尿管镜碎石术与 ESWL 逐步成为了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7]。
ESWL术于20世纪80年代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目前在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中应用最多的仍是ESWL,尤其对直径小于1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应首选 ESWL[8]。
ESWL具有非侵入性、不需要麻醉、创伤小等优点。但其疗效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碎石机的效率、结石的大小、部位、成分、数目及是否合并感染、息肉等,使部分碎石不能自行排出[9]。
钬激光是一种脉冲式固体激光,能粉碎不同硬度的结石。钬激光能够穿透厚度
有学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27例输尿管结石,结果证实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N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16]。
钬激光在切割息肉和肉芽组织的同时还能够起到汽化及凝血功能,对较为复杂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具有较为独特的治疗优势。且在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对输尿管损伤小,术后纤维瘢痕形成少,减少了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3.5%(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结石清除率高。但在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而影响术后恢复[17-19]。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输尿管撕脱、穿孔、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1.6%(1/62),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陈波特等[20]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对于出现的泌尿系感染及发热患者,均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康复。输尿管镜能否顺利进入输尿管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关键步骤,对于肾重度积水,输尿管严重扭曲,不能顺利进镜或到达结石部位的患者,则应慎重实施钬激光碎石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更具有优势,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 李强,陈红其,刘奎,等.输尿管镜钬激光与体外冲击波治疗直径较大的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1):1683-1685.
[2] 程波,姜睿,程勇,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4,37(2):137-138.
[3] 任鹏.输尿管镜下钦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48-1449.
[4] 王学艺,张亚鹏,杨晓松.输尿管镜钦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J].当代医学,2011,17(12):1048-109.
[5] 邵继春,曾治军,聂明,等.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2例[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13(2):143-144.
[6] 李国洪.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286例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4,27(2):113-114.
[7] 石红林,朱晓博,丁春霞,等.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7(4):298.
[8] 陈康,窦红珍,陈先平.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海南医学,2015,26(14):2067-2068.
[9] 吴序立,吴琳珊,郑培奎,等.基层医院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综合疗效分析[J/CD].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3):43-46.
[10] 仇让学,孟庆超,张磊,等.硬性输尿管镜联合软性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203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4,35(4):319-320.
[11] 曹义国,李促进,张勇,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96例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67-69.
[12] 郑斌,温海涛,汤春波,等.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不同部位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51-52.
[13] 施继鼎,许明,夏圭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25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6):177-178.
[14] 赵辉,刘金娣,刘龙壮.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6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50-l51.
[15] 殷晓蒙,王巍,胡玉杰,等.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8):34-35.
[16] 赵克栋,邹伟.输尿管镜钬激光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附330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4):310-312.
[17] 姜海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0): 176-177.
[18] Cimino S,Favilla V,Russo GI,et al.Pneumatic lithotripsy versus holmium:YAG laser lithotripsy for the treatment of single ureteral stones:A prospective,single-blinded study[J].Urol Int,2014,92(4):468-472.
[19] 陈文忠,钟文,曾国华,等.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4):29-30.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5
市发改委:
2009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秦发(2003)8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主要工作
(一)继续推进直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棉麻土产公司已按改制程序年内已完成了产权交易,成立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亨泰食品饮料公司完成了改制前期
基础性工作。如: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职工拖欠费用审核、职工安置费测算等,资产和土地评估工作正在进行。市废旧物资回收总公司于今年5月经市国资委批准进入改制程序,现正在测算费用及职工安置等基础性工作,职工安置已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
(二)积极做好盐业体制改革。市盐业公司改制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省供销 社《关于全省盐业体制改革的意见》尽快建立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盐业集团体制要求和推动我市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市社立足××*实际,创新改制思路,并与省盐业集团公司积极协商、充分酝酿,确定了增资扩股的改制方式,开创了一条盐业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成立的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由省盐业集团公司和××*市供销社共同出资,省公司和××*市社分别占51%和49% 的股份,新公司已于4月正式挂牌成立,企业运转正常。
(三)加强了改制后企业监管、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为使改制后企业健康发展,按市委、市政府秦发(2003)8号文件要求,市社又下发了秦供(2009)发17号《直属企业改制后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改制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保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后的企业没有因为改制而出现职工上访行为,职工队伍比较稳定。
(四)具体措施。一是抓好组织落实。市社成立了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依据领导分工及时调整了改制领导小组成员,并下设了资产评审组、职工安置监察组、宣传法纪组和改制办公室。改制企业也都相应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改制工作,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强指导。市社下设的各个小组分工负责,督促、检查、落实有关政策。并在改制程序和政策上给予指导,以避免改制企业走弯路。三是重点要把好四项关口。即:把好不良资产核销关;费用拖欠审核关;职工安置费用测算关;综合材料上报审批关,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推进。
二、明年工作安排 2、按照秦发(2003)8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亨泰、回收公司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改制程序要求积极推进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关于植树节的小诗范文6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均属于老年骨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针对此类疾病,通常可借助髋关节置换术实施治疗。然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对麻醉手段进行科学选择,确保良好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为了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发挥的麻醉效果,位今后的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人数为42例。对照组包含22例男患和20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59岁和84岁,平均年龄(72.5±4.2)岁。联合组包含24例男患和18例女患,患者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61岁和85岁,平均年龄(73.2±4.5)岁.联合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结构以及年龄范围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区别,可应用于研究对比。
1.2 方法
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同时,医院均对其实施手术风险评估,要求其进行为期8小时的禁食,确认患者不存在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均具备较为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针对并发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均对其实施对症处理,将其血压水平及血糖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选择L3-L4位置作为腰椎穿刺点,对患者实施穿刺操作,选择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具体用量为10毫克,将实际麻醉平面调整在T7,实施麻醉后,帮助患者选择平卧位,保持该8min后改变,选择0.02mg/kg咪达唑仑以及1mg/kg芬太尼,对患者进行实时静脉注射。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早期操作方法参照对照组。结束穿刺操作后,选择25G腰麻针,成功插入之后,综合分析患者个人状况,合理选择5毫升至8毫升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入,待患者脑脊液顺利流出之后,选择2毫升浓度0.75%的布比卡因以及1毫升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将其注入,将腰麻针拔出,5min后实施麻醉平面测试,同时视情况合理增加利多卡因用量。
1.3 临床疗效评定
本次研究将患者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三种。(1)优:患者接受麻醉后状态十分平静,没有疼痛感,不需要通过药物实施辅助麻醉,且肌肉松弛度较好;(2)良:患者接受麻醉后有少量疼痛,接受镇痛药辅助麻醉后疼痛缓解并回到平静状态;(3)差:患者接受麻醉后仍有强烈疼痛,妨碍手术正常开展[2]。
对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麻醉前、手术中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心率状况以及血压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经SPSS19.0数据统计学软件针对联合组及对照组麻醉效果、心率以及血压等临床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数据,计量数据对比实施T检验,通过例数和%表示组间计数数据,行检验,以P
2.结果
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3.讨论
由于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承受的工作负荷和心理压力等均大幅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众多,相当一部分工作者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长期以同一姿势进行工作,其站姿、坐姿等不规范时,极易引发各种骨科疾病,而老年人因为年龄等因素,更容易患上各种骨科疾病。近年来,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科疾病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老化较严重,且其器官也慢慢出现衰弱,在手术耐受性上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要谨慎选择手术麻醉方法。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接受腰-硬膜联合麻醉后,其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
总而言之,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借助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大大改善患者术中心率及血压,提高麻醉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飞雪,何亮,徐维娟.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5:532+534.
[2]王建平,田节印.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5-96.
[3]关传友.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5:2965+2968.
[4]曾令全,石宗莉,刘艳,等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重庆医学,2 0 1 1( 3 5):3 6 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