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经营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1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 市场营销 农产品营销 品牌营销
一、引言
农业企业集群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组织形式,是指一系列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围绕农业生产基地,因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农业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竞合效应、区域效应和品牌效应,大大提高了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企业集群是在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采取抓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了六大农业企业集群的雏形,如优质稻米产业、优质柑橘产业、商品蔬菜产业、肉类奶业产业、家禽蛋品产业及名优水产产业等。但作为农业资源大省,在企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农产品的品牌经营策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力争将湖南省由农业大省打造成农业强省。
二、湖南农产品品牌经营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经营意识不强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许多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但是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为数不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经营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品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除了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地方政府对品牌经营比较重视外,广大的农户、中小型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品牌经营的关注度不够高,只关注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近几年来,虽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但对于如何去开展高质量的品牌农产品的经营仍缺乏深入的思考。
2、农产品地理品牌少而弱
我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非企业化的小规模。我省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要模式是农户分散生产加个体户经营,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具有高度的分散性。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农户户均经营耕地面积7.94亩,户均销售粮食1047.34公斤、猪肉97.62公斤、禽蛋55.48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农户”。这种小规模的农户,难以成为独立进行市场开拓的营销者,而这种非企业化的小规模经营,也难以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经营,而且在经济上也不合算,因为实行品牌化是要付出成本的。如品牌的设计制作和注册、产品包装的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的塑造及其推广、品牌的管理与维护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如果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生产与销售量过低,就会导致单位农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综合以上因素,导致湖南的农产品地理品牌少而弱、主导农产品缺乏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的原因是农业企业集群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如省内知名企业金健米业、正虹饲料和湘大集团等在国内的影响力都不够。
3、农产品品牌经营运作过程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由于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市场营销理论和品牌知识,因此对品牌及品牌经营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也对品牌经营的运作方式缺乏深入了解,在现实品牌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只注重外观不注重食品安全,为使产品外观漂亮而大量使用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加工程度低,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加工农产品的不多,导致农产品加工增值不够,形成了“一等原料,二等加工,三等价格”的局面;包装不科学不合理,有些是轻视包装,只采用低级的包装技术和材料进行包装,造成优质农产品形象受损,价格降低,而有些则包装过度,以包装作为品牌农产品的主要卖点,用高级材料来包装一些本不必特意包装的农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因此,只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相互协调一致,才有可能使品牌经营获得成功。
4、农产品品牌推广形式单一
现在很多农产品企业用来推广农产品品牌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社会关系来进行宣传,认为广告是增加销售量的法宝。还有些农产品企业就天天促销,不思考其他推广形式。推广宣传匮乏、缺乏整体策划、传播范围不大,导致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虽然出现了一批区域性品牌,比如我省的君山银针和古丈毛尖,但影响力大多只局限于本省,品牌附加值不高。
5、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商品质量是品牌资产的物质基础,低质量或品种参差不齐必将严重影响品牌资产的积累,甚至会断送已创立的品牌。由于我省农业生产是粗放的生产经营,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操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农产品的品质分类不严格。不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产品品牌经营的发展。
三、推进湖南农产品品牌经营的策略
1、强化品牌经营意识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品牌对于增加收益和参与竞争的重要作用,要有创立品牌和经营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业创品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树立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品牌观念方面,则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三位一体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将实施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农民的品牌意识淡薄,这需要政府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树立创农产品品牌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的思想。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让广大农户真正体验到品牌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创农产品品牌活动中来。
2、实行农业企业集群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
要实施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就必须要提升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的实力,解决我国农业目前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其中最为有效的是实行农业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一要建立现代农业企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二要成立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户积极、自愿参加。目前,我国已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的重要性,正着手推进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开拓农产品市场,是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职责,这其中也包含着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的内容。三要建立产地品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商业集聚效应,使分散、规模小的农户合力,共创农产品品牌。
3、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扶持职能
基于农业产业及农业品牌的特殊性,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政府的指导与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地方科研机构加强区域农产品良种培育及栽培技术的创新,确保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这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基础。二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的指导、引导与扶持,包括骨干成员的培训、协会工作的指导、协会初创阶段的财政扶持等等。三是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化形式,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品牌的市场推广力度。四是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与经营能力,努力增强农民的品牌经营意识。五是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完善保护品牌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把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农产品品牌和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农产品经营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品牌农产品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4、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产品深加工
提高科技含量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一要明确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领域,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农作物的耕作改造、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栽培技术,以及畜、禽、鱼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确保生产出营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质农产品。二要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善推广条件。三要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是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制定、与推广农产品标准的一系列活动,它既是对农产品内在品质的要求,又是对农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我们应按照WTO协议中关于食品安全和动植物卫生健康的标准,积极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并进行农产品品质认证,在市场上树立优异的质量形象。
我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尤其不重视包装方面,形成“一等质量,二等包装,三等价格” 的局面,造成长期效益不高。所以要加强农产品的采收、包装、储藏和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农产品的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一体化延长产业链,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收益。
5、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
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科学的品牌管理,才能创立在市场上有持久影响的农产品品牌。其一,结合区域资源与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品牌定位。选择那些具有本地优势的、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可以获得比较利益的农产品进行批量生产。要认真研究农产品市场,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结合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差异进行分析。其二,要重视品牌设计。要设计风格鲜明、视觉冲击强烈的品牌图案,并及时进行注册保护。对于区域性的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设计以区位品牌名称加上特定的农产品品牌这一母子品牌设计策略,既共享区位品牌,又利于自身品牌的发展。其三,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工作。以往农产品品牌仅依靠人员推销,推广形式单一,手段落后,推广范围窄,仅限于农业部门和人员。因此,要拓宽品牌宣传渠道和途径,就要有意识地利用媒体广告、公关宣传等全方位塑造品牌形象,尤其要注意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和报道。另外,要明确宣传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更新宣传内容,使宣传内容更贴近实际的目标市场。其四,加强品牌维护。要有强烈的品牌保护意识,对品牌及时进行注册保护,对于已投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品牌,要在有关国家予以注册,使品牌受到输入国的保护。此外,网络域名是近年来值得关注的一种新的资源,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积极注册电子域名,获得品牌保护的电子空间。
(注:本文系湖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企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成长问题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JJ6153。)
【参考文献】
[1] 刘丽、周静: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6(11).
[2] 周发明、曾福生:大力推进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05(11).
[3] 肖万春、邓彬等:湖南省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湖湘论坛,2006(6).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推动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日趋成熟,人们传统的销售方式和营销格局发生改变,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营销的工作模式对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打破,企业改变了传统的营销观念,对网络营销的方式进行创新和改善,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受到制约,农产品销售量并不十分可观,农民对于农产品市场的信息获知较为困难,电子商务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在各大电商平台下发展新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但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本文就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和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
电子商务活动是一种电子交易形式,是在互联网的平台上进行贸易活动和销售行为,并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格局。其中电子商务活动包含了各个方面,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为客户提供营销服务。网络营销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对产品进行创新,拓展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价促销和宣传推广,通过营销手段来完成销售的过程。因此网络营销不仅仅是指信息的传递,还包括一系列附带,如购物,物流配送等。经调查发展,企业通过多种信息来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定营销策略,并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开发,在此基础上开展营销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大企业都认识到并重视网络营销所能带来的价值。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是企业通过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来获取农产品市场的有效信息,并根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根据营销的4P理论展开线上交易活动。企业需要掌握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需求信息,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来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为用户提供配送服务。在农产品营销活动中通过电子商务有利于掌握用户的消费倾向,快速收集用户需求信息数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有利于企业及其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降低了企业的销售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保障。
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网络基础建设较薄弱
在企业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企业对于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从而导致农产品信息的和获取不及时,在各个行业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农产品信息的利用率较为低下,不利于农产品营销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企业所建设的农产品销售网站,仅仅只是作为广告宣传,不具备实效性,信息的存在滞后性,企业缺乏对网站的维护工作,导致企业网站建设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不同的地区,经济条件不同,导致在网络建设中,对于导致偏远性地区或农村地区的网络信息覆盖较小,网络信息获取存在一定的限制。
2、网络营销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中对信息收集和获取的能力较差,网络营销服务机制的建设不足,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足,对用户需求数据信息更新周期较长,对新技术不能及时掌握,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在部分企业中不具备或缺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能力,从而导致对农产品的生产工作缺乏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展开较难,阻碍了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
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
一般来说,农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包装要求需要符合我国相关规范的标准化要求,且满足农产品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产品单位均属于个体经营,经营的规模较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存在差异性,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且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具有农产品专业品牌的较少,因此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进行农产品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此外,根据部分农产品自身鲜活性的特点,对于运输和保存的要求较高,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对物流配送或市场流通的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产生约束性。
4、物流配送服务较为落后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主要是客户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一种销售模式。企业将客户所需的农产品进行物流配送,确保配送的安全快捷[5]。由于我国目前在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中,对于农产品的配送体系和物流配送点存在不足,组织性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规模性较小,农产品在营销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影响和约束。且根据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在物流配送运输中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保护,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基于虚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企业加强基础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信息的获取力度,实现多产地,多省市之间的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和信息交互中心,对农产品信息基础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推动不同区域的农产品交易合作平台。
2、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
网络营销服务主要是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消费等环节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流程,是一种网络贸易或网络交易形式,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快速交易。建立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主要是对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市场、组织、信息等环节构建联系的过程,从而建立一种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网络服务平台。对于农产品生产需要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工作和管理,将农业生产基地作为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对于农产品市场主要是以市场为载体的网络营销活动,形成农产品组织或大型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水平;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流通中介一般是以农产品组织形式而存在,对农产品进行销售。而农产品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将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信息进行资源共享,来展开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促进农产品销售。
3、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物流配送
由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与其他产品不同,农产品具备鲜活性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中,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体系,保证农产品配送的安全性。加强物流配送主要是在保障配送成本这一基础上建立一种高效的现代化物流体系。现代化物流体系是基于信息管理平台上建立的,获取农产品各项信息或数据,整合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进行统一管理和配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需要具备成熟的物流服务体系,并建设具有规模化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得配送方式能够实现共享,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在农业产品的需求方面对质量要求及数量要求也更高,但大部分企业在农产品市场推广和农产品营销工作中仍不成熟。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对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动态及用户的需求信息及时掌握,与用户之间达成良好的联系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营销范围,转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某一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促进农产品销售量提升。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工作中企业需要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和售后服务这一整个服务流程,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能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部分企业中对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仍比较薄弱,网络营销服务机制不完善,物流配送存在滞后性及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中就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农产品的营销渠道进行拓展,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对企业长久发展与稳定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厉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77-179.
[2]冯晨晨: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的改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37-138.
[3]刘雪梅:电子商务领域下的武威市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探讨[J].甘肃农业,2016(16):26+42.
[4]高国霞,高安刚:广西特色海产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2):169-170.
[5]梅玉:铜仁市特色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07):24-25.
[6]白洁宇: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J].经济师,2012(07):272.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3
关键词:网络营销;产品营销;优势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网络营销的定义
目前,企业的发展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得到满足,互联网企业成为最美丽的风景,在线营销活动,从产品宣传到信息服务占有了企业的整个营销的全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网络推广这个大市场,特别是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目前,很多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定义不明确,没有一个“网络营销”最精确和公认的定义。著名的经济学家John Flower,网络营销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从而来实现现代营销方法的目的销售力的提升。是企业电子商务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的结果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总体而言,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作为营销活动的一种手段,通常是以互联网为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对于网络营销。
2.网络营销特征
(1)交互性特点
网络上很多是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互动,在大量的“观众的特征面临一个重大的突破。购买者可以浏览网页,通过网页来提交或发送电子邮件,企业和客户可以用于在线会议,这些特定的网络功能,使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的客户进行沟通,可以根据客户定制好的具体要求及建议,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馈。
(2)广泛性特点
目前,在世界各地都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提供了一个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市场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网络信息是相当于大海一样宽阔,但也证明他们的商业数字广告媒体,受众选择范围宽,宽。一个站点的信息承载量大大超过了转移印花的信息,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大型企业或企业,或者是个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得到一定的商机。
(3)经济性特点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方面,企业在中间环节和渠道,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企业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中间环节,渠道已成为多余的网络营销,释放时间和网络广告的效果可以精确的统计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效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针对性特点
在目前网络里,很多企业都有自己潜在客户,不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对高精度的观众的网络商务信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会选择自己非常感兴趣的相关的内容来进行观看。以及在论坛和新闻组,互联网用户正在积极讨论关于他们在产品或话题感兴趣
二、基于网络营销背景下的产品营销问题分析
1.网站建设与推广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逐步的普及,互联网对企业价值的上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但网络营销工作的很多人已经忽视,正因为很少没有网络营销知识解决方案。由于很多企业管理者是不属于年轻人,电子商务系统的知识的缺乏,不会对网络投资大,网站建设和推广的意识相对薄弱。一些企业网站只有企业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基本数据,没有其他类似的产品方面的展示,用户指南和其他相关的功能,用户使用网站的功能是很难进入网站之后;对外宣传的缺乏相应的净是一些网页,国外用户访问困难;一些网页的粗制滥造,也专业技术人员少,维护网络技术较弱,链接经常会出现错误,客户信息没有答复。
2.网络营销方式较单一
目前,有很多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简单理解为搜索引擎方面的优化,当然,与一个大范围的搜索引擎企业及电子商务营销推广是能够来实现信息的覆盖范围,但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不能完全局限于搜索引擎简单电子商务推广。在互联网上的广告比电视更便宜,可以让同行更快了解自己,所以好的广告设计无疑会为自己赢得很多客户;电子邮件营销的知识将是企业在产业中的书面材料方面的优势,通过邮件传播网对客户,这是企业品牌化、良好的推广方案需要通过专业化服务来进行依托,为使企业的客户能够了解企业的产品;一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引线独家行业话题,在企业推广品牌。
三、基于网络营销背景下的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1.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方面是指企业通过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方法一:产品定位是通过和竞争对手产品进行一定的比对,发现不同的特点。二是与产品比对,通过比对,来发现不同的创新。适合商品网络营销,以不同方式根据货物有三种:家用电器方面,旅游人数,书籍及音乐光盘商品,而这些产品在互联网上销售已经有几年。实物商品,商品和服务的在线软件。那么,在企业资源能力方面的分析,物理商品是比较一定的选择。商品的在线销售是最成熟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对话在网络上与对方成为买家和卖家交流的主要形式,通过卖方主页客户或潜在客户了解产品详细信息,通过购物车的形式,来表达对商品品种方面的选择;企业对面传递邮件产品上门。
2.定价策略
在互联网上,顾客可以通过充分的市场信息来选择购买或者定制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产品或服务,顾客的控制力得到空前加强。相应地,企业的定价策略更多地由原来的按照产品自身成本定价转为按照顾客理解的产品价值定价。目前,实施顾客主导定价策略主要采用的是拍卖市场定价。
3.分销渠道策略
分销渠道是指中间商的数量的宽度是用于各级渠道。基于通道的宽度,分配策略可以通过广义和狭义的渠道策略和渠道策略来进行分析。中间商同样更多的选择在相同的水平的产品战略布局,称为宽渠道策略;另一方面,被称为窄渠道策略。具体来说,销售企业可以在通道的宽度有三种: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频率高的购买,一次性购买较少产品,如硬件,如油,这一战略使用。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特殊产品和工业产品专业性相对会比较强,用户超过固定装置及设备,可以采用分销的策略来进行。在消费产品特殊产品,特别是名牌方面的产品,该分配策略的使用。介绍使用方法或加强在工业产品及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服务,也更适合采用这种策略来进行。
4.网上折扣促销策略
打折是目前网上惯用的促销方式之一。因为在网上购物的热情远远低于传统的超市,目前购物互联网用户,因此网上商品的价格一般比传统营销方价格要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因为网上销售的商品不能给人全面,直观的印象,加上配送成本和付款方式比较复杂,导致网上购物和订货的积极性不高,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
[1]王红艳.基于网络营销背景下的产品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前沿,2011,(9):75-76.
[2]刘博.电子商务下的网络营销渠道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0):86-89.
[3]赵海涛.论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税收征纳,2011,(8):36-38.
[4]崔宏宇.企业产品网络营销问题研究[J].乡镇经济,2010(7):95-96.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4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互动
在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采取粗放型的OEM (贴牌生产) 方式。人们对企业创牌的研究,主要从OEM方式开始,对OEM、ODM(原始设计商)、OBM(自主品牌商)的升级过程进行广泛地分析。在对OEM、ODM、OBM的升级过程的研究中,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OEM代工厂家与OEM委托方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广大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研发所处的产业集群对其的影响。伴随着产业集群正成为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产业集群、集群品牌与个体品牌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宁波区域经济为例,分析基于产业集群下的民营企业创牌策略。
一、宁波集群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现状
产业集群(块状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宁波块状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规模居浙江全省首位,已基本形成了以服装、家电、塑机、模具、文具、灯具等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集群。拥有“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区域品牌,鄞州西服衬衣、余姚模具、慈溪小电器、北仑塑机、宁海文具等5个产业群,2007、2008年连续获“中国百佳产业集群”称号。各产业集群中也已经崛起一批强势品牌,如雅戈尔、维科、方太、贝发、海天等。
尽管宁波区域集群品牌建设取得一定发展,也产生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与品牌企业,但目前宁波民营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并不强,总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我们课题组通过对宁波民营企业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目前宁波民营企业的品牌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品牌龙头企业缺乏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宁波品牌企业,多数规模不大,品牌龙头企业数量少,综合实力欠强,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在“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深圳有26家企业入围,品牌总价值达2000多亿元;青岛有8家企业上榜,品牌总价值达1040亿元,其中“海尔”一家就达640亿元,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冠军。而宁波市10家入围企业品牌总价值仅360亿元,加起来尚不足一个海尔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最高的也只有92亿元,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最具价值品牌排名。
(二)产品出口以OEM为主,附加值低,处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宁波外向型经济发达,2007年宁波市外贸出口额占本市GDP的比重为88%,宁波不少产业集群已成为重要的产品出口基地。但企业出口仍以OEM为主,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20%,70%以上的出口商品都是以贴牌加工的形式“为他人作嫁衣”。
嵌入全球产业链中的宁波民营企业地位仍然较低,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生产制造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根据市外经贸局对出口额前100强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宁波百强外贸企业的平均出口利润率仅为3.62%,而宁波整个外贸行业的平均出口利润率更是在3%以下。
(三)企业重商标注册、轻品牌运用现象明显
近年来,宁波民营企业创牌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商标注册的多,品牌运用较少。调查得知,68.4%宁波民营企业拥有注册商标,但能够自主品牌经营的却只有37.6%。一些企业只注重产品的输出,着眼于眼前利益,缺乏对品牌创建的战略规划和有效运用;一些企业把品牌仅看作产品的一个外在形象,忽视与品牌培育密切相关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发。这样,导致了创牌和用牌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四)企业研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差
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营销策划是企业品牌战略的三要素,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掌握价值链上利益分配的控制权。调查发现,有近50%宁波民营企业没有研发人员。2007年宁波百强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61%,达不到2007中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费用水平(占销售收入比例1.32%),与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平均为3%-5%的水平更是差距甚远。可见企业发展仍然处于投资推动型增长特点,企业研发能力还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策略模型分析
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其品牌建设必须依靠集群品牌的力量。“集群品牌”是特定产业集群在市场上所具有的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与企业品牌相比,集群品牌有其独特性。它传达的是一个集群的整体形象,它的利益主体具有广泛性,它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外部经济性的公共物品,处在该区域内特定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可享用并从中受益。
集群品牌可以为企业品牌形成背书效应,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产品销售,规范企业行为,帮助品牌提升;也可展现专家形象,为名牌追加优势等。与金融票据背书做出书面承诺不一样的是,集群品牌背书功能是在顾客心里层面为群内提供质量担保,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因此,集群内企业品牌可以借助集群品牌迅速广大自身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得出企业品牌创建与集群品牌的互动策略模型是:通过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实力来增强集群品牌的影响力,同时,利用集群品牌的辐射效应和背书效果,为企业品牌的创建与成长追加优势,形成品牌集群、品牌企业、弱势(贴牌或无牌)企业三者的互动共同发展,从而带动更多民营企业走上创牌之路。
第一,产业集群的提升是促进集群品牌建设的基础。集群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因而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产业分工与协作的紧密程度,产业集群的规模等,都会对产业集群的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具有相对优势的品牌要塑造成集群内的领头品牌,领头品牌要充分发挥对集群整体品牌创建的支撑作用,集群整体品牌形成后,又可为领头品牌的进一步建设追加优势。
第三,在领头品牌的辐射与带动下,集群内的弱势品牌进行自主品牌提升,广大贴牌和无牌中小企业则要逐步创建自主品牌,以此形成集群总体的品牌优势。
第四,集群品牌又要反馈于企业个体品牌创建,在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集群整体品牌会进一步规范并引导中小企业跟随品牌的创建,提升企业的创牌能力。
企业品牌创建与集群品牌的互动策略模型如图1所示:
三、促进集群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培育集群内相对优势企业成为集群龙头企业
领头品牌是集群品牌的重要支撑,相对强势品牌应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虚拟经营、委托加工等手段,做大做强,发展为集群领头品牌,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带动集群产业的整合和升级,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优化集群产业结构,扩大集群品牌影响力。
(二)增强产业集群实力,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一是引导企业集聚,实现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即处于同一产业链位置的企业的数量与规模的增大;二是鼓励企业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即同一企业进入产业链的不同活动,即生产和制造企业向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建设等活动发展;三是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依据产业链上不同活动的企业数量,实施补链措施,形成产业链的完整与充实,从而发挥产业分工协作优势。这些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分工协作,从而产生更大的基于分工协作的集群内部市场,提高产业集群吸引力。
(三)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针对宁波传统产业集群研发能力不足的现状,应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引导和协调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加快薄弱环节的研发和创新,通过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整体突破。 二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实力企业在宁波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与实力企业建立合资研发中心。 三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有针对性的收购国外品牌和研发机构,整合国外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OEM到ODM,并最终实现OBM。
(四)增强企业用牌意识,提升企业品牌运作能力
增强宁波民营企业品牌经营意识,引导企业不仅要商标注册,更要建设品牌用好品牌。为此,有关部门要做:一是搭建品牌建设公共平台,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对企业品牌成长实行全过程的指导,提高民营企业品牌意识和建设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社会上退休经理人的知识经验资源,在政府补贴下,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低收费的咨询服务,扶持民营企业走上合适的品牌发展道路。
(五)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利用集群品牌,规范企业创牌行为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优良的产品质量是维护集群品牌顺利发展的关键。行业协会应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一是严格执行产业的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大力推行国际、国内质量认证工作,组织制定产品质量地方法规,对产品质量服务标准进行区域认证和产地认证,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二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行为,打击制假、售假案件以及侵犯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行为,防止“搭便车”现象,防范利用区域品牌掠夺经营、大肆生产的不良行为,引导和鼓励集群内中小民营企业参与到集体创品牌、爱品牌、保品牌的行列。
(六)加强品牌传播,实现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
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是区域品牌传播的主体,应整合集群资源,精心策划,多层次地开展集群品牌传播,系统地展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形象,强化社会公众对集群品牌的认同。在组织招商引资推介会、举办行业展销会、参加国际展览会时,应积极宣传区域形象,充分展示宁波区域品牌独特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进行区域品牌传播的同时,还应对群内优秀企业开展差异化传播,突出不同企业的品牌价值,应通过“名企”、“名品”、“名人”的宣传,强化优秀企业、知名品牌的名牌效应,逐步形成领导品牌、优势品牌、跟随品牌,建立集群各层次的品牌系列和梯队。通过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互烘托支撑,建立集群品牌丰富、多层次的立体形象。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2004.
2、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大垒,仲伟周,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转换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8).
4、胡大立,堪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5).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5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问题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41-03
一、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中小企业的经营类别涉猎广泛,分布于各行领域,因此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对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调整制定完善的经营战略促进中小企业步入专业模式和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严谨系统的产业结构。经营策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指示性作用,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经营策略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更注重短期的收入和季度性的盈利,却忽视了长远的投资和发展,导致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看起平稳,实际其发展现状一直停滞不前。
首先,目前部分企业开始重视对自身发展的规划,但其经营策略不具备前瞻性和预见性。企业的经营策略应该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产品结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预测进行设计,只有基于对大数据的把握才能从根本上用经营战略引导企业未来发展。其次,由于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对经营战略的漠视,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中,企业发展没有按照经营战略执行。对于资金有限、技术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集中兵力,走专业化路线尤为重要,然而企业管理者没有考虑到产品管理和性能等因素,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荷。另外,当下市场经济变化莫测,以不变应万变成为必然趋势。企业的经营策略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在保持大的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和顾客需求进行适当的产业调整。然而当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一成不变,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备受重创。
二、新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准确
中小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推动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我国GDP持续增长的可行途径之一,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企业的战略定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之所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营销战略能为企业在生产决策的关键时刻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战略定位不够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的品牌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市场的发展瞬息万变,由于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在互联网联系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无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及时的根据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定位和分析,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其次,部分中小型企业更注重于产品销量的涨幅,忽略了对经营战略的后续完善工作的建设,这就导致当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不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由于企业战略的浅显且缺乏建设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第三,目前企业没有重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品牌形象的打造和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下,企业的品牌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和更广泛的客源。然而由于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缺乏对融资问题的考虑
首先,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作为强大的后盾进行支撑,然而由于目前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短缺成为限制中小型企业经营策略方向和类别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经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根据消费模式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中小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展现有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更新和技术研发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要维持企业正常秩序的运转,因此融资问题成为中小企业构建经营策略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首选因素。融资形式和融资规模制约着企业经营策略的走向和发展趋势。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制定经营策略的问题上忽略了对融资问题的考虑,造成项目后期资金供应不足而以失败告终的局面。其次,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信誉度较低,加之政府方面没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辅政策,导致融资渠道和融资金额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小型企业无法打破融资难的僵局,因此导致企业后期的经营策略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融资规模和金额没有得到明确的预估,导致企业的经营策略被融资因素约束,不能大胆的构想企业的发展宏图。因此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作用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约关系,平衡融资问题和企业经营战略两者间的平衡点成为当务之急。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不到位
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首先,目前部分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中小企业更侧重于短期盈利,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其二,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较为薄弱,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忽视了对内部控制制度上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走向变化莫测,市场需求的变动下,中小企业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首当其冲,在经济波动中遭受重创。因此企业急需通过建设完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加强自身的风险抵抗能力,以内部控制制度来督促企业发展积极性的提高,从而为企业深化践行制定的经营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小企业如何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意识成为经营策略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缺乏创新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变动较大且关联性和波及范围也逐渐扩大。在这种形式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仍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被动状态之中。我们对经营策略的定义是在企业的现代管理中,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在现有市场环境的允许下,尽可能的通过统筹兼顾的运作方式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操作规则和竞争方式。经营策略是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考量本身的优劣,依据已形成优势和创造生存与发展空间所采取的反应。经营策略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随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动而调整。中小企业作为生产规模小,资金储备少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动的市场环境不断的考验着中小企业的生命力。经营策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缺乏创新、缺乏新思想的植入和源动力的补充,导致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市场变动中变得不堪一击。因此中小企业如何弥补经营策略中的不足,如何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和创新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一)调整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需要明确自身的能力,结合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资金能力对企业前景进行合理规划。因此在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调整问题上,还需要在现有模式上实现突破,打破现有僵局。首先,突出技术的专业性,以专一模式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打造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资金有限、技术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集中兵力,明确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突破,从而在市场赢得极高的口碑。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并不适用于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为了更好的管理产品品牌、提高服务质量,以专一的发展模式,做到“术业有专攻”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第二,企业要注重产品的特色化打造。在市场产品趋同的大背景下,企业要通过产品性能来占领市场,需要在产品的功能上不断的进行特色化建设。第三,中小型企业要将合作联盟模式植入企业的经营策略中。由于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发展受到地域、资金、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各企业之间可以在有关联性的项目上推广合作联盟模式。不仅能有效的节约资金,控制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意识。
(二)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造成的限制局面
首先,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自我资本的积累来解决融资难题。内部融资作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其风险性相对降低。然而由于内部融资的运作效率相对较低,单靠内部融资解决融资问题远远不够,因此中小型企业需要重视直接引进资本的解决渠道。中小型企业可以将资信状况作为连接金融机构的桥梁从而从金融机构中获取资金支持。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风险同国企差距较大,因此为了能便捷中小企业的融资程序,需要中小型企业注重自身资信状况。在经营过程中也需要中小企业注重自身的商誉问题,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影响。其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为国家所关注,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政府扶持下的政策优势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第三,企业也可以间接的引入资本解决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态。通过共同开发项目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企业间实现合作联营的经营模式从而扩大资金储备和项目规模。企业间的合作和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能效缓解融资压力,同时由于经营风险共担,使得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相应的降低。
(三)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来深化企业经营策略的执行和实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中小型企业管理层和所有人要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将内部控制应用于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将内部控制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策略中。只有管理者重视起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才能做到上行下效。其次,为了贯彻实施企业制定的经营策略,企业当务之急要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和经营目标之间不是相对独立的关系,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内部控制目标的明确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企业要培养员工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同时也要将责任意识落实到个人身上,将责任制贯彻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好的实现企业设计的经营策略。
(四)注重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应市场需求的变动,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急需根据市场走向做出应有的反应和调整。中小企业作为生产规模小,资金储备少的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动的市场环境不断的考验着中小企业的生命力。经营策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缺乏创新、缺乏新思想的植入和源动力的补充,导致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市场变动中变得不堪一击。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战略缺乏创新,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状态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会被淘汰。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创新需要企业自身要提高对经营战略的认识,只有从根本上重视经营战略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促进其长远的发展。其次,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储备优秀人才,优秀的人才是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的保障。第三,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创新要立足于市场发展,通过市场数据制定合理可行的创新方案。由于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改革和创新并非意味着改头换面,而是需要在原主干上不断的填充和弥补。过度的改革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方向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创新和设计更要尤为谨慎,不然会适得其反。
四、结论
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而言起到了说明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一成不变的经营战略站在抉择的关口,急需通过调整来应对企业发展危机。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完善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调整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策略,在构建企业经营策略时需要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造成的限制局面,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通过内部控制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场持久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扭转弱势地位,需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和弥补,从而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邱建,甘婧.浅谈新经济下中小企业经营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40
[2]魏朝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175-176
[3]范瑞佳.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探析[J].品牌,2015(7):46
产品经营策略范文6
关键词:企业 品牌 经营策略
在当今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强烈的创品牌意识,而且也需要有强烈的品牌经营意识。为此,四川科特提出了品牌化经营策略,在品牌经营上不断创新,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经营重要性及品牌经营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品牌化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品牌经营是通过企业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品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有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由于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光环在投入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源泉。
2.企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首先,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其次,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今的时代已走入了品牌力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又有了较为深刻的含义。作为质量安全监督测评中心,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选择的基础,也是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购买风险。
二、国有企业品牌化经营中存在的误区
1.缺乏正确的品牌经营意识
品牌化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向消费者传递一种承诺的过程。然而,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缺乏长期的品牌经营意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促进作用,常常把品牌经营作为一个短期行为。基于对品牌经营的错误认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很难抗拒短期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最终以牺牲品牌承诺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利益,导致许多品牌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2.企业的品牌经营缺乏规划
企业的品牌经营是一个复杂而浩大的工程,需要精心的规划。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品牌经营却缺乏相应的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品牌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少企业的品牌生命周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当产品生命周期进入衰落阶段,品牌也步入了衰退期。第二,缺乏对品牌的全面维护。企业往往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因此进行广告的狂轰烂炸,认为只要广告做多了就可以造就品牌,缺乏持续的品牌形象维护,当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及竞争品牌时,已经给竞争者占了上风。
3.缺乏相应的机制
当前,在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把当前的或短期利益作为经营的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品牌的建设及品牌的效应,也缺乏品牌建设的机制来保证品牌化经营策略的持续实施,这就使得企业的运行及企业职工的行为与企业的品牌化经营毫无相关,他们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而忽视了象品牌建设相关的形象、产品的识别等方面的建设,也没有相关机制来衡量他们品牌建设的绩效。
三、国有企业的品牌化经营策略分析
1.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
品牌意识是企业对品牌作用的认识及运用品牌战略的自觉性。品牌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为此,企业必须具备品牌化经营意识,要对企业的品牌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设计,并对品牌进行得力的保护。首先,真正意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促进作用。要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更是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要正确认识品牌经营的内涵。企业经营者要意识到品牌经营是一个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广告调性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品牌建设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要真正成为品牌,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完善。这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才会由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到深入,从而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形成顾客忠诚。
2.进行品牌经营的科学设计
企业要成功开展品牌化经营策略就必须在强化品牌经营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品牌经营设计。首先,进行企业品牌分析,包括顾客分析、竞争者分析和自我品牌分析。进行完整的企业品牌分析是品牌经营的理论基础。品牌分析涉及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品牌遗产、企业组织价值、品牌力等关于品牌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企业品牌分析时要注重对品牌的文化附加值的分析和品牌个性的分析。此外,还要注意在品牌认同中树立品牌个性,提高顾客忠诚度。品牌是消费者与产品沟通的纽带,而品牌经营的成功需要赋予产品以个性,建立独特的品牌个性是品牌营销的重要内容,产品可以被竞争或者模仿,但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有个性的品牌可以真正吸引并稳固目标消费者。最后,根据品牌个性进行品牌定位,并针对某个目标群进行积极的传播。品牌个性是品牌和消费者相互联系互动的纽带,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可以抓住消费者的兴趣,使消费者保持品牌的忠诚。品牌个性塑造与品牌的定位联系得越紧密,消费者被品牌吸引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利用信息网,实现组合经营。品牌一经开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上网,迅速进入新品推进的导入期,推广营销、拓展市场。此外,应综合运营各种营销手段,从多种角度接触消费者,让企业的品牌得到全方位的推广,使客户能对企业品牌有足够的认识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