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1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 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霍尔三维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42?04

一、毕业论文与系统工程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锻炼大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够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汇集知识以解决问题,把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社会实践结合。毕业论文写作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社会应用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技能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毕业论文也是对大学生所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其解决问题的水平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1]。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性,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反映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评环节。从国外的情况看,国外大学生毕业论文成果常常是对一个学生全部大学生涯的一次终结性体现,对于学业成绩的等级划分、学位的授予,以至劳动就业市场上雇主的决定和研究生导师的选择均是至关重要的显性成果[2]。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整体下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探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现有毕业论文教学模式乃至学生培养模式,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急需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

在大学教学研究中,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CNKI中国知网搜索“本科毕业论文”,2000年以来有700条文献在讨论和研究有关毕业论文的问题,并且呈现研究数量逐年增加、研究质量逐年提高的现象。对于目前大学教育作为一种“国民教育”,毕业论文是一种大学生从学生走向社会的学习阶段检验,对于教学主导型大学来说尤为重要。

作为特定实践范畴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集成的实践体系或行动体系。它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技术,将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工作,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即“系统”,进而针对系统的目标,高效地综合集成各学科、各领域的成果及资源(如法律、制度、标准、人才、技术、设备、信息、文化、艺术、资金等等),认识目标系统的规律,并努力使特定的目标系统变得最好、最佳或最优。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国的神舟载人航天计划等,都是具体的大规模系统工程。毕业论文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而探寻规律及解决办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 缺乏研究问题的辨识与界定能力

选题是确定实践问题的内容选择,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如果不能够确定一个研究的科学问题,那么后面环节的意义就无从谈起。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选题环节,目前通常由专业教师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根据现实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来拟订,或者由大学生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共同商定,很少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选择题目的。学生不直接参与选题,不是自己去发现现实社会中的科学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科学问题的辨识能力。表现在选题时常常是选择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明实质,找到一些伪问题来研究,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好的成果和创新观点。如《某产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学生往往集中于市场竞争战术的分析,对营销手段、广告方式等的分析耗费了大量篇幅,到了“战略”研究,却一笔带过,忽略了企业市场竞争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创新等竞争战略问题,从而缺乏对问题的辨识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目前,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理论学习,以学习的知识为中心去找问题,而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形成为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集合,这也是我们常讨论的系统工程,是把社会系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集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我们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大学生目前恰恰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辨识和以问题为中心来形成理论和知识的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2. 缺乏论文的谋篇布局能力

论文结构和问题功能分析是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研究手段,缺乏研究问题结构和功能的分析,不知道“为什么?”谈到论文,很多学生对论文整体模糊不清。缺乏毕业论文问题的实际认识与分析能力。选题意义是什么?问题的结构是什么?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如何定?对这些问题没有“成竹在胸”,所以就不知解决问题从哪里开始。找不到专业知识和理论对问题的解释,更难形成自己应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系统分析问题和科学表达问题能力下降,突出表现在论文谋篇布局上,不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清楚问题的逻辑结构,无能力进行问题的系统分析,写出来的论文令人无法判断其问题的系统结构,论点与论据偏离,归纳演绎等混乱,立论、本论和结论无法统一等。

3. 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系统思考

大学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造成大学生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点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不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缺乏针对实际问题来综合集成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以问题为中心来综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表现在虽然学生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常常无法发现现实问题,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够以问题为中心集成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

4. 缺乏研究问题的建模能力

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建立起变量、参数之间确定的关系,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建模是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成为大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桥梁。目前,大学生对建模的兴趣和热情较高,但由于缺乏建模相关系统理论的指导,集成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欠缺,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他们没有能力构建所研究问题的模型[4]。

5. 缺乏搜集资料的方法与手段,不会搞调查研究

对于选题的资料收集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大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仅仅是通过查阅期刊、借阅图书或查询网络资源等手段获得第二手资料,不注重实地调查,没有第一手材料的支撑,无法形成对选题准确定位,导致论文不符合实际,也无法形成切实的论证,毕业论文既没有理论意义也无实践意义。直接观察法是指对所发生的事或人的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例如,在进行商场调查时,调研人员并不访问任何人,只是观察现场的基本情况,然后记录备案,一般调研的内容有某段时间的客流量、顾客在各柜台的停留时间、各组的销售状况、顾客的基本特征、售货员的服务态度等方面的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论文写作的基石,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占有和文献资料收集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5]。

三、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

1. 系统方法论是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论是研究现实系统或者可能系统的一般规律和性质的理论。系统概念已普遍运用于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中,不仅应用于技术方面,而且也被应用于研究社会系统上。系统论的整体性、系统与环境、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系统决策等对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破思维瓶颈,提高科研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系统工程概念与毕业论文选题的辨识能力

顾名思义,“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是科学地认识和运用特定事物或问题(即“原型系统”)的规律,使特定事物(即“原型系统”)达到满意状态或特定问题(即“原型系统”)得到满意解决的工程实践,当然也包括这个工程实践全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往往善于抓住问题的部分进行深入研究,把局部研究的结论等同于总体问题的结论。其实不然,因为局部因素的特征和规律无法替代和代表整体。

在质量管理中,常常用鱼刺图来分析解决问题,产品质量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六大因素组成。当分析机器对产品质量所产生影响时,我们会把研究中心专注于机器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整体因素,机器与人、材料、方法、环境、测量都是相关联的变量,它们的整体才是产品质量的整体。毋庸质疑,整体性的思考才是思考的科学方法,系统概念的整体性和系统工程概念的运用将是我们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3. 系统逻辑思维能力与毕业论文研究问题逻辑

逻辑关系是任何系统中的基本关系之一,逻辑结构也是任何系统中的基本结构之一。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的品质之一,指的是善于在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如因果逻辑、并列逻辑、时间逻辑等。在人的各项素质中,逻辑思维素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系统工程的这一法则要求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把握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逻辑结构。培养系统的逻辑构造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写作论文时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加流畅。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使表达者思维清晰,语言精练,结构紧凑,具有逻辑性。强化系统的逻辑构造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毕业论文将是一个培养系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构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模型。根据系统的关联性,系统内部与外部间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任何单个关联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最终在整体上影响系统的特性与功能。发现关联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重要手段。数据挖掘、预测科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技术的关键,就是探寻系统内外各要素(包括数据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对任何事物、问题或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时,必须显化并理清其关联性。

4. 系统结构与层次的分析和毕业论文研究问题结构与层次

马克思提到:“系统的结构表示的各要素之间组成的形式。结构是系统的构成形式,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方式,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研究问题的对象系统,它有不同的结构,毕业论文问题界定的系统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系统本质的变化,在研究中如果想要系统功能优化,必须注重系统的结构分析。

任何系统组成都有着自己的不同层次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成为包括该系统在内的更庞大系统的要素,同样,作为系统的要素也具有内部结构,相对于下一层次它又是一个系统。企业的公司系统包含了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系统等。人力资源系统包含了招聘系统、考核系统、培训系统等。毕业论文的问题层次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善于划分问题的层次,并能够根据问题的层次性来构造和研究问题[6]。

5. 系统工程定量方法的应用

任何事物或任何系统,既具有质的规定性,也具有量的规定性。17世纪,数学研究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人类创造出了变量(变数)概念,得以研究事物变化中的量与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图形间的相互变换,从而使数学成为描述运动规律和辩证规律的工具。数学理论和方法往往具有非常抽象的表现形式,但正是这种非常抽象的表现形式,极其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和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领域,通过构造和运用各种数学模型,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进手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把握事物或系统,自然比单纯定量地把握系统,更进了一步。正如马克思所言:“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定量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引入数学方法后出现的新术语,是指将原先只用定性方式描述的问题,也用数学的定量方式来描述。定量化的成果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问题的表述更加科学、更加完整,也是人类科学(尤其是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常用的数量化方法有指数法、累积分数法、统计分析法、综合判断法等。定量化革命是在原先定性描述、定性研究基础上质的飞跃。它能够揭示事物发展程度,提炼一些普适性的规律。研究问题只进行定性分析不能准确描述一个系统,只有运用定量化分析方法后,人类对事物或系统的认识才能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抽象变得具体。

6. 霍尔三维模型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又称硬系统方法论(Hard System Methodology,HSM),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论。它的出现,为解决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组织、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思想方法,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所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这为我们系统思考毕业论文的写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时间维度上,我们系统思考学科培养计划和培养过程,分析存在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问题。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培养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7个逻辑步骤,也是我们论文研究选题的逻辑。知识维表明我们研究问题所需要的经济、管理、商业、法律、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以问题为对象,形成理论和知识的集合,来解决实际问题[7]。三维结构体系形象地描述了系统工程研究的框架,对其中任一阶段和每一个步骤,又可进一步展开,形成了分层次的树状体系,这给我们思考各层次的论文写作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范式。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见,系统工程理论应该是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因此,大学本科课程学习阶段应加强《系统工程》理论的学习和系统工程方法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中心集成理论和知识的能力将是一个提升,能为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新厅,付宗堂,周伟,等.本科毕业论文系统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32-153.

[2] 张平,贾伟.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四阶段三层次全程质量监控体系[J].高等理科教育,2007(01):31-35.

[3] 高艳阳,郭艳丽.强化质量监控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02):88-90.

[4] 曹成茂,李玉洁.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05):113-118.

[5] 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78(02):18-20.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3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了保证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

基本结构

(一)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任务书、中英(外)文摘要和目录页等;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并译成英(外)文。

(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或绪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字数工科要求达到4000字以上,文科达到6000字以上,英语专业应达到3000个以上英文单词。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应达到5篇以上。

(三)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等。文中的插图原则上为计算机绘图。

具体组成部分:

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格式(可在教务处网上下载)。

2.题目

题目应简短、明确,具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字。如确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过多又无法删减的,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3.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及关键词: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前,应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在后,为中文摘要翻译件。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设计(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及附录等。

5.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前言、序言)、设计(论文)主体、主要结论。要求论点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资料翔实并与论点相结合,同时要做到文字通顺,引文规范,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列出自己所阅读并参考的公开发表在出版物上的主要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一般不少于5篇。

7.致谢

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自己的谢意。

8.附录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附录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可包括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长。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与排版要求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版面采用A4纸竖排(个别图表视需要可横排),版芯尺寸:页边距为上2.8 cm,下2.5 cm,左2.5 cm,右2cm(左装订);行距为固定值22磅。

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

布的规范字。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章及章标题用小三号黑体,节及节标题用黑体,字号与正文相同,图表号及标题用五号宋体。文中所有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物理化学符号,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页眉:从摘要开始到最后,在每一页的最上方,用5号楷体,居中排列,页眉之下划一条线,页眉内容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页脚:各页均需按顺序编页码,页码的统一格式为底端居中样式。

2.标点符号

毕业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目录

“目录”两字用3号宋体字加黑居中排列。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7.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标题统一采用1; 1.1; 1.1.1; 2; 2.1; 2.1.2; …的样式。标题最多为三级,级与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第三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

(3)……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标点。

8.表格

表格应按章编号,如表2—1,并需有表题;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标题的中文字用黑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的文字为五号,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字体。

9.插图

所有插图按章编号,如第l章的第1张插图“图1—1”, 所有插图均需要有图题,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图题的中文字用黑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图表中的文字为五号,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10.致谢

致谢应另起一页。致谢二字用黑体小三号,内容用宋体小四号。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四号。参考文献用五号字体,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标点用英文状态下的符号。论文中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置于所引用部分的右上角(如[1])。文献为期刊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年份—卷(期)—页码;文献为图书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年份。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封面;

2.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3.中(英)文摘要;

4.目录;

5.引言(绪论);

6.正文;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必要时);

10.封底。

五、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执行

1.上述规范为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规范,各专业应遵照执行。如根据专业特性需要自行调整者,必须报所在系(院)批准,并将调整后的规范报教务处备案。

2.指导教师必须按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审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审查不合格者,应及时修改。达到合格后,方可评定成绩。毕业设计(论文)不合规范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特征;理论依据;计量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090-03

一、引言

美国、日本、韩国经济赶超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要超前发展。教育应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难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挑战,研究性教学的提出和发展就是顺应时展的现代教育模式。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比较丰富,可以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的形式、师生的关系等角度加以阐述。第一,教师把研究的思路、途径和研究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至少应该把本学科前沿的问题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问题,进而思考问题。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输,而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僵硬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传统的教学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教师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但是研究者对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并不一定是完全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进行的,因此,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认知逻辑而并非机械的知识逻辑组织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第三,学生积极参与研究,这样既可以在研究中获取系统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今不足百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研究和广泛应用飞速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R.Klein)甚至说:“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我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它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经济管理学的很多非计量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在学习不问层次的计量经济学,但是其中许多学习者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难度较大,有的甚至一知半解,还有的对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不得要领,这是现状,因此如何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培养本科生更好地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性学科,是许多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和实践的方向。

二、研究性教学的特征、理论及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体现

(一)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研究性教学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环节的客体,是肯定式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释了关于人性的科学论述。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包含人的自主性、能动性、探究性、创造性等,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随着人类的进步,能动性的水平和程度越来越高,而受动的成分逐渐减少。根据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状态下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很多学生对一些原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不会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形成了所谓的“书呆子”。关于人的能动性的理论为我们开展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能动性理论表明,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教学的客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学习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由于计量经济学会大量应用许多数学和概率统计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对于这些知识的应用,应当采取启发式教学,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把一个完整的问题从头至尾地讲解,而是提出几个主要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或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学生认真思考了。学生才会对问题理解更加深刻。问题经过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师把一个完整的问题从头讲到尾。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学生没有体验到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解决问题途径的成就感,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而且还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或者说是一知半解,更甚至是对计量经济学没有任何兴趣,因此,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形式的开放性是指教师不局限于讲台上,学生不局限于讲台下。教学活动不局限于教室中,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研究性教学形式多样,比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工厂、生产车间、公司中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指围绕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和重点。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备课、授课不限于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整内容和结构。与传统教学有规范的模式、有预期的答案相比,研究性教学中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怎样查找资料,怎样进行论证,怎样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要得到统一的答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为研究性教学的开放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教学和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下展开,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和建构。

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经常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做实证分析,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计量模型的运用无从下手,或者是不管实际经济问题如何就生搬硬套。二是在实际运用计量模型时,尽管模型选择恰当。但还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要克服这两个问题,最好是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学习计量经济学,而不是封闭在课堂内。为此,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运用计量模型写一些小论文,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热点经济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课下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到社会相关部门

获取宝贵数据。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学到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验证教材上的理论和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为了获取宝贵数据,学生除了查找资料之外,还必须到农户家,到城镇居民家走访,到企业调研,到政府部门获得他们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这样学生们不仅得到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而且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与人们交往,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与学习,学生在平时就运用计量模型写一些论文。等到做毕业论文时学生就会感觉到很轻松。还有,学生通过锻炼。掌握了如何学习和如何进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体验性

实践性和体验性是研究性教学的又一显著特征。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在“讨论”、“做”、“实验”、“创作”等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乐趣,体验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有不少的企事业单位反应,很多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动手能力差,包括以前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就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实践是哲学的核心范畴。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指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既是全部认识的最终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在教学和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其实,研究性教学的开放性和它的实践性是分不开的,在开放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发挥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实践的过程又是教学开放的过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Gardner)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的结构》。在这本研究人类潜能的著作中,加德纳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差异性、情景性及可塑性,给人们认识教学本质与教学过程以新的启示。传统教学强调教学的条件与控制,而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教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真实学习环境的创设。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恰恰是这些内在要求的外在表现。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各个实践过程。包括课内与课外的延伸过程,使学生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中,体验实践的乐趣,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多种智能,最重要的是可以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优势智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学生不同的智能,在做中学,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一起与同学们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而且计量经济学对于绝大多数经济管理学的学生来说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此。如果只是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必然会降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时,要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对课堂上所讲的计量经济学理论进行应用性操作。如果只是精通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而没有掌握一种计量经济学的操作软件(比如SPSS、EVIEWS、STATA、TSP等),那么学习计量经济学就没有任何意义。要熟练掌握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必须反复实践操作。学生如果先去通读一些专门介绍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参考书,再去上机实践。或者是一边看参考书,一边上机实践,结果是事倍功半,最好是先找一个实际经济问题上机操作,遇到问题之后再去查阅参考书,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但会对课堂内所学习的计量理论理解更加深刻,还会对原来所学的一些经济学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上文已经提到,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写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时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学生深入社会做一些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与社会中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请他们支持和帮助,在这中间也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学生会体验到数据资料的来之不易和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这也体现了计量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四)学生素质培养具有综合性

研究性教学主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社会充满了各种机遇,但是只有人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而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和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前提与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讲台上讲,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只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这是对学生“知”的发展,忽视“情”、“意”、“行”的发展,而研究性教学在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综合性,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首先,计量经济学大量应用数学和概率统计的知识,因此其逻辑性较强,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其次,计量经济学始终以经济学原理为背景和指导,这会使学生增加对经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为了运用计量模型,必须学会一种操作软件,这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增加了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学生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要深入社会做调研。这无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研究性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研究性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模式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与学生有等级之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兴趣和感受。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则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共同探讨的关系,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教师共同去查阅资料和参与实践,向客观事实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就是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和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探究还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升华,学生乐于与教师交流,培养了学生如何与师长交往的能力,并且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使学生更容易地实现自我。

人本主义为研究性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它崇尚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强调追求个人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成果与合作地位,这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自我,同时也使师生感情更加融洽与和谐。

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有体现。学生在运用计量模型写作论文时,由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题。而且在同一个选题中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变量或者是选择不同的模型,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于教师,因此教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牛和不同的问题单独地给出建议和指导。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加入教师的研究课题中,做教师的助手、合作者和朋友,有助于师生感情的升华。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体面劳动;最新发展;我国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3-0084-06

一、体面劳动的提出

1999年6月,在国际劳工组织(ILO)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时任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向大会提交了一份题为“体面劳动(decent work)”的局长报告,这一概念从此为世人所知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报告中提出,所谓“体面劳动”,意味着生产性的劳动,即劳动者的权利受到保护、获得足够的收入和充分的社会保护;“体面劳动”也意味着充足的工作岗位,而且人们拥有广泛的就业渠道。同时,报告认为,当前国际劳工组织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男女劳动者在自由、平等、安全和有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

国际劳工组织之所以倡导体面劳动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消除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国际劳工组织指出:能否为所有人提供体面劳动是检验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标准。体面劳动的四项战略目标为:工作中的权力、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

二、我国体面劳动研究的新进展

自体面劳动提出以来,这一问题就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国内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从概念理解到概念运用两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把握近几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笔者检索了2009年至2012年9月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以“体面劳动”为关键词的论文和专著,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近期的研究体现出视角多元化、群体广覆盖和实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三个特点。

1.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诸多不同的着眼点对体面劳动进行了探索,呈现出研究视角多元化的特征。

(1)“金融危机”的视角。燕晓飞等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体面劳动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失业率的上升和劳动收入的下降,其中遭受冲击最大的是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技能劳动者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两类青年群体。他们还主张在艰难时刻,政府让税、企业让利、劳动者让薪,三方合理负担风险和成本,共渡难关。张爱权、杨胜昔分别提出,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保障职工体面劳动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能彰显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还能巩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他们还认为应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来应对危机,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视角。贺汉魂等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但是,实际上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实践形态。这一观点呼应了周建群提出的“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题中应有之意”。熊来平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体面意蕴,并强调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劳动,劳动中还包含了伦理和道德的内容,而体面劳动“不仅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而且是劳动者在社会中通过劳动获得愉悦的一种自我心理满足,反映了劳动的生活意义”。邱依等认为体面劳动不能靠社会机构“施舍”,也不能依赖资方发扬“风格”,而应成为全社会的理论认知、文化自觉,这就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断提升劳动价值,要尊重劳动、敬畏劳动、崇尚劳动。

(3)“现状及发展”的视角。庞博从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三方对话几方面研究了我国体面劳动的实施状况,并总结了体面劳动的提出对我国政府、企业及工会带来的挑战。陈静媛研究了我国体面劳动立法的现状及我国在实施体面劳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林燕玲则分析了体面劳动在国外及国内的发展轨迹。

(4)“测评指标”的视角。李小波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起体面劳动结构维度。经过数据分析,13个指标被分成了4个维度:第一是经济维度,包含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二是社会投入维度,包含的指标有医疗基金结余、养老基金结余、GDP总量;第三是社会保障维度,包含的指标有工会数量、会员数量、医疗基金占GDP的比重以及养老基金占GDP的比重;第四是就业维度,包含的指标为男性失业率、女性失业率以及总体失业率。该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体面劳动的测量公式,填补了国内在体面劳动的维度及指标研究方面的缺失。申晓梅等根据体面劳动的四大战略目标,从政府、企业、员工三个层面分别对体面劳动测评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解,构建了一个包括核心指标、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要义在内的可操作、可衡量且能正确评估体面劳动水平的综合性的多层次指标体系。曹兆文考察了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的11类衡量指标与6大基本理念的关系,展示了体面劳动衡量指标及其基本理念的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特点,研究表明,“统一性”或“整合性”,是体面劳动理念以及衡量指标体系所共同具有的重要特性。

(5)“机制构建”的视角。王希认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但距离国际社会对体面劳动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我国应从完善法律体系着手,构建体面劳动的法律保障机制。卫兴华等提出体面劳动的实现依赖于三重机制的构建,即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

(6)“工会”的视角。学者们普遍认为推进体面劳动是时代赋予工会的责任,工会应该在多维视野中开展工作,要从推动职工“劳有所得、劳有所保、劳有所乐、劳有所尊”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体面劳动需要强势工会。

此外,袁凌等从博弈论的视角对体面劳动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员工体面劳动保障机制的形成是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博弈过程,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进而构建了企业员工体面劳动保障制度的博弈模型。袁凌等从隐性合约理论着眼,提出隐性合约的形成有助于长期劳动关系的构建,而长期劳动关系与体面劳动的实现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丁开杰分别从社会排斥理论和包容性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的体面劳动赤字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体面劳动战略的政策建议。宋国学则从体面劳动绩效入手,阐述了体面劳动的绩效标准、体面劳动的绩效指标,以及体面劳动的关联因素,这无疑对体面劳动绩效的衡量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研究从一个个崭新的视角出发,将体面劳动置身于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之内。

2.研究群体的广覆盖

国际劳工组织一再强调体面劳动应为全体劳动者所共享,但毋庸置疑,不同群体的体面劳动状况存在很大差别,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针对特定劳动群体的研究。

(1)“农民工群体”。刘立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按照体面劳动的四个战略目标调查了某地农民工的体面劳动状况,并提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法规不完善、社会政策实施不力和农民工体面劳动意识薄弱是这一群体实现体面劳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同样的,贺天平等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某地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缺失的现状,并认为法律制度的阻碍与欠缺、“强资本、弱劳工”的不平衡博弈格局、社会支持乏力,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和维权意识的限制是造成体面劳动缺失的主要原因。邓圩则通过几则案例生动地描绘出新生代农民工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追求和对体面劳动的向往。王永芳提出,目前农民工劳动现状与体面劳动的要求相差甚远,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关键。李朝阳认为由于城乡排斥和性别排斥效应的叠加,女农民工处于明显弱势地位,该研究从体面劳动的视角透视了女农民工在享有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2)“知识工作者群体”。李朝阳提出虽然教师的体面劳动状况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也存在劳动报酬权缺失、劳动权益缺失、民主参与权利缺失的问题,影响了其共享体面劳动的权利。杨晓鸿探讨了高校教师作为劳动主体在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劳动价值观,并提出“劳动是快乐的,应该成为体面劳动的价值核心”。赵红强调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人身权、报酬权、话语权、受救济权、教学自、学术自由权、专业发展权、参与高校管理权等)。

(3)“家庭工人群体”。2011年6月,第10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2011年家庭工人公约》(C189:Decent Work for Domestic Workers)及其同名建议书(RL01)。刘明辉论证了这一公约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协商机制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廖娟认为家庭工人是经济“车轮的油”,家庭工人体面劳动的实现将产生增值效应,然而我国约2000万人的家庭工人群体并没有被纳入正式的劳动就业范畴,不能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待遇。林燕玲等论述了家庭工人所面临的特殊困境,并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实现家庭个人体面劳动的一些措施。

(4)“女性劳动者群体”。熊越按照体面劳动的四项战略目标对我国女性劳动者的体面劳动现状与国际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法系国家关于保障妇女体面劳动的法律和政策。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在妇女体面劳动法律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立法理念滞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和程序问题。李朝阳从体面劳动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女性劳动者劳动权益缺失问题,并提出建构政府、单位、工会和妇联沟通合作的机制等建议。

此外,也有学者对农业生产者、非正规就业群体、城市弱势群体、矿工、服装企业员工、资源型地区劳动者等特定群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3.实证研究的突破

国内以往的研究多为理论分析或文献整理,在体面劳动衡量指标操作化和实证研究方面极为欠缺。近年来,随着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国内体面劳动的研究已经步入了实证研究的新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曹兆文运用因果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学方法论证了我国GDP对体面劳动生产性的影响,研究显示GDP的增长总体上可以促进体面劳动生产性绝对指标的提高,但是GDP的工资增长效应不稳定,而GDP对体面劳动的相对指标无明显作用。这表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体面劳动的提升,也不一定意味着劳动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只有把体面劳动政策与其他政治、经济等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体面劳动的生产性。

黄维德等借鉴国外研究中体面劳动的测量方法,从就业、工作权利、社会保护、社会对话四个方面测算了40个国家的体面劳动指数(基于2005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的体面劳动指数在40个国家中排名29,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进一步分析发现,体面劳动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均呈正向关系,但是社会发展对体面劳动的促进作用要远远大于经济发展。

将彼特·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引入对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客观水平和主观认同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之中。通过对567份有效问卷进行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等技术性处理,发现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客观水平的差异主要存在于政治身份、年龄和文化程度变量上,而主观认同水平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年龄、政治身份变量和体面劳动总指数上。研究同时发现,年龄、党员身份、劳动技能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农业生产者体面劳动客观水平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其体面劳动主观认同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年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

柯迪对上海知识员工的体面劳动状况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并探索了三类不同企业文化(官僚制、创新性、支持性)对知识员工体面劳动水平的内在影响,以及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对企业文化和体面劳动的中介作用。调查发现,上海知识员工的体面劳动水平偏低,其中低层次保障水平(劳动、收入、再生产技能等)明显低于高层次保障水平(工作、代表权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对知识员工体面劳动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其中支持性企业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还发现三类企业文化均能够通过提高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的质量来提升知识员工的体面劳动水平。

孙驳驳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上海和江苏等地服装企业员工的体面劳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比较了生产一线员工、非生产一线员工和企业主(或管理人员)对体面劳动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并采用最优尺度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服装企业员工体面劳动评价模型。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以说是该研究的一大亮点。随后,这一模型被应用于5家服装企业,以便探索体面劳动存在的问题,最终该研究提出了服装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构想。

杨澄等以类似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调查了生产型服装企业体面劳动现状及员工对体面劳动的认知、满意度和重视度评价,并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方法建立了体面劳动认同度方程。结果表明,目前服装从业人员对体面劳动理念有所了解,但理解深度有限,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进一步关注与宣传。

张辉创造性地以纵贯式的方法,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究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体面劳动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积极履行体面劳动战略的企业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都优于被动应付型企业;反之,体面劳动的提升可以通过企业转型升级来实现。

三、研究评述和展望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对于体面劳动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起步较晚,而且以往的研究不够深入。然而,通过对2009年以来国内及国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注:笔者将另撰文综述国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这一时期国内学者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国外学者,研究深度也明显提升。正如前面所述,近期的研究呈现出视角多元化、群体广覆盖、实证研究的突破三大特征,而多元化的视角和实证研究的突破更直接体现了研究深度的变化。这些研究较好地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并在某些方面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例如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体面劳动的测评指标体系、确定体面劳动的测量公式,以及我国GDP对体面劳动生产性影响的实证研究等。

此外,笔者还发现在文献中有7篇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这些研究大多为实证研究,而且运用了统计、计量等方法,展现出较好的研究功底。这些新生力量的加盟无疑将充实我国体面劳动的研究队伍,进而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国内现阶段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整体创新性不足,虽然个别研究体现出独到的思路、方法和观点,令人眼前一亮,但多数研究仅仅是对以往研究的重复或运用已有研究框架分析其他群体的体面劳动问题。此外,对测评指标的研究尚属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系。

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对于体面劳动的研究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推进。

首先,测量指标逐步统一。国外学者对体面劳动测量指标的研究视角虽然存在差异,但都是围绕体面劳动的四大战略目标,其中某些指标体系还获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可。国内现有研究还较为零散,并未达成共识。今后的研究可以在政府或权威研究机构的推动与协调下逐步确立国家层次的统一的测评指标体系,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对具体指标进行适度调整,这样既可以比较各地区体面劳动水平的差异,也有助于体现各地区的特色,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马克思毕业论文范文6

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②《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即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同时该《若干意见》也将卓越法律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三种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下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其中,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因而此种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是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着力点。为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面向西部基层政法机关,该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法律人才。③此《若干意见》的出台无疑终结了法学界(法律教育界)长期关于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到底是学术型还是应用型之争。④对于那些办学实力雄厚、生源优质和教育资源丰富的法学院系可以采用前两种或全部类型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法学硕士。⑤考虑到办学时间短、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在法学硕士培养模式上应选择西部基层应用型模式,以及在该模式指导下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二、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标准的变革

考虑到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现行体制和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实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构建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生的培养标准:

(一)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相适应,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思想和理论成就。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必须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二)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法学理论知识是进行法律实践的基础和前提。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须掌握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具体包括:掌握法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基本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化、社会、道德、伦理等背景知识。

(三)具有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是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能够获得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证,能适应西部基层各类法务实践活动,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法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好的谈判、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逻辑和法律思维;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具备较好的诸如法律诠释、推理、论证等能力;具有规范使用法律语言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法律谈判和法律辩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四)具有相应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性思维要求人们能够突破常规,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前,我国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社会管理模式也急需创新,这种创新离不开在法律框架下的大胆探索和改革。因此,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让学生针对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具有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道德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应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社会正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事实和法律;严明纪律,保守秘密;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为人表率,注重修养;具有高度的奉献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适应急剧变化的西部落后地区各类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自愿扎根西部,促进西部法治事业的发展。

三、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措施的改革

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西部地方高校法学硕士培养的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入与退出机制方面的变革生源质量是法学硕士培养的重要前提,因此西部高校在招录法学硕士时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的专业知识、计算机能力、外语、有志于从事西部基层法律职业工作等。为保证学生的质量,学校应严格培养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对于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学生暂缓或延期授予,直至不授予学位。在学位论文方面,应建立起严格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完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制度,论文至少应有一名校外专家进行“双盲审”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制,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必须要有校外专家。

(二)培养学制方面的变革法学硕士可实行3-4年的弹性学制。根据其培养目标,3年制法学硕士按照“1.5+0.5+0.5+0.5”模式实施。第1、2个学期为人文素养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实施阶段,第3个学期为专业课以及学位论文开题实施阶段,第4个学期为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和社会管理创新课程,同时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工作,第5、6个学期为毕业论文设计阶段。

(三)深化“学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应将高校、实务部门教育资源有效系统融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条件许可的高校可与实务部门进行订单式或定向人才培养。这就要求西部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创新基地,①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高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度拓展“学院与司法部门共建”、“学院与企业共建”、“学院与政府部门共建”等的社会合作教学模式。

(四)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标准,要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西部高校法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可从人文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等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可开设《法律职业伦理道德》、《当代中国社会》、《自然科学史》、《人类学概论》等课程。学科基础课模块应以法学方法论、法哲学、法学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应重点突出专业课前沿问题的教学,同时还应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可增设《民族法学》、《民族法律政策与公共治理》、《区域法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等选修课。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可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法律诊所》、《法律实务》、《非诉讼纠纷解决》等实践实训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模块可开设《法律实务与社会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等课程。

(五)革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研究式教学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