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中教育;思维导图;教学创新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地理知识纷繁复杂,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真正汲取地理知识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进行理解记忆。而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就需要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了。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无疑是给学生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因此,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并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图画,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当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知和理解越来越全面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会更顺畅,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课堂的吸引力以及自己说法内容的逻辑,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地图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直接工具,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对地图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是导图,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主要运用了教学知识中的关键词、符号等来进行链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巩固

高中的地理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经常会出现记住新的知识,而旧的知识又忘了的情况,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思维导图的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先列出若干主要的知识点,然后画出大枝干,将关键的小知识点加入进去,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关于地理知识的“知识树”,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相关知识时,则将中国设计在导图的中间位置,然后画出枝干,添加各地区风俗和地貌的简单概括,然后画出小枝干,再添加新的小知识点。如此,便将冗杂的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在大脑中。在记忆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大的知识点,再记忆小知识点就会更加容易。除此之外,对思维导图的修改或重新绘画,都意味着知识的一次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证明,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在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地理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确定复习的任务和总结的任务。例如,在进行中国地理相关知识的回顾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但教师应当在大力支持思维导图的应用之外,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独立绘制,先不要急着打开课本,应先凭借自己的记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绘制完成后再对照课本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不断缩减思维导图的大小,只留下最精简的知识点,这就充分证明了学生复习成果的大小以及思维导图的作用。在课程体系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应当更加广泛。

3.思维导图具体运用流程分析

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重视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预习阶段的运用,重视思维导图对知识预习的重要作用。第一,明确需要预习的教学内容,自主提炼出关键词,快速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然后将关键词列入导图中,再将下级的知识点添加进思维导图中并与上级记载进行区分。在预习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预习的注意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建立知识框架,理清学习思路。比如,在学习地壳的运动及变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炼关键词,然后找出主要的知识点,这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和指示。比如,促使地壳运动变化的作用力包括内力、外力和合用力。内力作用的重要知识点在于作用的形式,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点是对地表的塑造作用等。学生在总结和概括了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后,就能迅速确定关键词,紧接着明确一级知识点,再扩展二级知识点,如此,就能逐步完善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张小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3):78-126.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罗列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谐音组合到一起,转化成学生通俗易记的语句,创造出一种意境,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效果。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可以谐音成:爸爸四十四岁。再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可以记忆成“大饮喝八缸”。又如,在俄罗斯亚洲部分有三条重要的河流,分别是: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可以采用“毕业了”谐音记忆。通过把地理知识利用谐音联想记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形象记忆法

很多地理知识,可以通过该事物的形状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或几何图形来记忆。例如,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它的记忆可以与“疆”字的右半部分结合起来,“三横”表示三座山脉,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个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再如,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的识辨,云南省像孔雀开屏,陕西省像屈跪的兵马俑,辽宁省像一个逗号,黑龙江省像一只欲飞的天鹅,青海省像一只奔跑的兔子。又如,地区和国家轮廓的识辨,印度半岛像倒立的三角形,中国的轮廓像一只威武的雄鸡,意大利的国土轮廓像一只长筒靴。利用形象记忆,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三、图文结合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地理事物,进一步认识地理现象,以达到文字上的记忆。据不完全统计发现,人们对图像的记忆要优于对单纯文字的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只有图文并茂,图文结合,才能使地图变得易懂,文字的记忆才能更简捷。例如,在学习印度的季风气候中,如何理解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巧用地图学习,易理解,好记忆。由于印度南部濒临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在7月份,盛行西南风;在1月份,盛行东北风。夏季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如果西南风风力强盛,降水就多,易发生洪涝;相反,冬季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如果西南风风力再不足,降水就更少,易发生旱灾。这样一分析,印度的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就清晰明了。再如,从《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可以发现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分析其原因时,可结合《中国地形图》可知东部多为平原和低矮的丘陵地区,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在实际生活中,便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四、浓缩记忆法

在初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教材善于提炼,抓住知识的主要特征,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浓缩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世界上1月、7月陆地和海洋气温的等温线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7月份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而海洋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7月份陆地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把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等温线就向高纬度凸出;某地气温低,等温线就向低纬度凸出。

五、比较记忆法

在初中地理知识中,有些知识点很相近或者相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记忆,找出其中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中国地理中,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比较:1月平均气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高于0℃,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低于0℃;年降水量,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小于800毫米;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水地为主,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田为主。通过比较记忆法,不仅获得系统的地理知识,还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六、结语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方法 新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21-01

1 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理念得以更新,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学模式仍有需要提升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方面

很多中学地理教师年龄较大,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所提升,但已然有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没有发言权,不利于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一些教师对新教学理念不够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抑制;另外,教师教学前,教学规划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容量,课堂学习的时间也不能合理的分配。加上一些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较弱,课堂教学氛围不够热烈,甚至会导致地理课堂十分枯燥,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学生学习、教学发展都造成极大的阻碍。

1.2 学习方面

目前,高中生地理学习目的过于单一,其学习地理主要是满足高考,这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很多高中生地理学习具有被动性、盲从性,在课堂中往往低头看出,从来不参与任何教学活动,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导致地理学习效率不高。另外,现阶段高中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上不够刻苦,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后探索与学习,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2 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方法

2.1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所谓的求异思维就是开放性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中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与指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发表学生的不同见解与意见,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分析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在现如今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用于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素材到处都是,从地球公转到气候气象,从水资源到煤资源,到处都可以用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当然,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并不代表让学生进行浮想联翩,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找出万千事物中的规律,采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各种现象。可以说,假设是必须的,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地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相对于真理来说,与其直接的告诉学生,还不如培养学生获取真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挖掘真理、探索真理、验证真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学习与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会地理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会学地理知识。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切实的挖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加强地图学习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地图是地理学习中十分关键,能够对地图活学活用,才能将地理学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图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学生学会对地图的整理以及查看地图。通过地图进行联想,对相关的知识加以整理。地图中的图形十分复杂,包括地质图、地形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等值线图等。通过这些地图的学习,让其结合地形,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

第二,熟悉读图。在地理题目中,有很多关于地图的,学生在看到题目后应该首先对地图主题进行分析,观察地图的比例尺,关注任何关于地图的细节,很多细节中包含着题意。之后,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读图,地理知识都是实际的,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还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读图过程中,应该进行图形结合与变化,更便于理解图文的意思。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都可以采用这一读图方式进行学习,这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4 注重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一节地理课短短几十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一路紧跟,对本节内容能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苦下功夫,在讲授地理知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各个地理知识点的关联性,进行多方的联系,建立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点,起到环环相扣的作用,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另外,知识内容还需要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注意引导。让学生能够保持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升课堂及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应该脱离课本,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地理知识,有时通过直观观察的方式,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点,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学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学习起来有所困难。但是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也不能迎合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因此,新时期必须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从学习地图入手,注重地理知识的关联性,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洪霞.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5,17(8):144-145.

[2] 朱瑞国.新课改对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3(8):32-33.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地理知识;生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233-01

一、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地理学是关于地球与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要与自然环境打交道,人类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环境反过来又要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人类社会中的人口、文化、经济、人类的交往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所以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

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教学引入中的运用

地理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非常关键。好的导入,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有关的实物导入新课的学习,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运用,这里举几个例子:

(1)从“谈天气”导入天气的教学。通过与同学们谈论“今天的天气”,引导同学们畅所欲言,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活跃了气氛,调动了课堂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类似的还有“气温”“降水”的学习。

(2)用实物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地球仪”“地图”这些章节的学习,都可以利用展示这些生活中的物品从而引入课堂教学,讲“等高线”时通过等高线模型引入课堂教学等都是较好的方法。

(3)通过新闻、实事等视频或报纸(最好是视频)引入新课。比如在学习“中东地区”时,通过电视或者网络点播关于中东地区的热点新闻,引导学生思考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使学生对这一地区产生积极了解的欲望。类似的例子还比如从希腊债务危机引入欧元区再引入欧盟的学习等等。

2、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也可以把它和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更能理解知识点。这种运用在教材里也重点进行了体现,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常见的也举几个例子:

(1)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材中在讲到亚洲的自然环境时,通过插图介绍了东南亚民居、南亚孟加拉民居、北亚民居、西亚民居等等。在中国地理中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代表性的民居,碉房、蒙古包、窑洞、高脚屋等,无一不反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这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传统民居特点,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是乡土地理教育教学的一个内容。

(2)自然灾害。当今世界,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各类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几乎每天都有报道。在学习到相关地理知识时,结合新闻报道,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危机意识都是很有好处的。比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这一热点事件中涉及到的自然灾害如暴雨、龙卷风。又比如汶川大地震、三峡水库库区的滑坡等。这样的例子只需要教师多关心新闻和时事,就不难发现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事例。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影响本地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在灾害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避灾措施等等,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排除个别学生深入研究了解的可能,为培养优秀学生播下火种。

(3)日常生活与地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的关系密切,除去民居前面已经说过以外,服饰的传统布料(丝绸、棉布、皮)、款式(如藏袍),主食的构成,交通工具的选择等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出门在外,气象知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4)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比如:诗词中的地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中的地理-----物种的分布,音乐中的地理----长江之歌歌词,体育中的地理----NBA球队名称缘由,经济中的地理------人民币图案,军事中的地理-----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其他不胜枚举。

3、在课后巩固反思中的运用

在学生的课后巩固中,可以利用地理知识,设计一些情境分析,把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假设选择野外宿营地,应该如何选择,要考虑哪些地理上的影响因素?设计一次旅游过程,包括旅游路线的选择,随身物品的携带(比如到青藏高原需要准备防晒霜、墨镜、急救药品等等),并考虑旅途注意事项等。并思考这样选择的原因。

三、学好地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地理知识能够解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因此,学好地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使人类更好地生活。学好地理,了解地理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规划生活,甚至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可以更从容地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是为为了生活,为了更好地生活。

(上接第232页)方法的参透。

总之,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根据本班实际,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既发展智力,又提高能力,使复习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窦春梅.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基本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2] 鲍华锋.多媒体教学下的数学复习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4)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一、目标的制定要有度、量恰当

学习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要有机结合。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比如,在七年级《世界的地形》一节教学时,我首先确立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①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海平面的概念,②学会看图表,③认识地形的种类与其特征,④在《世界地形图》上,能找到世界的一些主要地形,⑤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

二、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孔子的三句话:“如果你讲给我听,我将会忘记;如果你做给我看,我将会记住;如果你带我一起做,我将会理解”。地理学科教学活动,正是老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过程,让学生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引导和肯定下进行动眼、动脑、动手的活动,从而使他们变得更加好学、更加聪明、更加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呢?结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谈一下我的看法:

1、让学生动手求知,愉快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都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既能满足手的要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会思考的效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教学中,有一个重要活动,绘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图。老师先绘出三条重要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学生看后模仿再绘。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2、让学生走上讲台,勇敢动起来。

一般我会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由学生登上讲台表演、小结、指挂图、实物展示等形式,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和胆量,台上和台下有了引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板图、板书,让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课堂也显得很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彩。

3、让学生学会合作,主动动起来。

目前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小组讨论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组讨论本区的位置特点,二组讨论本区的地形特点,三组讨论本区的气候特点,四组讨论本区的景观与气候的关系,五组讨论本区的历史与文化。每个组里都安排有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学生,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

三、课堂训练要及时、多样化

一节课堂是否有效,那就看学生这节课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否独立完成相应的训练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应精心设计训练题。我在一堂课中训练题的设计有以下方法:

1、自学达标法

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名词概念,有不少知识点学生容易理解。对于这些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学课文,获取这些知识。在组织学生自学是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提纲,或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自学课文,独立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读图分析法

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地理教材中,地图和图示很多,并且形式种多样,其知识容量很大。学生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途径。例如:《中国行政区划图》,是学习中国地理必备的,且是学生必须熟悉的地图。学生通过读图,可以了解中国的行政划分,并且知道每一个省(自治区)、县(市)、乡(镇)的具置,还可以知道我国周围的邻国位置,可以了解我国的疆域,可以了解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等许多与地理有关的内容。学生会看这种图,就具备了一种能力,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3、对比达标法

对于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地理区域的地理知识,运用对比法进行讲授或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中国地理《南方地区》时,将南方地区同北方地区进行比较,得出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地区多,雨季比北方地区长,因而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鱼米之乡,得出南方地区能源矿产比北方少,但水资源丰富,以电补充能源不足;同时南方地区耕地比北方少,多水田,因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与北方有所不同,农作物的熟制也不一样等。通过比较,既巩固了北方的地理知识,又便于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4、活动练习达标法

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有大量的活动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也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效手段。如果加上适量、恰当的练习作补充,就能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发挥“平台”的作用,也就是要求学生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根据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编排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完成必修Ⅰ、Ⅱ、Ⅲ之后增加区域地理内容教学。大致利用一个学期加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的学习。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记忆量最大的教学内容,学生首先需要记忆不同区域所特有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等。但同时区域地理又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记忆。我认为各区域特点只是作为基础储备知识,而利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陌生区域问题才是高考考察的关键,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其他的区域。记忆是基础,重点在于掌握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树立正确的区域地理的地理定位思想

虽然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重点考察的是掌握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利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但记忆区域地理特点是基础,因此如果连基础都打不牢,又何谈运用呢?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空间定位意识,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时,首先应给学生强调区域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如果对区域不能准确的定位,那么分析的思路就会发生偏向,答案自然就不可能准确了。可以通过习题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区域定位的重要性。

2.认识区域地理研究结构,构建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等建设等。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首先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老师以第一个区域为例,分析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其它的区域则可以采用学案导学法,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通过学习小组自学,教师课堂答疑,学生课下记忆巩固。

3.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成为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逾越的障碍,从而失去对区域地理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敏锐,记忆更准确,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地理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是鲜活生动有趣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喜欢地理,从而在教学中达到培养地理素养的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解世界地理部分是,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该地区旅游宣传片,使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民风或者代表性人物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置了每课一题的环节,讲解本章涉及地区或国家的奇闻异事,风俗习惯等等。学生为了介绍本区域,通过查阅资料,扩充知识,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地理课堂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成效明显。

4.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