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病基础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1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娱乐治疗,娱乐治疗的方式主要为下棋、打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2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是局灶性的,也可是弥漫性。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慢性、远端、对称性的感觉、运动神经的多神经病变(DPN)和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的形态学改变包括有髓纤维的脱髓鞘和轴突的变性;无髓鞘纤维的变性和再生;以及神经内膜的微血管病变,晚期可引起神经纤维缺失[3]。神经病变可引起疼痛、感觉丧失、足溃疡、坏疽以及截肢等,可降低生活质量,为致残主要因素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该病变,一般在患糖尿病2~3年后出现,糖耐量异常阶段也有症状,随病情延长加重,发生率达20%~50%。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合并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对高血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及治疗。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来确定。DP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约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最常见的如烧灼痛、电击或针刺样感觉、感觉异常、感觉过敏等。疼痛经常在夜间发作,疼痛绝大多数多见于足和下肢。约50%的DPN患者无临床症状,需要神经系统的检查才能确诊DNP,如下肢的检查显示DPN患者存在震动觉、压力觉、痛觉、温度觉(小纤维和大纤维介导)的缺失以及跟腱反射消失。常见的外周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异常的症状包括热感觉、冷感觉,有时可见足背静脉扩张、足部皮肤干燥以及足负重部位的胼胝。
单灶性和多灶性神经病变具有突然发作的特点,常累及正中神经(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8%)、尺神经(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2.1%)、桡神经(约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0.6%)以及腓总神经。颅神经病变极罕见,约占糖尿病神经的0.05%,主要累及III、IV、VI以及VII,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的原因可能是微血管的梗塞,通常具有自限性。电生理学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和幅度均降低,提示神经细胞存在脱髓鞘和轴突的变性病变。糖尿病肌萎缩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神经痛、单侧或双侧的肌无力或萎缩。
3 高血糖是DPN的触动机制
高血糖被认为是DPN的普遍的触动机制。在胰岛素及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控制血糖后,可以使DPN的一些症状逆转和延缓进展[4],DCCT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没有临床神经病变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随访发现5年后发展为DPN的机会减少60%[5]。在新近的糖尿病确诊中,神经传导进度(NCV)的减慢及感觉异常在建立正常的血糖水平后通常可以完全恢复[6]。表皮神经纤维末梢密度改变的程度还与2型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症状相平行,与温度觉检查结果相平行。糖尿病与神经纤维末梢的这种关系,还存在于糖尿病前期[7]。相关的动物实验也支持高血糖的假说。在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的第一个月,显示出感觉及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的减慢与诱发痛觉表现(痛觉过敏和异常痛觉)有所进展。在以后的更长时间(糖尿病的第6~12个月),轴突病变、脱髓鞘病变及神经变性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均有发现[8]。
最近,某些学者的研究资料显示,高达40%的过去认为是特发性神经病变的患者存在IGT,提示IGT相关的神经病变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阶段,它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因此,建议不明原因的神经病变患者检查空腹血糖,必要时可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有无IGT。如果将血糖只有轻微升高的患者误认为已经存在IGT相关的神经病变,则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在诊断IGT相关的神经病变时需要排除其它的原因。
4 高血糖引起DPN的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
4.1高血糖引起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主要有4条途径,在N-乙酰葡萄糖胺途径、蛋白激酶途径、多元醇途径及糖激化产物途径,这4条高血糖损伤通路途径中,可见多个途径最终环节主要集中在活性氧族(ROS)上,即以氧化应激为主要作用环节,众多研究结果均已表明,同时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元等,在正常浓度的葡萄糖环境中,多种细胞内活性氧族水平一致,当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这些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均不同程度的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发生在氧自由基产生超过细胞抗氧化能力的细胞内,神经元暴露在高糖状态2h即可产生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启动细胞的程序化死亡既细胞凋亡[9]。在糖尿病的动物中,过氧化应激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造成了DPN的脱髓鞘病变,导致神经速度减慢及痛觉的出现,神经元中的氧化应激也可能引起轴突病变,轴突再生能力受损。另外,氧化应激反应还可通过细胞内的各种调节通路激活细胞信号转导分子[10]。如转录因子NF-kB,与机体的多种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最终改变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使内皮细胞和神经元功能失调、细胞凋亡[11]。这种高血糖引起的炎症及免疫反应所导致的细胞组织损害决定于该细胞和组织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免疫防御能力。因为周围神经抗氧化能力弱,所以周围神经系统比中枢神经系统较易受损[12]。
4.2血液供应受损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高血糖最终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细胞内外各种因子如一氧化氮分泌改变对血管内容物的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细胞增生[13],从而影响神经元的营养供应。在高糖状态下,糖基化终产物(AGEs)生成增多,使得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减弱NO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导致局部血流灌注不足,造成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糖基化终产物(AGEs)增多的同时不断产生氧化自由基,引起微血管病变[14]。
5 其他因素
总之DPN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及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等,目前认为微血管病变及缺氧缺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使毛细血管基底膜变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化蛋白沉淀及管腔狭窄,导致神经缺氧缺血,引起神经细胞鞘膜水肿变性、断裂、轴突纤维化等病理变化以至临床症状。
DPN病理改变为斑块状脱髓鞘变性。镜检离体单根神经纤维,可见节段性髓鞘脱失,严重者轴突变性,有些纤维发生髓鞘再生。神经束间滋养小动脉管腔壁增厚,透明变性,管腔狭窄,糖原染色有阳性物质沉着,早期发生运动终板损害,影响神经肌肉间的传到。
6 预防教育
宣教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让人们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发病因素,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吸烟、大量饮酒等。高危人群由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不能引起患者注意,很少主动就医[15],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以早期诊断糖尿病[16],许多患者仅仅知道糖尿病而不知其并发症,更不知其并发症的尤其神经系统危害性,故就医的需求并不迫切[17],因此,提高患者甚至整个社会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糖尿病非常重要。
7 结论
高血糖假说并不能够完全说明DPN的发病机制。在糖尿病STZ小鼠模型中,发现其压痛阈von-Frey长丝疼痛阈与高血糖程度无关[18]。而且,在STZ高血糖小鼠中,给予足够剂量的全糖还原酶以防止神经元中山醇和果糖形成,von-Frey长丝引起的疼痛阈没有得到改变[19]。对糖耐量异常的DPN患者观察中发现,DPN的损伤可能是被急性餐后血糖的升高所触发,而并非由慢性高血糖状态引起[17]。所以 ,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触发机制,但是否为这种病理变化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良好的代谢控制、教育是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最有效方法,它至少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展。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再生存在着缺陷[20,21],早期识别和管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症状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选择较多;约50%的DPN患者可无临床症状,而具有无知觉性足损伤的危险;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机体的任何部位;自主神经病变可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心血管的自主神经病变。因此,我们早期对高血糖的控制,避免周围神经病变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Boulton AJM,Malik RA, Arezzo JC,et al. Diabetic somatic neuropathies[J].Diabetes Care,2009,27: 1458-1486.
[2]Vinik AI, Maser RE, Mitchell BD, et al.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08,26: 1553-1579.
[3]Malik RA, Tesfaye S, Newrick PG, et al. Sural nerve pathology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inimal but progressive neuropathy[J].Diabetologia 2010,48: 578-585.
[4]Skyler JS.Effect of glycemic control on diabetes complications and on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es[J].Clinical Diabetes,2007,22:162-166.
[5]Lasker RD.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J].N Engl J Med,2012,329:1035-1036.
[6]Thomas PK.Diabetic neuropathy :mechanisms and future treament options[J].J Neurosurg psychiatry,1999,67:277-279.
[7]Singleton JR,Smith AG.Increased prevalences o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painful sensory neuropathy[J].Diabetres care,2011,24:1448-1453.
[8]Brussee V ,Cunningham FA,zochodne DM,Direct insulin singnaling of neurons reverses diabetic neuropathy [J].Diabetes,2007,53:1824-1830.
[9]Sheetz MJ,King GL.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hyperglycemias adverse effects for diabetic complications[J].JAMA,2013,288: 2579-2588.
[10]Vincent AM ,Backus C.Short-term hyperglycemia produces oxidative damage and apoptoisis in neurons[J].FASEB J,2006,19:638-640.
[11]Russell jw,Golovoy D.High glucos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neurons[J]. FASEBJ.2009,16:1738-1748.
[12]GREEN DA,Stevens MJ.Glucose-induced oxidative stress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diabetic neuropathy [J].Eur J Pharmacol,2010,375:217-223.
[13]Duan W,paka L.Distinct effects of glucose and glucosamin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evidence for a protective role for glucosamine in atherosclerosis [J].Cardiovasc diabetol,2005,4:16.
[14]王惠芳.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实用医技杂志,2011,8(29):312.
[15]张美艳.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应用中的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13-114.
[16]李丽,王泽想.糖尿病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18(4):592-593.
[17]余东远.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10(30):42.
[18]Romanovsky D,Hastings SL.Relevance of hyperglycemia to early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J].J Peripher Nervsyst,2011,9:62-69.
[19]Calcutt NA ,Freshwater JD , Mizisin AP.Prevention of sensory disorders indiabetic sprague-Dawley rats by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ion or treatment with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J].Diabetologia,2010,47:718-724.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3
通讯作者:王冉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9例前列腺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 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全部治愈。结论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前列腺切除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The reason and nursing methods of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prostatectomy WANG Ra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Henan 4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ason and nursing methods of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prostatectomy.Methods 29 patients of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is were observed and cared closely after prostatectomy.Results 29 patients are cured,their symptoms and signs are disappeared completely by being treated and nured.Conclusion Promoting venous blood backflow and Preventing vein lining damage and hypercoagulative state are the key for preventing the lower limbs deep vein thrombos.
【Key words】 Prostatectomy; Deep vein thrombosis; Nursing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骨盆手术,其中以臀部及前列腺手术发生率最高。有文献报告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25%,而泌尿外科手术中70%~80%发生在前列腺手术后。DVT发病轻者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重者可导致肺栓塞造成猝死。据统计,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原来仅为2.6%[1],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9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前列腺手术患者46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29例,发生率6.3%。经过科学治疗护理,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前列腺切除手术住院患者。年龄68~83岁,平均7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4例。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皮肤色素沉着及淤血性皮炎、溃疡等。
1.2 护理方法
1.2.1 休息及 早期主张卧床休息,勿下床活动,以免增加血栓脱落。同时注意,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可抬高床尾或腿下垫棉枕,使下肢位置高于肺平面20°~30°[2],下肢远端高于近端。严禁肢体剧烈活动或用手按摩患肢,以防栓子脱落导致动脉(主要是肺动脉)栓塞而死亡。
1.2.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肢的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及末梢循环情况。单侧肢体栓塞者,患侧与健侧肢体进行对比,每日测量下肢周径,观察有无进行性肿胀,判断治疗效果。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0.5 cm以上时及时报告医师。密切观察有无肺动脉栓塞的发生,若出现活动后气急、心悸、胸痛、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将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1.2.3 溶栓用药护理 急性期按医嘱静脉滴注溶栓药物尿激酶,稳定期遵医嘱应用参脉、低分子肝素钙,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治疗。每日检测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鼻腔、齿龈有无异常出血,有无血尿、黑便等,并随时注意神志及瞳孔变化,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有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调整药物种类或减少用量,待恢复至正常后再用。
1.2.4 饮食指导 加强饮食管理,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燥,如有便秘可服缓泻剂,不可用力排便而致血栓脱落。
1.2.5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静脉血栓发生的机制,讲解成功治愈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1.2.6 注意事项 避免在患肢穿刺,尽量选择上肢静脉穿刺。选择静脉的小分支,针头宜细,操作力求一次成功。拔针后棉球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血栓形成。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途径给药者,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避免使用静脉刺激药物及高渗药物,尽量缩短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减少局部及远端血管组织的损伤。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一般而言,前列腺切除术后栓子起源与种类可分为两种,一是癌栓、脂肪栓子,二是静脉血栓,其中后者多见。绝大部分深静脉血栓起源于下腔静脉系[3]。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4]。分析本组病例发现,本组病例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且部分病例为治疗前列腺增生而长期口服雌激素等,导致凝血机制异常。另外,前列腺癌本身常常伴有深静脉血栓、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如抗凝血酶Ⅲ因子缺乏、S或C蛋白缺陷及纤溶系统异常也易导致血栓形成[5]。(2)手术、高龄、肿瘤、肥胖及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手术创伤,反复静脉穿刺等可致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而促使血栓形成[6]。(4)术中术后长期卧床、冠心病、肥胖及麻醉等可导致血流滞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5)血液动力学异常,不论是开放性手术或TURP,除手术本身外,冲洗液的吸收或种类也会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3]。
3.2 预防措施 (1)术前停服雌激素等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的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2)术前2 h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尤其对高龄、肥胖及恶性肿瘤患者更值得推荐。术后尽量避免使用止血药物。(3)术前纠正脱水、贫血,控制感染。(4)手术操作轻柔、准确,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和对血管的刺激。(5)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卧床期间定时更换,鼓励患者早下地活动,对有高凝倾向者要增加活动次数,并严密观察。如术后患者体温迟迟不恢复正常,或正常后又回升,并出现下肢沉重、活动不便,继之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等症,应考虑血栓性静脉炎可能。(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7~9]。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629-630.
[2]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等.血栓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57-361.
[3] 李黔生,方玉华.前列腺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中华创伤杂志.1996,2(12):68-70.
[4]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9-690.
[5] Brenner DW, Fogle MA, Schellhamme P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 Urol, 1989:142-1403.
[6] 辛绍伟,齐加欣,黄俊荣,等.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88-289.
[7] 谈晓芳,徐群,何斐英,等.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18-620.
[8] 陈敏,李丽.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119-120.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4
[关键词] 阿立哌唑;儿童精神病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151-02儿童精神病是指儿童发生严重的病态心理状态或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知觉、思维以及情感的障碍,与周围人的关系不正常以及发生不适当的行为表现等。一般来说,儿童精神病患者并不多见,发病率约为儿童总数的0.006%,且多发于2~11岁[1]。阿立哌唑是第二代抗精神病类药物,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证实,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3]。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104例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应用阿立哌唑与其他药物治疗儿童精神病的疗效,确定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104例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其中男49例,女55例,年龄3~14岁,病程2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关于分裂样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被确诊为儿童精神病患者。将10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法的治疗,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教育背景以及成长经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进行研究治疗前停止服用一切相关药物1周。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童精神病患者同时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儿童精神病患者给予口服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立哌唑片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041507),剂量为每天2.5 mg,后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10 mg。给予对照组儿童精神病患者口服氯氮平治疗,剂量为每天25 mg,后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100~150 mg。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进行PANSS评分测定,以治疗后PANSS评分降低≥60%为显效;≥40%同时<60%为有效;<40%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安全性
研究组患儿出现恶心不适2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头疼1例,阿立哌唑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7%;对照组患儿出现体重增加3例,心动过速5例,头疼2例,腹泻1例,氯氮平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两组患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从严重程度进行评定,阿立哌唑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严重性多为轻度,几乎没有中毒情况。
2.2 临床效果比较
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即PANSS量表[5]对104例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结果进行评定、判断疗效。痊愈: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经过PANSS量表评分降低不小于80%;显效: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经过PANSS量表评分降低不小于60%;有效: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经过PANSS量表评分降低<60%但≥40%;无效:儿童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后经过PANSS量表评分降低小于40%。儿童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有效率与显效率的总和。研究组与对照组儿童精神病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结果比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对儿童精神病进行治疗所达到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未使用阿立哌唑对儿童精神病患者的总有效率76.92%。两组患儿平均总有效率为85.60%,差异显著(P <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无效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效12例。两组患儿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 < 0.01)证明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讨论
儿童患精神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理化生物性因素、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姚兴军[6]通过对患儿寄养子和双生子、家族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证实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癫痫、儿童孤僻症等都有明显遗传倾向。除此之外,社会各种心理压力、巨大的外界刺激等也都会引起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应激反应,从而引起儿童的精神障碍。无论是心理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均同生物性因素一样,可以改变正常机体的代谢,引起内分泌系统与激素功能的变化,改变患儿内脏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机能,改变患儿机体免疫系统机能。阿立哌唑应用于儿童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原理为对患者的中脑至皮质多巴胺能通路突触前膜上5-HT2A受体以及中脑至边缘多巴胺能通路D2受体具有阻断作用,能够抗精神病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病阳性症状,并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障碍进行改善,是一种多巴胺递质稳定剂[7]。
综上所述,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病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在用药过程中每日给药剂量较小,并且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病的过程中所有患者未发生嗜睡、闭经以及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提高了儿童精神病患者的依从性,更适合儿童精神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燕翔,牛亮. 儿童精神障碍患者218例诱因和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16(7):98-99.
[2] Anthony D,Nick C,Lynn C. Aripiprazole:a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y,clinical efficacy,and tolerability[J]. Clinical Therapeutics,2004,26:649-666.
[3] Shaun J,Vuk K,Ruoyan C,et al. The antipsychotic aripiprazole is a potent,partial agonistat the human 5-HT1A receptor[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2,441: 137-140.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8-80.
[5] 何艳玲,诸索宇.张明园,译. 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手册[M]. 西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992:1-61.
[6] 姚兴军.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病的疗效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2011,24(5):2068.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5
【关键词】心理干预;精神病;治疗
精神疾病治疗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棘手并难以完全治愈的疾病之一。药物治疗对于精神疾病来说,治疗精神疾病的阳性症状疗效明显,在维持药物治疗、缓解病情、控制精神症状以及阻止复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精神病退缩、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懒散、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方面改善功能较差[2]。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复发,难以根治,所以心理干预治疗的介入对于精神病的治疗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别对对照组的病人的治疗使用传统方法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原方法基础上使用心理干预治疗,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病的治疗作用和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2012年6――9月期间接受了半年以上心理干预治疗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100例。患者主要来自医院、精神病院等心理干预机构,其症状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因性精神障碍、躁狂症等精神障碍。将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学历和年龄、职业情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常规手段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手段。
1.2.1访谈法与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心理压力、病因、病程、治疗过程等。并让精神病患者了解精神疾病及一些精神卫生知识,为解决病人所关心的问题而逐一对他们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跟踪。
1.2.2临床分析对每组的具体治疗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心理干预治疗对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疗效。
1.2.3统计方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
1.3评价指标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的评定[1,3],根据此评定来确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的复发率。
2结果
3讨论
精神疾病许多病因不明,在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并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存在着极大的不良影响。精神疾病易导致精神残疾,但是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明显,难以完全治愈。许多康复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控制的时候病情较为稳定,但是因为社会功能缺损,病情的复发率也会随之增高[1]。因此改善认知功能对于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帮助精神病患者恢复健康,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帮助精神病患者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提高和恢复患者的社交能力,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对缓解患者的心理矛盾,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干预对精神病的治疗包括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利于重塑患者的行为,提高患者在各方面的兴趣和关注度,改善其在社会功能这方面的缺陷。本研究100例具有不同病情的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精神疾病康复期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马燕娟,王玉琦.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5(20):557-559.
精神病基础学范文6
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然而,无论何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科学的临床护理都必须可少,其可以减轻患者压力,改善或者稳定患者情绪。因此,本文提出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为验证其临床效果及对应用规范指正而做出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5)。病程为1至18年,平均病程(7.9±0.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1.7)。病程为1至17年,平均病程(8.1±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件。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情感、心理状态等方面做深入了解,并給予适当的指导。当患者情绪稳定出院后,叮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
首先,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要想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护理,与其建立有安全感、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才能真正打开患者心扉,与其进行深入化沟通。为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护理水平,以更好的将工作完成;
其次,患者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性格、病症、行为特点、实际病情都有各自特点。要想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就必须实时观察其情绪变化、,并做好记录,为计划内容提供依据;
最后,患者情绪变化是其病情变化的风向标,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给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上述制定的针对性计划,给予相应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相应治疗措施。对其提出的疑虑,给予及时解答,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2)语言沟通
上述所有的心理护理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沟通,具体如下:
首先,信任是和精神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基础,然而要想与其建立信任、熟悉、融洽的关系,就必须在平时沟通中多采用积极向上的言语。禁止与精神病患者采用刺激性言语,如恐吓、威胁等等,需利用积极性言语一点一滴拉近相互之间距离;
其次,通过鼓励性言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多对其进行言语鼓励,让其潜移默化的相信能够战胜疾病,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再有,语言方面的态度、语气同样决定着沟通效果,在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需采用温和的语气。当患者出现不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时,同样需要利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来引导;
最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类型、实际病情均不同,如果同一种语言方法沟通无效果,可以多变通几种语言方法;
1.3 观察指标
(1)以护理前后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2)以护理后患者BPRS(精神状态评定)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分越低,证明患者精神状态越佳;
(3)以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意度情况调查,由医院自行制作调查问卷。将满意度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患者数×100%;
1.4 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BP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为42.61±2.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63.66±6.23,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不满意0例、一般2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25例,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不满意7例、一般7例、满意11例、非常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65%。
3.讨论
精神病属于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动作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均可能出现异常变现,所以在治疗的切入点主要在于其心理。由此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安慰等良好语言的沟通可以对患者起到暗示性作用,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S、SDS、BPRS评分,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翠萍.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