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1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建筑;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80-01

1建筑与植物在古典园林中的关系

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中,建筑属于硬质景观,而植物则归属为软质景观,这一硬一软的相互组合,自然会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建筑的硬朗线条和植物的婀娜多姿犹如阳刚和温柔,搭配的好,便可奏出和谐的乐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这种组合关系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在这里山水、花木等一切造园要素与建筑以及建筑小品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的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各个元素彼此吸引,相互协调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消极的一面,并且在此基础上,优化对方特性,使各自展现出优美的姿态,从而在园林总体格调上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

说起园林植物,它可以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比如利用草坪、树丛、树群、树林、花丛、花群等丛植类型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美化周围环境的同时;对相邻的建筑也起到了衬托衔接的作用,使原本优美的建筑线条得到彰显。而针对一些刻板生硬的建筑线条和造型,通过合理的植物配植,利用植物的春夏秋冬的多样色彩及其柔和多变的线条可以使建筑扬长避短,如基础种植和建筑角隅的种植;相反,从建筑的角度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古人已经做过很多的论述,比如李渔的《闲情偶寄》就提到:利用建筑的墙柱、门、窗形成的景框框以植物、山石,意境颇深,而且画面的内容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妙不可言。也有利用树枝、树干作为景框,使建筑入画,以彰显建筑,并能增加画面层次。因此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相互因借,扬长避短之效,呈现出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使空间环境协调统一。

1.1园林植物配植应与建筑风格相统一

在园林中,很多建筑都是具有一定的场景寓意和建造者或主人的情感内涵的,其中的月洞门、漏窗和植物相得益彰地配置,这样的配置手法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北方皇家园林中,往往选择树体高大、四季常青、延年苍劲的树种作为基调,如侧柏、柏、油松、白皮松等树木,以显示帝业的经久兴旺、万古长青。这些本土植物,耐旱、耐寒、树姿雄伟、高大、枝叶浓重,与皇家建筑甚是协调。

而南方私家园林,面积一般不大,但用“咫尺山林”再现大自然景色,突出“小中见大”园林格局,而建筑比重较大,建筑色泽淡雅,呈现出粉墙黛瓦的建筑形象。在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关系上,常采用寓意、借景、漏景、泄景、对景、框景等艺术手法来突出移步移景、景随时移的空间效果。建筑的各种空间及小庭院,常成为主人造景的主要场所。并且在植物选择上也很讲究,着重观赏价值高、具有韵味的小乔木与花灌木,也有以植物命名某建筑或某一处景点,如拙政园里的“海棠春坞”的小庭院中,一棵海棠,数块太湖石,和周围建筑勾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江南风景。

1.2植物与门、窗、墙、角隅的配植

在园林中游玩,讲究“身游”“神游”。身游讲究的是身体行动,神游讲究的是更高一层的游园方式,是一种精神活动,在面积稍大的园林内可身游,而在小面积的园林中则多不宜身游,只可神游。多数可身游的园林中,往往通过水池、湖水、道路、建筑、植物来分隔空间,很多植物可作为背景、主景出现来和建筑环境相配置。而在只可神游小庭院内就需要通过门、窗、墙与植物、水面、山石组成变化无穷的空间。

无论在可神游还是在可身游的园林中,门是游客进出的必经之地,门和墙连在一起可以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所以门的造型也很重要,是圆形、扇形、还是镂空式,要结合周围的建筑风格和所要表达的寓意而定。

在古典园林中,窗常被作为框景、漏景的道具,坐在室内的人可以通过窗框看到外面时时变化的风景,不同的窗框与精心配置的植物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窗框的尺度是固定不变的,植物却不断生长,因此要选择生长速度慢、造型优美的植物,诸如芭蕉、苏铁类、棕竹、考顺竹、南天竺、佛肚竹等。近旁还可配些石头,增添其稳定感,这样动静结合,构成相对持久的画面。

墙的功能主要为了分隔空间,白色的墙面就像画纸,通过植物花木的配植,俨然以植物自然的姿态与色彩作画。故在白墙前宜配植红枫、山茶、杜鹃、构骨、南天竺等,红色的叶、花、果跃然墙上,色彩更加鲜明。

建筑的角隅线条生硬,可以通过合理的配植物对其进行软化、缓和。也可在角隅处做些小装饰,如用几块山石在角隅处堆出一个栽植池,石隙种上沿阶草,池中植上杜鹃、南天竺等优美的花灌木,组成一景,分散其对角隅硬直的线条的注意程度。

2古典园林对构建优美人居环境的启示

2.1现代城市建筑与植物配置对传统的借鉴

《园冶》中讲到“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收四时之烂漫”。尽管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建筑,但笔者觉得城市建设也应如此,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绿。而且还要突出城市特色。

生态性城市的建设已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植物的关系仍然处理的不尽人意,有些不但浪费了土地资源又破坏了城市形象,单从城市绿化问题上来说,一些预留绿地常被后来的建筑所占用,城市中几乎充满生硬的建筑线条,缺乏生机,更别说形成城市特色和个性了。近年来,很多城市意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国内开始摸索城市环境的发展计划,笔者认为山东日照、浙江杭州以及苏州的工业园区等一些城市就是一些成功的范例。

身置苏州的工业园区内,可以看出设计者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如此精练,公路旁巧妙运用高低矮植物打造自然风光,很自然的把呆板的高楼大厦隐藏在后,毫无造作,行走在其中的人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但是并非密而不漏,在需要放的地方,又如柳岸花明又一村,有张有弛。穿行在其间的忙碌人们在这里得到了身心的放松。

2.2现代城市中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城市中还有些功能性的建筑如交警亭、候车亭、厕所、立体交通等一些建筑小品,当这些建筑小品的尺寸、色彩、造型以及线条和周围环境不协调时,或者显得较为突兀时,也可以借助植物配植来美化它们的线条。

世界级典型花园城市德国波恩,掩映在茫茫绿色之中,在这里看不到摩天大厦,也看不到喧闹的街道,看到只有被绿色花草笼罩的城市景观,城市立体交通绿树成荫,青环翠绕,再现天然园林景观,以人工环境的城市与自然完美的融为一体。在国内,我们常见的公园中的休息亭,往往都得不到合理安置,很多单独置放在光秃秃的广场上,一到夏季利用率非常的低。但是部分城市就做的比较好,如以浓郁、成群的树丛花木为背景或以常绿树丛隐亭其中,在心理上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景观上也使得空间环境更加协调幽静。意识到这个问题后、目前部分地区公园内利用自然材料建造了不少的建筑小品或建筑构筑物,如上海松江方塔园茅草亭在一片竹林掩映之下,平添了许多都市森林之野趣。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从闹市中寻找舒适的自然生活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也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趋向。古典园林的设计意识必将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根源,继承和发展园林中精华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心理渴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王栋.从造园到现代景观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3.

[3]屈永健.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2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2

现代学徒制来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师傅将掌握的某项技能、技术传授给徒弟是传统“学徒制”的运作模式,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最早的雏形。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快速适应物流岗位是物流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物流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的和校外企业联系,达成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参观的地方,尤其是应该基于现代学徒制,与许多物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真正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找寻出路。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

1.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而建立的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新机制,旨在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现代学徒制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强调了学校教育因素。“跨界的教育”是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和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认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理解也有了深刻意义。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这就要求学校积极探索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1.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师傅引导徒弟”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5个特征。

1.2.1 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相结合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不是要求企业简单参与,而是要求企业与学校一起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共同承担相应的风险。

1.2.2 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的“双身份”的现代学徒特征

学生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是联系企业的学徒。学生要进入现代学徒制项目就必须以高职学院学生身份从企业获得学徒岗位,在深层次校企合作下接受学校与企业的教育与培训。

1.2.3 “双体系”的校企课程结构

“双体系”的校企课程结构既有高职院校原本的专业课程,还开设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的企业课程,网络学习、现场跟企业师傅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的方式是完成“双体系”课程结构学生的常用方法与手段。

1.2.4 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双导师”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遴选一部分在职的专职教师去企业锻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精选企业中技术技能优秀、责任心强的员工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构建现代学徒制所需的企业师资队伍。

1.2.5 学校和企业并轨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与企业在双方共同开发“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一方面构建学校学业标准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企业学徒标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完善。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太合理

同质化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的主要趋向。现代物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物流自动化、物流系统分析和物流规划是目前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然而,很多高职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将这些课程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没有将本科物流与高职物流区分开来,丧失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技能特色不明显。

2.2 物流专业的教学条件需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倡导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大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招生与就业形势都比较好。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尤其是硬件实训条件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的需要,实训条件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条件不足,对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校内实践教学的物流软件也不完善,更没有合理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践,不能很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薄弱

物流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物流人才也比较少,大部分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技能强的员工选择了企业,而流入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从事的不是本行,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是从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市场营销、或其他专业与学科转型而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也是边教边学,边学边教,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也比较困难,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教师自己都不会操作,怎么能教好学生,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途径

3.1 构建学校和物流企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

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企业物流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尽可能的和校外的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办学关系,学校和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3.2 重构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一方面,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每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阶段性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将实际物流岗位工作任务及要求反映到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和高职院校一起开发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企业课程,并且细化每门企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和技能要求,将企业中整个物流运作系统体现到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中。

3.3 改革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工学交替是一种很好的实践,然而,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教学组织模式严重影响了工学交替的实施。工学交替延伸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主题,合理衔接了工与学,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教育理念。工学交替在教学组织方式方面强调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发展的共性,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管理,在人才培养绩效方面注重校企共同开发、管理课程、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4 打造学校教师和物流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要经常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培训,争取到企业锻炼。同时还要聘请熟悉专业知识的物流企业的精英,这些精英具备了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通过打造学校教师和物流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阶段性学习完学校物流管理的课程后,到企业以学徒的身份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相应企业课程的实操技能训练,为了激励学生能胜任好学徒这一身份,可以效仿、学习荷兰和瑞士等国家,企业对于一些可以独立完成技术岗位工作的学徒给予一定的薪资报酬。

3.5 采用学校和企业并轨的“双标准”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标准,而企业根据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由企业导师制定企业学徒的考核标准。通过建立学校的“学业标准”与企业的“学徒标准”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现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之中,保证学习和实践过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促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其毕业后就能马上上岗。

4 结 语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贯穿于学生从入学、毕业到就业的全过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能够满足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媛媛,匡瑛.中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40).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3

关键词:中学;现代诗歌;阅读教学;美育

0引言

我没说的美育其实是关于审美的教育,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内容。语文是基础学科,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最合适不过。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通常会忽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尤其是在诗歌阅读教学中,诗歌通过简短的文字阐述了丰富的感情,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老师们忽视了这一要点,那对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机会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实践证明,重视和突出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因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语文知识视野,还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在优化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1在诗歌阅读中渗入美育

1.1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音律美

词语的长短,感情的起伏,意象的组合,段落的呼应,这就是诗歌的旋律。一些诗人喜欢在诗歌中加入一些音韵美,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诗人北岛曾经说多:“诗歌不是拿来看的,诗歌是拿来读的”,如果不读诗,不体会诗,那也不会有美的感受。我们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一定要从眼睛到嘴巴,认真读诗。教学中,听读,诵读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了解诗歌的关键一步。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诗歌的学习就是要眼耳口鼻并用,认真地听读,反复地诵读,从而走进诗歌的内涵,体会其美在哪里。

1.2借助想象,感受诗歌的形象美

想象是诗歌创造的基础,没一个诗人的灵感都基础想象,因此在现代诗歌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跟着诗歌走,结合自身的美感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诗歌中的形象进行感受、分析,以及去补充丰富,让诗歌在学生的脑海里是动态的、栩栩如生的,是具有美感的。如教学《秋天》时,我就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发挥联想,将诗歌中有限的文字变成图画,通过①勾轮廓;②画略图;③添色彩;④动态化;⑤补细节,从外到内的理解诗歌内涵,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分析,把诗歌中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明,享受着乡村秋景图的绚丽多彩,真正领悟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情感,以及诗歌中所包含的韵味与美感。

1.3咀嚼词句,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作品中语言的内涵,推敲词句运用的特点和需要。优秀的现代诗歌尤其讲究音乐性、形象性和色彩性。进行诗歌阅读,老师要选择一些有代表的词句让学生咀嚼、揣摩,体会我国语言无限的魅力与美感。如我在教《沁园春·雪》时,就着重讲了“山舞银蛇”中的“舞”字,首先,这个“舞”字阐述了其构词了两个要素:一是要写出雪后祖国江山的美(这是明线扣题);再就是以作者站的高度去分析(立意的高度),正是全词对历史的观察的高度(这是暗线扣题),这两个要素正好说明了这个词的根本内涵。总之,老师要利用诗歌中的重点词句教会学生如何揣摩,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能力,还能促进他们深刻感悟到诗歌语言含蓄、形象、凝练的美,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1.4在比较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诗歌就是语言中的艺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符合安放,如何配置,都会影响到整句话的表达效果,比如徐志摩的《偶然》里有句“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表面上这是诗歌的语言,但却表现了诗人的种种无可奈何,那如果改成“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便会显得平淡无奇,只是一句僵硬的句子,失去了美感。诗歌语言的这种精美的特性,对培养学生精致而细腻的语言是尤为重要的。

2为美育,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2.1分析比较

诗人和常人的不同就是,虽然拥有一样的天空,一般的星云,或者人生经历有着雷同,但内心却有常人无法体会的情绪,例如,陈黎的《噢,学童》,虽然我们心中有和诗人一样的镜头,因此心底充斥着亲切感,但为什么在同样的心空下,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诗”绪?这就是与诗人的不同之处,有了比较,才会有兴趣去理解,去体会诗人内心的情绪,去体验别样的美。

2.2指出其诗歌创作的与众不同之处

有的诗人在创作后现代诗时,喜欢被“丰富多彩”的“特征”迷乱了双眼,同时也捆住了手脚。他们想靠近诗,但却将所有心思放在了创作的渲染上,“像后现代”,或“逼真的后现代”的气色。当我们读到陈黎的诗时,被他看似无序,实则有序,以无序变有序的后现代思维给感染了,心中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悟,当我们发现他的诗歌与众不同时,也会发现,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也是可以如此这般的清纯、明净,一些干净、简单的文化是可以将单纯美好的青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成熟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也不止是些媚俗的泛滥和精制的消费流行,当我们在信息时代被眼花缭乱的世界所麻木时,读一首好诗,感受其原始自然的内涵,在心灵山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2.3其他知识及生活经验

我国现代诗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诗歌所表现的是什么主题,有时,我们还要借助其它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进行体会分析,例如借助地理知识,可以了解诗中四季的气候特点以及物候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推敲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写景抒情”“以景烘人”一类诗),借助对生物的知识,可以弄清诗中动植物的特征,领悟诗人所要寄托的心志(例如“托物言志”诗)。

3总结

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希望学生可以全身心地热爱生活,广泛地关注社会,深人地思考人生,而通过诗歌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体昧生活。

参考文献:

[1]秦训明,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4

晨诵是什么

晨诵是什么?或许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丝疑惑。小学生有晨读课,还可以开展晨诵活动。可是幼儿园的早晨,可不可以户外活动为主线,进行合适的时间进行晨诵?晨诵类似于儿歌表演,诗歌欣赏,一清早就和孩子进行诵读,他们会喜欢吗?我带着这些疑惑,摸索,尝试。

利用周边条件,我们走进附近的东洲小学教室去观摩取经,把所见所思融入幼儿园课程,撰写实施方案,边开展、边反思、边调整,经过学校“绿叶班”的实践,晨诵到底会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效果?利用一次区域游戏时间,我给记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访的话题:你喜欢晨诵活动吗?为什么呢?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游戏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随,边听边记录,得到了“绿叶班”宝贝们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们的眼中,晨诵,是兴趣的感动,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师们的眼中,晨诵,不是临时拿来,随意拼凑,它应该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每一个阶段的主题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当绿叶印染上诗情与画意

当我们把同一主题不同的诗歌编织进我们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诗词,共享一段旅程,就会收获不同的美好心境。

随着每月“一事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各类诵读教材中找寻与此相关的适合本年段孩子诵读的诗歌,通过筛选、重组、研发,为孩子精心呈上主题晨诵“菜单”。9月,结合每月一事“大手牵小手”,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清晨,为弟弟妹妹诵读儿歌,欢迎他们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一起诵读《玉米公公》《拉拉勾》《我们都是好孩子》等,两天一变换,有现代诗,有绕口令,也有古诗词;在诵读中学会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长的快乐。10月,结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动”,通过儿歌诵读、诗歌欣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样的重整,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让经典与孩子们的生命完美对接,与诗歌为伴,放飞心灵,每一个清晨,每一片绿叶,似乎都印染上了诗情画意。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当代作家叶嘉莹也说:“孩子天性是喜爱诗歌的。”在寻找适合幼儿吟诵的诗歌内容时,发现有许多是与中国的节气有关,于是我们尝试着根据节气文化整合晨b主题。中秋节,进行各种各样关于月亮的诗诵;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佳句;春节,我们收集、朗读《新年好》《春联》等符合儿童口味的作品。

“绿叶班”有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科学探索融入语言元素”的综合实践。在“寻找春天”活动中,我们去文化广场、东洲公园观赏花卉,寻找植物在春天的变化。一段时间的每个清晨,我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与春天有关、与花卉有关的诗词。我们还进行《爱在春天里》亲子诗歌创编,在“有趣的豆宝宝”活动中,孩子们剥毛豆,并将豆子分类,制作豆浆。于是乎,我们的晨诵课程里有了许多童趣十足的儿歌:“绿豆豆,黄豆豆,姥姥教我数豆豆;一粒豆,两粒豆,豆豆数得乐悠悠。”“黄豆荚,真可爱,里面住满豆乖乖。”“炒蚕豆,炒豌豆,咕噜咕噜翻跟头。”“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绿叶班”的约定

晨诵的时光是快乐、动情的,也是诗意、灵动的,更是积极、明朗的!我们的“绿叶班”有一个美好的约定:亲子邂逅童诗,润泽生活;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诵读,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其间,享受着经典诗作的色彩与教育功能。

对于这个美丽的约定,家长们从一开始的观望,到浅浅的尝试,终于形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家长说:一开始觉得有点麻烦,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了。有的说:这样的亲子诵读真不错,我家女儿从胆怯不敢说,到现在能大大方方表演,进步不小啊!还有的说:我家宝贝儿歌背多了,有时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几句押韵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诗人。

大家知道,晨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在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好中丰富孩子的心灵。应该让孩子们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实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如此说来,“编织”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大班孩子诵读诗歌《梦》,这首诗与孩子心灵的交集点在哪里呢?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5

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当讲者多,而课时却少;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彻,诗意也荡然无存了。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解决诗歌教学这一难题,值得深思。

我的想法是,把“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写意”教法的创想,是由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取得灵感。“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故名。”(《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国画的写意技法迁移到诗歌教学上来,意思是从诗的艺术特性出发,以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为前提,抓住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作为教学着眼之“意”,从诗的神韵,从意境的向度,去发掘它内在的意蕴,整体上把握它所传递的精神信息。

按照写意的原则进行诗歌教学,不必像鉴赏“工笔画”那样,为追求外在形体上的惟妙惟肖,去逐字逐句评判它的短长;一切机械的、繁琐的、貌似严谨科学的方法,都无法兼容于“写意”的内蕴,相反,只会损害它、败坏它。“写意”,应是一个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

(二)

“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具体内涵有三:即“求整”“尚简”“主意”。

“求整”,即从作品的整体去把握,切忌教得支离破碎。内容决定形式,性质规定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借鉴“写意”原则,说到底是由诗歌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表现情感的特点是借助意象与意境。诗的意境往往笼罩与渗透全篇,形成和谐的整体。不少现代诗歌中,意象密集,聚合,叠加,成为意象群贯穿全篇。这一特殊的艺术现象,规定了诗歌教学尤其要立足全篇,确保整体性和写意性。如果仅仅纠缠于某个局部,一鳞半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无从领略诗的神韵和精髓,还会适得其反。艾青写《大堰河――我的保姆》,赞美大堰河时为什么用“紫色”修饰“灵魂”呢?如果不从整体出发,一般意义的紫色是浪漫之色,在此显然很难说通。但如果着眼于全篇,把握了字里行间不断流淌的浓浓的亲情,你就能深刻体味那“紫色的灵魂”的涵义。它既有“高贵”“崇敬”的寄意,又有“悲惨”“苦难”的哀悯。一个至善至美的灵魂遭受厄运,才能那样震撼人的心灵。再如《天净沙・秋思》,如果不首先把握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度马,夕阳西下”这些意象群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所构建的整体意境,怎么理解夹杂在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呢?可见,求整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诗的神韵,而且有利于解决局部的难点。

“尚简”,即抽出最关紧要最精髓的内容,高屋建瓴地重锤紧敲,让沉重的音响抵达人心。要大胆取舍,切忌面面俱到。“尚简”不是“苟简”,它是为了花朵更显婀娜多姿而刈除那些冗叶繁枝。尚简,不是简单,不是单薄,是以简驭繁,以一当十,是简练,是所谓“片言而居要”。简练,是诗的艺术所要求的,也是诗歌教学所要求的。

诗的教学,不必都是按部就班,从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句分析,到归纳主旨;对修辞繁复的诗歌要敢于撮其精要,不必言必修辞,上成修辞课;对篇幅较长的诗,教师一定更要有“尚简”的勇气和眼光。像戴望舒的(雨巷),最紧要处只有一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教师只需紧紧抓住这一节不放,引导学生体味这个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意象,从而联想到自身久久萦怀并追寻的东西。其他段落只需朗读,学生自会了然于心。

“主意”,即以探求诗的“意蕴”为主,切忌停留在文字表层,浅尝辄止。诗歌的欣赏与音乐的欣赏有某种相似之处。音乐不能须眉毕现地具体反映生活,它所能表现的仅是人的某种情绪与情感,至于欣赏者从中领略了“田园”“命运”“高山流水”“翠堤春晓”之类的画意,那是借助想象探求旋律色彩的结果。诗虽然不完全如此,它的文字符号确指了某些具体的形象,但是,由于诗的高度精练的形式与旨在把握内在生命的要求,它的确定性还是极有限度的,故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说,人称诗歌语言是最弹性化的语言,也是说它不像散文语言那样具有确指性,而是更多地带有暗示性与导向性。它的语义通常是模糊的,意象通常是朦胧的,而这样,更加提供了深解与多解的条件,扩充了读者自行创造的空间。读诗教诗,确实有点像欣赏音乐一样,更多的要凭借直觉:从其飘忽的文字语义与极具色彩的情绪氛围中,去体验其旨趣;或者超越它的现实叙述,追寻它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诗不能教得太实,要重在捕捉它的情绪或追寻它的意蕴。

何谓诗的意蕴?“意蕴”不是“意思”,而是“意味”,它的涵盖广阔得多,是一种普泛的深度的人生体验,是难以说尽的东西。所以,古今中外的很多文论家诗论家都把诗和哲学相提并论。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言:“论诗如论禅”。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一书中也认为“哲学的地位比较接近于诗”。虽然,哲学和诗歌两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截然相反,而所要达到的目标则完全一致:都是超越个体、局部,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世界乃至宇宙,追寻它们的本原。

诗,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诗,它们几乎都能达到这样的哲学的境界。所谓“诗意蕴藉”,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写意”地教诗歌,就是引领学生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领略蕴藉的诗意上来。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写了“”中整整一代人不甘沉沦、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若只是到此为止,仅仅是读懂了文字的表层,还读得太实。它更深层的诗意,在于超越地域和国别,超越时间和空间,为所有黑暗年代里的精神追求者画像,甚至是给漫漫长途中探索宇宙寻求真理的整个人类画像。我相信这才是诗人顾城对生命本质的整体把握,这首诗就因了这样的哲学意味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同样,成千上百年来流传至今的那么多古典诗词之所以能打动21世纪的我们,也是因为它们传达了人类某种共同的情感情绪或心理。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看似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其实不然。作者在诗的结尾所流露的那种深深的惆怅,岂止是对一件往事的懊悔和内疚,它传述了一种普世性的人类情感:知道忏悔了却又无从补偿的无尽悲哀,从哲理性的高度赋予它以深邃的涵义。

所谓“主意”,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透彻之悟,去拨弄激活学生的“悟性”,写意地教,就得教在这样的地方。

(三)

有必要指出,“写意”只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具体运用到操作层面上,关键是教师要有慧眼,能找准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不放,这个关节点犹如一把钥匙,让你顺利开启进入它的门户,并迅速登抵堂奥。当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什么样的

钥匙,需要视教材内容,“因势赋形”,因诗而异。

有的诗歌,写作背景就是它的关节点,关乎诗歌的整体解读,教师就得牢牢抓住它讲清讲透。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整首诗是写景,也是抒情,诗中所描写的色彩、景物、节奏,都是明丽、开朗和欢快的,如果不了解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具体处境,就会肤浅地把它当做一首普通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歌来读,而不能充分领会诗中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这种节奏韵致所传达出来的涛人无限欣喜的心情,那么这首诗最精妙高超之处就体味不出来,这就必须讲清写作背景。还有一种背景是时代背景,它有时对于鉴赏一首诗也关系十分重大,应当讲。例如唐代王翰著名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语言通俗,没什么难解之处,甚至无可解说。若不将王翰生活的盛唐时期,当时那种国力强盛,人民精神昂扬,许多知识分子崇尚和向往军功,以致歌颂从戎和献身是普遍倾向的时代特征介绍清楚,这首诗的豪迈悲壮的气概不仅不能领略,相反,还可能被理解成“悲伤”“沉痛”甚至戏谑。流沙河的《哄小儿》:“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不对学生说说的背景,学生难以读懂这个父子嬉戏场景背后的血泪,所以不加点示不行。我每每教《再别康桥》,必得介绍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和林徽因相遇并频繁交往的史实,介绍1928年徐写这首诗的时候,林徽因梁思成正在旅欧度蜜月的背景资料。因为这对解读诗歌实在重要。在徐志摩的经历中,真正能叫他永志不忘的不是康桥的岸柳、碧波和夕阳,而是曾经和林徽因一起在此度过的浪漫时光。所以,看见岸柳,他想到的是正做别人新娘的徽因;撑一支长篙,是去寻找当年记忆中的梦境。正是这些私密性的情感才使徐志摩没有告诉任何朋友,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算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对一段美好感情的告别和哀悼。唯有这样解读,这首诗的忧伤才真像一曲洞箫,低缓,哀伤,不绝如缕。

有的诗,用典就是它的关节点,只要抓住典故,就纲举目张。诗歌中用典是极常见的,遵循写意原则绝不是遇典必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之战的史实,高中生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加上有直接抒情的句子,点到即可,不必细讲;杜甫《蜀相》中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和赤胆忠心也不必展开讲;唯独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而又不能明说的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全托付给了那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用得天造地设,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在思想感情上的容量,真顶得上千言万语。这几个典故讲解清楚了,尤其是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讲透讲精彩,诗人的形象就饱满地站立起来,课就成功了。

有的诗,诗中的物象或者说名物就是解读关节点,抓住它,对于领会一首诗的意蕴并正确地评价它的价值,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诗经・苯苡》这是一首优美的民歌,诗里歌唱的是妇女们采摘苯苡时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这样来理解这首诗,可以说大体上把握到它的内容和情致了。但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苯苡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就会对这首诗的理解深入一步。苯苡,余冠英先生据《毛诗》注为:“植物名,就是车前,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妇人不孕。”闻一多先生也是这样解释的,他据古代有夏禹的母亲吞食苯苡而生禹的传说以及古籍中关于有苯苡“宜子”功能的记载,将妇女采摘苯苡和妇女生子的欲望联系起来,说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原始女性的呼声”。可见,这个植物的特点就非讲不可,这样一讲,妇女们为什么要采摘它,采摘时为什么那样充满喜悦,就十分清楚,这首诗就读深了。

有的诗,语言浅近,诗人的情感节奏却非常鲜明。这时候,通过朗读把握诗的内在情感韵律,就是最“写意”的方法。上海的新教材里选了郭沫若的《天狗》,有的教师就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一处高的地方,放开嗓子大声读,读他半小时,那种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五四时代的精、气、神就能够体会到了,这首诗还需要讲吗?我自己教《假如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诗比较长,备课时发现,这首诗的情感河流随内容的展开,时而激越时而深沉,时而愤怒时而舒缓,就像一部交响乐充满了变化,于是就以朗读为抓手,以读带动体验,费时不多,效果倒不错。徐志摩的名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口/沙扬娜拉!”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滴感受,但读来蒙上心头的,竟是浓重的、挥之不去、难以言表的那种人生况味。这种近乎神奇的效应,究竟是得力于文字的语义,还是得力于那音乐般的旋律,很难判辨清楚。只要让学生读出它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也不用教。同样,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只需把写作背景轻轻一点,然后以反复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相信那开头的七个叠词就能攫住人心,让你情不自禁地跟随词人走进她孤苦无依的悲情世界里。

有的诗,找一个或数个相同题材的参照物比较着教,能凸显诗人的不同气质和个性,也是举重若轻的教法。比如,同样表现愁,李白、李煜、李清照风格迥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儿同销万古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这些诗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内心强烈的、不可压抑的愁绪,而且还能感受到诗人阔大的胸襟和豪放的气质,从中得到一种美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愁那么缠绵,那么沉重,那么难以排解,又带有明显的女性气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尽管风格也相当婉约,但他毕竟曾是一国之主,表现的又是亡国之恨,因而多少还呈现出江水东流的大气。这样教,不也是高明的“写意”吗?

还有一类诗,诗中本来就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是现成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关节点,抓住这一句重锤敲打,其他内容便迎刃而解。

再有些诗,留给读者的空白特别多,教师可不讲,留出大块的时间让学生沉思默想,感悟体验,写出想象的美文来。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范文6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梦亦非;儿女英雄传;长诗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1-0066-06

诗人梦亦非的《苍凉归途》“诗歌卷”收入了作者十多年来诗歌创作的代表性诗篇,那是作者焚烧其他全部诗稿后,自认为能存留下来的4部长诗,即《苍凉归途》《空:时间与神》《素颜歌》与《咏怀诗》。诗人在《不是序言》中说道:“2000年之前所写作的所有诗歌都已经销毁,虽然其中的好几部长诗都曾博得过掌声,但于我而言它们不够成熟,只是练习之作。2000年之后亦写作无数,但绝大多数在发表之前就已经销毁,只留下4首长诗与组诗。12年间,4首诗,悲乎?喜乎?”又说:“如果你更喜欢史诗,请先阅读《苍凉归途》;如果喜欢经论大诗,请先阅读《空:时间与神》;如果喜欢抒情诗,请先阅读《素颜歌》;如果喜欢古意咏怀,请先阅读《咏怀诗》。”[1]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一直抱有不满,并在不断地追问与探索实践中向前迈进。可以想象,诗人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非常严谨苛刻,或者说梦亦非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充满自信,他怀着对诗歌的负责态度,对人类精神负责的态度虔诚地进行诗歌创作。然而在信息时代,诗人怎样才能跳出时代文化逻辑的规约呢?诗人如何才能在批量生产复制的氛围中彰显诗歌的写作伦理?

最近,阅读梦亦非的长诗新作《儿女英雄传》,它至少可以激发我们关于当下诗歌创作甚至生存困境的思考。对于这部诗作,诗人透露过这样的抱负:“《儿女英雄传》处理了六个主题:创世、爱、空间、时间、生死、关联。每一章一个主题。纵观中外诗歌史,每一部严肃的长诗无不处理生死时空这些命题,或者是全部,或者是部分,因为它们是思想都会碰上的终极问题,是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碰上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几乎所有严肃的长诗都是同一个文本在不同时代的镜像,是同一个‘理念’文本所改写出来的‘分有’文字。所以《荒原》也是《浮士德》,《浮士德》也是《神曲》,《神曲》也是《尤利西斯》……而《尤利西斯》可能也就是《儿女英雄传》。无论形式如何改变,但在主题的不变上我们可以辨认出长诗的乔装打扮或借尸还魂。”人类生命的永恒主题一直是真正的伟大诗人所极力想表现抒写的中心母题。梦亦非雄心勃勃,把诸如创世、爱、空间、时间、生死、关联六个主题都纳入自己的长诗框架进行处理,并且都做出了属于自己时代(关涉人类精神)的独到思考,这些都值得我们敬佩。好在诗无达诂,面对这些终极主题,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做出不同的阐释与理解。因此,本文不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将这些主题进行一一论述,只是想从语言的角度,结合着上述两个问题,对此长诗的第一部分“创世纪”作出自己的分析与解读。

一、语言命名――从《圣经・创世纪》说起

要进入诗人梦亦非的“创世纪”,我们首先需要对《圣经・创世纪》有自己的理解与把握。《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或许我们都很熟悉,在创世言述中,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要什么就有了什么。只有神才可以达到。神的威力,无边无际,要有多崇高就有多崇高。在伊甸园中,神把用泥土所造成的野地里的各种各样走兽和空中各种各样的飞鸟都带到亚当的面前,看看亚当都叫它们什么,亚当怎么样呼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们的名字。

神没有直接给万物命名,而是通过亚当间接地对万物进行命名。亚当给万物的直接命名就具有了无比神圣的意义。也就是说,万物在亚当之前没有自己的命名,它们经过亚当的命名之后,就流行开来了,就鲜活起来了。正是亚当的命名把它们激活,把它们点亮,把它们从自己的黑夜中拉出来。亚当给这些没有名字的万物的第一次命名,使得它们各从其类,有了物的秩序,也就是有了语词的秩序。也可以这样说,人类众生之父亚当给万物的第一次命名,使得这个世界的万物开始有序,语词开始有序了。

然而,亚当是谁?在创世纪中,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来造人,并且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并把亚当安置为伊甸园里。神把他用泥土所造的人叫做亚当,是神给了这个人以“亚当”这个名字,这是神对人的第一次命名,说准确一点,是神对亚当的命名,也是对人类唯一一次,最直接的一次。因为从这之后,神把命名万物的特殊能力给了亚当,让亚当直接行使神的权力,直接给万物命名,把万物唤醒。

我们还不应该忘记,神就是神,而亚当毕竟是人,是神用尘土所造的人。神的威力是无边际的,而人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神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毕竟是不一样。神的语言与人的语言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不能等同,不是同一种语言。上帝的神圣之言与人的语言有各自不同的实物指向。

问题是,人类的众生之父亚当比万物显得高一个级别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神把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那么地上的万物和天上的活物归“这个人”治理。当亚当给万物一一的命名过后,万物就各从其类了。很明显,亚当是以人的语词给万物进行命名,一个语词对应一个物,另一个语词对应另一个物,词与物是一一的对应的关系,这是无比神圣崇高的事情,一如神给人类众生之父亚当的命名。可见,这时候的词与物之间是没有裂隙的,是一一的吻合对应。语言在这时候是纯洁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能指与所指是一一对应的。

神以神之言给人类众生之父亚当命名,亚当以人之言直接给万物命名,而万物以自己物的语言进行自我世界的对话,并进行与人类的交流对话,不能够自己给自己命名。此言非彼言,作为命名功能的语言相对于作为传达意义功能的语言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因而,物的语言、人的语言和上帝的语言是其三个不同的等级序列,以上升的趋势进行。天地万物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而人则可以通过翻译它们的语言而认识它们,人的语言居于物的语言和上帝之言之间,“太初有言”的神之语言则在人的语言与物的语言之上。

通过互文性关系,我们发现虽然梦亦非笔下的“创世纪”没有“神的语言”出现,但是在一个比特数字世界里,0与1就是那语言,通过它们的不断组合变幻,可以生出差异的“语言”来,“散作日子:都是O与1/变换组合并散发倦意”(01回・不过)又说:“但人们称之为创造,人类/后来被它假设出来的字节/做为雪在光中融化,做为/比喻中的睡鼠,所梦见的水滴”。(01回・不过)在比特王国的虚拟世界里,就是通过语言(符号或图画)的不断斥解与编织,在命名与去命名的纠结中,抵达物自身或者一个程序。与上帝给泥土吹气造人颇为相似,“创世纪”中比特世界的创造也运用了“吹”的“创造”手法,“我来给他们吹入,玻璃与水银/之间的毒,吹入一口袋风暴/我是如此热爱他们/热爱不可调和的变量”。上帝造人是“吹气”,而这里的“创造”则吹入了玻璃、水银、毒、风暴等这样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这样“创造”出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会说,我的天父/伟大的造物主,他们会说/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你知道,我其实是某个程序/删除后隐藏于后台,演恶作剧’”。这样的“创造”在比特数字世界习以为常,程序就是一种创造,可以随时产生也可以随时删除,因此显得不够神圣而是世俗。诗人以敏锐的眼光和机巧的语言把捉到当下比特世界里语言的特点,彰显出强烈的反讽与批判力量。一方面融入了诗人对现存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诗歌写作的伦理现实关怀意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纠结,而不仅仅是语言的游戏,犹如空中楼阁。

其实“05回.将有”这一回是最具有比特世界里命名(创造)的意义,最能体现出“创世纪”最“原初的激情”:

万物已在它醒来时,纷涌逃出

牛羊下山喇叭开花哇咔咔

谁家媳妇瞌睡鬼呀上身啦

Lalalalala^*&64jh5@!)%$

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

山巅一寺一壶酒

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

混沌里它倚睡鼠,喝下午茶

在银碟中指蘸流水

画下动物、植物、天体与气象

“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

万物亡灭,何来命理可言”

它又说,“越来越简化

但事物将有定数”

它又画下Internet构图

和世界潦草的命运

――(05回.将有)

万物或者诗歌在语言的命名中生成,并具有意义。万物只有在人的意识中或者在人的语言符号中醒来,被带入语言符号之中。“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山巅一寺一壶酒/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混沌里它倚睡鼠,喝下午茶/在银碟中指蘸流水/画下动物、植物、天体与气象”,这些符号对于现有的人的语言是怎么个转换法或是具有什么意义,无关紧要也无需理会,我们只知道它们是“这一个”“创世纪”世界里的一种“语言”命名即可。这在现在的语言秩序看来,似乎是一种无序、混乱,但是“‘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万物亡灭,何来命理可言’”。《圣经・创世纪》的神力语言的命名具有巨大的威力,能够呈现出“道”的内涵,具有唤醒万物的神力,如本雅明所说的,“每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都是对较低层次的语言的翻译,直到在最终的清晰中,上帝的道得以展示出来。”[2]《圣经・创世纪》中的上帝对万物的命名清晰可见,但是梦亦非笔下所描写的比特王国世界的“创世纪”的命名则是变幻不定,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漂浮不定,这是另外一种“激情”,这正深刻地揭示出当下网络虚拟世界的真实,也反映出其背后人类精神的困境。

二、诸神隐匿:语言的堕落或符号的泛滥

语言的工具性带来了语言的堕落。语言的堕落就是语言的不纯洁。这个也还需要从《圣经・创世纪》说起。

我们知道,在伊甸园中,亚当称为是自己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那个女人,即自己的妻子,受到了神所造的,惟一比田野一切的活物都更狡猾的蛇的诱惑,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亚当也听从那女人,即自己的妻子的话,也吃了。他们,即人类,这样就有了智慧,眼睛明亮起来了,与神相似,能分辨善恶,开始羞耻于自己身体的。如此,人就违反了神的旨意,背叛了神的命令,必遭到神的惩罚。因此,蛇必须用肚子走路,终生吃土。女人则多加怀胎的苦楚,必须恋慕自己的丈夫,受到自己丈夫的管辖。男人则终身劳苦,直到回归了尘土。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人类负有罪恶,即后来所谓的原罪。神因为还担心他们偷吃了生命树上的果子而永远地活着,于是就把他们逐出伊甸园,耕种属于他们所自出之土。

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是人类的一件重要的事件。狡猾的蛇引诱了亚当妻子夏娃的事件,在此不细加追问,我们只触摸语言的内在脉动与流徙。在语言的命名神力上,人的语言在亚当夏娃被驱逐伊甸园的时候,开始堕落了,变得不再纯洁,不再崇高。人的语言沦落为传达意义的工具,服务于它的低俗而失却了神圣的命名功能,丧失了它的纯洁性和命名特质。从此,人的语言不再给物进行神圣的命名,不再是把物唤醒,从黑夜中召唤出来,相反,人的语言开始遮蔽物,遮蔽物走向自己的澄明,不仅是人的语言开始走向混乱无序,也使得物开始走向混乱无序。

词与物开始了难以弥合的裂隙,词与物的内部产生了激烈的紧张与冲突。能指与所指开始分离,且所指变化缓慢,而能指则随着众人的无尽聒噪而各各不同,能指在物的上空任意地漂浮,逐渐地淹没了物。也就是,词大于物,词多于物。语词产生于人,而物则来自大地自然,词与物的对抗与裂隙,就是人与大地的对抗与冲突。语言堕落,符号可以肆无忌惮!词在物的上空游荡漂浮,词无限度地复制词,符号无限度地复制符号。语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暴力,符号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象征资本。语词在蔓延,词收编物,词管辖物,词统治物。诚然,哪有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物也在拒绝被收编,拒绝被管辖,拒绝被统治。资本的背后是权力甚至是暴力的运作,由此,在人类之间形成了无休止的残酷争斗。

人不再需要物,人不再消费物,只需要词,只消费符号。人在不断地产生词,不断地复制空洞的符号,物被抽空变得无意义,或者在死亡。物在死亡,符号在膨胀,泛滥成灾,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昏暗之中,人失却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家园荒芜,人到处漂泊流浪,变得无家可归。

对能指漂浮的批判,正是《儿女英雄传》之“创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想维度。在这里,至高无上的神不见了或者隐匿起来了。这里的“创世神话”,不过只是“一种语言的小把戏”而已,“我从玻璃中争取时间。因为//我要用它来虚无,你们称之为创世//一种语言的小把戏//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02回・也是)语言的神力已经被祛魅了,语言仅仅是一种“小把戏”而已,它不再具有能够把物唤醒带到光明的神力。

《圣经・创世纪》与“创世纪”都写到了“蛇”,前者写的蛇作为诱惑而出现,使得人类能够分辨善恶;而后者写的蛇是则作为一种形象而出现,只是草图上的设计,“不思善,也不思恶”。“做为一条从尾巴自我吞噬之蛇/头尾相连的睡鼠洞:世界展开/从水流处分配地址/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稀少”,蛇的首尾相接,似乎是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的呈现,但又不是。而这些都正是比特世界里所特有的语言符号“小把戏”,字节的不断转换所能产生的“意义”。所以诗人会说,“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女人,在善与蛇之间/有厌食症的线条’,他反复修改/Odysseus那样修改航程”。这些其实都是语言堕落后自我制造的迷宫。语言不再是神的语言,文章也不是神的威力,“文章是写的神的言语,与万物的言语。好文章是写的言语之始。”[3]语言不再关涉个体的经验,只是关乎知识的多寡,如此往复造成了语言力量的衰微,并在积重难返的旅途中愈演愈烈。对此,海德格尔说得好:“在当代,由于日常言谈和日常写作所具有的那种轻率和平庸,对语言的另一种关系便更为决定性地支配着人们。这即是说,正如我们日复一日地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每一事物当作器具一样,我们也把语言当作一种器具,即用作交流与告知的那种器具。”“关于语言的这种观念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熟悉,以至我们几乎看不到语言的神奇力量。但同时,这神奇者又更显著地敞现出来。今天,把语言当作交流工具的看法已被推向极端。这个过程我们无疑是熟知的,然而我们却鲜能去思考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由于电脑的出现,不仅计算机,而且思维机和翻译机,都正在制造之中。然而,所有的计算(狭义的和广义的),所有的思维与翻译,都是在语言要素之中运作的。凭借上述这些机器,语言机已成为现实。”[4]“语言机”的出现,符号的泛滥必将以主体的隐匿或死亡为代价。

工具论的语言观对语言的堕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观念在我们已经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我们不能够再看到语言的这种神力。电脑的出现,计算机普及,更是使得语言堕落为泛滥肆虐的符号。在虚拟的比特世界中,“神”隐匿与缺席,使得各种符号泛滥的迹象更是在在可见。“创世纪”对此有着鲜明的书写与反思,比如其中交织的特洛伊、Mions、Daedalus、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Poseidon、Odysseus、阿斯特里昂、程序等等,它们仅仅是作为一种符号而存在着,或者是对之前所有的意义的消解与反讽,或者毫无意义可言。语言当然也可以传达,或者就是传达,但不是沦为简单的器具,沦为简单的符号交流传达。那么“语言传达什么”?本雅明认为:“它传达与之对应的精神本质。至关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因此,如果从某人使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的意义上来说,语言没有言说者。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自我传达,其含义是:它并不是外表上与语言存在相等同。精神本质与语言本质的等同仅在于它具有传达的能力。在一个精神存在中能够传达的也就是它的语言存在。因此语言所传达的是事物的某种语言本质,但是,这完全在于它们的精神本质直接包含在它们的语言本质中,在于这种精神本质的可传达性。”[2]这段话近乎赘述晦涩,但其中强调的语言本质与精神本质的关系清晰可见,语言传达与之对应的精神本质,并且这种精神本质在语言中,而不是使用语言来传达自己。也就是说,语言的功能或本质在于为精神存在提供显形的介质,除此之外,语言别无所有。语言与精神意义等同,语言就是精神意义,精神意义也同时就是语言。但在比特虚拟的“创世”里,语言符号恰恰缺少了精神意义的维度,只有语言符号而没有精神意义,不是“在语言中”,而是“使用语言”。

在“创世纪”“神话”中,梦亦非也描画了这样一个“神话”,这不是现实的虚构或想象,而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真实书写与刻画。这种话语修辞及其反思批评对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警醒我们去思考人类自身所存在的世界,体现着诗歌写作的伦理精神。

三、救赎存在:语言的反抗或重生

语言的堕落在生成或者消解着自身的同时也在生成或者消解着世界的意义。人作为终有一死者,他的语言不仅关乎存在的意义,更关乎世界的意义。语言沦为工具,带来了语言的不纯洁性,失却了“原初的激情”,丧失了原初的神力。

在数字世界里,语言遭到“语言机”的收编与压制,人类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生活细节纹理已经与语言不发生任何的关系了。语言的堕落带来了人精神的失重、经验的贫乏。知识的不断膨胀,在批量生产中使得人失去了自身灵魂的栖居之所。因此,不是放逐语言,而是语言的反抗,是在语言之中拯救语言。语言自身的反抗,需要使用语言的存在者的反抗。语言的反抗是存在者的反抗。如加缪在《反抗的人》中所说:“面对这个宣判着死亡的世界,宣判着生存之境的死一般的冥暗的世界,反抗坚持不懈地提出自己对生命的要求以及对彻底的透明性的要求。这种反抗不自知地在重新寻找一种道德和某种神圣的东西,它虽然盲目,却是一种苦行。”在这个比特世界里,语言虽然已经进入到逼仄的巷道,但是存在者还需要努力寻找一条通往神圣道路,尽管“是一种苦行”。如“09回・竟然”所说的,“创世纪”:

“还需要语言,这人类的尘埃

塑成他们并同时堙灭”

它假扮另一个阿斯特里昂

毕恭毕敬对自己说,“现在

我们回到先前的岔口”

在那里语言是落雪

是雪落后的睡鼠迷宫

那睡鼠却是假装的动物

所以,语言作为沉默

言说倒影为三角的圆形

救世主乘坐飞船而来

在特洛伊征战,在艾奥利亚作客

最后,它看见青铜剑刃,上面

没有留下一丝语言的血迹

人类离不开语言,就算语言再怎么堕落,语言还是具有无限魅力,因此诗人说“在那里语言是落雪/是落雪后的睡鼠迷宫”,又说“语言作为沉默/言说倒影为三角的圆形”。语言的沉默与言说之关系,正是言说与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对此曾有过透辟的论述,海德格尔说道:“无论何时言说以及如何言说,这只有在他总是已经倾听语言的情况下,他才言说。同样,甚至对于语言的一种误听也仍然是一种倾听。……考虑到这种在历史上生成的语言(即母语),我们可以说,是语言,而不是人,在真正地言说。只有在他在一种情况下都与语言相互应答的意义上,他才言说。”[4]在倾听与言说的关系中,先有倾听后有言说。但是在诗人看来,在“创世纪”中,在虚拟的比特世界里面是没有倾听的,是封闭的,倾听的缺席使得语言沦为游戏的工具,即成为语言的一种“小把戏”。所以在“副歌”中,诗人不得不说,“创世纪”所呈现的世界“这只是一次隐喻/取决于控制的语言/这只是一次叙述/无中生有,互相关联”。(“10回・副歌”)“创世纪”这样的书写深刻地刻画了在数字时代,人类精神面临的巨大挑战。“创世纪”在与神圣的《旧约・创世纪》的互文关联中,更能彰显出“创世纪”作者的为文之用心。诗人以这种手法旨在激起人们反思语言与世界之间最直接的关联,使得存在者在对语言的救赎中获取自身精神意义上的救赎。世界也在语言的重生中获取意义。因此,请允许我再次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明语言重生对存在的救赎意义:“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就栖居在语言的家中。凡是用词语来思考与创作的人都是这个家的看护人。他们的看护完成着对存在的敞现,其条件是:他们能通过其言说将此敞现带给语言并保持在语言中。”[5]很显然,优秀的诗人善于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经验与感悟。新诗的语言不在乎是用口语还是文学语言,关键还是看其能不能准确地表达诗人内心对世界的生命经验,并能够以出色的话语修辞来抵达外物之间的裂缝。关于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关系的详细论述,可参见陈太胜《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文,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14页。

如海德格尔所言,诗人是存在家园最佳的看护人。真正的诗人能够创造具有神力的语言把物照亮,把物带入到澄明之境中。语言既能够生成一个世界也可以消解一个世界。诗歌在与现实的反抗中,以丰富的话语修辞不断地获取重生,并通过诗人对世界的经验带给存在以意义。因此,“创世纪”所呈现的是诗人对当下虚拟现实的警醒与反思。

《儿女英雄传》是一种体式严谨的叙事长诗,具有很强烈的实验性,因而也给长诗创作带来了多重的创新性突破。这不仅是当代长诗创作的新收获,也是诗人梦亦非诗歌写作又一次成功的迈进。

首先在体式上,诗人有新颖别致的创新与超越。诗人自己说道:“《儿女英雄传》是一首叙事长诗,16行体于我在2001年发明,用于《空:时间与神》、《素颜歌》,它的结构是34324,3行不稳定,4行稳定,3行再次不稳定,2行是过渡,最后的4行是稳定。唱起来像小夜曲:米发米来发。一个诗人总要发明一二种属于自己的诗体,我固执地认为。”(梦亦非《〈儿女英雄传〉小词典》。)这种章回式的16行体,每一章10回几乎每一回都会有一句重复出现的诗句,如“创世纪”这一章的每一回就在不同的诗节上重复出现“羽扇豆长在言辞的缝隙间”这句诗,加上“米发米来发”的体式,回还往复,杂沓隽永,充满“小夜曲”的音乐审美效果,这是诗人梦亦非独到的发明创造,并且颇为成功地加以实践,创作了当代长诗创作中具有重要分量的诗篇。百年新诗的发展已经标明,歌谣已经成为新诗发展的潜在资源。[6]其次,在修辞效果上,长诗交织着隐性互文、伪格言、篡改、反讽等等话语修辞,如前面说到的,特洛伊、Mions、Daedalus、Lalalalala^*&64jh5@!)%$、咀治思僵较冀舆糸因囝哞、独1揽2梅3花4扫5腊6雪7、Poseidon、Odysseus、阿斯特里昂、程序等等,具有后现代风格特征,但又不仅仅是后现代的,使得长诗在整体审美效果上富于错落变化,具有较为强烈的层次感与流迁感。总之,本文无意也不可能对此进行详尽的论述,在此只希望通过对其第一章“创世纪”的分析,以求见斑窥豹,发现梦亦非长诗创作在自身及当代的价值与启示。

参考文献

[1]梦亦非. 苍凉归途・不是序言. 诗歌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1.

[2]本雅明.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M]//郭军.语言与救赎:本雅明的语言哲学与文化批判//思想文综(第5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1.

[3]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0.

[4]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M].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