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耿波(1977-),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项目编号:YGJ1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02-0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使得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激增,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在人才需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现实情况却是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营销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要。目前,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除此之外,课堂教学也应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呢?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教学是指摒弃传统常规教学中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案例为中心进行设计,提升学生的上课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理论嵌入案例型,就是课堂教学以案例为中心来展开,引导学生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发现该案例中所蕴含的基本理论问题,达到主动接受理论知识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二是案例嵌入理论型,就是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案例,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理论去分析案例,解决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大多都是根据现实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编写的,会尽量的保留强烈的现场感,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和接触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综合性。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举例教学,其所选取的案例一般内容更丰富,这就决定了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需要调动自身多方面的能力,不仅要有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还应具有能够借助团队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案例本身和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征。三是激发性。案例教学由于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同时在此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且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大多会出现观点多元化的情况,这种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有助于锻炼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激发性使得学生能够进入一种场景,能够真正的置身其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教学,虽然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会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说明,但在本质形式上还是将学生和教师截然分为两个独立的角色,一方负责讲解,另一方负责理解,这样就很难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上课的热情。案例教学的形式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会使其想方设法去解决市场营销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之间会有竞争氛围,通过努力思考所得到的结论会给其带来成就感,在此过程中会逐渐使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如果以传统的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导的课堂形式,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是在课程考试前集中复习以应付考试,对于营销理论知识的识记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达不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案例教学的引入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引导,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识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主动的探索,通过分析、讨论、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将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而且会逐渐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终身受益。
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当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会让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日后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作为一个营销人,擅于表达,长于沟通协作是必备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常见应用形式
1.个人主导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基本上每一个章节都适于案例教学。对于一些典型的独立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取或撰写典型的案例,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提供案例素材,学生当堂思考,即兴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引导,让其他学生对发言进行讨论和补充,最终统一到正确的结论上来,同时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相关理论知识在此的应用。
2.小组研讨
小组研讨是将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对于一些营销综合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教师通过事先编写搜集相应的综合性案例,提前将案例分发给各个小组,让他们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分析讨论,形成共识,将讨论的结果做成PPT在课堂上由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体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将各个小组的观点进行综合,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写成书面分析报告。
3.情景模拟
市场营销学中部分章节的学习比较便于模拟企业的营销实践,如人员推销的内容。教师设定具体的内容和环境,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学生要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来针对具体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或实施相应的行为,想方设法达到案例设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于他们各自的角色行为进行分析补充,努力寻找最合理的做法,最终形成大家比较认可的结论。
4.个案追踪
个案追踪简单的说即是每个小组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始终关注某个特定企业的营销活动,随着理论知识的学习推进,对该公司营销活动的分析逐步深入。每个小组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哪家公司,也可以由教师指定,最好是选择生产的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公司,当然教师要将几个小组综合起来考虑。在学习营销理论时,每个小组要针对其所选定的公司,按照教师的要求充分准备,课堂上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评价。
四、市场营销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相互配合
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可能很多,且分布在很多章节内。如果事先没有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学生们在分析时可能无话可说,难以展开讨论,这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讲解。教师在组织学生做综合性的案例讨论之前,应提前布置明确的议题,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至少应提前一周左右布置下去。当然,应明确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本末倒置。
2.重视营销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在市场营销的案例教学中应注意案例选择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上,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不宜过多,不然会显得繁杂,会导致分析的浅尝辄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消弱其学习兴趣。质量上,应选择典型的营销案例,一般来说用于讨论的案例应根据授课的目的重新编写,对于学生很难掌握的市场环境因素应加以补充,同时注意补充一些最新的相关资料,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只有精心的选择和设计案例,才能真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设计、实施和控制案例教学过程
不同的案例教学形式对于教学过程的要求是有所差异的,如对于小组研讨的形式,教师应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报告。对于个案追踪形式,应给学生必要的收集和分析个案资料的时间。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应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结论不要急于判断其对错,应鼓励学生多视角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不过对于明显准备不充分或疏于准备的学生应提出明确的批评和要求,否则案例研讨就会变成教师的分析总结。同时应注意总结以往教学过程的得失,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4.案例答辩环节的利用和控制
在学生汇报自己案例分析的结论时,台下的很多学生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台上正在阐述结论的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不注意改善,就会影响学生准备案例分析的热情。可以在学生阐述完分析报告后增设案例答辩环节,鼓励其他学生提出疑问,台上的学生要予以回答。为了避免学生不愿意提问,教师可以每次指定不同的学生必须提出问题,就像论文答辩一样,当然教师也可以加入提问的行列。这样台上发言的学生会认真准备,台下的学生也会认真倾听。
5.注意避免案例的片面性分析
市场营销案例中的营销活动是有其发生的特定环境的,不能以自己现在的视角去分析当时的问题,应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和客观情况,分析营销活动的来龙去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尽量的知其所以然。同时不能将案例中的各个问题完全割裂开来讨论,因为营销决策要涉及很多因素,如一个广告的决策会受到法律、竞争环境、企业的财务和人事、现有的广告组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忽略各个问题的相关性,片面追求特定问题的最优答案。
6.教师之间应相互观摩学习营销案例教学课
对于年轻教师要想提高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课的效果,需要自己认真的琢磨,同时还需要多观摩一些有着丰富案例教学经验教师的课堂情况。学校还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去听年轻教师的案例教学课,这样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发现问题,更快的提高。观摩学习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有更开放的眼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校内的交流学习,还要同一些在这方面有特色的学校多联系,组织教师去观摩学习。并且学校应鼓励教师去国外学习交流,学习国外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先进做法,结合自身,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结束语
由于市场营销学的应用性比较强,用人单位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除了专门的实践课程安排,教师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案例教学法虽然已经产生和发展了多年,但在我国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广泛、不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多尝试总结,同时还要注意其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燕,饶曦,王祥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2]顾丽琴.市场营销专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市场营销导刊,
2009,(5).
[3]赵兴艳,师东菊.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2
一、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市场管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特色介绍
通过讲授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发展动态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观念及理论的演变和新发展;并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市场营销实践现状及其案例分析,了解和借鉴市场营销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已有的案例库资料的基础上追踪典型案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通过对其不断完善筛选形成案例库更新;同时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案例引人课堂。运用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来进行教学。
初步运用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解决企业在农产品营销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企业的农产品营销活动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诊断,并提出农产品市场营销改进方案。
(二)农产品市场营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创新性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又兼有营销业务能力,既懂营销技术又懂营销管理基本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使受教学生能够掌握国内外主要产品的供求状况、区域分布以及营销特性,了解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中的前沿热点。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性、实践能力以及开拓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为未来参加市场营销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市场营梢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笔者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即贯穿一条主线、实施两个教学方法、把握三个重点、联系四个实际、抓好五个环节。
(一)贯穿一条主线,着重强调在教学中要强调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路、观念、思想和理念,特别是强调一个“度”的把握;
(二)实施两个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一是互动教学;
(三)把握三个重点,即: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与预测、4PS的分析;
(四)联系四个实际:国内外实际、企业成功实际、学校实际、个人成功实际;
(五)抓好五个环节:笔记、作业、讨论、论文、演讲。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结合国内外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互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听课兴趣,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等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在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教育,提倡创新精神。
三、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特色
(一)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使整个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能力,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职能的掌握,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践者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二是发展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手段的掌握。
培养学生六大关键能力。按照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即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市场预测能力、4PS分析能力、相关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六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所需的实用技能上。这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与重心。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步赚
1.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的要求进行本课程的建设,同时引进、补充新的课程组成,优化课程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2.修订和完善配套教材建设,特别是要出版实践性教材,完善教学文件的管理。建立齐全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习题集、讲义、试题库等教学资料,输人计算机进行管理。制作或完善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资料库、模拟实验等。
3.补充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在网站中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教学,并提供大童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自学。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变过去“课程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融合和知识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转换与迁移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营销经营决策能力。按照建立国家、省厅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要求,系统扎实地对市场营销建设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整合,提高学生场营销的实验实践能力。学会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市场营销;模式;设计
一、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1.突破课堂空间,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实践性教学是对学生消化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补充形式。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侧重于介绍比较相对稳定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基本构架,学生往往感到课堂上对所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实践教学则不同,通过社会调查、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及参与企业小型营销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及时地转化书本知识,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层面。在实践性教学中,由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补充,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经济中的问题i这就需要学生不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层面。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不仅仅需要他们熟练地掌握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需要他们了解法律、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要能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
3.改变教师的角色,变单一的理论灌输为问题探讨。开展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不仅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熟悉实践工作的各项操作流程。此时教师的角色是要融传授知识与教会技能为一体的“双师型”人才。
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解决实践性教学条件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且教师自身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也不一定是最优的,所以,教学方式要求由以前单纯的说教变成平等式的讨论。教师是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教练的角色。
4.考核学生更注重知识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封闭式试卷测试,其考试内容大都是书本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知识原理,其成绩的好坏往往由一张试卷决定下来。而强调实践性教学条件下进行的考核有所改变,不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是强调知识的融合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因为假若一个学生《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试卷考了98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将一个产品销售出去或策划好一个项目,那说明学生同样没有掌握专业知识的要领。所以,在加强实践性教学时,考核由理论知识的试卷考核和设计如调查报告、策划书等形式构成。
二、实践性教学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1.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特色的主要途径。就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不同层次高校人才定位的通用目标。但是,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资源,教学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定位。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与“211”高校进行全面比较,因此,只有体现比较优势,注意扬长避短才能形成特色。而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手段,在实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性教学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重要体现。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知识学习与吸收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首先,实践性教学具有深化知识、整合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它通过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给了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其树立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但是,这种学习却是间接的、且有些教条主义。
如果学生不去应用这种知识、不去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指导实际工作,知识掌握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而实践性教学则不同,它通过接触社会,解决社会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促进知识的转化。
其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能力更加能反映个体水平的高低。如果说理论知识必须通过个体的学习才获得,那么动手能力和从事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如此,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亲自动手或参与才能有体会、才能逐步掌握。
最后,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品质的完善。与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只需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同的是:实践性教学必然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人际沟通的挑战。于是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成为学生课堂外的必修课。
这样,就能进一步养成勤奋、严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成为一个高素质专业人才。
3.加强实践性教学也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大众化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用人单位不再是高、精、尖的技术领域,大部分用人单位都是非常普通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即使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也有对本科学生的需要。所以,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识修养,更关注知识以外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包括基本的职业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学生的要求,也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知识而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求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框架而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方式转变。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思路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手段,特别受英国市场营销专业“三明治”式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启示,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尝试设计“两条主线,四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两条主线”即:
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贯穿于四学年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是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子系统、综合型实践教学子系统、外延型实践教学子系统。
1.准备型实践教学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而进行的实践教学。当学生刚刚进人大学时,为了帮助其适应大学生活而进行的专业介绍与专业教育。让其成为正式的学生时对专业有足够的了解。由于专业教育往往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因而给予了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实践机会。而当学生完成大学学习准备进入社会时,又通过就业指导、毕业教育等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地进入社会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当包括课程调查、课程策划、课程案例、现场教学、实验教学及课程实践等组成。从市场营销专业的公共课到专业课再到选修课,除了理论讲授外,一些课程都应设计一定比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等公共课就会通过课程实践性环节来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而专业课更不用说,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课程大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安排一定时量的实践性教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广告理论与实务》《推销技巧》《商务谈判》《酒业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社会实践、调查分析、市场预测等定量研究及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是适应知识创新的需要,也是推进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的结果。以《市场营销学》教学为例,将理论与实践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如图2所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市场营销学》课程如此,其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体相同。只是内容安排有些差异。
3.外延型实践性教学。外延型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外延,不仅包括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还包括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其教学形式较多,可以是由专业教师带队完成,也可以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配合完成,具体可采用专业调查、创业大赛、案例分析大赛、学生课题及校企结合的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创业大赛和案例分析大赛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创业大赛包括了各个层次的比赛,其规模大、影响力广、时间长,再加上有由专业课老师和学工部老师共同指导,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而案例分析大赛往往只涉及相关专业,面较窄,所以,从案例材料提供到案例分析指导到评选等环节,都由专业课老师全程指导,往往都是以企业实际例子为素材,其针对性较强,效果也比较明显。
学生科研课题是学校或学校企业联合起来提供给学生的研究性项目,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系统的知识,并且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人研究,是对理论知识极好的消化方式,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最佳方式。
4.综合型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等形式是综合型教学环节的主要体现。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既是对理论知识系统的整合,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提升,是学生整体能力的直接体现。
综合模拟实验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构造一个有效的无风险的营销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营销过程中各种不同角色,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进行营销决策,并且得到决策的结果,然后做出下一阶段的决策的一种形式。它利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教学过程,通过营造一个虚拟的市场环境,能够让学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经过对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各种市场经营决策的制定、运作。得到可能成功或者被竞争者打败的结果。再来反思、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运用体会营销知识。它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将理论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是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已经在高校中沿用多年,其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或设计进行创新才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试用企业策划方案来代替毕业论文的做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于策划方案不仅要掌握理论背景、文献检索、数据应用等能力,还需了解企业实践等理论与企业运行情况,并且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熟练地运用人际沟通、分析诊断等能力,是对学生全面的考核,往往比论文撰写更能反映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高低。
总之,对于地方商科院校而言,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校教育的“质量工程”,形成地方商科院校的专业特色。如何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重视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与地位。科学地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87—89.
[2]李海琼.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6—28.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9.
[4]秦燕,陈美娜.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7,(4)26—27.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学》课程综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主要解决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如何将其产品或服务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的问题。虽然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立不久,业已成为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也是本科院校“学科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受制于其自身的学习基础比较差这一客观因素,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无法灵活运用理论于实践,无法满足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该课程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陈旧的教材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显示出很大的教学缺陷。每个学科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论研究,而是为了实践服务,市场营销学也不例外,对于高职院校,合理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教学课程改革尤为迫切。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使用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十二五”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该教材分为十四章,在每章首,列有知识要点和能力要点,在每章中间,列举大量的案例支撑营销原理,在每章后,列有本章小结、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使用。对于十四章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中包含市场营销概述和市场营销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专业知识中包含市场营销环境,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
(二)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主要采取的是一个学期的讲授及一周的市场营销系统实训。
1.在教学环节,大部分的市场营销学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图、声、文并茂这些特点,但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对于教材的单纯讲授,给学生展现的只是PPT课件,而且一个PPT很多情况下是以一个模板扩展下来,没有实质性的更新。此外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为辅,导致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突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
2.实践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训室的投资,引进了模拟市场营销整个流程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该平台虚拟A公司的营销环境,将市场营销环节分为直销、批发、零售,针对不同的规则,需要在市场对抗的环境下,精确地选择目标市场,紧跟市场变化,有效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组合,赢得市场先机,取得市场份额。学生对于该系统平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一周的实训时间学生只能初步掌握各个环节的步骤,了解具体操作流程,却无法灵活运用这个系统。在培养学生更灵活的应用营销方法、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按营销环节进行细分,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营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是出发点是好的,却缺乏必要的实际营销策略讲授。就像高职院校其他课程一样,市场营销学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实践。实践出真知,往往市场营销的成果都是实践中产生的,并不存在纯理论的研究。经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存在课堂纯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的环节的现象。
2.教学内容陈旧。高职高专的市场营销教材大部分都是借鉴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教材,内容庞杂,而且难度大。大部分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本科院校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为:培养掌握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没有显示出高职高专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求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陈旧的本科教学内容完全无法满足要求。此外在所用的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多为上世纪的案例虽然十分经典,但是已经时过境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满足当前的市场要求。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案例式教学,主要有教师口头表述案例、课本阅读案例以及综合性案例,这种教学方式在选取合适的案例的前提下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枯燥,往往达不到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目标。
三、《市场营销》课程改革途径
《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向客户传递有用的价值。《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满足开放式课程学习的要求,又要通过扩展自学提高学生在营销实践中灵活应变的能力。教学方法需要呈现多样化态势,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利用;教学评估不仅多维化,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和测评,实用性更强。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全球各所高校竞相模仿的典范,但并不仅仅止于此。对最新出现的典型营销案例进行剖析,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按营销环节进行细分,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营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态势,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利用;教学评估不仅多维化,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和测评,实用性更强。对于教学方法,欧美高校主要实施有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面对面反馈、问题解决部门、角色扮演、学习实验室、激励、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欧美部分高校的研究分析表明他们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方面体现了更多实践性的特点。
2.项目教学法。在完成每一专题的课堂教学后安排一次实践性操作。如讲授完营销调研专题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内容涉及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主题和内容的确定、调查工具(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抽样方案的设计、调查费用的预算以及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资料的整理、编辑、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课程实践的内容、组织、考核等均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在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题实践,其内容是营销专题调研(如产品市场供求状况调研、企业营销诊断分析等)、企业营销专题策划(如专题公关策划、专题广告策划、专题营销策划等)。这一实践一般都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超过10人),分别由专业教师带队,深入企业1个月,在专业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
3.校企结合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不一定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具有实践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的第一线,市场营销学实习基地相对于航运专业的实习基地,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市场中的形形式式的企业、店铺、商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然后在第一线实践,了解社会的需求,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的完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结合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4.新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市场营销学课程对于不同的专业分两种评价方式,考试和考察。考试课的卷面成绩占70%,同时对于校内的市场营销实训平台加强推广,并作为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化的重要部分。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且可以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实践,从而能够改善过往实践环节的薄弱不足,这对于实践化教学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来确定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夏存霞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经济,2015年第8期P115-116
[2]冯彬蔚.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2011年第8期p26-28
[3]陈英梅,刘晓伟.基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年5月P91-92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5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47-02
前言:
当前,本科教学,尤其三本学校教学的困境在于在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缺乏求知的主动性。同其他管理学科课程相比,《市场营销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更强,但由于实践平台的不足,理论与实际无法很好对接,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意义产生质疑,学习的动力更为缺乏。为了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不断探索,对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尽力避免枯燥的讲解和硬性灌输,体验式教学即是其中一类较为有效地联结理论与实际,能极大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对情境的真切感受并生成学习意义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理论的核心宗旨是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模拟和接近真实的情境设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和实验。学生则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借助对所设学习情境的体验来获得自己的经验。当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PBL)、布置任务法等。
二、《市场营销学》课程常用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对营销环境、事件、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通过建构某种商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的某一角色,并让学生站在所处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经由教师的引导和点评,使学生构建起对营销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认知。它是在类比、模仿、建立模型、技术仿真等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现代管理、计算机及其软件技术发展起来的先进教学手段。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为案例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作为设计者和激励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案例教学一般要经过学员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总结四个阶段。这一过程要求每个学员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小组讨论之后要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在此阶段,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再进行重点讨论。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最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变单向教学模式为双向交流模式。
3.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营销问题之中,通过让学生共同探讨来解决真实的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营销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提出营销问题,或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的实际营销情境中提取问题;然后采用多种手段,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之后学生要精心设计方案,制定计划。教师必须努力做好问题式学习的指导和引导工作,发现学生存在困难时及时引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并对结论正确与否进行反思。
4.布置任务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营销学习任务,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每人或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布置任务教学法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组织进行,它要求教师布置任务要具体,其他学生要极积提问,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体验式教学应用难点
1.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五花八门,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很难分清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于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对比,甚至多个教师共同探讨确定。
2.教学方法设计不完善。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案例、角色扮演、问题引导、布置任务等方法几乎都有应用,但每一种方法要想真正起到应有作用必须要合理设计,否则就会使教学陷入困境。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实施,但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都很重,尤其很多学校过分强调科研,致使教师能够用于细致的教学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缺乏实施的积极性。而且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把对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解决,这更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3.学生人数过多,体验积极性低。体验教学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即学生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参与到体验的案例或问题、任务情境中。但事实情况是,进入大学校门后,或由于终于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或由于对专业没有兴趣,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即使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因习惯了依赖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愿意进行思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加之《市场营销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学生人数过多,分组活动很难控制,小组中“搭便车”的现象较多,最终,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进行的教学设计,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4.教学环境条件不足。体验式教学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境化、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它需要课堂体验的设计,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有效地构建师生之间的桥梁。其重点在于通过教学过程的情境化打造浓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尽力实现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但当前高校中除了多媒体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很多学校,尤其是三本院校,网络平台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都亟待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体验教学情境的打造常常只能限于简单模拟或直观演示,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市场营销学》课程体验式教学实施建议
1.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多样,具体选择哪一种,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实际和特点、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五方面综合考虑。尤其要根据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来选择教学方法。对于三本院校而言,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很扎实,90后的大学生又个性十足,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颇多挑剔,但同时心理又比较脆弱。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投其所好,还要对其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每位教师的特点也很突出,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与教师的个性相适应,这样才能发挥出教师的长处,提高方法的应用效果。同时,一种方法能否成功应用还受制于学校的教学条件,这也是方法选择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情境素材的收集和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好的情境的运用对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具有时效性和趣味性,尤其是学生比较关注和熟识的有关企业、商品或品牌的情境内容。如在探讨竞争策略时,选择小米、OPPO、苹果等手机品牌作为体验内容,学生对其比较熟悉,并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深入企业采集真实案例。在整个课程进行过程中所设的多次任务要具有渐进式,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些都不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信手拈来的,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积累。素材有了,呈现方式是下一个关键点,要用学生欣赏的生动形象的语言、现代教学技术,或角色扮演,或互动游戏,以及直观的演示方法将情境内容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3.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能力是体现于多方面的,在某一学习活动上落后,但在其他方面定会存在长处,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并在体验教学中给予机会表现长处,发挥其潜能,尽量避免使他们感受到挫折,以提高其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和重视,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考评机制,不再仅以考试成绩为主,而是注重学生在课堂演示、角色模拟、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情境中的参与程度。并建立课堂反馈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理解沟通,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减。最终通过丰富精彩的案例、生动有趣的知识,结合实际的问题等体验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4.学校的支持。学校应建立专项基金,或建立优先制度确保体验式教学研究,并适当减少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教师的工作量,确保教师的时间投入,保证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师的体验式教学水平,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或专家引领,或同行同听同评。多媒体、网络平台等设施也需要学校投入资金进行配备、维护。最重要的一点,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或开发校办产业,建设真正的教学实践基地,使体验式教学的课堂模拟进入真实的环境,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3)
[2]王雅丽.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双语教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生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54-03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服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和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继续增加。据初步统计,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已经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超过4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中国旅游业界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5年的中国出境旅游继续增长,达到1.2亿人次,与此同时,仅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旅游企业对外投资金额51.3亿美元,较往年增长了43%;与此同时,以携程为代表的旅游电商企业加快了在全球重要旅游地的布局[1]。国内企业对外旅游投资和对外业务拓展进程加快。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亟需从业素质高,具有一定全球视野的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
作为旅游产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不可避免地迎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双语教学起到一个平台作用。双语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应用英语水平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学到最前沿的国际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思维方式[2]。
二、《旅游市场营销》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挑战分析
1.《旅游市场营销》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强,同时也要一门具有国际化需求的专业,在该专业中,《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较为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国内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与国外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而通过双语教学,可以较好地弥补国内的不足。第二,国内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教材和内容,大多数都是在国外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学习原版英文教材,能更好地理解市场营销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第三,旅游市场营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双语教学,能形成较好的语言学习氛围[2]。
2.《旅游市场营销》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地方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面临以下问题:第一,缺少双语环境。地方高校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受资金制约,国际人才交流,尤其是专业师资交流较为困难。第二,原版的外文教材价格较高,会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不利于推进双语教学。第三,开展双语教学需要相应的师资,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外文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外文水平要求较高。第四,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态度很关键,如果因为语言屏障带来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出版社开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在国内原版发行。例如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Les Lumsdon和Philip Kotler两位学者编著的旅游市场营销教材,教材价格较国外发行教材降低很多。随着学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视,资金和师资都会有较大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力及其对双语教学的态度、认知成为能够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
三、《旅游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学生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旅游市场营销》开展双语教学的态度和认识,本文于2015年11月对曲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初步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改进,并于2015年12月进行了正式调查。问卷共调查了90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为92.2%。
1.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包括三个问题:第一,对《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态度。83.13%的学生非常赞同和赞同开展双语教学,12.05%的学生非常不赞同和不赞同,4.82%的学生无所谓。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支持开展双语教学的,但不赞同的比例也超过了10%,说明对于双语教学还需要对学生进一步引导。第二,双语教学对英语能力提高的影响。81.73%的学生认为有帮助,其中,超过20%的学生则认为非常有帮助,而14.45%的学生则认为没有太大帮助。第三,双语教学对于专业学习的作用。尽管有78.3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专业学习,但有7.23%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甚至6.02%的学生认为是专业学习的障碍。第三个问题说明,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紧密与专业实践进行结合,通过英文的灵活应用和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兴趣,克服学习障碍。
2.双语教学的学习难度调查。首先,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大部分学生(78.08%)认为比较难或很难,认为难度能接受的仅有28.92%的学生,没有一位学生认为容易。这为开展双语教学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合理的方式,来逐步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其次,针对学生认为有难度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词汇量多(39.76%)、专业知识不够(37.35%)。第三,对于学生的英文基础,调查发展仅有9.64%的学生通过了CET6级,CET4级通过率为45.78%。这说明,英文水平直接影响了学习双语课程的难度。
3.双语教学模式的调查。双语教学的模式很多,包括浸入法、学科式和过渡型等。具体来讲,浸入法双语教学是指课堂上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科式是指利用外语作为媒介进行教学;过渡型是指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本文针对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和考核两个环节进行了调查。在课堂教学中,赞同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教学采用一半英文授课、一半中文授课的学生为63.86%,赞同采用全英文授课的为7.23%,其他学生赞同采用全中文授课。而在考核环节,赞同采用中文考核的为26.51%,赞同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为32.53%,赞同中英文并重的为20.48%,赞同英文为主或全英文的为20.48%。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应该突破以往的教师全程教授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教授过程的理解,通过更加开放的课堂教学结合小组式的团队学习,在培养合作竞争的基础上,更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提出,在考核方式上,要更加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而不是“一考”定成绩,这样才能降低学生心理的恐慌。调查说明,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4.双语教学教学形式的调查。《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与此同时,具体的教学形式也会对双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为此,本文对课堂教学形式、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查。第一,学生喜欢课堂有讨论的环节。36.14%的学生喜欢教师全程讲授,63.84%的学生则喜欢有讨论环节。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即选择并确定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专题,通过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调查、走访等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和相关知识、信息,最后形成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等。第二,课下作业形式喜欢以合作方式。24.1%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完成课下作业,而喜欢学习小组与独立学习结合的学生为55.42%,其他学生则喜欢以学习合作小组为主。第三,开放式考核得到学生欢迎。调查发现,支持闭卷考试的仅有21.69%的学生,其他学生认为成绩考核可以结合论文、调查报告等环节,笔试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旅游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模式和对策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和地方高校的发展实际需要,本文提出《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模式和对策。
1.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双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3]。研究表明:“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学习者要能理解略超过他现有水平的输入语,可理解的语言是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的动力。”[4]如果输入的信息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便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对于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发挥着关键作用。否则,便会挫伤其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具体对策包括:首先,要解决学生词汇量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原版教材中的专业词汇进行查阅、共享;其次,教师可以首先采取全课堂中文和英文对应讲授的方式,然后根据学生接受程度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循序渐进。
2.重视教材选用,注重知识体系梳理。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双语教学,要合理选择教材,完全采用原版教材成本太高,为此可以考虑国内出版社引进的原版教材。同时要考虑到与国际旅游教育接轨,要选择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界公认的教材。因此,建议采用Philip Kotler主编的《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该教材已经由国内出版社原版引进,并有对应的中文版,学生可以参照学习,保持兴趣,降低难度。与此同时,国外教材的知识体系未必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有关知识系统的梳理,明确知识点和核心理论,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3.增加课堂互动,突出能力考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和合作精神,强化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利用国内外成功的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融合方式,渗透双语教学。在学生考核方面,要考虑到双语课程教学本身的特点,将以往的单一的以期末考试评价为主改为突出综合性评价的方式[5]。为此,考核应该结合作业、调查报告、案例分析以及笔试等环节,改终结性评价为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双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和激励功能。
4.打造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学习。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通过微信、QQ、课程网站等多种媒体方式,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环节全程辅导。例如构建专业词汇库,介绍一些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独特表达方式及习惯用法等,方便学生的学习;构建教学资源库,提供喜闻乐见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资源,尤其是英文教学案例库,便于学生理解;建立互动机制,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即时交流,答疑解惑[6]。
5.强化危机意识,提高学习自主性。伴随着国内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竞争日益激烈,而伴随着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和国际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形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走出去”劲头十足看好海外市场是主因[EB/OL].2016-01-22.
http:///news/media/social/
[2]俞继凤.谈旅游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J].旅游学刊,2004,(7):69-72.
[3]王宁.旅游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旅游学刊,2005,(7):195-198.
[4]Krashen S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Arlinton,VA: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