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巧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技巧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技巧论文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1

所谓目的性,就是在传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目标,不要盲目传球。可分为以下几点:进攻时,方便调整队员的位置,以便发动进攻;为了突破对方的防线,打乱对方的防守战术,快速分球以使队友获得突破或者投篮的机会;来回的传球技巧,使队友间拉大空间,方便把球传到篮下或离篮筐近的区域,来提高命中率。为此,球员们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的传球,首先,队员们要掌握自己的战术,与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或减少无效的或失误的传球;其次,队员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战术的变化,传球的要求也会变。假如对方采取区域联防时,即守在罚球线的附近,这时进攻队员要左右交织的传球,调动防守,使之来不及防守有球的区域,从而获得中距离投篮的机会。

2、掌握良好的传球时机,做到眼到,球到

什么是良好的时机,即队友出现空位或者摆脱防守的瞬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持球人将球准确无误的传到队友手上,帮助队友得分。每每在球场上,出现空位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出现空位的机会也是时间比较短暂的,所以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将球传到他们的手上,就说明在这次进攻中获得了成功。

3、根据战术和接球队友的特点,合理的运用传球速度

在打球中会发现,有的人传球很快,而有的人却很慢,会耽误最佳的投篮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传球速度。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靠力量来提高球的飞行速度,另一种是缩短篮球在手里的停留时间,加快出球速度。篮球比赛最忌讳的就是长时间运球,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粘球”,当球在一个人手里时间过长时,对方防守人员就会有重点的进行防守,有时就会出现“死球”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输掉比赛。那么怎样掌握传球速度?比如快攻时从后场到前场的远距离传球,持球人就要快速准确的将球传到队友手上;近距离传球时,适当掌握传球力度和速度,不要因为力度过大或速度过快导致失误;如反切的吊传球,力量和速度要适中,以便同伴接到球后顺利完成进攻任务。

4、传球时合理使用假动作和巧妙灵活运用反弹球

持球人的眼睛是经常会受到防守人“重点照顾”的,当然并不是要伤害你。我们可以用眼神迷惑防守人员,给对方以向外线的队友传球的假象,最终达到帮助队友投篮或得分的目的。防守的重点说到底就是干扰或打断持球人的突破或者投篮,这时持球人就可以做出突破或投篮的假象,迷惑防守人,达到传球的目的。有时高空球传出去之后容易让对方高个子球员抢断,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反弹球,在地板上反弹后传给队友。要掌握好球的落点,传球时不要用力太大,尽量让队友舒服的接球。

5、传球的方向

根据战术的要求,持球人和接球人的方向是不固定的,尤其是接球人更是变幻莫测,所以传球的方向也是变化的。传球的方向可分为三种:顺方向传球、侧向传球、逆方向传球。顺方向传球就是接球人和球飞行的方向是相同的,多用于快攻推进、转身投篮或阵地进攻中创造投篮机会的传球。侧方向传球就是持球人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向侧方传球,多用于进攻中的移动传球或近距离传球,传球速度要快,但是传球力度要适中。前两种方式大家都能理解,接下来重点说说第三种传球方法即逆向传球。逆向传球就是接球队员的移动方向恰恰与球飞行的方向相反,逆向传球多在中距离使用,多用于阵地进攻。更加的要求传球人在传球时控制好传球力度,掌握球的走向,否则将会造成接球困难,出现失误。

6、培养良好的传接球意识

当然,意识的培养不能光靠自然形成或者说自己天生就有,我们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必须要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严格要求自己,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步。因此,认为只要多打篮球,球员的篮球意识就会自然形成的观点是片面的,这简直就是谬论。如果在以后打球中形成了错误的习’质,那么再改就相当的困难,所以在形成坏习惯前,及时的更正,掌握良好的篮球理念。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虽然技术是制胜的基础,战术是手段,但是只有场上的5个人集体发挥力量,才能将团队意识发挥的淋漓尽致。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正确的应用篮球运动中各项基本技术和方法的意识;队员间的战术配合意识;参加篮球运动的思想意识和集体意识。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好的集体意识就是每个人要对参加篮球运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某一目的而来打篮球;高昂的斗志,一个人具有高昂的斗志不光会带来强大的战斗力,还会影响到集体的每一个人,发挥了正能量;集体荣誉感,这对于集体的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荣誉感是前进中的无形的能量。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的观察能力是随时可以掌握赛场上千变万化的情况的,并能快速做出正确判断。

7、传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7.1选择合理的传球方式

持球人在场上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队友的不同位置进行传球,不要做出一些无谓的传球或者失误,只有选择合理的传球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给球效果。

7.2尽量采用纵向传球,减少横向传球

因为纵向传球可以很好的避免因横向传球而遭到防守球员抢断,而且纵向传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能有效的达到得分或者助攻的目的。横向传球极易被抢断,一旦失球,对方由防到攻的速度非常快,就会造成失分,甚至会输掉比赛。

7.3传球要有快速性和隐蔽性

好的传球人可以在人缝中将球快速准确无误的传到队友手上,帮助得分。在有机会时,出其防守人不备,扰乱对手的战术,赢得比赛的主动权。这点在NBA巨星史蒂夫纳什的身上总有体现,他经常传出一些出其不备的球来,迷惑对手,及时找到队友,帮助其取分。

8、总结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2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想应该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改变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教学的现状,使提问更具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一、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自从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然而目前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作用远远发挥不够,影响着幼儿学习兴趣和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多提问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塑造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他们爱学、学会、会学。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具有启发作用,能较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因此,它也成为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许多教师却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因此,阅读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其实,教师提问过多,容易使自己的主导地位发生由主导变为主体,同时如果此种状况长期下去,幼儿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幼儿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幼儿的问题意识的丧失。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提问的功效和作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正确对待和运用提问这一手段,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功效。

(二)所提问题层次偏低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其自身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真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这就涉及到何为“问题”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发幼儿思考。吉尔福特认为:“当你碰到不做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的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当你要组织别的信息项目或以新的方式运用已知的信息项目,以解决问题时,你就碰到了问题。”可见,问题是个体所面临的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直接加以处理的某种刺激情景,问题的构成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做好心理上的努力,二是要运用新的知识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如果我们用吉尔福特的准则去衡量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

(三)提问存在不平等状态教学中的每一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理应保证每一个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提问喜欢用请“能干”的幼儿回答,用“能干”幼儿的思维代替全班幼儿的思维,一节课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40%以上的幼儿没有获得一次机会。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倾向于能力强的幼儿。但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就会忽略能力一般的幼儿,使得教学提问中只有几个幼儿在参与,而其他的幼儿就会觉得教师关注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能力强的幼儿。我们在对其他教学活动中回答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幼儿,其实可以回答出教师所提问的内容,但是他们不愿意参与。问其原因,说是“不想说”,或曰“不敢说”,更有甚者说:“老师问题请**说”,由于教学活动提问的不平等现象,使部分幼儿丧失了信心,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边缘人”,甚至脱离了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活动的提问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

二、提问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意义如何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应是当前我园绘本阅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当前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借助优秀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法。

(一)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幼儿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而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

三、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3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而写作过程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一直是个难点。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注重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好,关键的一条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1.积极鼓励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怕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

2.提出要求

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的特点设计并开展活动,让活动充满情趣,诱发学生内在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形成固化的思维结晶,形成个性化习作。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则,势必拔苗助长,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方法灵活

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方法灵活多样。具体体现在训练题材的多样,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其实,也就是以新颖、灵活、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动口,下笔的“契入点”,有了这个“契入点”训练才是积极有效的。

二、扩大阅读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可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对学生产生何等重要的意义。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再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搜集获取相关信息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积累的准备。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此外,教育学生养成写观察笔记、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缺斤少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只有增加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写前指导

作文前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出了题目后学生能否写好作文,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指导。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淡化了写作技巧的训练,并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在写作的指导中,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在于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此,教师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教育“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觉中就完成了一次作文。在教师有声有色的“口头作文”中,自然有关于“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部分,只不过没有专门指出来罢了,一旦“口头作文”结束,只要稍加提示或说明,学生对这些写作方法就会心领神会了,这样做,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四、注重讲评

讲评是一次作文的终点,又是另一次作文的起点,好的讲评能起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作用。我认为构思是否新颖,是否别开生面,是讲评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因为写文章就要讲究一个“新”字。只有重视了这个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落俗套。因此,教师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不但要总结出他们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善于发现,肯定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

五、不断修改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4

一、有效提问的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位老师利用“善问”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四、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一)热情两层含义:一是对学生热心。主要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和求信仰传达给学狡鹧灾兜男巳ず托拍睿醚硇耐度胙啊=淌Φ娜惹橐诮淌Φ挠镆簟⒂锏骱徒淌Φ纳硖逵镅灾小?

(二)期望学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学生会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对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只抱有期望,没有相应的帮助措施并不能有相应的效果。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成功,有成功体验。要使教师期望促进学生成功,除了语言,更需要用教学行为来表达对学生的高期望。

(三)可信任感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任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二是教师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理想。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70―80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

(3)有效教学设计。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参考书目:

[1]《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晨曦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5

课堂教学中善于提问并且逐渐地提高问题所要求答案的难度和复杂性,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论是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离不开提问这种教学手段。

(1)提问的内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首先需要思考好的是提问的内容问题。提问的内容不能够随意,不能够为了提问而提问。课堂提问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需要提问的和有必要提问的问题。到底哪些问题才是需要提问和有必要提问的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学生未知的或者尚不完全明确的,要能够在学生通往学习目标的途径中,让他们发现不能够很快地和直接地达到这个目标,从而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疑惑或者心理上的紧张。其二,它必须是学生想要弄清楚或者力图说明白的东西,要能够引起学生对它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探索欲望并且亲身卷入问题的探究之中,在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中作出努力和花费劳动。其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要能够让学生运用现在已经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经过努力探索能够达到“解决问题”这一目标,而不是让学生感到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够克服困难或跃过“障碍”而灰心丧气。

(2)提问的时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的动机不应该是为了体现表面上的师生互动和热闹课堂气氛,而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是课堂教学提问的较好时机。①导入新课之时。教材上的教学内容都是划分为一个一个地单元或者课题,每一个单元或者课题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单元与课题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开始教学新的单元或者新的课题的时候,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这一个单元或者课题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在这种时候,教师就需要用比较巧妙的提问来导入新课。有的人把这种导入新课时的提问叫做“引渡”,这是很形象的,没有这种“引渡”,学生难以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按照奥苏泊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表现出一种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并且建立起相关联系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新学习的内容加以内化。而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并且建立起相关联系,就必须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突出和强化教学重点之时。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的教材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和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予以突出和强化。对教学重点进行突出和强化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设置恰当而精要的问题进行提问。③突破和解决教学难点之时。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什么地方是教学的难点,由教材结构、形式的现有认知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的经验与技能技巧等因素共同决定。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没有得到突破和解决,就意味着教学进行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和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将大大地影响以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所以,在进行教学难点的突破与解决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恰当的提问。④检查学习效果之时。在课堂教学的后续阶段,教师需要检查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二是提问。

(3)提问的语言。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的时候,还应当注意提问的语言。提问的语言如果不恰当,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具体地说,教学提问的语言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正面陈述为主。采用正面陈述的语言,有利于把问题表达清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提问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使用陈述句从正面提出问题。②力求言简意赅。教师用来进行提问的语句应尽可能地言简意赅,把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的“疑点”表述得清楚明白。“问题点”表达得不清楚、不明白,含混不清,学生就不知道应该回答什么和应该怎样回答。③尽量通俗易懂。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之一就是深入浅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进行教学提问时,应该尽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表述问题。

(4)问后处理。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后进行恰当巧妙的教学处理是很有重要的。我们认为,问后处理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①群体思考,个别回答。提出的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考,然后由教师指名个别学生进行回答而不是让所有学生一起回答。②引导与帮扶相结合。难度不大,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和复习旧知识就能够回答的问题,教师只作引导,不予以解答。难度较大,学生实在不能够解答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点拨,必要的时候由教师进行部分解答。

教学技巧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提问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课堂教学的提问方法也有所改革和影响,很多的英语教师都在潜心研究英语课堂的提问方法,钻研怎样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问题的提问价值,以及这些问题所针对的知识点,在课堂提问中要有问有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提问对象不明确。一些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总是用类似这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大家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们一定知道――告诉我――”这种类似的提问面对的是集体,没有针对性,成绩好的学生带动不懂答案的学生一起回答问题,不懂问题的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他人的步伐回答问题,不加思考。这种提问方式虽然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但是往往忽视了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整体成绩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提出的问题不具质量,无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教师并没有把提问题当成一种锻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来贯彻使用,而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讲究问题的内容,只是提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学生无法从中获取一些知识,提问没有发挥应该发挥的启发思考、带动讨论等作用。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乏有效的评价。从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看,对于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通常用一句“Good”或者“Excellent”简单形容一下就过去了,或许学生心中期待的是教师的夸赞,然而教师却依然是无动于衷,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首先,科学把握提问时机,创设问题情景。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提问的时机,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比如在课堂导语方面,为了科学地引入新一课的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当的问题导入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在学习“body language”这一课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为了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先做出几个肢体动作,然后提出问题: “What does it mean?”教师要挑选不同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观察那些思想溜号的学生,一方面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回来,另一方面是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伴随着教师的肢体动作以及提出的问题,学生已经对文章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积极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其次,揣摩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提问。在整个一个班级中,总是充斥着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他们的兴趣与爱好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movie”这一课时,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爱好,在开篇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电影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活力,那么有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些自己认为最好看的影片,和大家分享一下感想呢?”一些平时非常爱好电影的学生就会主动举起手来,跃跃欲试地说出自身的想法,在听了学生的这些讲解之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语言上面的评价,然后,引入正题,“既然大家对电影都这么感兴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程, movie。” 学生们刚刚从兴致勃勃的电影讨论中走了出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项目,他们会带着这些兴奋劲儿走进学习,这就是科学的提问技巧所带来的效果。

再次,因人设题,全面训练。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都会在学习上产生弱项,教师要综合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根据他们的薄弱环节来设置题目,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提问。例如:有些同学的口语不够好,教师就要多设置一些口语训练方面的问题,积极地与这些学生展开对话,鼓励他们大胆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的语法知识薄弱,教师就要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对这些学生提出有关语法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展开训练,使原本薄弱的知识结构变得强大。

最后,把握好提问时机,促进有效教学。教师要严格掌控好提问的时机,争取让每一次提问都有所收获。例如:发现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向这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其回答,一方面是为了提醒学生好好听课,另一方面也警示了其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