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1

一、引言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是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可支配收入,全称“国民可支配收入”或“居民可支配收入”,它是观察和分析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和人群之间收入如何分配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观点,并用EViews软件进行实验。本文对2009年全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支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指出收入对各项支出的影响。通过对比2008年的数据,分析变化的原因,对未来进行估计的同时提出意见。

(一)背景

几百年来,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经济学探讨从未停止。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就强调过消费的重要性,他认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最终目的”。消费作为国家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近几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对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吃得绿色,从穿得暖和到穿得体面,从解决温饱到全民奔小康,而居民消费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问题也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大量研究成果充分说明,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及其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二)消费结构

所谓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比例关系。

1.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支出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

(1)按吃、穿、住、用划分;

(2)按消费对象基本属性划分,分为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劳务;

(3)按消费的社会功能分可为社会消费和生理消费。

消费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而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恩格尔定律揭示了两者的关系,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消费结构,乃至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也成为衡量富国、穷国的标准。一般随着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故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相对较低。

2.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消费结构变化一般规律可概括为四个转化:

(1)从自给性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向商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2)在商品性消费结构中,吃为主的消费结构向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化;

(3)由物质性消费为主向精神和劳务性消费为主的结构转化;

(4)由商品消费结构向产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3.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消费结构与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应。根据消费层次理论认为,低级阶段吃穿两项为主,中级阶段房子、车子等耐用消费品占主要地位,高级阶段则以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为主要内容(张正萍,2008)。

(三)相关消费理论

相对而言较差。t=3.451409>t0.05,可支配收入对住房支出有显著影响。

(三)计量经济的检验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2.异方差性的检验

由OLS估计的最终结果中R-squared和Adjusted R-squared的值(见表5和表6)可知,模型的拟合较好,由怀特异方差检验的结果可知OLS*R-squared统计量的伴随概率p

三、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一)食品消费支出

2009年的R2=0.780773,2008年的R2=0.780773,都较高,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居民可支配收入对食品的影响显著。2009年食品支出占总支出份额与2008年度相比变化不大,但有所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而言食品支出占的总份额会有所下降,这符合了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指数上看出,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在提高,总消费支出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金额也加大了许多,这是2008年后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结果。说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温饱阶段,而是要吃得饱、吃得天然、吃得健康。

(二)衣着支出

对比2009年和2008年,人们用于衣着消费的支出有所上升,但总体变化不明显。说明近几年居民都已经比较注重衣服的质量和质感了,不仅仅追求穿得暖和,还要穿得舒服,穿得符合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身份,并且越来越追求时尚与高档了。也说明居民生活消费状态相对稳定,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持乐观态度。

(三)医疗消费支出

2009年和2008年相比,人们用于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有所上升。说明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本身也越来越重视,健康意识增强,同时也反映了医疗费用还是相对较高。但由于医疗相关消费价格上涨,消费者所享受的商品和服务却并不一定提升了。所以我国急需完善居民医疗保险体制,并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促进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的长久稳步发展(吴沛、楚晓东,2007)。

(四)住房消费支出

对比2009年和2008年,住房消费总支出份额下降。这说明在收入基数增大的同时,人们把更多的支出放在了食品、衣着和医疗消费方面,而在住房方面人们则持保守态度。表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经济稳步发展,但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各种消费的增加,因而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不明朗。

四、对策建议

1.建立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收入增长是促进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有效的稳定增长经济体制,是增加收入,全面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城镇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的再培训,对二次创业的技术培训、政策支持、资金援助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支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扶持中小型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建立健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紧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满足城镇居民现有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创造并发现城镇居民可能的潜在的消费需求。鼓励对市场上现有的商品进行改善或者更新换代,或者不断地开发新颖、功能独特的新产品,或者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医疗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改革的阻力,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早已是势在必行(黄继炜,2008)。

4.完善健全金融证券机构,引导消费趋向。人们在消费时,应当理性消费,人们应该考虑在金融保险证券行业和科技教育方面等有长期回报率的领域投资。国家应当完善和健全这些金融机构,使人们能够安心地进行投资和理财。

【参考文献】

[1] 门丽琼,胥巍,杨晨光.陕西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基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43-44.

[2] 张正萍.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2-3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2

[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效机制;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2-0013-03

进入21世纪,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善。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是困扰辽宁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力求结合辽宁经济发展实际和居民自身的收入能力,在全国大的视野下思考如何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问题。

一、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人均实际收入,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城镇居民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它包含四方面内容:家庭中就业人员从单位得到的含工资、奖金、第一职业以外获得的其他劳动收入在内的工薪收入;家庭成员从事个体和私营经营获取的经营净收入;居民通过出租房屋、炒股等方式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家庭成员所获得的养老金、离退休金、失业保险、赡养收入等转移性收入。

1.纵向比较分析。从纵向比较分析(见下表)可以看出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照,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十五”期末比“九五”期末净增加收入3750元。二是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至2005年?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23元、1062元、1178元、1232元、1415元和1386元,并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趋势。三是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加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十五”期末比“九五”期末净增加收入4213元,比辽宁省高出463元。

2.横向比较分析。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居民收入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如果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国民收入中供居民个人分配的部分就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这里主要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基础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辽宁省与全国其他30个省市区比照,其特点:一是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虽有提高,但绝对量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仅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4位,到2004年已提升至第16位,但绝对量与排在全国前5位的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和天津相比,分别相差8676元、7630元、6539元、5620元和3457元。二是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还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2004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72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地区人均GDP达到16297元,位居全国第9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列全国第16位。反映出辽宁省在体制机制、设备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市已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

3.制约因素分析。一是传统产业比重大,经济效率比较低。工业结构问题一直制约着辽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产业结构与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低附加值产业和过度竞争产业的盈利空间相对较小,职工的工资也就难以大幅提高。2004年,辽宁省劳动生产率居全国第6位,而经济运行效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仅列第15位和第25位,这也是造成辽宁省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压力较大。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大批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直接造成辽宁省在“十五”前四年进入失业高峰期,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68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6.4%,为全国各省市区最高位。同时,“失业―再就业―再失业”问题也较严重。一般而言,下岗职工的人均收入不足在岗职工人均收入的20%,结果使城镇部分群体收入下降,直接影响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增长。三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劳资双方关系较为紧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一些私营企业、合资企业以及部分国有经济单位在资本趋利性的影响下,总是尽可能压低工资,使我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偏低,2003年我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69元,并有差距逐步拉大趋势。四是劳动法规监督检查不力,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国家在劳动时间、加班报酬、劳动安全、劳动保护以及最低工资等方面都有一系列规定,但由于执法和执法检查不力,不少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一些单位吸纳下岗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较短或以试用期等名义压低工资,直接减少了劳动者应得的正常收入。五是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辽宁省城镇居民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2003年最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的6.7倍,比2000年扩大了1.6倍,城镇贫困人口比2000年增加了70万,这既与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倾向有关联,也与城市内部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关联。因此,要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收入的合法来源,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提高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从宏观导向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努力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努力改善生活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努力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在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高度重视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使人民群众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得到实惠。同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就是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三是努力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实现辽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是要从过去靠投资拉动转向靠投资和消费双重拉动,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可以说,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维持必要的投资率,努力提高消费率,把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2.从经济周期波动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参照标准。从辽宁省经济波动来看,为期十年的一个经济周期大都按照“低谷、恢复、繁荣、衰退”的发展态势运行。辽宁省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1%,“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处于十年周期的后段,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通过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完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辽宁省经济增长率能够达到11%左右的预期,这为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了可能,“十一五”期末能够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见下表)。

3.从产业变化趋势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空间和基础的。在“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辽宁省将进入产业结构转化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也将发生规律性变化,“十一五”期末辽宁省将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从扩大就业容量和增加城镇居民收入角度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也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出现新的变化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保持稳中有升,成为拉动辽宁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持续升高,成为拉动辽宁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随着第二、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将会为辽宁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物质基础。

4.从体制机制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体制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将是辽宁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深化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升职工正常收入。

5.从政策取向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政策支撑的。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辽宁省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社保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将会为辽宁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从思想基础和人文积淀上看,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动力源泉的。“十五”时期,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辽宁人“敢为人先、努力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精明的商业头脑、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既为辽宁省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也为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提高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建议

提高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坚持“政策引导、统筹发展、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在措施制定上既要体现全局性,又要突出动态性和差异性,积极探索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内生增长机制、长效管理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要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是迅速扩张工业经济总量的关键,是辽宁省赶超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缩小同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的有效措施。尤其是要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扩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大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实现总量扩张和效益增长,带动全省企业职工收入增加。抓好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把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给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把财政投入、小额贷款和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切实提高就业率。

2.加大职工增资力度,提高职工工资收入。运用财政政策提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待遇水平,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及其职能转变,按照经济增长指数和财政收入状况,逐年相应增加政府支出,以增加公务员、非赢利机构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养老金。在城市范围内全面实行货币化工资制度,将住房等各种实物收入和工资外收入分配统一纳入货币化工资。加大对企业职工的扶持力度,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幅度对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拉动起决定性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不同行业的最低劳动报酬标准,采取各种措施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逐步增加职工工资收入。

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业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弹性系数高的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大限度地减少长期失业者数量,以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再就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解决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及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正确引导劳动者采取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大力提倡自主创业。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引导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就业的资金投入,继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大龄困难就业群体的帮扶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社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法扩大各项社会保障覆盖面?熏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实现社会保险广覆盖。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提高缴费率,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增加财政的社保投入?熏特别是对困难群体参保要予以资金扶持。

4.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继续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完善收入分配的市场调节机制,强化监督和保障职能,推行劳资双方谈判决定工资方式,加强人工成本约束措施。加强劳动合同履行的管理,防止和解决劳动纠纷。进一步调节和规范垄断性行业企业收入分配,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适当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积极监督,加大维持社会公平的转移支付力度,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逐步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

5.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加快建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政府救济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补充,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城乡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服务。完善医疗救助、住房援助、就学援助、应急援助、取暖救助、社会互助和灾民救助等一系列制度。根据全省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支付力度,适当提高辽宁省用工单位最低工资发放标准并尽快实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拉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3

一、变量的分析与选取

1.变量的选取

消费的变化涉及多个影响因素,如利率、可支配收入、储蓄、货币供应量、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心理预期、社会保障制度等。由于消费者心理预期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两个因素不能实际度量且无法获得其观测值,所以不宜作为变量列入计量经济模型;在研究利率对消费的影响的过程中,利率必然要作为一个自变量,然而,利率与储蓄、货币供应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于随机扰动项μ存在以下假设:零均值、同方差、无自相关、服从正态分布,为了避免所建模型产生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性,因此,储蓄、货币供应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也不宜作为变量列入计量经济模型,应将其列入随机扰动项μ,表示这些因素对消费的综合影响。本文选取的自变量为利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因变量为消费水平。

2.数据的选取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利率的变动性,本实证分析采用的是我国的基准利率SHIBOR的季度数据来作为利率数据。

要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进行研究,我们要采用的数据应该是地区数据,由于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得到的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是省份的季度数据,因此,我就用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数据来表示消费水平的数据,并且将2007-2012年的省份季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季度数据。

数据处理如下: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Σ每个地区各省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该省的当时的城镇居民数量)/该地区所有省份的城镇居民数量之和

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Σ每个地区各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该省的当时的城镇居民数量)/该地区所有省份的城镇居民数量之和。

按照以上的计算方法逐年计算,可得到2007-2012年三个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季度数据。

二、建立模型

通过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建立相应的模型,然后使用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1.对东部地区的研究

(1)模型的提出

结合图3.1和3.2可以看出2007-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消费水平(ECONSUME)、人均可支配收入(EINCOME)、利率(ER)的变动情况,消费水平、利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周期变化的。由于对数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变量之间的剧烈波动,因此将模型建立为:

lnECONSUME=β1+β2lnER+β3lnEINCOME+μ

(μ为随机扰动项,βn为随机参数)

建立对数模型的意义是研究利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增长率的影响。

(2)参数估计

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根据表3.1中的数据,得到该模型的DW=0.6014,查DW统计表可知:对于样本量为24,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在给定显著水平为0.05时的情况下,dL=1.188,dU=1.546。由于DW=0.6014

(3)自相关性的处理

运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以下结果:

(4)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因为该模型的R2=0.9998和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7。这表明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很好,即利率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共同对该地区的消费变化的解释能力达到99.98%。

F检验:假设β2=β3=0,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临界值小于F值。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由于临界值F0.05(2,20)=3.49

t检验:分别假设β1=0,β2=0,β3=0,当t值比临界值要大时候拒绝原假设。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由于t0.05(20)=2.086

2.对中部地区的研究

(1)参数估计

根据上文的分析方法,得到该模型的DW=0.7451,由于DW=0.7451

(2)自相关性的处理

运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以下结果:

DW=2.5764,dL=1.168,dU=1.543。由于DW=2.5764>dU=1.543,所以此时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最终得到的模型方程式为:

(3)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由于该模型的R2=0.9993和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91。这表明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很好,即两个自变量共同对因变量变动的解释能力达到99.93%。

F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由于临界值F0.05(2,20)=3.49

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由于t0.05(20)=2.086,运用前面的检验方法可以得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该地区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利率对中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3.对西部地区的研究

(1)参数估计

根据上文的分析方法,得到该模型的DW=1.8729,由于4-dU>DW=1.8729>DW=1.8729>dL=1.188,因此说明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性。

因此,得到的模型为:

lnWCONSUME=0.043-0.014lnWR+0.961lnWINCOME

(0.2396) (0.0139) (0.0264)

t=(0.1812) (-0.9729) (36.366)

R2=0.9844 F=661.91

(2)模型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由于该模型的R2=0.9844和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829。这表明该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很好,即两个自变量共同对因变量变动的解释能力达到98.44%。

F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由于临界值F0.05(2,20)=3.49

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由于t0.05(20)=2.086,运用前面的检验方法可以得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该地区的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到利率的影响不显著。

三、结论

1.实证结论

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做实证分析,得到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模型方程式:

东部地区:lnECONSUME=-1.143-0.001lnER+1.095lnEINCOME;

中部地区:lnMCONSUME=-0.895-0.003lnMR+1.041lnMINCOME;

西部地区:lnWCONSUME=0.043-0.014lnWR+0.961lnWINCOME。

由以上方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东部地区,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这作用是显著的;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一个百分点,消费水平会同方向变动1.095个百分点。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反方向的,但这影响不显著且影响程度很小。

(2)在中部地区,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也同样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这作用是显著的;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1%,消费水平会同方向变动1.041%。然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反向的,但这影响不显著且影响程度很小。

(3)在西部地区,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同样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这作用是显著的;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一个百分点,消费水平会同方向变动0.961个百分点。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反向的,但这影响不显著且影响程度较小。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4

罗世超(1986-),男,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助理实验师,理学学士,研究方向:数学建模。

谢蕊霞(1990-),女,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本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水平价格指数、可支配收入、人口增长率以及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出发,采用1990-2009这20年的数据首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但其模型的参数解释不可靠,接下来考虑引入平方项和交叉项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逐个剔除影响不显著的因素,最后得到与数据拟合得相对较好、能够反映其内部规律的回归模型。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可支配收入 逐步回归分析 MATLAB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已不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在许多方面已被广泛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主要与消费水平价格指数、可支配收入、人口增长率以及工资水平等有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与数据拟合得相对较好、能够反映其内部规律的回归模型。

二、问题分析及变量选择

制约和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产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水平、市场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情况、消费品的质量与包装等。为了得到与数据拟合的相对较好、能够反映其内部规律的回归模型,首先我们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水平价格指数、可支配收入、人口增长率以及城镇居民工资水平),以及相关关系以便接下来建立模型:

(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用劳动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社会消费需求总水平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可支配收入越低,消费水平也越低。

(3)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4)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工资水平

人们的工资收入并非都是可以由消费者自由支配的收入,比如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同时,居民也会享有社会福利、社会优救济和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带来的收入。本文研究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的目的主要是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应。

三、数据收集整理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等官方网站,搜集了从1990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工资水平等相关数据,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回归前后消费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图

从残差图中可以看出只有两个异常点(1993年和2002年),从拟合图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很高,回归效果好;通过计算得知R2=0.999和F=3835.4,说明其结果很好,p远小于,此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各参数的置信区间都没有包含零点,所以对模型系数的解释可靠。

五、结束语

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情况;求得的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回归效果较好而且拟合参数置信区间均未包含零点,对模型的系数解释可靠;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模型不断引入对因变量影响显著和剔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使得最终模型的确立更加合理。除我们考虑的几个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影响。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5

1通货膨胀——使得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下降

本文采用CPI(消费价格指数=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和PPI(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来进行山西省通货膨胀的测定。自2009年末开始,由于宏观经济的复苏,CPI和PPI又有所回升。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8月CPI同比增长6.2%,PPI同比增长7.3%。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受居民消费价格居于高位的影响,山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出现较大差距。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9,比2007年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不但直接侵蚀抵消了我省城镇居民的部分收入,而且对他们的消费性支出预期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据山西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9元,同比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与去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3%相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与2007年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明显回落,也将直接导致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增速出现下降。

2税收——收入/GDP下降税收/GDP上升

近年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占山西省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个人所得税占国民收入却逐年提高,这个比重的背离反映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与征管存在问题。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两个比重的发展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背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的不断下降已经表明我国初次分配中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关系的失调,而主要源于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不断增长更是强化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弱势地位,导致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分配比例关系更加失衡,这与政府的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的目标背道而驰。

3提高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6

一、理论基础及其传导机制

股市对消费的影响称为财富效应。财富效应指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增长,进而促进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反之亦然。从消费视角分析,财富效应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影响居民收入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提高短期MPC,进而扩大消费

Romer提出消费者信心理论认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支持了消费者信心。在信用发达的市场,股市繁荣加速储蓄向投资转化,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加快消费信贷发展。投资者因股市繁荣对经济充满信心更大胆消费。

(二)通过影响投资者实际收入影响消费

投资者投资股市,一方面获得股票分红收益,另一方面因股价上扬获得的资本利得。当消费者持有股票市值上升,增大资产水平和信用水平,于是消费者运用这些股票向银行借贷支持消费:反之。消费能力下降。

(三)通过影响企业影响消费支出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托宾0理论,股票价格与其资产价值比率称为托宾0。当其较高时,企业资产市场价值超过重置价格,企业扩大投资。但在熊市下,企业再融资会陷入停滞,对企业发展不利,间接影响消费。

财富效应对消费影响不限于此。一方面,财富效应刺激人们金融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股市分流居民储蓄,有助于居民储蓄存款转化为有效消费与投资需求,扩大内需。

二、理论模型、数据选取与方法选择

(一)理论模型

本文的实证研究围绕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理论展开。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一生消费受财富和收入制约。消费支出取决于消费者生命周期内的总财富,由实际资本、金融财富和人力资本构成。金融财富主要由股票构成。由此。股市收益与居民消费行为关联的模型可以写成:Ct=a+blt+cPt+Ut。

其中It为第t期可支配收入,SPt为第t期股票指数。Ut为残差项,在该模型中为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

(二)变量的定义及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I)、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C)及上证季度股价指数(SP)作为研究变量,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锐思资讯数据库等,样本空间为199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

股价指数可表示股市波动,本文上证季度股票价格指数以当季上证综合指数最高与最低简均表示,居民消费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本文选取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示。居民消费量选取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表示。由于影响居民消费因素众多,本文解释变量为影响消费及股市指标,被解释变量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来解释上证股市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关系,进一步分析股市收益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为消除变量时序性,对所有数据进行季度调整和指数化再取自然对数得到量LC、IJ1和LSP,变动趋势如下图。可以看出,LC、U和LSP变动是同步且平稳的。

(三)计量方法选择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可支配收入及上证股价指数具有时间趋势,是非平稳变量。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协整理论。恩格尔和葛兰杰于1987年提出协整概念认为尽管每个变量自身可能非平稳。但它们线性组合却可能平稳。如果变量之间协整,则这些变量可用误差修正模型(ECM)表述其短期非均衡关系。该模型结合了变量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是有约束的VAR模型,它使短期波动的变量对均衡的偏离能收敛于长期协整关系。

三、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一)平稳性检验

为建立股市收益与居民消费行为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先对变量LC、LI和LSP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它们是否平稳。运用软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不能拒绝Lc、U和LSP含有单位根原假设。但对变量LC、U和LSP一阶差分,可以拒绝原假设。因此,这三组数据都是I(1)过程。

(二)滞后阶数的确定

根据以上检验,LC、U和LSP具有相同单整阶数满足协整分析前提。本文协整检验采用VAR模型。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系统长期均衡,用于协整分析VAR模型也具有动态稳定性。建立VAR模型必须选择正确滞后阶数,使VAR模型能准确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特征。比较滞后阶数为0、1、2的VAR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3结果,根据最大似然值和信息最小准则。最优滞后阶数为2。

(三)协整检验

通过以上VAR模型分析,VAR(2)是最优的。分别设置检验变量LC、u、LSP。长期趋势项系数模型强收敛。在经过pcgive10.0软件对模型优化后,结果为:

从模型可以看出,LC短期波动受LI和LSP和误差修正项ECM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原则,表明短期非均衡状态收敛于长期均衡过程。长期来看,各变量对居民消费有影响。居民的上期消费,可支配收入及上证季度指数对消费影响分别为0.4571、0.1238和0.05376。一旦短期波动偏离,系统将以0.13力度回到均衡。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进一步分析变量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我们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由结果分析得出(见表3)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虽然上证季度股票指数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但这些都是格兰杰意义上因果关系。在经济分析上。我们尚不能据此对各变量之间关系做出判断。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考察了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上证季度股票指数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为长期均衡。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上证股票指数增加会增加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作用。上期消费增加会减少本期消费,存在反向关系。在长期发展中,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上证季度股票指数增长1%,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分别为0.123%和0.0538%。而居民上期消费增加1%。本期消费减少0.4571%。

(二)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上证股票指数均会影响居民消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关于可支配收入短期为单一弹性,长期弹性为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