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1
为适应检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检验医学教育模式转型已成当务之急。1998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将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且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从各医学院校的培养方案来看,三年制和四年制本科教育定位于培养具备基本的检验技能、主要从事临床实验室技术工作的检验技师,七年制本硕连读教育定位于培养负责签发报告、协助临床诊断和开展科学研究的检验医师,五年制本科教育则定位于培养具备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既能从事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又能进一步深造的医学人才。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检验医学教育定位不明晰,学制复杂多样,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存在交叉现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接轨不紧密,再加上高校的迅速扩招,办学模式和管理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检验医学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教育部将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明确为技术类理学专业后,许多问题看似迎刃而解,但是如何纠正长年的制度缺陷,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成为新的挑战。
2专业认证对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作用
2.1专业认证的特色
所谓专业认证,广义讲即时某专业技术或领域,通过某种检验标准,由政府或者权威专业组织实行,用于表彰个人或执业资格的证明文件。专业认证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用最低行业标准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保障公众、学校和学生的的基本利益;二是通过持续的自评、专家评审、咨询和服务等,以鼓励和促进相关专业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专业认证的特色在于其注重考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每一项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证等实际工作,即专业认证的工作重点是检查各校的教育计划、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育评价、科研、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等方面是否与本校的办学宗旨目标相一致。专业认证是高校专业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为了寻求进一步发展,自主申请权威认证的过程。以相对成熟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例,专业认证的基本过程包括:首先学校向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接下来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提交自评报告,认证工作委员会对自评报告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考察,做出综合判断,考察结果将形成书面报告反馈给学校,学校据此做出相关的整改,持续的改进是专业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可以视情况进行回访。认证的结论包括完全认证(有效期为8年)、有条件认证(有效期为4-6年)和不予认证。
2.2我国医学专业认证的现状
21世纪初,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等组织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医学教育认证指南》为全球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提供了一个系统、明确、全面的参考方案,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批判性思维等7个领域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核心在于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医学人才。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医学教育标准及认证制度。我国也在借鉴国际标准和指南,力求国际标准本土化,不断探索和实践医学教育质量认证。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2004年,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评估机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同年,教育部“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组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讨论稿),制定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办法》(讨论稿)。2007年,“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认证”正式列入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其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学四个医药类专业列为试点项目。2008年,教育部成立了“中国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文件明确规定“实施医学教育认证,开展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以认证结果作为审核医学教育招生规模的依据,并将认证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截止2013年底,已有12所高等院校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2.3专业认证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改革的推进作用
2.3.1重视专业认证,深化教学改革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已经形成5年一轮、对普通高校进行全面评估的制度。毋庸置疑,高校评估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上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教学评估与专业认证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的区别见下表1。本科教学评估是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教学实施、教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等办学硬件有规模和数量上的要求。而专业认证是评估学校在这些必备条件的基础上,不仅重视教给了学生什么,更重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不仅对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而且更注重学校的输出结果--毕业生实际掌握的技能进行考察认证。因此专业认证成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关注程度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高校专业认证将会蓬勃发展。2012年,教育部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进行大改革,将其划归为技术类理学专业。在此契机下实行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有助于引导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有望解决长期以来检验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培养目标差别较大、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准参差不齐、课程设置缺乏严格标准、医学和理学理念分歧等问题。
2.3.2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按本科医学教育WFME全球标准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检验医学本科教育更是亟需更新教育理念。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办学理念,一改以教师为中心和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的任务是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教师的责任是学业引导和帮助,学校的职责是提供优良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专业认证也关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注重团队学习、案例式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专业认证有利于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落到实处。我国检验医师和技师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各级医院往往医技不分,检验医师的处境十分尴尬。专业认证可以指导医学院校根据检验专业学科发展趋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为掌握扎实的检验技术理论、具备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的医学技术类人才,进而规范对检验医学生的培养,逐步实现专业认证与检验技师资格考核制度的衔接与统一。
2.3.3保障教育质量,实现专业国际接轨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高校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学校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学科专业教育质量。专业认证虽是自愿参加,但是申请专业认证,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学科教育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实行专业认证,教育质量保障由外部力量转变为高校寻求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树立牢固的质量观念。专业认证不仅是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国际间专业教育质量相互认可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的全球化流动,检验医学专业人才参与国际学习、交流和执业的机会逐渐增多。通过专业认证,采用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准、规则和程序,实现学历互认和人才互认,有助于培养有竞争力的国际化检验医学人才。专业认证将会为未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现国际接轨指引方向。
3小结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2
1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知识结构相对系统,专业程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但积极性较难调动,配合意识较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积极的、快乐的情绪状态;二是既不快乐,也不沮丧的中性的情绪状态;三是消极的、不快乐的情绪状态,如经常人们经常变现出来的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研究表明:强烈的求知欲、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进取心等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赖以生存,不断突破自己的驱动力。
2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能够发挥积极的心理能量,人们运用其自身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来调整心理状态,并改变其悲观的人生态度。外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应正视各种压力,以此转化为动力,享受外语教学的乐趣。积极心理学理念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自己,由“消极”变为“积极”;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全面展现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和宽容心。
3构建积极和谐的研究生外语课堂
课堂环境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是学生学习和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同时,它也是一个组织系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影响着系统功能的发挥。外语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交互过程。
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更加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被淡化或者忽视。怎样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外语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这个空间,促进学生身心积极的发展、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研究生外语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改变传统的外语教育关注理念。以往的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缺点,过分强调弥补弱势,会造成忽视学生个性特点,抑制学生天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能,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培养并形成积极的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独特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最优发展。第二,重视师生的情感需求。师生的情感需求既包括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又包括自尊心、爱心、自信心、灵活性、趣味性等。在课堂上,教师需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主宰者、决策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换位思考,真诚的对待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形成其安全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更利于课堂环境中学生积极力量的调动、激发。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付出,体谅老师的辛苦,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收获满足感,以更好的发挥积极力量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之间,也要不断增加积极的体验,多参加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增进了解和感情,以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充满自主性、安全感、归属感的积极、和谐的课堂会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第三,重视师生的双向活动,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课堂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专长,丰富内容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尽可能赋予无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针对研究生的特点,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内容,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或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参与性与趣味性共存,形成了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4小结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3
一、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模式的组成部分
(一)语言学概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中,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种方法强调设置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学习者互相合作,研究和探讨隐含于问题中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疑则思,思则究,究则知”[1]的精神,旨在倡导有质疑才有进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得到真知。由此,我们把“基于问题学习”和中国传统的“疑思究知”精神融合起来,称之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旨趣在于,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围绕教学问题,借助学习材料,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等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探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
(二)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的关键
“语言学概论”课程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尽管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更应加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应是一场感知、认知、寻求、发现的“探索之旅”。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是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围绕问题、展开对话、实现探索,理论知识只是骨架,语言资料才是血肉。凭借生动、贴切的语言资料,可以说明概念、原理和规律,可以化抽象理论为具体感知,化枯燥说教为趣味对话。只有这样,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才能充满活力。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独立探究、协作讨论、平等对话。教师对问题的展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都应在充分的语言事实基础上展开,空对空的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思考乏力,学习不得要领,以至于失去兴趣。要通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语言资料是关键。
二、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及认知价值
(一)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
现行通用的或有一定影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有数十种,其中绝大部分理论都源于??外语言学界,建立在印欧系诸语言分析基础上。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所谓“斯大林语言学理论”,还是60年代以来西方的结构主义、转换生成理论,乃至功能主义、认知理论,都与中国语言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膈膜。一方面,基于印欧语材料概括出来的理论,自然不完全适合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基于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尤其是汉语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没有及时吸收到教材中来。由此可见,“语言学概论”教材和语言实际难免有所脱节。同时,由于20世纪形式结构主义的影响,讲的是所谓“纯净的语言学”,而把与语言息息相关的许多重要因素,比如历史、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排斥在外,与中国传统语言学大相径庭。所以,李葆嘉提出:“尽管从普遍唯理语法学派开始,西方学者就追求‘普遍’,但是迄今为止的‘普通语言学’其实并不那么普通,距离世界普通语言学的目标依然存在着很大距离。”[2]
高校“语言学概论”通行教材中的语言资料(这里不涉及民族大学的语言学概论中的各种民语资料),汉语资料以普通话为主(也有涉及一些汉语方言),印欧语资料以英语为主(也有涉及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生除了对教材中的普通话、英语有些认识外,对其他语言大都没有语感,而自己的方言、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却跟课程没有联系。面对这样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学生会认为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现状和语言研究脱节,感到枯燥无味、陌生难懂,甚至怀疑其实际价值和应用价值。
“语言学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语言理论修养要求很高。授课教师若能掌握或了解多种语言,具备较为广泛的其他语言的知识,有助于对教材中的某些例证做出精辟的分析。实际上,中国高校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语言背景,多以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为主,外语一般为英语,对其他语言涉猎很少。由于老师懂的外语有限,有效的语言资料就少,学生对理论理解的难度无疑就会增大。由于教材中有趣的语言资料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就会降低。因此,在问题探究式的“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充实语言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语言资料的认知价值
1.提升学习兴趣的需要
“语言学概论”课程相对比较枯燥,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授课,会在表述和理解方面难免板滞,从而影响了生动性。问题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在探讨中没有结合实际的语言资料,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仍会很难。
许晋、李树新(2009)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根据学生需要备课”“讲授内容和方式体现学生特点”“安排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等[3]。汉藏语系语言有明显的特点,汉语语言学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果这些成果在语言学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阐发,未免遗憾。反之,如果能调动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方言资料,或者分析当代社会语言生活现象,势必能吸引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出于实用的学习兴趣,方能提升到学术认知层面的兴趣。
2.培养思辨能力的需要
所谓思辨能力也称为批判性思维,保罗和埃德尔(Richard Paul&Linda Elder,2005)把思辨能力定义为“为了判断事物的价值,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经过思考而作出有理据的判断”[4]。西方国家的教育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把思辨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将旨在训练思辨能力的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语言学概论”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为了使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语言资料,增加语言体验环节,编制实践性或体验性问题,鼓励学生观察并发现语言现象和规律,单独或合作完成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并写出报告,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与语言资料的运用密切相关。以身边的语言现象创设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基础理论课不那么乏味,将问题研究落到实处。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语言学教学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语言资料的丰富化和趣味性
(一)语言资料的丰富化
语言学概论的理论来自于具体语言,又反过来作用于具体语言,对具体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概论中主要的理论观点,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例证外,还需要从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古代汉语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撷取例证。教学环节要站在普通语言学的高度,培养学生建立普通语言学的思维认识,重视而不囿于某一具体语言,从具体语言中探寻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促进学习者从语言知识习得走向语言规律悟得,进一步实现语言理论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指导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充分地凸现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
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实际,尽可能地选取方言资料,以其母语为例说明问题,将会大大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教材语言资料的不足,减少学生对语言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的难度。汉语方言十分丰富,各地方言常有普通话中没有的一些音素、音位及其变体,若能合理地联系方言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有关语音的要?I。在语法教学中,对于抽象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教材中几乎全是印欧语实例,若能指导学生打开方言和民族语言的窗户,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如:客家话中存在形容词“级”的形态变化、人称代词的格变形式;宜昌方言中的体标记丰富,有“哒、倒、起、着、在、过”等;某些方言用“内部屈折”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吴方言采用变形法、前加法和后加法表示形容词级的语法意义;藏缅语族的嘉戎语、羌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语法范畴;土家语有六个“格”等。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对当下的语言现象十分敏感。为理解语言学概论中的抽象理论,需要进一步加大联系现实生活的力度。近30年来,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外来词,形成汉语史上吸收外来词的“第三次浪潮”。大量的流行语、新词语层出不穷,普通话南下、粤语北上、强势方言拒不退让等现象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不少生动表现。这些资料贴近“新生代”学生的语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另外,目前不少高校都招有相当数量的海外留学生和港澳生,他们大多有双语能力,语言多具特色。将这些发掘并补充到课堂上来,可以让内地学生看到语言生活的多样性。
(二)语言资料的趣味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充满趣味的事物最能刺激接受者,使之既不难吸收,又不易遗忘。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适当选用准确而不失趣味性的语言资料,对于学习该课程有着重要意义。所谓趣味语言资料,包括语文游戏、相声、绕口令、幽默小品、笑话及时下的微信小品。它们新鲜奇特、不拘一格,因而往往一出现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为了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赵元任曾编过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叫《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如果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像这样的语言资料,会让学生大开眼界,对语音和语义、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音概念的认识。语音教学中,单纯地介绍四呼会觉得难记,但如果渗透有趣的故事就大不一样。据说,有一位唱京韵大鼓的姑娘,不小心把两颗洁白的门牙磕掉了,为掩盖缺陷凡答话都用闭口音(即合口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五。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鼠。问:家住哪里?答:保安府。问:干什么职业?答:唱大鼓。后来门牙镶上了,再答话时就改用开口音(即齐齿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七。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鸡。问:家住哪里?答:城西。问:干什么职业?答:唱戏。学生在笑过之余,也就理解并记住了这些概念。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性。三八妇女节看到了一则微信:女人全是优点――瘦的叫苗条,胖的叫丰满,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傻的叫阳光,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靓丽,老的叫风韵犹存,牛的叫傲雪凌风,闲的叫追求自我,弱不禁风叫小鸟依人……同样是对女性的赞美,不同的对象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这些有趣的表达与我们的语言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很容易产生认同感。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有这样一则关于汉语连词使用的笑话:啥叫代沟?小学语文关联词填空题:他――牺牲生命,――出卖组织。“60后”填“宁可……也不”;“70后”填“害怕……所以”;“80后”填“与其……不如”;“90后”填“即使……也要”;“00后”填“白白……忘了”。这就叫代沟!
四、结语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4
1.课程安排分立。
几乎所有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安排都是按着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实验等顺序进行。这种安排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却忽视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联系,学生往往会觉得只是做了一些相互没有关系的实验,缺乏对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感知,不能有效的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思想。
2.验证实验过多。
课程内容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些实验规定了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甚至连实验结论都限制死了。学生在实验中只能被动接受,并容易养成“对数据”的坏习惯,不能有效培养其正确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精神。
3.教学手段形而上。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大多停留在播放PPT课件的形式上,学生不能做有效的记录,缺乏深入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更别谈主动探索,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实验热情,降低了实验积极性。
4.教学课时不足。
迫于课时压力,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严重不足,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完全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同时,学生也只关心在规定时间内能否完成实验,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只重视“量”,而忽视“质”,完全失去了实验本身的意义,容易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二、应采取的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验动手能力,对现有的物理实验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完善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圆满完成实验。采取如下方法:
(一)编写特点鲜明的实验教材
充分调研国内各高校物理实验开展现状和教材使用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点,改进实验内容,编写实验讲义,同时要考虑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开设,迎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分层次教学的要求。
1.突出物理思想和实验思路。
例如在“十一线电位差计测电动势”的实验中,要从可变电源和滑线变阻器的关系上,说明设计“电位补偿法”的本质属性,并可依据该基本原理和思想实现多种电路的电与非电量的测量。
2.迎合不同层次教学的需求。
增加实验教材中“趣味实验”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加“基础性预备实验”内容,让物理水平相对较低、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能及时补缺,不致对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着重编写“基础性必做实验”内容,以满足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的需要;对“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只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提供一定的实验仪器范围,和简单的实验提示或参考方法等,给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创新意识。
3.公式推导可做取舍。
教材中如涉及到已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习过的实验理论依据或公式的推导,一般不作安排或少安排篇幅,只作为结论直接引用。但是,如果是测量公式中的假设或近似等条件等要给予分析,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实验过程。
4.仪器介绍详略得当。
对教材中涉及通用类或相似性的实验仪器,在绪论或相关特定章节作共性介绍;对非通用或某领域专用仪器作特别详细介绍,例如,对调节步骤较多、难度较大的“分光计”实验则安排一定篇幅的介绍和分。
(二)建立分层次实验教学模式
分层次教学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因材施教的必然举措。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打破传统、加强融合、有效整合,把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各层次的实验要求不同。结合物理实验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趣味性实验:
该层次内容多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延伸,以趣味性为主,如“鱼洗”和“静电感应”等实验。这类实验不需要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学生的自我摸索,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基础性实验:
该层次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测量,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为进行下一层次的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综合性实验:
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着重要求学生加强对物理原理的深入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画面,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设计性实验:
该层次为物理实验课程的最高层次,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取所需的实验仪器。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践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根据专业特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可分为A、B两个层次进行。A层次是较高层次,适用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宜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内容;B层次是较低层次,适用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宜多开设基础性试验内容。两个层次的实验学时是相同的,实验个数可以不同,把学生可获得的学分做相应调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形成实验开放教学体系
实验开放教学体系包括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和科研平台开放模式两部分。实验室开放是实验仪器时间与空间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时间、实验内容进行主动的选择,不再受制于课时的限制。只要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就给学生创造相应的实验条件,实验内容不只限于课本和教材。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增加学生使用实验仪器的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实验仪器的使用率。当然,实行实验室开放教学绝不是放任学生,而是需要特定的老师认真组织、全程参与引导,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实验室仪器和学生实验进行严格管理。实验开放教学还包括科研平台开放模式,通过该平台的开放,建立科学研究开放教学体系。每个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条件的老师,可以申请成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吸纳优秀学生进入研究团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数量的科研探索。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级各类学科创新竞赛平台,学生可以申请学校及省部级创新项目。
(四)整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1.建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网站。
首先,网站可进行实验教学通知的及时,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实验室的相关教学动态;其次,实现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把课程教案、习题解答、实验指导、教学课件和授课录像等进行网络,学生可免费访问,使其能进行有效的独立自主学习;最后,可增加教师在线及时互动系统,学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在线提问,网络值班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高效便捷。
2.建立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室。
通过计算机软件,动态模拟实验仪器及操作。学生可通过电脑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测量数据的实时显示,为学生调整实验方法做出参考。同时,学生也可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实现更加灵活的操作和更加逼真的实验体验。
3.引进实验课程选课系统。
开课前在教学网站公布本学期可选的实验内容,实验的开设时间和所能容纳的学生人数等信息,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个人时间安排,选出适合自己的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个性充分发展。
(五)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论文联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语言学概论论文范文6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实行双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最新成果,并加快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普通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了世界语言的总的特点。普通语言学建立于19世纪初叶,主要是在印欧语系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要想获得更多的语言研究成果,人们必须与国外语言学界有广泛的接触,了解世界最新科研动态,这势必要有更高的外语水平。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师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进行双语教学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文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按照国际标准,双语教学指的是采用了外语原版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各学科知识的获得同步。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能够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意识。但据我们调查得知,河南省高校中文相关专业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很少,且也不完全是英语授课时数占总课时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许多高校教师来说,用流利纯正的外语授课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他们的英语笔试成绩普遍很好,但听说能力没有跟上,大都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上。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高中时读的文科,英语学的很好。他们也认为双语教学能使自己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提高英语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我们通过对我院中文系200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尝试双语教学时发现,原本抽象难懂的语言理论,课堂上兼用英语授课,除了部分听说水平好的学生听课没有困难外,大部分学生感到相当吃力,自然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在全国所有的本科高校中,为了应对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几乎都在大力提倡双语教学,但大多是盲目的,或者说是简单地照般西方的教育,没有根据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调动有条件进行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对加强《语言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学校管理部门科学管理,积极扶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我国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历史很短,仍处于摸索阶段。这就要求管理层积极探索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双语教学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些高校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持有英语六级证书或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这种要求本身无可非议,但问题是通过英语六级就能用英语讲授非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吗?我国高等院校外语系教师有出国经历的也是少数,可他们中绝大部分仍然能上好自己的专业课。我们认为解决教师外语口语表达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外教资源,请外籍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逐步达到能熟练用外语授课。就《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材而言,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北京大学胡壮麟等先生主编的英文版《语言学教程》就有困难,如果要求中文专业学生使用外语原版语言学教材就不符合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了解教学效果,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多方面加强管理,以期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得到同步提高。有的高校以文件形式规范双语教学模式,让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不仅解决了一刀切带来的问题,也提高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高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双语教学管理模式,能在宏观上把握双语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微观上指导双语教师的教学实践。
2.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研究,灵活使用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和考核方式。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英语授课能力。目前我国双语教学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不好,发音不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主动寻求本校外教的帮助,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尽快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水平,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针对语言学课程抽象难懂的特点,合理使用中英文授课比例,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下次上新课前,要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上一次所讲的内容,帮助学生对上一次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使用教材,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英文版的《语言学概论》教材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自编简易英文教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专业术语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制成课件,尽可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特别难懂的章节,比如“语言的机制”,不妨全部用汉语讲解,让学生课后结合中英文教材慢慢消化。对学生的考核,除了期末英语试题占一定比例外,平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通过英语提问,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就有关问题进行简短演说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3.学生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转变学习方法和手段。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参加国际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可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是以应试为最终目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较强,听说没有跟上的局面。高校对有关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学生既感到新奇,又难以适应,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因此,中文各专业的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在大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今天,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行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和交流中有更强的实力。课前,学生要预习英文教材,识记一些有关语言学术语的英文名称;课堂上,学生要排除畏难情绪,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配合教师的双语教学,培养自己课堂上用英语对语言学知识进行思维的习惯;课后,尝试对学过的章节进行英语小结。学生也可在课余时间用英语就语言学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以上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写作水平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