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1
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4、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16、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2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2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2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8、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30、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31、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3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3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3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35、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3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2
[关键词]山东省 民俗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 端午节
一、前言
山东省自古以来就是个文化名省,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也沉淀了自己的各种文化特色。像端午节这类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旅游资源,由于它承载着更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我们更要深入研究它的文化内涵,在现今社会,更好的融入现代文化的发展中。
而在现今社会,像山东省这样以旅游业这种绿色产业为龙头的文化大省,更应该重视像端午节这样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态势。但是,如今的端午节却在慢慢衰落,这种民俗节日在现今社会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民俗旅游资源的衰落,有外在的原因,更有其自身的原因。深入分析这些原因,并研究它们。针对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拯救民俗节日,是山东省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有效措施。为使山东省端午节这种民俗旅游资源健康的发展下去,深入挖掘它们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本身产生的节日产品,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
二、端午节概述
1. 端午节的由来
从整个中国来看,对于端午节有着不同的阐述。以端午节文化的发源地――湖南岳阳市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这种文化。从古到今,关于端午节有以下几种说法:
屈原说:这种说法是最广泛,也是最被人们所接受的。屈原的那种崇高而博大的爱国主义已经被融入到民族精神之中。屈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后遭奸臣,被楚王流放,当他听说楚被秦所灭,痛不欲生,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人们沿途泛舟打捞,于是就以五月初五为纪念日,来纪念屈原。
曹娥说:这种说法流行在浙江会稽。因为她的父亲在五月初五日迎江神活动中,淹死在江中。曹娥很悲伤,投江而死,后人就以五月初五来几年孝女曹娥。
介之推说:这种观点流行在山西一带。《艺文类聚》中记载“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抱木而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伍子胥说:这种观点流行在吴楚两地。伍子胥,楚国人,力谏吴王夫差灭越时要斩草除根,夫差不听,赐其死,并将其尸体抛入钱塘江。民间认为钱塘江涨潮,既是迎接视为“涛神”的伍子胥,每年五月五日迎之。
祭龙说:闻一多先生在其《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认为端午节原是源于吴越民族举行腾龙的祭日。
恶日说: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忌讳。“五月五日,被古人认为是恶日,故《风俗演义》《论衡》《后汉书礼仪态》等书有‘不举五日子’的记载。”
有以上对端午节的概括,可以看出,端午节的内涵更加丰富,开发利用价值更高,也更值得研究。
2. 山东省端午节概述
在山东省,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叫“端节”“端午”“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胶东的黄县,招远等地,又称初一为小端午,初五为大端午。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最普通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山东农村多不知道屈原是何人,他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
(1)山东省端午节的佩饰
全省各地在端午节这天都给儿童的手脖,脚脖或手指上缠上五色线,叫长命线,栓命线,五丝。日照则缠七色线。从缠上之日起,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来扔到水里。
临清给七岁以下的男孩戴“符”(用麦秸做的土项链)。俗话:“端午不戴符,死了变成小牛犊。”给七岁以下的女孩戴石榴花(屈原投江时,正是石榴开花时),以纪念诗人屈原。民谣说:“五月端午不戴五,死了变成癞蛤蟆。”临朐,滕县等地的妇女,小孩可以戴香布袋。花布缝制的花布袋中装有多种草药,戴在身上,玲珑可爱,香味扑鼻。据说可以驱瘟避邪。诸城一带的小孩习惯戴荷包。男孩戴的荷包形如锄头,意在引导孩子学锄地;女孩戴的荷包里插又花针,意在引导孩子学针线。还有少数娇惯的小孩戴无毒兜(兜上绣又蝎子等五种毒虫),意在以毒攻毒,确保健康。临清的孩子在端午节这天都要穿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帮上用毛笔画上蝎子等五种毒虫。意思是诗人屈原的墨迹亦能杀死五种毒虫,使儿童免受毒害。德州的男女老少都要戴艾,无一例外。因为“端午节不戴艾,死了变成猪八戒。”端午节一般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有临朐例外的举行祭祀蚕姑仪式。在蚕姑像前,供上鸡蛋水饺,然后焚香烧纸,乞求蚕茧丰收。
(2) 端午节的饮食
端午节这天,全省几乎都吃粽子和鸡蛋,费县喜欢喝雄黄酒。据说,雄黄酒有杀菌的功能。儿童不能喝酒,便在而多喝鼻孔里抹上一点。招远,诸城一代的妇女儿童,习惯用雄黄酒涂抹耳鼻,意在驱邪防病。
(3)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城民谣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德州还加挂纸葫芦。据说,桃枝和纸葫芦可以避邪。诸城一带,除了插艾外,还用一束艾抽打屋内旮旯,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墙上爬,不许吧人蛰。
端午节的早晨,文登,乳山一带习惯用多种鲜花浸泡的水洗脸。即墨则用露水洗脸。少年儿童早早起床,带着毛巾到青苗地里采露水。同时,采摘青蒜和小白菜。据说,吃了端午的菜,可以去百病。如果能在端午节的早上抓到蛤蟆等小动物,那就更高兴了。据说此时的小动物都是仙丹妙药,包括百病。长岛的渔村这天早晨拉过露水之后,又到海滩的礁石下去摸鲍鱼,谓之“摸房檐”,据说这天鲍鱼爬上来的特别多。
总之,山东省各地庆祝端午节的活动也不尽相同。正是因为活动的多样性,因此开发这种民俗旅游资源才有章可循。
3. 端午节的饮食文化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几乎都在吃粽子,因此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的饮食文化。把粽子包成尖角形,让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饮雄黄酒,酒可以祛病,防虫。但是现代医学认为,雄黄酒对人体是没有益处的,所以现在就没有饮雄黄酒这种文化了。
三、山东省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1. 山东省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省内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民俗旅游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俗旅游活动的丰富多彩,使得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互异为诱因,文化的差异可以满足旅游者求异性,知识性,刺激性的需求。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丰富多彩,以此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1)节以食为天
端午节本是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但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好像与“吃”结下了不解之缘:除夕吃水饺,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也许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人们似乎对饥饿充满了恐惧。因此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形成了一个鲜明的风俗――吃。
龙船竞渡,粽子飘香是端午节的文化标志。然而,端午也一度被商家裹上“粽子节”的伪劣包装。节日气氛也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逐渐谈化。过端午节就好像在过“吃节”。山东省各地在这个节日期间,除了吃粽子,挂艾之外,好像就没有了其他娱乐活动,而端午节也被着直接换成“粽子节”。
好在端午节在山东省已经成为法定节日。人们可以出游,共同娱乐。端午节本是全国性的节日,但除了在南方一些地方有政府组织赛龙舟等活动外,在山东省也就是市民自己过节。最普通的庆祝方式就是吃粽子。流传到今天,其做法与古代并无两样,只是内馅变化较大而已。
近几年,山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却让传统文化陷入了逐渐失落和互换回归的双重齿轮中。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作为节日符号的食物,已经随时随地都可以大饱口福,这使得传统节日的魅力大大降低。然而商家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传统节日本来就不多的促销活动中,依然主打饮食牌。
端午节等全国性民俗节日遗产在山东省个大都市已经遭到了较大的损害。年轻一代对端午节更是不熟悉,就知道在这一天吃粽子。
(2)端午节在省内年轻人心中逐渐淡化
传统节日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与更多的是人情味。对现代的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在他们心中逐渐淡化。对于传统节日端午节来说,年轻人知道在这一天要吃粽子,在他们的记忆更多是“吃”,端午节也被他们直接唤成“粽子节”。在节日期间,年轻人喜欢逛街,旅游,上网,睡觉等。很多年轻人并不能意识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只是玩玩,吃吃,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上,很多人认为不大需要,让其顺其自然。
2. 山东省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其文化衰落的一种表现。而文化的衰落是文化变异的一种情况。这种变异有两种情形:按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生的变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异。
(1)物质文化中饮食的烙印太深
端午节起源于农耕社会,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以食为天”。那时虽然在粽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它的主料还是粮食,逐渐由“时令化”走向“日常化”。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在日常就能吃到粽子。于是端午节就被浓缩成了“粽子节”。这也就是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因了。
(2) 行为娱乐方式较为单一
在山东省各地的端午节中好像还没有什么方式来供娱乐。南方可以赛龙船,在我们北方没有什么方式来娱乐,顶多挂艾,挂荷包,栓五色线,方式单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旅游者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娱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省内端午节的娱乐方式很难适合当代旅游者的口味。
(3)在精神方面展现的层次较浅
在我们省内,也只是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至于别的精神就不曾知道。其实从龙船竞渡就可以看出古人对水的对抗;挂艾,饮雄黄酒是对自然灾害的一种抗争。端午节所流承下来的应该是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和文化传承力,这样的精神文化层次才是端午节不可分离的核心因素。
物质是基础,行为是风貌,精神是核心。三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端午节文化的整体,才能使它继续发展。
(4)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全球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也日益增加。一些西方国家凭着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把本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入到我国,在山东省,韩剧热播,我们崇拜他们的传统文化;美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使我们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的热爱度大大大于本国的传统节日。
西方一些节日注重个人价值,以个体为但原来庆祝,而山东省的端午节则以群体为单元来庆祝。注重群体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体的价值。因此,以个性价值为主的西方节日备受省内人们的欢迎。而以群体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则受冷落。
(5)政府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大
政府是重视“雅文化”而轻视“俗文化”。在端午节这块上,庆祝时间太短。旅游者在活动安排上,出行上都受到限制,就是在省内旅游也不现实,就更不用说远行了。
还有对端午节的宣传力度不够。仅是吃粽子,挂艾,挂荷包等,其余文化内涵人们就很少知道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则会削弱旅游者的出游动机。
四、山东省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措施
由于山东省各地在庆祝端午节上有着不同的习俗,所以以下就其中的共同点进行着重研究,重点是研究山东省端午节的开发对策,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护这种民俗旅游资源。
1.山东省端午节不同文化层次的开发研究
山东省端午节有三个不同的文化层次:精神文化层次,行为文化层次,物质文化层次。在山东省,可以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来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首先,物质文化层面:这主要表现在粽子上。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乐趣,而且可以选用不同的馅子,包成不同的形状。
其次,精神文化层面:主要是以屈原为主。这样可以进行一下历史教育,分析一下古诗。在中国的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展现着古代人们的民俗生活。因此在教材中可以适当的编入一些反映古人节日生活的诗篇,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这些节日内涵。
最后,行为文化层面:主要是吃粽子。也可以在活动形式上深入挖掘与升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可以把端午节设成复古的场面,让人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了解端午节的内涵。
2.山东省端午节民俗产品的开发措施
端午节时,山东省各地市都有制作香包的习俗,它不仅可以防病除虫,还具有审美情趣。在现今社会,它的功能就更显示在后者了。
它用不同的布料,缝制出不同的形状,比如心形,元宝形,船形等。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缝制出更多的形状,以此增加节日的娱乐气氛。它们可以带在身上,可以挂在车里,包上等,还可以挂在墙上当饰物。另外,可以再绳索上挂上其他小饰品,增加美观。这样,因为它的制作形状多样,颜色丰富,符合当今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既可以自己收藏,又可以赠送给亲友,所以很受广大市民的欢迎。
香包里面可以放上不同的植物,例如干的艾叶,月季,玫瑰等代表不同意义的植物。让大家自己采集植物标本,自己制作喜欢的香包。这样可以让大家热爱自然,又能达到识别植物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制作好的香包里放上轻巧的饰物,以增加节日的娱乐性。
另外,外面用不同的布料缝制,体现多样化。而今最流行的就是十字绣了,它能根据需要在外表上设计任何图案,也可根据赠送对象的差别来设计。比如在儿童这方面,就可以设计上一些卡通图案;青年就设计一些祝福语一类的图案。这样,既有节日的气氛,又可以增进感情,还能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还有端午索,它用五色线作为驱妖辟邪的节物,在省内各地,一般是系在手腕、脚腕上。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在有丝索饰品等多样的材料,可以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文化部门,丝索饰品、工艺品生产企业等举办端午索文化的交流会,将山东省丝索饰品、工艺品纳入到一个合适的节日文化载体中,丰富节日文化与节俗活动。
总体上看,这些饰物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现代青年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增进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
另外,可以根据南方的一些习俗来开发山东省内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南方最普遍的是赛龙舟。在省内,一些沿海城市,比如青岛和日照还有威海等城市,可以进行小规模的龙舟漂流,龙舟接力赛,龙舟碰碰船等,把古代竞俗改为竞趣。
3. 实现山东省端午节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丰富节庆文化的内涵,加快彼此间的相互交融,以完善和充实传统节日文化。
在省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接轨,我们不仅要学习外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更要学习他们节庆文化的丰富内涵,使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衰落。
其次,融入凸显个体价值的活动。旅游者在追求自身价值时个体精神才能得到满足,这就需要以端午节文化为依托,设计以个体价值体现为目标的参与型的旅游项目。比如再现端午节起源文化,让旅游者亲自参与,扮演不同的角色,生动直接的了解历史,也能更深入的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然后,加强政府对端午节的重视。政府在端午节的旅游价值实现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应该组织专家学者挖掘并弘扬端午节文化的丰富内涵。
总之,在省内个城市举办端午节的活动不尽其样,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加强政府重视,深刻挖掘端午节的内涵,使这一节日更好的传承下去。
五、结语
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必定与现代文化有所碰撞。只有在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汲取像端午节这种传统旅游资源的精华,传承他们的民俗文化意蕴,并重在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产品,促进古文化与现文化的有机结合,使端午节这种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在现代文化中绽放他原有的和再生的文化光彩。以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业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 曼 李万鹏 姜文华 叶 涛 王殿基:山东民俗 山东友谊社出版, 1990年
[2] 金苹苹 吴 珊:端午节民俗文化特色初探, 绍兴纹理学院学报 ,2002年12月第22卷第6期
[3] 乌尔沁:中华民俗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4] 杨 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5] 曹俏萍 周叮波:端午节习俗边缘化和我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现代化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 2006年7月第77卷专刊
[6]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节日娱乐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1版
[7] 杨丽娟:端午节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探析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8月第4期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3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需依据本地区自然、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资源满足多样化及选择性需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应据此加以积极利用和开发,激发学生浓厚乡土情结。随着分省自主命题的高考改革,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体现乡土文化内容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如2005年湖北语文高考卷要求考生基于湖北地域特点撰写湖北旅游资源推广广告文案中的广告词;2006年北京卷则要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撰写文章;200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则展示了现代文阅读《乡村的风》,文章中透着浓厚的安徽乡土文化气息,语言应用题第20题则更是乡土特色明显:要求学生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简介,选择人物的某一角度加以评价。由此可见,将乡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使用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入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语文学科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死记硬背,甚至有学生觉得@些内容和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习这部分内容没有用。教师可从课堂学习内容中的乡土资源入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声调上,定远话还保留入声,这非常有利于解释古诗词的押韵。如从柳永所写《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上阕中可以看出其中前面四句均使用了仄声韵。笔者所在地区定远方言“歇”“噎”和“发”“阔”都读入声,使用定远方言读这篇文章时都押韵。但如果使用普通话会发现“歇”读xiē,“噎”读yē,这样这两个字都成了平声。同样,据普通话发音“发”读fā,平声,“阔”读kuò,去声,两字也不押韵。学生们一定会对这种现象充满疑惑,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三句诗词为仄声韵。“急”“泣”“湿”定远方言这三个字为入声,但普通话则分别读jí、qì、shī, “急”成了阳平,“湿”成了阴平。
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地域特点,可以用方言来解释押韵的问题。一方面,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调节情绪、活跃气氛;另一方面,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来解释,学生一听就懂,而且记忆深刻。
二、巧用乡土资源,顺利解读课文
在理解发音时,可介绍汉字读音变化的过程。在理解《红楼梦》中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时,课本上的注释:“雪”“薛”谐音,影射薛家。部分学生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提出这两个字并不同音的疑惑。不止如此,“雪”“薛”两个字在学生们所在地定远的方言中的念法也存在差异,两个字均为入声。笔者告知学生,很多汉字的语音变化是长时间演变的结果,学生结合本地这两个字的念法会对教师的解释恍然大悟。
又如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安徽等地“童养媳”的民俗。本地区有首歌谣:“鸡子叫,狗子咬,八岁我,起来早,公婆茶汤要烧好,几房马桶轻巧倒。快到田间去薅草,转到水田扯秧苗。两个时辰转回家,一家早饭快快烧。别人吃饭我洗衣,再到山头把柴挑。脚冷手冷搓搓了,肚子饿了扒个苕。忙到日头落山了,赶回家把夜饭烧。一家人都睡了,我点油灯做鞋帽。”教师可将这一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朴实的民谣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为直观地了解“童养媳”的凄惨之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出身就是童养媳,其丈夫比她小十来岁,祥林嫂饱受生活折磨。通过这首歌谣,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介绍乡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据新闻报道,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韩国文化遗产。端午节本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竟然被认定为他国文化遗产。这引发国人哗然一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报道,强化乡土文化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与屈原相关的文章时可介绍端午节吃粽子及划龙舟习俗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语文知识,在阅读诗词时也更为顺畅,传统民俗的相关常识也得以知晓。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们可以介绍定远的一些祭祀祈福的活动。春节时,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敬神祗,“开财门”。这一天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元宵,闹花灯,这天晚餐,农村家家习惯用香油炒饭,叫“闹秧根”,象征新一年秧好拔、好洗、好插又好活;农历二月初二是龙灯节,旧称龙抬头,人们祈祷龙王带来“风调雨顺”。晚上做“土地会”,敬香、聚餐……教师在介绍以上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讲解这样做的寓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四、展示乡土名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介绍学生身边的乡土名胜,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我们利用投影介绍定远的韭山洞。告诉学生韭山洞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韭山,因盛产野韭而得名,又因群山连绵别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名韭山洞。洞内宽窄不一,有时宽约百米,有时只可一人通行,洞顶有的高达数十米,石幔重重,洞中藏洞,各种乳石、石笋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幻灯的投影、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感到韭山洞丝毫不比褒禅山逊色,从而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语文源自生活,乡土资源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纽带。教师可基于课标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组合,科学设计,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增加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们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下逐渐具备乡土意识,其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会因此倍增。
参考文献:
[1]陈介刚.充分利用乡土文学作品进行语文教学[J].宜宾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陈太根.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兼谈在高中生中开展饮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6).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4
中秋节又到了。喜欢略施文采的我,晚上一定要到外面赏月的,也要顺嘴弄出几句顺口溜。我想,今年必须写这样的句子:明月秋色共此时,嫦娥春姑同入诗。因为今年我们这个村子里可以说又是个丰收年。我在农民的笑脸上,早已读出了丰收的喜悦。由此我想:今年中秋节里,我们赏月也好,品尝月饼也好,那份心情,那份雅兴,那份满足,不都是来自于我们对农业丰收的欢乐吗?由此我认为:节日的来源,更主要的还是人们为表达喜悦的心情,在固定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我们农民,总有着自己的过节方式。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一家人,就是我们这个村里比较典型的过节的方式。
中秋节到来时,从古至今,人们永远保留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赏月,二是吃月饼。赏月,似乎只是文人墨客的雅兴。我们村的农民,从来没有人在中秋节的晚上,特意到外面去饮酒赏月。不过此时,村里的人们聚到一起,也总是谈论一番关于月亮的传说。我在读高中的那几年,每年的中秋节晚上,都约上几位好朋友赏月。几块月饼、几瓶啤酒,只是吃点、喝点,图个热闹。有时,为赋新词强说愁。
说起月饼来,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们哥四个分月饼,总是给我这个老儿子掰一大块。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了,不知是啥馅。妈妈又总是把她那块给我吃。爸爸在第二天晚上,又悄悄地把他那块塞进我的被窝。最近几年的中秋节,我都要给儿子买几斤月饼,最后总要剩几块没人吃。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5
关键词: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大声呼吁学校与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一、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教学
1.联系生活进行充分感悟
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生活积累相对贫乏,一些教材在教学时需要与学生生活建立一种联系,引发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拉近时空距离,把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再现于课堂,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可把1998年抗洪的情景通过课件再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与生活感应,各种想象如潮水奔涌而出。
感悟还是一种感觉的迁移。我们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体验未曾经历的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为了体验司马迁在牢狱中受煎熬的痛苦,教师可调动学生的相似性体验:“你们从电视中见过古代人犯罪后在牢狱中所受的刑法吗?”学生一顿,不忍心地说:“那些官员为了审结案件残忍地使用竹签扎手指尖,用烙红的铁块烧身”“是啊!从活生生的人身上熬出油来,是一种怎么样的痛苦呢?”教师的语言强化了与学生原有体验间的联系。在随后的朗读中,学生读得情真意切,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情感的升华源于生活得以实现。
2.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创设问题情境,考虑学生原有的生活基础,并努力在儿童生活与文章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1)揭示矛盾。文中生活与现实往往会有一些矛盾,有的属表层性的矛盾,是由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错觉,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如,在教学《七律・》时,可先出示一幅反映行程的示意图,然后提问:“凭我们的生活经验每天我们步行来到学校上课晚上回家后就会觉得很累,第二天就要骑车上学,可面对的是雪山,是草地,是艰难啊!课文中怎么能讲‘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呢?”在强烈的探求欲望的驱使下,学生深入研究了行军途中面临的重重困难,并考虑到这是不间断的行军,自然就深刻、全面地理解了的神勇。(2)寻找相关。创设的问题情境努力与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与文本建立联系,如,在学了《海伦・凯勒》后,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就是海伦・凯勒,你在这种环境下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然后让学生听九岁儿童刘倩倩写的那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我家做客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了一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室里静静的,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打动了。
3.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
语文要为生活服务,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培养生活能力。
首先,表现为再现文中的生活情境。如,对话集中的片段可以创设对话情境,根据课文描写的生活进行模拟性对活,将枯燥的朗读、背诵、复述演绎成情绪盎然的生活,如,在学了《黄果树瀑布》后,请学生当导游游览美丽的黄果树瀑布。或者根据课文的生活背景,创造性地进行某一细节的补白。在创造性地再现生活情境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言语表达顺畅了,表演才华施展了。
其次,表现为创设文外生活情境。所谓文外生活情境是指创设的情境并非文章中所描写的,而往往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生活场景,是语言实践的一种凭借。如,在学了《克隆之谜》后,开展辩论赛,以“合作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你认为克隆技术能否造福于社会?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在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悟下,在学生丰富的想象中,他们直言不讳。
再次,表现为重视作文中的交流。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有热点,值得思考或众说纷纭的话题很多,让学生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从自己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出发,说真话,抒真情。可以找类似《关于减负》《奥运之歌》《我看“宝岛台湾”》这样聚焦社会政治、人类发展等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进行交流,做生活的主人。
二、以作业为桥梁扩展生活化
作业除了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应发挥作业的桥梁功能,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发展语文能力,培养生活才干。生活化的作业可以从以下几种形式做些尝试:
1.查考型
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屈原的诗词进行赏析,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并动手包粽子,表达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2.探究型
探究型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明确学习目标下的实际探究活动,在学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后,让学生学习法布尔认真观察、专心思考、认真研究的品质,寻找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深入研究,并把研究过程写成观察,如《大树的叶子为什么有稠密之分》《泡泡为什么会飞》。
3.创编型
在学了《负荆请罪》后,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画连环画;在学了小数点后,可请学生编童话《小数点漫游记》。
4.鉴赏型
根据教师提供的欣赏资料及线索背景进行鉴赏活动。如,在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鼓励学生看电视剧《水浒传》,在学了《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后,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
5.调研型
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认识周围世界,设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建设方案,如,在学了《春光染绿我双脚》后,组织学生调查绿化状况,然后写倡议书,画宣传画,写广告词。
三、以活动为凭借全面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海洋。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即教育之场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堂,又要扩展时空,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让学生综合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1.挖掘教育资源
校外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一类是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如,我们塔山的蓝天碧海、十里金沙、名山古刹、亭台楼阁……无一不蕴藏着趣味、知识和神秘,为孩子们创造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二类是我们学校“行知村”的活动。如书画院、小主人储蓄所、小主人超市……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三类是现实社会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我们要勇于挖掘,利用教育资源。
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词范文6
陕北,由于其古老,历史文化纵深感特别强,区域内部原生文化积淀深厚,因而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基质。加上不发达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贫困落后生活状况,又同时该种文化的素朴性和保守性。陕北方言就生长在这样一种自然地理和文化习俗的环境里。
陕北方言与礼仪习俗
礼仪习俗包括婚礼、丧礼、祭祀、迁居之礼、贺木之礼,筑屋之礼及其它礼仪,其中最重要的礼仪是婚礼、丧礼。这里将从陕北方言来窥探其中所蕴含的礼仪习俗,通过独特的礼仪习俗展现丰富的陕北方言。
1.陕北方言与婚姻习俗
婚礼:它是人生礼仪中最盛大的礼仪之一。曾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婚礼在陕北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陕北婚俗反映人们避凶趋吉,以及祈求夫妻和美、多子多福的愿望。据记载:“婚礼皆凭媒妁之言,不用婚书庚帖。初以识字者稀,无人解辨故第凭媒妁撮合之言,无或背弃,后虽读书者多,以相治已久乃竟废则不。聘礼则为一件银子,两三件成衣而已。有力者皆如此,无力者须备齐而后准娶。娶皆以旦不以夜,初以野旷村稀,以防暴客,今犹沿用,则婚字之义昧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密切,乡里婚俗中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对婚礼的关注越来越多了。
看家:即观察并查看家庭及家庭住所情况。在陕北有女方到男方看家的规矩。“看家时女方的主要亲戚(一般是父亲)及这个女子到男方家做客,进一步对婆家房院、住宅及家庭成员作全面的了解和熟悉,男家设宴款待。”同时男方的主要亲戚都要给女方准备一些赠品与见面礼,不过现在多给女方多少不等的现金。
2.陕北方言与丧葬习俗
葬礼:人死后,由亲戚、朋友进行的哀悼仪式,人们在表达对逝者思念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子孙的美好祝福。据载:“丧礼皆有棺无椁,无力者三日而殓,殓而即殡,有力者或七日,或五七、七日而殡。殉以刍灵。于年之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扫墓化帛而已。”随着时展,现在的丧俗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一些习俗相沿习用外,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习俗。
送终:老人咽气后,子女立即嚎啕大哭,名为“送终”。不知是哪一代人传下来的,子女们如若不哭,死者来世转人,则会成为哑吧。而后则给死者净身、更衣。
报庙:指死者家属到附近土地庙哭着转三圈,向管冥司的土地神或城隍神先行报道登记。
岁数钱是老人去世,在大门外挂出“岁数钱”,按岁数每岁一张纸剪成长条状,用红长纸条围捆成一束。
下话是娘家人“下话”的礼俗。孝男孝女跪在地上,由孝子(一般为长子)向娘家诉说死者生前病因、医情及葬礼的安排,娘家人听后,有训斥的、鞭策的,也有夸赞的、鼓励的。因此俗是对不孝子女教育的机会,故至今流传。
陕北方言与饮食习俗
由于地理环境关系,陕北农作物以种高粱、谷子、糜子、荞麦、小麦、豆子为主,到明代以后马铃薯、玉米也成主要农作物。受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陕北人喜好食猪羊肉。榆林、延安小吃独具特色。榆林北部人好喝酒、吃肉,陕北北部各县,凡遇到各种正式场合都少不了酒和肉这两种食物。这里将从饮食方面的陕北方言来看独特的陕北饮食习俗。
1.陕北方言与饮酒习俗
酒与陕北人饮食关系至为密切,大凡祀神、祭祖、诞庆、迎娶、丧葬、节庆、宴宾等项活动都离不开酒,因而便产生出许多与酒有关的乡风民俗。
春酒:春节,俗称过年,在过年期间,要喝“春酒”,寓有康宁、吉祥、长寿的意思。
雄黄酒:农历的五月初五,陕北人为了避邪、除恶、解毒,有饮“雄黄酒”的习俗。
上大碗:陕北人在婚礼上多用大碗喝酒。即男女双方各推选人数相当几人,每人面前放一大碗,将一瓶烧酒(即白酒)分均倒入两个碗里,双方碰碗后要一饮而尽。
唱酒曲:陕北人在喝酒的过程中一般有“唱酒曲”的习惯唱酒曲曲调或信天游,或爬山调,词一般是即兴现编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敬酒歌、对歌和戏谑歌。敬酒歌是向客人敬酒时的劝酒歌,内容多赞美、恭敬。如:“骑马难遇硬塄塄,咱俩难遇这么一阵阵。山丹丹开花背阳畔红,喝酒人儿是英雄。”酒曲拉近了主客间的距离,融洽了主客间的感情。
2.陕北方言与吃食习俗
陕北小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十分深远,单就那些小吃的名称就含着无穷的韵味。陕北方言中关于饮食习俗的词汇非常丰富,这里将举例说明。
荞面饸饹: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然后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上素汤,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陕北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3.陕北方言与吃“糕”习俗
陕北的“糕”是陕北老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需品。“由于‘糕’与‘高’谐音,寓有兴旺发达、节节高升的吉祥之意,吃糕增添了人们过节、贺岁时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糕的风俗。”与之相应反映这些民俗的方言词就极其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化特点。
满月糕:孩子满月这一天要吃糕,叫“满月糕”。遍请亲戚,以答谢接生婆和送礼的诸亲眷。
翻身糕:孩子的生日要吃“翻身糕”,希望炸去晦气,带来好运,取高升旺长之意。
坐底糕:孩子结婚那天,要捏个猪头状的糕放在盆底,叫“坐底糕”,象征这对夫妻今后的生活不缺吃穿,美满幸福,“坐底糕”不能送人。
陕北方言与服饰起居习俗
1.陕北方言与服饰习俗
陕北除宜川、延长、延川三县靠黄河岸的几个乡镇外,榆林和延安的其它县(区)均不产棉花,可陕北气候又好像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冷刚过去热便来,热才消退却转冷。再加上黄土及其松散,风一吹,便吹来满天黄尘,受这种种条件的限制,陕北的农民穿衣服别具一格,形成自己特殊的衣饰美学。
羊肚子手巾:陕北农民从前很少戴帽,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包头从前扎,以巾代帽,称作拢羊肚子手巾,它夏天遮晒、冬天御寒,又可擦汗、洗脸。民歌中就唱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
对门门:陕北男人上衣,多为黑、蓝、灰褐色的土布衣料,不论是单衫、夹衣、棉袄,一律低领对襟式,所以这种衣服叫“对门门”衣裳。
陕北人在冬夏交际,还有人头戴毡帽,腿绑裹腿,脚穿毡靴。这均反映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生活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与继承。据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大裆裤”、“裹腿”、“羊肚子手巾”显然是从游牧民族演化而来。
陕北方言反映了陕北人的服饰特点,陕北人的服饰又丰富了陕北方言。
2.陕北方言与居所习俗
由于陕北的独特地理环境,陕北人的居所独具特色。陕北的窑洞、土炕孕育了数千年的黄土文明,陕北这种独特的起居丰富了陕北方言。
窑洞:陕北人居所大部分以窑洞为主,它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它是陕北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港湾。“石窑砖窑墙不透风,天配的姻缘合不上个婚”陕北窑洞有土窑,石窑、砖窑等。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的窑叫“接口子窑”,另外还有种叫“薄壳窑”,它们是土窑的继承与发展。陕北有种说法“富不富看窑洞,修下窑洞攒家当”。
陕北的窑洞、土炕记载了陕北人的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痕迹,它们昭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情千秋轮回。
陕北方言与岁时节令习俗
1.陕北方言与过年习俗
陕北人过年,人们都怀着巨大热情和十分的虔诚、认真、隆重来迎接春节的。千百年来形成的年俗,不折不扣的代代相传。
做年茶饭:陕北人过年要做大量熟食,叫做年茶饭,主要做黄馍馍、油馍馍、糕、
粉条、凉粉、豆腐等。过年讲究“烧黄二酒,猪羊二肉”,烧酒一般都是买,黄酒则用
小米、高粱与曲块碾成面酿制,猪肉、羊肉是过年必备食物。
送灶马爷:传说腊月二十三灶马爷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事,家家吃杂面,给灶马爷吃好的,以让他上天说好事。
打醋坛:除夕晚上,男子左手拿铁勺,勺内放烧红的碳块;右手拿醋瓶,到每个神位前向红碳上浇点醋,醋香味喷发而出,弥漫四周,如此这般,净化神坛。
开门炮:年月尽晚上明交五更,先在室内放一炮,然后把门打开,在门外也放一炮,叫“开门炮”,预示新的一年开始。接着放一串鞭炮,在炮声中迎来新的一年。
2.陕北方言与节日习俗
节日在陕北民俗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节日的民俗文化中都有许多方言来抒发这种民间情感,民俗为方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历史悠久,各族文化遗产丰富,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畏惧天神、鬼魅等原因,陕北的节日特别的多,几乎月月有节日。尤其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在陕北习俗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个节日习俗文化中都有一些方言与民歌来抒发民族感情。
五月端午:即端午节,这时是开始收获的季节,“五月里来五端阳,软米粽子蘸砂糖”。这天在早上太阳出来前上山采“艾”给孩子门别在耳朵上,门上方,窗棂上也放“艾”,以防凶神恶煞进宅伤人。这天女孩要带香包,男孩要戴“花绳”,“花绳”是用各色线搓成的细绳,为防恶鬼,保平安。
九月九:“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割忙,谷子呀糜子呀,到处一片黄。”以秋杂粮为主要农作物的陕北,毫无疑问九月是最令人眼热、令人神往的季节了。“九月九,家家有”,一年中重阳节是相对富有的。陕北人在重阳节白天忙着收割庄稼、“打场”,月亮上来了,人们缓缓出门,爬上附近的小山,深情的望着自己熟悉的村庄,慢悠悠的抽两支烟,在山上插柳(陕北没有茱萸,用柳代替),看山坡的野生。勾勒出一幅极其美妙的图画。
陕北方言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陕北人的生活习俗,详实的叙写了陕北礼仪、饮食、服饰起居、岁时节令等生活习俗,这些都是陕北人在黄土地上走过的风风雨雨,在生前身后留下的串串足迹。“生活习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生活习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与发展,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生活风俗形成特定方言,特定方言又成为生活习俗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