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1

一、学业水平考试对生物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学业水平要求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大多数学生身上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由全体学生参加的省级水平考试,是评价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重视理科考生,而忽视文科考生。因为几乎所有学校都在高二进行了文理分科,学业水平考试又是在高二末期进行,所以对于文科考生来讲,是十分困难的考试。一是由于其自身的不重视,二是授课教师的不重视。

但是我们教师应该明白的是,生物学科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文科考生的生物教学,忽视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使我们的教学适应大多数学生的要求,特别是文科学生的要求,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学质量的指标是合格率。所以教师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都能达到合格要求,就应该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启发学习兴趣,让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由于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已经有了文理分科,怎样将生物教学适应全体学生的难度也增加了,也就是我们要面对一部分理科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这也是对生物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之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考试,重视的是目标达到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把教学注意力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紧扣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强化教学反馈,讲究教学实效,充分重视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个一学生学得懂、学得会、有兴趣、有信心。

2.加强实验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生物教学其实是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教学,当然学业水平考试这根指挥棒也要指挥生物教学了。学业水平考试将进行实验考查,特别是进行实验操作考查,以促进理科的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克服一切困难,结束在黑板上做实验,习题上练实验的不正常状况,确实让学生动手操作,确实让学生在动手中培养基本技能,获得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实验中的科学态度,将基本技能的培养落实在实处。在进行这一工作时,教师应仔细研究实验所应达到的目标,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所应掌握的操作方法,还有实验中所应该具有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它们落到实处。这是一个很高的。从已举行的实验考查来看,可以发现对实验的考查是较高和较细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很多学校是不重视实验教学的。这反应了很多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正确。口里喊的是素质教育而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是十分不恰当的,也是不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应该予以纠正。

二、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后,每一个生物教师手中都有两个“纲”:《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教学要求》。那么,我们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关系,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呢?对于教材提供的内容应该怎么样在教学中把握?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列出了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然而,“内容标准”中的条目是高度概括的文字表述,如何把提纲挈领的内容标准,是从宏观上指导教学,缺乏可操作性,怎么样使其转化为课堂教学可操作、明确、细化、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是需要教师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运用教学智慧进行开发的创造性环节。若教师手头没有《教学要求》一书,这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也是考查教师教学智慧的环节。也就是要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应达到什么“度”?教师心中无数,不易掌握教学深度,往往会担心达不到要求而深化教学内容,或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而淡化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则是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成为可操作的目标、可测量的目标。显而易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符合《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就应是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知识,准确理解相近考试目标间的关系,并帮助学生经过知识的积累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最低要求,达到一个合格高中生的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

2.认真学习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掌握规律,改进教学

我省为学业水平考试制定了考试要求,它对有关学业水平考试性质、要求、考试的目标层次范围,试卷结构等都有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我们在复习也就是学业水平考试备考活动进行之前,没有理由不把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来一个透彻的分析,深入的学习,尤其应对其中的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要进行领会,把握其用意,进行针对性复习教学。还要充分利用考试要求在制定复习教学目标中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还应让学生适应学业水平考试题型,掌握答题方法,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并应进行适应性训练,使更多的学生发挥真实水平,争取帮助大多数同学达到毕业要求。

3.重视中差生,提高合格率

学业水平考试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考试,是一个合格高中生的基本要求,这就决定了学业水平考试是把合格率做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首要指标。在这样的要求下,做为生物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理科的差生,特别注意文科生,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学和辅导,了解他们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教师切实关心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并加强个别辅导,是能够使大多数确实努力的学生经认真学习达到毕业要求的。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2

(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海南、*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海南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二、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点

(一)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宁夏、*新课程、新理念、新高考,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海南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广东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广东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二)统一考试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海南、*、*、*、*、*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三、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35-01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高中阶段选拔的重要依据。在复习过程中,由于思想品德课内容繁杂、复习量大,使许多同学甚感棘手。因此,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与备考策略,使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依“法”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呢?我从以下方面浅析这个问题。

一、明确目标,培养兴趣

要想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考出好成绩,抓好复习工作尤为重要。而要搞好思想品德课复习工作,就必须做到复习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无序性,首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学业水平测试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思想品德的学业水平测试评价内容不仅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有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有利于我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发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做到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搞好思想品德课的复习。

二、依据课标,把握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考试说明》是当地制定的、命题时必须遵循的考试文件。所以,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了解考试的要求,明确考试的内容。在教学和复习时做到不超纲,不越位,界定清楚每个知识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教学和复习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尤其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细致分析,读懂弄清每一句话的含义和所透露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学业水平测试题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既不降低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也不随便提高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分析上下功夫。

三、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学业水平考试突出能力的考查,但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铺垫。近几年的试题中,最能体现课程改革方向命题趋势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也都几乎源于教材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通过课外热点问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能力,即考查运用所学概念、原理、观点和生活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思想品德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材的复习要全面、系统,复习前要对所有的知识点要认真梳理,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使学生弄清各知识点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综合,形成知识体系,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复习,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书。最起码要通晓教材,搞清各课的课题,全面复习,理清知识脉络,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每一课的内容。其次,要科学、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少背多思,注重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往往是命题人设计主观试题的依据。再次,要融会贯通,构筑体系。对照《考试说明》要求,既要抓住贯穿教材的线索并依据其内在联系概括、归纳、总结、综合,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系统化,网络化;又要注重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搜索教材是与之相关的内容串联在一起,由一个点向周围发散开来,打破教材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具体运用的环境下,就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四、专题突破,关注热点

在复习过程中,经过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研究和回归教材后,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根据课程标准和试卷的内容结构及比例,以专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复习,例如以: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时政热点等专题。先进行考点归纳、并回归教材,使知识点更加条理化,更加全面,更加精炼。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过关例题,强化训练,重点突破。这一阶段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树状的知识结构。以某一知识为主干,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得出一定范围内综合的考试问题,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再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复习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命题的一大特点。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教学 生物学学科思想

1.研究背景

上海市从2010年起恢复了全市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实施的。《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然而,为了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卷面成绩,教师往往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抓紧知识点的落实,在复习阶段更是背诵、默写、练习轮番上阵,导致学生的学习趋向机械化。知识是如何发展相互联系的,这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常常被忽视。复习结束,留给学生的回忆只是枯燥乏味地应试过程。生命科学对学生而言,仍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复习方式也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平时不学习不要紧,只要复习时背一背,练一练就可以了。如此恶性循环,已与学业水平考试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的育人目标也不可能达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考前复习。从这两年的生命科学学业水平试卷中可以看出,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广,难度适中。考试评价在注重知识考查的同时,也重视对生命科学思维、观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这绝非机械式复习所能提高的。我认为,复习中应运用学科思想指导教学,促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学科知识,理性地运用学科学习方法,深刻地领悟生命世界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生物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研究

2.1 生物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1.1 辩证统一思想

辩证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生物界也处处体现着辩证统一的思想。例如,生物从细胞水平到个体水平到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统一;无论从物质或能量方面看,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都是对立的,但两者共同起作用成为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而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物种类林林总总,生命形式多种多样,但所有的生物体在分子水平上都有统一的物质基础,核酸和蛋白质。

2.2.2 信息传递思想

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形式非常多样,而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更是如此。如激素分子携带的信息能调节生命活动;由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构成的神经信息传递使生物能应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抗原作为一种信息能激发免疫应答;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保证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2.2.3 系统论思想和生命的自组织

系统论思想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生物体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叠加。例如,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其中的各细胞结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而独立于细胞外的细胞结构是不能执行相应功能,具备生命特征的。此外,生物具有自组织的特征。生命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并通过自组织,使自身在时间、空间和功能各方面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2.2.4 进化思想

进化思想认为,自然选择促使生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存留于世的生物,其生命形式、结构、功能等等方面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生物通过精确的生命活动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保证物种的延续。进化思想并非独立于生物学的其他分支,相反,生命的代谢、遗传、生殖等生命活动无一不是适应环境后进化的结果。

2.2 生物学思想对促进学生一般发展的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发展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发展,二是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学生只有一般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业水平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其学习和积累过程中蕴含着不同维度的学科思想,在复习中加以应用,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知识,提高解决生活中与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科知识时有更新,学科思想却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终身的影响。因为与较易遗忘的知识点相比,学科思想的内化需要经过体验和实践后才能逐步理解、认同,成为个人的主观认识,进一步影响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生物学思想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1 以“物质―结构―功能―环境”为主线展开的复习教学

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是生物学辩证统一思想的重要体现。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作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基本内容,学生对此都感到较为熟悉。但学生对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又很陌生,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灵活,学生就要有“物质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生物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学科思想,以构建知识网络。

案例: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复习过程的比较

原有的复习过程:整理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细胞壁等细胞结构的结构特点、作用;根据上述细胞结构的整理来归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改进后的复习过程: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植物细胞功能入手,根据“物质、结构、功能、环境”的关系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和整理。

效果:在以往的复习练习中,学生对类似“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结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常错答:“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这说明学生对动植物细胞区别的认识是非常机械的,不能代入题目信息中应用。改进后,学生在解题时,能抓住“根尖”这一信息,从其吸水的功能联想到相应的结构液泡。再从其相应的土壤环境想到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需要有叶绿体。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降低了错误率。

3.2 以“信息传递”为主线展开的复习教学

在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这些内容时,学生表现出了知识点容易混淆,记忆不牢固的问题。确实,这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分散,不利于记忆。只有抓住“信息传递”这条主线来展开,明确各种细节问题所围绕的中心,使知识点的梳理有主脉可循,才能改变他们机械记忆的复习状态。

案例:“信息传递”相关章节的教学框架构建比较

原有的复习框架:按照教材顺序,先复习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植物激素的复习,再复习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改进的复习框架: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先复习中心法则后,对DNA的结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进行复习,再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效果:以中心法则为主线,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巩固并理解了DNA、RNA和蛋白质所具有的特定空间结构,明确了几种物质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使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复习过程更具有连贯性。从中心法则上看,遗传信息的传递在指向蛋白质时戛然而止。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蛋白质会怎样表达出遗传信息?以此为抓手复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信息传递”的概念由分子水平转向了细胞水平。蛋白质可以充当哪些信息分子,有没有其他物质能作为信息分子?个体内的各系统如何接受信息?带着这些问题开展复习整理,零散的知识点能得到梳理和归纳,提高复习效率。

3.3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开展复习教学

系统论思想强调了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精确的相互配合。运用在生物生殖、细胞增殖、遗传规律等章节的复习中,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生命活动的联系和变化,感受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和系统性,进一步领悟进化对生物的作用。

案例:由“中心体复制”引起的教学改进

在一次知识点检查中我发现,对于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很多学生会答“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中心体复制”,对于关键点“动物细胞是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则是由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能提到的反倒很少。这是由于新授课时,学生通过图片观察,首先发现的区别就是动物细胞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因此容易以偏代全地记住这一点。

原有的复习过程:与图片相结合,复习有丝分裂每个时期的特征。观察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片,列表归纳其不同点。

改进的复习过程:通过递进式问答,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有丝分裂。

上课时,我针对上述错误问学生:“大家都知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会复制,那么中心体复制了干什么呢?”“中心体为什么要移向两极?”“细胞分裂时为什么需要纺锤丝呢?”“染色体是怎样活动的呢?”“染色体这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再一次推敲了有丝分裂过程。当学生为细胞精确的生命活动发出感叹时,我提出了新的问题:“生命为什么能这样精确、有序地工作呢?”

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讨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从遗传联系到进化。有学生最后总结:“进化过程中,如果生命活动不够准确,做些无意义的活动,浪费了能量,这样的个体会被淘汰。所以,保留下来的生物都有着精确的生命活动。”

我接着这个学生的话说:“有丝分裂这样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生命复杂系统中的冰山一角。生命活动的精确性是亿万年来进化的结果。生命的延续伴随着不停息的、甚至是残酷的生存斗争。这个过程中,无以计数的个体因不适应环境被淘汰。维持生存的能量来之不易,只有进化出最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系统,最大限度的保存和精确地使用能量,才能活下去。生命是不朽的传奇啊!来之不易,值得珍惜!”说到这里,我的心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让我高兴的是,我在学生们的眼里看到了赞同和思考。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5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08】138)号精神,我省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在该方案中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2009年冬,河南省2008级学生第一次参加基于新课程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至今,我省信息技术的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实施了三年。多数老师经历了从最初考试内容的不了解到现在的熟悉,从开始的考试实施时的谨慎小心到如今的轻松放心。总之,考试实施得越来越顺利,老师们熟悉了考试流程和规则,摸透了考试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能根据考试内容加以侧重,再加上考前的强化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并且有很多学校考试的优秀、良好率也是相当的高。老师们长出一口气: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们都考过关了……这种情况不是在个别学校个别老师的念头中,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这样认为。教学应该是“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但是,谁也无法否定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仍然是“考什么,教什么。” 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一味地追求过关率,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规律,也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会使这门新兴的学科失去开设的意义。

笔者在市内一所高中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多年,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变化深有体会,同时,也在暑假期间调查了我市部分市区及县区高中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现状

1.课时严重不足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学校在高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在学业水平考试后,就不再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了,但有些学校只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开课,也就是说只开一年的课,甚至于有些学校平时根本就不开课,只在考前给学生强化训练两三个月,学生就直接“上阵”了。由于教学课时设置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只能依据考试大纲内容进行取舍,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一概不教。

2.机房设备陈旧

在第一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前,市教育部门对申请作为考点的学校机房进行检查、验收,趁着这股“东风”,多数学校更新了机房设备,呈现出一派新面貌。但这主要是市区学校,在一些县高,电脑依然老旧,加之老师管理维护不到位,这些电脑往往只是作为摆设,平时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使用,学生大部分上课都是以理论为主,只在考前才会用一用,练练手,应付过考试即可。

3.教师、学生不重视

信息技术老师往往在学校身兼数职,除了教学,他们还承担着学校的电教、校园网、网站、学籍管理等工作。然而部分老师把这些作为了自己的主要工作,而教学则成了“副职”,不要说去研究教学教法,贯穿新课改理念了,正常上课就很难保证,甚至为了帮助他人打字、排版、做课件可以将信息课停上,或简单地将学生放入机房,毫无目的地练习。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期末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并且一些学生潜意识里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就是玩儿。所以学生不重视,也不在乎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了多少,只要考试能及格就行。

4.考试组织管理不严格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加之学科本身不受重视,导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要比其它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松散的多,更不要说和高考相比了。考试纪律差,考试成绩中有水分,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思考及对策如下。

三、对策

1.观念转变至关重要

虽说导致出现这种“考什么,教什么”现状的客观原因很多,有些是教师个人所无法改变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信息技术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我刚上班时也因学科本身在学校不受重视而情绪低落,工作态度不积极,在一次学科会议中和其它学校老师抱怨这个问题,但那个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当时她告诉我:“无论别人怎么看,重视不重视,你都不要在乎,只有自己重视了才是最主要的”,并举例说了她的作法。自那以后,我也不再纠结于“是否受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把自己的课上好,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耽误学生的课,若确实有事,一定会补课,并且每节课都布置作业,把它作为学生的考核的一部分,对没有完成的学生决不姑息;严格考试纪律,杜绝作弊现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学生对这门学科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喜爱,学校也不再轻视,从不无故占用或者停上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老师也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作为专职教师,不参与学校的电教、校园网等管理工作。

所以,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一味地抱怨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先重视了,别人才可能重视。在此,我想说: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

2.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既不能窄化教学内容考什么学什么,又不能脱离学业水平测试。针对以上问题,可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重组,从而有效地缓解目前许多学校因课时不足而只能仅仅满足于考试,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导致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到十分无趣无味的难题。

此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上要多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前提下注意总结和归纳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两课”有机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合并,有机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评价形式多样化

不能仅仅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主要评价的结果,并由此判定学生的优劣,还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可将平时教学中学生的考勤、课堂作业等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重要的举措。

5.积极争取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投入

学业水平考试总结范文6

以宝安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为契机,以举办“中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为着眼点,以郑局在中心新学期开学会议上提出的“强化全面质量关”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聚集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政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此履行“服务教育决策,导引学科发展”的职责。

二、主要工作

1.推进“一化”

推进宝安区政治学科教学教研的信息化,真正落实好网络互动教研工作,提高电子教研水平。本学期,将逐步建立宝安区政治学科教学网,qq政治交流研讨群,政治学科信息专用公共邮箱等,通过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教研的即时性、高效性、便利性、互动性,做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2.备好“三考”

核心的工作是高三的高考备考。要充分调动全体高三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定时认真开展研究,学习课标、考试说明,探讨高考真题、摸索命题规律,洞悉社会热点,把握备考方向。

高二年级主要是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一是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把握好教学的“度”,以2011年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样本,加强研究,力争落实到每个考点上。二是要依据考试的时间提前做好教学内容的安排。

高一年级主要是做好学期末的统考备考。高一年级的教学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扎实基础知识。

3.开好“三会”

科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通过召开定期的联席会议了解各校教学情况,共同制定学科教研计划,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集思广益,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打造我区政治学科的领军队伍。

考试质量分析会。通过对考试试卷的评价和考试质量的分析,及时总结我们在教学中做得好的一些经验做法,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高考备考研讨会。中心组成员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地开展高考研讨,及时给予高三一线教师指导。

4.上好“三课”

通过开展新教师的“汇报课”,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优质课”,高级教师的“示范课”活动,老、中、青教师同台献艺,帮教扶学,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经常深入到学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对某些薄弱的学校,可以采取蹲点的方式,集中进行指导,以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

5.做好“三事”

一是协助做好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