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工工作思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工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1

艺术类高校生被忽视的群体、上各大高考补习班、重重的行囊。艺考招生工作现状每年春节长假尚未结束,各地的考生和家长就怀揣着对艺术的梦想,远道而来参加各类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不仅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的招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普通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也在逐年增多,报考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的考生人数也随之水涨船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艺考热”现象。提起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有人说“乱”,有人说“黑”。 鉴于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其具有考试门类比较多、范围广,标准灵活多变等特点,所以其招生考试工作也有别于我们传统意义的高考专业。在参与过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后发现各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工作确实比较复杂,近几年的耳闻目睹也颇有同感。在近几年全国各大高校艺术类招生都开始自行组织专业考试 ,由于组织机制欠缺、管理措施不力 ,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以至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给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人员需端正高校艺术类招生指导思想 ;不同层次高校艺术类专业应采取不同的专业考试方式 ;制定严密的管理办法 ,对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实行分类管理;在招生专业考试过程中还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发挥政府调控职能。

2016年全国各地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都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的精神进行,就天津各高校而言,除了要严格遵守教育部各项关于招生录取工作制度外,天津各高校更是严格执行天津市考试院“严字当头,实字为本”的工作思路,坚持“守纪律、讲规矩”基本要求,确保招生工作安全、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按照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颁布的《关于在高考招生录取期间做好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工作需要,成立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安全展开。同时组建专门的录取团队,有分工,有合作,按照招生录取流程开展网上远程录取工作。参与招生录取的团队成员均签订廉政、廉洁承诺。

在参与独立学院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时发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对本省一些艺术类专业进行规范、设置专业全省统考或者联考,但是在参与录取是发现虽然全国各省都对本省考生艺术类专业进行了规范,但是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对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成绩显示方式等进行统一,所以导致在真正开始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时会出现一种“尴尬”的现象,就是有些高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时并不承认各省统考或联考成绩反而承认一些知名高校的校考成绩的现象。以某独立学院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为例,录取人员在专业录取期间会参考各省考试艺术类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成绩,而各省文化课成绩包含科目不尽相同,专业课各省考试大纲、测试方式、成绩计算方法等也各式各样,这就给艺术类专业录取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特别希望教育部能逐步规范艺术类文化课科目和专业省级统考标准,为各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打好基础,指明方向。所以在我看来规范全国艺术类专业测试是当务之急,只有真正的将艺术类专业测试统一化才能更好的更有效地规范艺术类招生录取工作。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高校招生管理部门就开始在开学初对当年招生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新生进行专业复查测试。这些专业复查测试工作都是在各高校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专业复查测试方案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各高校招生录取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整体工作确保艺术类考生专业水平的真实性以及招生工作的严肃性。但是正因为高校中各个艺术类专业学生是从全国各省各地录取来的,专业测试方法、方式甚至成绩计算标准不一致,所以会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复查是出现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的现象。以2016年某独立学院为例,2016年该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总计报到500余人,涉及新闻传播系、艺术设计系、音乐系、文学系四个系十一个专业及方向,即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环境设计、摄影、数字媒体艺术、表演、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音乐表演(现代音乐表演)、舞蹈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及方向,从复查测试结果看,某些专业学生例如美术类、播音主持类学生测试成绩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学生在专业水平上接受的信息有限,地区专业测试水平整体偏低导致该部分考试专业测试水平不理想,这个现象其实就是全国艺术类专业测试不统一的后果的直接放映。这种后果对高校今后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难得要求。

全国各高校都密切关注高考改革动态,探索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模式。深入研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办学的机遇与挑战,为高校招生规模规划未来发展提供依据。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艺术类招生考试是高校招生考试的一种,但是需要提前进行专业课考试和提前录取,在招生考试业务活动中也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艺术类招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与一般招生系统有所不同。对艺术类各专业招生业务活动进行仔细分析后,给出了招生系统的系统架构、功能模型、用户模型、数据模型以及与外部的数据关联。希望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高校艺术类专业测试工作从上而下统一起来,设定统一的考试标准、考试大纲、测试方式、合格水平,对文化课成绩项进行统一规范,助力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工作,保障其科学、高效、准确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彭春生. 对高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工作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4, 2(4):95-97

[2] 彭宇,郭林红. 艺术类招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

[3] 王国华,吴节间. 高校艺术类招生工作机制分析[J].教育评论, 2012(5):27-29

[4] 傅连兴. 对高校艺术类专业跨省招生政策的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7(2):20-20

[5] 陆花,吴国宏. 关于艺术类院校招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艺术教育, 2007(6):12-13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2

一、藏品登记著录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定义,美术馆是博物馆26种类型中的重要一类。既然是博物馆则应适用博物馆管理的基本原则。根据博物馆学界的普遍观点,收藏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藏品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鉴于藏品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对藏品的管理一直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职业道德》(2004年版)将藏品管理工作的内容划分为合法所有权、长久保管、档案记录、提供利用和负责任的处理五个部分。在这五个部分中,对藏品信息进行科学、完整的登记著录,建立一套“登记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查用方便”的藏品档案,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确保博物馆临时或永久接受的一切物品得以恰当地、全面地作出记录,以利于证明出处、鉴定断代、记录状况并进行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专业职责。”国际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委员会(CIDOC)认为,没有完整登录的藏品不是真正意义的“博物馆藏品”。我国《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二十条也明确规定:博物馆应建立藏品总账、分类账及每件藏品的档案,并依法办理备案手续。博物馆通过依法征集、购买、交换、接受捐赠和调拨等方式取得的藏品,应在30日内登记入藏总账。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博物馆藏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家底情况不明确、登记标准不统一、账物相符有难度等等,对于准确了解博物馆藏品的资源、建立动态的科学管理机制有待提高。

为全面掌握我国博物馆藏品家底情况,提高藏品的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藏品资源更充分地发挥作用,2001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了旨在以数字化手段调查、完善我国文化领域国情资料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截至2011年,“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共完成全国31个省市2,636个文物收藏单位1,660,27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13775件馆藏一般文物的数据采集工作,拍摄照片3,869,025张,录入文本信息3.05亿字,数据总量达15.16TB,成功廓清了全国馆藏珍贵文物的家底情况,为国家掌握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其中有些美术馆也参加了这次调查工作。

目前,国家文物局在取得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正着力推动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并已在相关地区和系统启动了试点工作。这是完善藏品登记著录、加强藏品科学管理、有效发挥资源作用的重要举措。

二、藏品普查

开展馆藏品普查工作是藏品登记著录的集中表现方式,现就有关问题思考如下:

(一)基本认识

美术馆作为保存、研究、展示各类优秀美术作品的收藏单位,其藏品体系齐全,品类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通过开展美术馆藏品普查,对全国国有美术馆藏品进行系统记录和深入研究,揭示文化内涵,对于一座美术馆、整个美术行业乃至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美术馆自身而言,通过开展普查,全面掌握藏品信息和保存状况,可以加强对于藏品的管理,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藏品流失、毁损,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采集藏品信息并建立藏品电子档案之后,美术馆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在线开展藏品研究、组展、宣传等业务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与藏品本体的接触,避免藏品因搬运等造成的毁损几率。与此同时,美术馆还可以利用普查数据向公众提供丰富的美术信息资源,满足公众需求,传播文化知识,提高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对于美术馆行业而言,行业管理部门通过普查,摸清全行业收藏家底,有利于在制定行业管理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珍贵艺术品征集、保护设施配置等方面,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状况,有效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对于整个文化事业而言,国家通过普查,可以加强对于国有美术作品这一重要国家文化资源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此外,通过开展普查,还可以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文化产业提供基础资源素材,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

(二)操作技术

1.范围和内容

美术作品收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国有美术馆到民办美术馆再到美术创作机构,从文化系统到其他行业甚至到驻外使馆都有美术作品资源,美术馆藏品普查范围的准确界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普查工作内容将涉及到藏品清查、认定建档、数据采集、摄影拍摄、登录汇总、审核等。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将涉及:藏品基本信息(名称、年代、类别、级别、质地、数量、尺寸等);藏品保存情况(完残状况、保护条件等);藏品管理和利用情况等。

2.技术手段应用

从实践情况看,按照登记著录的载体不同,博物馆的藏品登记著录工作,大体经历了纸质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两个阶段。中国博物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相比,数字化登记著录具有明显的优势。与藏品实体的唯一性、分散性和不可再生性相比,藏品数字登录信息是无限的、可关联(共享)的、可再生的。一方面,可以被无限地复制、储存、加工,通过网络和其他介质任意传输,利用博物馆内的数字播放和投影、PDA导引点播、人机交互平台等虚拟信息展示系统,也可被制成各种产品投入市场,还可以在互联网上供用户浏览和下载,有利于博物馆藏品及其所附着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藏品数据资源还可以将不同地域的藏品以一定的特征关联起来,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检索和查询藏品数据,改变藏品本体分散保管在各个博物馆中很难集中研究和展示的现状,为研究和集中虚拟展示藏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鉴于数字化手段的特殊优势,在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内容将涉及到软件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

3.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是科学普查的前提和基础。标准规范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描述博物馆藏品时所有规则的集合,其内容包括指标著录规范、影像著录规范、信息技术规范等。为了规范馆藏品登录,国家文物局曾先后颁行过《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拍摄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并在文物调查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和实施。近期,中国美术馆参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结合本馆藏品特征和管理工作实际,研究编写了《中国美术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试行)》,其内容包括2个指标群、29个指标集、99个指标项,但就整个美术馆行业而言,尚无可适用于馆藏品普查工作统一的、成熟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这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是值得特别重视的。

(三)条件保障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3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构造了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囊括了包括政治、科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高实效性以及复杂性。从过去的社会实践上看,网络文化为人类及时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包括了低俗、暴力、无用的信息,这对不具备成熟稳定是非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威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科学利用优势、摒除弊端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2.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践可知,目前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成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目前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发展与网络文化弊端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的形式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3)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高中德育工作思路,工作实际与网络文化背景的契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实效性不足。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3.1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

随着时代的改变,要真正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首先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首先,必须充分把握现阶段的网络文化背景特色,并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领域。其次,针对学生的热门关注领域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在改善与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德育内容应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利用“顺应与改造并举”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取人格的健全发展。

3.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丰富创新高中德育工作形式

德育工作形式是联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象的重要桥梁,恰当的德育工作形式可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几率,从而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制性、落后、呆板的德育工作形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情绪,为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创新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德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而可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微博官方平台,并定期与学生分享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容易接受性格、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

3.3及时总结并分析德育工作思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

除了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重塑、改革以及创新以外,要取得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工作过程、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各方面入手分析德育工作思路。首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网络文化背景为依托的高中德育工作计划,使后期的总结分析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教师应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才能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另外,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发展,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必须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动态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更新,只有充分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结语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4

1.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构造了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囊括了包括政治、科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高实效性以及复杂性。从过去的社会实践上看,网络文化为人类及时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包括了低俗、暴力、无用的信息,这对不具备成熟稳定是非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威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科学利用优势、摒除弊端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2.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践可知,目前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成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目前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发展与网络文化弊端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的形式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3)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高中德育工作思路,工作实际与网络文化背景的契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实效性不足。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3.1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随着时代的改变,要真正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首先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首先,必须充分把握现阶段的网络文化背景特色,并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领域。其次,针对学生的热门关注领域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在改善与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德育内容应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利用“顺应与改造并举”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取人格的健全发展。

3.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丰富创新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德育工作形式是联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象的重要桥梁,恰当的德育工作形式可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几率,从而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制性、落后、呆板的德育工作形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情绪,为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创新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德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而可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微博官方平台,并定期与学生分享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容易接受性格、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

3.3及时总结并分析德育工作思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除了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重塑、改革以及创新以外,要取得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工作过程、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各方面入手分析德育工作思路。首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网络文化背景为依托的高中德育工作计划,使后期的总结分析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教师应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才能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另外,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发展,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必须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动态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更新,只有充分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中职 教育工作 转变

1 转变工作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有效地改变行动。要转变观念,尤其是要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后进不等于差,差也不是每个方面都差。孔子曾经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笔者就职的中职学校每年举办的技能节上,很多的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技术能力和艺术才能。看着一架架机器在他们手中轻快地运转,一张张餐巾幻化成一朵朵美丽的花,一张张素描在他们的笔下栩栩如生,这个时候你不会认为她(他)们是考不上高中的后进生,是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差生,而是一个个人才、精英!

可能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人才、精英是那些高学历的人,研究生、博士才是这个社会的人才、精英。这种人才观要不得!笔者并不提倡大家都要有去基层工作的螺丝钉精神、奉献精神,但是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才是这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定位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型人才,能够自食其力、创造社会财富,而不是坐以待毙的“废材”。

其实,后进生也有追求,也有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后进生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是有其原因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是因其析纹理,剖肢节。对于后进生,也要这样。找到其懒散、消极的病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够把所有的东西都教会、教好。但是“孺子不可教”这句话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人生格言中。我们有义务,同时我们也应该有热情去教好每一个学生。

2 转变工作作风

我们党一直倡导优良的工作作风。教育作为百年大计、灵魂工程,更应该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但是,目前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有些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不正。

一是工作积极性不高,表面文章做得好。教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事业,肩负国家的兴衰。近代著名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很多教育工作者却染上了务虚风气,专做表面工作,应付学生,应付学校检查。如此,既有负于国家的重托,亦有愧于学生的期望。

二是马虎了事,对教育工作不热情。很多教师把工作仅仅作为工作,而不是一项事业;把工作作为生活保障的必须,而不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仔细地去研究;对学生们出现的新动态,没有去了解;对教育的新理念,没有去关注。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这种不热情,自然学生也就不会与老师亲近。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就疏远。现在社会上对教师的尊重程度有所降低,学生对老师信任敬重的风气有所减弱,这和我们教育工作者本身对教育工作不热情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转变工作作风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凡是学生的事情总是抱着极高的责任心,凡是对学生有利的事情,总是抱着极高的热情。认真备好每一次课,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认真评判学生的每一份作业。对学生的事情不能等等看、问问看、试试看、研究研究,而是要落到实处。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正了,班风才会正,学风才会正。作风正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学互长的良性互动才会出现。

3 转变工作思路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很多同志固守成规,踏步不前。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老思想,老方法,老套路。或者采用了新的形式,但是其本质没有(下转第81页)(上接第67页)变。这样下去,其最终的出路是毁掉我们的教育事业。因此,必须转变工作的思路。

新的工作思路怎么来?这个我们可以用老办法:实践出真知。面对新的问题,我们要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放下身段,去研究,去发现。比如,现在的学生很多在基本的文明礼貌方面有所欠缺,走上社会以后给用人单位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于人、于己、于校都很不利。我们应该多与学生聊聊天,自己以身作则,通过一些社会上的真人真事的言传身教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教育工作思路没有固定的,不是定制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因此,主动性是探索新的工作思路的必要前提。教育工作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的工作。新的工作思路不是只要是新的就好,应该有个标准。它的标准就是:(1)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的新环境;(2)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3)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我们的工作思路也应该不断地变化发展,与时俱进。

4 转变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教师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太差,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而事实上,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在影响着他们。

个别教师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应付。面对学生时候显得漠不关心,态度消极,不能积极热情地了解情况,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面对教学工作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积极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可怕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种理念会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一言成才,一言废才。一句简短的话影响的是一个学生的一生。

态度来自于责任心。责任心不强自然态度不好。将心比心,如果自己的孩子交给态度不好的老师,自己会如何想?责任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担当。

当然,我们大部分的教师秉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兢兢业业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有许多的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教学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把每一件学生的小事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办。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是最可爱的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5 结束语

中职教育在国家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还是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要加快转变,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教为本,完善自身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马海琴.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同日报,2008-06-12.

[3]赵文飚.在当前条件下如何推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occupation,2009(24).

普工工作思路范文6

制定工作目标,讲远近不够;

宣传教育活动,抓经常不够等。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在当前“六五”普法活动中,必须在精心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做到“一个确立” 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我行(信用社)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五五”全面建设法治五个阶段,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在当前“六五”普法初期,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应该结合总书记总书记的讲话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精神,坚持“条块结合、齐抓共管;

典型引路,分类指导;

拓宽渠道,活化形式;

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实施“两个强化”,即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 强化职能定位。

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支行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抓普法工作的职责用制度分别确定下来,以期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实施要求,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评估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的有的放矢。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检查、年终兑标相结合方式进行分类严格考核,逐项逐条兑标。四是要落实“一票否决”权。就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大目标考核体系,对年度未达标的落实“一票否决”权机制,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五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要设立一个督导组进行专门的监督指导,指导和督促各单位、部门普法工作的实施。六是要强化激励手段。就是要在普法活动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年度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抓好“三个结合”,即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

抓好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因循守旧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法制宣传教育是法律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式,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职工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要搞的,因而,要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在增长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二是普法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企业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以普法征文、知识竞答、演讲比赛等契合我行企业文化的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三是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可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如利用视频会议形式集中授课,或短信通群发一些普法知识,让大家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受到教育,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