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1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滑县始终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目标,按照“中心县城、明星乡镇、小康村落”的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5年,滑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及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对1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评审和报批;二是县城空间逐步拓展。将道口镇、城关镇、小铺乡所辖约100平方公里作为县城规划控制范围,县城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

(二)县城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滑县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县城16条主干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对城区大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治理;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了宾北广场、戏曲广场、敬老广场等10个休闲广场和农副产品批发等7个专业市场。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是全力搞好新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园、四区、三中心”的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四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

(三)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乡镇进一步加大道路、学校、敬老院、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社区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启动。锦和新城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10063户,39980人,原村庄占地9451亩,新城占地2476亩,节约土地6975亩。

二、产业集聚区整合土地、村庄的主要做法

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县委、县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先后将原隶属城关镇、小铺乡管理的37个行政村4万多农业人口划归产业集聚区全权代管。代管的这些村庄,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方向,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二是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城镇化进程;三是政策鼓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筹集资金,破解锦和新城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五是整合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执法刚性不足

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辐射带动力不强

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建设滞后

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缺失,竞争力不强。

(四)城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绿化、美化、亮化标准还比较低,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建设比较滞后。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

(二)发展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撑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集聚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光伏、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

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加快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撤消县城区内建制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村改居工作,实行城市化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2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我县小城镇建设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下,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市级重点镇官池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镇规划编制以及市级新型农村社区柳池社区的规划编制,同时完成了畅家村、秦豫村、坡底村等2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突出天下粮仓、景城融合**镇,孝道文化、同州饮食柳池村,农耕体现休闲度假畅家村,农业观光、马术休闲平罗村,黄河风光、水产体验福佑村等。同时县级重点镇羌白镇、下寨镇、许庄镇建设管理、管理、经营、发展小城镇工作已初具雏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与城镇化的改革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撤镇并镇、撤村并村的小城镇工作创新机制中镇村的规划、建设、经营、发展与之不相适应,需要科学的定位,高效的规划指导,实效的建管办法来为小城镇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为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二是规划滞后。目前全县各镇处无一镇编制详细规划。从上述情况看,(一)规划不健全。镇还没有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有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市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四)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上级部门和县级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二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时间长,收费偏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五)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县镇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⑵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⑶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建议各级领导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因此,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3

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曾经为中国过去的“黄金十年”贡献巨大,但也沉积下决策层和国人太多的纠结,在下一个十年里,它是否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良性助推剂?

毫无疑问,城镇化将成为新十年决策层拉动内需的主轴之一,与此同时,房地产业将迎来更为理性的发展机遇。

但是,如何保证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而不会成为乱哄哄的“城镇化运动”?如何保证房地产业不会成为少数利益集团致富的加速器?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向“人的城镇化”转型。要换一个思路看待房地产调控,并从推进新型城镇化角度入手,解决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问题。

得失“上半场”

毫无疑问,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通过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已经日渐清晰。

在中国近十年年均10%经济增长率中,城镇化率贡献了3个百分点。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带动消费增加1012亿元。

国务院副总理也曾在多种场合强调,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未来二三十年,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必将持续释放巨大内需,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然而,如果将过去的城镇化视为“上半场”,那么这半场的城镇化推进中,一些地方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在“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人口和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聚集,造成交通瘫痪、就业困难和资源匮乏。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化的扩大,使得房地产业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地方政府。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就认为,过去十年,中国所谓的“城市化”实际上已在全民炒房的氛围下沦为“房地产化”。在他看来,“建十套房子分给十个人,是城镇化;但只分给一个人,就是房地产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的城镇化是量的扩张阶段。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细究数据发现,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李佐军认为,这说明过去的城镇化存在着“土地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诸多问题。

李佐军介绍,过去我国很多地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将城镇化简单地理解为城镇建设,不鼓励甚至阻碍农民进城;在推进城镇化中,还出现了不合理的以经营土地为核心内容的“经营城市”倾向;许多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缺乏特色,千城一面;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高消耗和高污染问题;行政区划使得城市布局不是按经济规律进行分布,形成不了合理的城镇体系。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当今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是由“量”的扩张阶段,向“质”的提升阶段深入转型。

转向“人的城镇化”

没有人,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谈何城镇化?这一思路,正成为决策层的主流思想。

“现在规模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人口城镇化远远不够。”迟福林说,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就在于制度变革,比如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就没有根本性的出路。

地方官员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谈到他们的纠结,一方面城镇化需要“外来人口”在本地购房置业,以维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可持续运转;另一方面,如果将“外来人口”转化为本地户籍人口,则地方政府在教育和保障方面的成本相应会增长很大的支出。

这一问题显然是一个“双难选择”,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要想实施“人的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转轨。对于一些富裕地区的城市来说,这还是个好解决的问题,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最后就成为一个巨大的财政难题。

也正因如此,决定了“人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是通过大量房地产开发就能够解决的。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有关新型城镇化的改革方案已经进入决策层视野。由发改委牵头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已经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并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就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诸多规划,涉及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本、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支撑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土地资源及能源供应量、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而我们的一个期待是,能不能不给“城镇化”下任务、定指标,而是政府做好规划和引导,放手让我们的城镇幸福的生长。

如何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

在“土地财政”成为一些地方赖以运转的工具这一现实背景下,城镇化的推进如何来动“土地这块最大的蛋糕”。无疑是最牵动神经的敏感问题。

也就是说,城镇化如何成为造富全体国民的运动,而不是成为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和个别企业的造富运动?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召开了一场有关城镇化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会议。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加快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重同行,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推进新型城镇化首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户籍制度改革,二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他看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改革,是未来扩大城镇化战略破题的一个关键所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促进农民在农村的土地顺利流转、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是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必须直面的问题。

无一例外,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专家认为,必须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李佐军认为,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如果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不能顺利流转、土地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的话,新型城镇化很难顺利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也认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城市化过程是国家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过程,其中就包括农民收入的增加。

从目前释放出的有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消息也可看出,改革征地制度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抓手。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今年四季度要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即将破冰。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4

>>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及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众生平等”:佛教思想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大众传媒品牌的构建要素 传媒应促成公众生态伦理理念建构 大众传媒与风气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大众传媒构建社会需要”的思考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教育探析 论大众传媒与环保NGO对公共性的构建 论大众传媒与环保公共参与议题的构建 论大众传媒在环境问题中的角色与功能构建 大众传媒的功能 生态文明理念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绿色建筑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高校绿色教育新探 “道法自然”:道教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水环境审计研究 城市绿地设计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高校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调研分析 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的制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同上

③蔡尚伟 李建华《美丽中国,梦想还有多远?——关于美丽中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光明日报》2013年4月2日,15版。

④《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 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日报,2013年06月30日,01 版。

⑤王婷婷《环境新闻的嬗变历程及发展趋势》,新闻实践,2008/12,16页。

⑥《太阳系的奇迹》官网 http://bbc.co.uk/programmes/b00qyxfb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5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推进工作落实为出发点,立足审计工作,深入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审计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审计工作,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奋斗目标,积极发挥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审、帮、促”作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提供优质审计服务。

二、挂钩分工

三、挂钩内容和目标

总体而言,挂钩工作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挂钩工作的关键在于找准问题,挂钩工作的成效在于解决问题。挂钩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调研、指导、衔接、帮助等方面,要做到调研深入而突出重点,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一)负责挂钩的领导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与所挂钩的辖市区审计局建立常态工作联系,定期调研,对该局工作作全面了解,随时掌握重要情况;

2.每年年初,对挂钩审计局的项目立项提出参考意见;

3.对“一条鞭”项目,及时开展督促和指导;

4.对工作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组织研讨,提出建设性方案;

5.对挂钩审计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加强廉政教育;

6.对“1+4”的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内审机构联系点,了解其领导机制、组织方式和人员配置,其在跨越式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主持研究审计机关服务这些行业的特色工作路子,形成推广经验。

(二)负责挂钩的处室需做的主要工作:

1.具体负责与所挂钩的辖市区审计局的工作联系,调研提纲的准备等衔接工作;

2.协助挂钩工作组领导整理调研报告并上报,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3.根据所挂钩审计局的业务工作情况及时组织对口的业务培训;

4.就审计信息宣传和理论研讨工作部署课题、组织培训、组织稿件;

5.对重要审计报告的撰写提出建设性意见;

6.对“1+4”的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内审机构联系点,了解其在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财经、内审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帮助整章建制,帮助提升业务能力,促进加强财务和资产监管;全面总结审计机关服务这些行业的具体工作措施并整理上报、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挂钩联系,深入基层。实行“1+4”模式,即以局领导挂钩联系的审计机关为依托,在其所在地区再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区)、一家企业和一个内审机构,挂钩一点、联系一片、服务一线。

(二)定期调研,促进工作。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明确调研计划、目标和措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摸清区域审计工作发展和服务党委、政府能力建设的总体情况,注重促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依法行政、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宣传、审计结果公开、内审指导、创新创优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和考核目标,注重调研乡镇审计和村级组织审计的资源整合和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审计工作协调发展。

注意调查研究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以及有关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咨询指导活动。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6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引入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融资渠道,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一项紧迫的新课题。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被视为缓解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困局的新的有力手段,已经得到国家财政部发文推广运用。可见,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来拓宽融资平台,正是解决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创新举措。同时,推广运用PPP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具体说,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引入PPP模式能够弥补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缺口。资金缺口是我国各地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相对的是,传统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而且,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也使得地方税收出现困难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比如城司等存在着融资主体不规范、融资状况不透明、负债率高等问题,债务危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国务院首次发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基数大且有活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难题。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当前,福建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PPP项目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受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5]因此,要着力构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政部门、专业中介机构和审计部门三个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由于其资金拨付的职能,应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在项目的事前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要参与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而评价中介机构,应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协同项目合作双方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作为项目评估的事后监督主体,则应该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项目监督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三个指标中,而其考核的核心在于项目的建设质量及管理效率。此外,也可尝试将引入社会资本的数量当作地方政绩考察的主要考核指标,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引进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