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1
《供配电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院学生大部分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基本属于“被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板书和PPT展示讲解,对电气设备的认知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认识教学,带领学生到电力企业变电站实物参观认识实习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缺少感性认识;原有实验室设备也仅限于验证性训练,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仍然以书面试卷方式进行,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水平仍得不到提高,学生将来走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解决供配电实际工程和运行管理中的一般技术问题的技能将达不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和追踪,发现学生到工作岗位上,甚至不敢动手操作。
二、项目教学的实施
根据《供配电技术》课程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一、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基本设计;能够对负荷进行用电监察,保护电气设备,;能够熟练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初步设计,能够独立完成变电站倒闸操作任务;取得电力部门核发的“进网电工许可证”和“特种工操作证”相关职业核心能力资格证”。就迫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把“教什么”“怎么教”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强化实践环节,尽可能多的采用实践教学法。为了更好提高学生在就业中所需的岗位技能,我系电气教研组也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学习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性较强课程多采用的《项目教学法》,努力把理论知识优化成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实训项目。根据课程需求,学校重金引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仿真软件和模拟操作装置,可以真实的模拟工作过程,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做了充分的准备,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将课程设计成5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我就以项目四“二次系统的调试与运行维护”中的任务四“自动装置的检验与调试”其一实训项目“二次回路高压断路器控制和信号回路故障检测”为例,介绍一下项目的推进、项目的完成、项目的评价。(一)布置实践项目内容要求学生认真识读断路器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的原理图,给出对应的安装接线图并能够进行正确的接线,在认识中完成实践。(二)规定本期项目预期目标查阅断路器分合操作要求,并会对高压断路器进行模拟分合操作,进而上升到更高层次,根据灯光信号回路判断断路器控制回路是否正常,判断故障存在位置及故障原因。在推进该项目时,首先简单给学生讲解电气回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正确的断路器操作规程,让学生分组协作;其次,现场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接线,在对断路器控制操作时,互相交流操作过程和故障查找方式,期间只对学生进行引导,答疑解惑。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收和总结,再次要求学生小组讨论,找出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掌握现状,指出加以改正和完善。
三、项目教学的成效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2
一、目前财务管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现有版本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编排不尽合理,与统计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存在重复;二是,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设计不便,学生消极被动,教学氛围沉闷;三是,财务管理概念抽象,理解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情境支持,缺乏业务流程体验,实训不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在实际岗位上往往感到茫然。
(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应该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典型任务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财务管理内容核心是筹资、投资与收益分配,职能重心是决策、计划与控制。我们着重根据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工作过程,选择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项目,围绕企业资金运动流程,每一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或任务,理论实践一体教学。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财务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时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角色体验、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主要是源于行动导向理念下衍生的各种方法。其中项目教学法融合了其他几种方法的优点,可操作性强,成为“项目化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灵活综合运用其他几种方法手段。
二、财务管理“项目教学法”的尝试
(一)确定项目首先,教师根据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项目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作提示描述,其次,由学生自主选取项目,形成项目组。分组教学是项目化教学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后教师可适当调整,个性能力互补搭配,推举组长。尽可能选择真实企业案例,比如,我们以樟树市四特酒公司、仁和药业公司为案例,进行了应收账款管理项目的教学。
(二)制定计划引导小组讨论并搜集项目信息,制定可行的项目计划。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介绍网络资源、发放图书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是教师讲解引导制订。比如,应收账款管理项目计划:责任分工、明确流程规范、实施控制。
(三)实施计划学生按计划逐步完成项目,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协作学习,相互配合,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先想办法自主解决,最后才寻求帮助。教师观察、监督,适时和学生探究合作,发挥教学机智,把握指导时机。比如,引导学生分析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因素,体会如何才能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四)成果展示项目任务完成后,将各小组的项目作业、图表摆在一起,师生共同参观交流。比如,把收集的市场企业信息资料、有关财务报表、有关销售数据、当前银行利率和折扣条件等素材进行展示,交流当前形势下为企业选择最佳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决策方法的合理性,谈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的重要性体会等等。
(五)教学评价一是,对项目成果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情况评价,如个人参与意识、小组合作精神。注意重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从教师、小组及个人三层面进行。比如,我们自制了项目化教学评价表,方便量化操作。
三、财务管理“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一)新型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太主动;学生是观众,太被动。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合作,学生成为主角,消除了依赖性。创设教学资源和情境是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二)双师教师要求项目化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和组织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专业实践,积累教学项目。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3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是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关行业快速发展和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法 、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侧重应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公共关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2013级体育新闻专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情况的意见,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体育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95.2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学生认为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该课程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一般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实训学习这三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课程教学形式的次数安排中讲授过多 ,实训过少;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公共关系兴趣的作用一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大。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得出一些结果: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引领学生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观念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比较、分析,使得出的经验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意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配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第二,教学内容混杂。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学院现有的体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训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上岗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上手工作 ,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和行业特点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侧重应用研究,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考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理论成绩、实践、实训成绩相结合。实践操作技能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公共关系社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4
一、教学模式改革,由原来的全部必修改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掌握学生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方向,转变上课机制,选择更多的、新颖的实验内容,其中一部分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前,学院的化学综合实验课课程设置是90学时,由6个大型综合实验组成,全部为必修项目。每学期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2—3人,再由3—4个实验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在一个实验中循环,完成一个循环之后再滚动到另一个实验项目中再次循环。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考虑到综合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和重要性,我们增设几个选修的创新型综合实验。创新型综合实验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尤其是有些学生打算考研继续深造或者将来在某一领域工作,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还不太了解,这个时候他们就可以有目的地选择相关领域的创新综合实验去实际体验,启蒙未来的研究课题。这种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持了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结合了专业与学科交叉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综合实验不再是单纯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在课程中要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选取的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综合型较强的内容。但是有些实验已经开设多年,内容陈旧,严重脱离了当今科技发展前沿,与生产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新研讨教学内容,从理论联系实际,跟上科技发展步伐,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出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到教学中来。在这一方面,科研促进教学的手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黑龙江大学,担任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师大部分都承担着各类国家级或者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他们更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所研究的课题也都与我们日常应用息息相关。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技前沿就要从教师的科研项目出发,合理地将一些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综合实验的先进性。比如,我们近来开设的“固体电解质纳米粉的制备、陶瓷成型及离子电导率的测试”、“三氧化二铁纳米薄膜的制备与表面形貌分析”等都是教师多年的科研成果。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也可以带动科研,这种方式不但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也大大带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科研反馈了很多有益的结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开设研究型实验,实验预习报告、研究性实验部分和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一体化成文,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后继毕业论文设计打好基础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多层次的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在进一步训练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我们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根据教材中列出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并写预习报告,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实验操作细则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课后分析实验结果。但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已经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这种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合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提高,更无法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科研素质。因此,在综合实验课程中我们主要开设研究型实验,在讲义中不再给出翔实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只给出实验要求和实验设计提纲,学生需要自己先查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锻炼学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课程知识来指导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和分析处理数据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应与指导教师讨论,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在这种方式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实践获得科研成果,激发了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创新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综合实验教学的另一个目的。在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学生暴露出明显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低下的现象,实验结果始终无法脱离实验报告的形式。因此,在综合实验教学中,我们把撰写科技论文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将前期文献调研部分作为文献综述,课上实践内容作为实验部分,课后报告处理内容为结果与讨论部分,三者整理合一,按照发表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成论文,修改后提交。教师要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讲评,纠正学生在写作中犯的错误,规范论文格式,让学生按照规范的要求反复修改,选择创新性好、有代表性的实验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投稿发表,成功地完成一个小 型综合实验项目并取得令人喜悦的自创新成果,更使得教学方法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们还穿插教会学生Origin、Chem Draw等作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成功地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改进课程考核环节,注重考核学生的创新点和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术道德观
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总体上分为预习、操作、报告三大部分。实验态度、课堂纪律、卫生习惯、操作规范以及报告撰写和宣讲等方面也都列入考核范围内,各占不同分值比例。针对实验项目组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方案、原理以及涉及到的实验操作等做出分析和讨论,实验最后完成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内容的报告与宣讲,传授学生按照研究目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与讨论四大部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其他学生可以就其研究内容中不懂的部分提问,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实验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内容、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这种新颖的课堂考核方式不但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研讨科学问题的能动性,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对比研究结果的差异,学习优秀同学的科研亮点,摒弃自己的不足,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表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此项考核内容,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而且从学生整个实验的实施过程和论文撰写角度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素养,为今后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组织答辩内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更多有用经验。本课程考核办法从以上环节全面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完善开放实验室体系,推动综合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
良好的实验室运行条件是教学方法落到实处的保障。尤其是在培养个性化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注重实验室的建设。除了配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常用分析测试仪器之外,还要保证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开放方式。特别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选修创新型综合实验项目就进行需要在开放实验室来完成。学生选修后提前登记课表,开放实验室可以是我们的综合实验室,也可以是教师的科研实验室,要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制度并保证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发挥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的作用,全天候指导学生操作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些需要使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例如X射线衍射仪、差热—热重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等)进行表征或测试的实验内容在分析测试中心穿行,教学方法由简单的语言描述仪器工作原理和测试过程转变为学生实地观摩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方法。使学生熟悉这些先进科学仪器的使用过程和图谱分析方法。虽然开放实验室增大了管理的难度,但是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这种灵活的实验课方式更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化学综合实验作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前最后一门实验课程,承担着训练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化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出发,讨论和分析了目前该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以科研促教学,联系实际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等改革措施,希望能对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晓庆.化学类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校外教育,2013,(4).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教学;计算机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73-03
一、前言
项目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根据各学期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适时安排教学计划,制定和设计项目合同,组织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加以实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被有效地调动。项目教学法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学习过程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最后,项目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学习目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3]。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德国的应用科技类大学就已经广泛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4]。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已经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查阅到大量的相关教学论文,已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材出版,例如单片机技术、PLC技术、磨具设计等教材[5-6]。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程教学多数还是“理论教学+验证性实践环节+期终考试”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开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已有教师引入了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有部分地方院校的电视新闻学专业和机械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7]。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是继“自动控制理论”之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及系统的实现。从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
在传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理论教学方法中,多为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通过自己的感官接受教师的教学信息。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做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制。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电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强,适合项目教学法。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项目的设计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在“做中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项目教学的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课程教学实行项目教学法改革,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关键。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一个项目中去,对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和探索研究,引导学生针对项目展开讨论,可以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内容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目的。
通过走访兄弟院校和工矿企业,结合我校电类专业定位,构建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制定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2)输入输出通道、典型接口和硬件抗干扰技术;(3)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和步进电机控制技术;(4)数字PID控制、最少拍控制和纯滞后控制;(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软件抗干扰技术等;(6)工业控制网络技术、集散控制系统介绍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7)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步骤、设计举例等。
根据我校的实验条件,我们构建了三个教学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基本上可以涵盖上面所提出的教学内容,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要求。三个项目的要求如右表。
2.对学生考评的改革。项目的评估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项目的评估总结过程是学生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问题,学生要组织自评和互评,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别人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我们取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期末考试的环节,教师主要通过考核出勤、工作态度、项目的硬件设计与制作、项目的软件编写、项目的调试和结果、项目报告书、项目组成员的答辩等情况,综合给出一个合理的考核分数。
四、教学改革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项目是进行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进行项目教学的课程项目不宜过多,每个项目涉及的知识点要满足课程要求,不能有过多的重复内容,难度不宜过大,需要的实验条件基本能够满足,等等。
2.如何合理地给出项目组成员的考评成绩。项目一般需要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课教师不能时时刻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很难公证公平地对每个学生给出合理的成绩。
3.现有实验设备多数为验证性实验项目设计,基本上不符合设计性实验要求。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实验设备台套数严重不足,因此,项目教学对实验室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缺乏适合本科层次的项目教学教材。近年来,国内职业教学已经出现了一些按照项目教学编写的教材,其中大多数项目实施过程编写得过于详细,类似于验证性实验,而且其广度和深度不符合本科教学的要求。如何在教材中将理论与教学项目进行结合,如何介绍项目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是教材编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5.高校现有的体制很难对实施项目教学的教师一个合理的评价。
五、结论
1.教师的教学围绕项目展开,教学过程有了变化,重点讲解项目所需要的主要知识点,教师给出项目名称,让学生在“做中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项目将采用单片机(DSP或嵌入式系统)、PLC和工控机作为控制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拓展实验室功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本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可以应用到电类专业大量的计算机软硬件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为这些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法”改革积累了经验。
4.本科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增胜.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59-160.
[3]李军.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J].科教导刊,2011,(12):111-112.
[4]李坤.德国职教项目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及推行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25-27.
[5]向学军,刘平,夏昌浩.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虚拟仪器技术课程的应用[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18-20.
[6]冯遵安,蒋琴.任务驱动与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195-196.
[7]柳邦坤.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J].新闻界,2011,(8):144-146.
项目课程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常微分方程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任务是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各种求解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在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开设常微分方程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求解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今天,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缺乏融会贯通;同时在课堂教学时数缩减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只注重讲授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解法,而略讲或不讲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方程的实际意义,这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如何对常微分方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我们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取决于对所学课程的浓厚兴趣,当然这是建立在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与性质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应充分向学生说明常微分方程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介绍常微分方程课程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作用,常微分方程课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要讲清楚所学内容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从常微分方程对于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极有效的数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介绍常微分方程的历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常微分方程的重要性、历史以及其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2.突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先自学,让学生自己挖掘各种问题并将之带入课堂,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上的互动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一是讲授中允许学生提问,二是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三是课堂上分配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
3.强化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常微分方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之一。自然界许多纯数学理论对其他学科的应用都是通过微分方程来实现的,众所周知的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市场价格的变化等都可以归结为常微分方程描述的数学模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尽可能地从事物的实际问题背景出发来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选取能用微分方程模型来解决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建立微分方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方程,对模型做出合理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教师在习题布置时也应注意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数学的最好方式是做数学,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应注重引入数学模型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的习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拓展思维和探索创新的空间。可以灵活采用完成的方式,如,学生可以和同学合作交流,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互相协助的精神,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期待,把数学课作为他们展示才能的舞台。另外,以科研立项为平台,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立项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常微分方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4.重视教学手段的利用。①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教学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图文和音频共同作用,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可以拓宽课堂知识信息量,使课堂知识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但注意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必须与传统教学方法完美结合,才能取长补短。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讲解与课件相融合、演示与板书相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开发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转化为平等讨论、互相促进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自觉学习的主动性。③课外探究撰写小论文,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后探究,撰写小论文。如在处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时均采用了经典分析的方法(Picard逼近法),在学生理解了此方法后,提出问题:可否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提示学生课外阅读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定理,并尝试用这一定理来解决问题。又如在讲解全微分方程这一节积分因子的内容时,向学生阐明只要有解的一阶显式微分方程都存在积分因子,那么变量可分离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伯努利方程的积分因子能否求出来?如果能求出,用积分因子解此类方程与原有的方法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再如给学生一些实例来构造常微分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提出思路让学生动手撰写小论文,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使学生参与科学探索、研究和创新活动,目的就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科研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
5.注意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考核。当前课程的考试命题一般都是课本上的理论部分,缺乏开放性的应用题以及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必须要在考试命题和考试方式上做一些改革,改变以前的考试模式。如,试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核课本的基础知识,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另一部分是一些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按数学建模的方法去完成。此外,还可以把学生平时撰写的小论文和作业等作为评定的依据。考核方式重在平时,重在积累,重在对知识的应用。这样不但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考核,而且能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6.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必须有一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师德优良而且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常微分方程教学团队。对于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任课教师的思想教育,使得每一位教师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要为人师表,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标准;提高青年教师上课水平,包括教学拜师结对、集体备课、教学示范与教学观摩等。开展青年教师和教学新人讲课比赛,选拔教学能手;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树立教学工作的责任心;鼓励并资助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学课题,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研究,参与教材教参的编写,发表教学论文;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使得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精通本学科理论,全面精通和准确理解基本理论,在教学中要做到不断补充新知识,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兢兢业业教好每一堂课,认真耐心准确地解答学生的每一个疑难问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及教学法研究活动,要求任课教师提前备课,并撰写出教案纲要,备课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同时要参考教材外的其他参考资料,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加大授课内容,备课中要突出讲授中的重点和难点。
实际上,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参与的过程,只有在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提升常微分方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通过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仍然是我们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将更加努力地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高雄,周之铭,等.常微分方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会民,那文忠,等.“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数学教育学报,2006,(1).
[3]葛渭高.关于常微分方程教学内容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4]张少华,王思聪.《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徐亚兰,盛晓娜.新形势下《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8,(31).
[6]胡秀林,陈秀,等.“常微分方程”分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学院学报,2010,(1).
[7]夏利民,李长江.常微分方程基本定理与线性理论教学[J].高师理学刊,2008,(2).
[8]魏章志,宁群,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常微分方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0,(2).
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6101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91265);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463、201106LX589)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