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申请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申请书范文1
一、语言传递渗透美
语言教学与美育训练密切相关,丰富而健康的语言能给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会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如:在学习《四季的色彩》一课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关于描绘四个季节的词或句子。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夏天“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我们在树下乘凉”。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冬天雪沫中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躺在湿润的大地上。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飘下来。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这是一幅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呀!
二、视觉感受渗透美
丰富的视觉效果是对美的直接享受。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优秀的作品范画,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领悟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如《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中,我们知道树叶是W生身边最容易找到的一种创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以树叶这一特殊有趣的材料为表现元素,学生通过收集、观察、组合、拓印树叶的这一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体会和认识到大自然地美,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又通过欣赏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来感受不同材质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使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和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音乐体验渗透美
美术申请书范文2
关键词:艺术;审美价值;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7-01
一、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好恶。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那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以往许多对艺术的定义之所以不确切,就因为它一开始就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种把艺术和技巧混为一谈的看法之所以宽泛和笼统,也因为它没有抓住“美”这一根本的缘故。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为了区别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还应当界定艺术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创造,具有创造能力,是人类心智的成长。艺术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提炼。
绘画和设计在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统一的。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把其生活经验用某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而设计艺术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带给人们实用与美观的产品。然而,它们在工作方式和所运用的原理上又是对立的,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虑美学的因素。而艺术家可以不考虑实用性而专门研究美学因素和个人风格,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作品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自己创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的喜好,文化素养的理解,随时随地进行不断的分析。
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势必会带来冲突。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但最少也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艺术最起码的美。
二、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
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审美创作的动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努力奋斗。真实是情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艺术创作少不了真性情,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作品何谈打动别人。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所以审美境界的创构必须因心而得。
艺术的权威是捕捉住那刹间便会过去的情感,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创作者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艺术审美的民族性
对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阐释各有差异。但是,在既定的历史情境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会趋于统一的。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渗透,人的心理结构中就有文化传统的力量。就是说人们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审美意向、整体重建,大体上是按一个统一的审美方向。这是造成人们在审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了我们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们文明发展的轨迹,学习我们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从这些精髓中获得发展,得到启发来完善自己。一个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不应急于颠覆或批判原有的艺术,而应静下心来好好挖掘,创造一些和自己有关和民族有关的作品,能够表达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现代艺术作品。
四、结论
新时代就会有新的艺术产生,艺术存在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形式。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逐渐熟练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及对人生对审美对价值观的思考,作品也就会发生变化。通篇下来,我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要处理好艺术本质中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人本质中的三种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关系。
毕加索说过,艺术可以洗涤自己的心灵和尘埃。如今,艺术的发展形式已经越来越广,但好像离艺术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也许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吧。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http://
美术申请书范文3
关键词:轻机械 轻机械健美操 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01-01
在对轻器械健美操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浓厚的艺术底蕴,但由于国内研究历史短暂,目前此类研究成果匮乏,对于轻器械健美操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断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相关实验报告,笔者在这里对轻器械健美操下个定义,“轻器械”是一种运动辅助工具,是在运动员完成成套的健身动作时发挥健身功效,健身运动员可轻松持握或移动的工具,轻器械健美操是运动员以轻器械的属性与特征为参考点,编制而成的具有规范性与特征性的成套体操动作。
1 器械运用下健美操的动作要素分析
融入轻器械的健美操虽然与其他形式的健美操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独有的特色,健美操有基本的操化动作,操化动作构成了健美操的骨架,轻器械健美操使用的轻器械有着不同的形态与质地,因此,轻器械健美操的操化动作的设计要考虑到器械的特点,与器械进行完美配合,增加运动难度,增加运动者的运动量,提高运动效率。健美操动作构成要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就是托举动作,托举动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健美操的特色,轻器械健美操中便有规定器械与人的身体是不可以分离的,器械与身体的完美配合,才能表现出轻器械健美操独有的艺术特质与其观赏特性。
2 体察轻器械健美操的艺术审美
对于美的事物,人们对于其反映与创造的过程便是一个审美过程,在轻器械健美操表演过程中,观众与裁判员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体验与享受便是艺术审美的过程,这一系列活动充斥的是愉悦的精神氛围,表现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体察轻器械健美操的艺术审美特征,要从不同角度体察轻器械健美操的器械使用状况及器械的使用与人体的完美结合,达到全新不一样的美感,创造独特的艺术审美境地。
2.1 人体动作与轻器械的结合
轻器械健美操将运动融入器械之中,想达到器械与人体动作与形态美感的完美结合,在人体动作与轻器械的结合过程中,创造不一样的形体美。“形体美”是轻器械健美操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形”是一种外化的精气神,以形塑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的体验,外在动作较为直观,以那些经过艺术加工、加之提炼与创新的成套轻器械健美操与器械之美进行完美融合,塑造出高度的艺术性与美学性,由此而产生出的一系列优美的舞姿与轻巧的动作,带给观众或裁判员视听的盛宴,这些一整套成熟的动作,加之实实在在、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彷佛一幅幅流动的风景画,令人心神向往,在这轻器械健美操中,是运动者与机械的融合,是人体各种丰富或柔美或刚毅的动作与器械的完美结合,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给观众以美的体验与感受,彷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风中摆动,在雨中飘摇,综合起来都离不开形体与器械的完美结合,“形”式整个动态效果中最完美最根基的东西。
2.2 乐曲与运动的结合
运动为生命创造动力,运动是一种跳动的美丽,乐曲以其整齐的音律也为人创造美感,将运动与乐曲进行结合,再以富有创意的个体动作融入其中,产生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运动的个体配之以音乐,音乐或轻柔或舒缓或激情,但都洋溢了生命跃动的气息,运动中跳动的舞曲,似给在乐曲中起跳的轻器械健美操运动员以指引,随着音律的快慢缓急,运动者以高低不同、速度不一的动作来完成,动作与乐曲的完美配合,达到一种声情并茂的演出效果,给受众带来美的满足与精神情操的陶冶,光有肢体动作而没有音乐的配合,则显得动作僵硬,内容乏味,和着音乐,在音乐声中缓缓跳动,给观望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情境也是轻器械健美操的一种重要且珍贵的审美特征。
3 轻器械健美操的审美价值
肢体动作的优美加之多元器械的运用,产生出来的美形式多样,也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审美价值,达到思想内容与优美动作的完美配合,产生了无可比拟的艺术审美价值。
3.1 明确传达艺术的主题真谛
一整套动作的完整流畅需要明确主题的指引,可以说主题是艺术的灵魂,主题思想能有效指引动作的完成,观众与裁判在观看与评判的过程中,要从轻器械健美操的主题出发,鲜明的主题传达的意境美能让观众与创造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意想不到的愉悦之感,增添了轻器械健美操的生命气息,提升了轻器械健美操的审美高度,使人真正体悟到一种美的感受,美的有意义,美的有价值。轻器械健美操为了达到艺术审美的更高层次,主题的表现很主要,以突出且夸张的表现烘托明确的主题,将运动的生命力融入健美操之中,以明确的主题传达艺术的真谛,为艺术蒙上一层美丽的面纱,构造力量美、和谐美,传达鲜明的主题气息,富有时代的韵律感。
3.2 轻器械与人体融合创造和谐之美
身体也可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表现一定思想,诸如对于世界的看法、对待人生的态度,从而塑造美的形象,但在轻器械健美操中,则是通过器械与人体的动作来协调完成这种艺术创造的,健身操塑造一种动态美,一种流动艺术,器械与运动员本身亦可独立存在,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单把器械作为装饰品摆在健美操的舞台上,也许根本不会有人去关注它,但是它同运动员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就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器械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的身体达到延伸,突破了个体单独表演的局限性,使肢体得到舒张。器械配合健美操使用,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给观众与裁判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3.3 背景音乐与服饰的奇异造就奇幻美感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健美操离开了音乐不仅丢失了生命力,还丢失了艺术高度,音乐传达出来的情感往往更能带来观众、创造者心灵与情感的碰撞,音乐能激起人的情感体验、激发人的创造思维,促进人生理与心理的放松与舒张,轻器械健美操配上丰富多彩的音乐,是轻器械健美操又一大艺术审美价值。奇异的造型给人留下的是经久不忘的印象,轻器械健美操的造型设计更是遵循美的规律。每一步骤、每一妆扮都是美的结合,都具有十足的韵味,这种美不仅包含表演者本身的造型奇特,更包含器械的形状、色彩的奇特,器械的加入,本来就带给了健美操一种奇特之美,轻器械健美操造型的奇巧性,融合一种构图设计的独特美。
4 结语
轻器械健美操具有自身特有的艺术性与美学性,具有较高审美价值,本文从轻器械健美操“形、情、意”的完美结合进行探究,体察了轻器械健美操的和谐美、意境美、心灵碰撞美、独特美,深刻体会到其给受众带来丰富的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周建社.竞技健美操的艺术审美与客观评判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39-41.
美术申请书范文4
关键词:美术课程 审美情感 人文精神
一、美术是一门艺术文化课,不是单独的技能课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是一种客观实践,学生通过美术认识世界,可以体会到美的意境,感受到一种美好的精神生活。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应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生活也包括美的熏陶。所以素质教育的落实就要重视美术的文化教育,在美术课中融合其他学科,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而且还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人文意识的渗透,起到“启蒙而引其趣”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判断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是启蒙教育,是培养美术兴趣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给小学生美术的基础知识,又要协同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还要从美术课的特点出发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在美术课上我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有一次我组织学生画西瓜,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西瓜,于是我询问:“西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学生说:“有一次我在家把西瓜抱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西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西瓜是方形的,就不会滚到地上摔烂了。”我听了便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西瓜。”西瓜本身是圆形的,画出方形的,是学生超乎寻常的想法,这种现象在美术课中时有出现。我在课堂中也常常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并对他们说,这就是创新的开始,你的想法真棒,老师很欣赏,相信你能做的更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动手操作则是提高这种能力的好办法。
美术课动手操作是在学习、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主要目的创造实践活动。在美术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手工操作,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有趣味、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展示出他们运用材料的能力与各种技能技巧,又发挥了孩子们无限的智慧和潜在的天资,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鼓励探索学习,形成开放课堂教学形式。课前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到生活中去感受、发现、认识,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教师提问引发兴趣,交流获取的资料和信息,使教学围绕着交流、讨论展开,让学生谈感受,畅谈自己的创作构想。肯定学生在绘画、评论时优秀的表现与进步。
三、要培养学生个性化,不能模式化
新课改的美术课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我通常在课前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当学生的注意力慢慢集中起来时,播放音乐的目的也达到了。音乐过后,在适当地问些音乐中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有没有见过……”、“你是怎样想的”、“分别是什么样子呢?你能描绘一下吗”、“能把它画下来吗”,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交流数分钟,再把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讨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胆的想象,激发学生去探索感受其中的美
美术与其他各学科都有着相互联系的作用,在美术课中融合其它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而且巩固了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
四、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常言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型的师生关系,就应该是朋友式的,他要求我们教师在美术课上对学生抱着欣赏的态度。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它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潜力。
美术申请书范文5
实施美感体验
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在审美感受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学习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中国梦・美丽家乡”主题教育创作活动是美术学习领域的“综合探索”内容,在设计教学时,笔者通过春游这一感受形式,带领学生感悟家乡的风景变化,体验大自然呈现出的优美画面,从而使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画出美丽家乡的风景。通过主题创作活动,学生的审美意识会不断得到丰富、升华,从而凸显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
扩展审美视野
学生由于受个人生活阅历和审美意识的局限,审美情趣的表现还不够丰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有责任通过设计美术活动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例如:在教学欣赏课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各类美术作品,而且要安排各类乡情浓郁的扎染、剪纸、刻纸等教学内容,还要开展各种美术课外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美术比赛和展示,使学生能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他们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美术视野,使之更多地了解民族艺术,以寻求新颖、向多元发展的审美倾向。
促进审美感知
美术是静态的、无声的,但它却又是艺术家表达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看、讲、练、评等多种方式使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体验其美术作品思想内涵和美感,以逐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艺术情操。例如:在礼品包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的喜好。在亲手制作和赠送礼品的活动中亲身体会、感受和学习关爱自己的身边人,懂得亲情、友情等,这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通常能促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与动力,轻松而愉悦的美术课堂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笔者经常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学习中陶冶审美情趣。例如:将教室布置成展厅,以组织参观展览的自由形式导入课堂教学,或以结合音乐等诸多美术形式导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到美的熏陶。可以说,构建富有浓郁艺术气息的美术课堂,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愉悦的学习状态,并使学生的审美观受到课堂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创设美术文化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学习不单纯是技能技巧的学习,更应该注重美术文化层面的学习。因此,美术教学需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全面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教学《民族的印花布》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设计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更要了解传统纹样在设计中的文化作用,在全面提高学生对纹样的感受、表现、鉴赏和创造中,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提升审美品位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美术教学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和想象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感受、体验、分析、思考和判断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例如:欣赏作品《蒙娜丽莎》时,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描述感受到作品形象的温和、安详和美丽,还要对作品的主题、材料、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进行深入挖掘,才能使学生对“神秘的微笑”解释:“蒙娜丽莎”那双神的眸子和会心的微笑,显然是对神的挑战,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对人性的赞扬……如此反复提炼,将使艺术品的价值显示出来。学生通过对艺术品的高层次想象,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都会得到提升。
美术申请书范文6
关键词:审美主体间性;审美同情;书法创作;当代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48-02
一、审美主体间性与审美同情
西方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经历过两次转变,从希腊文hypokeimenon表示“基体”转变为拉丁文subiectum表示“一般主体”,从Subjectiat“一般主体性”转变为Subjektivitat“主体性”,自此主体性成为近代哲学的基本概念[1]。主体间性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它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世界万物不再是客体,而与人一样作为主体存在,有生命有思想,两者通过对话与倾听进行相互理解和交流。根据杨春时《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涉及识论、社会学和本体论三个领域。在认识论和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本体论领域强调人与世界的关系[2]。主体间性进入本体论层面的探讨对当代美学打破近代主客二元模式产生了根本性意义。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并非僵死的而是有生命的客体,在对话过程中使审美主体产生感发,并对审美对象做出回应,两者因生命的机缘而融合为一体,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主客对立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审美主体间性。
中国原始人类的生命本体论是万物有灵论,这种原始的思维模式将人类的精神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之中,使其成为有生命有情感的人类“同胞”。“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就是‘同情同构’的关系,就是此中有我、我中有彼的‘物我不分’、‘物我同一’的关系”[3]。这种原始的万物有灵思维直指审美同情的内核,即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西方曾出现类似审美同情的“移情说”理论,其思想中包含着审美同情说,但“移情”是在主客二元模式下主体向客体“外射”情感,具有主体性特征,而审美同情是主客一元论下的同情同构,它体现了审美主体间性特质。审美同情如何体现审美主体间性特质的呢?本文尝试从中国书法创作视域解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
二、审美同情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主体间性表现
书法是汉字艺术化处理的表现方式,中国汉字独特的象形性和表意性特点是书法产生的根源,汉字线条和结构的美学价值是古今书者在创作过程中表达情感的手段。书法的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作准备与构思,是书者与自然物象交流领悟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创作表现阶段,是书者与创作意象交融的过程,其中书法线条质感与书法线条分割的二维空间群是其表现阶段的重要载体。书法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书者通过审美同情的方式对于被欣赏对象和被创造对象的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审美主体间性的活动。
书法创作过程从观察生活物象开始,社会现象和自然万物是书者创作素材和灵感的来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并且要“拟之者贵似,察之者尚精”,书者师法天地万物,透其形近而取其神,将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物象交融互渗。“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4]。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观摩自然万物对于书法创作的启发,书者内心受到自然万物的感发,将自然万物抽象化为书法线条能表达的意象,透过笔墨把体味到的“自然之妙有”表达出来。书法创作准备阶段是自然万物感发于我心内的累积过程,我用直觉与万物神遇之后达到神化境界,万物与我合二为一,直觉成为书者(主体)与万物(对象)融合的纽带与中介。“所谓直觉,就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5]”直觉是主体以自身精神生命设身处地体验对象的精神生命而达到共鸣,书者作为审美主体摆脱了采取简单的把自然物象当作创作素材的工具性态度,取而代之的是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象的尊重、理解、交流。西方的“直觉”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同情。宗白华在探讨艺术感觉发生时指出“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 [6],审美同情和直觉一样是艺术感觉产生的方法,是主客体交流的途径。书者在创作准备阶段若“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则无法进入到高层次的创作构思阶段。在进入创作构思时最重要的是将所悟之象转化成书法笔墨能够表达的意象储存于心中。孙过庭曾在《书谱》中提到“五合”:“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7]”一合与二合是对书者精神状态的主观要求,三合与四合是对创作客观因素的要求,只有四合具备才能达到“偶然欲书”的五合境界,即书者产生一种清澈的顿悟状态。这种顿悟是书者受到自然物(舒适的自然风景、纸墨符合性情)的感发,“情以物兴”,继而对审美对象“物以情观”,物我双向交流,审美同情在弥合了书者与世界的分裂,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仅通过直觉顿悟构思出意象是不够的,在自然物象中顿悟的意必须要借助特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书谱》中强调要达到“心手双畅”,即“心悟手从,言忘意得”,指的是在与自然万物交慧之后,得心应手,最后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其中在创作表达阶段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陆羽《怀素别传》曾记载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颜真卿曰:‘师亦有得乎?’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日:‘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日:‘得之矣。’”[5]颜真卿在生活中观察到雨水顺着墙壁不规则流下的样态,迟涩而圆润,顿悟构思出一种坚韧稳健的书法线条品质,即中锋用笔,笔尖保持在线条中心部位,这样墨迹向左右两边渗透的宽度相同,看起来富有立体感、厚重感。颜真卿一生忠烈坚贞,屋漏痕正像是他忠厚稳重性格,“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矣”[8],“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9],他将刚正热烈浑厚的情感注入到书法的创作意象(书法字体)中,集中表现在线条里,流水迟涩的丰润的流动感的启发,将此意象凝聚于胸中,在与怀素对话过程中受到激发,将水流意象与线条质感相结合,使得线条充满稳健阳刚之气,才有“屋漏痕”的笔法产生。在创作表现中书者与创作意象同情同构,达到审美主体间性的间融的本体论境界。书法创作表现过程中,审美主体间性除了体现在创作意象的线条质感之中,也体现在线条所分割的二维空间之中。邱振中在《空间的转换――关于书法艺术的一种现代观》中阐释:“书法可以看作由线条所分割的众多空间(二维空间)所构成。”[10]书法线条分割出各种形状的空白,将字内、字间和行间的空间的局限打破,线条的长短、粗细、枯润的对比变化,以及由线条构成的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可以营造出丰富的书法空间。例如唐代颜真卿行书作品《祭侄文稿》,整幅作品由线条分割成疏密有致的若干空间群,线条粗细对比强烈,可以感受到书者创作时抑扬顿挫的用笔,笔墨枯润相交,枯笔处沧桑老辣,润笔处含蓄沉郁。在创作过程中,书者把字当作倾述对象,书者将内心的悲痛之情寓于粗细浓淡变化产生的空间之中,线条构成的空间成为表述情感的最直接有力的载体,它们已经不是无生命的空间存在,而是书者诗意化的情感表达。书法空间作为创作意象的载体与书者在创作过程中碰撞出生命情感的火花,审美同情就是创造火花的媒介,书者在创作中体验被创造对象情感过程就是审美主体间性表现的过程。
三、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在当代书法创作中的缺失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书法在中国逐渐兴起,当代书法建基于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尤其受西方现代派艺术和日本现代书法影响显著,更加关注形式表达,已经完全脱离实用性,而在审美层面也备受争议。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主张艺术家的再创作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中国书法由写字的艺术解构成线条的艺术,破坏原来汉字的视觉空间感受,按照西方的视觉艺术和抽象理论重建一种表达书者个性化意识的新形式。而二战后日本现代书法流派如少字派书法、前卫派书法等也发展日盛,其创作特点是排除文字的可识别性,去除文字的表意功能,文字不再是对书者的桎梏,而是单个生命体的墨色表现。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和日本现代书法流派的共同特点在于追求形式上的刺激。在当今商业化的快节奏时代,搏眼球搏出位的浮躁艺术风气蔓延,这种形式主义艺术创作迎合了当代书法的需求,因此当代书法开始追求“效率化的低层次的感官刺激的形式主义”[10],书法作品凸显出精致的制作感和视觉体验。例如现代书法讲究大尺幅的仿古做旧的形式表现,刘兆彬在《当代书法临摹和创作中的“戏拟”现象剖析》曾说:“广西获奖作品采取仿古制作的方式,染纸、打蜡,模仿西域残纸的情调,以游戏的心态复制和模仿古典书法。”[11]书法作品重形式轻内涵,注重空间分割,营造视觉冲击,却丢失了书法的内核,即笔法和气息,看似成趣却病态的书法创作是书者对书法艺术本真的冷漠。当代书者在创作过程中,书者只关注自己的情绪抒发和功利意图,对创作对象任意的解释和过于夸张的表现是对其不理解不尊重的体现。创作主体缺少与创作对象的互动,书者抽离出自己,让创作对象沦为表达工具,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也是审美主体间性的缺失。
中国当代书法从诞生起就缺失方向感和理论支撑,只是一种当代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探索,与传统书法相比绝非主流,也并非超越,其原因在于两点:第一,如果说书法走向“具象”是一种倒退和浅薄,当代书法走到了过度抽象的另一个极端,即脱离抽象性而走到了绘画性;第二,运用装置、拼贴等工艺,过度强调美术性而丧失了书法最根本的特性即“写”的特质。当代书法存在问题的两点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的缺失,反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可以给当代书法以启示,即尊重创作对象,领会其内涵与意蕴,理解与对话的基础上的创作才能实现对古代书法的超越和发展。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审美同情在本体论层面追求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特点与审美主体间性相契合。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及艺术门类中早已存在,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之一,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其创作过程是对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的具体阐释和体现,具有典型性。本文以书法创作为例,意在通过书法创作分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的理论运用,并通过分析当代书法创作流于形式主义的美学层面原因,提出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连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4.
[2] 杨春时,杨晨.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21.
[3] 邱紫华.论东方审美“同情观”[J].文艺研究,1993(5):31.
[4] 杨春时.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6.
[5] 孙过庭.书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5-127.
[6] 柏格森著.刘放桐译.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4.
[7]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卷[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316.
[8] 陈伟彬.浅谈“屋漏痕”[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2(5):24.
[9] 刘熙载.艺概.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