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 实习模式 优化

饭店实习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如何优化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饭店实习模式,对于培养优秀的饭店业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实习模式分析

从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校外实习模式现状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按时间分为零散制、半年制和一年制。一种是按照组织管理角度分为学校统筹安排模式、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以及学校统筹与自主选择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1.1 零散制、半年制和一年制

1.1.1 零散制 零散制就是学校(学院)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自由灵活安排时间,而不规定统一的实习时间。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在校内建立有三星级或四星级饭店,既作为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也同时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这也是借鉴欧美国家的前店后院式的办学模式。以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为例,实习一般选择在大四的第七学期期末,或八学期开始,持续三个月,学生可以在校内的饭店实习,也可以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协议、实习日志、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等,指导老师据此给学生评定成绩。

1.1.2 半年制 半年制是指学生实习时间从离校之日起到归校之日共计半年。如以武汉市江汉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为例,其实习从第六个学期2月份开始到第七个学期8月份结束,大约半年左右时间。实习地点由学校或学院安排,主要选择在北京、杭州、宁波等地知名五星级饭店、它们是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主要依靠校企共同双方制订的实习计划共同管理学生,指导老师至少两次前往实习地亲临指导。实习结束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表、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等,给学生评定成绩。

1.1.3 一年制 一年制是指实习时间从离校之日起到学生实习结束归校的时间共计一年。实习单位主要由院系多方遴选确定,并成为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前,以院系为单位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内容,指派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并组织学生进行先期培训;实习过程中,学校与实习基地建立联系制度,与实习饭店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管理、监督与指导,院系制订实习标准,全程跟踪检查,学校不定期对实习单位进行抽查;实习结束后,学校及时召开实结表彰大会,对优秀实习学生给予奖励,并将实习材料及时建档。通过这样的实习,实习效果较好,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的学生在实习中,不仅学到基本的饭店管理知识,也了解到更多的接待外宾的礼仪以及客源国的文化习俗,增强了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概括、总结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从目前国内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教学实习时间现状看,我国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实习时间多为一年,而大多本科院校饭店实习时间在3个月-6个月之间。

1.2 学校统筹安排实习模式、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以及学校统筹与学生自主选择实习相结合的模式

1.2.1 学校统筹安排实习模式 学校统筹安排模式就是由学校(学院)联系实习单位,学生按实习计划要求前往实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刚刚起步,大学生是稀缺资源,饭店对大学生实习持接纳和欢迎态度,这时期饭店都积极主动与高校联系,并与高校签订实习协议,学生实习饭店由学校(学院)统一安排,并派出专业教师负责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工作。由于学校(学院)、实习饭店与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实习效果较好,因此实习结束后,大部分实习生愿意留在饭店工作。这种由学校统筹安排的实习模式对实习时间并没有强制要求,一般为3个月、半年和一年不等。经过长期良好的合作,实习饭店中一些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饭店成为学校较稳定的实习基地。

1.2.2 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 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就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但必须经过学校审核同意,然后学生前往实习。随着我国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许多旅游高校在组织学生到饭店实习中都碰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是开办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的旅游院校和学生数量猛增,另一方面是饭店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服务质量考虑,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或收取较高的实习费,许多学校只好采取分散实习的模式,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但由于实习生所在饭店分布广,数量多,档次不一,学校无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而且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出现不去实习,蒙蔽学校的现象。因此,学生完全自主实习模式虽然使学校在实习工作上变得轻松,但学生却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最终导致学生实习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专业设置;北京城市学院

在开放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全国范围内兴办旅游教育的此起彼伏。但是伴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旅游教育中出现“一人种树,万人乘凉”的现象,结构严重失衡。许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盲目效仿他校做法,专业设置比较宽泛,忽视市场需求,办学缺乏针对性,就业压力增大。北京城市学院是中国最早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之一,1984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1985年,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的办学宗旨,重视就业工作,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水平,近十年的就业率都达到了99%以上,为中国特别是北京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的特色专业。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正确处理了就业与专业设置的关系,为科学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一种思路。

一、关于“专业设置”与“就业状况”的科学阐释

(一)专业设置的概念

专业设置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而是一个涉及到市场调研、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安排、教材组织、师资建设、教学条件配备、实践基地开辟、合作企业的选择等的广义概念。专业设置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专业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是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完善的。

(二)就业状况的涵义

就业状况是一个反映专业设置是否顺应社会发展,教学计划是否反映行业需求,教学质量是否得到社会认可,培养效果是否赢得学生信任的一个综合指标。具体表现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其中就业质量又包括专业对口率、学生满意度、薪酬待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细分指标。

(三)两者的辩证关系

专业设置与就业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就业的效果,而就业的好坏又成为促进专业设置合理化的催化剂。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能够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基于北京城市学院的实例分析

(一)旅游管理专业沿革

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1985年创办开始,先后开办了专科饭店、景区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旅行社管理及导游等方向,本科涉外旅游、涉外饭店、景区开发与管理等方向,其办学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起步探索阶段(1985-199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入境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国内旅游也渐渐起色,这为饭店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阶段主要在专科饭店管理方向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2、总结开拓阶段(1999-2002年)。这一阶段在就业比较理想的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继续办学的同时,开设了旅游景区管理专业。在这一阶段,无论是考虑国家的方针政策,还是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人才都势在必行,而且当时的旅游教育中,对这类人才的培养还没有真正提到日程上来。在这种大背景下,增设专科旅游景区管理专业。

3、调整发展阶段(2003-2004年)。这一阶段由于“入世”和“申奥”的成功,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在调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这一阶段,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形势乐观(2003年除外)的饭店管理专业继续招生,而且开设了涉外方向和国际合作项目。二是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由于市场要求层次较高(本科或硕士)、专科层次培养的景区管理人才不受市场青睐而停止招生。三是针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需要,同时考虑目前导游队伍的结构状况和不足增设了专科旅行社管理和导游方向。

4、稳定提高阶段(2005至今)。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继续稳定就业相对较稳定酒店及旅行社、导游方向的专科教育。二是考虑到SARS疫情过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加强烈,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这一市场需求增设了专科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三是2005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城市学院举办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办本科专业既是响应国家为实现世界旅游强国而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的新举措,也是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新需求。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和行业需要,在2005年探索性地开设了不同的专业方向。考虑到旅游行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制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小学期教育,加强就业导向,突出地域特点。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1、毕业生概况。旅游管理专业从1985年开始招生,1988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截至2009年已经毕业了18届专科生、3届专接本的学生、1届本科生,共计1753人。

2、就业状况分析。北京城市学院旅游教研室高度重视专业建设,紧随就业市场,不断创新发展。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贯穿到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已经毕业的18届毕业生保持了良好的就业状态,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良好评价。

第一,就业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自招生至今一直保持了高就业率(特殊客观情况除外),以近十年的就业状况为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作简单分析。一是起步探索阶段(1985-1998年),这一阶段创办的旅游饭店管理专业由于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定位准确,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特别是2000届、200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二是总结开拓阶段(1999-2002年),这一阶段招收的旅游饭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达到了100%(2003年受SARS影响除外),这一阶段增设的专科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培养的专科层次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了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因此,在2003年以后不再招收此专业方向的专科学生。三是调整发展阶段(2003-2004年),这一阶段招收的饭店管理专业仍然保持了100%的就业率,旅游管理旅行社及导游方向2006届就业率达到了99.1%,2007届就业率达到了100%。四是稳定提高阶段(2005至今),这一阶段招收的学生,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在2007年、2008年的就业率达到了100%。2009年,在受到全球范围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本专科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第二,就业质量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就业办对近三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专业对口率、试用期薪酬、学生满意度及就业去向等,回收有效问卷286份。调查结果显示,在专业对口率方面,专科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对口率较高,达到了60%以上;在试用期薪酬方面,本科要明显好于专科;在学生满意度方面,专科明显好于本科;在就业去向方面,主要集中在饭店行业和旅行社行业。专科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的专业对口率和学生满意度都比较低。另外,2009年7月20-23日期间,旅游教研室对这两年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比较集中(近100人就业)且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世纪饭店等十家旅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人力资源部反馈的结果表明,对北京城市学院专业设置满意的占67%,较满意的占33%,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满意的占83%,较满意的占17%,对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工作满意的占83%,较满意的占17%。同时对本科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专科生。

第三,结论。旅游管理专业在就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除了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以外,还与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无关系。根据就业调整专业,本专科比例不断调整,就业人数及就业率趋于稳定,就业质量较好,就业去向相对比较集中。

(三)专业设置调整与就业状况的关系分析

专业设置与就业状况是互为促进关系,因此在设置专业、调整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实际。

1、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北京城市学院在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时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背景与市场需求。在1985年开设专科旅游饭店管理,1999年增设了专科旅游景区管理专业,2003年增设了专科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及旅行社方向,2005年增设了专科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方向,2005年创办了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同时开设了涉外旅游方向、涉外饭店方向、景区开发与管理等方向。针对社会需求,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扩大,专科规模减少。同时鉴于国家旅游局可能出台提升导游资格证的报考条件(本科以上)的规定,2010年北京城市学院不再招收专科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只招收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可能会增设会展旅游方向,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壮大的会展、会议旅游市场。

2、根据就业状况调整专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科旅游管理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方向停止招生,开办本科景区开发与管理方向。由于专科旅游管理专业饭店方向、旅行社及导游方向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比较高,因此保持了连年招生,根据教育部专业名录最终调整为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纯导游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窄,就业对口率较低停止招生。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专业由于就业对口率太低停止招生;本科专业方向也会根据以后的就业情况做适当调整。

3、根据就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重实践、善应用,因此,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时必须强调和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旅游教研室与北京旅游行业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开辟了众多的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平台又促进了就业。加强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与企业共商教学计划,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方面,紧贴岗位需求,突出特色课程,重视实践课程,突出北京地域特点。旅游教研室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充分利用2个小学期(专科)和3个小学期(本科)加强学生的外语培训、考证培训、校内专业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实练和专业岗位实战,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另外,为给学生创造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学校一直致力于与国外著名大学、教育机构、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国外实习与深造提供平台。

三、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和专业设置调整思路

办出社会需要、社会有用、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的好专业、新专业应该是高校办学的一贯宗旨。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为标杆调整专业,以岗位为基准调整课程,紧随社会需求和行业动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出专业特色,狠抓就业工作,注重学生的就业质量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思路,笔者对如何处理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调整的关系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

旅游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政策,顺应行业发展,紧贴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就业空间。专业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相应调整,在稳定中灵活发展。

(二)根据就业状况优化专业设置

就业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专业设置优劣的重要标准。对于已经脱离市场需求,就业艰难、专业对口率较差的专业应该停止招生,或者调整专业方向,寻找新的就业突破口。一个好的专业设置应该及时反馈就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了解人才需求中新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及时优化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竞争力

坚持“双赢”原则,进行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需求,掌握前沿知识。特别是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友好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选派学生进企业实习,就业时优先录取。同时根据实习反馈及时调整、优化教学计划,达到以实习带动就业的目的。

(四)建立实习基地,带动实践教学

根据市场调查发现,旅游企业选择员工时,往往考虑企业节约培训成本问题,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有无实习经历成为其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制胜法宝。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就必须把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

(五)突出特色课程,满足紧缺岗位

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应该根据学校特点、生源特点、地域特点,安排自身的特色课程,突出对学生特殊技能的培养。特别是针对社会紧缺岗位设置的特色课程,可以锻炼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在就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其实用性和应用性,脱离行业实际的理论教学是毫无意义。所以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让校内教师走出去,去旅游企业挂职,去国外深造;把旅游企业里有教学经验的高管或优秀一线人员请进来。同时可以返聘旅游企业的退休人员来校任教。

(七)加强国际合作,开阔国际视野

旅游的涉外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国外动态,具有国际视野。一方面,应该加强外教授课,特别是专业外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又能锻炼学生用国际视角来看待问题,了解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国外实习或深造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杜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改革与发展[Z].中国旅游教育发展论坛材料,2002(4).

2、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2005(8).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3

(一)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就业意愿分析

旅游管理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内的就业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行业就业率较低和行业内部流向不平衡[7]。通过对旅游相关行业就业选择的调查,发现约32%的被调查者倾向于酒店行业,其次是旅游行政部门及非旅游直接相关行业,旅行社、旅游教育部门、旅游规划与研究方面因为行业认知度低或门槛太高,意愿率较低。景区景点和会展公司的意愿率虽然稍高于旅行社,但总体而言,其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吸引力非常弱(图1)。在选择景区景点作为就业意向的学生中,其中女同学(25%)高于男性(8.11%),农村学生(22.58%)高于城镇学生(13.95%),非独生子女(24.67%)高于独生子女家庭(3.57%)。可见,对于家境较为优越的同学来说,景区就业倾向性更小。在有限的旅游管理专业行业就业范围内,景区就业意愿更低,这更加剧了当前景区人才缺乏与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局面。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意愿分析

假设本科毕业生愿意在景区就业,对其就业景区的区域、类型、级别、所有制等进行意愿调查(表1),发现:从景区所在区域来看,60%以上的同学首选华东地区的景区;其次是华南景区,约占20%左右;东北、西南、中部地区很少,而西北地区景区就业意愿率则为零。可见,从景区区域意愿来看,学生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和距离因素,意愿选择趋向于离家乡较近或经济发达地区,偏远地区的旅游景区不受学生的欢迎。若针对其他地区院校学生调查,区域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经济和距离作为学生景区区域意愿的主要考虑因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由此产生的就业扎堆现象将会增加景区就业压力,加剧同学之间或同区域同行业同学的竞争。从景区类型来看,40%以上的同学首选旅游度假区,其次是自然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格调优雅,是同学们比较青睐的景区类型。历史人文景区的意愿就业率最低,说明同学更注重其工作的自然环境,而忽视了景区的文化氛围。文化是景区发展的灵魂,也是留住游人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吸引力,学生的文化忽视可能是导致景区从业人员的高流失率原因之一。从景区级别来看,级别越高的旅游景区越能吸引学生前往。80%以上的同学首选5A级景区,因为景区级别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景区设施与管理的完备与否,也即关系着其工作环境。此外,新开发景区对少数同学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前往新开发景区,往往成为新开发景区的拓荒者,潜力的发挥与职位晋升具有很大的空间。从景区所有制来看,约50%的同学选择国有企业,其次是外企和集体控股,而私人控股和民营企业选择则很少。景区所有制影响同学们就业后的工资、奖金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在中国现有国情下,这关系着毕业生工作的长远性及稳定性。总体来看,本科生最倾向的景区所在区域、类型、级别及所有制中,女同学均高于男同学,城镇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可见,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其择业倾向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三大旅游行业就业意愿比较分析

由于旅游教育部门、行政部门及研究院所,对于本科生来说门槛较高,且需求量小。因此,酒店、旅行社和景区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三大行业。对景区、旅行社、酒店三种就业方向优劣势进行调查比较,进而找出景区就业的吸引力所在和不足之处(见图2)。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景区就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工作时间和场所较为规范,对于女同学来说,这一点尤其被看重。同时,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景区与旅行社相比,工作环境相对稳定;与酒店相比,社会印象相对较好;与旅游行政部门相比,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旅行社就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工作游玩两不误,其次是上班时间较规律和所在地的区位优势。上班时间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旅行社内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导游的工作时间规律性相对会弱一些,但总体来说,要优于酒店的中班、夜班。酒店就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因为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其次是酒店部门体系完善、工种多,星级酒店档次高,优秀的管理团队等。从景区、旅行社和酒店的就业优势比较来看,景区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具备旅行社和酒店的优势;从对景区就业前景态度来看,约30%左右的同学对景区就业持乐观态度,50%的同学表示一般。但是,未来多种优势的兼具和同学的乐观态度并没有完全支配被调查同学的首选就业意向,只有19%的同学毕业后首选旅游景区,64%的同学毕业后有可能选择酒店行业开始职业生涯,17%的同学选择旅行社。实质上,这仍然反映出同学们对景区就业信心不足和前景渺茫的心态。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因素

1.本行业就业忠诚度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提前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8]。强大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和旅游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本科生对旅游业的认可度却不断走低[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联合《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应增加到1亿人左右,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10]。但是,由于学生行业忠诚度的低弱,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需求,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却出现严重的“有业不就”现象。据统计,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11]。旅游管理学生“非本行业就业”、“学非所用”的就业倾向[12],大大减少了其本行业就业的数量,旅游景区作为其中的主要旅游行业更是受到了巨大影响。

2.传统的景区管理体制

中国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开始成立以来,其管理体制一直为政府机构型、准政府机构型、协调办事机构型等,归辖政府或管委会统一管理,从中国的“单位制”来划分,基本划归为事业单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想进入景区单位非常困难。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景区走上企业化道路,如股份公司、整体租赁等,但大多仍然是政府监管,管委会和管理公司多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景区录用、聘用的人员很少,且进入景区管委会仍需要考编等。旅游管理专业同学也形成了一种“景区就业难”的思维定式,忽视了景区就业的可能性。虽然当前许多新增的经济开发型景区,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生态园等,以及整体租赁经营景区需要大量的人员,进入门槛也相对较低,可是由于中国景区总体管理水平的局限性,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对此尚未产生强烈的意愿。

3.景区人才需求特点

旅游景区管理与一般的商业企业管理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如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所以人员招聘对专业限制相对较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面临着许多其他专业学生的同等竞争。同时,旅游景区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多基于专业性、工作经验、语言能力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的考虑。在工作经验方面,考虑到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上手比较快,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培训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景区迫切需要有丰富旅游管理或从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这成为很多应届毕业生就业受阻的重要原因。许多同学在大学期间从未接触景区类相关工作,以至于初次求职或跳槽时也不敢涉足景区行业。此外,总体上,中国景区管理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新开发的众多景区,其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往往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尚不足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而许多属事业单位的传统景区人员需求,由于名额、编制及求职条件等限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进入又非常困难。

(二)微观因素

1.课程设置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较为宽泛,涉及公共基础知识、旅游行业基础知识、基本管理技能以及其他的必修类课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相应指导课程少之又少。《旅游景区管理》课程在很多学校,尤其是二本、三本及中职类学校仍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的学习与研究领域,学生们在学校接触景区管理的相关课程少,就业时自然忽视了此类行业。

2.实习基地选择

出于管理和安全需要,许多高校旅游专业或旅游院校的实习基地均选择酒店。酒店实习一方面可以容纳大量的学生,另一方面岗位管理相对规范、岗位职责明确、服务程序统一、上班场所比较固定。而景区相对而言,若作为实习基地,所需学生相对较少,且可能会涉及景区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工作岗位人员需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外业务岗位,以方便工作的长久开展和企业的良好运行。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大多数相关院校都将实习基地确定为酒店,而不是景区,集中把学生送往一些固定的酒店合作单位。进一步地,酒店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习,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就业倾向。许多毕业生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内就业就是酒店,若不从业酒店,即选择行业外就业。

3.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一方面包括学生个人的性格及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包括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择业观念。总体上,学生个人性格偏内向,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相对较为优越,对一般的企业型景区择业意向较低。另外,受传统择业观影响,大多数学生及家庭仍然考虑工作的区域性、稳定性及福利待遇。除了有事业编制的景区比较受欢迎外,其他很多景区或位于落后边远地区,或缺乏高水平的管理,或属于一般企业聘用制,而且多数招聘岗位都是一线职员,待遇不高,福利得不到保障,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对此类景区的就业前景仍感到非常迷茫。

三、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对策

(一)从学校角度

1.强化专业细分

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是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意向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院校几乎都是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下,同时培养着兼具旅行社、酒店、景区和职能部门管理等为一体的专业综合性人才,而实际上这些不同的培养方向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旅游本科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大规模的旅游全才,必须对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细分,细化培养目标。专业细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行业层面细分,即划分为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方向。近年来,酒店管理正从旅游管理专业中被细分出来,在教学、实习等方面成果突出。旅游景区管理的教学可以借鉴其有效的经验,围绕旅游景区这一具体行业的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二是从行业补缺角度细分,即针对当前旅游景区行业紧缺的一些高级人才,设置相应的方向。这样在为旅游景区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为毕业生景区就业提供了必备的技能和素质。

2.重置课程体系

就旅游景区而言,教学目标应多涉及具体的景区开发与管理艺术、理念及流程,教学案例应广泛涵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景区,教学内容应包括景区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具体课程可细分为《旅游景区管理概论》、《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经营》、《旅游景区服务管理》、《旅游景区概览》、《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等。同时,编制《旅游景区实习手册》,加强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将课堂教学与思考、实践观摩与操作结合起来。此外,还应与时俱进,实时关注中国景区发展的相关动态,提高同学们主动了解景区、思考景区的意识与兴趣。重置的课程体系与专业细化相结合是最优组合,这样才能加强同学们对景区就业的意识,真正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

3.加大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有利于实现人才供需市场的平衡。学校与景区间的校企合作应受到重视,具体措施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聘请在旅游景区有任职经历的老师参与教学,以实际工作经验为案例更好地教授专业知识;二是以景区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景区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三是合作开设景区管理特色班,实行小班制教学,根据具体景区需要定向培养人才,并定期聘请该景区管理人员授课。以上措施在加大同学们对景区了解的同时,也提供了学生与景区管理人员联系的桥梁。此外,依靠校企合作关系,向旅游景区输送实习生同样具有可行性,校企双方在此过程中可适度关注实习生,稳固其在景区就业的意向,这也为本科生的就业开辟新的道路。

4.重视择业观教育

旅游景区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不仅是酒店、旅行社及旅游教育、行政部门等,景区也是其重要的择业方向之一,这需要院校领导、授课老师、辅导员及所开设课程的全面引导。首先,作为学校、教师和辅导员,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起,即要通过教学、班会、宣传等活动,加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专业思想,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引导相结合,强调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的广泛性和空间性。其次,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导向作用。对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理论上开设的专业方向教学课程一定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尤其是酒店方向、旅行社方向和景区管理方向。这些方向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也是学生最直接的本专业就业行业。学校不应为了管理方便,把学生全都送往酒店实习,给学生造成专业就业只能是酒店的错觉。最后,应切实加强景区相关内容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景区职业技能培训、模拟训练、讲演比赛、服务大赛、读书讨论会、创新大赛、毕业论文等,活动能够践行专业,让学生在校园里就感受到浓浓的专业氛围,并得到实景训练,达到全面热爱、了解专业和去向的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行业择业观。

(二)从学生角度

学生始终是就业大潮中的主体,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依赖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把理想与实际、技能与兴趣结合起来。首先,要从主观上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改变对景区就业不是很乐观的态度。旅游景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客户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人际交流沟通技巧等。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大专、中专文化程度,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者,弥补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其次,应转变择业观念,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景区就业是表现对旅游这一行业热爱的理想选择之一。从学生角度加强景区就业意愿主要在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就业心理的调整。

(三)从景区角度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4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 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3.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提高部分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担任见习经理或管理咨询顾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

参考文献

[1]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25~26

[2]田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2010.7.28

[3]胡弼成、陈远位.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n].科学时报,2010.6.1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及学生实践能力概念

1.旅游管理专业特点。伴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完善,旅游管理专业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的一个新型应用型学科,随后被纳入工商管理学科体系当中,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与其他普通应用型专业学科相比,旅游管理专业涵盖层面更广,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相对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当中,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还要求学生要具备旅游、餐饮、住宿、地理、文化、语言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为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经济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重于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即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学生实践能力概念。旅游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众多学科中,实践性最强的的一门学科,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其在毕业后获得良好的就业发展。因此,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旅游专业学生从业的必备条件和专业能力。所谓学生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研究活动以及岗位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与实践客体所产生的作用,从而展现出学生解决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实践能力能反映出他们的整体能力,也能反映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专业素质的高低情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其中涵盖扎实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熟练地专业技能操作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优越的文化讲解能力等,涉及的层面相对较广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1.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旅游管理专业虽已获得多数应用性本科院校的重视,并将其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在校内纷纷置办自己的导游模拟厅、模拟客房、模拟餐厅等培训基地,甚至还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期望的教学效果相差较远。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手段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其教学本质。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虽为旅游管理专业置办多种实践培训基地,并加大资金投入,但由于实训的场地过于局限性,难以跟随时展而做出调整,实训内容也比较单一,难以使学生长久保持学习兴趣。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主要体现在一些与学校合作的旅游企业到旺季时期未解决人手问题,便会调动学生到一些人手缺乏的中西餐厅、客房等岗位进行实习,而实习内容比较单一,工作又相对较辛苦。导致部分学生在实习结束过后怨声载道,并不认为自己学到什么知识,提升什么能力。2.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都是附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或者是经济管理的学科门下,很少有设置独立的旅游管理系或是旅游学院。而旅游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也大多数相同,比如管理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而涉及会展旅游、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却相对较少。也正因如此,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比较单薄。此外,还有少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基础平台课,而忽略对很多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另一方面则是很少会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细分、指导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多数都是酒店、旅行社等,很少会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特长而为其提供多种发展方向,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因难以寻求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难以即刻就业。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创新研究

1.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模式。第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模式,与相关企业之间共同建立“店中校”学生实训基地,将实践企业当成学校,将实习现场作为课堂,而学生则作为员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旅游相关企业的工作过程当中。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通过将“校企协同、产教一体、产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渗透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当中,以此来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技能的培训。此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相关企业岗位参与实训时,应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让学生真正地对客服务,帮助客人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学习实践经验。2.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通过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并将其纳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课程当中,以此来加深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明确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开设是针对目前行业发展需要的,而不是为附属于某一个学科专业的。故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针对学校本身优势以及教学情况,来突出旅游管理课程的某一个方向,比如旅游规划方向、酒店管理方向等,针对这个方向来设置一些具有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实践环节。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其自身所储备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将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而“双师型”教师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其教师队伍的建设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共同目标。

旅游管理就业方向范文6

1.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不切实际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从业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而旅游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从业者要想成为真正优秀的管理人才,必须从基层做起,熟悉基层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否则一切管理只能是

空谈。

2.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影响旅游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水平的旅游专业教师资源紧缺,多数教师是由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而来的,对于系统的旅游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的掌握相对缺乏,授课时无法将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紧密联系。甚至很多学校的教师是直接从大学校门里走进来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市场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在授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切合市场需要。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一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旅游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这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学生实践内容单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多数在酒店,而在旅行社、景区等部门的实习机会则较少,这对于的旅游专业学生来说实习内容过于单一。学生的专业素质无法通过实习这一渠道得到提升。

5.旅游专业教材编写滞后现象较为突出

旅游教材的编写内容雷同,甚至抄袭现象明显,理论性虽强,但实践内容较少,缺乏创新。另一方面,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1.依据市场需求细化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进行准确定位

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我国各高校培养目标基本为“复合型人才”,目的是培养既能做导游员,又能做管理人员,还能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更能从事服务接待工作的人才,但这一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顾此失彼,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成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进行细分,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可将旅游管理专业分为导游、市场营销与旅游产品开发、运作管理、散客旅游营销等方向,将酒店管理专业细化为烹饪管理、餐厅服务管理、酒店设施管理和客房管理等方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缺少的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所以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学习,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还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形式与本校教师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此外,还可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以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

3.合理设置课程,提高实践操作性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扎实性,同时又要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未来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

4.增加学生实践渠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渠道仅限于酒店,实习范围过于狭窄。旅游院校通过以下渠道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一是整合校内资源,设立包括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模拟餐厅等在内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训练环境;二是院校应增加与旅行社、旅游景区等部门的联系,开展校企结合的培养方法,这也是美国旅游专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5.重视教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