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争创全省最安全县城的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坚持服务、管理并重,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经贸系统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进一步健全“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力求准确掌握本系统流动人口基本情况,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运用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保障安居乐业为着力点,逐步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使我系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服务到位。

三、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县经贸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范卫祥,副组长:王文龙,成员:方光跃、李振民、吴林发、陈富香、陈森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主任:王文龙,副主任:吴林发、方光跃、陈富香,成员:李振民、陈森土、杨中南、琚水枝、戴建新。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各直属企业要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兼任,成员由安全员、行政科室人员等组成。

2、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

各企业要指定专人兼职流动人口管理协管员。协管员经培训后上岗,及时了解掌握外来流动人口情况,负责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查验、信息采集报送、暂住证和计生证的发放等工作,切实做好“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协管员队伍实行一年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淘汰不称职人员。

3、加大考核力度。

建立严格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责任制考核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适当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者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存在问题的责任单位,实行责任倒查,视情予以限期整改。

4、落实经费保障

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企业要安排一定的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

各企业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2、精心组织落实

各企业和相关科室站要根据要求,精心部署,落实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2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谐民族社会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尤其是各地少数民族进入城市从事经商、学业、工作、旅游等活动的数量更为庞大。然而由于、语言、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就如何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解决民族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学者定义为“非城市户籍,但在城市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各省市都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首先,它具有人口流动的普遍特点:从偏远地方流入大中城市,以谋生糊口为主,从事体力工作等。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散居在各大、中城市,呈现出分布广阔,人数众多的特点。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已达3000多万 ,是1990年的10倍,并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仅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少数民族成分就超过50个,少数民族人口22539人,每年流动人口超100万人次,其中,来自甘孜州、阿坝州、自治区、青海省各州县的藏族人口就有约70万人次,区内有、甘孜州、凉山州等13个少数民族驻区单位,成为成都市少数民族成分最多、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区。

2.从事行业较为单一,流动类型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为青壮年,多从事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动,或根据自己相关民族特色,从事民族餐营业、宗教佛像生产、民族土特产出售及相关工艺品制造等行业。例如武侯区众多的藏族特色餐馆,随处可见的羊肉串生意,还有特色的玛瑙珊瑚、水果干果特产出售等等。而由于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多数少数民族喜欢以同族、同乡聚居,以家庭、亲人、朋友为主,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于社会治安服务管理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出现无疑增加了其难度。少数民族多来自于偏远地区,文盲、半文盲占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法规意识薄弱,在城市中经常违反治安管理的规定。另有部分人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蛊惑,干起偷盗抢劫等违法勾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2.由于语言、宗教、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关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在城市适应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压力,例如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情,又或者容易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或排挤,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往往都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

3.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经商多没有必备的手续,往往临时租个店铺,就开张经营,缺少正常经营的相关手续。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则选择交通要道、繁华路段、宾馆学校等地摆摊经营,一则影响城市面貌,二则影响交通秩序,二则影响相关执法部门的工作,为建设美丽和谐社会增加了困难。

三、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只会增多。如何减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社会的消极影响,需要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需要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

1.加强宣传,提高思想

进一步加强对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抓好落实宣传工作。

2.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管理

要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落实好,把公安、工商、城管、民宗、卫生、交通等部门都参与到一起进行联合协调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发生的问题,采取妥善的对策,吸纳每一次成功的经验,共同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3.加强对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困难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协会等组织的作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热情切实周到的服务。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诸如子女上学、经营场所、房屋租赁、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困难。对流动经商的人员适当给予照顾,引导他们依法从事经营活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做好清真食品和其它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努力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饮食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4.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矛盾纠纷管理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处理涉及他们的问题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慎重对待、妥善处理,坚持民族平等、保护合法、引导守法、制止违法。当有这一类的矛盾纠纷出现时,要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动态,配合有关部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管理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汤夺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论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2]国家民委研究室.民族工作参考材料(内部资料)[Z].2009,(4).

[3]李林凤.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1).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3

关键词:流动人口 服务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326-01

一、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达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而且每年以600万人至80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面对这支庞大的队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意味着从政策上更明确对于流动人口将从“管理控制”转向“服务管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毋庸讳言,流动人口长期难以融入流入地社会生活,给流入地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重重困难。

实际上,流动人口所制造的“城市病”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流入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的不公平甚至带有歧视的行为方式有关。这类歧视方式,包括医疗保险、市民待遇、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劳动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不到位甚至缺失,以及文化与地域层面的“排外”心里的长期积淀……

二、流动人口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客观认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贡献,是流入地政府和民众公正对待流动人口的认知前提。如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倘若失缺了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辛苦奉献,不仅城市生活会立即陷入瘫痪,两大三角洲的经济大厦也会独木难支。农民工在建筑队伍中充当重要的劳动力主体,在城市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流入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三、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措施和办法

针对流动人口的迫切需求,首先在就业信息、劳动技能培训、基本劳动保障、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子女入托及义务教育、流动人口维权、乃至重点打击针对侵害或伤害流动人口的刑事犯罪活动等领域,必须尽快形成条文,将保障流动人口政策落到实处。

主动增强服务意识,逐步实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以管理控制为主向服务管理并重的转变,流动人口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加强就业指导并及时公布就业信息。深入开展“千校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等培训活动,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和就业率。

2、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积极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

3、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及户籍问题。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财政能力允许的话,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减免借读费,凡在当地务工、经商等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外来人员,其子女入学一律按普通生收费,其借读费由当地政府财政负担。增加办证人员,缩短办证时间,严格把好证件审批关,中学还及时公布符合减免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名单,尽可能使每一个符合要求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到实惠,按时在各中、小学校注册入学。积极推动流动人口户籍管理的有效执行,既能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又能促进流动人口育龄夫妇自觉遵守计生政策、法律法规,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来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户的关怀和关爱。

4、进一步健全城乡统一、流动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不断改善流动人口的就业环境,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区域间转移就业。

5、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及时为农民工提供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相关政策法规、便民服务措施等信息,保证其知情权;向流动育龄群众公布辖区内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机构的地质、服务项目及联系电话等,严禁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6、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站。并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建造外地员工宿舍,支持民间资本建设“民工公寓”,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环境,贵阳市最近出台一个文件规定,建设工地不能以工棚代替民工公寓。

7、消除歧视性规定保障公平。流动人口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就业,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尊重他们,保障其合法权益,各地也都在探索。对于流动人口来说,消除某些歧视性规定和劳动用工方面的维权需求显得十分迫切。取消针对流动人口的暂住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劳动力调节费等不合理收费。取消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费、出租屋治安管理费、流动就业跟踪服务费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广州市连5元的暂住证工本费也取消了。开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专项行动,督促企业改善劳动生产作业环境。设立了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工作机制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定期开展打击恶意拖欠流动人口工人工资的违法行为。对流动人口的维权活动,不仅使流动人口的权利得到保障,还增强了他们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逐步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4

宁夏人口计生委创新工作机制 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今年以来,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宁夏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家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的对接和上线应用,名列西北五省之首,全区已有40.18万流动人口纳入全员人口信息库管理。全员流动人口入库率为96.06%,其中流动育龄妇女入库率98.96%。通过月通报、日常督察、专项检查等形式,提高了县、乡两级系统应用比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网络通报反馈率、接受率,多次受到时国家人口计生委通报表扬。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上半年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数据显示,宁夏区、市、县、乡四级用户率率先在全国实现100%应用,信息协查的网络协作率均达到90%以上。

附: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关于PADIS流动人口子系统应用和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情况通报(七)、(十三)、(十四)、(十五),多次给予通报表扬。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18-01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总量接近2.3亿,占全国人口的17%,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流动人口流量、流向、结构和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90后流动人口已经悄然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约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一半以上。蜗居、蚁居、居无定所是他们中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一、新生代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点和问题。

1.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困难。由于新生代流动人口频繁的流动、就业行为的随意性、生育行为的隐蔽性,使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婚育状态,难以及时提供避孕节育指导和计划生育服务,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流动人口的自由迁徙权、合法居住权、平等就业权、平等教育和培训权等一系列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认同与融合,从长远看,流动人口权益得不到维护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负面的影响。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薄弱。县级虽然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但人手缺少,工作只能停留在简单的数字统计、信息平台的操作,乡镇级普遍没有独立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队伍,只能由计生办人员兼职,远远承担不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重任。其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工作经费未能单独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经费未能享受到户籍人口的同等待遇,因此存在着经费困难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管理和服务力度的下降。

3、新生代流动人口处罚难度大。部分新生代流动人口善于钻法律、政策空子,为了回避处罚,长期躲在外地,结果是现居住地不愿处理、户籍地又鞭长莫及。计生工作在实际中又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往往对计生违法者束手无策。

二、新生代流动人口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随着流动人口在社会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凸现,流动人口也逐渐认识并追求其自身权益以及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而整个社会也在越来越强烈地表达着社会公平的诉求。近年来,对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关注流动人口自身的特征和需求,改善服务的水平和可及性,从而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在体制上得到逐步完善和改进,促进新生代流动人口与社会的融合。

1.建立流动人口网格化排查体系。各县、镇、社区根据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建立以村民小组、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对象的基础网格单元,由村民小组长、居民小区长、楼栋长作为网格负责人排查辖区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建立以社区为对象的责任网格单元,由社区的计生服务员担任组长,依靠公安协管员队伍,组建一批计生兼职队伍,主要承担外来人员的登记发证、清查比对、信息采集、查验婚育证明等工作,协助做好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工作;以辖区内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车站、、码头、商业网点、工地等为对象建立独立网格单元,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做好单位管辖范围内计生管理服务工作。

2.制定流动人口严密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口从服务型政府的管理创新中获得自身所需要的最优质公共服务,还需要有严格的制度进行贯彻执行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责任分解制度。按照“机制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服务到位”的目标,采用工作量、质、效与奖励相挂钩,业务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期考核,确保责任和目标落实到人。其次,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加强协调配合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检查、交流工作执行情况,研究和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再次,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制定完善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并保证予以足额拨付。

3.建立城乡一体的均等化服务体系。按照“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原则,为企业生产着想,为新生代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着想,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内容单一的技术服务向集宣传教育、政策导向、科学育儿技术服务与一体的综合服务拓展。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范文6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河南省的总人口已经达到986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360万人,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劳动力输出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正因如此,随着大量人口外流内涌,河南省有关部门也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纳入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上面的情况,河南省人大在2001年8月24日的常务会议中还审议通过了《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1月1日开始施行。

6年过去了,这个办法究竟执行得怎样?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减轻全省人口压力的作用?

据了解,自2002年《办法》实施以来,河南省各地各级计生部门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在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服务水平、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周口市每年有200多万的农民兄弟要到外地务工,其中已婚育龄人数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一。为了提升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周口的外出流动人口,当地各级计生部门在工作保障、制度建设和服务质量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有效地加强与创新。

在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工矿、企业、市场里,周口市计生协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网络健全的协会分会,对流动人口进行点对点的针对性管理。他们通过协会的网络建设,依托流动人口中的协会会员开展工作,及时解决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一些难题,拉近了社区同流动人口的距离,减轻了管理的难度,实现了双向互通的动态交流。

有了好的管理网络,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作为保障。对此,周口市计生协通过加强外出办证制度、坚持“六个一”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创新“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一套流动人口协会规范的新模式,效果显著。

作为周口市远赴浙江台州市务工群众最多的村庄葛岗村,很多群众的子女在家乡都是由老人照看。得知情况后,计生协会会员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协调村小学教师义务为这些孩子进行学习辅导,这些积极主动的服务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同。

被誉为毛尖之乡、地处淮河之滨的信阳市,其总人口共计786万人,拥有协会组织3499个,会员90多万人。

谈到当地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时,一位计生协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信阳的流出人口为190多万人,占到了全市总人数的24.1%,流入的人口也有近9000人。据统计,这190多万人中,绝大多数都涌向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从事加工、建筑和服务等行业。

为了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当地计生协深入开展了对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培训关爱;对流动人口务工介绍关爱;对流动人口维权服务关爱;对流动人口回归创业关爱;对流动人口困难家庭关爱的“五关爱”活动。另外,当地还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建立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155个。

比如,罗山县计生部门在100人以上的企业如龙马集团、医药公司、粮食局建立起了企业协会;商城县计生部门同县教育局、县妇联组织及各乡镇一起,为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帮扶关爱活动;新县计生协先后帮助解决农民工工伤纠纷32起,理赔资金185万元,追讨工资案65起,金额达3200万元。

在商丘永城市,当地的计生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上创新建立了“六个一”制度。即在流动人口外出前对其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检查,落实一项避孕节育措施,与其签订一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为其办理一份《婚育证明》,流动人口外出后要求其提供一份详细流入地址和联系方式,每季度寄回一次合格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