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科护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站妇科就诊的中年妇女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治疗组年龄46~53岁,平均年龄(46.1±5.9)岁。对照组年龄45~52岁,平均年龄(44.5±5.1)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者疾病种类的确定使用妇科检查、B超、TC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等方法。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对相应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护理保健措施,包括:①加强知识教育,每月进行健康专题讲座,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②合理饮食,保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营养,减科疾病;③加强护理保健,保持外阴清洁,常换洗内衣,经期勤换卫生棉,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对症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恶化:患者病情更加严重;②无效:患者病情无变化;③有效:患者部分症状消失;④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无一例恶化,无效2例,有效7例,治愈35例,治愈率为79.5%(35/44);对照组恶化4例,无效8例,有效7例,治愈25例,治愈率为56.8%(25/44)。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
3讨论
妇女健康关系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子代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相应增加,护理保健工作在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妇科疾病患者中,中年妇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部分疾病治疗复杂且易复发,极大困扰着患者及家人。妇科疾病中,较常见的为妇科肿瘤、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妇科炎症,这些疾病给中年妇女带来了极大不便。通过对中年妇女进行健康护理保健教育,引导中年妇女加强锻炼、健康饮食并保持生殖器卫生,起到防治妇科疾病的作用。中年妇女体内激素发生变化,这使其心理和生理发生相应变化,更要通过护理保健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本研究表明,通过进行妇科护理保健,治疗组妇女疾病治愈率达到7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P<0.05),且治疗组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效果。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接收的健康产妇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23±3.57)岁;分娩方式: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20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4例,中学16例,小学及以下15例;研究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6.13±3.63)岁;分娩方式:剖宫产25例,自然分娩21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5例,中学17例,小学及以下14例;两组产妇年龄、分娩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了解产妇及婴儿基本资料,对产妇进行常规知识培训并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研究组选择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进行整体护理,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与产妇建立良好关系,并对产妇心理进行评价,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健康教育:选用宣讲、多媒体影像播放等形式对产妇进行产后注意事项教育,如饮食、性生活、自身清洁、母乳喂养以及避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以提高产妇掌握孕产知识的程度;③环境护理:营造舒适、安静且和谐的病房环境,以保障母婴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采用SDS、SAS对产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有抑郁症状为SDS标准分≥50分,有焦虑症状为SAS标准分≥50分;统计两组产妇自身保健、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孕产知识掌握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孕产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孕产知识掌握率86.96%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SDS、SAS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科护理是医院日常诊疗以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产妇及婴儿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对产妇及其家庭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围生期对产妇予以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得护理后两组产妇的SDS、SAS评分以及产妇对孕产知识掌握率两项结果,其中分析两组产妇对孕产知识掌握率情况,可知研究组产妇对孕产知识掌握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说明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对自身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面掌握程度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干预除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外,其选择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可有效为产妇提供更为专业的孕产信息以及护理。此外,通过宣讲、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即饮食健康教育、性生活教育、自我保健教育以及母乳喂养教育等产后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可有效消除初产妇产后的困惑和疑虑,进而实现提高产妇对孕产知识掌握率的目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可知经护理后研究组产妇SDS评分为(36.57±2.53)分、SAS评分为(37.58±2.2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77±2.01)分、(47.76±2.65)分。该结果表明予以整体护理后产妇未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与郑巧玲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产妇产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以及心理变化给身体、情绪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产妇可能会出现产后忧郁症,其不仅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产妇及其家庭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整体护理干预及时地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价,并针对产妇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可以为产妇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进而对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调节。
4总结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3
1、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心理干预。妇产科患者常常由于妊娠、妇科手术等情况造成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心理干预计划,同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及行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健康教育。采用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告知患者手术适应证,不良反应,以及合并症等于手术治疗有关的卫生健康知识。
(3)患者均需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在术前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NBP、SpO2、ECG指标进行监测,术中吸氧并对跟踪监听胎心。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结束肌松后,行气管插管术并维持全身麻醉及肌肉松弛。
(4)术中护理。对患者术中血的颜色、出血量大小,以及流出血液的性状。对子宫收缩力进行分析判断,若患者子宫收缩力及子宫体积均发生异常,同患者阴道流血的颜色、性状等情况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判断,若分析结果发生异常,提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密切关注患者尿液的颜色及尿量变化:血尿者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发生损伤,尿少者可怀疑应用导尿管对患者进行导尿时是否通畅,是否出现脱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输液药物及数量。若输液中含有Ca2+,对子宫收缩力具有一定保护力。
(5)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监护6h无异常,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转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患者各种管路,尤其是导尿管,受压、变形、脱落或阻塞等情况发生。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采用面罩进行吸氧,在麻醉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若患者口腔内分泌较多液体,则需要护理人员应用负压吸引器将分泌物吸净,保持呼吸道始终畅通。由于术中使用的全身物及使肌肉松弛的药物具有引发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症状的危险性,故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时候受到抑制。
(6)指标观察。密切关注BBP、ECG,SpO2以及体温变化。若SpO2<94%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若患者出现口唇苍白无血色,大量虚汗等症状,这是发生休克的先兆,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对症处理。若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极降血压,对症处理,同时还与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患者出现子痫。
(7)疼痛护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①随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②普及妇产科手术或分娩相关事项,耐心解释成瘾及副作用等问题,消除患者对手术或分娩疼痛的恐惧,重视患者疼痛反应,鼓励患者对疼痛的积极表达,减轻心理负担;③保证术后伤口清洁,避免发生疼痛、出血、肿胀、感染或渗液等情况发生,需积极对症处理,如引流、消毒等;④指导患者正确的休息、咳嗽及上下床方式,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缓解由于腹肌张力造成的手术切口疼痛;⑤术前预防性应用阵痛药物,术后疼痛呈进行性加强状态时,可通过肌注哌替啶来镇痛。
1.2指标评分
患者出院前,需填写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SAS及SDS,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判断[5],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SAS、SDS评分以及心理情况数据差异应用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计量资料应用检验,当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生存质量对比见表2。
2.3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3。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护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自从我院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使我院护理工作得到了显著提高,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好评,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逐渐上升,这对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继续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患者到医院就诊是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且护理服务对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甚至熟练掌握本科室相关疾病及合并症相关医学知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对治疗的信心。临床护理工作中,熟练的操作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故护理人员应虚心向有经验、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学习,学习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及经验,学习可在临床上应用到的穿刺相关技巧及经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还应重视基础护理知识,可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提升。此外,基础护理工作应引起更高的重视,将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每个患者都由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会到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专业及信心。我院还针对科室内需卧床休养的患者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教育[8],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如何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如何为患者正确叩背的方法、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内容。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在护理前后差异比较明显(P<0.05)。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2±7.6)岁;其中异位妊娠21例,剖宫产12例,子宫全切除术2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4例,宫颈癌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2.8±8.3)岁;其中异位妊娠22例,剖宫产16例,子宫全切除术2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5例,宫颈癌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种类、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护理,包括术前备皮、术后切口护理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加强腹部切口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向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状况以及手术措施和安全性,从而减少患者对于手术的疑惑。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主治医生准备好手术器械,减少术中出血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手术仪器等引起的声音刺激,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脉搏、心率、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年老、体弱患者适当调高室温和使用保暖设施,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同时,密切观察手术患者反应,对于手术过程中引起的牵拉反应给予心理安抚,从而使患者平稳度过整个手术过程。
1.2.3术后镇痛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估,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采用音乐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和按压腹部切口法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2.4术后饮食指导
患者在术后6h内禁食,之后可以进食少许食物,并少食多餐。尽量减少容易产气且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但需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1.2.5术后换药
护理人员应每日关注患者的切口是否存在渗液渗血等情况,并及时换药。针对肥胖患者应注意保持切口干燥,防止脂肪液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及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轻52例,中12例,重10例;伤口甲级愈合68例,手术瘀痕5例;对照组患者中,术后腹部切口疼痛轻38例,中25例,重11例;伤口甲级愈合43例,手术瘀痕11例,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2012年4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30例胃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19-61岁,平均年龄为32.1±5.1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快速康复护理组,每组均1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
1.2方法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如下:传统护理组护理方法:(1)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护士基本情况、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及应采取的;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消除其心理恐惧。(2)术前营养:护理人员告诉患者家属患者应采取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3)术后营养:患者经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腹胀及胃肠减压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肠内营养。(4)营养液输:对患者进行输注营养液时,营养液的温度应接近人体体温,以免刺激患者胃肠道,导致患者不适。快速康复组护理方法:(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对患者肠道进行清洁,确保术中视野清晰,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2)饮食:让患者术前24h不禁食,3h饮用糖水,术后在患者者体内不放置胃肠减压管,等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饮食,给予患者温开水,一小时一次,直至患者肠鸣音恢复后,指导患者进食,若患者不适可使其食用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普通饮食。(3)术后活动:护理人员在术后应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患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况,并鼓励患者建立自信,指导其进行适当活动,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经过手术之后,我们观察了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观察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如胃出血、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
1.4统计学方法在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后,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快速康复组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与传统护理组对比,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6
1.1一般资料
以干预前1年内(2012年1月至12月)妇产科住院患者14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12±11.76)岁;体重47~77kg,平均体重(64.05±10.38)kg;其中:剖宫产7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子宫全切术29例,重度子痫前期6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9例,大专45例,高中40例,初中34例,小学7例。以干预后1年内(2013年1月至12月)妇产科住院患者168例作为实验组,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76±11.42)岁;体重49~78kg,平均体重(63.43±10.75)kg;其中:剖宫产8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41例,子宫全切术33例,重度子痫前期10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4例,大专51例,高中45例,初中38例,小学10例。研究对象剔除精神异常、智力障碍、严重交流障碍、恶性肿瘤、文盲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因、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实施各项治疗操作,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用药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准确。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疑虑,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后续的护理操作。
1.2.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食用清淡、低盐、低脂、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对于剖宫产产妇应增加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促进乳汁分泌,避免进食易回乳的食物。
1.2.3保持干净、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避免一切不良的声光刺激。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告知尽早活动对减少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积极意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1.2.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指导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的正确知识。由患者填写护患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时性、主动性、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总分为100分,≥90分者为非常满意,80~89分者为比较满意,<80分者为不满意,护患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