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训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控实训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1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实训 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数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数控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各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加强和完善“数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数控技术”实训教学环节,并不断对数控实训教学的管理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数控实训教学一般采用分组制及“一人,一棒料,一项目”管理方法,实训结束时上交加工零件和实训报告,并据此评定学生成绩。

二、数控实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管理存在问题

(1)分组制教学管理出现的问题

数控实训中心包括车间和专用计算机教室两个场地,分组制教学管理方法如下例:一班学生(40人)分两组,教师(3人)指导一组学生(20人)在车间学习操作数控机床,平均1名教师管理7名学生。教师(1人)指导另一组学生(20人)在专用计算机教室学习数控编程方法,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半天制,两组同学交换实训场地和实训内容。在实训车间,教师讲解并演示操作机床的方法,数控机床操作面板按键较多,并且机床开动之后有噪音,六七个同学都围在机床旁边,距离教师较远的同学观察不便,听不清教师讲授内容,兴趣渐渐淡化,最后干脆不看。教师演示之后,随机找学生模仿操作,并做指导。半天时间的训练很快结束,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机床,再次上岗时,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多,教师需重新演示指导,讲课的效果事倍功半。专用计算机教室的教师讲课同时要解答学生编程过程中的疑问,并负责检查学生设计零件及编写程序是否合理,负担较重。

(2)在实训教学中,实训重点大多放在数控机床操作上,而对数控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的掌握训练不够。

(3)在教学中,教师忽视零件加工“成本”概念的灌输。学生编写加工程序时,认为程序编的越长越有水平,其实这样的程序占用计算机内存较大,计算时间较长;另外加工零件时多选用长棒料,既浪费材料,加长工时,又加快刀具磨损。

2.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代做零件

“一人,一棒,一项目”指在实训初期每个学生发一段棒料,自己设计零件、编程,在自己上岗时加工该零件。完成实训项目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不想做;而另一部分同学兴趣很高,动手能力较强,同学之间私下结合,出现了同学代做零件的情况。

2.3实训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实训成绩评定一般依据三方面:一、出勤;二、加工零件质量,设计是否新颖;三、编写实训报告质量。其中学生加工的很多零件外形相似,实训报告内容相同,存在拷贝现象。依据此三点评定成绩,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很多情况下,凭借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个人印象,调整学生的实训成绩,这种做法明显存在弊端。

三、数控实训采取的管理措施

针对数控实训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

1.教学管理采用讲练结合

教学管理采用讲练结合。实训初期学生分组,例如一个班级40人,4人一组,共10组。每组抽调一个学生组成第一批(10人)到车间跟教师(3人)学习数控机床基本操作,平均每个教师负责3~4名同学,避免了因拥挤造成的兴趣缺失。其余学生随指导教师(1人)到专用计算机教室上课。在车间,教师首先讲解并演示操作数控机床的过程;然后教师在旁边指导,由一位同学进行实际操作,其他同学继续观摩学习;之后分成两人一组操纵一台机床,前面已经过实际训练的同学作为教师来指导另一位同学进行操作,教师指导其余一至两名学生。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从学到练的实训经历,达到一对一的指导方式。指导教师可以随时注意、指导、纠正学生操作,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

车间的十个学生操作机床过关之后,有3名同学留下,继续跟下一批同学听一轮课,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其余7名同学回到计算机教室学习。每组再抽调10人到车间学习操作机床,依次类推采用重叠流水作业的方法,每一批操作机床的同学中均有2―3名同学留下继续听课并协助教师指导其他同学;训练过程中,教师记录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组成第五组,加强培训。这段时间内,专用计算机教室中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编程方法,可以协助教师指导由车间返回的同学,教室学生人数不减,但教师的负担明星减轻。初期的讲练结合为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协调合作,取长补短打下基础。

实训中期讲练结合,教师通过讲解典型零件数控加工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数控机床多种多样的编程方法;针对实际加工零件,讨论数控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解决方案,学生练习编写相应的加工程序,经检验后,在加工现场针对同一加工零件应用不同程序实施加工;对零件不同加工方法形成的不同效果,加工时间进行比较,发现较好的编程方法,加强“成本”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控技术应用能力。

2.工作任务制

数控机床操作采用定岗制度。一组一班,一班三小时,轮流上岗。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避免代做零件,在“一人,一棒,一项目”的基础上强调任务量,强调组内每个同学的零件外形要求不同,并且强调班级内部雷同件的比率不能大于10%,否则雷同件的设计者按最低成绩记载,以督促每个同学完成自己的项目。新增“一组件,总合格比”的工作任务制管理方式。“一组件”指在实训中期,以组为单位向学生适量发棒料,并记载发放棒料总数。“总合格比”指实训终期,按一组同学领取的棒料数,完成的总零件数、不同零件种类及总合格率折合比例作为部分成绩,计入个人总成绩。

鼓励学生多设计加工新颖的零件,零件质量和实训成绩挂钩,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竞赛式激励评分方法

学生成绩分四档,竞赛式评分方法将每一档次成绩的评出均辅以激励机制。

(1)基本成绩65分。由下列内容组成:在一人一料要求下,加工零件质量;加工零件难易程度;实训报告质量,编排是否新颖,格式是否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袭现象,并且有竞争意识。

(2)除一人一料外,组内加工其他零件折合比例K,最高15分。K1=总零件数/领取棒料数;K2=合格零件数/领取棒料数;K3=不同外形零件数/领取棒料数;折合比例K=K1×K2×K3×总零件数,乘以总零件数是为了尽量避免做得多而得分少的情况。同时与其他组作比较,搞竞赛,按照折合比例分值排定名次,评出组成绩,将此成绩加入组内每个同学的个人成绩中。例如表一。这样学生会珍惜棒料,创新设计,严格加工零件,做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3)实训后期,先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评议设计零件的创新性,设计零件程序的优缺点,选出设计优胜奖,最高分8分,之后将推荐上来的零件放在一起,由全班同学评议,选出最优奖10分,将此成绩加入此零件设计同学的个人成绩。

(4)在上述基础上,组推荐一名学生,或自荐参加竞赛,加工最有创意的零件,最高10分,加入参加竞赛学生的个人总成绩,加工的零件作为展品陈列。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实训效果良好。

四、结语

“数控技术”课程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有重大意义。在合理安排实训内容,降低实训成本,全面促进实训效率提高的同时,需要不断改革数控实训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开拓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并结合自身建设情况不断探索和总结。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械数控;加工实训;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组织形式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侧重学生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的培养。机械数控加工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掌握完成项目的流程,学到有关的操作知识。因此,如何才能高效地利用实训课和实验设备是当下教师们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下面从项目教学法概述入手,就其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给后续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项目教学法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概述

项目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安排适宜学生的项目,其操作具有极佳的灵活性。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整个项目,让其所学的数控加工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得到丰富和提升,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一个独立制定任务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学生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过程中可以按照教学要求来自行制定、组织和安排学习计划,从而达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该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应尽量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克服自己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项目教学法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编程和数控工艺等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实施过程分析

1.项目任务布置

数控编程和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是“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机械数控加工实训所侧重实习的内容。通过实训教学活动来让学生综合运用其所学到的编程和数控工艺知识,从而深化其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必要的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和工艺编程知识。

指导教师在为学生安排实训活动的时候,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难度,且能体现学生综合操作技能和知识的零件,这样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实训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注重项目的完成情况外,还要让学生对于实训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思考,这就需要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交出满足项目精度要求的加工工件外,还需要教师及时提交自己所写的实训报告,包括加工操作过程、数控程序、刀具轨迹图、工艺卡片以及实训体会等。此外,教师作为实训活动的参与者,除了指导学生外,还要确保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安全。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开展实训活动,一般一组可以安排3~4人。

2. 学生完成项目过程分析

(1)机械数控加工前的工作。对于刚学完机械数控加工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他们由于没有接触过完整的项目操作流程,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在接到任务单的时候感到茫然。大多数学生都将编数控程序作为完成项目的第一步工作,这样一来,学生后期的可操作性很差。这时候,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项目。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数值的分析和讨论,但是需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有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工艺设计参数和思路后,学生在编制数控程序的时候也就有了重要的依据。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学生们可以在编程的过程中采用互相讨论的学习方式。为了确保程序运行的安全性,在程序编制完成后还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及时的验证。学生编制的程序大都不全面,这样在验证的时候不但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数控程序的验证,同时也可能造成工件与机床上的运动部件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学生所编程序的验证一般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的模拟验证。

(2)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工作。首先,学生需要将验证合格的数控程序传输至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的控制台中。其次,学生按照零件的制作步骤将各种加工材料放到加工机床特定的部位来进行机械车床加工。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如果需要考虑工件的装夹问题,则需要将数控铣床上U形槽和正六边形等的加工安排在数控车床加工回转体部分之后;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机械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件加工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利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训的主体,自主地掌握实训的真正流程,增强自身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顺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华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实训中的应用[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04):43―46.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3

关键词: 数控铣床加工实训 能力标准 先前能力 形成性考评

一、数控加工实训的特点

数控加工实训以编程基础知识和典型数控设备编程使用知识为保障、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实现实践教学中的基本编程方法、机床加工调整等内容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兼顾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特色。

1)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严格,既要具备普通机床的操作技能,又要具有技术含量较高的编程知识,所以在进行数控实训教学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先前能力水平进行评估、鉴定。

2)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实施有别于普通加工实训教学一人一机的操作模式,一般采用3―4人操作一台数控机床,所以在考查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必须考查团队的协作能力,而且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核应该占据主要方面。

3)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所以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目标教学法,更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4)在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有利于创新精神与培养创新能力。对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目标进行分段实施,由于实训项目较大,加工方法和加工程序都具有不唯一性,第一阶段按指导书规定要求进行,第二阶段部分按指导书规定要求进行,其余自行设计方案实施,第三阶段按项目目标自行设计方案实施。

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框架的设计

以前的数控加工实训实施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知识点讲授、图纸分析、学生编程练习、操机实训、实训总结。

采用以上的教学形式,只是实现了知识的简单传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经常感觉无事可做,做无目的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典型零件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

采用这样的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学生完成工作过程,提供相关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学习非常具有针对性,同时学生在实施这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中,又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点都串连起来,这样学习就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在任务的每个环节里都有体现能力标准的鉴定考核措施,对学生团队在每个工作环节里反映出来的能力做出及时的、有效的、正确的评价,形成了一套先前鉴定、形成性鉴定、终结性鉴定、能力综合评价为一体的完整考评体系。

三、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就是完成典型任务,从相关知识点传授到考核鉴定技能水平的过程。

1.相关知识点的传授

对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工作过程中会涉及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制定理论课堂计划,讲授过程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反馈”的教学五步法。教学五步法是在“四步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反馈环节,这样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利于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使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完整的考评体系

先前能力的考评

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开展数控加工实训教学,首先对参加学习的学生涉及实训教学有关的先前能力进行鉴定,填写先前能力鉴定表。表格里的内容反映出即将要开展的实训课程所需要学生具备的能力,教师就根据反映出的情况对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进行讲解。

形成性考评过程

在咨询―计划―决策―实施―分析―反馈的整个工作流程中,都设定了需要达到的能力标准,能力标准以记录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记录表格的过程就是记录整个实际操作的过程,对工作过程中对表格记录和动手能力的考核就形成了形成性鉴定,同时也对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进行考核评价。

终结性鉴定

完成了以上的典型任务的工作流程后,小组成员讨论填写总结报告,总结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零件的质量、与预期加工相比加工进度等等问题,最后向实训教师汇报答辩,这样也就完成了工作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和反馈。

四、以数控铣床加工为例展示实施效果

按照上述的数控铣床加工实施模式,我们对我校04数控503班的数控铣床加工实训进行了一次探索性尝试,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以平面加工为例,展示新的数控铣床实训模式(资料包括:平面加工课堂计划、小组鉴定清单、小组生产实施计划、小组生产实施操作流程、小组生产实施总结、个人实训总结),同时在完成加工后对每个小组的各个环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定量地评价出每个小组的完成情况。

五、实施的意义

在职业技术教育快步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的可靠保证,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实现这个保证的基础。我们借鉴了澳大利亚和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量身定做出一套新型数控电加工实训教学模式。建立在基础上的技能人才大厦是否坚实、壮观,还要看能否对其有效地把握和应用,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该研究项目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结构体系完整、科学、合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解决工程问题,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该研究项目的试行情况看,它对提高我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数控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适应制造业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真正实现“双证制”教育,办出专业特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

[2]陈烈强.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2000,1.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4

关键词:工作过程 数控车编程和加工 课程开发

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课程是中职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笔者就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课程开发,从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特色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开发

1.课程的定位和设计

开发之初,我们开发团队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形成了太仓市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调研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在德资企业群的带动下,国内外各类机械制造企业纷纷涌入太仓,以数控车、铣加工为主的精密制造已主导了太仓地区机械产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本地区对于精数控编程、数控操作和设备维护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每年都保持在3000人左右。

2.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

我们按照省课程标准文本体例,根据数控车中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技能范围和水准,制定数控车编程与加工实施性课程标准,包括课题、适用对象、课程性质等十二项内容。制定的课程标准以项目为引领,学分设置合理,实现课程与数控车中级技能证书的技能考核无缝对接,尽量兼顾到切削机械工(EATC)AHK考试。考试大纲通过优化教学工厂配置、设计多元评价的考评方式等诸多设计,达成课程目标。

二、课程资源建设

1.选用规划教材和建设校本教材

本课程坚持校本教材建设与专业行业、专业考证、行业考试、技能大赛、学生接受能力相结合的“五结合”理念。我们开发了《数控车编程与加工》校本教材,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坚持走项目化课程之路,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育理念。

2.创设满足教学需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依据地方产业设置专业,统筹规划以“教学工厂”为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格局,以学校为主体,建成了理实一体化数控加工教学工厂,面积1700m2,其中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设备总值360多万元,还有满足本专业实训需要的车工工厂、铣磨工厂、测量室和CAD/CAM机房等。

三、课程实施

1.实践工学交替,创新教学模式

我们将入学专业教育、认识实习、现场见习、教学工厂实践和学生“企业研修”环节穿插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现工学交替。在教学中力求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典型的项目情境,按照工作过程实施教学,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多元教学评价,实践科学考评

面对面评价源自于德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我们借鉴了这种评价方式,将传统的教学评价、学生作品自我展示、家长会、师生恳谈会、专业辅导员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教师群体、家长、专业辅导员、学生四方的“面对面”交流。

四、课程管理

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和着力点,需要校级领导全程参与课改。因此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小组,组织课改沙龙,组织课改辨析活动和课程理念培训。学校外聘教育行家担任教学管理处的专职督导,对课程建设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学校对课程开发团队的开发、实施过程、资源成果进行评审,以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管理课程。目前,我们已形成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规章制度。

2.外部评价――行业企业对课程的认可度

根据课程方案规定,由学生申请,学校考核批准推荐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德国工商行会认证,德国工商行会作为第三方参与学生的考证考核。学生AHK考试获证率高。凡取得AHK证书的学生,德资及欧美企业对其认可度很高,就业的层次和薪酬均超出同类行业平均水平。

五、课程特色

1.校企合作,内外联动

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主要体现在实习模式的革新。课程落实学生“中间随岗实习”制度,又称“企业研修”模式的实习形式,真正将课堂、教学工厂、企业车间融为一体,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同时形成了校内、校外基地联动,成功创建了“校内为主、校外补充”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新模式。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控加工;实训;职业教育;三对接

中国分类号:G71

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在这些政策方针的指导下,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对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1]。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创建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2]。“项目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通过多元方式参与工作过程,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与教师、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与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是一致的。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三个中心,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3]。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尤其适用于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活动。

2.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数控加工综合实训对学生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施能力、数控机床编程能力、数控机床操作及加工调整能力、加工现场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影响。该课程主要特点是:其一该课程是在完成工程制图、2D及3D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训环节。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绘图及识图、机械加工及数控编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实践方面的学习活动;其二,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活动存在着“交互性、协作性”。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更多的和计算机、仿真软件、数控机床及组员进行交互式、协作式学习活动。脱离实践环境,单一的学习编程指令及编程方法等理论知识,只进行简单机床操作,不但很难编写出合格的数控加工程序,更难以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技术。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直至完成整个项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确定项目任务、项目实施、项目考核评价及总结归档4个阶段:

3.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的确定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在“三对接”的方针指导下,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结合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与技能[5],所以在确定项目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其一,所选项目包括所授课程的大部分内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覆盖所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适当超出教材范围,目的是使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即可完成知识体系的课程学习,又能扩展和延伸所学知识。其二,所选项目的工作过程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工作过程相一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其三,项目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几乎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项目活动任务。

3.2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待项目确定后,教师首先要充分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实施项目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然后进行项目实施动员,让学生了解项目教学的意义、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使学生对项目有全面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教学中来;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划分,根据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从教师给出的可选项目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合作开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杜威所倡导的“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完成项目。通常,项目实施一般可以分为项目任务分解、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三部分。

项目任务分解:根据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将整个过程分成“图样分析及工艺制定”、“程序编写”、“程序调试及仿真”、“机床操作”等几个阶段。

计划制定:各小组在充分理解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分解情况,经协商后由组长负责进行组员的职责分工。

项目实施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先由教师根据示范项目讲解知识点,说明该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及完成的目标,并对各个阶段的实施过程进行展示。

3.3项目考核评价

项目考核评价是对学生个人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信息反馈功能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不同的教学评价。

学生必须对整个实训过程撰写总结报告,提交零件加工工艺文件、数控加工程序单及零件,并对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实训结束时,组织一个模拟报告会,让各小组展示其成果,并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验收各小组完成的成果,并从工艺规程设计的合理性、程序编写的技巧性、机床操作的规范性、零件加工质量等方面加以评价,最后将所有评价指标量化后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总分。

当然,我们也对实训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评价标准包括:完成时间(10%)、工艺文件(10%)、编程质量(基本10%,创新5%),加工仿真(10%)、机床操作(20%)、零件质量(20%)、报告(5%)及综合表现(10%)等5项内容。5个评价指标能充分显示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工程图分析、工艺制定等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到数控加工程序编写、仿真软件的使用、程序的录用及调试、机床操作以及协作互助等,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3.4总结归档

项目考核评价后,师生共同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本次项目教学的得失,并对在本次项目教学中有创意、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通过总结,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理解项目各个环节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发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并使学生知道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最后将项目的成果(包括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单、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文档、参考资料和实训报告等)全部进行归档保存或集中展示。

4.结束语

实践证明,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政策要求,结合我院的现有条件和生源情况,设计开发的具有我院特色的数控加工综合实训“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不但理解和掌握了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这些成绩对培养应用型的数控技术人才都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当然,项目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也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本课程有一个系统的思路,有极大的应变能力,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相应提出或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案[5]。总之,项目教学法在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课程中的成功运用,不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为推动我院相关课程的改革及职业技能培训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使我们有信心使用全新的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我的教育信条[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81.

[2]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43-44

[3] 黄亚平,项目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杭州: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第八卷第2期,226-230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6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控技术;毕业设计;实施

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学生生源层次不一

目前陕西省高职院校的生源组成有:普高生、中职生、三校生、初中毕业生(五年制);且录取形式多样化,有高考录取、单独招生考试录取、报道注册录取、中考录取等。这就造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学习状态多样化,学习成绩差距大;然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培养目标却是统一的,尤其在专业综合训练环节,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来检验高职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1.2毕业设计选题单一,偏离培养目标

通过近五年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执行情况统计,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依然是以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进行,这种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以及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零件图绘制、零件图分析,毛坯选择、毛坯图绘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数控加工工艺装备(设备、刀具、夹具、量具)的选用,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工艺文件的制订,编程。完成设计内容之后,进行毕业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答辩PPT等资料的编制整理,然后答辩。统一的毕业设计模式及要求,无法满足多岗位、多形式、“零距离”就业的需求。

1.3受提前就业影响,毕业设计辅导监控难、质量差

伴随着高职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时间越来越早,高职毕业生基本上在大三一开学就投入到应聘热潮,一旦学生签约,大部分学生将面临立即上岗的要求,往往在就业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取舍上,高职院校基本都是以就业作为首选。这样一来,毕业生只能将老师布置的设计题目带走,到企业去,边工作边搞设计。进入企业,毕业设计的辅导监控就落空,从而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差,答辩各环节成绩低,甚至有的同学毕业设计资料无法达到要求,不能顺利进行答辩,这样给毕业生综合实践环节的成绩评定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就业与毕业设计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

1.4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

毕业设计是高职毕业生的最后一个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形式受到其内容的制约,基本上都是由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并进行答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毕业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顶岗实习环节。数控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主要是进入毕业生就业单位实习,随着学生就业的普遍提前,大部分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已经签订就业协议,随后即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前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同时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完成毕业设计环节的任务。

1.5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教学迫在眉睫

如何解决高职学生生源层次多样化,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偏离培养目标,毕业设计辅导监控难、质量差,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等现实问题,我院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成立课题组,探索出分层次教学,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可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试件加工、CAD/CAM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等多种模式的学习方法。多种模式多种题目,既满足在校生完成毕业论文要求,又满足顶岗实习学生,专业综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解决就业与设计矛盾。在校生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选择是做论文,还是做CAD/CAM设计,或者做试件加工,从而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的设计质量,指导老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效果更好,解决了种种矛盾。

2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实施的保障条件

分层次教学极大地解决了目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模式毕业设计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我院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界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各部门分工协作,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2.1设计室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同学,数控学院提供了足够容纳设计学生的设计室。设计室配备桌、椅、绘图板、丁字尺等必要的设计工具,以及设计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零件设计手册、公差手册、夹具手册、刀具手册、量具手册等设计资料,为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2.2CAD/CAM实训室

对于软件应用水平高、进行CAD/CAM设计的同学,数控学院提供了CAD/CAM实训室。该实训室有高配置电脑100台,能快速流畅运行UG、Pro/e等三维造型软件及仿真加工软件,为造型仿真加工提供条件。

2.3数控实训基地

对于理论学习成绩一般、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毕业设计环节重点训练其一项专业核心技能,数控学院提供数控实训基地对毕业设计学生开放。我院数控实训基地目前有CAK6136数控车床10台、CL-20A全功能车2台、XD-40数控铣床10台、1055VMC加工中心6台、CTM450电火花2台、DMWG320T6线切割4台,这些设备在课余时间全部对毕业生开放,保证试件加工同学进行技能训练及毕业设计产品制作。

2.4顶岗实习企业

对于因就业参加工作,或进行顶岗实习无法顺利进行毕业设计环节的学生,学院积极联系顶岗实习单位,为学生创造便利条件,通过企业给定题目或者完成顶岗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目前拥有校企合作工作站1个、校企合作单位20余家,先后与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工作站协议,与西安华元机械有限公司、宝鸡秦川机床发展集团、西北工业集团、西光集团、西安东风仪表厂、陕飞集团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供保障,同时这些企业对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都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和设计指导,保证了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同时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技术人员的工作角色转变。

2.5师资条件

分层次教学,除了必备的硬件条件以外,师资队伍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根据学院教学管理规定要求,参与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必须是讲师以上职称。数控教研室目前拥有专兼职教师33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14人,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必备条件。2015届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有专门教师负责指导,参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7人,讲师3人;参与CAD/CAM设计指导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5人,讲师3人;参与数控加工设计指导教师8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3人;参与顶岗实习联系指导教师5人,均为讲师。

2.6制度保障

在分层次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质量监控中心、数控学院各级部分的规章制度执行实施。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处联合下发的毕业设计管理规定,明确了毕业设计目标、任务、内容、效果、指导教师要求等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处定期对毕业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度进行评比;质量控制中心则按周、按月进行检查反馈,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数控学院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各部门协调合作,保障了毕业设计环节的顺利进行。

3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实施过程

2015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共有160名学生,参与指导教师31人,通过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分层次教学模式。

3.1毕业设计题目审核

参与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进行选题表填写,选取毕业设计题目。要求设计题目要符合分层教学要求,突出专项技能特点,设计题目要有新颖性,能调动学生设计兴趣。

3.2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公布选题

对教师所申报的题目,教研室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在院部备案。选题不合适的,将退回重新选题。并且将通过选题、指导教师名单在第一时间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提前考虑设计方向。

3.3学生选题,院部审核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的设计题目、指导教师,以及教师指导人数,将通过学院公共平台,向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公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就业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题目,选择指导教师,完成后交院部审核。院部学籍管理员与教研室共同对选题学生进行成绩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选择进行论文设计的学生,要求学生综合知识丰富、机械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成绩优良;进行CAD/CAM设计的学生,要求至少有一门软件应用课程优秀,能熟练进行三维设计及二维设计,有解决复杂曲面设计加工的能力;数控加工的学生,对理论课知识要求低,重在实践技能的锻炼;需提前就业的学生选择顶岗实习报告,进企业联系企业指导教师,完成企业设计任务。根据审核结果,通过的进入实施阶段,不通过的则需要教师指导重新选题。

3.4毕业设计实施

进入实施环节后,各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分别在不同的设计环节进行指导。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在设计室进行7周各阶段的设计指导,完成论文资料、工艺规程文件;试件加工的学生,则在数控实训基地,由指导教师进行工艺方案确定、加工指导,完成试件的加工,并保证各项加工精度要求;CAD/CAM设计环节,学生有指导教师在CAD/CAM实训室进行产品设计、造型、仿真加工等,最后形成动画、视频等影像资料;顶岗实习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题目或者顶岗实习报告。

3.5设计资料整理、答辩

各环节主要设计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资料要求,完成对应的论文、加工件、CAD/CAM动画视频、顶岗实习报告、答辩PPT等资料的整理。所有资料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设计内容,待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进行答辩。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答辩,由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邀请企业专家、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保证答辩的公平、公正。

3.6成绩评定

数控技术专业,分层次教学后,毕业设计环节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毕业设计过程占40%,设计资料占30%,答辩成绩30%,重点突出毕业论文、数控加工、CAD/CAM造型、顶岗实习的过程训练,从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调动设计的积极性、参与性。

4分层教学取得成效

4.1分层教学培养了不同层次、有特长的人才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旧的模式,变为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多种模式的学习,这种状态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学生特点培养专项技能,更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养有特长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4.2监控组织更到位、设计质量显著提升

分层次教学避免了一刀切,离校难监控,毕业设计质量差的现状。通过分层教学,管理部分及企业专家一致认为,学生设计质量显著提高,加工技能得到锻炼,造型能力得到提升,促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的出现。

4.3缓解就业与设计冲突,毕业生受到顶岗实习单位青睐

提前就业进入企业的学生,通过企业题目或者顶岗实习报告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工作中总结、学习,能更快地融入企业、融入岗位,改观了以往设计内容与工作内容不符,失去综合训练意义的尴尬。通过改革,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通过这种企业安排设计、指导设计,协调了校企关系,同时缩短学生培训时间,受到单位的青睐。

5思考与瞻望

学生生源多元化、学习状态参差不齐是高职学生的现状,如何解决这种复杂状况下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值得职教人深思。虽然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模式,但是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大班集体授课,如何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潘冬.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2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