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1

根据xxxx市普通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结合xxxx市教体局教研室xxxx年的教研工作思路,确定化学教研工作的思路为:以“聚焦课堂,提高效率”为主题,以构“建和谐课堂”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关注师生需求,着力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探索化学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加强化学课堂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推动我市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联组教研制度,努力提高联组成员素质,建立教研室—教研员—联组组长—教研组长—教师的横向教学研究网络,落实《xxxx市联片教研制度》,发挥联片组长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联组在教学研究、组织考试、管理评价中的作用。

2、提升集备实效,落实“和谐课堂”质量

加强学科教学集备,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质量,积极倡导教学反思,突出对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的落实,并对集备典型进行推广。

3、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培养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要以习惯养成和夯实基础为重点,尊重差异,培养兴趣,注重体验,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继续积极倡导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重视运用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使学生体验和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要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探讨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以探究式学习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正确处理好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理解与记忆、创新与模仿、发现与验证等方面的关系。

4、以公开教学为契机,充分发挥优质课的示范引领作用,致力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我市名师、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教师到联片组学校开展课堂教学送教、展示活动;要在联片组学校内或不同联片组内组织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优质课的成果加以推广。组织骨干教师参与 “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力争取得成果并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优秀教学法”评选。

5、积极推进“菜单式”教研活动的开展,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完善“菜单式”教研模式,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对学校提出的需要研究解决的教学问题,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努力争取教学研究能真正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6、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

充分挖掘教材中“活动天地”和“实验探究”的深度、广度,加强“实验探究”教学中对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误差分析能力的培养。杜绝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

7、努力做好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树立大化学思想

根据教研室提出的解决好“四度”问题,即控制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减缓知识坡度、拓宽应用广度,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要求。努力做好高初中衔接的研究与指导,研究在知识方面和能力培养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重点研究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积极倡导初、高中化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真正树立起“大化学”的整体发展意识

8.高质量的命制竞赛及统考试题,发挥命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认真研究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xxxx市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结合课标要求作好试卷分析,并进行交流研究,及时把握好竞赛命题及中考命题的脉搏,总结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本市组织的学科竟赛、统考命题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命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争取好成绩。

9、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对教学工作的服务和指导质量

为了更好的为一线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和指导,本学期要加强学习,特别要关注本学科的教改、教研先进经验,努力站在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前沿,更好的为基层教学服务。努力使自己具备: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附:主要活动

9月

1、召开联组组长会议,重点研究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

2、调研教师教学及师资结构情况

3、完成菜单式教研的统计

4、结合公开教学,研讨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模式

10月

1、xxxx市优质课比赛成果汇报课,研讨完善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2、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调研集备落实情况

3、举行市级公开课 (同课异构),研讨构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4、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及教学片段教学培训

5、落实菜单教研的各项要求,全心投入教学服务工作

11月

1、联组组长命制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上交

2、以联组为单位,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及优秀教学设计

3、市级公开教学,完善“系统复习”教学模式

4、命制期中考试题,做好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12月

青年教师说课及教学片段教学汇报

讲评课研讨

1月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2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共振效应”现象。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经过仔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的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参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这也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我们发现学生的反应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对化学的心理、兴趣上,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疑难清扫。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或丧失信心。因此,我们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落后面,避免了过早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培养,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要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遇新不惧、处变不惊,克服畏惧心理。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高层次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对揭示化学原理、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产生学习欲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有的也不一定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挖掘和培养,而且要提醒和帮助兴趣水平低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复习使学生对学习进行再次的认知,体验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等等具体环节的感受。学习的大门是给每个学生敞开的,给予自信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迈入科学殿堂。同样,通过科学复习、磨练意志,可以让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恢复学习化学的信心,克服学习的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机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要想迅速提高成绩,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认真改错”。不是简单地将a改成c,而是弄清楚a、b、d为什么都不对,而c为什么就对,并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哪一个知识点的疏漏或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然后找相似的题再强化训练。训练中,我们运用“模拟测试加评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良好心态。对学生的练考卷,除认真批改评讲外,还十分重视督促学生纠错,一般问题卷面上纠错,典型问题专用纠错本纠错。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学生的应试技巧与能力也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利用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规律性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不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强化记忆的短期效应,不仅使得化学学习有点功利性,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明显,记忆力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把记忆性的知识点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使学生有兴趣通过情景不断回忆已有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修补好遗忘点,提高记忆质量。复习情景的创设来引起学生没有注意的问题,不是被动接受学习任务。

第五,重视复习阶段的查缺补漏作用,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复习内容上过分依赖教师或完全抛弃教师忙于做题,忽视复习的反思和小结,复习状况被动,没有针对性;复习追求短期效应,训练搞题海战术,题目重复率高,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学习兴趣下降,在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素质变得脆弱,意志薄弱。通过有效的复习,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重复地接受者,而是致力于更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者。复习课还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以前的初三化学教学讨论,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的模式讨论,是一种相对低效的方式。通过对初三化学学习的“共振效应”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有关化学概念、性质、原理的认知,能够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科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永存.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9)

[2]钟荣基. 初三化学的教学体会[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1)

[3]孙荣梅. 浅论初三化学的研究性学习[j]. 考试周刊,2008,(15)

[4]张英华. 化学课堂中的思路教学[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1)

[5]黄玲. 初三化学复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6]王学宏. 对初三化学教科书的一些看法[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04)

[7]蔡文华.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5)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解题;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98-01

当前的教育有文科与理科之分,因此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少老师家长就将分科理念灌输给了学生。虽然文理分科,但是这两门类并不是决然独立、互不相关的,相反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化学中的读题就需要在已学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读题正确与否,对解题正误有直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养成良好高效的读题方式和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一定作用。初中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低位。不仅仅只是化学学科,在任何一门学科中,读题都必不可少。以往在学生们学习化学途中,学校、老师,包括家长,因过分强调数字、公式以及解题过程和答案而忽略了读题的重要性,这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造成的结果令人惋惜。

一、化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读题问题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在读题环节做到准确无误,才能够更好地解答有题目延生的各种问题,然而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化学练习和考试测试中,因读题出问题而导致丢分的现象不绝如缕。这一现象归纳之后,大致如下:

1、粗心大意导致细节或关键信息遗漏

遗漏细节,或者第一时间抓不住关键信息,这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很常见,因此而丢分的学生不在少数。出现这一问题的学生,只需要再次认真读题,或者老师略微提点,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失误处。从浅层面看,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学生读题时的态度不够谨慎,粗心马虎;而从深层来分析,则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完善。

2、断句不慎导致会弄错题意

断句不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题目篇幅较长的实验推理题或者概念题里。因为题目长,其中的已知条件多而分散,涉及概念交互错杂,所求结果并不直接。学生往往在读这类题目时头昏脑胀,不清条理,其结果自然而然会错题意,导致解题偏离,结果出错。

3、走马观花导致隐含条件被忽略

在化学题型里,有这样一类的题目,就是其已知条件并不直接在文中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字句或者计算里,需要学生向前推导一步得出。在初中化学学习里,这一类问题相较于前两类稍显困难,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克服。

二、化学解题过程中读题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学解题过程中的读题,实际上运用到的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作为文科类的训练重点,却在理科化学里并未受到太大重视。这当然是由于不同科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侧重点。然而读题,作为各个科目共有的现象,应该得到对应科目的关注。老师、家长和学生,理应明白读题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正确读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习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加严谨规范,相对于高中阶段稍显基础和简单。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形成基本而正式的学习观念的时候。在这一学习阶段,老师家长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概念、化学公式以及解题过程上,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读题的教导和训练。如前所述,因读题马虎、不谨慎而丢分的学生很多。在一些大型考试,比如期中期末、中考中,读题出现问题造成考试分数低于预期的比比皆是,结果轻则影响学生的名次心情,重则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中考因读题不慎而丢分)。

2、正确读题方法是高效解题的保障

树立了读题意识,没有行之有效的读题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老师不妨分析总结题目,依之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出题经验,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题教导。比如这一题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哪几话里包含了什么条件,涉及到哪些化学元素等等。通过将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读题问题浅显化、明晰化,学生很容易形成高效的读题方法,保证解题顺利高效。

3、正确读题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确有效地读题不仅是解决化学问题的第一步骤,也是学生形成良好、有效的化学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读题不单只出现在文科里,理科也有。甚至可以说,读题遍布在学生学习生涯的每一科。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的读题和其他学科解题里的读题(比如语文阅读理解、物理题、数学题)虽然形式上不一样,但本质上却大同小异。在化学学解题过程中形成的有效读题思维,在其他学科(比如物理、数学)中,也会有用武之地。反之亦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降低偏科率。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079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到一个阶段结束,都要组织一次考试,有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等。这些考试都具有诊断和反馈功能,能帮助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高效的试卷讲评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解决疑难,查漏补缺,总结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技巧,增强学习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上好试卷讲评课的一些策略。

一、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存在问题

1.阅卷结束以后要认真分析全班学生的得分情况,了解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清楚班级整体对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统计好每道题的失分率,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为试卷讲评做好准备。学生失分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查找:①基础知识方面。是否准确掌握基本概念?是否透彻理解基本原理?是否熟悉基本实验操作要点?②能力方面。是否能认真读题?分析问题时是否存在障碍?计算能力是否存在不足?③解题规范方面。书写是否认真?化学用语的表达是否规范?解题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3.统计好典型错误。主观题可以从学生的卷面上直接看出问题所在,客观题也要在统计的基础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找出典型错误。

二、精心设计教案,做好充分准备

1.要明确讲评内容。根据学情和对试卷的分析,确定哪些题该略讲,哪些题该重点讲,及用什么方法讲,讲到什么程度。比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正确率达到90%以上的题目可以不讲,正确率在70%~89%的可以略讲,正确率在69%以下的就必须重点讲。

2.如果存在普遍错误,要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查找原因。与此同时要准备好解决问题的策略,对自身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都要有一个充分的思考。

3.对学生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汇总,可以在讲稿上标注,也可以利用扫描仪,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自己辨析,同时分析好出现典型错误的种种原因,对典型错误要准备好举一反三的训练材料。

三、把握讲评时机,追求最佳效果

每次考试结束以后,大多数学生都会急着与别人讨论试题的答案、解题的方法,尤其是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试题,更是他们争论的焦点。这时学生都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老师能尽快讲评试卷,以验证自己答案的正确性及解题思路的合理性,这时是讲评试卷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趁着学生的这股“热劲”,及时讲评整张试卷或者讲评试卷中的个别典型试题。如果考试过后好几天,教师还没有进行讲评,学生还没见到自己“期盼”的试卷,那么他们的热情就会减退。等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考试时的清晰印象忘得差不多时,再讲评试卷,学生积极性将会大幅度降低,试卷讲评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讲评试卷一定要及时。

四、采取多种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简单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解决,充分发挥优生的示范作用。

每一次考试结束以后,先让学生自己订正,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进行“兵教兵”活动。这样既能帮助后进生解决简单问题,又能让优生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还能节省教师的讲评时间。

2.失分率高的题目集体讲评。

根据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讲评时先请学生从分析题干、找出问题、理顺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交流,教师只在关键的时候做一些指导和点评。教师也可以将在学生试卷中发现的错误进行投影展示,请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探讨避免发生类似错误的方法。

3.典型错误,举一反三,强化训练。

每一次考试都会出现一些典型错误,根据错误原因,我们要准备好材料,进行巩固练习,举一反三,避免下次重犯。

五、重视课后延伸,巩固讲评成果

1.注意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在课堂上进行试卷讲评时,主要针对的是解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可能在课堂上不能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前提是教师在阅卷时对个别特殊问题的记录和学生的积极主动。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目标;阶段性;层次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1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07

纸笔测评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方式,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良好的评价应“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结果应“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反馈信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化学)》(下称《评价标准》)作为区域性学科教学目标预设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虽将《课程标准》的终结性课程目标,细化成了具有较高操作性的过程性课题目标,却未能继续将这些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更为精细并体现阶段性、层次性的目标体系。

教学中,如何将《评价标准》的要求落实到纸笔测评之中,如何通过纸笔测评建构螺旋上升的目标系统?近年来,笔者围绕初中化学纸笔测评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试议如下。

一、初中化学纸笔测评的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相关统计资料表明,部分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表现不佳,成绩不理想,无法达到毕业标准,未能真正实现化学知识的启蒙,究其原因,低效和形式化的纸笔测评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1. 测评练习中的课时不清,使学习得不到及时的强化

对初中化学学习难度的调查表明,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奥秘》、《溶液》、《常见的酸和碱》、《盐 化肥》等四个单元的学习困难认同度较高。分析这些难点单元,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单元内部都含有知识内容多的大课题,这种课题教学耗时较长;二是大课题所配练习的课时划分不清楚,导致学生难以通过及时的练习进行强化。因此,从纸笔测评的角度分析,教师有意识地将课本习题按课时进行分解、补充和整合,预设好题与题之间的难度梯度,让学生及时做好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失为一种突破学习难点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 低质量的教辅测评资料,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辅练习是学生日常测评的主要材料,但图书市场上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教辅练习却良莠不齐,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能与教材版本同步、简单堆砌中考试题、设计编排较为随意等问题,导致测评素材相对滞后、测评目标超课标要求、测评内容超学习进度等现象。这种不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与系统性的测评设计,无法真正体现知识形成和目标达成的阶段性与上升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然给学习造成人为的障碍,成为学业负担过重、目标达成度不高的罪魁祸首。

3. 学生完成课外纸笔测评的独立性不强,效率不高

对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显示:对课后习题表示能“全部独立完成”的学生不足半数,过半学生平时作业需要依靠同学之间的“彼此交流”或“相互参考”来完成;学生手头虽有多种教辅练习,但他们认为这些练习的适用性不强、质量不高,大多数学生只能完成其中的70%左右。一般地,纸笔测评较为合理的难度分布大致为6∶3∶1(易∶中∶难),如果学生平时只是完成这些练习中的2/3内容,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是做了其中的容易部分,而对中难题则少有涉及。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缺乏独立思考,不愿接受难度挑战,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的测评练习是毫无意义的。

4. 测评设计忽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多年来,笔者坚持对一些初中化学学习成绩很难有所突破的中等层次学生进行观察与访谈,发现他们虽然平时上课听得明白,课后作业也基本做得出,但到了期中或期末等学段考试的时候,测评表现却往往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未能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内化,不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应是主因。因此,分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测评目标,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景和知识贮备的背景下,通过不同梯度的纸笔测评,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并形成自我反思与小结的习惯是完全必要的。

二、建构纸笔测评“三段层架”目标体系的初步设想

维果茨基(前苏联)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独立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叫做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才是有效的。布卢姆(美)的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成知识(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和认知过程(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两个维度,认为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开拓更高级的认知过程,测评设计应该避免将学生导向对试题答案的简单记忆。

因此,教学应基于学生基础,针对学生实际,分阶段定位测评目标。笔者设想,将学习过程大致分成学前诊断与强化、课堂学习与内化、学段整理与固化等三个基本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测评目标分别为学前基础性目标、课堂形成性目标和学段稳定性目标,姑且叫做目标达成的“三段层架”结构,简析如下:

1. 以诊断与强化为目的的“学前基础性目标”

学前基础性目标是学生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所应具备的,与即将学习的知识密切相关的感性或理性认识,是课堂新知的固定点和生长点。一般包括与新课学习密切相关、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超出学生认知时空限制的陌生事物和环境。由于学生个体认知范围和能力水平的差异性,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这种基础性目标的诊断和强化,则无法将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从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诊断与强化可在情景导入、内容过渡或课后预习中完成,具体方式有: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也可通过一定的口头提问或纸笔测评,使学生基本达到新课学习所应具备的基础性水平。

2. 以学习与内化为目的的“课堂形成性目标”

课堂形成性目标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有组织的系统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层次。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师生双向教学活动来实现,其实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目标。由于该目标是在课堂学习中形成的,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少,纸笔测评时的测试面窄,且无其它因素的干扰,学生大多能采用“依葫芦画瓢”的形式完成,因而往往会产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假象;而当测评范围较大或者换用陌生的问题情景时,部分学生往往无法从大脑信息库中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从而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测评设计时,可适当减少知识重现性的问题,更多地设计一些形成性和迁移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3. 以整理与固化为目的的“学段稳定性目标”

学段稳定性目标是指学生经过某个单元或课题的学习,在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沉淀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和建构,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较高稳定性的学习目标。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中,该学习目标所形成的是较为上位的程序性和自省性知识,能达到较高层次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等认知水平。学段稳定性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复习课中的师生互动对学生施加影响外,更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反思、整理的习惯来完成。诊断与激励性的学段统测是一种良好的引导方式。测评设计时,要创设与新课学习不同的情景,有意识地暴露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整理和形成稳定的认识,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现实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一是忽视基础性目标的存在,导致目标要求太高,脱离学生实际;二是忽视目标达成的阶段性,不预设好难度梯度,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将终结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混淆,导致目标要求“一步到位”,忽视阶段性目标的强化和反思习惯的培养。因此,在纸笔测评中,有意识地对学习目标(尤其是重难点部分)进行阶段层次设计是完全必要的。

三、纸笔测评“三段层架”目标体系的设计实例

在纸笔测评设计中,如何体现目标达成的“三段层架”结构,满足《课程标准》“考核的重点要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主,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的要求?下面以第四单元课题3中“单质与化合物”的测评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物质分类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内容,《评价标准》对“单质与化合物”的要求是:“在能够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基础上,知道纯净物还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并能举例说明”,“知道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基于此,笔者从分类的层次关系、分类的基本程序和分类的微观认识等几个方面,设计了三个阶段的测评练习,分述如下:

1. 温故而知新——学前基础性目标的诊断性练习设计

第四单元课题3由“水的组成”和“单质与化合物”两部分组成:课本首先通过电解水实验介绍水的组成和水分子的结构,然后介绍物质分类的第二层次概念——单质与化合物。为了诊断和强化“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为“单质与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新课导入阶段,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

题1以“水”为命题背景,既突出了课堂主题,又强化了物质分类的基础;题2以课本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图片为命题素材(注:本题若作为学完“水的组成”后的课堂过渡性问题,也可直接使用刚学习的水分子作为命题素材),让学生从微观构成的角度辨析纯净物和混合物。这样的测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 设置问题组——课堂形成性目标的导向性问题设计

由于“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较为抽象,加上课本相关文段的叙述稍显混乱,学生自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题组,采用问题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题4]请仿照示例给表中的物质分类,并从中体会分类的基本方法。

题3采用填空和完善图表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本中的概念进行分析、加工,认识到对单质与化合物进行分类的前提是纯净物,依据是组成的元素,提炼出氧化物概念的要点,理清物质分类的层次关系,并尝试从微观角度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题4让学生仿照示例尝试对物质进行分类,从中反思和总结出分类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体现了学习的探究性和形成性。课后,教师再利用课本习题作为学生的书面作业,从而实现了所学知识的检查与强化。

3. 命制统测题——学段稳定性目标的反馈性试题设计

学段性的统一测试要求学生闭卷做答,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引导学习方向的重要手段。为了检查学生运用分类知识的能力,诊断物质分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期中考试中设置了一系列与物质分类有关的试题。

混合物与化合物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题5通过一组微观模型,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化合物,直接检查学生从微观角度辨析两个概念的能力;题6利用“仙人掌”这一学生熟知、鲜活的事物作为命题情景,让学生将原子结构和物质分类的层次关系进行类比,并迁移到生长中的仙人掌身上,从而深化了物质分类的认识;题7既检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认识,也测查物质分类的能力。这样的试题设计,可较好地获得“单质与化合物”等物质分类知识的全面反馈。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纸笔测评,既让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又为学生提供了巩固与内化、反馈与强化的机会,可以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化学[S].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3]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文6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1

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及年级组的号召,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新学期伊始,我也走上了教学工作新的征程,本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二18、20班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宜中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要培养出具有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本学期我打算从高考研究、课堂实效、习惯培养、提优补差四个方面出发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深入研究高考

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高考考点,更好的落实每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打算采取以下几个措施:①每周完成一套近年高考题,并对考点进行分析,找出与现在教学中知识点的联系,思考如何在课堂中渗透高考考点,引导学生如何找出题型的突破口;②向有经验的教师如胡、翟、王等及时请教,对自己弄不清楚的知识点、或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要谦虚多问;③即时反思、总结,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进行整理,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

二、紧抓课堂实效 深入研究教材。

梳理每节课的知识,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对把握不是很准确的知识要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给学生的是最准确的。其次,要多阅读一些名师对教材的经典分析,从中取其精要,理解、领悟、融汇变通,使之成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科学引导学生学习。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学习重难点要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和引导,做到学生不会的一定要讲,学生通过讨论、探究能会的尽量不讲,学生自己独学会的绝对不讲。在课堂三环节中要时时明确自己“引导员”的身份,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学、群学的能力和知识探究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效,不能崇尚标新立异,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例如,有的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境就占据了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不能给学生以有价值的思考,也未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又如,有的教师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对于简单的问题,也要求学生合作讨论。学生之间在缺乏合作训练、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4、课堂要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使激励变得合理、科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学校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针对课堂的考核制度,这些制度是否真正的起到了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的作用,是否达到了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个我保持怀疑态度。主要问题不是制度合不合理,而是制度定下来了,考核结果出来了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考核结果也就泡汤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或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让考核落到实处。如在每周或每月考核结束后对考核出色的小组或个人进行相应的表彰,同时对表现不好的要进行批评。

三、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成功的基石。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对现在的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今后上了大学步入社会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书写习惯的培养。首先,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时要提出规范性要求,如书写要整齐、字迹要工整。其次,对学案及荟萃本上的书写也要规范。

2、计划习惯的培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升入高二的学生现在知道了学习,但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平时学习目不明确,动力不足。本学期我准备引导学生以即时目标——短期目标——长远目标为主线,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要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3、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时间。现在学生每天平均有3至4节自习课,但还是在晚上放学前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应该指导学生合理的分配时间,同时,要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充分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如课间10分钟记5个单词,三提前做几道题等。

四、提优补差

我所带的两个普通班的情况基本与上学期相比,这学期开始就明显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转变,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生偏科现象和差生多的现象较为严重,对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和班级整体发展有很大的阻碍。对于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方法予以解决:即时训练。经与班组的其他老师商量,我打算利用每天的三提前时间15-2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套即时训练题,学生通过对学、群学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2、利用课余时间对偏科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对自己薄弱的科目进行强化。

3、给差生每天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完成。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的基本规划,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2

高三化学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一学期来对高三化学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

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利用年级组统一安排的基础加强课时间);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

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我们高三化学组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不断增强高考复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全面打赢高三这一仗。

二、教学要求

1、以刚进入高三学生热情高涨为契机帮助学生确立将来的高考目标,积极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加强化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以应对日益加深的学习内容。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努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教改实践,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自觉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的科学育人过程。

2、认真研究高考改革发展趋势,深入学习《考试大纲》,正确把握高考的标准和特点,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高考改革发展趋势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在教学中,仔细分析新教材的特点,狠抓高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在复习课中,要坚持精选习题,妙题精解、融会贯通。防止题海战术和重结论、轻过程等不良倾向,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立足各班学生实际状况,搞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重视优秀生的指导和训练,关注其每一个错误及时分析错误的原因。抓中间促两头,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化学教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加强理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相关知识面,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有意培养学生解题习惯,注重分析订正。①做题前认真读题,站在出题者的高度来审题; ②做题过程中,每个步骤都要“言之有理”、准确无误,原理、结果与题意一气贯通,书写要规范;③对做错的题,务必认真分析订正。

6、搞好试卷讲评。除年级统考外,本科目还要逐章过关。每考必认真落实“统、查、析、讲”四大环节:分类统计解法样本,分项统计错误地点,分题统计错误人数,分段统计考试成绩;查学生审题偏差,查学科知识漏洞,查应用能力缺陷,查思维方法障碍,查造成错误根源;分析试卷考查目标,考试范围、背景材料、命题视角、分析解题方法、应试技巧;讲试卷重点、难点、热点、试题闪光点。

7、要求学生做好章节归纳总结,提倡每日15分钟回顾思考消化当天的化学知识。

8、重视作业。要求学生规范,按时完成;要求教师详细批改,改后学生认真更正。

9、集思广益,搞好协作,精选习题,精讲精练,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领导宽心。

三、工作措施

1、由于暑假后开学比较晚,对高三复习的影响比较大,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是两节课时复习一节内容,这必然严重影响复习的质量,为此,我们主要从老师自身出发,强化个人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重视集体备课,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主要采取“预习——精讲——精练——点评”的模式,力求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搞好第一轮复习,并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突出抓好几个专题,重点抓好第三轮复习和综合训练,力争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认真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活页课时作业和单元测试要求全批全改;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习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对化学有特殊爱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具体的辅导,并布置较高要求的作业,以促进特长生的发展。

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3、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复习后期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提供实验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2)定时进行备课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学案都在讨论中确定,先形成共案,然后再根据各班和各任课老师的情况形成个案;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与调整、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高考的最新信息,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

(3)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多使用启发式教学等好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组织老师相互听课,增加交流机会,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尽快的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

5、继续开展和加强学案教学

学案运用要系列化。自学探究学案——技能训练学案——综合检测学案——复习巩固学案,构成学案系列。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当然学案要力求实效,切忌“假大空”、走过场。

四、教学进度

复习采取三轮四段复习法。年前进行2——3次理科综合测试。

1、第一轮复习:按教材章节进行

夯实基础,章节过关,以高考的基本题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实验)进行系统的复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规范性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轮复习

以综合能力为主、板块式推进,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将各知识点有效的串接起来,形成有效的知识框架结构;

3、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和模拟练习,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强化训练阶段。自我小结、查漏补缺,教师点拨精讲,重在抓学生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计划每周两套题,采取练、评的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3、4两个班,共有学生138人,班主任分别为李多宽和方跃老师。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职高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两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科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最好准备一本相关教辅书籍等。对化学特别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会利用周六对其培训。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一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周六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让对化学有兴趣并学有余力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本学期的目标是学完高一第一册教材,并通过辅助练习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主张学生至少有一本化学教辅书,以弥补教材习题的不足;主张学生订一份《中学生化学报》这类的报刊,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主张每周检查一次学生课堂笔记,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化学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立足高考,认真研究河南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准确把握考试说明的整体要求,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把对高考考试大纲和说明的理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要不断采集各名校和商业上最新的资源信息,及时把握新的动向,减少失误和缺漏。把握好高考高频点和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现实条件进行专题辅导、训练和开展讲座,提高学生的适应、理解、应用能力。根据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及时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准确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考试前后期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全力争取在高考获得辉煌成绩。

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状态:只忙于做一道道题,不善于做课后反思;不重视听讲,记笔记,错题订正,课后复习,或者上课笔记记一大本,下课问题一大堆;缺乏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

2.知识结构: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层,不知道怎么去想问题和提炼知识,能用常识和过去经验去解题。

3.能力方面:基本技能不熟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把以往的解题经验灵活变通应用到新情境中的能力相对较差。

4.两极分化:少数优秀学生,盲目做较太多的习题,把复习方向延伸太多、太杂,而忽视了基础方面的细节要求,加上熬夜和课堂上的分神,最终成绩不理想,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过早放弃学习。

三、复习策略

(一)研究信息,把握方向

1.研究全国及河南高考说明,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对理清一轮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尤为重要。

2.关注教材中探究问题和习题。研究性学习内容、新科技等阅读材料的内容,有些成为高考命题的引发点,常规的重点基础知识和要求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这些都明显体现在这几年高考命题中,所以熟悉新教材,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二)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1.关注基础,步步为营。系统复习,注意以教材和复习资料为依托,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考试说明所要求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

2.引导反思,提高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考试说明明确考查三大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特制定出高三上学期化学备课组教学进度。

四、具体做法

1.组织本备课组的老师认真学习河南省《考试说明》。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正确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采取最优化的教学资源,争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组织本备课组的老师研究高考试题。研究20__年课改省份的高考化学试题及高考理综试卷,讨论高考命题的特点与趋势,正确把握复习方向。

3.制定计划,学进度、内容、统一复习资料、使用统一的选编提纲、统一考试,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4.严格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有主讲老师,进行专题复习整体分析,再集体讨论重点、难点的突破,资料的选择、知识的落实等。

5.分工编写复习资料。每2人为一组,每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编写2份45分钟的提纲,提纲要精选,要有典型性,不出偏题和怪题。

6.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它们进行个别辅导。减少差生面,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7.编写的提纲实现署名和审核制。平时的练习、小测,实行1名老师命题,另1名教师进行审核,确保试题的典型性和零失误。月考及期中考试,则实行命题、审核、校正三级审核,并在试卷上进行署名,以示负责。

8.本学期计划4次月考,1次期中考,1次统考。每次大考都进行流水阅卷,并进行全年段的化学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9.继续指导学生做好改错本的订正工作。减少失误。

10.本学期将扎实基础,减少失误为工作重点。

11.在按章节复习的过程中,穿插小专题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整体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