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1
2012年起至“十二五”期末,地本级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各县(含加格达奇区)财政每年安排100—200万元专项资金,图强林业局、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和其他区每年对社区的投入不低于80—100万元。用于加快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本办法所指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为用于社区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社区创建等用途资金,不含社区运营、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等社区费用支出)
第二条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用于各地社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进行资金配套、项目以奖代补。
(二)用于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区、县、林业局,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组织)和先进个人实施奖励。
(三)用于社区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及相关开支。
(四)用于社区居委会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
第三条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采取财政分级管理方法
各县(含加格达奇区)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当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用房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城镇新建社区(居民区)、棚户区、改造居民区配套社区服务用房由开发单位兴建。
各区政府和林业局做好相关社区服务设施投入。
各地要按照有关政策对开发单位予以税费补贴,协调改造社区内公共、公益、福利设施建设(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项目、老年日间照料室)。做好当地社区干部和社工人员日常培训、信息化社区服务网建设。
地区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地本级社区项目立项建设和以奖代补、地区社区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和社区服务网提档升级、全区社区居委会骨干及社工职业化培训、社区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同时,结合地本级资金使用情况对县级财政承担的社区建设示范项目予以适度奖励。
第四条在2012年—2014年新建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的补助标准为:示范社区(辖区人口达到10000人以上,社区服务中心用房1000平方米以上)地区财政补贴80万元;精品社区(辖区人口达到5000人以上,社区服务中心用房500平方米以上)每个补助40万元。达标社区(辖区人口达到500户以上,社区服务中心用房300平方米以上)每个补贴25万元。地区社区建设专项资金补贴范围不含县级财政渠道建设投入的社区项目及商品房开发配套社区设施项目。
在2012年改扩建城镇社区地区财政对日间照料室予以补贴,达到全省日间照料室建设标准的,每个床位一次性补贴2000元。
地区社区服务网升级改造2012年预计投入60万元。
地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底召开一次办公会议,考核研究社区建设项目情况和工作情况。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先进单位(集体)和先进个人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表彰奖励活动相关事业的通知》(人社联??53号)等相关文件执行。
第五条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原则上选择居民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活动的地方,并配套室外活动场地。由于条件限制室内外设施不能同一地建设的,可在同一社区内分开建设。
第六条各县、区、林业局投资建成社区服务中心(站)及其他社区服务设施竣工验收后,产权归项目所在地县、区、林业局所有,社区拥有永久使用权,未经社区群众组成的居民会议(业主会议)通过,不可改变公益设施用途。
第七条当年3月10日以前,各县、区、林业局向行署发改委、民政局报送当年度拟建社区服务中心(站)的申请报告(一式三份)。申请报告应附有该地当年度拟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站)的数量、名称、地址、占地面积、建设面积、投资额、功能、完成时间等内容。地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申报项目进行立项审核,并对确定的项目进行督导,对没有按时完成的建设项目进行问责。已经列入督导社区建设项目在每月底要向地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项目建设进度,在每年年底前地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对社区设施项目和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进行验收和考核,兑现项目补贴和奖励。
第八条地区社区建设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核算。各地获取地区以上政府计划投入和补贴的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必须公开、透明和高效,接受行署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住建局,集团公司财务部等各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各级纪委、监察局监督,各级审计局检查、审计。
第九条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住建局、房产局、环保局、国土局等部门对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减免相关规费。
第十条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认真抓好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发改委要负责社区建设项目立项及计划下达;建设部门要加强规划设施的监督管理;民政部门要负责组织设施;财政部门要保证按进度核拨资金并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2
关键词:社区门诊;护理现状;应对策略
社区护理又被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1]。其主要职责是视群体为一整体,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健康教育手段,直接对社区中的个体、家庭和群体进行护理服务,从而使全民达到健康[2]。社区护理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医疗服务,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我社区门诊部门就诊的周边居民患者,共40名,以此作为调查对象,基于社区门诊护理现状,探讨相应的护理策略,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我社区门诊部门就诊的周边居民患者,共40名,以此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龄在21~29岁,平均年龄在(25.13±2.02)岁。
1.2方法 对40名居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如今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调查问卷均由其调查人员统一发放,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完之后,现场回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3观察项目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字2检验比较。P
2结果
将所有居民患者的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社区门诊护理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临床经验,缺少自我管理意识和社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三方面。其中,社区门诊护理人员缺乏临床经验占25.00%,缺少自我管理意识占50.00%,社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占25.00%。
3讨论
经过整理、分析40例居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现如今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护理人员缺少临床护理经验,不能将护理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有效的相结合,护士在实行护理操作的同时,不能做到无菌处理,从而导致患者被感染的风险加大;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现象,从而耽误患者病情;存在一部分护士不够完全了解一些药品或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毒作用。②社区护士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如:存在大多数护士在实行护理工作的同时,不注意自身形象,会出现不带口罩、穿着不整齐等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社区护士会出现一人分饰多角(保洁、咨询等)的现象,而医疗物品乱摆乱放、医疗垃圾随地乱扔的状况也会时有发生。③社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如:存在一小部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其耐心不足,语言态度较为恶劣等现象。
根据以上社区门诊部门出现的主要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具体的解决方案:①寻求有关政府部门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支持寻求政府加大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扶持与投入力度。而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得到相应制定和完善,以此让社区门诊护理在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②加大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培训力度[3]社区医院应根据本社区的居民特点和病症分布特点,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培训方案。并让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护理操作知识,以此丰富社区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③制定考核制定[4]社区门诊部门应制定专门的护士考核制度,并将护士的工资、奖金与考核评价密切关联。若护士在本月受到了患者的表扬和肯定,也应给护士加上相应的奖金,并以此作为升职或进修的参考依据。④减轻护士负担[5,6]社区医院应将每个部门的工作分配到位,并设定专门的部门及人员。例如:打扫医院卫生、整理资料、医疗仪器等方面,均设立相关的部门进行工作,以此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使其能专心做本职工作。⑤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护理人员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护理人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授课,咨询,设立宣传栏等讲解健康的概念,保健的意义,让人们了解社区护理的目的,使社区服务深入人心,保证社区服务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社区广大群众为对象,是以健康保健为中心目的,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保健意识为目标的护理工作。它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医疗服务。然而,社区门诊护理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现象,而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总院应加大对社区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不断地提高社区门诊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鄢春玲,黄素芳,刘湘萍,等.社区给药护理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7):816-817.
[2]夏小丽.论社区医院护理现状之不足及改进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7):387.
[3]程瑛,林硕娜,龙振宜,等.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现状与面临挑战[J].护理学报,2007,14(6):34-36.
[4]刘小花,何朝珠,刘丽华,等.南昌市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0):1150-1153.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3
关键词:社区治理 治理理论 善治
一、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做出了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概念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治理理论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强调管理是一种有效互动的合作过程,认为公民社会也是合法权力的来源,同时,治理也是当代民主的一种新的形式。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单位制的解体,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变,政府主导下的传统社区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城市社区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社区治理应运而生。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使得国内外学者纷纷将希望寄于治理理论,而建立在国家和市场基础上的有效的治理--善治--是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不足的有效手段。善治是一种最好的治理方式,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因此社区治理的现实意义即是走向善治,实现合作共治。
二、D市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证研究
1.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电话采访和走访民政局相关部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社会组织管理科、社区管理办公室)、查阅D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文件和在典型社区(二女桥社区、望海社区、新坝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对象为社区居民,纸质调查问卷60份,电子调查问卷40份,回收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等形式对D城市社区整体情况和典型社区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
2.调查背景及概况
近年来,D市以“组织和谐、文化和谐、利益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为根本出发点,以创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截止2013年5月,D市全市辖14个镇,368个村委会(其中含75个农居),42个居委会,总人口115.23万人,总面积2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6万亩。目前,市区现有5个街道、22个社区,常住人口21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先后创建省级文明社区2个、和谐社区3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0个、绿色社区3个,地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17个。《D市“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到2013年,D城市社区全面建立“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新体制,农村社区达标率达80%;到2015年,农村社区“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达标率达100%。2013年D城市社区已全面建立“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社区管理新体制,农村社区达标率达82%,已达《办法》规定水平。
3.问题及原因分析
D市城市社区在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人事管理安排、公共服务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社区管理的标准,但社区治理还未在这个长江以北县级市中唯一的中等城市里深入人心,与已在全国很多城市得到良好实行的成熟社区治理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社区治理主体单一。在D市城市社区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区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而社区治理的主体仍然停留在政府“一家独大”的局面,政府全能型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改变,政府部门对于社区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放权,只是交给社区居委会来承担社区管理的相关工作,忽视了社区中其他治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D目前在民政局登记备案的社区民间组织有30余个,而实际上这些民间组织与社区的联系仍然是停留在书面层面,实际操作意义上能够真正起到社区治理主体作用的社区民间组织少之又少。社区居民也因为“熟人社会”的逐步瓦解而很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缺少了社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便缺少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公共利益不可能在这样的模式中最大化。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4
1、认真调查落实工伤认证
这项工作主要把握在出现工伤事故单位或个人申请方面和调差取证上,对于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不及时而导致现场破坏的重大伤亡事故,证言材料虚假的,不在工伤条例范围内无法认定的一律不予认定。1-4月份申请认证工伤情况10几起案例,符合劳动工伤法条文规定的6起,事故单位配合提供事实材料经调查取证,情况和相关资料及时的进行了上报,并已认定工伤。
2、积极做好老工伤人员待遇
依据绥人社发【2011】27号文件,已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统筹管理。认真接待老工伤人员提出的申请及要求,三月末处理老纸制品厂老工伤职工1人申请睛片手术并将相关申请手术医疗信息上交到市局。处理老工伤职工上访情况5人,根据文件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协商处理都给予答复。
3、工伤人员劳鉴情况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利益,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工伤职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或工伤职工日常生活就业需要,由劳鉴专家组进行鉴定,此项业务在绥化市人社局工伤科进行开展,达到构成劳鉴的,根据市局规定分四个季度上报到市局工伤科。1-4月份上报到市局劳鉴12人,劳鉴结果在四月中旬市局通知领取劳鉴结果。其中10人符合达到劳鉴情况,2人根据病例分析(市局返回人员)没有达到医疗终结,待下一季度劳鉴。
4、对社区服务中心纳入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社区中心纳入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规定的执业项目,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执行基本用药目录范围,开展诊疗业务。目前我县定点医疗机构22锁。因社保卡即将下发,为防止药店将生活用品等不符合药品的相关物品进行刷卡制,将开展2015年中旬药店检查。
5、工作上存在的不足
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认真办理业务上,又学习了一些知识,这主要归功于主管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老股长的精心指导,以及各股办的配合帮助。但完成的质量不是很好,完成的效率也不是很高,离领导的要求和自己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总结原因,一是进取心不强,二是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逐步克服上述缺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6、2015年四月份以后工作打算
加强学习,增强认识劳动法律法规,能够熟练地把握和运用医疗、工伤保险行政执法知识,正确理解和执行有关法律和规章,正确理解和执行局领导的决定,维护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增强工作责任心,事实求是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A.认真落实省市文件和局领导精神。
B.在十月一期间在商业街开展宣传防范工伤事故知识。同时,邀请县电台一同配合进行宣传。
C.老工伤人员申请事项及时与局领导取得联系并处理上报到市局。
D.对工伤事件加强调查力度,避免不法骗取保险事故。
E.对未参险单位认定工伤上加强业务性,保证工人合法利益。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5
从字面上来看,所谓个人社会负担是居民个人承担了本应该由社会、政府来承担的一部分负担。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现实生活的分析,我们从理论上把城镇居民的社会负担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养老负担,抚养子女的负担,购房负担以及由此产生的衍生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律上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又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且父母子女在情感上的付出也是社会不能而且无法取代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是一部分负担,并不是全部负担。
1、养老负担
自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中国人口进入“老年化”时代。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转变为老年型,而且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增强。1964~2004年的4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增加了1倍以上,而老年人口规模增加了3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比例也增加了1倍以上。
从古至今,“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一大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由子女个人来承担的。以现阶段25~50岁年龄段的成年人来说,如果双方父母都在世的话,他们要照顾4位老人。所承担的抚养老人的负担要比前几辈的人大得多。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计划生育所导致的生育率下降,使年轻人口比重大幅度减少;二是医疗技术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的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加大了老年人的比重。
2、抚养子女的负担
按照人口学的观点,“一家只生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明显下降。但这并不表示对于成年人来说抚养子女的数量少了,就意味着负担减少了,这种观点只是注意了抚养子女的量的变化,忽视了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成年人在子女的质的方面追加的教育投资在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因素方面的影响。
心理因素:从家长的心理分析上来说,家长会更看重这“一个孩子”,把原本要分给多个孩子的爱都倾注到这“一个孩子”身上,想给孩子最好的健康、教育、衣食住行等方面相关的服务。这就相当于把原来要抚养几个孩子的精力、金钱全集中到这一个孩子身上。城镇家庭的双职工构成结构决定了对孩子的抚养只能选择育幼院,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育幼院费用的增加及父母照顾子女的机会成本的增加,所需要的花费与原有水平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就是这种心理作用下的有力证明。
社会因素:按照法律规定,在子女18周岁以前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然而我国的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在子女上学期间(包括上大学,甚至研究生期间)的所有花费,包括生活费以及学费甚至找工作期间的花费,均由父母承担。有的甚至在结婚、生育子女问题上也是离不开父母在金钱以及精力方面的帮助,把子女抚养到二十五六岁是很普遍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的注重,中国的老百姓从来都舍得在孩子身上下本钱,尊师重教的传统,也让教育成了中国家庭极为重要的一项开支。从“教育就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看到了教育在老百姓意识领域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家庭有能力也有意愿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家庭花费在教育上的投资有逐渐高额化的趋势。
3、购房负担
从1999年国家实行住房体制改革以来,住房价格以高于家庭收入增长的速度在飙升。近几年虽然调控的力度加大了,但房价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在3月19日的数据显示。2007年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9%,深圳、北京位居全国涨幅前两名,分别上涨9.9%和9.7%。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最新“中国房地产金融安全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城镇人口中70%的人买不起房子。城镇中更多的工薪族是以贷款的形式购房,按月还款,如果按照30年按揭,30%首付全部房款,年利率5.3%购买商品房计算,中等收入者每月还款超过了全部收入的50%,流行的说法叫做“房奴”,“奴”的概念就是受压。从2004年以来,随着银行利息的上调,住房支出与家庭收入之比在逐步增加,如果不加以解决,买不起房的人会更多。
4、衍生负担
(1)精神负担
养老负担、抚养子女的负担、购房负担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谈论负担,这只是表层负担,真正给人巨大压力的还有深层的负担――精神负担。一方面,一些深层负担来源于表层负担,也就是说表层的经济负担达到一定程度会在人的精神上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些精神负担来源于自身工作上的种种压力,为了保证家庭日常支出的需要以及保证自前的生活水平。人们愿意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包括长时间的工作、多且难的工作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激烈的岗位竞争等等,而且承受这种压力的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以及承受时间的延长化。
(2)医疗负担
近年来,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医疗服务、医药销售和卫生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再加上巨大的经济与精神负担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会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出现问题的几率上升,老年人也因为生理以及意外事件的原因导致发病率有所上升,居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综上所述,本文将我国城镇居民的个人社会负担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的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激烈的竞争经济导致人们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房地产业的不规范导致的购房支出的增加快于个人收入的增加速度,环境问题导致的大病发生几率的上升以及不健全的医疗体系导致的医疗负担的加重。
二、城镇居民个人社会负担严重产生的后果
1、生活的相对质量下降
所谓生活质量,是指在生活上人们的满意程度,不仅仅包括衣、食、住、行的无忧,还包括身体的健健康康,家庭和睦融洽,有自己可随意安排的时间,精神上的愉悦等等。经济的发展,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就是说。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生活质量并没有变化,实际上导致生活质量相对下降。
2、出生率下降
我国传统的计划生育更多的是国家政策强制执行,实现对出生率的控制。现在的城镇中,由于抚养子女负担的加重。以及由声誉带来的显性成本及隐性成本的加大,年轻一代人自觉地选择晚婚、晚育,甚至有不要孩子的打算。一些城镇尤其是大城镇出现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甚至负增长。这种情况必然对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以及后续的城镇建设及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遵守社会道德的成本增加,出现赡养问题
赡养老人、扶养儿女、购买房屋等负担一同压在一对夫妇肩上时,当这些负担超过了他们的负荷或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家庭
生活时,会产生希望减轻负担的想法,这也是人之常情。房屋作为一种基本生活需要必须满足时,在择其放弃时就会有人选择减轻对老人的照顾。而恰恰这种利己危害社会的做法是违背社会传统的道德要求的,是应该被禁止的。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谴责这种行为,最重要的是减轻遵守这种道德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4、增加社会其他人的负担
当个人无法承担其社会负担时,常常会出现寻求社会帮助的现象。经常有这样的报道,某个学生因没钱交学费而面临辍学或老年人无人赡养,好心的人会捐赠钱物来帮助的事情。这种把个人负担转嫁到社会的其他成员的行为,就是一种寻求社会帮助的非经济行为,他所能解决的只是类似问题的万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人有自己所承担的负担,利用他人的同情或是感动帮助一些遇到困难的人并不是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的长久之道。他为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考方向。
5、个人寿命的缩短及危害社会行为的增加
社会压力的增加会导致个人寿命的减少以及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方面,高社会压力导致自杀率及犯罪行为发生率升高。另一方面,经济负担使得家长们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或者说是放在赚钱上,他们对孩子的心理关注就减少了,忽视了与孩子进行教育及沟通的过程。这种只关注成绩的教育使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犯罪的几率上升。
三、减轻我国城镇居民的个人社会负担的措施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社区发展
社会保障只是从最大范围来保证居民的最低需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个人的社会负担,但是并不能细致到每个家庭,每个人,所以在完善社会保障的同时还应有社区服务的配合。根据城镇居民所承受负担的种类,建议社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工作;①社区养老院――离家近,身边的人熟悉,儿女在道德上更容易接受;②老年人活动中心――多活动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身体的保健;③幼儿园――减少父母看护孩子的负担,离家近,安全而且节省接送孩子的时间;④社区医院――这是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定点定时医疗,平价医药,定期请社区的医师来义诊。⑤社区心理机构――一方面负责执行社区各项工作的宣传,改变居民对心理医疗的看法,使居民在心理上认可并接受,另一方面负责心理辅导,缓解居民的精神负担。
2、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这是从长期上考虑的措施,人们经历了生育高峰期和计划生育期,看到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加上居民的整体素质在提高,观念在改变:男女平等,所以他们心里知道什么样的生育计划对自己是最优的。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会走历史上错误的道路。
3、改革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住房公积金的主管部门是建设部,公积金管理机构是一个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事业单位部门。公积金每年产生大量的收入盈余,而普通居民却没有钱买房,说明公积金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比如公积金管理部门,将增值收益的部分拿去盖廉租房,这本身就是“以公谋私”。建议尽快将公积金的管理从建设部门分离出来,并成立住宅银行,同时加快建立住宅法的立法工作。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范文6
坚持“两个确保”,着力抓好企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着力狠抓提高城镇职工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努力将城镇各类人员纳入养老保险。截止到2012年9月底,泰州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数16605户,参保人数66.4万人,缴费人数64.8万人,参保缴费率97.6%,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18万人,农民工参保人数14.4万人,乡镇企业参保人数14.2万人,社会化发放率为100%。此外,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大力推进“差改全”结算方式改革和社会化发放工作。优化服务职能,规范“五险合一”社保经办服务模式。树立“双维护、两服务”的工作理念,本着精简、高效、平稳、有序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经办业务,调优经办流程,方便参保企业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业务。2009年下半年以来,打破按市区隶属关系和经办对象办理社会保险征缴业务的专管员管理固有模式,实行社会保险征收经办业务综合柜员制,真正实现了“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柜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改变了过去“人员业务量畸轻畸重,工作责任有大有小”的现象,极大地方便了参保单位和职工。创建综合柜员岗位业务经办、风险控制柜员业务审核、部门负责人综合监管“三层流程结构”业务经办模式,形成了事事有规章、项项有制度、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坐标的透明工作环境,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有效地开展。
夯实基础管理,不断优化经办服务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策性强,起点要求高,高质量做好业务经办工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前提。
(一)建立健全服务平台依托金保工程,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信息化系统,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按照城乡统筹的方针,整合全市社保管理服务资源,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结合,在城镇的街道、社区和农村的乡镇基层普遍设立社保服务点,形成由市政府牵头、部门协作、街道管理、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按照“全国联网,养老先行”的工作计划,实现“五险合一”统一征收管理。全市统一发放社会保障卡并不断拓展使用功能。运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12333咨询电话等社会保险信息平台,使参保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养老保险政策及个人信息情况。
(二)强化经办网络功能泰州市投入3800多万元用于信息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和网络建设,将各市区的劳动保障业务数据全部集中到市数据库,全面实现了金保工程“同人、同城、同库”的目标,各市区也成功应用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应用软件。为方便百姓办事,又为各乡(镇、街道)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安装了社会保险系统程序,及时保证业务的开展。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实行联网收费。目前已形成“参保查询不出村、缴费领钱不出镇;信息网上走,基金银行流;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资源共享”的便民、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险管理泰州模式。
(三)重视经办队伍建设针对面广量大不断发展的社保经办业务,各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想方设法配强配齐业务工作人员,各乡(镇)在劳动保障所按照“六到位”的要求设立专门窗口,安排了专管员,各村(社区)按照“三个一”的要求,安排了协管员,具体负责城乡社会保险政策宣传、信息收集、参保登记等。
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基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