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库供水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1
于建超1 曹君东2
1.莱阳市沐浴水库管理局 山东烟台 265200;2.莱阳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山东烟台 265200
摘 要:介绍沐浴水库供水工程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土流失情况,确定了供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造成的水土流失因素进
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流失的防治措施和建议,有效制止新增水土流失,促进地表修复和生态建设。
关键词:供水工程;水土流失;措施建议
1.项目区概况
1.1项目的地理位置
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莱阳市沐浴水库至莱阳市经济开发区,途
径河洛、柏林庄和冯格庄三个乡镇,全长28.48km,在神山后村西设
加压泵站。
1.2地形地貌
莱阳市沐浴水库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为沐浴水库,管线主要穿越
河洛、柏林庄及冯格庄三个镇处,其中河洛、柏林庄地形属于低山
丘陵区,其北部山脉近似东西,西部山脉走向近似南北。北部的旌
旗山,海拔高度315.6m,马崖口山,海拔高程101m,南部莱阳
盆地,海拔高程40-50m左右,冯格庄属于山前堆积平原,海拔高度
70-100m左右。
1.3水文气象及水土流失
项目区地处山东丘陵,地貌类型为胶东低山与丘陵,属暖温
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4℃,≥10℃有效积温
4296℃,多年平均降水量686mm,多年平均风速14.6m/s、最大风速
18m/s,最大冻土深度0.5m,土壤主要为棕壤褐土、潮土,天然植被
多为野生的草皮及野生的灌木类植物,林草覆盖率30.9%,水土流失
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少量的风力侵蚀,属于轻度侵蚀,土壤侵蚀模
数2070t(km2·a),土壤侵蚀容许值200t(km2·a),为山东省公告的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工程任务
优先保障莱阳市开发区城镇居民、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用水的
前提下,把富余的水供至开发区用于工业用水,解决工业厂区大量
用水问题。
(2)工程规模
莱阳市沐浴水库供水工程设计规模为4万m3/d。计划到设计水平
年2015年解决莱阳市开发区的工业用水。
2.规划范围和内容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本
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
影响区,总面积86.86hm2。其中建设区面积为66.86hm2,直接影响
区面积为20hm2。
2.1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位于供水工程项目的征地、占地、用地及其管理范
围,包括管道敷设开挖后沿管沟一侧或两侧堆放土区域、机械沿管
线作业区域和施工道路、闸阀井、泵站、管道固定支墩、穿跨越两
侧支架等,所必需占用的土地,该工程管道敷设在农田、荒地(草
地)地段作业带宽度为17.26m,河道及冲沟地段作业带宽度为10m,
特殊地段如高陡坡面、困难地段施工,施工作业带需要适当的加宽,
施工作业带面积和道路施工占地面积即项目建设区面积。
2.2直接影响区
根据本工程特点,直接影响区为:施工作业带以外水土流失所
影响的区域、临时施工道路和房屋新增的侵蚀区域。管道敷设影响
区,根据现场调查和实地勘测的数据,按照作业带两侧各5m范围计
算。检查井、阀门井、泵站、管道固定支墩、穿跨越两侧支架用地
由于建设过程扰动比较小,不再计算影响区面积。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因素分析
本项目为线形工程,管道工程采用沟埋敷设方式,管线全长
28.48km,输水管道主要敷设在河谷阶地上,输水管道全线20次穿越
河道,23次穿越冲沟,30处通过穿越村路、管路(渠)、电缆等,经
过的地貌类型多,并与公路形成交叉穿越,施工条件复杂,可能造
成的水土流失因素较多
3.1管道开挖
输水管道开挖的大量土方,作为填筑料回填管沟,在开挖边线
2~3m就近堆放,堆放时间较长,堆弃物结构疏散,降水易于入渗,
抗蚀抗冲性变差,易于发生强度水力侵蚀,裸露面风蚀现象也非常
严重。
3.2枢纽工程建设
泵站扬水工程枢纽工程占地面积大,地形西高东低,场地需要
进行平整,修建交通道路,对地表土扰动范围大,雨季极易造成较
大的水土流失。
3.3施工机具和施工活动
管沟开挖、回填和管道敷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具和施工
活动都会使管道沿线地表受到破坏,雨季极易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
同时,剩余土方如不能及时整理、清除,必将造成较大的渣土流失。
3.4穿越河道冲沟
输水管道穿越河道和冲沟时,采取的施工工艺会产生废弃泥浆、
废渣,这些废弃泥浆、废渣若堆置于河道沟道不及时清理,遇洪水
可能全部或部分冲走,抬高下游河床,加剧防洪压力。
3.5弃渣堆放
工程弃渣场占用荒草地,且堆积物多是无序堆放,弃渣的堆放
再塑了原地貌,形成了较陡的边坡,改变了原地表坡面的产、汇流
条件,若不妥善处理排水问题,不仅会造成弃渣、弃土本身的流失,
而且可能使渣堆附近区域的水土流失由原来的面蚀逐渐改变为沟蚀,
加剧局部地域的水土流失,甚至遇到降雨等诱因,可明显降低堆弃
物的稳定性,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
4.水土流失预测
4.1土壤流失量预测
土壤流失主要指土壤及其母质在外营力作用下(包括自然作用
和人为作用)发生的多种破坏、移动和堆积过程。预测本工程施工
开挖产生的弃潭渣量和地貌形态、土壤结构及地表植被破坏后的侵
蚀量。即工程土壤流失量为3.5万t。
4.2水损失量的预测
本工程大面积占压农地、道路,施工活动扰动原地貌,改变原
沐浴水库供水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措施
于建超1 曹君东2
1.莱阳市沐浴水库管理局 山东烟台 265200;2.莱阳市水利勘察设计院 山东烟台 265200
摘 要:介绍沐浴水库供水工程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水土流失情况,确定了供水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造成的水土流失因素进
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流失的防治措施和建议,有效制止新增水土流失,促进地表修复和生态建设。
关键词:供水工程;水土流失;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TU731.5
文献标识码:A
第4卷 第12期
2014年4月
CONSTRUCTION
水利水电工程
地貌下垫面性质,使项目区原有的入渗或蒸发特性发生变化,进而
引起地表径流的数量和特性发生改变,破坏了项目区原有的水平衡
状态。
5.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沐浴水库供水工程涉及面积大部分是耕地,工程建设因开挖、
排弃等活动破坏了区域的原地表植被,这些人为因素使项目区内水
土流失呈增加趋势,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
剧水土流失,有必要对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预测
5.1损坏水保设施
工程建设占用和损坏了水土保持设施,破坏、降低了其水土保
持功能,要恢复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和原有植被需要一段时间,地
面裸露容易遭受水蚀和风蚀,更易造成水土流失。
5.2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损坏土壤结构及地表植被,
使具有一定植被的荒地变成裸地,减少了地表的覆盖度;同时破坏
了土壤结构和水循环路径,造成局部土地资源破坏和土地生产力下
降,项目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生态系统交流,环境抗逆能
力和环境容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3降低土壤保水性能
工程大量侵占和破坏耕地,造成耕地表层熟土流失,破坏土壤
中抗侵蚀颗粒的物理特性,使土壤的有机质发生迁移,使土壤易遭
受侵蚀,还会降低土壤保水性能,并增加土壤容重,进而会使部分
土地在短期内沙化、退化。
5.4穿越河沟、增加防洪压力
输水管道穿越河道,穿越冲沟时,采取的施工工艺会产生废弃
泥浆、废渣,这些废弃泥浆、废渣堆置于河道沟道如果得不到及时
清理,遇洪水可能全部或部分冲走,抬高下游河床,加剧防洪压力。
6.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分为农果地、穿越沟河道、穿越构筑物
和厂站四个防治区。
6.1农果地防治区
(1)总体设计
管道主要在农果地防治区敷设,管顶覆土1.5m,下部夯实防止
沉降。包括管线作业带、施工便道、弃渣场等,农地,主体工程施
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恢复为农田。
(2)防治措施
①表土剥离措施。管道开挖时土方放置在管线一侧,将地表
30cm ~ 50cm的熟土与下层生土剥离后分开集中堆放保护,在后期
进行地貌恢复时仍然覆于地表,为复耕、复植创造条件。
②土地平整措施。管道安装后将开挖的土石方按先生土后熟土
的顺序回填并压实,回填土需填至超过自然地面约20cm。在恢复的
农田布设全面整地措施,机械耕深30cm。需全面整地43.91hm2。
③植物措施。种草7.72hm2,植树造林5.45hm2,苗木2180株。
④临时遮盖措施。管道工程管沟开挖后大量临时堆土极易造成
水土流失,工程管线长且工期短,雨季、风季施工不可避免,可采
用塑料薄膜临时遮盖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水土流失的发生。工
程建设过程中分段施工,塑料薄膜可重复使用,确定遮盖面积为4
万m2。
⑤规范施工。对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行为进行规范教育,
施工设备及拉运物资的车辆和施工人员等必须在专用施工作业带内
行走,避免大面积碾压地表,有效地保护原地貌。
6.2穿越沟河道防治区
(1)总体设计
穿越沟河道防治区工程施工部位为河道、沟道及其两侧,共穿
越沟河道2450m。输水管道在穿越河流、冲沟采用护砌工程,降低
开挖土方量,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管道开挖穿越河流、冲沟时,
主体工程已设计了浆砌石护岸、护坡、排水沟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的措施,需要补充完善弃渣场设置、治理措施,共设置弃渣场73
处、挡土墙450m、弃渣场种草2.5hm2;植树220株。
(2)典型设计
①弃渣场整治
弃渣前将表层0.5m熟土剥离集中堆放,然后在弃渣场周围修筑
挡渣墙,再从墙角开始逐层向后延伸(每层厚0.5m),堆渣高度至
2.0米时,将渣场表面平整后,先铺一层粘土并碾压密实作为防渗
层,然后再覆表层熟土0.5m,进行种草,在渣场周边开挖排水沟排
水防冲。
②拦渣墙典型设计
拦渣墙高2.0m,墙顶宽0.5m,墙面坡比1 ∶ 0.4,墙背直立,底
宽2.0m,基础开挖至原状土上,每10 ~ 15m设置沉降缝。
③排水沟典型设计
为防止雨水冲蚀渣体,拟在渣体边沿开挖土渠排水沟排水,采
用梯形断面,底宽0.3m,深0.4m,口宽1.1m,边坡比1:1。
④植物措施典型设计
在弃渣场清理平整后种草。整地时等高耕作,采用条播,播幅
5cm,行距20cm,每公顷播种量为30kg。播种时间选在在每年的春、
夏2季。
6.3穿越建筑物防治区
工程穿越砼村路、拦河坝、涵洞、渠道后按原形式恢复建筑物,
局部公路段,采用专业地下穿越技术施工;主要是针对穿越后对同
边环境的治理,减少管道开挖敷设对周边地表植被的大面积扰动,
减少水土流失。
6.4厂站防治区
该区内主要为厂区绿化、硬化措施、排水设施。场区及道路
绿化采用植苗造林,树种选用油松、柳树等美化树种,造林500株
(场区300株,道路200株);草皮0.5hm2。
7.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工程措施的控制性
和速效性,植物措施的长效性,有效制止供水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
失,促进项目区地表修复和生态建设,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和莱
阳市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7.2建议
(1)施工组织设计中土石方施工规划,避开汛期大范围施工
(2)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本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
行设计和布置植物措施,确保植物正常生长。
(3)坚持“先拦后弃”的原则,对临时堆土和施工道路路基下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2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量配置;规模;影响
Scale of the impact of the proposed new water reservoir upstream engineering analysis after
Han Gang
(Hydro and 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Xinjiang Urumqi Xinjiang 830000)
【Abstract】Through specific engineering design work will be given the task of building the project affect downstream and upstream reservoir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new water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were analyzed from rivers and reservoirs integrated planning of both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itself, and add upstream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water were analyzed. Presents various aspects of the impact analysis conclusion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Key words】Reservoir engineering;Water configuration;Scale;Impact
1. 概述
(1)某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境内,工程位于金沟河出山口处,河谷形态呈“U”型,是金沟河流域规划推荐的近期工程。该工程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工业供水和水力发电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为5363万m3;正常蓄水位887m,相应库容4737万m3;死水位860m,死库容1166万m3;调节库容3571万m3。设计水平年工程可控制灌溉面积共58.61万亩,为其提供灌溉用水保证,其中可改善13.8万亩中低产田;将金沟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30年一遇;可每年向下游新增工业供水量2523.25万m3;水库电站装机容量10MW,每年可向沙湾县电网输送2948万KW·h的电量。
(2)该工程作为金沟河的龙头水库,2008年8月完成了项目建议书阶段的设计工作;2009年4月完成的《新疆金沟河流域规划报告》(送审稿)将其推荐为近期重点建设工程。独山子大石化工程是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及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国家和自治区具有战略性的重点工程,由于它的快速发展,需要紧急解决缺水问题,因此考虑从金沟河流域拟建水库上游新增取水工程向其供水。
2. 流域规划报告中新增供水工程的结论
根据已完成的《金沟河流域规划报告》成果,金沟河流域在2007~2020年期间通过逐步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在当地工业发展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可有约0.30亿m3左右的水量用于外调。但可外调水量主要为汛期洪水和冬季未控制的下泄河道结冰水量,调水过程将受到金沟河渠首断面下泄水量过程的严格限制,同时对渠首断面以下的地下水补给量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独山子区工业发展在2020年以前以金沟河地表水作为应急供水水源,除需进一步研究可外调水量的过程和水量之外,还需认真研究和落实调水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和补偿等相关问题。2020年以后调水工程应作为独山子区工业供水的备用水源工程,仅在外流域调水管道工程出现意外事故时临时启用。
3. 新增供水工程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及水库工程规模的影响分析
根据流域水资源配置成果,金沟河在满足流域设计水平年发展用水的基础上,几无水量可外调,不能满足独石化工业区调水要求。因此,对设计水平年该水库枢纽工程向独石化调水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3.1 独石化供水工程应急调水3000万m3影响分析。
向独石化工业区应急增加调水3000万m3,势必挤占金沟河流域内的工业生产、城镇发展、农业灌溉等生产生活用水,流域内生产、生态将遭到破坏。
(1)若独石化调水工程从红山水库库区上游均匀取水3000万m3/年,为保障流域内城镇、工业、农业灌溉用水,红山水库工程所需调节库容将由原来的3571万m3增加到6774万m3,正常蓄水位将从887m提高到899.6m,较原设计增加12.6m,即便如此,限于水量的极度缺乏,仍不能满足下游柳树沟水库蓄水量及河道生态用水要求。
(2)若独石化调水工程经红山水库调节后均匀供水3000万m3,为保障流域内城镇、工业、农业灌溉用水,红山水库工程所需调节库容将由原来的3571万m3增加到6895.5万m3,正常蓄水位将从887m提高到900m,较原设计增加13m,即便如此,限于水量的极度缺乏,也不能满足下游柳树沟水库蓄水量及河道生态用水要求。
3.2 独石化供水工程应急调水2500万m3影响分析。
根据《金沟河流域规划》和《某水库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设计成果,2020年金沟河流域工业发展需水量为4914.2万m3,需要地表水增加的供水水量为2523.24万m3。若在不增加金沟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负担,且在流域工业未达到发展用水规模时,在独石化工业需应急供水时,考虑将流域内工业发展用水暂时应急调配给独石化工业区使用。为此,对流域内工业发展配置的水量2500万m3暂时应急调入独石化工业区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1)若独石化调水工程不经红山水库调节,从库区上游暂时应急均匀取水2500万m3/年,水库电站设计保证出力将减少为0.09MW,电站年发电量由2948万KW·h减少到2643万KW·h,减少305万KW·h,对红山水库工程有一定影响。
(2)若独石化工业区调水经某水库枢纽工程调节暂时应急均匀供水2500万m3/年,仅临时改变了某水库枢纽工程的工业供水对象,而不会对某水库枢纽工程的规模产生影响,某水库枢纽工程农业供水量、发电及下游河道下泄水量将不会受到影响。但启动独石化工业区暂时应急供水方案是以牺牲金沟河流域自身工业发展为代价的,应急供水的实施将给金沟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应急供水前,应充分考虑应急供水时对金沟河流域生产、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需要企业与当地政府及各部门共同协商对取水影响的补偿事宜。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不论在水库上游均匀或非均匀取水都会对已完成规模论证的下游水库工程原设计规模及流域本身用水产生影响,不论供水的多少也会对原工程设计规模产生影响,新增供水工程暂时应急调水后对已完成的水库项目建议书设计基础将产生较大影响。若进行调水,金沟河流域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成果及水库工程原设计工作均需要重新开展工作。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建议进行水权转换来确保重要的用水对象用水。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3
[关键词]H-adcp ;城乡供水;测水量水;设备;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86-01
太河水库位于淄博市东南部山区淄河干流上,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总库容1.833亿m3,兴利库容1.128亿m3,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80km2。太河水库城乡供水保障了无自来水管网覆盖的淄川区和张店区共6个乡镇30万人口生活用水需求。太河水库城乡供水工程淄博市城乡同源同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简称为“引太入张”供水工程完成后,实现了中心城区多水源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用水战略决策。2011年7月28日正式通水后,承担了向淄博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供水重任。
1 太河水库城乡供水工程简介
现在太河水库城乡供水工程即为“引太入张”供水工程中的输水工程。输水工程是利用原太河水库农灌明渠及土石隧洞对其进行覆盖加固改造后承担了供水任务,工程全长31公里,其中有26.3公里的总干渠(26.3公里总干渠又有7m×3.6m干渠 14.6公里,4m×3.6m干渠2.7公里),1.7公里的2m×3.6m矩形箱涵,3公里DN1000的输水管道。沿线渡槽25座,土、石洞19条。由此可见,输水工程战线长、工程建筑物及其设施组成较为复杂。供水工程运行是24小时不间断供水的运行模式,供水调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量进行适时调节和控制,尤其是在保证中心城区生活用水的同时,总干渠还要统筹兼顾灌区农业灌溉、工程沿线乡镇供水、生态用水等重要功能,在无调蓄水库的情况下,要保证供水调度的实效性和精确性难度很大。
2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在运行中的应用
我们在建设初,设计和采用安装了5套美国TRDI公司生产的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主要认为H-adcp具有以下特点:仪器流速、流量测量精度高,高分辨率,对于很难测试的低流速和非恒定流能获得高质量测验数据;标准配置超声波水位计、压力水位计、传感器,水位测量更加准确、可靠;直接输出流速、水位、流量数据,易与RTU集成;采用最新的声学多普勒技术,具有安装、操作简便,不易受生物附着影响,维护方便等优点。
2.1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
H是指Horizontal - 水平,A是指Acoustic- 声学,D是指Doppler- 多普勒,C是指Current- 流速,P是指Profiler - 剖面仪。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多普勒技术获得断面平均流速,通俗一点讲就是在过水断面上水平打出一束超声波,将过水断面分成无数个小断面,超声波测出这些断面水中物质的运行速度,然后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断面平均流速来获得流量。
2.2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作为当前先进的测水量水设备,确实具备了相当多的优点。
1.体积小,便于安装,在渠墙或固定物水平安装即可。
2.集成化、信息化程度高。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能够输出流速、水位、流量、水温数据,信息化集成相当可靠。
3.输出信号为RS422信号,便于传输和接收。
4.能够反映同一水位流速不同的情况,为实时调控水量提供可靠的信息。
5.损坏和维修率低。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自身质量比较过硬,很少出现故障。
2.3 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
1.足够的水位要求。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虽然体积小,便于安装,但要求所测水位必须达到51cm 以上,也就是说必须淹没设备才能满足测量条件。实际使用过程中,7米宽干渠,2.0 m3/s时,水位仅为40cm,不能满足设备测量条件。我们在测流点的下游,根据厂家技术要求建设挡水堰提高水位,但所测数据仍不理想。在4米宽干渠,流量在2.0 m3/s以上时,水位60cm以上,满足设备测量条件,所测数据比较理想。
2.率定难。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率定在技术上是这样要求的:用走航式H-adcp对同一个断面在各级水位及各种流态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流量测量,取其均值作为标准流量。在实际率定中,一是不可能给出十几个供水工况来满足我们率定,即使给出供水工况也需要很长时间,二是假如几十个供水工况能用走航式H-adcp率定出标准流量,那么在此断面也就建立了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在我们原有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断面安装的H-adcp流量计,用水位流量关系用于H-adcp率定,H-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计测量数据稳定可靠。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4
关键词:城市供水;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影响评价;思路
中图分类号:P343 文献标识码: A
引语:
某城市拟建设第二水源为位于城市北部山区的约30km的大(二)型水库,该水库已经当地政府作了第二水源的决定,并汇同相关职能部门,作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及水资源论证等,并作了几年的水质监测,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基本达到了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中的II类水质标准,可满足作为水源的水质要求,并划分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一、二级及准保护区),对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河流沿途采金矿区等工矿企业作了相关整治,现拟建设供水水源设施,通过输水隧洞输送到城市郊区的自来水厂处理后对城市进行供水,该供水水源工程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选址选线的比选
1.1取水口论证
取水口选址是否合理主要考虑水质安全的确保,取水口一般应有2个以上方案比选,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考虑,水质保证、周边水土涵养,水质不易有大的变化、方便施工等几个要素。
首先要远离水库的上游入水口,并偏离来水水流方向,主要考虑上游河流受金矿区多年的开采,水质虽未受大的影响,但底泥重金属经多年累积影响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须作底泥重金属渗滤试验对水质指标的影响);同时取水口不宜设置在下游水坝,造成水体流动加速,易引起水质变化;取水口附近陆域宜为没有村庄及水体养殖区、没有支流、冲沟等,以免对水质造成影响;不宜为周围坡地为农村经济作物及桉树种植区,易造成面源污染,而宜尽量在自然植被较丰富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应利于确保进水塔地基可靠和隧洞进口洞脸边坡稳定。
1.2输水线路的论证
输水线路方面的比选主要考虑从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影响、村落敏感点、征地拆迁、项目投资、施工期环境影响等几方面综合比较,应尽量避开地质断裂带及敏感不良的水文地质,沿途避免或尽量远离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及敏感物种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偏离村屯密集区及当地水源地,以减缓拆迁及环境影响。拟应选择3个以上输水线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如通过隧洞输水方案、全管道输水方案或隧洞+管道输水方案,及不同线路方向等比选。一般优先考虑采用无压隧洞输水、重力自流供水方式,及输水线路经过敏感点较少的方案,主要原因是隧洞多深埋山体内,生态环境影响小,仅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需征用补偿,工程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相对于较小,无需搬迁安置,社会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小;各施工营地和施工支洞距离各敏感点较远,产生污染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
2水质、水量的保证
为确保取水口水源水质的安全、应加强入库河流、库区底泥监测数据及浸出试验,完善取水口汇水陆域地表水、土壤监测,加强水源地水质达标的论证及环保措施,作为第二水源的供水量与城区现有水厂同时供水,水量应依据城区需水量的近、远期的预测,科学给出需水量,应设置在线水质、水量监测,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
3水资源的论证
水库现状赋有灌区供水(包括灌区毛需水、其他供水工程供水),农村人畜需水的供水功能,同时,为保证水库的生态用水及下游的生态补水,避免对下游水位及水量造成较大影响,应满足近、远期对城市供水、灌区供水、农村人畜需水及生态用水的供需平衡,结合在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及水电枢纽的调水,进行水文情势分析,构建水资源供需平衡,确定城市供水规模下的最低保证率及供水最低运行水位。通过水资源的论证,确保城市供水规模达到设计要求。
4环境影响
4.1对地表水影响
项目环境影响项目建成运行后,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将以本项目取水口为中心,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随着各项水源保护工作的展开,过对库区范围内各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水库水质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次通过分析水文情势,对各功能用水的进行影响分析;施工期地表水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区及施工营地对地表水的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
4.2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
水源地工程评价范围内的矿区企业分布及农业面源等对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
影响分析。
4.3地下水影响
主要考虑施工期对沿线地下水影响,调查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情况,隧洞施工涌水情况、排放去向,沿线村民饮用水情况,主要考虑对区域地下水水位、水质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分段分析隧洞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4.4水土流失
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土地利用情况、对周边环境影响,着重分
析取、弃土场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规定范围内是不得设置弃土、弃渣场的。
4.5生态影响
了解生态功能区划,调查野生动物、保护物种、古树名木分布、取、弃土场周围环境现状,水生生物现状,分析隧洞疏干水对植被影响,分析围堰施工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水源地的防治措施及对策
5.1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集合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农用残膜的集中回收再利用;削减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广应用有机肥,削减化肥施用量。
5.2居民点整治
对水库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尚有的部分居民及房屋,其生活污水对水源地水质会产生较大影响,采取措施有:
(1)设置垃圾收集点,建设垃圾临时堆放场,添置垃圾桶、环卫车等,定点存放农村生活垃圾,定时清运,减少垃圾堆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
(2)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工程建设,产生的沼气用于炊事、取暖、照明,沼液可作为优质有机肥,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禽畜养殖业的管理,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禽畜养殖活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兴办大型规模养殖场。
5.3种植业污染整治
水源地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林草缓冲带。在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不得再新种植速丰桉树林,逐步改造为水源涵养混交林。
5.4矿山污染整治
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禁建工矿企业,对已有矿区进行关停,并落实闭矿后的污染整治措施,结合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对准保护区内禁建工矿企业,已有矿区进行整合,确保“以新带老”措施的建设,进一步减少各项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设立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防治突发污染性事故的发生及扩大,避免其对库区水质造成污染。
5.5非工程措施
做好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工作,开展保护区内的各项污染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在项目建成供水前,该区域水质可以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应依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实行分级防护;加大环保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水土保持及生态农业;用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多手段进行水环境管理。
6、风险防范
应依据《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应急措施,对污染源应分固定源、流动源及面源做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完善风险预警、响应机制,加强应急监测及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配备在线监测及应急物质储备,完善水质指标评价体系监控,规范取、中断供水制度及防控工程,完善管理机构、制度及人员,落实国家危化品管理条例,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办法及石油天然气管理保护法的要求,由政府组织形成以环保、城建、水利、卫生、安监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体系。
7、结语
对以水库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从分析思路上着
重分析是如何做好水源的水质、水量,保证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因对项目而言,城市水源地其本身就是最大敏感保护目标,此外,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态影响,如水资源,生态需水、选址选线涉及的生态敏感目标等,在施工期主要影响即有污染的,也有生态的,从工程特征及影响的环境要素需分析全面,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关注点,可进一步捋清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思路,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全国环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教材,2014年版),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5
关键词:龙塘水库;泄洪方案;泄水建筑物;溢洪道
1 工程概况
龙塘水库工程主要由首部枢纽工程、输水工程组成。本阶段选择了上、下两个坝线,坝线相距约240m。推荐的下坝线集水面积18.5km2,正常蓄水位546.00m,死水位505.00m,校核水位为549.92m,总库容302.8万m3,总供水量667.1万m3,下放生态用水166万m3。工程任务是解决宰便镇及周边村寨饮水问题,多余水量用于下游农田灌溉。首部枢纽等别为IV等,工程规模属小(1)型。供水工程等别为IV等,工程规模属小(1)型。
2 泄洪方案的优选比选
左岸地形坡度约为50°,正槽式溢洪道宽度较大时,会造成较高的开挖边坡,开挖量及边坡处理量相对较大,故同时考虑泄洪洞方案及侧槽式溢洪道进行比较。工程正常蓄水位为546.00m,规模为IV等小(1)型。经洪水分析计算,设计工况下泄流量为146m3/s,校核工况下泄流量为233m3/s,根据拟选的左岸溢洪布置方案,拟选了地面式正槽开敞式溢洪道方案、地面式侧槽开敞式溢洪道方案以及泄洪洞设闸泄洪方案进行研究比较,结合溢洪道上布设交通问题,地面式溢洪道在溢流堰位置布置交通桥,均为WES实用堰[1],三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即:方案一,正槽开敞式溢洪道,溢流净宽15m,2孔,堰顶高程546.00m;方案二,侧槽开敞式溢洪道,溢流净宽15m,2孔,堰顶高程546.00m;方案三,设闸门泄洪洞,溢流净宽6m,1孔,堰顶高程543.00m。
经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方案二(侧槽溢洪道)减少开挖量及开挖边坡,且不存在后期运行管理,是较为适合的泄洪方案,故泄洪方案推荐方案二,即侧槽开敞式溢洪道。
3 泄水建筑物平面布置
坝顶高程551.00m,上游设一1.2m高防浪墙,墙顶高程为552.20m,最大坝高66.0m,坝轴线长度为145.62m,坝顶宽度8.5m,坝底最大宽178.20m,上、下游面坡比1:1.4,下游坝坡分别在高程506.00m、521.00m、536.00m设宽度为2.0m的马道,综合坝坡为1:1.493。坝体分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上游石渣盖重区1B、上游粘土铺盖区1A、混凝土面板F、垫层区2A、过渡区3A、主堆石区3B、下游次堆石区3C、下游块石护坡3D等几个区。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为岸边侧槽开敞式溢洪道,泄槽呈直线布置,轴线方位角为N11.28°W。溢洪道总长度为158.31m(不包括引渠和护坦)。整个溢洪道由引水渠、控制段、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和消能段组成[2]。引水渠与大坝趾板开挖相连,左侧底板高程
544.00m,右侧底板高程为542.00m,净宽16.0m。控制段共分为两孔,每孔净宽7.5m,溢流堰采用侧槽WES实用堰,堰顶高程546.00m,上设交通桥,与坝顶相接。侧槽段布置在控制段靠山体侧,为扩散式非棱柱侧槽,底宽3.5m~7.0m,侧面及上游侧边坡均为1:0.5,槽顶高程为551.0m,底坡i=0.01,长度为16.00m;调整段紧挨侧槽段,长度为20m,底板高程为539.84m,过水断面由体形调整为矩形;调整段之后为泄槽段,坡降i为0.111、0.833,变坡段利用抛物线连接,断面为矩形,底净宽由7.0m,边墙高度为3.0m~11.16m,为衡重式和直立式两种挡墙,底板厚度0.5m,前段缓坡段边墙及底板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后面陡坡段边墙及底板均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溢洪道出口消能工采用挑流消能方式,反弧半径15.0m,挑射角10°,鼻坎高程为496.00m,挑坎下游设护坦,厚度为1.0m。
4 泄水建筑物结构设计
工程为Ⅵ等小(1)型工程,泄水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设计洪水为30年一遇,相应下泄洪水流量146m3/s;校核洪水为300年一遇,相应下泄流量为233m3/s。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为侧槽式溢洪道,分为溢流堰、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及消能段组成。
溢流堰堰顶高程546.00m,溢流堰净宽15.0m。溢流堰面曲线采用WES剖面,上游面铅直,堰面曲线按y=0.1965x1.85进行设计,下游面直线段边坡为1:0.75。溢流堰为C25钢筋混凝土。在溢流堰上设有宽5.0m的交通桥,设厚1.0m中墩。
侧槽段总长16.0m(桩号0+000.00~0+016.00),设计底坡i=0.01,首端底板高程540.00m,宽3.5m,末端底板高程539.84m,宽7.0m。底板及边墙厚0.4m,为C25钢筋混凝土。
侧槽后接20.0m调整段(桩号0+016.00~0+036.00),调整段底宽7.0m,底板高程539.84m。
泄槽段总长120.64m(桩号0+036.00~0+145.10)。其中桩号0+036.00~0+038.10为缓坡与陡坡连接段,采用抛物线连接[3],抛物线方程为y=0.027x2,底宽7.0m;桩号0+038.10~0+092.59为一级陡坡段,设计底坡i=0.111,底宽7.0m;桩号0+092.59~0+118.42为一级陡坡与二级陡坡连接段,采用抛物线连接,抛物线方程为y=0.11x+0.014x2,底宽7.0m;桩号0+118.42~0+145.10为二级陡坡段,设计底坡i=0.833,底宽7.0m。泄槽桩号0+036.00~0+092.59段底板采用厚0.5mC25钢筋混凝土浇筑,并用Φ25Ⅱ级锚筋插入岩石与基岩相连接,边墙采用厚0.8mC25钢筋混凝土浇筑;泄槽桩号0+092.59~0+145.10段底板采用厚0.5mC35钢筋混凝土浇筑,并用Φ25Ⅱ级锚筋插入岩石与基岩相连接,边墙采用厚0.8mC35钢筋混凝土浇筑。
消能段长28.21m(桩号0+145.10~0+173.31)。消能工采用挑流消能方式,反弧半径15.0m,挑射角10°,鼻坎高程为496.00m,溢流面及边墙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基础采用C15混凝土砌毛石;挑坎下游设长15.0m护坦,厚1.0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浇筑。
5 结束语
在对龙塘水库大坝枢纽工程优化时,充分结合坝址区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泄水比选方案设定。经技术、经济、施工条件等方面的综合比选,优选与工程实际相适应的侧槽开敞式溢洪道方案,确保龙塘水库大坝枢纽工程的泄洪安全和顺畅,保障工程具有良好的泄洪防洪效果。
参考文献
[1]蒙富强.长河坝水电站泄水建筑物的布置与设计[J].四川水力发电,2016,35(01):18-21.
[2]常姗姗.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泄水建筑物设计[J].湖南水利水电,2014(05):3-5.
水库供水工程范文6
关键词:防护工程措施、堤围标准、重现期、浸没、排涝、水土保持。
【前言】小型水库库区防护,是主要以消除和减轻因水库蓄水形成的库区淹没、浸没坍岸等隐患而采用的工程措施,该工程措施也称为水库区的防护工程。同样,水利工程选择其它工程措施以减少工程损失为目的也属防护工程。下面谈谈防护工程措施的一些体会,请广大读者指正。
1防护工程主要措施
A、筑防护堤或防洪墙;
B、排除地表和土中的水,控制地下水位;
C、挖高填低;
D、岸边坡的改善和加固;
E、其它工程措施等。
2 常见的防护工程
以保护现有的实物对象,如房屋、居民点、土地、交通线路、小工厂企业、文物及其它有价值的国民经济对象等,这类工程除需修建防护堤外,还要有防浸、排涝措施,是水库区防护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工程。
3 堤围的标准选择
筑堤防护首要考虑的是堤围的标准选择问题,笔者认为,必需考虑的是堤内防护是以什么为主体,例如只有耕地或旱作物,没有居民点,那么,虽是面积相同,也不一定选择同一的堤围标准。若考虑到不会全线决堤,不致全线淹没,就要将堤围标准选择低一些。要知道堤线是要占用土地的,这些占用是长期的,如受淹的防护区是洪水到来才淹的;我市某地区兴建了一宗防护工程,防护围内有耕地100多亩,房屋在山边不会受淹,当时选择防护堤标准是按重现期10年一遇洪水设计,20年一遇校核标准,后来发现,建堤后很少发生大洪水,很少有洪水溃堤机会,可见设计防护堤标准,必需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不要生搬按规范硬套,而要根据防护区防护对象情况和较长的水文、气象资料来决定,才是正确的选择。再者,堤顶最好与交通路线相结合,因堤顶有车辆行走,可以随时发现堤身安全有没问题。堤身尽可能用当地材料。
4 防浸排涝措施
最好堤渠结合,堤后是渠道,通过泵站或闸排将渍水排出还可利用渠道作下游灌溉和养鱼之用。关于控制地下水位和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其措施是挖高填低,截流排水,设立必要的泵站很重要的。
5库岸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防止重要库岸岸边失稳、滑坡和改造,保护岸上建筑物和岸边农田,必需修建护岸工程,如干砌块石,甚至浆彻块石,也可利用当地材料增大边坡,压实边坡等措施。
对减少水土流失,水库淤积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主要是沿沟道阶梯式的筑坝淤地,在山坡上修造梯田,植树造林,种草等综合治理工程,如我市东部地区某防护区是一块坡地,每逢大雨,大片的松土跟洪水流下,后来当地人先将坡地用石板在地上固定(基础用砼),高度为1―1.5米左右,这样就形成了梯田,兴建后泥沙不会跟洪水流下,经过多年耕作现已形成稳产农田,完全控制了水土流失。
6防止水库漏水
防护区内还要注意防止水库漏水,影响库外环境恶化工程,主要通过检查库内防护区的土壤和其它部位有否导致漏水的可能性和库岸低凹口和水下漏洞导致渗向库外的可能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