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地理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近年来,传统的地理教学受到中考指挥棒和高校地理专业较少等因素的影响,重理论轻应用,重分数轻创造,在启迪学生的智能和重视学生的个性方面显得很薄弱,导致中学地理教学始终处于尴尬地位,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应有的技能,因而使得地理教学在平稳和求精中得不到可持续发展。所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下面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遵循原则、实施方法和注意问题等方面浅谈

一下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

一、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归根结底还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纵观之,地理学是一门专业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时空规律的科学,在当今的中学学科体系中也是一门生命力极强的科学。中学地理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通过有关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培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逐步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并形成对这些问题采取良好行为方式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念,从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学生而言当然首先应该较全面、较系统地接触地理知识,从感性上培养学习兴趣,逐渐树立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最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影响地理教学改革的“情感”因素

教育要改革,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发挥学生的自由创造才能。但在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往往强调地理事而缺乏地理情趣,也往往过于严谨而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学生而言,势必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性不是很强烈。所以应从“情感”入手,不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地理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基础原则

1.体现学科特色,突破传统束缚。

地理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地理课时一直得不到保障,学生始终认为它是副科而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突破传统束缚而体现学科的特色,是每个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索的问题。本人认为应该让学生乐学、会学,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响应素质教育,体现和谐持续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改革中求生存,促使地理教学得到较大的发展。故此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现象,同时还要让学生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会钻研与创新”,逐渐形成以和谐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从而体现学生共性和个性都得到及时适宜适度发展的全新素质观。

四、地理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要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地理学习效果评价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发展地理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具体的实施方法现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1.侧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动手首先可以对某些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如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做出地轴,画出经线、纬线。地轴和经、纬线及其划分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理解这些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刚接触地理课程,对这些问题更不好解决,结果在日后的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方面对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次学生通过动手查阅资料,对查阅的东西自己去归纳和整理,培养了发现事物能够创造思维的能力。其实查阅资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技能,这种技能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

2.侧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能力也是学习地理的一项重要技能,对它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地理学习。对于读图,我个人认为应更多地强调读图的方法,只有掌握基本方法,才能从图上发现和读出更多的信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半开图的形式,开图部分的内容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读图方法,以及通过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几次教学实践,学生基本都能明白从地图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捷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读图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兼顾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第11条明确阐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而在地理教学中适度地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显著提高。

五、地理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供大家磋商。学生学习和一般人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地理知识大部分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因此,学习地理知识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记忆、应用。

1 第一阶段是理解。即引导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教材。在阅读前教师要设计好阅读题纲,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1.1 首先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如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课文,怎样把握重点,怎样分解和突破难点,读前质疑,明确读书“三要素”,即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位置分析: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1.1.1 绝对定位(经纬度定位)

七条重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30°N、30°S、45°N、60°N;

十一条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20°E、20°W、40°E、60°E、90°E、100°E、120°E、90°W、60°W、180°。

1.1.2 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在定位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忆所有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常用方法为:记忆一些主要的经纬度及相关的主要的地理事物,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1.1.3 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各不相同,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也可以进行区域定位。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湖泊、植被、动物、资源、城市、人文建筑等。

1.2 左图右书,图文对照。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是“骨”和“肉”的关系,地图犹如“骨架”,只有让学生把地理知识附着在这副骨架上,才容易记住,并引起一系列联想,从而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学习地理时,必须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一一落实到地图上。将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象印在脑子里,形成心理地图。这样既克服了死记硬背,提高了记忆效率,又使枯燥的地理事物学起来不感到乏味,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3 做到“四读”、“四边”、“四到”。

①“四读”即一般描述性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联系内容对比读。

②“四边”即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绘图:一边分析思考;一边设题自检。

③“四到”即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且相互配合。

2 第二阶段是记忆。地理课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什么都记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提出主要记什么,记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去记。可以通过动手填绘地图,把要记忆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图上,实现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加工整理、综合归纳识记材料,对地理原理、规律等要注重理解。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记忆。如歌诀法、压缩法、联系法、鞋想法、对比法、图像法等强化学生记忆。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打铁还需自身硬。”地理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对于一名地理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只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课堂教学能力、板书技巧、语言表达能力、版图技能等,只要用心教学,认真负责,虽然也可以让学生在历次考试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但是却在无形中由于教学深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独特的思维而导致成绩平平,对学生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以上能力,还需要拥有一定的人文与理工、生物知识,这样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条件。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气旋、反气旋知识时,教给学生判断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现象,教师用地理知识来给学生解释现象的话,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免会感到疑惑,特别是对于文科生,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彻底弄懂,而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学科中电磁学部分经常用到的左右手定则来讲解的话,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多端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想象能力与直觉能力

就地理学科而言,想象能力是指在学生的头脑中把原来的地理表象加工成新的地理表象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学习的内容在空间范围上比较大,很多现象是无法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来得出结论,只能靠学生的想象来得出正确的推论。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及时给学生提供想象素材,诱发学生创造想象。例如我在讲授“热力循环平面图”和“大气水平运动平面图”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将这一地理现象的两个不同侧面的角度结合在一起,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大气运动原理立体图”,学生可以根据图片通过空间的想象,将大气运动的原理由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图形,这样可以加快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步伐,让学生得出独特的见解。在地理学习中,直觉能力是指学生根据他们先前学到的有限的地理知识,调动出他们以往的经验,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做出判断的一种思维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在地理考试中,常常会有这样一道题:有一幅图片,学生看到后根据问题提示可以判断出考的是哪一个知识点,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见过这幅图,无从下笔。高度重视学生直觉能力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解决这样题目的办法。例如我曾给学生一幅图片,让学生来判断这个地区是哪个地区,学生们知道我在考查他们哪一节的知识点,但是他们却无从下笔,我以这幅图为例,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的维度、比例尺以及地形特征等,根据先前学过的知识来推测。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结合图片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与对比,可以很快地推测出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想象能力与直觉能力可以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这对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地理;有效性;问题设计

现行地理课标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点系统的呈现方式,学生需掌握的地理知识、技能更多的是隐藏在各类素材、活动背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互动化”趋势加强。在活动型课堂中,“提问”成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恰当的提问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沿着教师设定的节奏进行;同时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可以说,提问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成效。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提问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并设计一种科学的方式进行提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如何设计问题以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式。

方式一:层层递进式设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此在遇到教学难点时常可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来进行突破,这种问题设计方式即为“层层递进式”。层层递进式的问题设计方式如下:第一步,要创设情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最好的情景创设材料即为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自然现象等图文材料,让学生感到熟悉而有趣的地理事物可以轻松捕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第二步,要设计一至两个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得出答案,获得成就感,这有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问题的热情;第三步,为问题的核心部分,要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要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来进行,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合作探究等能力。第四步,教师要及时总结前面学生回答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同时要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新知识点,为学生提供课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如在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中“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水循环?”这个问题时,可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欣赏美景中关注到“水”这一事物,在视频中简单地领略“水”的作用;第二步,提出问题,“水可以无限量永续利用吗?”“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第三步,将水循环的各环节分成空中、地面和地下三部分,学生按小组分别选择一个部分作为探究对象,探讨人类通过哪些活动来影响这一部分的“水”。第四步,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并提出下一个作为课后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相关材料,了解影响水循环的新方式”。

层层递进式设问构成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条理情晰、内在逻辑严密的“问题链”,可以做到如行云流水般突破难点。由于逻辑性强,而且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往往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凸显提问效果。

方式二:由果推因式设问

为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往往采用环环相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顺序有正序和倒序之分,正序常常可以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引人入境,而倒序则常因为有一个异于寻常的结果而吸引眼球,激发人的好奇心,从而催生探寻原因的动力。用由果推因的方式来设计问题正是倒序教学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果推因式的问题设计方式如下:首先,给学生一些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差异或得出规律;其次,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提升,给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探究,得出成因。

如在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中“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如何演变的?”这个问题时,可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教师展示大理岩、砂岩、花岗岩、玄武岩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其差异;第二步,教师及时总结学生所得出的答案,并告诉学生大理岩属变质岩、砂岩属沉积岩、花岗岩属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喷出型岩浆岩,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岩石的属性是否永恒?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如何演变的?”第三步,引导学生探究三大类岩石的循环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常常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由果推因式设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活跃,对所提问题的完成度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还能深入挖掘个体潜能,并促使学生养成探索事物内在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方式三:化整为零式设问

化整为零,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也就是说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地理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若不将其成因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分别提问的话,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样的课堂提问只会使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遇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候有何特点,为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只能回答零散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可将该问题分解成如下四个问题,即“问题一: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总体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问题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锋面雨带是如何移动的?问题三:六月份梅雨天气的形成与锋面雨带的移动有何关系?问题四: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其形成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区域地理研究学习 教学原则

一、地理新课程对教学的影响

1.促使地理教学方向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以少数学生的进度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的,这就使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当中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当中尊重学生,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各项潜能,让学生发展时不再拘泥于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才之路。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

2.教师教学视角发生变化

初中地理推行新课程标准之后,教师的教学视角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传统的地理教学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地理学科的实际用途,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之下,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第二,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让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第三,教师教学更加灵活,也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第四,教师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教学当中注重与学生交朋友,对学生提出的意见也能够虚心改正,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更加用心,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产生了新的地理教学原则拟定依据

传统地理教学的教育只注重教育能力和德育,缺乏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评价学生只有考试成绩这一个标准,新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进行类相应的划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在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表现,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让初中地理教学原则的理论体系从新的教学目标出发创新认识,对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起到推动作用。

二、地理新课程下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开展教学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实践确定的。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既反映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反映地理教学的特殊规律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地理教学原则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理念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理念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当中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程标准适用之后,课程在选择上更加注意学生的发展,每一节地理课上都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快乐地享受学习,都能在这种氛围中学到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的基础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强调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锻炼他们的一技之长,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让全体学生走上成才之路。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堂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教育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随之进一步提高。

2.教师教学以引导为主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课程选择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需求,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新课程标准推行之后,教师的位置和教育视角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程选择上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改变原先的题海战术,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多样化。在课程的讲授上不仅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注重这些知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让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地理教育经验总结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

地理教学是一个相对乏味的过程,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对自然地理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人文地理进行地理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人文地理和自然自理本身就是有一定联系的,在教学中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理学科,还能让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好处。教师在进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并通过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教室中,进行创新学习,让地理学习充满乐趣。

2.知识德育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学活动主要受课本、教师的束缚,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地理教学只考教师的讲授,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则学生记住的只是理论知识,对自身的发展没有多大益处。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注重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将教育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放在首位。知识对学生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对学生将来发展更有益的是健康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有做到知识和德育全面健康发展,才能让学生将来发展得更加平稳。

3.丰富教学内容防止形式化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进入课堂,很多学校都引进了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出现了以影片代替课堂内容、以幻灯片代替课堂板书的情况,多媒体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所讲授的知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在对焦时产生不信任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所以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度,还应该将课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一些生涩难懂的知识用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教师更加信服。同样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该注意展开课堂互动,不能造成少数人之间核对指定题目的答案的互动的现象,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互动当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提问,探讨问题,防止犯形式主义的错误。

四、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贯彻新课程标准,争取让更多的学生感受新课程标准的革新之处。

参考文献:

[1]孟庆男.思想政治课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2).

[2]田晖.“发现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0(14).

地理学习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经济地理学;新产业区;区域创新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伴随着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产业集群的实践,得到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充分认可。然而,理论界对于产业集群的认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最初对产业地理集聚现象的观察,到描述、分析、比较这一现象,再到导人集群的概念,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集群竞争优势及成因、分析集群的演变与形成机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群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大大地丰富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内涵。本文将在对现有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期能够对产业集群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有所助益。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

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Porter(1990)的经典论著《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但在该论述中,Por-ter只是将这个概念作为研究中的一个分析要素,并没有给出精确的产业集群定义。在此之后,有很多学者从各自领域与行业出发给出了很多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

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权威的精确的定义,但从产业集群内涵的相关文献梳理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应该涵盖这样的一些内容:首先,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其次,产业集群依赖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完备的价值增值网络;最后,产业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新型的、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其内部能够实现知识和技术等现代资源的充分流动。

二、产业集群理论演化的若干脉络

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这种懵懂的认知,在理论界持续了近70年之久,直到Porter和Krugman关于产业集群经典论述的出现,方才将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引发了新的产业集群的研究热潮,并最终形成了以目前这种横跨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局面。本部分将围绕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理论的不同研究领域,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以揭示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主流经济学家Krugman、Fujta等运用主流经济学建模手段来解释经济的区位问题,该经济学分支被Krugman称作“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吸收了城市经济学、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论等有关空间经济的传统思想,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它比较注重国际经济学与地理区位及运输费用(贸易壁垒)的关联,通过规范的模型分析方法,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来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并据此来考察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被打破的条件,强调区位和外部经济的作用等在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可以说,新经济地理学试图通过主流经济学理论搭起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桥梁。它通过理性决策和间接的一般理论来模型化离心、向心之间的均衡问题,大大地激发了产业集群研究的活力,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然而,新经济地理学由于将研究的焦点置于模型的建设与完善上,难免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软的要素(如文化、制度)忽略掉,使得该理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经验洞察力不足和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以及相关政策出台对区域经济所造成的冲击力预测不足的困境。

(二)产业集群的新产业区理论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面对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呈现了经济衰退景象。但是,在诸如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东北部(如艾米利亚一罗马捏区)和中部等地区,却与大经济环境相背,出现了经济增长稳中有升的现象,成为抵挡和战胜经济衰退的“领头军”。这一情景,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些区域和历史上马歇尔所描述过的产业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学者们将它们归为一类,称之为新产业区。新产业区这一概念提出来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学者,根据本国的实践,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予以了高度的概括,并就新产业区的标志、新产业区形成机制等发明展开了充分的研究。归纳现有研究,新产业区是由服务于全国或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组成的,是既竞争又合作的中小企业的综合体,它为竞争优势产业提供了区域创新环境。区内独立企业之间通过中介机构结成稳定的合作网络,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新产业区成功的法宝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以及技术、经济、社会三者协调并持续发展,新产业区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可以概括出新产业区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依靠内源力量来发展区域经济。在丰富的文化底蕴下,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通过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打造成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这种环境不但促使企业不断创新,而且使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技术得到协调的发展。新产业区,不能单纯依靠外力(主要指外来资本和本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等)来得到发展,也不能通过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来发展,它强调的是自立型发展而不是依附型发展。

新产业区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构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国际化的今天,该理论直接面临着企业、市场与社会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实现理论的创新成为新产业区理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战略管理的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管理学派对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1986年起,Porter教授率领由30多位研究者组成的调查组,历时四年时间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十个重要贸易国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研究中发现,很多国家都能在一个或多个产业中培育许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根据10个国家中10个例子的分析,Porter将这些不断创新企业的竞争优势归结为企业在国家结构中两个变数和四个因素的状况,即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和要素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需求条件、机遇以及政府,他将这些因素称为“钻石”系统(如图1)。

透过“钻石模型”,Porter解释了一个国家的企业(或行业)如何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能力。按波特的观点,国家在某个特定的产业取得成功,是因为产业内部环境是动态的、充满竞争的,能够刺激企业不断进步和扩大优势。最为重要的是,“钻石”系统的各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状态。当某产业各个“钻石”因素都匹配得很好时,那么该产业中或产业间将有一“簇”而不是一个成功企业,这些企业相互支持,竞争压力和连续的创新是前进的动力,而公司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是龙头企业而且也是该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此,地理集中是必要条件。地理集中造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将使六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形成产业国家竞争优势。Por—ter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Porter进一步对产业集群的形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形成了以“组织变革”、“价值链”和“柔性”等为核心概念的产业集群研究的框架体系。

以Porter为首的战略管理学派,从“是什么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这一问题意识出发,通过经验总结,发现了产业集群在竞争优势获得中的关键作用,并据此开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一个新的流派,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生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在整个模型体系当中过分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并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因素简单地构造成几个基本的要素,而且忽视了跨国贸易活动的影响,使得它只解释了已有的集群是如何诞生和成长的,但不预测它们将如何发展以及什么是还未诞生的“成功中心”等问题。

(四)区域创新环境与产业集群理论

对区域创新环境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该问题最先是由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该小组最初以社会文化环境这一概念为依托,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与创新活动联系在一起,关注二者的互动关系,并在之后的诸多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环境”、“创新网络”以及“集群学习”为核心概念,以“创新相互依赖”为假设前提的产业集群理论框架体系。

区域创新环境理论的核心是了解什么外部条件有利于新企业的成长和现有企业的创新。该理论认为产业的本地化既包括提升整个社区的技术和专业化水平,也包括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加辅助的贸易的专业化服务,满足众多公司的需求,为采用更加专业化的机构创造条件。企业聚集使大家可以共享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和技术以及组织创新的好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相互作用而结合成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顺畅地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最终不仅带来了单个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会带来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总的看来,区域创新环境学派对于产业集群的关注,更加强调产业集群在“创新”环境形成的关键作用。该学派把产业集群视为培育创新和创新性企业的场所,同时也关注创新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理念为理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该理论过于强调环境的性质,不但没能很好地说明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互动的过程,也没有说清为什么本土化可以使技术和组织更富有活力,使得理论上稍显不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恰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关键维度。

三、现有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从上述对产业集群理论演化的若干脉络的归纳与梳理不难发现,无论是关注于制造业集群的新经济地理学,还是关注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新产业区理论,亦或是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环境理论,还是着眼于全球领先产业的竞争战略理论,这些不同的理论学派虽然关注的产业集群的类别有所不同,研究方法上也各具差异,但是每个理论学派对于产业集群相关问题的研究大都是以“产业集群的内涵与外延”、“集群的特征和决定性因素”、“集群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以及“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等为主题的。透过这些不同的研究主题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然而,综观各个理论学派对于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的研究,无论是马歇尔的“知识的外溢”,还是Kmgrman的“历史事件”,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研究往往着眼于问题的某一点,缺乏系统性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条件下,不断地通过适应甚至是改造环境,缩减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自组织化的产物。由于不同社会经济体系中的环境特征不同,所以必然导致每一个产业集群均有自身的特性。因此,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应该基于系统的观念,在对其形成和演化影响因子的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进而透过对多个个案的规律性总结,来揭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对此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是:

1重新审视企业的本质。毋庸置疑,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就是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为此,探讨产业集群的相关问题就无法在回避“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情况下来进行。然而,对于企业的本质问题,当前理论界仍然存在着“契约说”和“生产说”的争论,这直接引致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上的认知差异,并不利于对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