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1
在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与考核中,阅读无疑是令老师和学生倍感头疼的内容。令老师头疼是因为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费了很多精力,但学生阅读能力始终不见长进。虽然伴随着新教材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索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阅读指导方法层出不穷。但是很遗憾,这些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阅读教学的“投入多、产出少”的现状。令学生头疼是因为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跨进校门开始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学课文,背诗词,做笔记,他们学习的面不可谓不宽,量不可谓不广,但他们中却鲜有人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独立阅读、分析能力,所以面对语文阅读评价与考核只能是愁眉相对。因此在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教学是费时费力但成效甚微的一项。
究其原因,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在现在考核评价制度的大背景下,语文老师出于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抹杀了语文阅读教学本身的规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过多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阅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几个阅读题,忽视了文章对人的人文熏陶和感染。所有这些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之路是越走越窄。
那么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如何才能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呢?我认为还是一条,那就是阅读教学要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所谓主体性发展也就是阅读教学的各项规范、行为着眼学生主体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又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主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主体意识越强,学生就越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他的学习就越有可能成功。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和要求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让阅读成为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实践。
一、丰富自身内涵,转变教学观念,做阅读教学的引领者
我认为,语文老师要把语文阅读真正开展起来,首先要成为学生眼里的内涵丰富,品味无穷的“读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气质与魅力,教学行为才有说服力,才可能真正引领学生一起走进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寻找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善于阅读、乐于阅读、勤于阅读的老师,通过自身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感染学生。其次,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阅读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行为。因此,老师要抛弃传统的功利主义,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
二、改革传统阅读课教学模式,创建主体发展性课堂
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很大程度上是凭经验在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重视了组织功能,却忽视了协调功能;重视了对学生的激发,又忽略了对学生起码的规范。组织教学的教师本体,如何以更适合新课程要求,更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行为来组织阅读教学不甚考虑或考虑的很少。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学生的主体意识,凌驾于教育对象之上,直接组织、指挥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直接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说看书才看书,说讨论才讨论,说发言才发言,说坐下才坐下,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被控制的地位,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觉调控的空间和氛围,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而成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在这种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性和动力,教学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阅读课教学模式,创建主体发展性课堂。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主体性,表现为教师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潜能,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身心特点来确立教学策略、方法步骤,来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在师生平等民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在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学会相信,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敬畏尊重,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懂得对话,从对话中了解学生的需要并给予最有价值的帮助;学会评价,评价要能够给予学生主动学习以指向性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积极地学习。也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各项规范、行为着眼学生主体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这样,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迎来春天,也才能真正让阅读走进学生、改变学生、提高学生。
三、丰富阅读教学的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如此。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和教学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在精神亢奋中进行阅读学习,而且乐此不疲。根据我的阅读教学经验来看,利用多媒体来进行阅读教学可以起到“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创设情景,激感;化抽象为形象,破疑解难;广搜博采,激活思维”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电子阅读的本领,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与需要,利于学生全方位阅读能力的提高;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并借助图书馆安静的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起到不同的效果,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学习产生精神上和审美上的疲劳感,所以我们要不断改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的需要采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要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主动学习能起到促进和引领作用。
四、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渠道,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这种能力伴随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把阅读教学定位于语文课堂,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能达到以上目的,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仍然是浅层次的。我认为要使学生主体真正得到发展,阅读教学必须跨越课堂,延伸到课外,惟有如此才能从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感受情感,明白事理,提高或改善他们的人文修养,所以我们必须拓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渠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晨读课进行美文推荐,让学生都有机会接受美文的精神浸润;布置学生进行美文赏析,让他们学会评析,与美文对话;有条件的同学进行美文剪贴,学会收集优美文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名著阅读和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名著的兴趣,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学生始终处于阅读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精心构建阅读教学的良好氛围,用环境来影响学生,促使其主动学习
环境能影响人也能改变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良好的环境能对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也是如此,如果能让学生处于一个有着浓郁阅读氛围的环境里,那么阅读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有提高。我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非常注重这一点,首先,利用班级的墙面,精心布置墙面文化,把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学生阅读的座右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动力;其次,设立了读书体会交流园,任何同学都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拿出来和别人交流,从而使阅读经验得到了共享;最后,创建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成立兴趣阅读小组,利用班级图书角资源开展阅读竞赛。通过以上措施,班级中充满了阅读的良好风气,学生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大为增强,可以说阅读成为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就是部分不怎么喜欢阅读的学生也感到了压力,受到了熏陶,开始主动地融入到了阅读的队伍中。
当然,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创造性、迁移性等诸多特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出发点来设计和规划阅读教学,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来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一定能使阅读行为成为学生心灵的散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2
(1)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英语文体。就广义而言,叙述性文字包括小说、故事、传记、历史等,在教材上占有不小的篇幅。记叙文的要素概括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由、经过、结果。即将五个“W”(who, when,where,
what and why)。入选中学教材的外国名人故事或小说篇目,如: 提供了绝好的素材。阅读时要学会从事情本身的发展去理解故事情节。通过作者的重要细节描写联系故事情节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对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
( 2)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变化、特征或功能进行介绍,其目的在于对所写事物进行解释,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就是以说明文为主编排课文的。汉语中对说明文的要求是“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用什么说明方法”,这一要求同样适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画图表、引用等。 说明文一般来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清楚,呈现为“总——分——总”的结构。说明文都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被说明对象以及与被说明对象有关的主题。如No Smoking, please一文中,吸烟是object,吸烟引起的危害是theme。作者通过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说明和介绍。该文以数字说明为主,如:In China:38% of the population smoke,89%of smokers are male; in 1989 the government received 25 billion ...说明信息分布的模式呈现一种立体格局——各个侧面(细节)之间既有系统的、有机的联系,以形成对主题的完整概念,又有各个侧面同文章中心的联系。在教这类文章时,教师可列出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数据、表格、提纲等,帮助学生寻找理解的重心,使文章脉络变得清晰。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3
语文是一门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语文素养是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语文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的工作进行:第一,巧用文章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涵。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扑捉信息的多少。初中语文的阅读文章更多的是议论文和古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古文、议论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阅读议论文的时候,要重点的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意图,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整体把握全文。在阅读古文的时候,要重点的把握文言文词、句、语法等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知识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阅读能力。其次,要注重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不能仅限于教授一些基本写作要素、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理论知识,要注重写作的实际性和实用性,积极的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语文写作素材,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1.采用探究式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探究性学习能锻炼初中学生有效搜集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以探究课题为主题,学生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遴选对语文学习有用的信息,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体会这些信息对最后解决语文问题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语文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逐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将语文课堂变的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去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不断的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3.在学生中组建合作小组
从生活、活动中获得语文课外资源,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初中生具有喜欢和伙伴们共同学习的心理特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把学生分为各个合作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的去生活中寻找语文课外资源,然后带到语文课堂上,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的讨论,互相的学习,共同的进步。通过收集语文课外资源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扩展延伸 文化素养 提升手段
伟大的思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①陶行知先生对待教育的态度一直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所以我们在讲好语文课文的同时,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扩展延伸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扩展延伸的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扣紧课文,扩展延伸,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扩展延伸是相对语文课文和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脱离课文及与课堂,也就不存在扩展延伸了。所以扩展延伸是在教好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那我们应如何就语文课本的内容向外扩展延伸呢?我觉得可以按照平时分析课文的方法,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文章的主题思想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对所选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揭示人物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的有机载体。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作家表现出的思想总会有所不同。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读者表现出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每篇课文的主题,进行比较分析,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更好地掌握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同样是思乡主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杜甫的《月夜》,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却是不一样的。由课本的《夜雨寄北》延伸到课外的《月夜》,更能揭示李商隐所要表现的感情。
而我在讲《变色龙》这一课时,为了进一步深究文章的主题思想,设计了两个问题:(1)假如赫留金也有一个强劲的后台,结果会怎样呢?(2)假如狗的主人只是个普通百姓,结果又会怎样?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而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思想也应该能说出一些。
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扩展延伸题,既能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主题,也能让学生学会针对同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感情的方法,扩展学生的视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文章的内容情节
情节是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是作品中描写人物关系、人物行动所构成的整个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扩展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讲《窗》这一课时,针对戛然而止的结尾,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延伸故事的情节:(1)设想一下,当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窗外这堵“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2)假如,这个病房中又来了一位新的病人,那么原先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会怎样做呢?通过这样的扩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文章的文体特征
文章的文体不仅仅是指文学体裁、语言、风格和结构,更是时代、作家、体裁、语言风格的综合体。不同的文体应抓住其不同的特征来扩展延伸。
现在我就议论文这一体裁来说一说依据文体来做的扩展延伸,议论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关键,也是掌握这一文体的钥匙。在《敬业与乐业》中有一观点:“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观点,我设计了一个扩展延伸题: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像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这一问题的延伸,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的观点,更好地体会劳作的平等、人与人的平等。
4.作家的生活经历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都是古今中外的著名作者的文章,可窥一斑不等于就知全貌。我们在讲课时,不妨举一反三,向学生介绍这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因为作家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他在不同时期写作的风格也会有所差异。我们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生活经历,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扩展知识面。
我在教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时,让学生看了她的精美散文《哭小弟》和《丁香结》,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看出她写作时的细密从容及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宗璞笔下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印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感。
对于一些文学名人,我们还可以看一些关于他们的个人传记及他人的评析,这能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这样才能让学生跳出课本,兼容并蓄,真正做到扩展延伸。
二、跳出课本,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朱永新先生说:“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②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但语文的实践性很强,课堂上不能局限于对课文的教学,而应跳出课本,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跳出课本,进行扩展延伸的方式应多样化。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提高文学修养的一个很好的方式。除了阅读外,我们还可以创办一个校园文学社,社团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限时文学创作竞赛、专题演讲比赛、文学辩论赛等)。我校就创办了一个这样的文学社团——舞文社,我们也时刻想着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2.跳出课堂,从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生活中去。
贾志敏老师在《症结何在》一文中提出:“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教学生应该都抱着这一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扩展延伸的好处并懂得怎样去扩展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做扩展延伸的兴趣,真正做到积少成多,达到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万万不能机械地模仿别人或照搬教参,而应结合实际、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去设计不同的扩展延伸,既要抓住课本,又应跳出课堂。
注释:
①陶行知教育名言《教学方法篇》.
②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课程·教材·教法.
参考文献:
[1]吕玲玲.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2]贾志敏.症结何在.
[3]杜甫.月夜.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5
关键词:小说 阅读 路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学习中外小说无疑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五册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就有两个单元的小说;名著导读部分,每册教材有两部名著,五册必修教材十部名著中就有八部是小说;在选修部分,单独有一册教材就是《外国小说欣赏》。可见,小说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般地,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读小说的,但学生喜欢读小说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小说的情节上,至于其它的内容则往往不去管,更谈不上阅读与欣赏能力的提高了。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传授学生一定的小说阅读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积累了一定的小说阅读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在讲授《语文》必修三的第一个单元的小说时,我就特别注意了小说阅读和鉴赏方法的指导。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既然是要素,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小说,还是长中短篇小说,都是必备的因素,不可或缺。那我们就从这三个要素入手来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和欣赏的思路和方法。
一.通过情节理结构
既然学生都喜欢小说的情节,那我们就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故事情节来把握小说的结构。讲鲁迅的小说《祝福》时,在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首先请学生起来讲故事情节,然后明确,从情节角度看来,小说由“祥林嫂寂然死去——初到鲁镇——被卖改嫁——再到鲁镇”几个部分组成。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也就理清了小说的结构。
二.通过环境找背景
小说中故事的发生,总有一定的背景,而这一背景又总是通过一定的环境描写来展示出来,因此抓住环境的描写往往能找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祝福》开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就是这样的。我们就可以在这些环境的描写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自然环境背后所隐藏着的社会环境,也即故事发生的背景。开头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这些景物的描写除了渲染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气氛外,更多的是与后文的四叔“大骂其新党”连在一起,暗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后封建思想浓重的旧中国的农村。明白了这一背景后,再去分析人物和主题,就清楚容易得多了。
三.通过人物品主题
小说阅读与欣赏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说也正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小说创作的成败,因此,作者往往会借助各种描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的内容入手,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寻找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内容,很容易把握住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认识到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有了这一课小说阅读与欣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后,在后面的小说的阅读与欣赏中,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自如了。
其实,不只是小说可以这样,其它文体的教学我们也要注意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与传授。比如,剧本的学习也可以像小说一样抓住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来分三步进行学习;议论文的学习则可以抓住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来分三步指导学生学习。
语文主题阅读论文范文6
强化阅读训练和记叙文体、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与拓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111班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而 112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相对同年级组的其他班级而言,两个班级的优秀率偏低,今后应设法减少低分人数,提高优秀人数。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
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另外两个文言文单元预计在九年级下半年完成。
三、工作重点
1、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2、要继续学习“有效教学”相关理论,反思自己,真正实现课堂有效。
3、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4、强化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阅读训练和记叙文体、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重视文言文的阅读与拓展。
四、具体措施
(一)要认真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强化集体备课。
要与备课组教师提前共同备课,优化“一案三单”的设计。对“导学预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设计,要突出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环节设计,要严格按照“导学预案”中的时间设计安排教学环节,不得拖延时间;“问题训练单”要参考练习册设计,避免顾此失彼或重复训练;要突出梯度练习。
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重点和难点。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小组学习的合作精神,提倡互助互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要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要继续培养学生耐心阅读的习惯,掌握解题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文字表达。
要加强作文训练,讲练结合,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中考押题作文训练卷”,争取写好记叙类文章,学会议论文体的写作。要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在班级张贴,以鼓励学生写“原创作文”。另外,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要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时间培优辅差,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减少低分人数,力争整体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作业的检查要及时,有效地杜绝学生不做、不交作业的现象;作业批改要准确、及时,要求学生一定要更正作业中的错误之处,知道错误原因,还要记住正确答案。
按学校的要求做好假期作业考试和月考的各项工作,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力求完善。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的成绩和问题,并且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信心。要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描写方法、修辞方法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的音形义,以此作为练习写字的内容之一;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读文言诗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积累并熟记常用文言字词意思和句式,能独立完成课外简单文言文的习题训练。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指导学生学会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以便为中考打下良好基础。
(三)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要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要使用读书“六字诀”阅读课文,养成圈画词句、疑难问题的习惯;上课要专心倾听他人发言,积极思考并参与发言,养成速记的习惯;要强化汉字和诗文的书写,养成正确、端正、清晰写字的习惯;要有耐心读书的习惯,使阅读与思考想结合;养成自觉诵读文言文的习惯;养成有疑难,设法解决而不逃避的习惯;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勤奋、有恒、认真、专心、团结、协作等学习的意志品质。
(四)钻研业务、参与教学教研活动
作为毕业班教师要切实加强中考试题的研究,加强针对性教学。
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参加校本培训,并完成校本教研手册中要求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要参加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要主动听取同科教师的课,多听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课,课后多与同事探讨交流,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深入学习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奈曼旗中小学“有效教学”操作规程》等。
要加强个人教学反思,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
本学期要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方面进行探究,力争有所实效,并在学期末进行总结。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上期经过合班过后,双差生明显增多,在期末考出来的成绩并不理想,还有所下滑。再加上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四周,共计7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二是部分学生会还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可采用“一帮一”或竞赛形式。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科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人人过关。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等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0、开展课前二分钟演讲,把语文课题研究引向深入,让学生继续投稿,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11、采用赏识教育,多表扬鼓励,少生硬批评。
1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13、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
本学期时间较短,真正的教与学的时间只有十五周时间,中间还有“五·一”长假。要完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任务,还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中考总复习,时间非常紧。因此,我对课了处理,有 篇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读完成。同时,在授课与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每一堂课,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初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本学科贯彻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初中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本学期即将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
毋庸讳言,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四、总体要求:
目标2021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五、教改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六、教学进度:
时 间 教学内容
1-9周 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 期中考试
11周 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 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 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 议论文阅读训练
14周 文言文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