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1
期中考试是对同学们前半期学习成果的考核,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才能了解考试方向和难度等,因此进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十分有必要。下面将本次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质量分析分享给同学们,希望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全卷共分四部分,共100分.填空题12道共30分;其中选择题10道共30分;作图两道共6分;实验探究2道共19分;综合应用题2道共15分。
试题特点
(1)本卷考查的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二至十九章,包含分子运动、内能与热机、电路、等初中物理主要的热学和电学部分 。涵盖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简单的静电知识,简单的电路问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问题,可以说,凡是重要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考查,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
(2)试卷整体偏易。基础题占的比例较大,有七十多分的基础题。其余的是中等或偏难题,需要进行多次的分析判断或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3)大多数题目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如第1、2、3、4、5、8、9、13、17、19、21、24、26、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理现象与要考查的知识有机的溶为一体,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判断、识别、说明,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同时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也进行了检测。
(4)实验探究的考查较侧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估。如26题中指出本实验计算热值的不足之处
二、学生得失分原因分析
1、从成绩来看,及格人数较多,我所教的九(2)班平均分42.6;九(3)班平均分44.8九(3)班平均分41.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试题难度较小,简单题目占比较大,并且考试时间比较充足。但是优秀人数和特优人数较少,原因是本学期处在不停地赶进度中,新知识学习以后学生消化巩固的时间不够,更谈不上升华,这导致一些学生看到稍有难度的题目,特别是一些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题目时,茫然得很,不知道用哪些知识来解答,有些题目即使解答出来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教学中的不足。在授新课时,我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此之后没有及时地将这些知识上升到理性的物理规律,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断,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解题速度。在巩固知识阶段,由于急进心理,误判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训练过多,中难度题训练较多,难题训练较少,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由于不会做题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2、从各题得分的情况看, 失分最严重的是第6、9、14、20、22、24、26、27、29题。9(2)题对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学生记忆不牢固,因此出错较多。14题中学生对题中情景描述和选项不能合理对应。22题出错较多,反映出学生对内能,热量和温度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24题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没有标出电流方向。26题,学生对于热值和比热容以及效率的认识不到位,失分较多。第29题,学生失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计算错误二是将功率错算为效率,三是对热机的效率为30%运用出错。
三、后期教学措施
1、在新授课中把握好基础知识教学。 理解基本概念 ,深入了解,知道概念产生的原因,如内能、比热容,热值,抓住关键词,准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明白物理意义,正确理解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如热量、效率, 弄懂概念对应下的公式,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理解基本公式, 感受物理量的单位 , 记熟每个公式里每一个物理量的符号、单位、单位间的进率,弄清公式里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抓住了性质方面的规定,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值方面的规定,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在训练中要切实落实好基础知识 。平时的训练题不要追求新、奇、深,应当以学生常见的、易于理解的题为主 。训练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最初阶段以一步计算和一步分析题为主,可以出现少量的二步计算和分析题,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有一到两个稍复杂的题目,把基础题做就熟练后再进行多步计算和分析题训练。用这种逐步升级的方式夯实基础。另外,还要联系生活生产现象 培养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使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分析物理情景、物理过程,找出与书本知识的联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练习时还要加强学生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实验题语言叙述的严密性。
3、加强能力的培养.要破除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要注意防止把方法和能力当作一种新的知识向学生灌输,这种作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理解公式和图象的物理意义,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物理结论。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既重视定量计算,也重视定性和定量分析。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物理过程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学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2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较为简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除长度单位、数学广角中的排列组合没有涉及外,其他如两位数的加减、乘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乘法口诀、角、对称图形、统计等知识点都有考查,尤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列竖式计算,统计,画对称图形,添加线段增加3个直角等。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方格纸中画一个对称图形”,统计中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84个学生参与考核,满分有14个,90分以下有9个,及格率100%,优秀率72.62%,均分95.51分。一个低分把我们的均分拉了很多。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试卷中的不足: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尤其是笔算有40人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能是到复习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概念的理解和操作上,在计算上只强调方法,没有天天坚持检查。(2)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3
[关键词] 药理学;试卷分析;教学评价;信度;区分度;难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1-145-02
考试一方面检测学生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具备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同时,考试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评析“教”与“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教师获得教学情况反馈的重要途径[1]。在课程终结考试完成后及时对学生成绩及考卷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研究导致考试偏差的原因,发现考试结果与考试目标间的差距,才能客观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掌握教学反馈信息,进而做到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2]。无论从教师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考试都仅仅是检验学习者目前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法。因此,一份高质量的试卷能够正确评估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1班和2班的164名学生在2011年1月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年1月,我校教务处考试中心对2008级各专业药理学课程进行抽考,其中有164份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是2008-1、2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试前,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试中心按照教学课时量统一考察分配各章节各知识点所占的分数,将部分自学内容分数比例控制在5%以内,然后由试题库随机抽调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共有五种题型。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共60题;填空题每题1分,共10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简答题3道题,一共10分;论述题2道题,共10分,表1为各题型所占的比例。考试及阅卷由考试中心统一安排,阅卷时客观题用机读,主观题采用流水作业,每位教师负责一道试题,阅卷后由专人复查,统一进行核分。用Execel 2003建立数据库,利用新疆医科大学阅卷系统进行统计处理。见表1。
1.2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采用新疆医科大学阅卷系统,将每名学生的学号、每种题型得分、总分输入计算机,分别对学生成绩分布的正态性、试卷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成绩分析
试卷满分为100分,平均成绩70.6分,标准差12.1,最低分21分,最高分96分,全距75分,中位数为57分,本次成绩主要分布于65~80分之间。
2.2 试卷分析
本试卷的信度(α)为0.93,平均难度系数为0.68,平均区分度为0.3。
2.3 试题分析
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主要是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3]。
试题的难度(P)主要靠难度系数来评价,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难度系数是由该题的通过率来计算的,用该试题的平均得分X除以该题的满分值W,即P=X/W。试卷整体的难度,一般以0.6~0.8为宜[4],P反映了大部分同学对该题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该套试题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8。
区分度(D)是通过高分段学生的难度系数和低分段学生的难度系数来计算的,是指区分成绩好和成绩差学生的能力,用成绩前27%学生的难度系数PH减去成绩后27%学生的难度系数PL得来,即D=PH-PL。该套试题的平均区分度系数为0.3,故该试卷符合试卷的难度要求。
难度和区分度的关系:难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题越容易,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则区分度较差;难度系数越小,说明该题难度越大,大部分学生均未掌握,那么区分度也较差;而难度适中试题区分度则较好。
3 讨论
3.1 考试成绩分布
本次考试成绩居于65~80分的最多,平均成绩70.6分,说明临床医学专业2008级1班和2班的学生学习该门课程中等偏上的学生相对较多,而标准差为12.1,表明本次考试成绩相对集中,结果可以接受。
3.2 难度与区分度的分析
要求一套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20%、60%、20%,有合理的难度分配。该套试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68,属难度适中,但各试题简单题比例占62.5%、中等难度占29.17%、、难题比例占8.33%,其较易试题比例偏大,较难试题、难度适中试题比例偏小,因而本次考试高分试卷较集中,考试成绩呈偏态分布,在检查性考试中是可以接受的。本试卷区分度为0.3,区分度尚可;而试题区分度差的占30.5%、、尚可的占5.6%、、良好的占40.3% 、好的比例占23.6%,区分度差的试题将近占了试卷分值的1/3,试题区分度较差。试题较容易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或者试题太难,学生普遍不会做,都是造成区分度较差的主要原因。在30%的主观性试题中,难度较易试题占了一半说明主观性试题偏简单,而在70%的客观试题中,难度适中和较易试题占了将近一半,总体来看客观性试题偏易,这可能是本次考试中成绩在65-80分的学生多的原因。
3.3 信度的分析
通常α≤0.6则信度较差,0.6
3.4 存在问题及对策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要求较高,尤其是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这些基础知识若不扎实就一定会影响到药理学的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同时临床医学课程也较难学好。所以在课程终结考试中,试题难度偏低,高分成绩过于集中,也是难以避免。因此,在强抓基础医学知识、授课的同时,也要留出一些时间帮助同学们复习。例如,在讲授抗心律失常药内容时要把心肌电生理内容做相应复习;同时,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应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安排一定次数的病例讨论,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理论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另外,在理论教学方面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示范性教学等教学活动,同时加强年轻授课教师的培训;实验教学方面,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完善实验考核方法等,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4 试卷分析与探讨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试卷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真实反应[5-6],通过试卷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可以做出相应的评价。对于评价教学、改进教学、规范命题工作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小明,江俊麟,邓汉武.临床医学七年制药理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21-723.
[2] 王志敏.药理学试卷分析与制卷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08,3:24-27.
[3] 张凤,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育,2003,11(4):329-331.
[4] 蒋宁一,刘生,梁九根,等.临床医学本科生核医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66-67.
[5] 冯修猛,李凯军,闫实,等.试卷分析及其对教学工作指导作用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698-670.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4
我认为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与大家探讨:
二、重视双基的考查,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三、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
我认为《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平时教学和中考总复习工作的依据,2007年中考说明为依据,期末试卷中的试题基本以中考要求为标准,例如填空题的第18题是展开图的计算,虽然本题的得分率较低,难度较大,但它并没有超过中考的要求,仅仅是出题者巧妙将这两个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活学活用,更起到选拔优秀生的功能,应该说是一道好题。又如试卷中的第20题用新方式对比例的考查,第22题找规率求面积等。目的也许在于让教师认识到试题的形式是不定性,而解题的知识是永恒性,也许更注重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不要处于一种模式化的教学,应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精髓,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对教学的启示
1、计算简单不繁琐,但思维能力要求高。如第19题。
2、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其中阅读理解、实际应用、归纳探索题仍是重头戏。会直接考课本的原题,但同时也会对原题加以改编。
3、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应用,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另外,我认为试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试卷的难度系数太大,得分率太低,不利于选拔尖子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我组还认为阶段性考试试题应以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而本试卷的能力综合题较多。
附加讲解部分:
第一题,选择题
第二题,填空题
第三题,解答题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平均分约为61.3,优秀率约为3.5﹪,及格率约为60.3﹪。现在把每小题的得分率向大家汇报一下:
这份试卷的基本分大约为66左右,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想过程,从而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的基础知识,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在我组教师的共同讨论下,最后我们认为期末考试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以课本为载体,转变知识的考查方法。
四、对教学的启示
1、计算简单不繁琐,但思维能力要求高。
2、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其中阅读理解、实际应用、归纳探索题仍是重头戏。 会直接考课本的原题,但同时也会对原题加以改编。
3、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应用,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另外,我组认为试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试卷的难度系数太大,得分率太低,不利于选拔尖子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时我组还认为期末考试的试题应以基本知识技能为主,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如何,而本试卷的能力综合题较多。如果将其中的第26题放到模拟考试或中考中,将会体现的更合理。
九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试题类型及特点
本套试卷共三大题型,满分120分。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试题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分析、图形结合等能力,试题不难、不偏、又有创新,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今后的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一套很不错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从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
1、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真正弄懂、学会,只是机械地、被动地进行学习。
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全面思考,缺乏发散思维。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讲、多说,让他们能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5
【关键词】考试;角色交换;成绩
1.引言
考试,一直是教学成果检测的主要手段,从小学、初高中以及大学无一例外。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估进而促进其学习,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大学的考试形式也面临严峻的考验[1]。幸运的是,大学教师一直努力尝试着多种形式的考试改革。从最初的卷面考试到卷面考试和平时成绩结合再到部分科目的上机考试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考试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2]。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社会,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学历和学位,而是专业技能。因此促进、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3]。比较近几年的考试试卷,很容易发现,现在的考试题目不论从数量还是难度上都很难和过去相比,尽管如此,学生的掌握情况却大相径庭,不及格的人比比皆是,即便是及格了,也是很侥幸的。那么目前的大学考试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呢?
2.目前大学考试现状
1)考试形式
考试,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从考试时间上可分为期末考试(Final Exam缩写为FE)、期中考试(mid-term exam缩写为MTE),以及平时测验等[4];而从考核方式上又可分为开卷考试(open book exam缩写为OBE)、闭卷考试(closed-book exam缩写为CBE);从试卷类型上又可分为卷面考试(writen exam缩写为WE)和上机考试(practice exam缩写为PE)等。而目前我国大学考试形式主要包括:期末闭卷考试(FE+CBE)、期末开卷考试(FE+OBE)、上机考试(PE)。而学生的最后总成绩一般是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以及实验成绩的加权平均。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一般为20%,期末考试的比重最大为70%。平时成绩一般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假、缺、作业、课堂表现等为依据给定的。总体来看平时成绩的差距不大。实验成绩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调试过程、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报告来给定的,因其所占比例有限,所以加权平均后差别也不大。决定学生成绩高低的主要还是最后的期末考试。
2)试卷来源
目前大学科目的期末考试试卷是由任课老师出的或者直接从题库里抽的。尽管试卷的内容都是老师平时强调的重点,题目大多来自课堂上的例题或者是课后练习题,但是学生依然对考试充满了恐惧感。再加上同学们平时不认真、不及时的理解和复习课堂内容,总是到期末搞突击。俗话说学得快忘得快,考完试后发现什么也没有记住,脑子里一片空白,至于学以致用更是天方夜谭。
面对如此的大学考试现状,本文从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出发,以考试内容向学生部分开放的形式,提出一种师生角色交换的大学考试改革模式。
3.师生角色转换的考试新模式
1)以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心理恐惧为出发点
考试是一个严肃的过程,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并且在监考人的监督下独立解决试卷上的问题。大部分同学在考试时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紧张,担心试卷上有不会的问题、没有复习到的问题或者是没有深刻理解的问题等。高等教育是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与小学、初高中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比如:高等教育不存在升学的压力;试卷是由任课老师决定的;试卷难度不大,题目大多来自课后练习题和例题;批卷注重过程和思想,而不是结果等等。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的期末考试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有比较才有鉴别,将大学考试同以前的中考、高考作比较,让同学们彻底消除对考试的恐惧,真正体会到通过大学考试其实不难。
2)让学生主宰课堂,将学习过程变成工作体验
从认知规律来讲,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然而人在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学习之后,似乎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有种迫不及待的工作欲望。另一方面大学时代也刚好是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时期。利用大学生厌倦学习渴望工作的心理状态,将大学自由的学习过程变成有压力的工作体验,让学生主宰课堂,作课堂的主角,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①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讲台上利用板书或者课件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环节较少、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探索性差。大学生已经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在教、学过程中,学是主要矛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关键在于解决主要矛盾DD学,把目前的‘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真正让学生实现配角到主角的转变。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情境式教学,将知识点、学习的方法融合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要把握好课程的整体内容、难点和重点、课程进度安排以及知识点的关联性等。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问题、应用和需要等案例来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少则几分钟,多则一节课甚至是一个星期)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自行解决,然后在下一次课时,检查学生的自学状况。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演示、辩论等各种形式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偏差或者不完整,任课老师要做好补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学生自学情况的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大学生最关心的就是分数,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活动,刺激逼迫学生主动学习。
②让学生出考题,亲自揭开试卷的神秘面纱
目前,大学的考试试卷绝大部分是由任课老师出的,少部分是从题库里抽的。不论哪种形式,考题对同学们来说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很显然,只有把面纱揭开,学生才会彻底感受到考试的轻松。本文提出让学生参与命考题的考试改革新思路。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步:以课程章节、重点、难点等为依据划分为几个模块,将学生随机也划分为几个组。
第二步:一组学生对应一个模块。
第三步:每组学生负责相应模块的A、B两套试卷的命题并给出标准答案及详细的阅卷评分标准。
第四步:任课老师从所有的A、B卷中选取代表性的、高质量的试题作为期末考试试卷的概念理解题和分析计算题,其比例占整个试卷的85%,剩余的15%的试题内容有任课老师给出。
让学生参与命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同学们团结合作的能力;还可以深入研究一、二个知识点,“术业有专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总结
师生角色交换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一开始同学们肯定热情高涨,激情澎湃,但是年轻人定性差、韧劲差,很难持之以恒。有时甚至出现自己不会做自己出的题,更有甚者自己不知道出了什么题。为了避免这些不良现象,必须建立细致、公平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任课教师在课堂、实验、作业和命题等各个环节必须制定详细的激励和惩罚条例,并做好记录,依此给出同学的平时成绩。
角色交换的教学模式具备了新颖、奇特、严格、细致、公平等特点。新颖和奇特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严格可以刺激学生的行为;而细致和公平可以撞击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老师用心、学生给力,教学质量肯定可以大副提高,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课堂知识,才能学以致用,进而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包锡妹,姬金铎.大学考试改革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0,
10:22-27.
[2]汤颖.论大学考试改革中的“学生本位”意旨――基于大学考试几个焦点问题的研究[J].学理论,2014,6:165-167.
[3]姚勇.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考试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2,1:168-169.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6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试卷延续了一贯的思路,分为主客观题,选择题24道,共48分;非选择题4道,共52分。为了提高以后的教学质量,对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次考试试题的命制遵循了《政治考试大纲》和《政治课程标准》,从整个试卷来看,考试范围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试题内容多考察《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体来看,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的考察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了“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及职能”、“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分配制度 ”等一系列重、难点问题。
非选择题部分,四道题分别考察了“消费观”、“企业的经营”、“财政及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题知识基本上是源于教材,强调对书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从而引领了高中政治课教学立足书本的方向,也符合高考“回归书本”的精神,起到了良好的考试引领作用。
2.关注社会时政热点
选择题1、3、6、7、13、23题;非选择题26、27题利用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考查的既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社会时政热点,是学生应知应会的重要知识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这样的考核有利于引领广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生活,并逐步学会运用书本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
3.试题难易比较适度。选择题总体不是很难,细心的学生还是非常容易得分的。非选择题第28题以“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进行设问,部分学生因理解不到位,只是就政府宏观调控进行阐述说明,失分情况较为严重。第25、26题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回答的,所有学生基本上能够作出正确回答,关键看能否做到从材料出发。
二、学生易犯错误分析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其结果是识记不准,再现困难。由于目前我市中考政治考试、高中政治会考,都采取开卷考试,不少学生不大注意识记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具体表现为有的学生东拼西凑,表述杂乱,缺乏条理性。
2.审题不准,概念不清,张冠李戴。 在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均有所表现。比如26题,题干要求用“企业的经营”的知识回答,学生由于审题不准,没能完整地将答案呈现。
3.死记硬背,不善综合。部分学生把自己“死记”的知识“硬背”出来,导致写了很多理论性知识,缺乏材料的分析,其结果是失分较多,自己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也未得到提升。
4.个别同学依然掌握不住答题基本要求,作不到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学中注重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基础知识的巩固。
2.政治课教学要强化趣味性,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
高中政治必修四本,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练习。继续坚持“小题大做,大题精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错题重做”的方针极大练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