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阅读推广 问卷调查 读者 图书馆评价
1、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目的
自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以来,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开展。高校阅读推广前期积累了不少经验,图书资源丰富,学生阅读需求较广,阅读状态活跃,在阅读推广实践上有着更加蓬勃的发展。但是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仍普遍存在两类问题:第一,活动效果不够好。活动的收效相对于花费的人财物力来说,不尽人意。有的活动影响面较小,甚至有的活动强拉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反感;第二,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常规性。活动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图书馆在举办活动时比较随意,系统性不够,且常规性不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梳理,探讨这些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和关系,对每一种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以及对图书馆整体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以便高校图书馆能够根据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打造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一方面系统地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了《大学生阅读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卷调查报告(2010)》,该报告由大学生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联合完成。报告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采取的组织方式有14种: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馆徽设计征集、名著名篇朗诵、品茗书香思辩赛、评选优秀读者。经典视频展播,名著影视欣赏可以看做一种活动,馆徽设计征集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算作常规活动,故排除在外。所以该报告指出的活动应该是12种,加上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总结,此次要评价的阅读推广活动再加上5种:污损图书展览、书法作品选(展览)、书签设计、校园阅读(风景)摄影比赛(展览)、读书节启动仪式和闭幕仪式,共17种。应该说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不限于此17种,名称也不尽相同,本文的评价方法对其他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同样适用。
2、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
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王波认为,“转换研究视角,从读者的角度,用实证方法来评估和重新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他指出,应该从两方面来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指标体系,即:一是基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二是基于读者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杨婵谈到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还没有深入到对活动客体——读者的心理和读者的收获进行研究,没有对活动自身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评价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最终归结于读者,即读者的阅读收益和满意度。但这两个指标不易量化,仍需要扩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图书馆和读者。因此初步认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与读者认可度、图书馆重视程度、馆藏以及其他因素,如图书馆内外合作程度,整体服务水平,阅读环境的净化与美化等有着重要关系。
因为本文主要对17种阅读推广活动分别评价,为减少问卷调查的复杂性,提高问卷调查的可执行性,在问卷设计时,针对单一的阅读推广活动,分别面向大学生和阅读推广活动负责人,对阅读活动评价指标简化。在大学生方面,评价指标分为3方面,即读者参与广度、读者参与深度、读者满意度,共8个指标。图书馆方面,评价指标为图书馆针对某一个读书活动的重视程度,共6个指标,如表1所示。
3、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3.1 读者问卷的设计内容
问卷问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入问题,即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认识和阅读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认可态度,即初步了解读者对影响阅读推广活动效果主要因素的认可程度,以及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第三部分为探讨内容,即了解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有关形式和方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问题设计内容,如表2所示。
3.2 图书馆问卷的设计内容
主要问题为四个。首先是图书馆对于大学生阅读存在问题的一般看法,即:您认为大学生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或难题)是什么(同表2问题2)。第二,图书馆对于评价阅读推广活动影响因素的看法(同表2问题3)。第三,是对17种阅读推广活动在上述6个指标的分别评价,最后是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其他建议。
4、基于读者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
4.1 问卷调查过程
此次问卷调查,依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大学生阅读委员、河南省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对委员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的王波先生对问卷的编写和结果分析给予了指导。采取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地址为:http:///jq/1068913.aspx,开始时间为2011年11月7日,结束时间为2011年12月2日,共有24所高校的2038位学生填写了问卷。
4.2 问卷调查结果
第一个问题,近56%的学生评价当前的大学生阅读现状为“一般”。共2038位大学生对17种阅读推广活动在8个方面进行分别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经过对17种活动8个指标的分析和汇总,初步得出结果如下(以下活动选取前三位)。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2
2011年5月,移动阅读应用网易云阅读正式上线运营。网易云阅读可以将iPhone/Android手机或者iPad,变成一个可以观看各类资讯和定制个性化杂志、图片、报纸、博客、社区、微博甚至网易公开课的移动阅读工具。
2012年6月,网易云阅读的用户量突破500万。2012年6月11日,基于网易云阅读500万用户量、9亿分钟的阅读时间、6亿次的阅读和220G的人类文字,网易云阅读了中国首份全样本移动阅读调查报告《2012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阅读用户全样本调查报告。本文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分析由网易云阅读和网易云阅读用户互动形成的中国人移动阅读习惯,希望对研究和探讨中国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起到一点帮助。
网易云阅读发现中国人的移动阅读习惯
1.移动阅读的终端品牌选择
在移动阅读终端品牌选择上,中国人显然更青睐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远远超过了其他品牌,在所有11个品牌中占了49.7%。
2.安卓用户和苹果用户不是同一类人
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上,Android和iOS平分秋色,Android为50.3%,iOS为49.7%。而两个操作系统的用户阅读兴趣点明显不同。Android用户对游戏、科技、文史比较感兴趣,而iOS用户的兴趣在汽车、时尚、名人上。不得不说,iOS用户中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比例略高一点。
3.移动阅读,性别导致的差异巨大
在性别分布上,中国男性无疑是移动阅读的主力,占到了83.8%,而女性只有16.2%,男性是女性的5倍!男女两性在读什么这点上,分歧也非常大。根据男女订阅源前10名分析,双方除了共同关注时政新闻之外,没有其他共同点。在女性阅读榜单上,除了时尚还是时尚,而男性除了不关注时尚外,其他的基本都关注。
4.“50后”最八卦 ,“90后”最爱文史
在移动阅读用户的年龄分布中,“80后”占据了大半用户,达到了57%,之后依次是“70后”和“90后”,分别为18%和17%。
对“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这五个年龄代系的订阅源前50名进行移动阅读兴趣分析,发现“90后”的阅读兴趣与其他年龄代系产生了很大差别:游戏、笑话、美女、体育、时尚等比例明显领先,显示了年轻的“90后”爱玩的特征。而在汽车和旅游这两个选项中,“90后”明显低于其他年龄代系,囊中羞涩的年轻人还没有考虑这两项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50后”用户订阅“明星微博汇”等娱乐八卦信息的人数最多,是最八卦的群体。“八卦指数”随年龄代系的增长而急剧下降,“90后”反而是最不八卦的群体。
而与明星微博的关注曲线相反,对文史类、科技类订阅最多的是“90后”,“90后”最爱文史,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5.移动阅读的时间分布
在工作日,起床、上班路上是中国人移动阅读的第一个高峰,时间出现在上午7点左右。而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入睡前的22点左右,这时人们选择在沙发和床上进行阅读。
在休息日,曲线发生了些变化,起床时仍是移动阅读的高峰,但时间比工作日推迟了一小时,出现在上午9点。从上面两个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睡前阅读是中国人的一个习惯,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休息日,睡前的22点都是移动阅读的高峰。
6.移动阅读的地域特征
中国不同地域用户的阅读偏爱也各不相同,对不同地区用户的订阅源前50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移动阅读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上海用户对韩寒的博客的订阅数量高出其他地区13%;北京人对“果壳网”的“健康朝九晚五”等科普健康类信息的订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江苏用户的兴趣点在历史人文类,而浙江用户对NBA类订阅源感兴趣。
7.星座不同,兴趣迥异
名车类和时尚类的订阅源中,天蝎座订阅最多,是最爱享乐和打扮的“玩家星座”;科普类订阅源中双鱼座的用户最多,最爱科学;而有关iPhone类订阅源中摩羯座最高,是最真正的iPhone控,同时,摩羯座也是最不苟言笑的星座,没有一个幽默类的订阅源能进入他们的TOP50。
8.什么样的媒体最受移动阅读人群欢迎
根据阅读深度,我们对网易云阅读上所有的订阅源做了排名。(阅读深度:是根据订阅源的实际打开次数与订阅人数的比值得到的指数,以cnbeta新闻为100。入选的订阅源必须同时满足:总PV排名前100名,订阅人数排名前200名。)
在排名的前10中,科技资讯占了其中7项!原来,大家反复在看的,都是科技资讯。而一些报刊的成绩并不理想,同样以cnbeta新闻为100的话,《南方周末》为26,《三联生活周刊》为23,《新周刊》为13。这说明,很多著名的传统媒体,虽然移动阅读用户订阅了,但打开的频率偏低。
移动阅读媒体竞争的四个方向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 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 评价 影响因素
1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目的
自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于2009年成立以来,阅读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开展。高校阅读推广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普遍存在两类问题:第一,活动效果不够好。活动的收效较花费的人财物力来说,不尽人意。有的活动影响面较小,有的活动甚至强拉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反感。第二,活动缺乏系统性和常规性。活动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图书馆在举办活动时比较随意,系统性不强,常规性不够,活动的举办形式和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领导。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梳理,探讨这些阅读推广活动的特点和关系,对每一种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对图书馆整体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以便高校图书馆能够响应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一方面打造阅读推广活动的品牌,一方面系统地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已的《大学生阅读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卷调查报告(2010)》,由大学生阅读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联合完成。报告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采取的组织方式有14种: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馆徽设计征集、名著名篇朗诵、品茗书香思辩赛、评选优秀读者。经典视频展播、名著影视欣赏可以看作一种活动,馆徽设计征集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行为,不能算作常规活动,故排除在外,所以该报告指出的活动应该是12种,加上对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总结,本文要评价的阅读推广活动又加上5种:污损图书展览、书法作品选(展览)、书签设计、校园阅读(风景)摄影比赛(展览)、读书节启动仪式和闭幕仪式,共17种。应该说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不限于此17种,名称也不尽相同,本文的评价方法对其他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同样适用。
2 影响因素的初步提出
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王波认为“转换研究视角,从读者的角度,用实证方法来评估和重新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他指出,应该从两方面来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指标体系,一是基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二是基于读者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指标。杨婵觉得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还没有深入到对活动客体——读者的心理和读者的收获进行研究,没有对活动自身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笔者认为评价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最终归结于读者,即读者的阅读收益和满意度。但这两个指标不易量化,仍需要扩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图书馆和读者,阅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为读者和图书,可以把阅读推广活动的要素和阅读活动的要素结合起来,对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即从“读者——图书馆——图书”三个要素来评价阅读推广活动。需要解释的是,“读者”在高校里主要指的是“学生”,也可以用“学生”来代替。“图书”也可用“文献”代替,泛指图书馆的各类文献。因此初步认为: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与读者认可度、图书馆重视程度、馆藏以及其他因素,如图书馆内外合作程度,整体服务水平,阅读环境的净化与美化等有着重要关系。对四种主要因素细分,如表1所示。
3 基于座谈会形式的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评价阅读推广活动效果,首先评价者对阅读推广活动要了解,或者愿意读书,即是具有代表性的读者,另外需要采取座谈会的形式,使评价者能畅所欲言,对阅读推广活动提出全方位的意见。为了有效利用座谈会时间,需要图书馆事先印发一些问题,使得与会人员对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也便于统计分析。
3.1座谈会问题的设计
座谈会问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入问题,即简单了解大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为态度类问题,即初步了解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以及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认可程度;第三部分为探讨类问题,即了解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和方式的意见和建议。问题设计如表2所示。
问题3、4为了对17种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初步评价,以及验证本文提出的评价因素。问题4提出的因素为9个,从表1中扩展出来,具体见表3。问题5—9意在让读者提出更多更好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并且有可能对17种形式进行补充,其中5—7获取与会人员对阅读推广活动一般意义上的看法,8—9是对阅读推广具体活动形式的建议。
3.2厘谈会问卷调查的过程
图书馆组织中原工学院书友会47位学生会员,会前发放问卷,要求尽量了解并填写内容,然后组织座谈会,收集问卷,并整理座谈会和问卷内容。
3.3座谈会问卷调查初步结果
在此,仅重点分析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因素的选择情况,如表3所示。排在前3位的是读者的参与广度、满意度、参与深度。排在后3位的是图书馆合作单位的数量、馆藏、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的数量。可以看出,读者关心的是阅读推广活动作用在他们自身后的结果;对于这些活动是如何举办的,花费了多少人财物力,是否需要与图书馆外的部门或单位合作等,这些都是图书馆(或图书馆所在单位)的事情,而非读者关心的事情;值得关注的是,馆藏和阅读推广活动效果在直接关系上不是太密切。
4 基于座谈会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
在第1个问题上,73%左右的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评价为“一般”,要么是对自己阅读现状的认识,要么是对当前大学生阅读状况的一般认识,或者是两者结合。这也存在着对“阅读”的认知的不同之处,如学习专业、考证等书籍算不算“阅读”,或浏览网络信息算不算阅读,是不是阅读经典才算是真正的阅读等。不过可以得知,调查者普遍对大学生阅读现状不太满意,希望再提高一些。对于第2个问题,关于“大学生阅读存在的最大问题(或难题)”,不会选择图书、业余活动占用了时间、不想阅读图书、用手机看看新闻和电子书就够了,占据了前四位。这首先说明,在丰富而便捷的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或图书已经不困难了,但选择却成了难事,这告诉我们读者存在着“信息焦虑”。其次,在大学生中,学习和业余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学生不能或不想阅读,只想利用网络或手机进行简单而快速的信息浏览。
座谈会上,对17种阅读推广活动也进行了简单介绍,绝大多数同学也了解这些活动,随后进行了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阅读推广活动,其参与的目的:主要在于收获知识、有所心得,如听取名家讲座、名著影视欣赏;或能方便地了解新的图书信息,或购买高质优价的图书,如精品图书展览;或增加新的知识或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如读书有奖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辩论赛等。对于每年一度的“读书节”,如王波、杨婵等批评的“嘉年华”式的读书活动,如“声势浩大”的“读书节启动仪式和闭幕仪式”,恰恰也是学生不满意的阅读推广活动,因为此类活动仅有片刻的热闹,而无实质内容,图书馆“尽力”了,领导有“面子”了,各单位也“配合”了,很多学生“静默”了,阅读推广活动渐渐地“疲软”了。
5 对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
根据座谈会发言和汇总问卷填写内容,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5.1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1)营造氛围:举办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引导读书:先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知识的匮乏,再去探索读书的意义;鼓励大学生设立自己的阅读目标,并且持之以恒;让大学生发现并知道读书的乐趣,让他们爱上读书。
(3)提供书籍:提供更广泛、更与时俱进的书籍;提供大学生比较喜爱的、贴近现代大学生活的书籍;对书的解释中尽量符合大学生的文化层次。
(4)学以致用:能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上读书过程中所获得知识,有一种成就感。
(5)加强管理:学校应该加强管理与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完善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让大家通过读书从中受益。
(6)活动建议:学校通过广播朗诵精美文段,表扬征文中积极投稿的班级院系;每周都向大学生推荐几本好书,可通过发飞信或者校园广播等方式。
(7)迫切希望:把阅读变成每一个大学生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5.2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1)开设相关课程:在大学生课程中增加一门有关阅读技巧及阅读方法的课程;在课堂上或课外布置相应的阅读作业。
(2)开展阅读活动:提供竞赛式活动;开展读书问答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经验交流会及名师讲授阅读;图书馆推出各类书刊中大家阅读最多的书籍,帮助不知道自己应该阅读什么书的学生;定期举行优秀读者成果展。
(3)培养读书方法:读书时,把优美的句子、文章摘抄下来,多品味;多写读后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增加阅读量,有针对性地阅读,与众多校友书友相互交流经验;增加读书量,多看些书,多读几遍;
(4)空谈不如实践:在阅读中慢慢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5.3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素养
(1)阅读特定图书:经典、名著、有内涵的书、健康向上的图书。
(2)开设阅读课程:介绍阅读书目,讲授阅读方法,掌握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
(3)思考感悟领会:读书并不是单纯的读书,最重要的是思考。读一本好书,可以一个星期读完,也许就得两个星期去思考感悟。
5.4丰富阅读推广活动形式
除了上述17种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外,还有如下形式或辅助做法,不失为好的建议。
(1)班级阅读:以班会为媒介,在班级内部开展“我最爱的书”读书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
(2)阅读交流:举办阅读交流会;经常性地在同学们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及好书推荐。
(3)爱心书屋:提供捐赠图书、交换图书的场所。
(4)书目推荐辅助活动: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和阅读率高的图书。
有的甚至“采取强制措施”,在三个月或是半年内规定每个大学生阅读一本或者两本图书,所读图书可在事先列出的基本图书目录中选择。此种方法是否可行,还要看图书馆的组织能力和学生实际情况。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深阅读;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1-0061-04
Abstract: The coming of the digital era has provided convenience for reading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as well. Its huge impact on deep-reading makes librarians worried. Based on the “deep-reading” situation study of students 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used composite incentive methods to improve awareness and enthusiasm of “deep-reading”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ission responsibility of advocating “deep-reading” of libraries, organized and conduct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advocate “deep-reading”,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relevant institutional measures of “deep-reading” to build the “deep-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ideas and realized the “reading education” mission responsibility of libra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ep-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近年恚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书香校园的构建,但对大学生“深阅读”阅读推广仍有待探索与尝试。基于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中对医学典籍及人文经典研读的现实求,迫切需要图书馆人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深阅读”推广进行研究,以期更全面、系统地实现“阅读育人”的使命职责。
1 开展“深阅读”的必要性
1.1 “深阅读”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应具备的学习、阅读方法
“深阅读”是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学习性和研究性的深度阅读,是以提升学识修养、理论思维和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是丰富内涵、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学中医,哪些是必读之书呢?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主持的课题组于1998年对全国330位名中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等位居前列[1]。这些古典医著不仅仅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和生活智慧,更是中医的基本规范。可以说学习中医经典是全面、系统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更是培养明辨是非、鉴别优劣能力的不二法门。与其说“读”中医经典,不如说“研究”,是要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知识,运用“深阅读”的阅读方法,进入深度阅读的学习状态。因此说“深阅读”是大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自身修养、调整学习思路的重要途径。
1.2 “深阅读”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增强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
当今教育承担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使命,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是作为教育制度实施效果中的2个维度,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因此,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科学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文素养培育。中医药院校一般是以中医、中药为主干学科的专业性大学,由于教育理念、师资水平、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不足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存在短板,而阅读作为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积极倡导“深阅读”,可使大学生在人文经典著作的深入阅读中,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从而提升思辨能力,获取新知识,弥补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不断地使“深阅读”成为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1.3 “深阅读”是改善数字环境下“轻、碎、功”阅读问题的有效措施
数字环境下的阅读内容非常丰富,渠道也多样便利,大学生多选择用零散时间通过手机或网络来浏览新闻资讯与娱乐信息,海量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大学生不会仔细求证,难免信以为真,从而形成错误的认识或价值取向[2]。而走进图书馆的学生大多也是为了过级、考试,大学生阅读以“轻阅读、碎片化、功利性”为主要特征,缺乏系统性、研究性、深入的阅读,这会使大学生慢慢地吞噬了深阅读的习惯,带来思想的浅薄、审美的降低和语言的贫乏。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迫切需要积极倡导大学生培养“深阅读”的学习习惯,加强知识的储备。
2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深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内容主要涉及阅读行为、偏好,对“浅阅读”“深阅读”的认知情况及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评价与期望等三大方面共15题。调查对象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发出问卷500份,选取本科1~4年级及本硕连读五年级的学生各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2份,占问卷总数的98.4%。
2.1 阅读基本情况及对“浅阅读”的认知情况
在“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问题中,19.5%选择“2小时以上”,27.5%选择“1小时左右”,选择“半小时”的占11.0%,42.0%x“零散时间,没累加过”。可见,每天能规律的拿出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多,更多的学生用零散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在“最常用的阅读载体中”,38%选择“纸质图书”,49.5%选择“手机”,7.5%选择“电脑”,5%选择“电子阅读器”。可以看出,手机已成为最常用的阅读载体,纸质图书在学生阅读中仍占有重要位置。
在“是否会连续一至两个小时看一本或一个主题的书”问题中,51%表示“有”,其他学生表示“没有,甚至连续阅读的时间都没有”。这一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连续阅读,更难以实现“深阅读”了。在题目“如果将‘浅阅读’理解为不加思考的跳跃式阅读方式,具有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等特点,你经常‘浅阅读’吗?”中,23%表示偶尔,其余学生表示“基本都是”,可见“浅阅读”方式和状态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普遍。在问及“浅阅读”的效果时,15%表示“挺好”,43%表示“不好,没留下什么记忆”,40%表示“还好吧,随便看看”,2%表示“无所谓”,看来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进行“浅阅读”,但也不看好它的阅读效果。在问题“长期‘浅阅读’后是否还会深入的精读一本书”中,73.2%表示想读、但思维总跳跃静不下心来,26.8%表示能认真品读,可见‘浅阅读’对学生阅读专注性有很大影响。
2.2 “深阅读”及阅读体验情况
在问及“如果将‘深阅读’理解为细读、精读,最近是否有过‘深阅读’”时,16.5%表示“经常”,64%表示“学习需要,偶尔”,19.5%表示“没有”,可见大学生“深阅读”的主动性不强。在“是否认同‘经常进行深入的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素养’这一论断时”,68.5%表示“认同”,31.5%表示“不认同”,看来还有部分大学生没有通过“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体验。在是否会研读经典图书的问题上,33.5%“会主动阅读”,49.5%“学习需要偶尔会读”,12%表示“不喜欢”,“深阅读”是大学生课业学习应有的学习状态,但只有1/3的学生有主动性,可想其余的学生即使“读”了,效果也肯定不佳。在问及“是否知道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如哲学、戏剧等)”时,40.5%表示“不知道”,51.5%表示“有一些阅读经验”,8%表示“通过专门指导阅读的书籍学过”,可见图书馆为了增强学生对各种读物的阅读效果,应开展阅读交流或推荐指导阅读的优秀书籍等。在“是否有过高品质的阅读体验”问题中,33.5%“有”,48.0%“没有”,18.5%“不知道什么是高品质的阅读体验”由此可知,大部分大学生没有体验过阅读的乐趣,或者说没有感受过阅读的魅力。
2.3 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与期望
在问及“馆藏资源能否满足学生阅读需要”问题中,40%学生表示“可以”,43%表示“还不够”,17%表示“不太了解有哪些资源”,这说明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上依然任重道远,在资源宣传与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要方面还应加强。在问及“对目前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否满意”时,30%表示“满意,活动丰富”,31.5%表示“基本满意,创新性有待加强”,7.5%表示“不满意,没什么效果”,31%表示“不知道举办过什么活动”,可以发现>60%的学生还是表示满意的,图书馆还应该多举办有针对性、目标性强的阅读推广活动,使学生切实地参与进来。在问及“是否信赖图书馆老师对你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时,76%选择“信赖”,24%选择“不信赖”,图书馆员要对得起学生的信赖,更应该做“爱书、会读书、有能力指导阅读”的优秀馆员,与学生多交流,多互动,真正形成“师生共同成长”良好氛围。在问题“是否愿意加入阅读社团定期参加读书活动”中,37.5%表示“愿意”,51.5%表示“先观望”,11%表示“认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不愿意参加”,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也非常需要来自学生的力量,可以根据学生年级、兴趣等因素鼓励学生成立阅读社团,也为图书馆差异化、精准化阅读推广提供路径。
3 “深阅读”的阅读推广策略
3.1 加强图书馆对“深阅读”使命责任的深刻认识
阅读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使命和不懈追求。多年来,高校图书馆大力开展大学生阅读推广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发现,对“深阅读”的研究与实践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学界对倡导“深阅读”的探索与实践很少,推广“深阅读”的效果更是难以评价;二是图书馆人对自身倡导、引导“深阅读”的职责使命不明晰;三是图书馆员素质参差不齐,真正爱读书、会读书,懂得“深阅读”的人不多,使得工作开展成效欠佳。中国阅读研究会会长徐雁教授曾对“深阅读”有过这样的论述,“须知,唯有‘深阅读’,才能为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唯有‘读旧书读经典’,才能鉴别‘时新书’的质量,拒绝‘畅销书’的诱惑。人生苦短,我们要警惕‘娱乐化阅读’的投怀送抱,要警惕‘功利性读物’的炫目迷神,要警惕‘稀知类读物’的百媚千娇,更要重视经典名著、重视学科基础著述、重视专业辅助读物、重视杰出人物传记的阅读,不仅要阅读,而且还要‘深阅读’”[3]。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倡导“深阅读”使命责任的深刻认识,加强“深阅读”专题理论研究,不断为“深阅读”阅读推广积累经验,积极以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姿态从事阅读推广工作。
3.2 运用复合激励方式提高大学生对“深阅读”的认知度与积极性
在就业压力巨大而读书风气弱化,大学生阅读取向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快餐化、功利化的整体环境下,只有激发大学生“深阅读”的阅读动机,才能踏出“深阅读”之旅。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专家讲座、宣讲等多种方式使大学生知道自己目前的阅读状态,了解“轻阅读”“碎片化阅读”及“功利性阅读”的弊端,知晓“深阅读”的价值,从大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的角度,提高对“深阅读”的认知与关注。
激发大学生“深阅读”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仪式激励等方式。⑴目思だ,图书馆可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制定适合的读书计划,形成层级性的、由易到难的的阅读目标,从下功夫精读一本书开始,尝试和体验“读好书”的乐趣。阅读目标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⑵物质激励,主要是面向借阅经典图书或借阅适合“深阅读”图书的学生,图书馆鼓励其撰写阅读心得或开展读书交流,对表现优异者可提高借阅权限或赠送小礼品。⑶仪式激励,是精神激励的一种,图书馆可对“深阅读”效果好、积极性高、愿意与同学“分享”、共同进步的学生选树典型,进行表彰,举办表彰仪式,从精神层面对大学生“深阅读”的理念、学习态度起到激励作用。
3.3 组织开展倡导“深阅读”的系列活动
图书馆可根据大学生的年级、阅读偏好、阅读水平及阅读需要开展针对性强、易参与、有特色的“深阅读”推广活动。开展“了解‘深阅读’,走进‘深阅读’”活动,通过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深阅读”及其方法、益处,运用实例使同学们反思目前的阅读状态,为他们“深阅读”开启“大门”。举办“阅读训练营”,每年寒暑假招募营员,以导师制分专题精读辅导为主要方式,同时配合阅读价值教育、阅读方法指导、阅读文化体验活动,实现图书馆员与学生“共读、共写、共生活”的阅读方式,努力解决大学生阅读的实际困难[4]。开展“全校共读一本书”活动,可选择中医经典或人文社科经典图书,开展读书交流、征文、演讲等多形式活动,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开展图书推荐工作,为学生推荐适合“深阅读”的图书及指导阅读方法的专业书籍,开设“深阅读”区,营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开展经典图书精品课程(如中医四大经典精品课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在图书馆网页设置链接专区,为同学们学习网络精品课程提供便利。开展年度“深阅读之星”评比活动,邀请学校知名专家颁奖,激励大学生逐步形成见贤思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3.4 建立健全促进“深阅读”的相关制度措施
科学、长效的“深阅读”阅读推广需要建立健全资源建设、人才支撑、效果评估等相关规章制度。⑴资源采购制度。阅读的基础是资源,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为“深阅读”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在图书的门类上,要确立以中医学经典为核心,哲学、文学、历史、管理学等人文学科兼顾的采购思路。二是图书版本的选择上,同一经典图书,学生对不同翻译版本的接受程度可能不同,要为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理解、阅读的书籍,采编部门要多做研究对比。三是注重对各学科专家推荐阅读书目的采购,提升藏书质量。⑵阅读推广人制度。“深阅读”阅读推广需要一支阅读经验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工作思路灵活、沟通协调顺畅的阅读推广人队伍。这只队伍既需要有图书馆员的资源支持,专家学者的专业保障,也需要学生志愿者的鲜活力量,还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如何建立具体的工作协调机制还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实践。⑶效果评估制度。“深阅读”这种以读者学习态度、阅读偏好、理解分析能力等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其效果评估很难量化,多体现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及校园阅读风气的提升。因此图书馆应多深入学生中间,深刻体察大学生阅读的困难与迷惑,跟踪考评“深阅读”推广活动中大学生的参与度、满意度与认可程度,进而调整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读者期望与推广创新的最佳契合。
4 结语
图书馆应积极应对数字化、网络化对大学生阅读的冲击,坚守“深阅读”阵地,优化环境,多方位打造阅读与交流平台,使图书馆成为“深阅读”的净土与乐园。
参考文献
[1] 黄煌,史欣德,瞿融,等.全国330位名中医学术情况调查报告[J].中医教育,2001,20(5):5-7.
[2] 史惠媛,徐小滨,王晓亮.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97-99.
[3] 徐雁.阅读的人文与人文的阅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230-231.
[4] 赵晨洁,吴丽春,姚翔,等.高校图书馆构建深度阅读推广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暑期阅读训练营”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 33(3):92-95.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5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2]显示,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最多的媒介为QQ,所占比例高达88.3%;其次是微信,占比84.9%。微信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和便捷的服务手段为众多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服务创造了条件和平台。高校图书馆利用各种新媒介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结合线上的QQ、微博、微信等方式以及线下的海报、画册、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已经逐渐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的共识和阅读推广开展过程的具体写照[3]。广西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多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并通过平台开展阅读推广。调查发现,广西高校图书馆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在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推广效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提供些许参考。
1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现状调查分析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截至2016年8月,广西共有36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4],本文选取36所广西高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统计时间截至2016年9月30日。笔者利用智能手机登录微信客户端并进入本人微信号,以“院校全称/简称+图书馆”为名通过添加朋友――“搜一搜”(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的方式进行搜索,逐一添加关注搜索到的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置顶,然后以读者身份对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开展阅读推广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
1.2 调查结果分析
广西有21所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比例为58.3%。笔者通过智能手机逐一进入各公众号,一一打开底部菜单,点击右上角的账号信息并查看历史消息,采集到与本项目相关的数据,详见表1及表2(以广西教育厅网站上公布的院校顺序排序)。由于为手工统计,部分数据不一定精确,但大体能反映客观情况。
1.2.1 公众号基本情况统计。表1显示,21所高校图书馆中有4所使用了服务号,17所使用了订阅号。开通微信公众号时间越早,说明这个图书馆利用新媒体的理念越超前。统计结果显示,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2013年8月28日开通微信公众号,是广西高校开通微信公众号最早的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紧随其后,两者开通时长均超过3年。其他图书馆2014―2016年陆续开通,2个图书馆未过信息无法识别开通时间。从开通年限看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时间不长,尚处于起步阶段。
1.2.2 阅读推广自定义菜单情况统计。经过认证的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可在其底部添加自定义菜单,并为第三方平台提供接口。借助第三方平台资源开展微信阅读推广,可丰富推广内容,提高资源利用率。表1显示,15所广西高校图书馆接入第三方平台资源,占71%。自定义菜单中,一级菜单名为“云阅(悦)读”的有9个,其接入的二级菜单统一设置为“好书推荐”“热门图书”“杂志精选”“公开课”等。这是超星公司协助创建的微信平台,依托超星公司丰富的图书资源为读者提供阅读信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的一级菜单以“阅读推广”为名,一目了然,定位明确。从二级菜单可看出,图书推荐、移动资源、好文欣赏是最为集中的栏目,推荐的资源或为馆藏图书或为数据库资源;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微书房”、广西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书香广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云阅读”接入的是中文在线旗下的移动图书阅读资源,除了阅读文字,还可听书。
1.2.3 发送阅读信息数量统计。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属的大学生阅读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认为,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推介、名家讲座、图书捐赠、读书有奖知识竞赛、图书漂流、精品图书展览、经典视频展播、读书箴言征集、名著影视欣赏、名著名篇朗诵、评选优秀读者等是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5]。根据这些范围,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发送数据如表1(与阅读无关的通知及信息未算在内)。结果显示,发送阅读推广信息100条以上且占总信息比例较高的有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有15个图书馆发送几条至几十条不等,有3个图书馆从未发送过阅读推广信息。
1.2.4 阅读推广发送内容及呈现方式情况。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图书推荐是阅读推广的基础工作。表2显示,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时,均大力宣传和展示阅读活动;同时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推荐好书,如校长推荐、名家推荐、馆员推荐、专业教师推荐、读者分享等;一些图书馆开设了专题图书导读或传统文化介绍,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奥运、毕业等专题,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栏;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图书馆还利用视频展示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场景。在推广信息呈现方式上,多以文字、图片为主,少数图书馆辅以视频、音乐形式,如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
1.2.5 阅读推广效果统计。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每篇公众账号文章的阅读次数和文章点赞功能,通过阅读和点赞数量,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的热度及阅读效果[6]。根据每篇文章底端的阅读次数和点赞量,笔者统计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阅读情况如表2。结果显示,阅读总次数超过10 000人次的有广西大学行健学院图书馆、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等,它们获得的点赞数也最多。阅读次数在1 000―10 000之间的有7个图书馆,其余图书馆的阅读次数较少。从平均数上看,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以237次平均阅读量和8次平均点赞量排在首位,一些图书馆虽启用微信较早且的阅读信息较多,但文章被关注的热度不高。
2 广西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阅读推广存在的不足
2.1 阅读推广信息发送频次较低、数量较少
部分广西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用于开馆闭馆、培训通知或其他公告,尚未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少数图书馆开通以来只有个位数的阅读推广信息,个别图书馆微信平台创建后从未过信息,利用率很低,没有真正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造成频次低的原因或为重视程度不够,或是受服务号每周只能一次信息所限。注册了服务号的图书馆可通过每次多条消息的方法来解决发送数量问题。
2.2 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不足
目前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等7所图书馆开通了原创文章留言功能,开通率较低。开通留言的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也不多,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图书馆的互动交流稍好,但也存在读者留言后没有老师回复的现象。缺乏互动交流的留言,久而久之会使读者失去参与讨论、留言分享的兴趣和积极性。
2.3 推广效果有待提高
广西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阅读推广信息平均阅读量和获得读者的点赞量普遍不高,读者关注和阅读本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信息的热情不足。大多数只有几十次平均阅读量和几次点赞量,这对于万人高校来说,关注度是极低的。个别图书馆推送的信息,单条阅读次数仅为个位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3 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建议
3.1 重视微信阅读推广,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
微信拥有庞大的大学生用户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阅读推广渠道,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正视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开展碎片化阅读营销,充分利用微信的信息推送优势,覆盖碎片时间,主动靠近读者[7]。高校图书馆基于微信的阅读推广工作,首先可成立由馆领导、馆员、读者组成的阅读推广团队,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是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统筹规划,确保阅读推广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再次是要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落实机制,对信息推送、后台回复、用户分组、菜单分析、阅读量及点赞量分析、评论数据分析等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最后是在阅读推广活动中推广团队要及时总结反思推广的效果和问题,完善改进阅读推广方案和策略。
3.2 丰富阅读推广内容和形式,提高推广文章质量
推广什么、怎么推广、推送的文章质量如何、能否给读者带来收获和愉悦的感受,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取舍。用心挖掘适合读者需求的内容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呈现方式,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根据笔者的调查,凡是阅读次数和点赞量多、读者关注度高的推广信息,必定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16年7月30日推送的“【好书共赏】读书和旅行二?x一?最好的读书时间都在路上!”,向读者推荐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余秋雨的《行者无疆》、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等书,除了配以编者的导入语,旅途等候、阅读的插图,图书封面,图书内容和作者点评外,还插入契合题意的《我的青春》的优美旋律,让人读后产生带上心爱的书籍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冲动,起到了良好的荐读效果。由此可见,阅读推广馆员在推送书籍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除推送社会热点和经典传承的图书外,还可选取应景应情的作品,充分利用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功能,选用契合大学生兴趣点的标题和轻松、活泼、诙谐的语言文字,配以契合题意的音视频等进行编辑,这将提高推广信息的质量,吸引读者阅读并提升关注度。在推送内容上不局限于单一的图书推荐,还可以专题形式推荐能让读者增长知识、感悟心灵、促进成长的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哲学等内容,如桂林旅游学院图书馆的节日知识、中华文化专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专题、奥运专题,就深受读者欢迎。
3.3 扩大读者粉丝,提高微信受众面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信息主要面向本校师生读者,公众号的粉丝越多,对阅读推广内容关注和阅读的概率就越大,其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想方设法营销图书馆微信,扩大粉丝数量。首先可在学校的教师QQ群、学生年级和班级QQ群、各种社团QQ群、图书馆网页、朋友圈、宣传栏、宿舍区等广泛图书馆微信二维码,介绍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定位,让师生了解关注图书馆微信后所获得的服务和信息;其次是馆员或读书社干部深入宿舍、班级宣传图书馆微信;再次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关注有奖等吸引读者体验图书馆微信的便捷应用和关注后收获的服务,让读者真正喜欢并利用图书馆微信。
3.4 注重效果评估,提高推广效应
3.4.1 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读者需求。高校图书馆应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发送读者所关注的、所需要的阅读信息。从发送内容和形式、频次和数量、排版编辑要求等方面开展读者问卷调查,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问卷调查可以是网上进行也可以线下填写,无论哪种调查方式,图书馆都应高度重视读者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阅读推广策略,提高推送信息质量。发送的信息要对读者的阅读有所帮助,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而不是为了发送而发送。
3.4.2 开通留言功能,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留言功能,可以让读者粉丝对图书馆推荐的信息进行讨论、发表评论、反馈建议,为读者提供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渠道,从而达到交流、互动、促进提高的效果。微信留言功能目前是内测功能,只向原创用户邀请,要获得原创功能内测,需具备一定的注册时间、一定的活跃度、一定数量的原创文章、一定的原创度以及无抄袭违规并遵守原创规则[8]。具备上述条件后,就会收到腾讯公司的原创保护邀请,用户同意开通并通过腾讯公司审核后即可获得留言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等图书馆目前开通了此项功能并收到良好的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效果。一些读者留言是对图书馆推送的作品进行评论或是分享阅读心得,也有表达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更有读者对图书馆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读者的积极留言和参与互动,对于完善和改进图书馆阅读推广等工作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精品图书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大学机构知识库组织管理
[分类号]G250.7
当今,大学的各个部门和教师员工都拥有大量数字化教学和科研资源,却因为传统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制约,不能很好地实现交流及共享。作为开放获取运动形式之一的大学机构知识库,无疑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途径。截至2007年8月初,英国Southampton大学建立的开放获取性机构知识库注册网站ROAR 0attrl://roar.省略/)上已有注册机构知识库919个,其中包括我国9个。2005年,美国网络信息联盟(theCoalitionforNetworkedInformation,缩写“CNI”)对13个国家的机构知识库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英国和澳大利亚也都从国家层面鼓励本国大学建立机构知识库。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立自己的机构知识库或者参加某个联盟机构知识库。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的目的是挖掘、整合、保存和传播学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它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许多问题,如,怎样促使学校积极建设机构知识库,怎样提高和保证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效率,怎样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怎样调整大学机构知识库与其他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保证机构知识库的持续发展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完善必要的技术方案外,以下的组织管理问题是不能忽视的。
1 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的目标定位
1.1 明确和拓展目标
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机构知识库在学术交流、学术成果长期保存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大学还没有建设机构知识库,有些虽然在建设,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处于一盘散沙状态。这一状况无疑与大学领导层的决策有直接关系,而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机构知识库所显现出的直接作用,后者又取决于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的目标定位。目前,国内外对于机构知识库价值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学术资源保存与交流方面。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大学对机构知识库的投资与建设,一方面要强化其促进学术交流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应当开发大学机构知识库的科研教学管理与社会服务活动方面的价值。
机构知识库的雏形是2001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知识库,是为进行远程教育而开发的。SPARC高级顾问RaymCrow 2002年曾指出,机构知识库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改革学术交流系统。②有助于对大学质量进行评价。2003年,Cliford A.Lynch将大学机构知识库定义为:大学机构知识库是一个大学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管理和传播该大学及其成员所创造的电子资料的一系列服务。他不单单是从资源的角度定义机构知识库,而将其看作一种服务,具有为该机构管理和保存学术成果与文献资料的功能。由此可见,机构知识库不仅仅存储单位职员提交的成果,也不仅仅只有学术交流的功能,有很多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
1.2 明确和拓展目标的意义
1.2.1 利于大学数字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 各大学一般都建设有本学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课件信息系统、科研成果登记系统等,按照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定义,这些系统提供的信息都可以纳入机构知识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如,在大学教学评估中,教师们需要填写许多表格,提供自己的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材料,如果这些资料平时存于大学机构知识库中,在教学或科研评估时学校就不需要临时赶建信息库,人们也不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事务性劳动。而在评估准备过程中添加的信息资源又可以成为人们平时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资料,形成的成果目录可以转化为具有指引、揭示作用的书目信息。根据前面所述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含义,大学机构知识库应该且能够为这些活动提供重要支持。目前许多大学的数字资源系统各自为政,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资源的保存问题没有得到关注,更少有人将这些系统称之为大学机构知识库,这与大学内部信息管理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组织和管理不规范等不无关系。
1.2.2 利于学校决策者进行投资建设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建设需要不菲的经费投入,决策者们往往希望投资能呈现出直接的和较大的效益。以我国目前的办学条件,如果仅强调大学机构知识库的一般学术交流作用而不拓展它的应用范围,很难对大学决策者们产生强大的建设机构知识库的驱动力。反之,如果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有助于学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助于开展各种学术与业务管理工作,有助于避免重复建设及劳民伤财,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等,则能吸引学校决策者的目光,激发他们投资的决心。
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目标的拓展,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于每个具体的大学来讲,应当结合各大学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定义机构知识库的应用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应用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
2 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的资源获取政策
2.1 资源获取存在的问题
加拿大的M.KathleenShearer指出:“(资源提供者的)输入行为和机构知识库的利用率是决定机构知识库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美国网络信息联盟的调查报告指出,促使大学员工向机构知识库提交信息资源非常困难,是制约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关键因素。美国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理事会(The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缩写为CLIR)2007年初了美国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指出:“正在试验和实施的机构知识库都很小,大约80%正在试验的与大约50%正在实施的机构知识库,数据存储量不足1000份。在超过5000份的机构知识库中,属于试验类型的机构知识库仅有8.3%,属于实施类型的机构知识库仅有19.4%。”笔者查阅了机构知识库注册网站ROAR,注册的加拿大机构知识库有39个,其中包括7所大学,没有一个存储量超过5000份;注册的中国机构知识库有9个,仅有3个存储量在1000―4000份之间。河北大学正在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务处组织各学院院长讨论资源获取问题,院长们普遍认为激励教师们提交教学资源是个难点。由此可见,资源获取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瓶颈。
2.2 资源获取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文章提出改善提交系统易用性,建立强制提交体制,促使作者了解自己的权利并与出版商协
商等一些方法。笔者认为,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2.1 强制性提交政策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不愿意让别人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缺乏一种驱动力来激发大家的热情。Les Carr,AlmaSwan等人对美国强制性自存储和自愿式自存储的开放获取优势进行比较并指出,1-2年内,如果没有强制性要求,机构知识库自愿进行自存储的论文数量只有15%,而强制要求自存储这一数量为100%。他们认为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在机构知识库建设初期,采取强制性存储措施,对于机构知识库保证收录的文献资源是非常有效的。英国研究委员会(RCUK)8个委员会中有4个委员会(还有惠康基金会)也因此采取了强制措施,欧洲委员会也正在考虑强制实施自存储的建议。当然,这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大学在采取强制性提交政策时,必须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如对各种精品课程获得者的资助和强制性提交要求,对立项课题成果的收集与登录等。
2.2.2 激励政策 强制性提交机制,仅能作用于与学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资料收集,对于大多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不可以采取强制性提交手段。因此,要想获取更多人的支持,不能仅依赖大家的自觉和强制性手段,还应当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如河北大学为了鼓励大家建立试题库,采取了课题立项的方法,成效显著。美国加州大学机构知识库网站建立的栏目“下载最多的记录”(Topdownloads)(http://repositories.省略/escholarship/),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构知识库网站上的“记录浏览量列表”(ItemsViewed)(https://tspacelibraryutoronto.ca/statistics)等,可以让作者了解自己成果的社会反响,无疑有着激励的作用。而具体应当建立哪些激励机制,依赖于对大学教师学生需求特点的认识,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2.2.3 协助提交机制 协助提交机制,就是由专人帮助学校的教师学生完成资料的提交,包括资料的整理、格式的转换、提交程序的完成等。向知识库系统中提交资源通常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了解这些程序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现实工作中有不少教师和学生不愿或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其结果是什么也不做,形成了事实上的“拒绝”提交。采取协助提交机制,则可以减轻大家的负担,机构知识库可获取更多的资源。
2.2.4 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 一般人在决定做什么事时都会考虑到后果。对于向机构知识库提交资源这种行为,人们通常会产生顾虑:自己的成果是否会被剽窃而早于自己发表?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是否无法收回或修改自己的论文?等等。因此,为了鼓励大家提交资源,就应当在技术上和管理上解除人们的顾虑,如通过时间戳证明自己发表成果的早晚,采取各种数字权利管理措施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给作者们充分的自由处分自己作品的权利等。
无论是强制性措施还是激励手段,都应当让大家对机构知识库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理解机构知识库对个人、学校和整个信息交流领域的作用,避免误解,这就需要加强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宣传和公关工作。
3 大学机构知识库建设与应用中社会关系及业务变化
3.1 社会关系及业务变化分析
目前许多大学利用Dspace系统数据模型建立了社区概念,各院系作为社区负责采集本院系成员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建立数据库系统管理这些资源并对外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运行模式。但正如前面所讲,为了加强大学机构知识库的作用,应当实现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多种目标,而这就需要如Tyler o.Waiters所指出的那样,应将机构知识库整合到大学学术交流和业务工作中去,将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纳入到社区群中。这种模式,必然要涉及到如何协调各部门关系以及如何进行业务工作重组问题,必须处理好各院系、图书馆、教务处、科研处、信息中心(网络中心)等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理清各部门承担的角色及其任务。对该问题,目前还鲜见相应研究成果,也缺乏较为成熟的实例。
3.2 协作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