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半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半期总结范文1
关键词人性化情感意志新课程
回顾二十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应当充分肯定取得的重大成绩。语文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法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①,大家都认识到“语文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还有很强的人文性”。传统语文教学注重了学科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新课改中也逐步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有所加强,但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所以,没能真正把语文课上活,学生依旧在新课程改革的帽子下,走着传统的步子,压制了个性的发展。为此,我认为,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性化,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人性化课堂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早在20世纪后半期,罗杰斯、马斯洛以及萨特等人就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他们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性②。所以,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兴趣特长、情感与价值观,都有差异。如果只重知识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有时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我大力提倡增强语文课堂的人性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审美观。
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设置
所谓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这说明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除了自己内因的积极作用外,还需要教育者的用心培养,而语文课堂中,增加人性化的教学成分,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品质犹为重要。小学生的思想情感应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几个要求。而它们又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以情动人,培养学生的情感,训练“以人为本”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的情感大多具体性强,稳定性差,易受具体事物和环境支配。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动之以情呢?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总结,列举供参考:
1、领会情。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课本,吃透教材,充分理解文
中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带着文中的情感去预习课文。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前,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首都人民在长街上送总理时心情怎样?表现在哪些地方?假如你也在现场,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受之感染。
2、激。首先,教师在导语的设计上要引生入情。如在教学《观潮》一文中,我安排这样的导入语:潮起潮落的壮观景象大家见过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观潮》,让我们共同来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吧!其次,在讲解课文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因情入文。学习《倔强的小》,让两位同学表演陈庚和小的动作和对话,要求学生把陈庚首长关心战士的语气和小舍己为人的语气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感受的艰苦和小的品质,在情感的激动中深入学习课文。其三,在文中空白的填补上,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办法去体会曾感知的形象,使单一的形象更为丰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末尾句是: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文章到此便嘎然而止,此时我们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开头,许多人来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青少年,关心劳动人民的人,使鲁迅的形象更为鲜明高大。其四,在朗读、背诵中体会课文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书读百遍”,“其情”不也“自现”了吗。
3、表达情。学生在文中感情的激发上,情不自禁地要说、要写,一吐为快。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高声地说,大胆地写,从而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手段是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语文教学不断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健康情感,学生从形象的描绘中逐步懂得事物的善真美丑,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
二、语文教学中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如果只重情感培养,而忽视意志锻炼,那也是不行的。试想,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个多愁善感,观花无语,看云落泪的学生,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此,在语文教学贯穿意志品质的培养必不可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保证学生努力好好学习,就必须激发他们的基本意志动机,把培养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跟学生意志领域密切联系起来。”意志、情感的认识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的,可以说是发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的同一心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要遵循意志和行动不分的规律,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还要结合教学有效地教育启发学生,提高他们对意志力的认识,培养自我意识,发挥内动力作用去自我锤炼。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帮组学生立志,鼓励他们学好语文,让他们自觉意识到学好语文是实现奋斗目标一个重要条件。利用好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自觉地去支配学习行动,有意设置一些困难组成一个个阶梯。让学生在登台阶“爬坡”的过程中产生不断向更高标准的意志。还要利用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心理上产生共鸣。如教学《挑山工》这一课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挑山工一身重担却比游客走得快的道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再如《我的战友》,可先让学生尝试火烧手的滋味,再去体会烈火烧身的感觉,进而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励他们在学习中战胜困难,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教学效果不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吗?
总之,无论从教学的共性还是语文学科的个性看,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自觉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意志过程,那么认知就会软弱无力,思维就要因抑制而枯萎了,随之,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和阻碍。在语文课堂中增加一些人文性的教育无疑是对这种目标的体现。
三、立足教材,赋予时代色彩
不同的时代,对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把这些要求贯穿和落实于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各项工作中④。所以语文教学要紧随时代步伐,不要拘泥于陈旧腐朽的俗套之中,让学生把在社会上学到的知识和教材结合起来理解。特别是一些传统教材,如果不赋予时代的色彩,那么很快将会被学生遗忘。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有一则古代寓言——《矛与盾》,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寓意,这便算达到了预定目标,但有很多学生在体会寓意时,就和时代联系在一起了。他认为楚人并不可笑,相反他的广告推销技巧值得学习,如果说他可笑,那我们现代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中那何止有成千上万个楚人。这样,语文课堂中就充满了人文思想。
另外,有些教材的编排目标缺少时代性,所以就会引起学生的争端。记得《文摘周刊》上曾刊登过这么一则消息:小学生作文中出现早恋话题,不仅作文结构完整,情感的细腻,思想的深隧,令成人都叹为观止,于是有教师就感到为难了,单从文学角度,应值得推崇,但从学生心理发展又觉得不妥,最后专家的解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语文课堂中也应提倡这一理论,学生不一定非要顺着老师预先设定好的轨道去思考,也可以理解出自己的独道之处。如古代寓言《郑人买履》,有学生认为郑人愚蠢,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但却有学生认为:郑人重客观尺度,轻主观判断,教师要善于引导,不能武断抹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去了解教材,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19世纪的课程发展史已证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各有其价值,但又各有其局限性,抬高或贬低任何一部分教学内容或教学科目,都会造成人与社会的发展失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教育,而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在当前课堂体系人文教育普遍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当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性化,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参考文献:
①金和德、姜永志《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52~69页
②史宁中、盛连喜、赵敦《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128~129页
小学语文半期总结范文2
五年级《语文》教学教研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五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九、第十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第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2)憎恨剥削制度,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3)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教育学生爱惜时间、艰苦奋斗。(5)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全册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
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
300个。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有学生38人,男20人,女17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写字水平整体不高,大部分学生不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应用方面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学生对写作的热情不高。
三、教学措施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在阅读技能方面,继续加强朗读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先讨论怎样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演一演”。此外,加强了默读的训练。
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
在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有关浏览能力的培养。
再看口语交际。首先,从口语交际的情感态度目标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尊重”不仅要“认真耐心”地听,而且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如,全神贯注,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聆听时可用神态作出反映;“理解”则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听去想,理解对方说的内容,体谅对方当时的心情,显然在情感态度的要求上又进了一步。其次,从口语交际的习惯培养上,前两个学段都强调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三学段提出的“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低的表现。从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来看:倾听,从第一学段要了解内容,到第二学段把握主要内容,再到第三学段抓住要点。表达,从第一学段简单地说,到第二学段讲得清楚、明白,再到第三学段有中心,有条理。应对,是在交流、交际中的表达,在交际中随时应答、提问或者说明,在发表意见前,有准备;在发表意见时,有一定的质量。
从习作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了明确的习作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记实作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的练习。
(二)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丰富人文内涵;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
为了在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里,教给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本学期在教材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丰富人文内涵。旨在学习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
2
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在课文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
(三)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1
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教学始终。
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提出日常注意发现、积累不同特点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提示语、古今笑话等,并鼓励学生试写提示语、广告词。
2
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如,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如,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效果。
如,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
如,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如,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在《草船借箭》课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又如,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
3
以“交流平台”为凭借,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学习心得,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这既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引导,也是一种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加强“口语交际·习作”的训练
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为学生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写作的欲望。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第三注重多方位的评价,重在激励。第四,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第五,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分层教学,关注差生,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四、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
课
题
课
时
1
神鸟
3
2*
格萨尔王的故事
1
3
冬不拉
3
4
火把节
3
5*
刘三姐
1
语文百花园一
4
第一单元检测与评讲
3
6
猫
3
7
珍珠鸟
3
序号
课
题
课
时
8
海豚救人
3
9
老人与海
3
10
草虫的村落
3
语文百花园二
4
第二单元检测与讲评
3
11
黄道婆
3
12
提灯女神
3
13*
“香玉剧社号”
1
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雷
3
15*
花木兰
1
语文百花园三
4
第三单元检测与讲评
3
半期考试与讲评
3
16
范仲淹的故事
3
17
体育课
3
18
虎口藏宝
3
19*
“顶碗少年”
1
20*
失去的一天
1
语文百花园四
4
第四单元检测与讲评
3
21
古诗三首
3
22
左公权
3
23*
郑成功收复台湾
1
24*
隐姓埋名三十年
1
25*
海上英魂
1
语文百花园五
4
第五单元检测与讲评
3
26
少年闰土
3
27
凡卡
3
28
孔明借箭
3
29*
战风车
1
30*
童年趣事
1
语文百花园六
4
第六单元检测与讲评
3
期末复习
15
期末模拟考试
9
个人教研安排:
三月份:
1、学习新课标,制定好教学计划。
2、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
四月份:
1、学校组织期中考试,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2、学习如何说课、评课。
3、听示范课。
五月份:
1、做好自己的常规教学,迎接检查。
2、认真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六月份:
1、制定好复习计划,迎接期末考试。